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4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

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

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那是阿姆斯特朗从月球发出的声音: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他异常平静,地球上的人们却爆发出欢呼的声音。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沿着舷梯爬下登月舱。

陌生、寂静、壮丽的月球从此有了生命。

(摘编自布莱恩·弗洛卡《登月》,袁玮译)

材料二:

今年6月,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举行会议,中国科学家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表示将于2018年底前将中继卫星发射至月球背面上空一个引力稳定的位置,即地-月L2点,这颗中继卫星将执行为期三年的任务。新华社的报道没有透露嫦娥四号发射的具体时间,只是说将在2020年之前发射。自1976年苏联的月球24抵达月球之后,中国的嫦娥三号首次于2013年在月球实现软着陆。它搭载的玉兔一号月球车共有6个轮子,在任务结束前共行驶了约114米。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玉兔一号的探地雷达探测到其着陆点下方有9个明显不同的地下层,表明该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史,这与阿波罗号宇航员探索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今年6月在联合国会议上发布的信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要工程目标包括进行月球背面着陆和深空数据中继。中国方面已邀请国际社会围绕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建立合作关系。

(摘译自斯蒂芬·克拉克《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2015922日,英国当今天文学网)

材料三:

从古至今,人类举头望月,传颂动人神话,谱写优美诗篇,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亿万年来,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月球绕地球一圈的公转周期完全等于月球自转周期,所以人们只能看到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我们把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称为月背201911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里,科技人员见证了嫦娥四号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两器互拍,这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实施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探测的国家。人类开启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新纪元!

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科学探险。月背探测是中国航天的首个世界第一,它具有巨大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玉兔二号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智慧,像一位孤胆英雄,面对未知的风险与挑战,勇敢进发,努力探索。得益于驾驶员团队的悉心照料与陪伴,玉兔二号已经创造了人类月面巡视器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玉兔二号探测到了冯·卡门撞击坑的地下结构以及月球背面的最低温度等,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本书完稿之际,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飞离地球,中国航天人的目光又随之投向深空。我由衷期盼这本书能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滋润心中科学的幼苗,点燃胸中追梦的火焰,更希望年轻人能够沿着这一代航天人的足迹,不惧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火星,去探索木星,不断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摘编自吴伟仁《<月背征途>推荐序》)

1.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A.⑥②④①⑤③B.②④①⑥③⑤C.⑥④①②⑤③D.②⑥①④③⑤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星5号“体型”庞大,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
B.鹰号的着陆过程并不顺利,飞船飞过了预定着陆区,前方情况不明,但是两位宇航员镇定、冷静地解决了突发问题。
C.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一号”在月球安全着陆,这为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玉兔二号”在月球的生存时间已经超过了“玉兔一号”,它探测到了全新的科学数据,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期待着”“此时此刻……人们鸦雀无声”等语句,烘托了登月舱即将着陆时的紧张气氛。
B.材料二引用我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将“玉兔一号”和“阿波罗号”的探测结果进行比对,然后对后者提出质疑。
C.材料三使用“世界上首个”“首个世界第一”等词语,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取得不凡成就,也表现了驾驶员团队获得成功后激动的心情。
D.从材料一的成功登陆月面,到材料二“探测到……不同的地下层”,再到材料三的月背征途,可以看出人类在不断地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
4.《<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
5.“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5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下面小题。

霜降夜

周蓬桦

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早晨醒来,阳光刺眼,推开栅门,发现脚下的草叶上布满晶莹的霜,薄簿的一层,把路边的花打蔫,桦树的枝条似乎萧条了些许,树木上的一只只眼睛长出了睫毛,无意间仰头,但见几粒寒星正在向山顶以南的方向悄悄隐逝。镇上某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开始忙活,突突地冒青烟,烟柱是笔直的,上升到一米多高后遇到了风,才变得凌乱,像一块被抽断的丝绸。

有人说,乌乡的风里,流动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也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我提着满满一大铁桶草木灰,把它们倾倒在大路边潮湿的水洼里——这是房东阿姨安排给我的任务。昨天晚上,我约了几个养桑蚕与种植薰衣草的农户,到院子里攀谈,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交谈内容涉猎宽泛,没有明确的主题。基本围绕农事收成,动物保护和挖掘过冬的地窖打转。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讲述过往亲身经历的事件。兴许口吻轻描淡写,但对我十分有用。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我急忙拿出记事本,在马灯的光线下一一做了记录。牛圈在屋后,小牛犊不时制造一点骚动,从那里飘来丝丝淡淡的尿臊气,但这并没影响大家浓厚的谈兴。叶子稀疏的板栗树梢上,始终挑着一弯残月。

聊到10点多钟时,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蠕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这时,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

天要落露了,大伙儿小心着凉。她说。

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阿姨从厨房提来了铁皮桶,点燃了软草和木柴。很快就将冻浆果烤软了,冰渣子化成了水,杂糅着果实的汁液。取一个放在嘴里,觉得冻过后的无花果有一股山柿饼的味道。少顷,桌上又摆满了甜点美食——大列巴面包、哈尔滨红肠、咖啡、奶茶、干果仁,还有烤得香喷喷的草原红糖焙子,吃得大家直打饱嗝。

这是一个特别的霜降夜,让人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从这个夜晚起始,我正式走进乌乡人的生活,自此与之呼吸同一种空气,吃一锅同样的黑米乌饭,喝新碾的大碴子粥,我并不觉得我与乌乡的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对等的。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

我还记下了燃烧时呲呲作响的松油灯,灯下的笑脸,火光中明亮的瞳仁,以及整整一个晚上都在谈论的接地气的话题——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哟,对我这样长年奔波的外乡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

早晨的光线重叠移动,越升越高,把山脉的阴影投射到地面上。我手扶栅栏,将空空的铁皮桶放回到了板栗树下,却见房东阿姨的小儿子背了行囊,走下台阶,似乎要离乡远行。阿姨从灶间走出来,腰间系着粗布白围裙。她搓着手,一边抬手拭泪,脸上难掩担忧和凄惶的表情。

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返回屋内,我以树墩做书案,在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一句话: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乌乡的清晨,作者感受着风与光,视线从脚下草、身边树,推展至天际寒星,再收回到农家炊烟,心情和笔触都从容舒缓。
B.霜降夜攀谈中,作者感觉到“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既实写外在景致的变动,又虚写心中灵感的滋生。
C.霜降夜的柴草烤软了冻果,次晨草木灰被倾倒在路边水洼,一个年轻人踩过草木灰离家远行,这些点滴细节都带有乌乡生活的温度。
D.本文不仅记录了作者本人在乌乡小住的感受,还提及不少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农事收成、动物保护等,侧面反映了乡村的发展。
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3.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现代社会,数百万人一生中会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最明显的症状是疲惫。疲惫不仅仅在时差综合征中才有,如果有人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到位于同一时区的开普敦,他也会感到非常疲惫,因为旅程很长,而且要经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的变化。但在一个时区内旅行与跨越多个时区旅行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晚上入睡不会有困难,因此可以迅速地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也不一定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我们过于迅速地从一个时区飞到了另外一个时区,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从一个社会时间飞到了另外一个社会时间。我们的体内时钟只能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地推进,乘坐飞机会影响它的推进过程,而坐船则不会。从欧洲坐船向西到美洲,就像在火星上生活:每天日落和日出的时间都比前一天晚一些,每天的时间都长于24小时。正好多数人体内一天的周期都比24小时长,在向西旅行时能相对容易地调整时差。基于这一体内时钟的特征,如果我们待在甲板上迎接黎明,我们就能适应逐渐变长的一天了。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的体内时钟与外界时间也达到了同步。但如果有人在一天之内横跨了半个地球,那么体内时钟就跟不上旅行的脚步了。

时差综合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明暗变化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在时差综合征病发时,我们的大脑和消化功能是最遭罪的部分。科学家们用老鼠做了实验,他们模拟了引发时差综合征的环境,发现大脑的主要时钟SCN(视交叉上核)适应明暗变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外缘组织(肌肉、肺或肝脏)的节律。他们还研究了喂食时间对动物的影响。最开始,人们在晚上给老鼠喂食,这与老鼠夜间活动的习性相符;一个星期之后,喂食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明暗变化不变。实验结果显示,肝脏时钟与进食时间达成同步,视交叉上核仍然保持与明暗变化同步。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了分离。

时差综合征导致体内时钟不同部分的时间发生偏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患时差综合征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实验还指出,如果器官在旅行,那么它们适应当地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想象一下,我们身体中不同的器官适应时差的能力不同,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现象。从波士顿向西越过加利福尼亚飞往东京,有些器官还像在另外一个地方似的。人们感到不舒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些器官还没到达目的地呢。

(摘编自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

材料二:

在一场从纽约到伦敦向东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过后,人们会觉得自己进入了未来的时间,同时却也身处于萦回不归的过去时间。经历了加压舱的催眠效应以及太早亮起的刺眼阳光,时差所属的现在时间,可以同时体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令人仓皇失措。从地球东边往西飞则恰好相反,未来的时间被纳入了过去的时间。经历一场长途飞行后,人们往往无法立即恢复对时间的感知。

为什么现在要谈时差?因为时差标志了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经过不懈努力所达到的一个顶点。它很好地体现了批评家劳伦·勃朗特对残酷乐观主义的界定。用她的话来说,残酷乐观主义是一种对受限的可能性条件的依附,它的实现要么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要么是越过可能性的、有害的。现代航空拥有这些迥异的特征,既展现了在几个小时之间跨越时空的迅捷,又展现了我们当下技术能力在时间与生理层面的明显局限。残酷乐观主义与简单的失望退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尽管掌握了许多知识,却一直抱有那种过分乐观的幻想。这种对潜在幻想的执着坚守,具体到航空旅行而言,我们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限制了我们拒绝飞行的能力。我们看起来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以及避无可避的航班延误、狭窄座椅和其他形式的湍流。

这种残酷乐观主义的处境使我们回到了一系列关于何谓人类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还有我们根深蒂固的旅行习性、睡眠与清醒的日夜循环、阳光与星光的天体影响,以及时间怎样统治我们的生活——任何其他东西对生活的影响都无法与时间相提并论。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关系到以下问题的核心:人们的技术野心在何种程度上能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因此,时差不仅仅是一个随时间流逝的糟糕幻梦,而且是一种有着科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价值的现象。在时差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如果这条哲学路径对一些乘客或读者来说太过抽象,我想表达的是,时差同样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其结果。

(摘编自克里斯托弗·李《时差:昼夜节律与蓝调》,田可耘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时钟”指的是人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会使人们患上时差综合征。
B.“器官在旅行”形象地描绘出身体的器官在适应当地时间过程中的偏离状态。
C.“到达目的地”指身体器官成功适应了目的地的时间,它往往与旅行时长有关。
D.“残酷乐观主义”的实现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它会带来生理的伤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会因为近程旅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但也可以迅速地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B.过分乐观的幻想有时在现实中显得残酷,比如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使得我们不得不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
C.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D.时差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是一种有着科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价值的现象,它会影响人类行为。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时差综合征的观点的一项是(     
A.“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诗出自先秦《击壤歌》,歌颂了劳动的美好,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动写照。
B.旅客进入机舱,灯光进入明亮的欢迎模式;晚餐时,切换到柔和的就餐模式;困倦时,昏暗的休息模式取而代之。
C.当乘坐国际航班跨时区旅行时,可能因昼夜周期改变,扰乱人体生物钟周期,引发一系列生理节律紊乱的现象。
D.当向西面旅行时,将自己的生物钟向后推迟,可尝试在清晨避免阳光,在傍晚接受尽可能多的光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语言特色。
5.为什么现代社会的人们会关注时差现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5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使社会呈现出个体化趋势,而个体化趋势下青年的社会心态也将随之转变。在现代社会中,标准化的价值观不复存在,生活方式没有孰优孰劣,每个人经历的都是试验性的生活,生活方式的个人化与价值观的独立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边界意识成为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而被强调,指出个人边界不容侵犯。当前青年群体对社交边界感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独立意识和隐私意识的体现,是青年在现代社会中追求个性、渴望自由的情感表达。社交边界感已经成为青年的新需求。具体来看,此种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个人的边界,拥有清晰的个人边界能使人学会评价人际关系,规避掉繁杂人际关系中的迷茫与压力,以及其对个人生活意志的主宰。二是不侵犯他人的边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坚持自我独立性的同时能够做到尊重他人的社交边界,才是社会互动中被崇尚的礼貌社交。

在高度倦怠的现代社会中,边界感成为现代青年自我保护与自我储能的方式。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最早对社交中的边界予以重视,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他将社会生活中的社交距离视为自我与他人“内在关联”的心理距离,这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屏障”,起到屏保作用。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频繁的社会流动让现代人每天要不断地与人接触,面对社交过载,如果没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屏保效应”,人们终将会困于烦乱的社会交往中而感到精疲力竭,因此,边界感还为疲惫的年轻人提供了在内卷化社会中喘息的机会。

(摘编自王昕迪、胡鹏辉《边界感:现代社会青年社交需求及其建构》)

材料二:

2023年,“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等名词层出不穷。“搭子社交”以共同兴趣或需求为基础,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满足青年浅尝辄止的轻社交需求,成为更适应当代社会青年的社交方式。

当代青年成长于科技发达的数字时代,他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越来越孤独。当代青年衣食住行的需求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无须在线下进行人际交往。年轻人在虚拟世界释放天性,却丧失了线下社交的亲密感,陷入“群体性孤独”之中。享受虚拟世界的冲浪时,大数据为我们展示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动动手指点赞评论就能收获共情与认同。每一个个体都被裹挟在定制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流中,收获着新鲜感与满足感;但回归现实生活,作为社会分工中的个体时,我们却往往难以收获类似的认同感,巨大的心理落差致使孤独感不断加深。面对社会加速下生活的压力和困境,孤独的青年具有陪伴的社交刚需,他们比任何时代都渴望被拥抱。

但是,在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变迁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嬗变,传统社交面临时空的双重阻隔。从空间阻隔来说,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安土重迁、世代稳定的特点,在日常的生产劳作中,形成了以差序格局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然而,现代化发展给人们带来极大流动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谋生,人口的频繁流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地缘关系显得尤为脆弱,亲缘关系也由于空间距离的阻隔而难以满足年轻人即时性的需求。从时间阻隔来说,传统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户户的生活作息基本一致,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目标与价值观念趋同化,自然也就拥有共同的生活话题。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整个社会充斥着多样的职业类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而恰恰是这其中的异质性,制约了当代青年深层社交关系的形成。

然而,无论城市化如何推进,个体主义如何发展,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质无法改变,仍需要借助社交找到情感支持、获得能量、缓解孤独。有共同爱好、目的的搭子恰好符合这种需求,找到的搭子基于精准需求而结成,突破时间空间的障碍,即刻成团,实用性极强。

(摘编自王昕迪、胡鹏辉《搭子社交:当代社会青年新型社交趋势与形成逻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交过程中设立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帮助青年人减少烦乱的社交活动带来的疲惫感。
B.现实生活中难以收获线上等量的认同感而导致的巨大心理落差致使当代青年孤独感加深。
C.在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由于空间关系的阻隔,传统社交无法满足年轻人即时性的需求。
D.“搭子社交”基于共同爱好或目的而形成,为青年群体提供温暖和陪伴,治愈孤独内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边界意识指出个人边界不容侵犯,它是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已成为人们的新需求。
B.材料一引用齐美尔的观点是为了阐明社交边界感的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内涵、作用。
C.当代青年难以形成深层社交关系的根本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D.两则材料讨论的都是在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青年人的内心需求和社交趋势。
3.下列选项,最符合社交边界感内涵的一项是(       
A.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B.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C.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概括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如今,一些年轻人一边主动选择独居生活,一边又不断寻找“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请结合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

木叶是什么呢?按字面解释,就是木叶也就是树叶。可为何古诗中少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这当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然而一遇见木叶,情况就显然不同,诗人们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无人过问呢?自从屈原在《九歌》里吟唱出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从木叶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字。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那么,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高树多悲风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寒风扫高木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在这里要比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诗人们将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作为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而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都带有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圜,这里的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由此可见,树叶并不比一个单独的字多带来些什么,而木叶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不但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了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也比较相近。至于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如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等。这种关于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使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着疏朗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还显得空阔,它连字所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曲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的相看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

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意象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

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诗的境界也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便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作为欣赏者,我必须要使用心灵综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从词句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我既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诗与其他艺术作品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了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能够让人想到树干,同时因其在视觉和触觉方面具有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性,为“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干燥之感。
B.“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而诗人们为了追求文字的洗练,常常将“叶”字独用,所以古诗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一意象。
C.情趣需附丽于意象方能具体可见,意象需由情趣贯注才能拥有生命和完整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诗文的妙处由此而生。
D.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存在个体差异且生生不息,故读同一首诗,每个人所见的意象与作者和其他读者都不完全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首创了“木叶”,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这种做法和朱光潜所说的“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的观点矛盾。
B.“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傲”是诗人凝神注视菊花残枝时,人的感情与菊花残枝的特点互相融合之后所产生的移情的效果。
C.朱光潜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情景契合,是因为他读诗时先从自然中见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
D.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固定的,精神方面却时刻都在“创化”,这是因为读者既在欣赏也在创造。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能充分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观点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其五》)
C.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写内容都与“意象”有关,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5.林庚在比较“高树多悲风”与“寒风扫高木”两句诗时,获得了“高树”饱满、“高木”空阔的感知,这给我们欣赏诗歌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史前聚落在区域范围内分为主体聚落和其他聚落,它们具有一定秩序、组织和等级,聚落规模是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表现。史前聚落规模研究为史前社会分化、聚落形态演变及文化迁移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史前聚落规模及聚落群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分析区域聚落群形态及演变规律,可为探究区域文明进程和史前人地关系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对史前聚落规模的研究,主要根据聚落分布面积来划分聚落规模的等级,聚落分布面积越大,规模越大,聚落等级越高。

由于聚落分布面积具有不确定性,学者们在基于聚落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层厚度、重要的遗迹和遗物等因素,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来划分聚落规模等级。然而对于聚落规模划分,仍以聚落面积作为主要的依据。

聚落群是聚落和聚落、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组织形态,是区域内聚落因地缘或血缘关系聚集而形成的,是具有一定组织关系的聚落群聚形态。分析史前不同文化时期聚落群的形成和演变,对探讨聚落等级、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史前聚落群,有学者根据行政区或河流来划分,也有学者通过分析聚落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地形、水系等影响因素,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来划分。

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洞庭湖区史前聚落以大型和中小型规模聚落为主,特大型聚落具有城址的性质。大型和特大型规模聚落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北部和西北部,小型、中小型和中型规模聚落集中于洞庭湖中部腹地,各类型规模聚落向南迁移的趋势明显。

聚落规模壮大、人口增长、聚落遗址数量增加,使得已有的自然区域得以充分开发,但是也导致人均生存空间减小、生存压力增大。由此,聚落之间为扩大各自的生存空间、争夺相对匮乏的资源,产生了相互斗争的关系。聚落之间分布均衡性下降,社会组织结构发生转变,聚落间差距逐步明显。

古人倾向于在澧水区域聚集生活,新石器中晚期分布在环洞庭湖、沅水、资水和湘江区域的聚落群数量增长,且湟水和洞庭湖区域的聚落群成为两大主体聚落群。聚落群总体演变方向呈倒“L”型,由湟水区域向洞庭湖北部区域再向资水区域迁移,分布在湟水、环洞庭湖和资水区域的聚落群随时间推移得到了继承、演化和发展。

(摘编自杜心宇等《洞庭湖区史前聚落规模及聚落群时空演变》)

材料二: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史前聚落的时空格局,是了解过去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信息。新石器早期的人类对聚落区位的选择,注重渔猎、采集等资源丰度和防御等要素;新石器中晚期农业社会聚落区位的选择,关注农耕作业的便利性。在聚落的时空演变过程中,地理环境的剧变往往促成聚落的迁移,这种被动式的生境适应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关。因此,有研究者用资源总量、个体数和竞争系数等指标,解释群落的空间过程。

聚落的集聚与扩散是生业模式改变的标志,也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结果。已有研究认为,成都平原从三星堆时期到十二桥时期聚落格局的变迁,与生业结构、洪水灾害和外来文化干扰相关;西汉水上游地区的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的聚落区位,倾向于濒水布局;郑(州)洛(阳)地区史前聚落的变迁,与古环境关系密切,而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下,聚落的叠置现象十分突出——这表明史前聚落发生迁移的概率,远低于空间集聚。

灾害气候事件,如持续性洪涝、干旱,会产生区域性环境梯度。龙山时期颍河中游的湖沼区由于气候变干而适宜农耕,其耕作条件与登封盆地形成环境梯度差,于是登封盆地的聚落沿颍河向中下游迁徙,在禹州的瓦店、谷水河、吴湾等地集聚,逐渐发展成为嵩山南麓的聚落集聚区。在全新世中期较强的一次气候变化事件中,降温导致了多年性洪涝灾害,造成大型城邑消亡、中小聚落向登封盆地和双泊河上游地区迁移。另外,社会文化资源的区域差异也可导致环境梯度。农业经济因规模化生产导致了聚落的空间集聚,如龙山晚期的瓦店、郝家台就因农业和手工业繁荣形成大型城邑;伊河、洛河之间二里头不仅是夏代的政治中心,而且极具商业和文化优势。

史前聚落的时空迁移与均衡,取决于气候、地貌和社会文化三个要素耦合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梯度。这种“自然—社会”综合要素梯度的时空耦合机制,驱动了聚落空间格局的周期性迁移和动态均衡。从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嵩山周边聚落的平均资源域逐渐缩小,大型聚落的首位特征显著。这表明,尽管不时有灾害性环境事件的胁迫,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聚落分布在空间上仍呈集聚趋势,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在空间上的必然反映。颍河上游聚落群和二里头聚落群即属于空间集聚型聚落,而新砦聚落群则表现为空间扩散特征。根据关于聚落空间集聚均衡的观点,可知新砦聚落群属于过渡性迁移类型,而颍河上游聚落群和二里头聚落群则属于典型的空间均衡型聚落。

(摘编自李中轩等《集聚、迁徙与动态均衡:嵩山周边史前聚落的空间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体聚落是史前聚落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表现为聚落规模。
B.聚落群是一种聚落群聚形态,具有一定组织关系,因地缘和血缘关系聚集而形成。
C.人地关系关涉人类与自然环境,研究史前聚落时空格局,有助于了解其演变信息。
D.聚落空间格局的周期性迁移受“自然——社会”综合要素梯度的时空耦合机制驱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划分聚落规模等级的时候,学者们主要根据其分布面积,之所以需要增加文化层厚度等因素,是因为其分布面积具有扩张性。
B.澧水区域的聚落群成为两大主体聚落群之一,澧水区域成为聚落群总体演变方向的最终区域,可见古人倾向于在此聚集生活。
C.龙山时期颍河中游的湖沼区因气候变干而适宜农耕,使嵩山南麓聚落的集聚区得以形成,这表明了灾害气候带来的直接影响。
D.从新砦聚落群所表现出的空间扩散特征来看,结合关于聚落空间集聚均衡的观点,可以推知新砦聚落群属于过渡性迁移类型。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A.大溪、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时期大型和特大型聚落数量增长,已具有中心聚落的特征,聚落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渐明显。
B.洞庭湖区大型城址聚落出现城垣、环壕、建筑群和祭坛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城址的“圈地”现象凸显,城内范围扩大。
C.在石家河文化时期,资水附近的聚落群也得到演变和发展;在屈家岭文化时期,洞庭湖区域的聚落群得到发展和继承。
D.城墙、环壕和护城河主要为防御功能,表明城址聚落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逐步演变成为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a属于原始集聚型,在新石器早期社会,采集捕猎聚落主要集中于山区。
B.图b属于农业集聚型,到了农耕时期,滨水而居成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征。
C.图c属于胁迫集聚型,水旱灾害会胁迫聚落发生空间迁移,但仍保持集聚。
D.图d属于商业集聚型,两河之间的河口区,因交通便利而成为商业集聚区。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史前聚落在洞庭湖区和嵩山周边的人地关系。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于艺术学而言,加快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界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学学科的研究积累和学科建设经过了较为漫长的过程。到2022年,设置了包括艺术学理论与应用艺术学在内的“艺术学”一级学科,并赋予西方意义上的“艺术学”以新的中国式内涵,中国艺术学的发展充分彰显了我国学科设置的制度优势与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体系,需要在明确中国艺术学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的同时,揭示其中的规律、路径与独特发展模式,从而完成中国艺术学的合法性论证与学科建构。中国艺术学学科在中国的建设路径,可以概括为“横向取法”,从而区别于其他西方舶来学科在中国发展建设中的“纵向取法”。所谓“纵向取法”,就是指在同一门学科内部向西方借鉴、取经。所谓“横向取法”,就是指这门学科中国有、西方没有,或者中国与西方的发展程度相差不大,或同样为新兴学科,或西方国家虽有这门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重点发展,造成同样弱小的局面,此时便不适用向西方借鉴的“纵向取法”,而需要转向其他成熟的兄弟学科吸收养分。艺术学理论就是这样一门学科,我们通过发挥自主学科设置的制度优势,将其建制化、规模化、本土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主体性的艺术学话语体系,需要从作为学术概念体系的话语本身着手,最终也落实为进行学术交流的话语表述。哲学社会科学所说的“话语”,主要包括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学术话语、国际传播话语四部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把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国际传播话语截然分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在很多领域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话语规则。体现了新中国的制度创新,

(摘编自祝帅《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

材料二:

中国古人坚持整体性思维与诗性表达,以“神、妙、能、具”表达对于艺术品级的认识,以“雄浑”等语言传递对文本风格的认识,以“胆、识、力”等形容创作之体的才能,以“淡、清、逸”等指称人的体态气质之美。中国人在意象上追求情景交融,在布局上追求虚实相生,在意蕴上崇尚“外”与“远”之旨。基于此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体系特征:概念内涵的外溢性概念间关系的交叉性与互动性、概念与感性直观的互证性、结构的虚实相生性、审美的体悟性等。如此中国为学术界提供了一种具有“无形”特征的开放性体系观.故构建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的基本体系观当先“破”后“立”,“立足中国借鉴西方”。

新时代,在文化建设中,相关的学术命题、思想观点、标准与话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都还不太相称。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就必须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对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的认识,还须基于对体系多元性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价值,并不存在超越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世界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同样为世界提供了独特而全方位的体系之思。

中国艺术学理论的体系之思,不仅包括基于整体思维的关于“何为艺术”、“艺术”中“艺”与“术”的关系、技——道—艺关系的深刻理解对艺术功用与价值、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入剖析,对艺术家的身份、使命与人品、艺品关联性的解读,还包括对艺术作品的独特的审美认知、艺术接受中独特的审美心理构建等内容。在具体的推理演绎中,中国艺术学理论追求一种圆融通达视域下的彼此交往和亲密接触,最终完成的是一种“亲缘性”的结构书写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体系的表达则往往以诗性之语传递理性之思,以具体的事象、物象或意象进行譬喻、转换与关联。理性意旨与感性形象之间并非单一的链接关系、二者并不完全契合。感性形象常以其丰富性、生长性跃出抽象意旨的框定,幻化成不同的理性之蝶,令人激赏、流连。

整体性思维、形象性表达、多义性指向、现实性关怀等,足以使中国艺术学理论呈现出别样的体系之美。对于这种体系的发掘、梳理与剖析,既是一种古今对话,又是一种中外交流。通过这种对话与交流。中国艺术学理论可以为世界作出独特贡献。

(摘编自梁晓萍《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彰显中国特征的艺术学“三大体系”的构建已提上日程,成为中国艺术界的目标。
B.从学科体系来看,中国艺术学学科在西方现有成就基础上赋予其新的中国式内涵。
C.中国为艺术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颇具特色的观念,有利于构建并丰富艺术学理论。
D.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艺术学理论建构的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和提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确了中国艺术学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我们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并完成其合法性论证。
B.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采用“横向取法”的路径,摒弃西方舶来的学科门类,汲取本国不同地区艺术发展成果。
C.没有超越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世界文化”,因此每种文化都有价值,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
D.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之思涉及与艺术相关的很多方面,这种体系的表达往往借助诗性之语来传递理性之思。
3.下列选项中 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关于诗性表达观点的一项是(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B.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
C.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D.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4.根据材料一内容 下列选项中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艺术学与其他学科门类并列始于2022年。
B.美术学、设计学都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
C.艺术管理学和管理学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
D.我国在艺术学理论方面已取得骄人成绩。
5.中国艺术学理论可以为世界作出哪些独特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5-2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三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对“戏剧性”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

戏剧本身有双重性,或者说,戏剧有两个生命。它的一个生命存在于文学中,另一个生命存在于舞台上。在中国古典戏曲中,有所谓“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指的就是戏剧这种存在方式上的差别。不过,好的戏剧作品应该同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与舞台性。古今中外那些经典的戏剧作品,都是既经得起读又经得起演的。只供阅读而不能演出的戏剧作品与只能演出而无文学性可言的戏剧作品,都是跛足的艺术。

这样一来,我们在理解戏剧性这一概念时,首先就要分清它在文学性与舞台性两个不同层面上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举例来说,针对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对中国古典名剧《西厢记》的评论,清代戏剧家李渔指出:“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文字之三昧,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昧,圣叹犹有待焉。”李渔说,如果金圣叹能克服这一局限,全面评价《西厢记》,就会“别出一番诠解”。显然,不论是从事戏剧创作,还是从事戏剧评论,都要既重戏剧的文学性,又重戏剧的舞台性。那么,对戏剧性的认识与把握,也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眼,将“文人把玩”与“优人搬弄”统一起来而探其幽微、得其“三昧”。人们经常用“双刃剑”比喻一个事物同时具有利弊两端,这个比喻是蹩脚的——剑之两面有刃,用起来岂不更好?因此,如果用“双刃剑”比喻戏剧性,就十分贴切——一刃是从文学构成上讲的,一刃是从舞台呈现上讲的,合之双美,便是完整的戏剧性。今将两者的大体区别列表表示如下:

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dramatic dramatism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theatrical theatricality

言说(表达)方式

戏剧休诗之书写(与抒情诗、史讨的诗性相区别):代言体

戏剧表演之表达(与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的表达性相区别):人的表演

时空制约

时间性(戏剧情节的集中性与时间长度的限制)

空间性(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舞台所占的空间)

媒介、属性、持续的久暂

语言(包括有声之语言与无声之文字)、文学性、永恒性

有声之语言、形体、表演性、一次性

存在方式

内在的、潜隐的、“灵”的


外在的、显露的、“肉”的

主要创造者

剧作家、导演

导演、演员

被接受的方式

阅读

观看

必须强调的是,这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当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被“立”在舞台上时,这两者就完全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为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提供了思想情感的基础、灵感的源泉与行为的动力;后者则赋予了前者以美的、可感知的外形,也可以说,后者为观众进入前者深邃的宅院提供了一把开门的钥匙。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便是戏剧性的最佳状态。

诚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偏重一端者总是有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只讲文学性不承认舞台性的倾向。譬如,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当表现主义戏剧以“先锋”“革命”的姿态显示出追求舞台性的明显倾向时,其反对者就以强调戏剧的文学性来与之抗衡,宣扬只有“供阅读的戏剧”在艺术上才是完善的。当时在英国留学的朱光潜也认为“独自阅读剧本优于看舞台演出的剧……许多悲剧的伟大杰作读起来比表演出来更好”。另一种与此恰恰相反的倾向,则是极力排斥戏剧艺术的文学性。在整个20世纪,此一倾向的势力大大超过“否定剧场”一派。从“导演专制”倡导者戈登·克雷(1872—1966)到“残酷戏剧”的首创者安托南·阿尔托(1896-1948)与“质朴戏剧”的鼓吹者耶日·格洛托夫斯基(1933—),都以不同的戏剧观念与戏剧实践拒斥戏剧的文学性。

(摘编自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

材料二:

“戏剧性”包含了戏剧的“文学性”和“剧场性”,“戏剧性”的体验有不同的美感层次。所以,我们讨论“戏剧性”问题,首先要确定在哪个范畴中来探讨“戏剧性”。是在“文学文本”范畴内,还是在“舞台演出”范畴内,这一界定是讨论的前提。分析的对象和角度不同,对戏剧性的理解就会不同。如果把戏剧的文本和演出(也称“案头”和“场上”)看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话,戏剧性和文本的情境、悬念、冲突的设置,场面的构思处理,外部形式的呈现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戏剧性”可以理解为戏剧艺术的一切本质特征在作品中的整体性表现。“戏剧性”不仅在于直观展现行动的过程中,也在于人物产生这个行动的内心过程;不仅在于直观表现某一事件的过程,也在于某一事件对剧中人物内心的影响。这就是心理的因素。此外,“戏剧性”还必须植根于戏剧的情境,也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包含在谈话的人的相互给予对方的痛切相关的影响中”,河竹登志夫所说的“同人和他者的潜在对立关系”,贝克所说的“能产生感情反应的”,阿契尔所说的“能让普通观众感兴趣的”,这些表述都表明了戏剧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它与人物的心理和动作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戏剧作为一种“在场呈现”的艺术,它的“戏剧性”恰好存在于“情境”——“心理”——“动作”三者的辩证关系之中。脱离了虚构情境的心理和动作是生活本身,离开人的心理和动作的虚构情境也是没有意义的。“情境”“心理”“动作”在戏剧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戏剧性的形成都有其各自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意义。如果割裂地来看,容易导致对“戏剧性”理解的片面和不完整。“戏剧性”的出现和“情境”“心理”“动作”这三个戏剧“在场呈现”中的本质性特征都有关系,是这三种本质性特征的相互作用和整体性体现。

(摘编自顾春芳《戏剧学导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中的“案头”和“场上”与材料二中所指相同,都指戏剧的文本和演出。
B.材料一认为,用“双刃剑”来比喻一个事物利弊兼具是不够准确的,但可以非常贴切地比喻戏剧性所具有的两个方面。
C.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赋予了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以美的、可感知的外形,而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对舞台呈现具有灵魂性作用。
D.材料二中别林斯基、河竹登志夫、贝克、阿契尔等人的观点都表明了情境对戏剧性的产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性或者舞台性的缺失都会使得戏剧作品存在缺陷,要么经不起读,要么经不起演,从而成为“跛足的艺术”。
B.李渔认为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评价并不准确,如果金圣叹对戏剧的舞台性更加重视和了解,可能会更好地评价《西厢记》。
C.较之于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更看重人的表演,更受空间性的制约,因此剧作家的创造作用微乎其微。
D.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可见戏剧性与文本和演出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关于极力排斥戏剧艺术的文学性观点的一项是(     
A.尤·伊·艾亨瓦尔德认为只有把剧本放在书桌上,一人阅读,远避五光十色的喧嚣的剧场,作者与读者的“两个灵魂才能在静穆、隐秘之中达到理想的融合”。
B.对于京剧艺术,有人提出“表演文学”的概念,认为“戏曲的表情达意是由两方面的文学构成的,一是戏曲的语言文学,一是戏曲的表演文学”,此说并不准确。
C.“在场呈现”的戏剧情境需要心理和动作,如黑格尔说:“外在环境基本上应该从这种对人的关系来了解,因为它的重要性只是从它对于心灵的意义得来的。”
D.格洛托夫斯基用“排除法”强调戏剧的观演关系,排除了剧场中除观众与演员之外的其他因素,认为“在戏剧艺术的演变中,剧本是最后加上去的一个成分”。
4.根据材料二中戏剧在场呈现与戏剧性存在的观点,下列对戏剧性的出现和戏剧的本质特征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A.B.
C.D.
5.对“戏剧性”这一概念,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认识与把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4-05-16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T8联盟语文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