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刻,本来冷冷的天有了暖色,因为夕阳顽强地在云层里挣扎出来,在华沙的街头洒下了阳光。我随着比达的脚步走进了圣十字教堂,他回头告诉我,你一定要脱帽进去,口气很坚决。圣十字教堂显得很豪华,比达对我说,这里很多东西都是假的,【甲】因为“二战”,这里几乎被德国纳粹毁为一片废墟,这是之后一点点重新修建的。但有一个是真的,无可质疑的,那就是钢琴家肖邦的心脏。在华沙这两天,比达一直在说肖邦,我知道肖邦是一个天才钢琴家和作曲家,因患肺结核在巴黎去世,享年39岁。比达领着我走到一根柱子前,他指着这根柱子说,肖邦的心脏就放在里边。肖邦死在了巴黎,生前几次想动身回到祖国,可每次都没有成行,因为华沙的政治氛围很不好,回国有可能深陷漩涡不能自拔。【乙】肖邦去世前反复叮嘱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的姐姐,“反对派政府是不会让你把我的遗体运回去的,但你一定要把我的心脏运回华沙。”肖邦死后,姐姐悄悄地把肖邦的心脏运回华沙,然后密封在圣十字教堂的这根柱子里。我好奇地问为什么选择这座教堂,【丙】比达对我说,肖邦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他喜欢这里。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挣扎B.质疑C.不能自拔D.反复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2019-07-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肖邦故园(分层训练)-2018-2019版语文创新设计课堂讲义同步系列(苏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值得注意的是,史铁生叙述这场灾难的语调,舒缓,深沉,从容,荡净了事发之初绝望的狂躁,充斥着一派平和、静远的气象。据此品味地坛的沧桑,殊无破落颓败之感,反添返璞归真之意。[乙]四百多年的光阴里,地坛剥蚀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外饰,呈现出朴拙而又凝重的本相。[丙]而这也恰似史铁生那被命运锤击之后的生命形态,卸落了“最狂妄的年龄”的甲胄,“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然地走回到生命的起点,”______“重新过问生命的意义。”这样,有因有果的遭灾就褪去了浓浓的冤屈味,看似难以承受的灾难也不过是生命形态的另一种变化而已。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充斥B.殊无C.返璞归真D.不期而然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___”。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___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肆虐凋凌
B.集结昼夜兼程
C.版图稚嫩
D.嫣然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席卷系扩展
B.笼罩停扩展
C.席卷停扩充
D.笼罩系扩充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
2017-08-10更新 | 6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精编版)
4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夜深人静。当村庄开始轻轻打起时,有一个渺小的生命正仰面躺在不起眼的干草垛上,试图探寻这个黑夜背后的光亮。这些光亮来自早先时候的记忆,有浓郁乡土气息。跟随他游于无边的黑夜之中,却丝毫不觉怅惘恐惧,而是错觉自己赤着双脚踏进黄沙梁的泥土中去,砂石着脚,却觉得踏实。

他是个闲散______(纯朴/淳朴)的农民。提一把铁锹,往村间晃荡一阵,然后似乎忘却了农活,往田里一卧,倾听村东河西的声响。他把自己无限缩小,作为人的清高自负业已忘却,他用一双______(洁净/干净)得不沾任何偏见的眼睛,打量这个沌滞缓的世界。①,甚至是一棵草、一根木头的苍白见证。他把自己的双脚______(插/种)进泥土,带着岁月的身,任凭风雨残、虫害侵咬,生命的根须依旧韧地穿过沙砾土石,②。有根的人是最真实的。纵使他走遍大江南北,他的步伐也一定是稳健镇定的。当苦难之斧落下时,会有隆隆的回声从大地深处罩上来。这是根的抗拒,是生命的吼。而当平静的生活铺洒下来,他连同他的根也都将归于沉寂。这是一种宏大厚实的沉寂,在时间中______(浸润/湿润),然后画出壮丽的生命年轮。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B.沌hùn               
C.hān        D.残shí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淳朴     干净          浸润B.纯朴     洁净        湿润
C.纯朴     干净          湿润D.淳朴     洁净        浸润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他读懂了一条悲苦的狗、一头沉着的驴、一只恐惧的猫。②往大地最深处伸展。
B.①他读懂了一条狗的悲苦、一头驴的沉着、一只猫的恐惧。②伸展到大地最深处。
C.①他读懂了一条狗的悲苦、一头驴的沉着、一只猫的恐惧。②往大地最深处伸展。
D.①他读懂了一条悲苦的狗、一头沉着的驴、一只恐惧的猫。②伸展到大地最深处。
4.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两个都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②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③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④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⑤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A.②④B.①⑤C.②⑤D.③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持续时间未达到商业化的标准,但科学家说,这项突破显示中国聚变研究的发展速度把其他国家远远落在后面。
B.一段时间以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发展方向。
C.冬季气温低,轮胎气压也会随之降低,这时,如果不适当地增加胎压,不仅会增加车的耗油,还会加速轮胎的磨损。
D.程建强通过各种正当或不正当手段收受贿赂,案发后,检察机关查证其共有家产1600余万元人民币,14万余元美元。
2017-05-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四十六中中2017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 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杂糅/杂揉),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 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 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敝之/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目不暇接。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雄厚深沉,可能会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神智)痴迷,。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③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ǔ)     一言以蔽之       神智
B.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ǔ)     一言以蔽之       神志
C.偌(n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ù)     一言以敝之       神志
D.偌(r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ù)     一言以敝之       神智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戊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如果  只要  浩荡   沉湎   不知所以
B.只要  如果  浩瀚   沉湎   不知所措
C.只要  如果  浩荡   沉醉   不知所以
D.如果  甚至  浩瀚   沉醉   不知所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自“家风耀中华”和“永远的长征”图片文献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B.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北京晨报》消息称,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平凡的世界》一书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写作已经衰落,对此我们深表惋惜。
4.心学宗师王阳明在家乡余姚龙泉山中写过一首《中秋》诗:“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下列与《中秋》第三联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泣孤舟之嫠妇,舞幽壑之潜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017-03-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