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典籍关于香蕉食用的详细记载可见于《齐民要术》: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蒲萄,甜而脆,亦饱人。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有食用蕉,但食用口感似乎与人们平常吃的香蕉相去甚远。这就奇怪了,     ①     ,和古籍记载的不是一回事?这是因为香蕉被驯化了。

尽管驯化后的香蕉风味更佳,       ②      。这种情况并非只存在于香蕉中,多数野生作物在驯化过程中往往均表现出抗病性的下降,这是由于驯化过程中遗传成分逐渐单一化。特别是对香蕉而言,由于特殊的无性繁殖模式,全世界范围内的巴西蕉可能都源自同一个个体,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如果个体表现为对某种病易感,       ③ 。枯萎病就是一个例子,导致上一代全球流行的大麦客品种淡出市场。

理解作物的驯化过程并不简单。三倍体香蕉基因组的成功解析为香蕉遗传学和育种提供了重要资源。能否确定栽培香蕉的驯化祖先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人们剖析香蕉多样性的形成途径很关键。

1.请在文中横线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陕南多梯田。农人从山脚上山,成熟的庄稼从半山腰下山,只有泥土不用抬脚动步,一门心思孕育五谷。农家日子的富裕,尽在土地水草丰茂的肥沃里              。山溪水浸泡出红砂糖般绵软细腻的泥土,一簇一簇的汗珠、露珠滴进去,入秋后就变成了沉甸甸的稻穗。

过了雨水节气,春耕的第一犁往往从水田开始。些许潮湿的泥土,散发着浓郁的泥腥味,这是生着肥膘的好田独有的气息。

水田需要水养。深耕过后,农人从沟渠边,将哗哗流淌的白水花赶进田里,如赶着一群引颈高歌的大白鹅。水中的泥土好似鼓起腮的鱼儿,开始春天的第一口深呼吸,咕嘟咕嘟泛起水泡。

用清冽的山泉水,先冲,再淘,后泡。等到谷壳彻底软化,巧手的农妇(            )地将其用细纱布包裹起来,装进透气的竹篾筐,放在屋外的干燥处,盖上阳光的被面。三五天时间,半湿半干的谷种,在半睡半醒中萌出新芽。

当西山的夕阳将一抹红晕洒在水面,微热的山风轻轻拂过,每一株秧苗都在草木和溪流的掌声中抬头挺胸。它们向面前的庄稼人深鞠躬,向它们扎根的水田深鞠躬,也向远山近水深鞠躬。它们轻盈的身姿倒映在水中,好似春天的水田生长出的新羽。

入夜,八仙桌上已经摆上酒菜,劳累了一天的庄稼人围坐在一起,不醉不归。他们齐刷刷将酒杯举起,高过头顶,高过浓浓的夜色,为新栽的禾苗祈祷(              ),也为大地粮仓祈祷五谷丰登。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2.仿照文中加点的句子,在文中横线处仿写一句话,要求内容恰当、句式基本一致。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农人从沟渠边将水放进水田里。”语意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潼南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柠檬产地之一。潼南的柠檬以“尤力克”品种为主,该品种香气浓,果汁多,含酸高,但有一个致命“天敌”——黄脉病。      ①        ,产量和品质便会大幅下降。

为了根除这个弊病,2018年底,柠檬脱毒育苗中心建成。通过两年的繁育,成功培育出首批脱毒柠檬种苗,      ②       ,而且使用该种苗种出来的柠檬长势良好。目前,该中心每年可提供健壮无毒的柠檬种苗近60万株,为潼南柠檬的规模化种植      ③          。也正因这一基础,潼南才能进一步确定了柠檬产业的标准化技术。

与潼南相比,安岳的柠檬产业发展历史更久,基地规模更大,但种植主体多为散户,缺乏深加工企业,种植园规范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潼南柠檬作为后起之秀,种植主体多为公司,便于大范围地规范管理。此外,潼南柠檬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带动起巨大效益:潼南的柠檬企业可以从一颗柠檬的各个部分中提取加工出数十种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对柠檬的100%加工利用,让柠檬的价值呈几何倍增。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用一句话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以“潼南檬产业”开头,并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述准确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24-05-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震撼了!青海湟中鲁沙尔高跷社火走向河南春晚。高跷演员的表演和舞台背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给观众      ①     之感的同时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精致的装造配上铿锵的鼓点……美妙绝伦的龙舞横空出世。

追溯鲁沙尔高跷,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明代洪武年间就从中原地区传到湟中鲁沙尔地区,鲁沙尔成为青海地区最早表演高跷艺术的地方之一。如今在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中高跷高度已经达到3.6米,堪称全国之最。高、悬、巧、奇是鲁沙尔高跷的特点,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都是鲁沙尔高跷演出的日子,鼓声一起,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就会      ② ,共同观看这项传承了六百多年的非遗社火。

鼓、锣、钹苍劲有力,社火的锣鼓点子是社火的“灵魂”,起着指挥的作用。参与录制的队员中,很多队员都是拥有十几年表演经验的老面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队员们为了让青海非遗文化在舞台上 ,哪怕再辛苦,都没有人喊累喊苦,我们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他们对这项非遗技艺的热爱,同时也看到了作为非遗传承者的坚持。

新时代条件下,鲁沙尔高跷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蜕变,为这门民间艺术赋予了新内涵和新表达形式,使鲁沙尔高跷走出了“深闺”,走出了青海,赢得了万千受众的喜爱。

(《湟中高跷如何走上河南春晚?》,改编自《西宁晚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除了湟中区鲁沙尔镇的高跷社火外,我省还有很多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请你介绍一项本省文化遗产。要求:注重人文内涵,语言表述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24-05-2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一棒铁花冲天而起,,棒棒相连,万千星光从天空下散落,承载着千百年文化的传承与浪漫,1600℃的铁水打造出一场视觉盛宴,一道惊险与美妙并存的奇观。

每一个打花匠人都身怀绝技,想要赤膊上阵而进退自如不被烫伤,,使铁水打得又高又散。因为铁具有导热速度和冷却速度快的特点,会在空中瞬间降温。高温铁水击向高空后,会迅速化为粉碎的微小颗粒,铁屑在飞舞的过程中快速燃烧冷却,宛如电焊落下的火星,就不会烫伤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民间绝技却鲜为人知,仅在少数非遗表演的舞台上人们才能有幸目睹这一流传千年的璀璨,是指其美艳绚丽,绽放时若流星洒雪,远远观看仿佛金雪从天而降;而自然指技艺和传承难。高达1600℃的铁水就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更何况还需要击打滚烫的铁水致使其迸射,表演者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艺,更要有超脱的胆识,绝技背后的艰辛历程,非亲历者难以感同身受。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你作为《非遗里的中国》节目主持人,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个非遗项目。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非遗项目,仿照下面的示例介绍。(任选一个示例样式介绍即可)
示例(1):非遗项目——铁花:灿烂如花绽夜空,流星似雨洒重峦。
示例(2):非遗项目——铁花:一场狂野与浪漫交织下的民间“烟火”。
2024-05-14更新 | 3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不知道苍狗白云这个词是谁发明的,一定是一位心性敏感的倒霉蛋,他被人间的变幻与莫测弄晕了头,不知何去,不知何从。①就在某一天,当然是八月里的一天,他的天眼开了。②通过天上的云,他看到了苍天的表情,还有眼神。就在一炷香的工夫里,他理解了大地上的人生。③他看到了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他看到了命运姣好的静,还有命运狰狞的动。④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由此获得了生命里的淡定与从容。

当然了,乡下的孩子是简单的,乡下的孩子看天上的云,不是为了悟道,更不可能悟道。我们只是为了好玩,在看云的时候,我们其实在看露天电影,天空成了最大的屏幕,生命在屏幕上递嬗,演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这样神奇,难怪我们的先人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向大自然学习。我们观察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其实都是学习。

如果你的启蒙老师是大自然,你的一生都将幸运。

1.下列句子中的“他”与文中加点的“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个人离开了集体,他就将一事无成。这是毋庸置疑的。
B.你们三个人一块儿去的,怎么就你们两个回来了?他呢?
C.最近事情太多,理不出个头绪,算了,先睡他一觉再说。
D.孟子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2.“他由此成了一个怀疑论者,或者说相对论者。”这句话在原文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3.文中人称不断变化,第2段是“我们”,第3段是“你”。请简要分析“我们”和“你”在文中的作用。
2024-05-10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好一个安塞腰鼓!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来到另一个星球。

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加点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
B.雨后的彩虹就像一座长桥卧在水面上,让来此旅游的人欣喜不已。
C.像水稻这样的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
D.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感叹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条道不宽,只能称之为小路。因为通往车站,过往的行人 A 。道旁有一棵柿子树,初秋时节果实累累。行人路过这棵树时,这些橘红的小家伙,时而在他们眼前晃动,时而从他们头顶擦过,竭尽挑逗之能事。然而,路人皆是避让,不为所动。它明明长在热闹的路旁,却像在荒郊野外似的 B

进入深秋,我想象,应该是果子落尽,只剩下枯枝残叶了。不料,竟然还有好些个果子挺立在枯枝上,虽然表皮已起皱,色泽已黯然,但群体效应还是有的。反倒是残叶将尽,零星没几片了。没想到,柿子树的晚景竟是以秃枝和果子来构图的。只能说是我这个生长在城里的人 C 了。然而,我却分明感觉,挂在上面的果子因为没有了枝叶的烘托,愈发突出了它的凋零。就好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呀,果实是收获的象征,而收获的景象是需要团队的,繁枝和茂叶是果实的团队,一旦离开了它们,即使有果也不了。①这么想来,人又何尝不像一枚果实?②即便是享受孤独的诗人也会与月亮和影子组团。③可见,一个拥有亲情友情的人,心底是丰润充盈的。否则,④纵然表象光鲜,内心亦难免孤独。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作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这些橘红的“小家伙”
B.竭尽“挑逗”之能事
C.柿子树的“晚景”竟是以秃枝和果子来构图的
D.愈发突出了它的“凋零”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两句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4-16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许多眼科疾病,。滴眼药水前,一定要彻底清洗双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以免造成眼部的感染。滴眼药水的时候,可用食指将下眼睑下拉,使之与眼球分开,将眼药水滴在结膜穹窿内,滴一至两滴即可。

正常人结膜穹窿内最大的液体容量为2030微升,其中正常泪液量约为710微升,结膜穹窿最多只能容纳20微升的药液。市售的眼药水因为包装、开口不同,会使,平均算下,每滴药液的体积约40微升,已经超出了结膜穹窿容量。因此,当眼药水滴入后,,这是正常的现象。

一两滴眼药水已经达到了治疗剂量,无需增加药量。多点几滴不会带来更多的吸收,除了浪费还可能使不良反应风险增加。某些药物如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用量加大,溢出眼内,经鼻腔或口腔吸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因此建议滴完眼药水后,用手指轻轻按压眼内角鼻泪管处至少2分钟,以避免药液进入鼻腔或口腔,从而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目的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50个字。
2024-04-16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热带洋面上,,我们将它们称为台风的胚胎,因为台风都是由这种弱小的热带涡旋发展起来的。在洋面上大量出现的热带涡旋中,大约只有10%能够发展成台风。一般来说,一个台风的生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以提供充足的水汽;其次,。因为,①当海水表面温度高于26.5℃以上时,大量的海水会被蒸发到空中,在空中形成一个热带低压中心。②热空气越升越高,遇冷凝结的过程中会持续放热。③于是,低压中心也就越来越热,气压相对周围而言越来越低。④四面八方的冷空气涌向中央,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气团中间慢慢形成一个洞,这就是台风眼。不过,这些都只是台风产生的必要条件,具备这些条件,、台风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至今尚未彻底弄明白。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