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色一词从《文心雕龙》开始进入文艺理论的范畴之中,尽管在那时还不具备真正的诗学意义。宋代陈师道对于本色的使用使得本色具备了诗学意义,并且此时的本色已经涉及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诸多问题,例如,严羽将本色视为一种与其他文体创作相区别的主要能力和整体风格,而词人张炎则将本色视为某种特定的风格特征。总之,宋代文艺理论批评中本色的内涵在明代文艺理论中几乎都得到了再现。

进入明代,文艺理论批评中的本色在宋人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更多的内涵,现略举数端如下:

明代的文艺理论在辨体时更加注重从时代整体高度对本色进行阐释和把握,以本色代指时代文体及其所代表的艺术风格特征。就诗文批评而言,明代文人分门立户,标榜自己,攻击他人,而这种相互攻击在诗文批评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宗唐与宗宋的艺术风格之争。而这种争论在明代初期的朱权、李东阳等人已经表现出来,并且在前后七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在整个明代文艺理论批评中走向了高潮。因而本色成为不同的文学流派标举各自推崇时代文体审美风格的代名词。可以说,作为时代风格特征的本色更多的是充当着门户之争理论话语的角色。

此外,从现代文艺理论的角度来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从语言角度界定本色也成了明代文艺理论批评中的常见现象。这不仅体现在传统的诗文之中,在戏曲中也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戏曲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它的语言并不像传统诗文那样注重雅正,而是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这就使得它从起源的角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观。尤其是从宋代开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戏曲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因而进一步地深化了它所具有的语言特征。与此同时,传统诗文理论批评中的知识与性情之争更是深刻地影响到了戏曲理论批评。知识与性情关系的问题涉及诗歌创作的问题。宋代的黄庭坚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知识在诗歌创作中成了核心因素,最终形成了以知识为师的风气。面对这个问题,戏曲理论家并没有过分看重知识,对文人化持一种排斥的态度,因而大多数戏曲理论家十分看重直抒胸臆而产生的语言上的自然、通俗与质朴。

除了上文提到的辨体和语言特性,本色在明代文艺理论批评中还与文章本身以及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密切相关。这种现象大致出现在明代中后期,由于王阳明心学的流行以及市民阶层的兴起,这些条件都使得审美主体更多从自己的内心和情感出发对文艺领域中的特定问题进行思考。在诗文领域中,以唐宋派和公安派为例,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于都倡导性灵,因而在他们看来,那些发自于心性的作品就可以称之为本色。同样也正是由于对性情的重视,小说批评家们将自己关注的重心转向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明代文艺批评中的本色内涵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的几个变化,主要是由于整体性社会思潮的演变。明代的社会文化思潮大致进行了两次转型:第一次是王阳明心学的兴起使得文人的关注点从传统的政治教化转向了以内在心性为依据;第二次则是在明代中后期,有一部分有识之士认为王阳明心学所具有的空谈之风造成了人们的空想,从而加剧了社会上的困境。因此,这些文人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出现了向传统儒家文艺观念回归的倾向和趋势。然而第一次转型对本色造成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个时期的审美风格并不是传统的以礼节情的中和温柔敦厚,而是表现为性格的张扬。

(摘编自王长青《明代文艺批评本色论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之前,诗歌的创作没有与“本色”联系在一起,直至宋代,“本色”一词才具备了诗学意义。
B.朱权与李东阳、“前后七子”等人对唐诗、宋诗高低的争论,使整个明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走向高潮。
C.明代文艺理论用“本色”代指时代文体及其所代表的艺术风格特征,“本色”往往充当着门户之争理论话语的角色。
D.戏曲因自身的特殊性,语言有明显的随意性;宋代以后,戏曲深化了它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逐渐被人接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谈论典籍和文艺理论批评中的“本色”,然后逐层论述,最后做归因分析。
B.文章聚焦明代文艺批评中“本色论”的研究,又关联宋代的相关研究,拓展了文章深度。
C.文章第三至五段是递进关系,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明代文艺理论批评中的“本色”内涵。
D.文章除了运用举例论证,还多次运用因果论证,展现推导结论的事理关系,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的文艺理论家们继承并发展了严羽、张炎关于“本色”的观点,用“本色”来代指时代文体及其所代表的艺术风格特征。
B.宋代的黄庭坚重知识,轻性情,而有些戏曲理论家在处理知识与性情的关系上和黄庭坚相悖,他们注重语言的自然、通俗与质朴。
C.小说批评家们看重性情,将自己关注的重心转向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与王阳明心学的流行以及市民阶层的兴起有关。
D.明代社会文化思潮经历两次转型,其中第一次转型对“本色”影响很大,这次转型改变了人们张扬的性格,使人们变得温柔敦厚。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特征。

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

供需有效匹配是社会大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社会供给能力和需求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力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

(摘编自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

材料二: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应更好地担负使命,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更大贡献。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必须聚焦科技创新。一方面,应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多种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水平,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高校来说,需要着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推动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将有助于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完成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也需要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车间,走入一线,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练就过硬本领。

(摘编自张小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

材料三:

2023112日,晶澳科技包头基地5GW光伏组件项目投产,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首块组件下线仅用98天,在晶澳全国众多基地中用时最短,刷新了晶澳速度

走进晶澳科技包头基地5GW光伏组件项目生产车间,自动划焊一体机、排版机、叠焊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一应俱全。项目负责人介绍,生产线引进国产高速自动焊接机及其他主要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方式。工厂通过高速信息化的方式管理产线生产,利用高信息化数据处理与分析,不断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且通过自动AI数据判定实现产品全检,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为客户使用保驾护航。

5GW光伏组件项目的先进性不只体现在生产设备上,还体现在产品上。据了解,项目所生产的组件为晶澳科技最新型的N型组件系列产品,该产品具备高效率、高功率、更低的衰减、更优的温度系数、更高的双面增益、更好的弱光性、优异的可靠性等特点。组件版型尺寸与市场主流产品尺寸相同,同尺寸组件中功率最优,能为客户节约安装、运输成本。

在晶澳科技包头基地,记者感受到了生产线上喷薄而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股股的力量将解锁未来无限可能,为包头打造世界绿色硅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摘编自《包头晶澳:向绿前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只有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这些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之后,才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B.我国大部分领域人们需求的产品能满足,但是产品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质量不好的产品需求旺盛,好产品需求反而不足。
C.高校不仅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
D.材料二第三段中的“书架”喻指科研成果,“货架”喻指把科研成果开发成产品,这是对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形象说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应用型人才,为此,高校可以探索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走入一线,熟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B.晶澳科技着力完善生产设备和注重优化产品性能,这两个重要举措使晶澳科技包头基地5GW光伏组件项目能够刷新“晶澳速度”。
C.晶澳科技最新型N型组件系列产品性能好,组件版型尺寸与市场主流产品相同,同尺寸组件中功率最优,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D.三则材料都涉及新质生产力,材料一侧重谈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材料二侧重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材料三则侧重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例子。
3.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台上的父亲

邵丽

父亲不在后,我的情绪开始慢慢平复,已经不再那么焦躁、暴戾和善变。想起父亲在的时候,这个点他已经睡觉了。他就像一座时钟,到点该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典型的强迫症。有一天傍晚,他看了一下表,到喝粥时间了。我母亲因为老家来了客人,耽误了一点时间。他气恼得把水杯都蹾碎了,弄得客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过去他不这样啊!不是这样子啊!我母亲老是跟我这样抱怨。过去他确实不这样,没退休之前,他是多么细心周全的一个人啊!每次下班进家门之前,老是听到他跟周围邻居打招呼的声音。那声音虽然低调、谦和得像讨好似的,但有一股感染人的韧劲儿,把我们的日子铺垫得绵密厚实。所谓岁月静好,就是那副模样吧。

某一天,一切都忽然起了变化。哦,对,开始时不是一切,只是有一些东西在起变化。退休之后,他的生活圈在慢慢缩小,像一个剩馒头,在变干,在缩水。他很少再走出屋外,即使晒太阳,也缩在阳台的藤沙发上。他频繁地看表,每小时必须听一次天气预报,《新闻联播》前五分钟,准时坐到客厅沙发上打开电视。

他退休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我们带他去郊区的农场玩儿。他兴致勃勃地订了四只羊,说等春节的时候吃。结果等到春节,我们带着他过去,他看到一群小羊羔追着母羊咩咩地跑,就心软了,不忍心让人家杀。

父亲不在后,有一次我和妹妹趁假期带着孩子们到农场玩儿,当她看到一群羊的时候,突然捂着嘴蹲在路边失声痛哭。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其实,很久以来,我们都无法安慰自己。刚刚过去的事情既像一个伤口,更像是到处游走的内伤,无从安抚。我跟妹妹一起的时候,她几次都想努力回忆父亲去世的那个下午的一些细节,但不是很成功。不过,与其说是她忘记了,倒还不如说她宁愿自己忘记了。

父亲去世那天,我正在外面参加一个开业剪彩。当时我好像被什么撞击了一下,脑子里一片空白,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心情,说是震惊或者悲伤吧,还真不是。说是轻松?也不完全是,反正就像是跑完马拉松,那种既松懈又虚脱的感觉。

父亲不在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跟妹妹探讨我们和父亲在一起的细节。在我们很小的时候,那时候我八岁,我妹妹只有三岁多一点。父亲在县委武装部工作,后来因为什么问题,他被下放到一个偏远的部队外营地,后来,母亲也跟着过去了。他们就把我们兄妹三个寄养在乡下,我外公外婆那里。

那时候哥哥十一岁,比我大三岁,我们都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外公外婆有好几个孩子,他们的好几个孩子又各自有好几个孩子,都丢给外公外婆照看。这些孩子年龄也跟我们差不多。那时候正是经济困难时期,生活条件极差。吃饭的时候我们不会抢,只有等着他们吃完,才能轮到我们。饭要么不够吃,要么已经凉了。外婆每天睁开眼睛就忙,但还是照顾不过来,等想到我们的时候,她已经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了。有时候,她会把我妹妹揽在怀里,还没等她说话,妹妹已经睡着了,有时候是饿睡着的。

其间母亲来过几次。她骑着自行车,从几十里外赶来,浑身冒着热气。每次她都陪我们吃完晚饭,待我们都睡着了才走。父亲一次都没来过,母亲没说过他,我们也不敢问。有关他的消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

我们是有父亲的孩子,这一点在当时、当地非常重要。可是,我们的父亲呢?有一次哥哥跟我说,他觉得爸爸肯定是出事了,不然的话,不可能从不回来看我们,也不让妈妈告诉我们他的消息。我吓得立马哭了起来。哥哥不知道怎么结束那个场面,自己也吓得哭起来。

很多年里,父亲没有给我们谈论过曾经发生的那段历史,也从没跟我们解释过什么,一次都没有。我们也从来没有主动问起过,更不可能给他说起我们当时的感受。好像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都刻意回避着那段历史。也许在父亲看来,如果他说起这些,我们会把已经忘记的东西再一点一点捡回来。然后,怎么说呢,对他会有一次结算,那是他作为一家之尊所不能接受的。而对于我们来说,更害怕的是提起这样的事情时,被父亲淡淡地打发,让我们受第二次伤害。

再后来,到他退下来之后,是不是还想说这些已不得而知,但即使想说也已经晚了。我觉得,已经晚了的意思是,他没必要说,我们也没必要听了。我们空旷,寂寞,曾经被浓烈的遗弃感伤害的心灵,已经被许多新的东西填满了。生活就是这样,从房子到心灵,都会逐一被各种各样的物事填满,直到有一天,需要重新清理为止——在清理父亲房间的时候,这样的想法一次一次拍打着我。

也许,作为一个父亲,他生养了我们,本来就不该追问对得起还是对不起的问题。但这不是全部,好像缺了什么,有什么被某种东西隔膜着,就像隔着一层脏玻璃。只是我们和父亲之间,这种隔膜,再也不可能擦干净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生活圈在慢慢缩小,像一个剩馒头”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父亲退休后的生活状态。
B.小说将“我”得知父亲去世的感受与跑完马拉松的感觉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我”内心的复杂,甚至有些莫名的轻松感。
C.小说并没有按时间顺序叙事,回忆与现实反复切换,将往事留给自己的感受巧妙地表现出来,吸引读者,引人深思。
D.小说开头提到“我”之前的情绪“焦躁、暴戾和善变”,结尾又提到与父亲的“隔膜”,暗示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2.“过去他不这样啊!不是这样子啊!”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简要说明。
3.结尾说“只是我们和父亲之间,这种隔膜,再也不可能擦干净了”,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隔膜”的理解。
2024-05-3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辰龙年,是中华民族的生肖年。“龙”这一图腾,将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承续千年的精神力量之源。“龙”自何来,在典籍中有何形容,其演进与流布历程若何,所代表的中华文化象征为何,在新一轮生肖龙年,似乎又有了重新说道的理由。

《管子·水地》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神游天地,主司雨水的龙,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保护神。考古发现,中国农作物的栽培有长达万年的历史。在人类力量幼弱的时代,靠天吃饭的先民,敏锐地观测到雨水来自东南亚的季风。为了农业的丰收与生存的安定,先民们便幻化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兴云布雨的东方神龙之象。《说文解字》还做了如下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由上可见,龙是变化莫测的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

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龙”的象形字,甲骨卜辞中多见龙与雨水的记载。在传世文献中,龙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太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一记载。上古太昊伏羲属于春天之神,号称“春皇”,也是上古历法的开创者。八卦最先可能是用来测度天时的历法。乾卦六爻也被称为“六龙历”,即“时乘六龙以御天”。六历中初九“潜龙勿用”象征阳气在下,龙角尚未出东方地平线;九二“见龙在田”表示龙星已经显现在东方地平线上,阳光温暖,文德光耀;九五“飞龙在天”象征到了最好的季节,人事也达到最好的状态。

在神话历史化的汉、魏时期,龙与上古部落国家首领密切关联。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上古人文先祖,无不与龙有着切近的联系:有的形似,如“伏羲龙状”,黄帝“龙颜有圣德”;有的直接成为龙的传人,如神农母亲女登“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山,而生神农”(《河图稽命征》)。闻一多先生曾论述,龙是虚拟的生物,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龙的九似形体,是中华大地上众多民族信仰的融合,也象征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等以龙为图腾的民族对其他民族信仰的接纳。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特征,在“龙”这一形象中得到了生动体现。除汉民族崇龙外,羌族、苗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也都奉龙为图腾。

龙为农业民族的司雨之神,同时也是农业国家的保护神和王权的象征。秦王嬴政号为“祖龙”,《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母亲因野外赤龙所感孕育了刘邦。龙与中国帝王结缘,原始的部族信仰上升为帝王信仰。此后,“真龙天子”也成为神化帝王权威的社会习语。虽然汉代王充等反谶纬迷信的思想家专门在《论衡·龙虚篇》中予以辨析,但社会上的龙神信仰传承不息,连满清都是以黄龙旗作为王朝政治的标志。

近百年来,龙依然是民族认同的精神源泉。抗日战争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龙之精神鼓舞军民上下一心,救亡图存。今天,我们更以龙的传人为信念凝聚海内外华人力量,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复兴华夏民族。

(摘编自萧放《神行天地意融九州——甲辰说“龙”》,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由“龙”这一图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B.从《管子·水地》和《说文解字》中可以看出,“龙”既能兴云布雨,又能变化莫测,是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
C.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龙”的象形字,甲骨卜辞中也有很多龙与雨水的记载,古籍《管子·水地》中同样也有龙与雨水的记载。
D.嬴政、刘邦等帝王都与龙结缘,自嬴政开始,“龙”就成为了帝王信仰,后世的帝王皆称为“真龙天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引述《管子·水地》《说文解字》等内容是为了证明“龙是变化莫测的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
B.闻一多先生论述“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虚拟综合体,费孝通先生说“龙”这一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特征。两者都强调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性。
C.在抗日战争中,“龙”的精神鼓舞了军民上下一心,“龙的传人”坚定抗日救国的决心,所以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D.材料引述了大量丰富多样的典籍与事例,从不同角度充分彰显了龙之精神的文化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辰龙年,是中华民族的生肖年,“甲辰龙年”的叫法源于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
B.《周易》八卦是用来测度天时的历法。乾卦六爻也被称为“六龙历”,即“时乘六龙以御天”。
C.虽然汉代王充等思想家专门在《论衡·龙虚篇》中对“龙”予以辨析,但并未因此影响到社会对“龙”的信仰和尊崇。
D.“龙之精神”“龙之信念”今后更能凝聚海内外华人力量,建设伟大祖国,彰显文化自信。
2024-05-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澈

赵瑜

抵达贵德以后,我开始思考一条江河的命名问题。

黄河,以水的颜色呈混浊的黄色而得名。这样的命名充满了地域的局限。向上游走,发现,在青海的贵德,黄河是清澈的。

同行的人拍视频抒情,说,黄河真绿啊。竟然像一个语病。

我便拍照。拍完照,在相机里看到了清澈的黄河觉得水流和人一样,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性格。

一行人,都在贵德的尕让乡松巴村附近取了一小瓶水。我搜了一下,我所在的位置距离我的家乡兰考县有一千五百多公里。

如果我不取这样一小瓶水,这些水迟早也会流向我的家乡。只是,这些清澈的流水,从青海省流出,要走五千公里的水路,才能抵达我的家乡。

如果一个人,从青海奔波,走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那么,这个人还是在青海时的那个人吗?是的,没有变。而水呢?这些水融入黄河里,流经河套和山区,过四川,入甘肃,再过宁夏进入内蒙古,“几”字形在内蒙古境内写完,转入陕西和山西,才能进入河南。

我与黄河的关系,在青海变得模糊了。黄河给了我什么?

黄河距离我的童年相当远。我所生活的乡村是黄河的支流,那些小河和池塘装满了20世纪80年代的蛙鸣。但是,我以及我的父母亲,从来没有觉得黄河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因为,每一年,春夏或者初秋,需要浇地的时候,我所生活的乡村缺水。河流里没有水,父亲便拉着水去浇地。装水的设备是一个厚塑料袋。因为架子车并不平整,路也是泥洼路,所以,拉水的时候,装水的塑料袋会被架子车刺破。每每这个时候,我便派上了用场。父亲在前面拉车,小小年纪的我,坐在车子上,用手抓住向外溢水的地方。

而作为孩子的我,最关心的是,那个水袋子里,有时候会有两三只蝌蚪。我求着父亲用舀水的马瓢盛着那几只小蝌蚪,等再去家后面的大坑里装水的时候,将蝌蚪放进水里。

夏天的大雨将村庄里的人赶到了房间里,村子里唯一的一口井,便会被大雨灌满。青蛙、树枝以及废弃的衣物会落入井里。

有时候,大人们会用铁桶将井里的东西全都打捞出来以后,再往家里的水缸里挑水。

刚打上来的井水,孩子们若是想喝,大人们往往会让孩子等一等,说是要澄一澄,澄清了,水才能喝。

河里有了水,水从我们村庄流向别的村庄,再从别的村庄流向更遥远的村庄。我们在河里,淘洗割的草,在河里将夏天打发掉。有时候,我们跟着流水跑,想看看,这条河流到了多远的地方。直到我们累得趴下了,才发现,河流仿佛是没有尽头的。

这是河流给我最初的教育。

第一次见黄河水,却已经是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学,在离家乡不远的小城,黄河就在城北不远处。我们一群写诗的人,去黄河边上找诗句。

一群人,带了米,带了锅,带了几根胡萝卜。

我们在黄河滩上支起了一口锅,捡了干枯的芦苇,用黄河水煮了一锅米饭。果然,黄河水是黄的。那是20世纪90年代的黄河,河面安静,有水鸟,也有船只。

黄河从此不只是幼年时的想象,不仅被我们写成了诗句,还煮成了一锅饭,吃到了胃里。那米粒有黄河水的味道,碱性的黄河水适合煮饭,黏稠,混浊,还有一种母亲的味道。说黄河是母亲河,更多的是黄河水养育了岸边的人。

因为河里有鱼,河水澄清了,可以煮饭、洗衣,也可以洗干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工作以后,我看了长江,见了大海、高原上的湖泊,还会坐邮轮出国旅行,都是在水上。我的认知的部分,一点点地扩大,从乡村的河流开始,我一步步走到了海边。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无论我多么愿意承认自己的改变,我几乎欢呼自己对故乡的背叛,但是,有一点,我无法摆脱,那便是,我对水的认知。我身体里最初的水,是黄河里的水。如果说人的身体是一个地域,那么,黄河就是我的水土。黄河被我随身携带,成为身份里的一弯流水,一声蛙鸣。

不论我走多远,内心里的黄河都是混浊的。那种混浊感,在幼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种肤色,或者是思想的烙印。而成年以后,每一次从家乡出发,向中国的各个地方行走、交谈、饮食,我才能感觉到,我的局限是黄河,我的判断的依据是黄河边上的庄稼,而我的人性的底色,是在黄河边生活了大半生的父母亲的有限。

灵魂在哪里,需要黄河流域的人不停地出走,才能找到。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只生活在黄河岸边,我个人觉得,他们会被黄河捆绑。

然而,在贵德,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清澈的黄河水,人生的某个逻辑仿佛一瞬间被瓦解。

碧绿的黄河,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我思想的黑洞里。让我知道,事物的多重面向,以及,多个段落。而我,生活在黄河中下流域,如果不来看一看贵德的黄河,便不知道,黄河的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面貌。而这个世界,所有的真相,也都和黄河的段落一样,有多种描述。

所以,当我将那一小瓶碧绿的黄河水,写上标签放进盒子里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我放的不只是数滴清澈的黄河水,而是一段证据。

那些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看不到的真实,那些在家乡的地域里,我们想象不到的万物的长短,如今,都被我装进了那个小瓶子。

贵德,松巴村,清澈的黄河水,还有我仿佛已经理解的世事变化,都在这一段河流的清澈里找到了答案。

(节选自《黄河源头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家乡在河南兰考,黄河水是浑浊的黄色;在青海贵德,黄河的水是清澈的。这让“我”对黄河的命名产生了新的思考。
B.父亲用架子车带“我”去拉水时,让“我”用手抓住塑料袋溢水的口子,这些童年回忆表明了当时生活的艰辛。
C.上了大学后,“我们”在黄河边用黄河水煮饭吃,这时的黄河水还是清澈的。这段回忆表明了对黄河流域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D.黄河的混浊感在“我”的外表和思想上打下烙印,影响着“我”成年后行走的判断,成为“我”的局限。
2.文章标题“清澈”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我”对黄河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
2024-05-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拜谒赣江源

四平

通向赣江源头的小路,对我来说,显得格外平和自然、亲切宁静。

在我小的时候,暑假里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在赣江游泳,然后躺在江边的榕树下睡觉。有很多次看着江面往来的船只、顺江而下的竹排,就猜想这些流水的源头在哪里,它们怎么会没完没了地流。后来离开赣南,浩荡赣江浓缩成心中记忆,源头梦想偶尔在心间闪现。

章江和贡江分别从南岭与武夷山流下,两江汇合成赣江以后就一路滔滔北去。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它不仅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象征,也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

离家千里的游子,总有自己的故乡;奔流千里的江河,总有自己的源头。赣南地区东北部的石城县,在历史上有“闽粤通衢”之称,这里就是赣江的发源地。深藏在武夷山西麓密林中的石寮河,就是赣江的源头。

当初,那些因为战乱而逃出中原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到江西以后,就在远离战祸的赣南居住下来,使家族的香火、中原的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延续。那些继续迁徙的人当中,有的人南溯章水,越过大庾岭,到达岭南地区;还有的人则东逆贡水而上,到达武夷山西麓的石城县,穿越武夷山进入福建宁化,再向闽粤各地扩散。在漫长的时间里,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不仅成为人们行走赣闽的天然通道,也逐渐成了许多客家人的心灵驿路。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当初的迁徙队伍中,一户范姓人家选择在武夷山西麓的古道边住了下来。天长日久,这里就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家园,看护这里的山岭、溪流和林木,就成了他们的天然使命和具体内容。后来,行走在闽赣之间的人们有了这样一个亲切、温馨的“七岭驿站”,武夷山两边的人知道了一个叫作七岭村的地界。

尽管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七岭村也改叫了源头村,但这个被山林环抱的小山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质朴,除了规模不大的祠堂用青砖砌成,其他顺着地势高低错落而起的房屋,都是用一样的黄土夯筑而成,屋墙上开出一样的门窗,屋顶盖着一样的黑瓦,在山林中平和、朴素地存在着,并静静地向世人传达着家的原本含义。村舍前面积不大的稻田里,静默的禾斗、堆积的稻草,显示出紧张收割以后的放松、宁静;黄牛静卧在田埂上咀嚼、回味自己的日子,鸡群奔忙在稻田里享受着发现与收获的快乐,它们与在田间闪烁穿行的小溪一起,成为一幅平静、自在的山村生活图画,传达一种我们已经生疏却依然美好的音韵。

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眷顾之情,总是通过森林来传达,花开叶落的景象,生死枯荣的规律,始终在传达造物的启示。行走在赣江源头的密密山林里,清静、自在地呼吸着清新的山林气息,轻松、悠闲地聆听着活泼的溪流清音,不仅有了回归山林的喜悦,也清楚意识到不息的赣江流水,得益于赣南茂密的山林,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真切写照。

山林,在涵养赣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里不仅有常见的以松杉为主的针叶林、竹林、阔叶林等,还有罕见的成片原生榉树群落,栲木、楠木、枫香等珍贵树种在这里安然生存,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这里平静生活,并显露出远离欲望的宁静、不忧刀斧的从容。

人类对自然的感恩,也总是通过对草木的珍爱,对环境的保护体现出来。林间的小路,是一代代源头村人巡山护林时踩出来的,它虽然细小得若有若无,却极具韧性地把周边多座山岭连在了一起。在某种意义上,道路既是经济状况的标志,也是人类欲望的反映,这里的小路既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拓宽,也没有因为时代变化而改观,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如源头村的人一直信守祖辈传下来的规矩:除了在林中拣点柴草、挖些冬笋、采采蘑菇,就连采药这样的事村里也没有人干,更不会有砍伐林木、毁林造田的举动。小路在岁月中、山林间无声地延续,它不仅延续着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也延续着一种朴素的人生态度。

沿着林间小路,走过一片片山林,跨过一道道山溪,在一阵更加激越的溪流声中,赣江源头的流水呈现在眼前……

无言地跪拜在不竭的源流前,心里感觉到一种回家的踏实和幸运,还有深深的感激和祈望。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文章的抒情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内容。
B.对客家人迁徙过程、定居生活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敬意,丰富了文章内涵。
C.文本点染得当,以七岭村为点细描细绘,渲染了赣江源头平静、自在的生活画面。
D.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依次写来,表达了对从容恬静的生活的向往。
2.为什么说千里赣江“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请联系全文回答。
3.文章写的是“拜谒赣江源”,却在文中多处写到山间的小路,请结合文本说明这样写的用意。
2024-05-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地理学自有文学研究起而存在。“文学地理学”这个名词术语在国内最早见于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国地理大势论》,他提出了文学风格的“南北界限”问题,认为中国文学“大抵自唐以前,南北之界最甚,唐后则渐微。盖‘文学地理’常随‘政治地理’为转移”。此后,有学者继续探讨地理与文化、地理与政治、地理与历史、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但作为一个学术性的概念,“文学地理学”直到最近十年才被学界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文学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研究,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因此与文学地理学相关的话题始终值得重视,甚至可以说所有的文学研究都关涉文学地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以文化地理的眼光看文学,关注山川、气候、物产这样一些自然因素,尤为重视历史、民族、人口、教育、风俗、语言等人文要素,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空间因素更加得到了重视。解析文学思潮、文学活动、文学风格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地理因素,阐释作家题材选择、人物描写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点,说明作家审美表达的差异性。地理资源可以成为文学资源、文学如何再生地理资源和地域文化,也得到了彰显和强化。

近十年来,对文学地理学概念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理化探讨得到了加强。尤其是杨义以“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为号召,认为以往的文学史写作偏重时间概念而忽略了地理维度和精神向度,文学地图“当然是文学这个独特的精神文化领域的专题地图,它有自己独特的地质水文气候和文化生态”。以一种地理学的眼光,从区域形态、领土完整和民族多样性等角度揭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重塑文学发展的直观面貌和整体过程。他指出,文学地理学在本质上乃是会通之学。它不仅仅要会通自身的区域类型、文化层析、族群分合、文化流动四大领域,而且要会通文学与地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民俗、制度、历史、考古诸多学科。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中国经验与地方经验、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关系,必定是相关学者要思考的大题目、大知识。相较于当代其他国家的作家来说,我国作家似乎更愿意强调故事的发生地,或凸显其文化,或据其建立系统。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确存在,地域文化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然而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当文学被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域、民族、类型时,就意味着降低了它的写作格局和美学视野。这种地域性是被“虚构”出来的,或是作家主动的营造,或是读者、批评家阐释的结果,我们应当理性判断。同时,要强化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全球化视野。“地域”的概念是历史地建构而成的,在今天的全球化视阈下,单纯强调作品的地域性特色似乎已经稍嫌狭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愈发显得可疑,我们更应关注地域性在文化意义上的全新内涵,或打破地域隔膜、探索文学书写更为宽广的可能。

地域性只是文学风格、魅力之某些要素,但不是决定性要素,更不是必备要素。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当然同时也必定是有历史的局限和缺憾的。在全球化、城市化、高科技化的当下,在互联网时代,孤立封闭地研究作家的地域性当取谨慎的态度。

(摘编自刘川鄂《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学”术语早已出现在国内论著,但最近十年才被中国学界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B.文学史写作重时间概念而轻地理维度,这是中国文学写作及研究落后于时代的重要原因。
C.我们强调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并不意味着要将其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域、民族、类型中。
D.能够正视当代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短板,同时也要注意其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探索文学创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先概述“文学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B.材料引用杨义的相关理论和观点,重点阐述了近十年来文学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
C.文本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存在的误区,为后文明确观点作好铺垫。
D.材料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推进,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文学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呈现,所以文学研究都会关涉到文学地理。
B.文学地理学研究应当以地理学的眼光审视,才能揭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
C.北方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常有对冰雪的描绘,这可以看作是地域性特征的体现。
D.作者并未否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而是指出其合理性是有条件的。
2024-05-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迄今为止,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从来都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任何事情从过去到未来,包括生命,总是从小慢慢长大,从年轻到壮年,再逐渐衰老。这似乎是个固定不变的规律。然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却蕴含着复杂而深奥的物理学问题——“时间箭头”。所谓“时间箭头”,是指时间流动的单一方向,即社会发展从过去到未来,并不会倒流回到过去,这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其基本的现象。

存在明显方向性的时间箭头,只停留在宏观层次,而在微观层次物理学时间却几乎完全对称。通俗地说,随着尺度的减小,事件逆向发生的概率逐渐趋近于正向发生的概率。当尺度非常小时,物理学家认为两者近似相等,即时间是对称的,并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例如,引力如果就是对称的话,你可以将一个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倒过来,这个路径仍然符合万有引力定律。大多数物理定律都有类似引力对称的假设,但是有时间箭头的情况就不同了。想象一下,如果时间在宏观层次也是对称的话,那么你可以将影片的一段镜头倒过来播放,也能理解发生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

物理学家从更基础的层面,对时间进行了定义,得到的共识是,时间箭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著名“熵增定理”的衍生规律,即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一个物质系统的无序度总是在增加,而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时间箭头”就越显著。因此,物理学家总结说,这个宇宙内物质总是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让人们感觉到时间只朝一个方向流逝。

物理学家在揭开“时间箭头”这个谜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论文主要作者之一克里斯托弗·林恩说,这项新研究涉及物质世界最微小的组成部分,包括粒子、原子、分子,以及生命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他们通过深入探究这些微观层面的相互作用,试图解释时间箭头的起源。

研究人员首先探索了如何通过观察系统内特定的组成区块,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分解时间箭头。研究称,“分析显示,在两个视频的试验中,时间箭头都是从两个一组的神经元区块中产生,没有见到更复杂的区块结构”。

在他们的研究中,一个关键焦点就是深入研究微观尺度下粒子的行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微观尺度下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否有助于解释时间箭头。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时间箭头可能与粒子碰撞时的不对称性有关。这就意味着,在碰撞过程中,粒子更有可能沿着某个方向分散,而不是以相反的方式碰撞。这种微观不对称性可能会在宏观尺度上积累,从而形成时间箭头的方向。

另一个发现更令研究人员感到惊讶:观看随机移动物体视频的视网膜所体现的时间的方向性更高。研究员林恩说,这次发现对生物体内部如何与外在世界保持一致的认知提出了挑战。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可能会对这些发现很感兴趣。

这份研究的另一位主要研究者、物理学和生物学教授大卫·施瓦布认为,把时间箭头进行分解的理论,是一个巧妙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为探索很多具有多维度空间、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的系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路。

林恩总结说,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时间箭头,在微观世界的体现是怎样的?我们的研究为理解这个问题迈出了第一步。

尽管他们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要完全解开时间箭头奥秘仍是一个复杂深奥的问题,这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哲学。理解时间箭头的本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摘自陈思进《让“时间箭头”逆转可能吗?》)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箭头在宏观层次存在明显的方向性,人们有着“过去”和“未来”。
B.在微观层次上不存在时间箭头,因为在这一层次上物理学时间已几乎完全对称。
C.时间箭头可以用“熵增定理”来解释,即无序程度越低就越难回到以前的有序状态。
D.林恩等人的研究初步解释了时间箭头的起源,为未来的探索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至今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从来都只有一个方向,这似乎是个固定不变的规律。
B.文中加点的“如此”,指的是镜头倒放不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这一假设情况。
C.只要开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研究合作,就能完全解开时间箭头的奥秘。
D.研究“时间箭头”,不仅对物理学意义重大,对我们深刻理解自然界也有重要意义。
3.本文题目为“让‘时间箭头’逆转可能吗?”你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吗?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2024-05-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渡口

鲁彦周

那是前年春天。

你到过这水库的上游吗?那里山高路陡,一天只能看到几个小时的太阳,猴子成群结队,参天古木,绵延千里,无穷无尽的财富,正等待人们去开发。我去年是为了调查一种货源才到那里去的。那天傍晚,我来到了大山脚下的渡口。水库还没修成,水流非常急,轰轰轰,哗哗哗,响得人头发晕。我在渡口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因为翻了几天山,非常疲乏。

忽然觉着有一个人朝我走来,睁眼一看,一个六十多岁老头,站在我面前。这老头满脸皱纹,头发胡子都是白的,个子又高又瘦,像个长颈鹤,他冲着我没头没脑地问:同志,你不想渡河啦?怎么睡到这里,也不喊我一声!”“渡河?我慢慢爬起来,一只起码有一百年历史的老渡船,正在水里晃荡着。老头不声不响替我提起包,又伸手拍拍我身上的灰,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泛起淡淡的极温和的笑意,说:太累了吧?我在河对岸就看见你了,怕你有急事,急急忙忙赶过来,谁知你倒睡着了!唉,年轻人啦,身体怎么样?还好吧?

我和老头上了船,他荡起了桨,不时用眼睛盯着我,似乎想打听什么,可是我阴沉着脸,把他的话头拦住了。我注视着河面,河面上不断涌起浪花,哗啦啦,河底下全是狰狞可怕的怪石头,跟水顽强地搏斗着,至于一些黑色的水草,早被冲得乱摆乱动,直不起腰来。太阳早已不见了,天空碧蓝,金色的阳光在山峰顶上闪动,水声和竹林里的风声喧哗地响着!同志……老头喊我,可在这同时,我却该死地冒出一句话来,我说:真倒霉,跑到这个鬼地方,才四点钟就看不见太阳,唉!”一口气才叹完,只见老头的手微微抖了一下,笑容不见了,脸色阴暗下来。我不知道老头脸色为什么变得这样快,还在嘟嘟哝哝抱怨,最后我说:这回回去,得要求调动工作了,同志们多得很,干么非要我干这个!

老头再不说话了,我也抑郁地望着对岸。很快船就靠岸了,我跳下了船,回头看看老头,他正低着头,用湿布仔细抹着船沿,虽然它并没有半点灰尘。

我在对岸合作社设立的小客店坐下来,一个中年妇女问我吃些什么。在等菜的当儿,两边路上来了十几个年轻人,背着背包,穿着草鞋,连衣服都是破的。他们有男有女,嘻嘻哈哈,快乐得像群麻雀,有个扎辫子的姑娘,边走边吹口琴。

客店里的中年妇女见他们来了,放下炒菜勺子跑了出去,抹船的老头也直起腰来。杜老爷爷,你好呀!吹口琴的姑娘清脆地喊。

你们好,工作完成啦?

快啦,老爷爷!

客店里那位妇女满面笑容地走回来,她对我说:你看这些勘察队的年轻人,山风把他们吹得比铁还硬!咳,不容易呀,才来时,都是白面书生和娇嫩的小姐哩。

不知究竟是什么缘故,当我疲乏地躺在铺上时,杜老头的形象总在我眼前。店里妇女说杜老头祖居渡口,父亲是摆渡的。他成年的时候,赌咒也不干摆渡的活,任父母怎么说,他也不干,他坚决要到山外去;谁知这时候他家里忽然来了一个人,这人是干什么的,别人不清楚。不久,这人和杜老头交上了朋友,杜老头不闹着要走了,他忘记了自己赌的咒,干起摆渡的活。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不说,问急了,便笑笑说:山和水都要我干,我怎能不干?说得叫人莫名其妙。

后来山里闹起革命,他不声不响地摆渡;红军走了,日本人来了,他还是不声不响地摆渡。不久,他的大儿子——游击队的一个分队长给反动派杀害了;小儿子,一个勇敢的游击队员在山里牺牲了;他的老伴给反动派逮去了,临死还喊:共产党万岁!

老头身边只剩下一个女儿,他老了,头发白了,人瘦了,他离开了渡口躲到山里,可是每天夜里,人们还能看到他悄悄地走回来,悄悄跳上船,迎接或是送走我们的同志。

直到解放后,大家才晓得他是个二十多年的老交通员,二十多年的老党员。他到过北京、合肥,县里给他盖了休养的地方,可他又回到渡口,摆起渡来,这回不是不声不响,而是大声大响大笑大唱了!

大家又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又是怪得很。他说,我这渡船将来是一个见证人,我还能不陪它到底?等它进了博物馆,我还要做讲解员陪着它……

这便是那中年妇女跟我说的情况,至于杜老头到底有什么心事,她不知道。她跟我谈完,忙自己的事去了。我想睡,可是一点睡意也没有,我披上衣,爬起来,走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经爬到顶中了,山峰、竹林、河面,都被一层蒙蒙胧胧的薄雾笼罩着,天空没有一片云,黑郁郁的山影把星星衬托得更亮。我从这里向南边看过去,南边的最高峰上亮着无数灯光,闪闪烁烁,像是银在山顶上的一个宝石珠冠。灯光下篝火隐约,忽明忽暗,那里好像人很多,不时有爆炸声响起。再看看东北两面群山原来以为是荒无人迹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了神话世界,数不清的灯火像珍珠一样挂在林间!我仿佛听见人们在欢笑,看见建设者们的红黑的面孔。

山里的建设开始了!我心里想。这时河上来了一个船队,竹筏上点点灯火,许多人正在和水流搏斗着,招呼声、喊声使幽静的渡口喧哗起来了。

(写于1959年,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富有暗示性,如杜老头出场时的肖像描写用精练节省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杜老头的革命精神。
B.小说借客店妇女之口道出勘察队年轻人的变化,虽是寥寥数语,却展现了新中国早期建设者的风采,富有浪漫气息。
C.小说反复写到杜老头解放前摆渡时的“不声不响”,凸显他的谨慎与坚毅,也与解放后的“大声大响”形成了对比。
D.小说中杜老头将老渡船比作历史见证人,虽然渡船会随着时代发展失去摆渡的作用,但是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呈现的是“我”眼中的景物,别具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功能。
3.小说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展开,这样叙述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麻果记   

铁凝

大人在孩子面前一遍遍重复着自己的故事,他们每次都能觉出这故事的新鲜。由于那些故事被过多地重复,在孩子耳朵里,它们早已变成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一样的索然无味了。

由于爷爷奶奶的早逝,我没有听过爷爷奶奶的重复,却听过父亲重复过去的爷爷奶奶。我想象里的奶奶,总是一位少言寡语、站在灶前做着麻果月饼的农村妇女。因为我小时,一个奶奶和麻果月饼的效事,父亲在我们耳边重复过无数遍,我竟然没有觉出它的乏味,每次听来还能以它展开些新的联想。

父亲讲这故事,总是先从麻说起:这麻,是一种草本阔叶植物,分为朽麻和线麻,朽麻打绳。线麻捻线。故事的开篇没什么听头,我听时也常盼它快过去。父亲讲麻主要是为了引出麻的果实——麻果,那是朽麻上的果实。朽麻长得齐房高,叶呈桃圆形,碗样大。当一阵火星般的黄色小花撒向天地之后,便是这麻果的出现。麻果像一簇朝天的小酒杯,制服扣子般大小,口如一朵平面多瓣的花。瓣中嵌着乳白色的麻籽,剥开嚼嚼,有淡苦味儿,但清香。麻籽成熟后,由白变黑,酒杯炸开,它们被弹入大地,来年一齐破土而出。

于是中秋时,乡间女人总是采下一朵麻果,找来红色,用它来点缀这天烤烙的月饼。这月饼的外形虽同于真正的月饼,但远不具月饼的价值,它只是那些购不起月饼的人家一种节日的替代,实则发面火烧矣!如果多一点豆馅或枣泥,再以麻果做印,便是更好的替代了。

那时的我家,中秋时真正的月饼也有,但总是不能满足家人的需求,这种供与求失调的解决办法,便是这填入枣泥、豆馅,钤有麻果印记的火烧的补充,这火烧的制作者即是奶奶。

父亲从来没有讲过他对这天月亮的记忆,在他的印象中这天最美的是下午那明丽的天空,和乡村大道上那盛开的老鸹喝喜酒——一种藕荷色的小喇叭花。大概那是因为这时奶奶正在灶前劳作吧,又是因了这天下午那明丽的天空,和那路边老鸹喝喜酒的盛开,使他执拗地认为,最好吃的不是细馅果子月饼,而是这钤有麻果印记的火烧。我常看到一个虎势的男孩一手举着这火烧,跳过一棵棵老鸹喝喜酒在明丽的天空下奔跑,然后钻进一片朽麻地里找他的伙伴去海阔天空。

我插队时,也注意过这天下午的天空,感觉它明丽得就要溢出颜色,就要染蓝天边的大地。才意识到原来我和我们的冀中平原就是被这么好的天空笼罩,也才忘掉手上因努力开掘这土地刚打下的血泡。也只有这时,我才想起为什么不去找找那朽麻、那老鸹喝喜酒?但我没有成功过。我们那里也有麻,长得不到人高,几个尖尖的叶片像放大的枫叶,也不结麻果,果实是黍子模样的小颗粒。我想,这是线麻吧。

我也问过村里的乡亲,关于老鸹喝喜酒,他们好像听到了什么稀罕,笑得一时喘不过气来。也许是这里没有麻果的缘故,这天人们也不烙火烧,有人只从城里买回由供销社一家垄断生产的、同一种形式的月饼,大人和孩子分吃着。我们也互相着捎些回来,艰难地掰。

历史前进得毕竟太快了,转眼间我们的周围变成了另一个天地。中秋时那月饼盛况,你会觉得那简直成了生产厂家和顾客的共同奢侈了。谁也不曾料到,单只这么个圆饼会有这么多名堂。这一年一度的月饼节,由于一年比一年豪华,过节的时间延续也越来越长了——你得吃呀。先是兴高采烈地吃,继而是无所谓地吃,然后是无可奈何地吃,直到最后该分配消灭了。然而总有一批不可消灭者要被扔掉的,扔时还要看准时机,轻步掩面,避免落个浪费的罪名。

我家的月饼导致被扔,除了它的过剩,另一个原因大约是父亲对它们过分冷淡。他由于厌甜的胃口,对月饼这东西总是给以贬义。在他看来,世上的月饼名称任你千变万化地出新,也不过是糖加面,纵有几丝火腿、几粒果仁也早已埋没在糖面之中。

父亲的理论不无道理,然而我却觉得父亲对各路月饼的淡漠,还是基于他的麻果火烧,那麻果总是随着这天下午的天空在他脑海中出现吧,或者因了这天下午的天空,他脑海中总要出现些麻果的。于是各路月饼变得无奈了。虽然我也感受过这日下午天空的明丽,但我毕竟没有亲自尝过麻果火烧,甚至连朽麻都没有觅见。后来我无数次地进山,无数次地出省,总不忘记去询问那朽麻,却总未得见。

几年前,我和我们这个城市的许多居民一样搬进了新居,写作疲劳时我可以投笔凭窗而望。一次我又凭窗而立时,却发现了意外:一簇阔叶植物正从煤山的边缘蹿出来,几片碗大的桃形圆叶在逆光下显出格外的活泼,几朵火星般的小花就在黑颜色里闪烁。我凭着过人的视力还发现,它的枝干上分明有几个朝天的酒杯——呀,朽麻!我迅速跑下楼去,跑进这三角形院子。来到这麻的跟前,一点儿不错,房样高的枝干,桃样的阔叶,火星般的花序,酒杯样的麻果。

我采下一个麻果,回家请父亲验证。父亲惊异地问我麻果是从哪儿得来的,我指给他说就在窗外,就在眼前。他说,这麻果刚长出,还柔软,里面连籽都不曾有。成熟变硬要到中秋节,现在还不到阴历七月。我说,今年中秋节咱们也烙麻果月饼吧,哪知父亲却显得冷漠了。他说,想想罢了,真做出来你们倒不一定吃了,那不就是火烧嘛。我不知父亲为什么一下子对麻果失去了兴致,他指的你们又是谁。也许是专指我,也许是对一代人的泛指。他一定在想,为什么要拿这久远的想象来冲击眼前呢?难道父亲真的捋胳膊挽袖子为我们做下这火烧后,我担保就不去月饼风景里奔跑了吗?到头来被冷落的或许还是这填了些豆和枣的面饼子,虽然它有我久觅不到的麻果作钤记,当今我们也不再需要这东西来作补充。这时父亲的淡漠,也许是对他从前那热烈想象的冷落吧。

然而,世间哪有不被冷落的热烈呢,热烈应该和想象同步才是。

让麻果永远是麻果吧!还有我未曾见面的老鸹喝喜酒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和其他大人一样喜欢重复讲述过去的故事。“我”虽然并不喜欢故事的开头,但每次都耐心听他由麻讲到麻果,并由此联想到新的东西。
B.“我”家乡的人们用麻果点缀的月饼只是发面火烧,但人们觉得其中乐趣无穷,“我”插队的地方没有麻果,人们也就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C.父亲是执拗的,他对细馅果子的月饼总是过于冷淡。在他的心目中,钤有麻果印记的火烧才是最好的,中秋下午美好的天空和麻果一直都在。
D.虽然“我”见到了麻果,但父亲并不赞同做麻果月饼,文章结尾也表明了“我”的态度:麻果、“老鸹喝喜酒”将永远成为“我”心中的美好。
2.本文以“我”为叙事视角,有何好处?
3.本文情感浓郁,这一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结合文本内容从选材、描写方法、语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