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76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好时光

李修文

(甲)

修文老弟,我是你的艳梅大姐,打扰了。

昨天早晨,我在厨房里做饭,你跑来告诉我,你要走了,你说你一直在写的那部剧本,名叫《大好时光》,最新一稿又被“枪毙”了。你的老板说,你写的东西不够美好,或者说,只有小好,没有大好,你竟然还问我,什么是大好时光?

这个问题,我哪里能答得上来?但自从你问过了我,我还真是想起了那些早已忘了的好。我也不知道,它是小好,还是大好,也许,对于我来说,就是我的大好时光吧。

我想起的第一个好,是十九岁时去相亲。先不说未婚夫,先说我妹妹。我有个妹妹,脑子不好用,我去相亲她非要跟着。相完了亲,未婚夫骑着车送我们回家,妹妹坐在前杠上,我坐在后座上。正好是冬天,月光下,地里的麦苗正泛着青,真是好看得很。未婚夫跟我说起了外面的世界,比如商场、外国人和他当兵的洛阳,后来,他还给我背了一首诗,这首诗,一字一句,被我记得死死的,这辈子都忘不了:“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这世上的事,当然不是只有好,对不对?母亲病了,我把家里的稻田卖了付药费,可母亲还是死了。幸亏未婚夫写了信来,让我带上妹妹去投奔他。接到他的信,我真是悲喜交加,拿出了压箱底的一块布,给我和妹妹分别做了一套衣服。妹妹穿上新衣服,又听说要坐火车,欢喜得要命。看见她在笑,我就觉得很好。

可是,我能看见的好,就到这里了。要去洛阳,火车要经过很多小县城。快到一个县城时,火车停下了,好多人从车窗里爬出去,在铁轨边活动一下手脚。我一觉醒来,不见了妹妹,跳下火车沿着铁轨疯找,终于在铁路桥底下的马路边看见她,她已经昏死了过去,怎么叫都叫不醒。

妹妹在医院昏迷着,为了掏得起治疗费,我把自己给嫁了出去,没有去洛阳。妹妹出院时,我挺着肚子去接她。她听说我会生一个孩子,本来蹦蹦跳跳地走着,突然就停了下来,把耳朵贴在我的肚子上。她说她想做我的孩子,叫我妈妈。你说,这样的时候,是不是大好时光?

那个夏天,天快黑的时候,妹妹不见了。我知道,妹妹喜欢一个人跑到城外的小河边去看萤火虫,我就带上儿子去找她,没找见她。这时,一片萤火虫从麦田里飞过来,停在儿子的头顶上,儿子欢喜得要命,站在那里,一步都不敢动。我们两个人,站在萤火虫的底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突然想起了当年未婚夫背给我听的那首诗,一字一句地,我背给儿子听:“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那个夜晚,你说,是坏还是好呢?

修文老弟,我们有缘在这招待所里相识,你没嫌弃我,叫我这服务员作大姐,我实在是感谢你。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么多,为的是劝你一句;剧本还是要写下去,就像我,只要我还在这世上活一天,妹妹,我就要找下去。

(乙)

艳梅大姐,你好!

读完你的信,我要告诉你,那部《大好时光》早就跟我没了关系。那以后,我还是兴致勃勃地上门,唾沫横飞地讲故事,最后,门被关上,人被推出来,弯腰,低头,捡起散落一地的剧本大纲,活成了街头的一只丧家犬。

恰好,听说一个朋友在黄河边策划一场实景演出,我便又拎着行李箱,找上了门去。那天我从渡口出来,天已经断黑,黄河,河滩,旷野,都被无边的漆黑给罩住了,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河滩上。这时,凭空多出了一道光来,越过黄河,直直地落定在我身前。我看向黄河对岸,发现冬天的夜幕里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他的头顶上,顶着一盏矿灯。虽说岸分南北,我却有了同路人,凭借那雪亮之光,我向前狂奔了几步,嘶吼出几句感谢的话,他似乎应了一声,似乎什么也没说。

突然,就在我的身前,那束探照过来的光,对准一个所在,再不动弹。我循着那束光看过去,却原来,是一株腊梅,好似拦路的刀客,定定地站在我的正前方。我难以置信,同路人也难以置信。我靠近了这腊梅,它跟我差不多高,开满了黄白相间的花,虬枝耸立,一根根伸向了夜空;我去抚摸了一朵朵花,朵朵凝结着冰碴,像是刀客的儿子,早早便学会了十八般武艺。这时,对岸的人开口了,他嘶吼着问我,眼前是不是腊梅?我连声说是,他又问我,花瓣是什么样子的?花色是什么样子的?我一一告诉了他,没想到,他竟哈哈大笑,隔着夜色,隔着黄河,我也看见他雀跃起来,笑完竟扯着嗓子吼起了歌:“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爬山越岭找你来,啊格呀呀呆……”

歌词里没有梅花,但彼岸的狂喜还是确切地传到了此岸。黄河,旷野,夜幕,隔岸的陌路人,竟然有如此机缘,在这寒夜旷野中遇见这虬枝耸立的腊梅,也许,这也可以勉强算作未婚夫背给你听的那首莱蒙托夫的诗?

我想是的。艳梅大姐,我和你,你和别人,相逢,又走散,在草芥莽棘中,会听到一首诗,遇见那束光,……这些时光,你要说它是大好时光,它就是大好时光。

1.“妹妹”在来信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2.作品围绕“大好时光”,以来信和回信结构成文,请赏析其构思之妙。
3.文中三次提及未婚夫背的那首诗,请对此加以赏析。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

①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大象,那会是什么情景?

②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多出了一只甩来甩去的、仅有两根指头的手。这条手又肿又难看,却能推倒一堵墙或捡起一颗樱桃。你也可以用这只手“闻”到数英里外的水源和脚下的野花。这只手还可以带给你五种讯息:         

③你脚下踩着的土地已经被污染所侵袭。随着卡车和出租车驶过,地面嗡嗡地震动着。这种震动轻搔着你脚上环层的触觉小体,让你不由得抬起脚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脚听到声音,你的股骨会变成扩音器。在你走十英里去寻找早餐的过程中,将会用跨越10个八度的声音和朋友们聊天。这会吵得附近的人类感觉自己像被敲响的鼓,因为次声波会不断震动着他们的胸口。

④即便整个城市都变成草地,而非水泥路面并且遍地狗屎,你仍然会觉得它太小太小了。你会觉得一层层的环路就像个紧身胸衣。你会闻到郊外芬芳多汁的草木气息,从而充满怀念和向往。但你仍然会把现有条件用到极致。你会沿着迷宫般的老路行走,这是依靠早已作古的大象们的智慧形成的,如今传给了你的女族长。你拥有的最愉快的政治体系,掌管在睿智的老妇人们手中。她们凭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获得领导地位,不是为了权位而谋求权位,而是为最多数的成员谋求最大的福祉。

⑤如果你是头雄象,你将处于边缘,在家庭集团间来回游荡或者和你的单身汉朋友们在乱糟糟的象寓里鬼混。如此而已。至于政治,那是雌性们的事。

⑥你将成为一个社群主义者,关系在这里就是一切。这并不是说你不能独自生存,尽管成为社群成员必然能够带来一些生存上的好处,就像那些加入某个教会或者保龄球俱乐部的人会活得更长。没错,在某种层面上你的利他主义可能是一种互惠的利他,我给你挠挠背,你也给我挠一挠背。这种利他主义也可能是基因决定的,你的流血牺牲通常是为了保护那些携带相同基因的大象亲戚。

⑦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你会欣然地肩负起集体的责任,因为成为集体的一分子这一事实令你愉悦。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大象常常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想过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吗?是因为要合力抵御外敌?还是因为对方有好吃的?当然都不是,我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彼此喜欢。

⑧这其实丝毫不应该令人吃惊,但许多人类却会感到惊奇。这说明我们在所谓只有人类才拥有思想和真正情感的人类中心论的谎言里陷得有多深。值得庆幸的是它如今已经过时,但它曾长久阻得对动物行为的研究。

⑨作为一头大象,你是有思想的。不用怀疑,你也是有意识的。所有证据都能证明这一点,完全没有任何疑问。你已经拥有一种自身有别于其它事物的自我认识。当你轻蔑地看向人类的时候,会奇怪他们为什么要吃显然被污染了的食物,为什么选择过悲惨而孤单的生活,为什么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野心和焦虑上。这种心情只属于你自己,与其他大象都无关,更不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这是从你眼中看到的东西,你也明白这是你在思考。

⑩美国生态学家卡尔·萨菲纳认为,大象X可以理解大象Y与大象Z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亲缘关系或者单纯的友谊。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吧:大象X要对自身有所认识,还要将自己放到其它大象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且必须给自己清晰阐释一个三方关系的概念,这需要多么复杂的思考!

我们可以谨慎地像儿童绘本作家比阿特丽克丝·波特那样用拟人的方式看待大象。当它们眼睛附近的颞腺湿润的时候,就是和我们一样动了感情,它们在哭泣。当一头刚刚丧子的母象把死去的孩子放在自己象牙上,垂着头颅在象群后面踽踽独行好几周,她是在思悼自己的孩子。当其它大象好几个小时围坐在一头死去的大象身边,它们正在哀悼同伴。当它们用土壤和植物盖在大象的尸体上,或者移动大象的骨头,它们在表示敬意。当它们盖住一个死掉的人类,或者用树枝为一个受伤的人类筑起一座防护墙,它们是在表示对我们共同命运的移情认知,这是值得人类学习的。这些生灵完美地阐释了大道至简的真谛。

我们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否定非人生物的思想、意识和“人格”,一个原因或许就是——如果它们是人的话,就会是比我们更好的人。

回到我们最初的设定:你变成了一头城市里的大象。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你将比当地人更加当地,尽管你的老家其实在非洲。你懂得会比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还要多。

但是,要小心。你很有可能惨遭屠,因为有人看上了你的那对长牙。

1.第①段加点的“移情认知”在文中指                      
2.将以下内容回置到第②段画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迫在眉睫的危险        ②食物和水        ③愉快的情绪       ④短期及长期的天气预报          ⑤潜在的威胁
A.①⑤②④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①⑤③④D.⑤①②④③
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大象能感受到次声波,所以它们对汽车驶过的震动更敏感。
B.雄性大象在象群中地位较低,它们只能更多选择独自生存。
C.大象的意识中,人类的行为不过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罢了。
D.大象能认清自己,认清其他大象,还能认清其他大象间的关系。
4.在第段中,作者说“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综览全文,分析理由。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

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褥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拴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好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缝被褥,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褥!”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也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来看老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

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嫂鼎罐(他用过鼎罐,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炉上炖热,密封在一个有盖的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叮叮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

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诚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搜罗纸片,吃肉。自从当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件衬衫,再打一条领带。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找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她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她挑拣。然后她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助全都哭了出来。

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

(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九个字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地点,即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部分高校南迁到昆明。
B.“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叫来文嫂,随她挑拣”,青年学生毕业前请文嫂挑拣带不走的旧衣物,让人感受到善意。
C.女婿死了,文嫂“有点傻了”,发现鸡毛,文嫂“大声哭喊”,文嫂两次表现的不同,表明鸡被偷给她带来了更沉重的打击。
D.文章结尾处文嫂的反复哭诉,与《祝福》中祥林嫂多次说“我真傻”一样,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纾解苦难的一种方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文字质朴干净,不张扬,不古板,自然地反映了人物最真实的心理和脾性。
B.小说没有直接写金先生偷鸡的经过,是源于文学含蓄表达的需求,也凸显了作者对笔下人物的人文关怀。
C.小说以“鸡毛”为题,既照应了偷鸡、吃鸡、发现鸡毛等情节,还寓指特殊时代人生的琐碎和人性的复杂。
D.小说把文嫂和金昌焕两个不同身份和不同轨迹的人放在一起,其人格形成反差,增强了小说的深刻性。
3.汪曾祺的《鸡毛》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均运用幽默的讽刺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分析两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都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
4.有作家曾说:“在逆境中,人性就显现出来了,它既包含着人性的美好,也可能有着人性的丑陋。”请结合文章谈谈“人性的美好”“人性的丑陋”在文章中的体现。
昨日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成就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甚至于消亡。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

要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必须增强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的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履,拿自己的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起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如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地应用。

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用此驾驭材料,不论是木材、石块、化学混合物或钢铁,都同样地可能创造有特殊富于风格趣味的建筑。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建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建造适合于他们本国特殊作风的建筑。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

(节选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代序)》,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还由于其人文和历史环境的独特,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的理念,而中国建筑出现伊始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中国人造房子一开始就是用木结构,早在六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先民们创建的木屋,用榫卯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就能抵御地震灾害,从而庇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先民;而丽江和汶川的大地震,也印证了中国木结构房屋的减震效果。可是,我们现在都丢弃了,现今学建筑的学生也很少有人去学习和研究木结构的技术了。

如果说中国的皇家宫殿以及寺庙形式都有些相像,那么,各地的民居则特别丰富多彩。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中国的传统民居,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江南的厅堂以至上海的石库门,它们的平面布局,都有堂屋、两厢、前厅、后房。堂屋是不放床的,是礼仪和会聚的场所,这是阖家团聚的需要。住房中都有天井,讲究上有天,下有地,房屋用墙围合起来求得安全,但不能没有天地。

西方人所追求的是物化了的概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只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中国人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四合院相连而成胡同,宅院组合有街巷,上海的石库门排列在一起就是里弄。它们虽然没有间距、密度、绿地率等的指标,在过去人口不是那么膨胀的情况下,却能让入住者安居乐业,邻里融洽。四合院的温馨、街巷风情以及里弄亲情,住过这些老居民区的人们会有那些美好的回忆。而现在套用西方模式建造的新公房、居住小区、别墅群,似乎很先进、很科学,邻里关系却要冷漠和功利得多。

这些年,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的技术和艺术中的精彩似乎逐步被人们遗忘。所以,我们要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回归中国建筑中蕴藏着的许多优秀的传统——在这些年造了这么多房屋之后,本也该好好地反思一下。

(节选自阮仪三《呼唤中国建筑内涵的回归》,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增强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我们就能提炼旧建筑中的中国质素,创造适合的建筑。
B.因为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所以它具有人文和历史环境的独特特色,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
C.中国建筑出现伊始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这与西方近来倡导的生态、低碳、人性的理念是一致的。
D.现在套用西方模式建造的新公房、居住小区等,虽然很先进、很科学,但是邻里关系却冷漠和功利得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城市在建筑上完全失掉了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和观瞻上会受影响。
B.我们的传统习惯和趣味有很多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可以在建筑上呈现出来。
C.研究遗存的木屋和民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建筑所蕴含的精湛技术和丰富文化。
D.西方人追求物化了的概念,中国人崇尚人与人和睦相处,这说明中国建筑理念更好。
3.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王澍教授设计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整个建筑白墙灰瓦,小桥流水随处可见,木结构、青石砖等传统元素也被使用。
B.天都城是一处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小区,内有按照1:3比例缩放设计建造的埃菲尔铁塔,并且有“巴黎式花园”。
C.大连水世界公园修建了一座威尼斯水城,连意大利最著名广场的“塔楼”也在其中,许多外国游客都慕名前来参观。
D.山西临汾斥巨资修建了外貌逼真的“天安门”,还在尧庙广场建造了高50米的华门,当地人称之为“天下第一门”。
4.材料一和材料二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相同,请做简要说明。
5.假如你是一名中国的现代建筑师,两则材料给你未来的建筑设计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作答。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创造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近期,面向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公民在线判断能力”调查显示,学生在区分媒介信息的真实性方面普遍存在困难。这就意味着,                ,已是刻不容缓。

[材料二]

《媒介信息辨识手册》

媒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信息本身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有时,真实的信息被传播者夸大、隐瞒、剪裁和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信息本身就是假的,以讹传讹……那么,我们应如何辨识媒介信息?本手册提供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要丰富自己的常识,逐步形成对可疑信息的敏感。虚假信息往往以违背常识的方式吸引受众眼球,以达成某种传播目标,或者说在编造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常识性的破绽。倘若我们能具备丰富的常识,熟谙常理常情,就比较容易对虚假信息“生疑”,只有“生疑”,才谈得到下一步的“辨识”。

第二,要形成信息查证意识。信息的出处和发出者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评估信息的真伪。出自政府部门、权威媒体等的信息,在真实性方面是最有保证的。有些信息的点击量很大,但是真实度却并不高。我们要学会在“点击场”“言论潮”中保持清醒,查证信息的发出者,理性判断传播者的意图。

第三,要学会信息比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源往往是多样的。某一个信息源发出的虚假信息,常能因其他信息源发出的不同信息而被揭露出来。特别是一些缺少权威信息源的媒介信息,对其进行信息比对是辨识其真伪的好方法。

第四,要熟悉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虚假信息往往有一些常见的语言特征,例如,夸大其词,动辄就说“惊天秘密”“突发”“惊爆”;不提供信息来源,只是模糊地说“网友曝”“专家说”“外媒报道”;刻意煽动或迎合社会情绪,常说“怒了”“悲愤”“大快人心”等等。遇到有类似语言表达的信息,我们要引起警惕。

第五,要了解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巨大的网络点击量是很多虚假信息发出者的追求目标。点击量、关注度异常增长的信息,阅读量很多而评论、点赞很少(或大量雷同)的信息,其背后很可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炒作,而这类炒作的信息中有很多就是虚假信息。

[材料三]

黑科技中性笔“燃爆”文具界

本报讯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一款黑科技中性笔“燃爆”文具市场。据许多家长反映,这款产品不仅外观精美,书写流畅,而且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作业准确率,答题精准度高达99%。据了解,该中性笔由知名文具品牌Tiger 设计,采用最新纳米材料制造而成。(阅读量5.2万,点赞2人)

1.根据文意,在[材料一]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2.以下关于“媒介素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素养”是对筛选、质疑、评估与制造媒介信息等能力的综合考量。
B.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缺乏媒介素养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辨识信息的真伪。
C.一个不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读者,往往容易被网络上的虚假广告所迷惑。
D.学会分析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情况,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
3.能够依据[材料二]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只要我们基于常识反复质疑,就能精准地辨识出虚假信息。
B.媒介信息的点击量能够作为辨识信息真伪的重要参考依据。
C.熟悉虚假信息的常见语言特征有利于甄别媒介信息的真伪。
D.比对不同网站发出的信息,才能掌握虚假信息的外部特征。
4.班级同学阅读[材料三]后对“这则网络新闻报道是否真实”产生争议。请你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方法,分析这则报道的真伪,有理有据阐述观点。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文本一: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选自鲁迅《祝福》,有删改)

文本二:

鲁迅是一位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因此,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现代白话文的基本教材。鲁迅语言具有色彩感。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里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等作品中,篇篇都有不少具有强烈色彩感的文字,而且都蕴含了鲁迅浓烈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而鲁迅作品语言的音乐性则直接来自他对汉字的特殊感悟和驾驭能力。周作人曾经提倡写“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的文章”,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就是乃兄鲁迅。鲁迅很喜欢电影,对电影艺术有深刻的理解,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镜头组成的,很适合于拍成电影短片。鲁迅语言具有创造性和个性化,表现在他的作品语言既有规范化的一面,更有反规范的一面,因而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现代汉语表达的可能性。

(选自钱理群《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本开头运用外貌描写,特写了祥林嫂的眼睛,准确捕捉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她的悲惨命运。
B.“我”把自己比喻成“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的学生,形象地表达了“我”被祥林嫂提问之后的惶急。
C.鲁四老爷咒骂祥林嫂是一个“谬种”,可见他对祥林嫂之死的冷酷无情,也表现出他的顽固和刻薄。
D.短工回答“我”的问话时的语言和表情,表明在封建统治的禁锢下,普通民众深受毒害而冷漠麻木。
E.“短工”的答话中有两次重复反问,因为对“我”的提问很不耐烦。
2.赏析文本一画线部分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
3.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4.文本二阐述了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这些特色在文本一中多有体现,请举例分析。
5.祥林嫂在冬夜里寂寞离世,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像祥林嫂一样的弱势群体的现实问题。根据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对于关心弱势群体你有什么建议?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安吉、德清三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外公的打火机

①我外公有一个Zippo打火机。

②就是那种最朴实无华的款式,早就已经残破不堪,我怀疑这玩意儿实际上就是个忒修斯之船,里面剩下来的原装货估计已经所剩无几,很可能只有那个党子还是原装的。然而外公对它是十分的珍视,轻易是不会给我们这些晚辈碰一下的,总是揣在贴身的兜里,在适当的时候才会掏出来,啪嚓一下打着,点燃一支非常典型、非常传统的四川老汉的叶子烟。

③这个适当的时候就是一群志愿军老兵喝盖碗茶的时候。

④小镇上的茶馆自有小镇茶馆的江湖,赶集的时候一般不会有旁的人跑来跟他们掺和,于是一群穿着各色老式军大衣的老汉各泡了一碗茶,怡然自得的喝着,一边聊点农事家务之类的东西。到了晌午时分,远一点的几个老兵也都到齐了,话题就陡然一转进入正题:朝鲜战场。

⑤俗话说老小孩老小孩,在我看来这群志愿军老兵也是小孩子脾气,尽管一个二个白头的白头、佝偻的佝偻,却都是一副浓得化不开的少年德性。聊农事家务的时候都还挺正常的一群老头,一旦聊到了朝鲜战场,立马就成了一群小孩子。他们中间有缺胳膊少腿的,有少了一只眼睛的,我外公算是最全乎的,只是被炮弹震掉了牙,一聊起战场,争强好胜的样子就一点都没有老汉该有的恬淡,尽是咄咄逼人的新兵蛋子造型。

⑥立过功的看不起空手回来的,带残疾的看不起全乎的,上过前线的看不起待在后方的,有时候还会因为打仗的事情吵起来,我们团掩护你们团撤退啊,我们打主攻你们打助攻啊,非得要争一个谁赢谁输,整个茶馆里全是他们的大嗓门,气氛眼看就要控制不住了。

⑦就是这个时候。我外公会慢悠悠从怀里掏出他的Zippo的一下顺手甩开盖子,食指一勾,砂轮在火石上面轻轻一擦,冒出一串闪亮的火星子,火苗腾得一下冒起来。他再不急不慢的给一圈老汉点燃叶子烟。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切缴获要归公,能把战利品带回家的人那都不简单,用今天的话说这种行为就是赤裸裸的凡尔赛,一个不起眼的打火机背后一定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尽管打火机的主人一言不发,真正懂行的人却都知道其中的涵义,这不是负个伤、立个功能比的传奇故事。

⑨茶馆气氛立刻就进入下一个阶段:追忆往事。也不争强好胜了,也不吐沫星子横飞了,现在才有点老兵样子,开始回忆老战友、老部队,气氛融洽和谐,革命的灰谊又一次经历了老小孩脾气的考验。

⑩后来,这群老兵就少了起来,谁都没办法抵抗时间,茶馆里曾经喧嚣的角落也逐渐的寥落。

⑪那个打火机也开始老态龙钟,光亮的外壳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了岁月的痕迹变得赔淡起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一点一点地磨损着,终于,修无可修。外公叹了口气,为它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退役仪式,抽出里面的棉花,卸下弹簧,取出火石,用一个小小的铁盒子装着,郑重的放在自己的柜子里。

⑫后来我考上了军校,也穿上了军装。第一次休假回家的时候外公看着我,连皱纹都在散发出光泽,原本已经直不起来的腰板瞬间就挺得笔直,穿着他那件老军大衣带着我在老家的山梁上一前一后的走着。

⑬一老一少两个军人在静谥的山岗上慢悠悠地走,外公给我讲野生植物的识别和用途,讲怎么挖战壕,讲怎么做掩体,讲面对机枪和炮火要怎么做,一会儿又端起拐杖教我怎么持枪,如何刺杀。看得出来他腿脚已经非常不方便了,刺杀动作却有板有眼,拐杖头划过一道优美而精准的弧线恶狠狠地刺向虚空,仿佛要刺破时间本身

⑭那是我记忆里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⑮外公离世的时候是在自己家的床上,走的很安详,被美军炮火震得四十岁就掉光了牙齿的嘴微微的翕开,仿佛在微笑。

⑯一大家人哭哭啼啼地整理他的遗物,我却没有哭,只是默默地找那个装着Ziopo打火机的铁皮盒子。终于找到了,它依旧老老实实地待在柜子最底下的角落里,自从外公不再把它揣在衣服口袋里,它仿佛就脱离了时光的河流,再没有一丁点变化。我拿起那个Zippo,把它重新组装起来,它冷冰冰的,沉甸甸的,压手。我把它紧紧地握在手里,体温让它逐渐地温暖起来,我感觉它又活过来了。

1.与聚焦单个人物形象不同,第④-⑩段塑造了一群老兵形象,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
2.第⑬段画线句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英雄人物”栏目将向同学们推荐本作品,作为栏目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媒介素养教育

①媒介素养教育被视为保护人民免受媒介负面影响的一种方式。媒介素养教育是管理者为民众准备的救生圈。在电子数码海洋中,管理者要想对海盗和黑客加以管理,几乎是异想天开。而更为可行的路径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获得足够的知识,从而能对自己的媒介消费行为做出明智的选择。

②硬件和软件公司也非常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然而他们的观点是如果你不买他们的产品,比如说新一代的手机数字电视、数码收音机、宽带连接产品等等,那你不仅仅是懒或穷,你还是个落伍的文盲。在他们眼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将购买行为变成一种社会义务。你必须买这些产品,还得学会使用这些产品,否则你将被新的信息经济所淘汰。

③媒介产品的生产者也没忽视媒介素养教育,不过他们怀着更加复杂的动机和矛盾的心理。动机之一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而免受管理者的制约。以广播公司为例,他们认为其受众可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把握好媒介传播内容,减少媒介传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从而降低对节目的审查力度。

④说到这儿,我不想让大家以为上述的观点是错误的。当然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不受媒介误导性或攻击性内容的侵害是非常重要的。进入数字时代,学会使用新技术是重要的,了解媒介作品的制作过程是重要的,懂得制作媒介产品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这些并不全等于我说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并不仅仅是一组有用的技能,媒介素养内涵也不是依据某社团或政府的利益来界定的。

⑤过去人们认为素养就是与书面文本打交道的一套技能,在中国为世界发明了最重要的印刷术之后,几百年来,这种想法都是极为恰当合理的。不过现在这种想法已过时了,因为我们现在的传播渠道多了,而且传播者和消费者之间出现了重大的失衡以及权力转换的变化。

⑥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改变素养自身的内涵,因此过去的单一文字素养已拓展为媒介素养。如果将媒介素养仅视为是个人在当今文化氛围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一种孤立的、小小的补充的话,那么有可能引发文化乃至政治上的危险。今天的信息时代,单一的文字素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内涵更宽泛,内容更宽广的媒介素养概念。

⑦我们认为,想拥有媒介素养的人需要掌握四种技能:第一、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做出明智的选择。第二、了解各媒介使用的独特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第三、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第四、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

⑧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要使媒介素养变为可持续的、深入人心的运动仍然困难重重。目前的绝大部分媒介素养工作大多是通过在时间上、资金上有限的项目来进行的。多数项目规模小,拓展的领域窄。出资人对长远战略性情境并不太感兴趣,所以他们不会向教育者询问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持续下去,如何取得确实的成效,如果没了资金,事情如何收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⑨因此我认为现在是到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将更多的人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中来的时候了。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广泛舆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将它作为一项长期项目去努力去奋斗。只有大家都认为媒介素养与全民利益息息相关,媒介素养的美好前景才会出现。

1.第①段加点字“救生圈”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比起监管网络上的谣言,培养网民识别谣言的能力更为可行。
B.晚辈说服老年人购买新式5G智能手机是一种媒介素养教育。
C.平台希望网民能自主回避不良视频而非由平台审查视频内容。
D.“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图文的能力”不是本文认为的媒介素养。
3.下列选项中,能用于解释第⑤段划线句的是(     
A.动画片公司制作动画片的目的发生变化,从教育观众变成了取媚观众。
B.微信公众号平台在读者阅读的文章中插入读者最近关注的商品的广告。
C.某人对黄老师的“挖呀挖”视频发表负面评论,引起网民网暴黄老师。
D.某宝买家在商品追评中发布丑陋的买家秀,卖家发来优惠券求其删帖。
4.请从本文中查找信息,将下列“媒介素养评分量表”补充完整。
身份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评分
信息发布者获得进入多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12345
12345
12345
信息接收者12345
12345
利用媒介合理表达思想12345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木匠老魏

①木匠老魏坐在大门口。太阳一大早就上工了,清清朗朗,把老魏及他家门口的一切事物照得透亮。

②老魏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匠,老魏的手艺就是跟父亲学的。学木匠的一点一滴老魏都记得,锯、砍、刨、凿,都是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学会的。墨斗的线怎样拉得又直又长,也受到了父亲反复的提点。闲暇时,父亲会指导他刨木板,一棵粗壮的板材,被他刨得表面光滑,泛着木头特有的清香。刨花有长有短,有曲有直,长长的像舞动的丝带,卷卷的如落到凡间的云朵,他最喜欢云朵一般的刨花,簇簇拥拥地堆起一个又一个连绵洁白的梦。

③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随着时间的沉淀,老魏的木匠手艺越来越精湛,甚至超过了父亲,每天来请他做木工的人络绎不绝。父亲乐呵呵地看着他背着工具忙里忙外。等他回到家,父亲总要亲自炒两个小菜,犒劳辛苦工作的儿子,有时还会唱上几句:“锛凿刨锯斧,般般汗水煮。大材要做小,小料需贴补。弯曲刮平直,平直刻凹凸。”

④一眨眼,老魏已经做了一二十年木匠。

⑤老魏感觉到这一二十年里,找他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家庭开始倾向于购买成品的家具,说成品家具又洋气又精致,手工家具又笨重又难看。老魏心里一阵失落。但只要有人来请他做木工,他立即浑身充满了力量。哪怕人家只是让他去修复一下门窗,做几把椅子,他都要把平生所学全部用上。无论何时,他做的手工家具都是那么美观大方、结实耐用。他真不希望木匠的手艺到自己这里会失传。

⑥可是,他的儿子都不愿意跟着他学。时代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职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年轻人情愿出远门打工,也不愿意守在家里学木工这种传统手艺活。对此,老魏颇感无奈。

⑦尽管现在没人找老魏做木工了,他还是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空闲时,他翻出自己的刀锯斧凿、墨斗尺子,把家门口长得歪七扭八的柳树砍了,天天在院子里忙活。妻子说他闲得慌,他只是笑嘻嘻地说“你不懂”。一个多月过去,老魏做出了十几把小靠椅,几张小茶几。还有几十个小孩子的玩具,小收纳盒、小木偶、小战车、小木碗,做工精巧,栩栩如生。他还利用树枝的拐弯之处做了几个如意摆件,造型雅致玲珑,令人爱不释手。

⑧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喜欢这些传统的木制品吗?老魏带上他的“作品”去周末市集,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围观。他们流露出惊艳的神情,对这些精巧的“小玩意”赏玩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看到这样纯手工制作的木器了。老魏的这些木制品精妙美观,既保留了传统的木工手艺,又融入了些许现代艺术感。小靠椅、小茶几随便一摆,就是风雅一景,引来不少热爱“中式美学”的年轻人拍照留念。

⑨几位年轻女孩被老魏独具匠心的收纳盒吸引住了。小小的收纳盒,采用了中式传统的构架方式,完全用榫卯连接,盒子上看不见一颗钉子;盒面上,老魏细心地雕刻上水仙、梅花、荷花等图案,婀娜多姿,典雅端庄。古人云“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又有“暗香浮动月黄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名句,为体现这样的意韵,他还特意设计了椭圆形的盖顶,让整个盒子看起来古朴圆润,透出温婉宁静的气度。

⑩不一会儿,老魏的收纳盒就卖完了,其他的“作品”也被一抢而空。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还有几位年轻人坚定地要跟他学木匠手艺。老魏笑笑说,学手艺可不是说说就行,首先要保证能静下心,要肯潜心钻研。年轻人欣然同意,表示明天就登门拜访,拜师学艺。

(11)夕阳西下时,老魏和他们告别回家。说实话,他的心里还是没有底,胡思乱想了一夜。

(12)当朝阳又升起来时,老魏一开门,                      

(有删改)

1.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2.分析第⑨段对收纳盒的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全文,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为小说续写结尾(50字左右),并简要阐述这样写的理由。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陌上无穷树

李修文

①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两人互不相识。

②我只知道:他们一个是一所矿山子弟学校的语文老师,那所学校已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都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从三岁起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有踏足过。

③在病房里,两个不相识的病人竟然变作了老师和学生。岳老师虽说才四十多岁,但早已被疾病带来的伤痛、争吵、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苍白的脸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每一天,只要两个人的输液结束了,一刻也不能等,她马上就要给小病号上课。虽说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为了教好小病号,她甚至让她妹妹看她时带了一堆书来。

④中午,病人和陪护者挤满了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她就要拎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什么都考。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感觉稍好一点,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句古诗词,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⑤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上百遍。也是奇怪,无论背多少遍,那句诗在小病号的身体里就像打了个结,每次岳老师提问,他死活就背不出来。最后连他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医生都说了,我反正再活几年就要死了,还背这些干什么?

⑥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都是因为小病号。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出了走廊,就嚎啕大哭。说是嚎啕,其实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了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面,她没进去,而是扑倒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⑦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是要教他更多。从那以后,她经常跛着脚,跟在小病号的后面,喂给他饭吃,递给他水喝,陪他去院子里,边走边问着诗词,还采了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可是,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决定转院带他去北京,闻听这个消息后,她辗转难眠。

⑧深夜,岳老师悄悄离开了病房,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跟我说,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个教材上什么内容都要有,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

⑨这一晚,当我看见微光映照下的她,心头涌起了剧烈的哽咽之感: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生为弃儿,对,人人都是弃儿,在被开除工作时是生计的弃儿,在终年蛰居的病房是身体的弃儿。同为弃儿,或相遇或分散,就在你我聚散之间,背了单词,再背诗词,采了花朵,又编教材,这丝丝缕缕,不光有点滴的生趣,更是真真切切的反抗。

⑩其实,是反抗将你我连接在了一起。在这世上走过一遭,你至少而且必须留下过反抗的痕迹。就像此刻,黯淡的灯光反抗漆黑的后半夜,岳老师用写写画画反抗着黯淡的灯光。她要编一本教材,让它充当线绳,一头放在小病号的手中,一头往外伸展,伸展到哪里算哪里,最终,总会有人握住它,到了那时候,疾病,别离,死亡,不过都是自取其辱。

后半夜,岳老师坐着睡着了。天亮时分,骨病发作,她在疼痛中醒来。醒来伴着突然的离别:小病号的父母接到转院通知,要他们赶紧去北京。九点钟,小病号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可是,那本教材只差了一点点就要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了小病号的行李中,捏了捏他的脸,挥了挥手,如此,道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岳老师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几分钟后,楼下似乎传来小病号的叫喊声,呆坐的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这样,全病房的人都听到了小病号的叫喊,那竟然是一句诗,正在被他扯着嗓子叫喊出来: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是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遍,又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小病号终于背出了那句诗,岳老师嚎啕大哭,她用嘴巴紧紧咬住了袖子,没有哭出声来。除了隐约而嚎啕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没有人上前劝说,听凭她哭下去,大家都知道:此时此刻,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1.第⑦与第⑨段画线句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特点,请加以赏析。
2.作品描写了岳老师前后两次哭泣,辨析其原因。
3.标题“长安陌上无穷树”出现在第④和第⑫段,赏析这一构思之妙。
4.分析作品塑造的岳老师形象。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