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10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探讨了新乡土文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作经验与反思。文章从劳动经验书写、叙事模式、基层治理书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新乡土文学的特点和价值。通过具体作品的例证,展示了新乡土文学如何反映乡村现实、传承历史文化,并提出了在创作中需要警惕的问题。整体论述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中国农耕社会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劳动的发生场域离不开广袤的乡村及土地,文学作品对劳动形态的描述、劳动情感的表达、劳动逻辑的揭示往往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对以乡村为写作基点的新乡土文学而言,厚积的乡村劳动经验更是支撑作品乡土价值和理想的精神资源。因此,新乡土文学的劳动经验书写,不仅可以为社会生活及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鲜活可感的文学素材,也能从中窥见劳动群体的精神世界和作家的创作心态。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之下,劳动问题凸显了建构新乡土中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贺享雍的《苍凉后土》讲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民劳动观念的解放,新一代农民渴望摆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方式,彻底改变过去对劳动只能依附于土地的单一理解。王跃文的《家山》则将理想社会的劳动生活照进沙湾现实,劳动成了沙湾群众生存繁衍的符码。由于劳动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机械化生产提醒人们重新思考资本劳动的关系,挖掘劳动伦理赓续与变迁背后内蕴的诸如家庭伦理、生态伦理等演变的合法性依据,积极探求劳动主体背后潜藏的社会实质。

新乡土文学志书式的叙事模式有效继承了史传叙事传统和地方志的述体体例,这种叙事模式将全景式观察细化到微观事物之中,由,用事实说话。如龚静染的《昨日的边城》聚焦1589年到1950年之间的马边一地,贺享雍的《乡村志》详细描绘了家乡賨人故里渠县的风貌。这些作品均聚焦于,实际上发挥了故乡这一枚小小的邮票的放大作用,如何由辐射整个中华大地,使文学的当下历史实现隔空对话,也许可以再一次向高密东北乡”“湘西世界等原乡地标看齐。

地方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故在文学转译过程中涉及对基层治理的书写,不论是表现乡村治理中的实践经验,还是构建乡村善治的文学愿景,民族志叙事都可以为乡村决策者带来启发。贺享雍的《时代三部曲》史诗性地记录了中国的扶贫壮举。类似的作品还有聂鑫森的《驱贫赋》、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等。当然,文学地方志对基层治理经验的书写也需要警惕经验的现实性对文学审美性的挤压,如何平衡这种叙事立场,也是新乡土写作需要考虑的问题。

检索近年来在民族志叙事经验推动下创作的新乡土文学作品,不难发现,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辩驳一直存在于新乡土写作之中,突出表现为这些作品对乡村寓言的建构与反向建构。许多作家都冀望以多卷本的形式来全景式书写一定时间跨度内波澜诡谲的乡村历史,如关仁山的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其中《日头》便试图以金权汪杜四大家族错综复杂的代际纠葛和关系图谱为缩影来概括当代中国的乡村文明史,其家族史的书写方式有陷入制造乡村寓言幻象的苗头,魔幻的故事及其象征性追求穿插在小说叙事中,使乡村成了小说寓言的演绎场所。

(摘编自胡志明、龚梦姣《新乡土文学创作的经验与省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乡土文学立足于“乡村”进行创作,读者透过作品对劳动经验的书写可窥见劳动群体的精神世界。
B.贺享雍的《苍凉后土》反映了农民渴望摆脱劳动的愿望,凸显了乡村振兴中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C.机械化生产改变了劳作方式,在此背景下,新乡土文学积极审视劳动主体背后乡村伦理的一些问题。
D.新乡土文学将作品聚焦的“点”辐射到广阔的现实,实现了文学的“当下”与“历史”隔空对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思路清晰,从叙事内容和叙事模式两个维度,论述了新乡土文学创作中积累的不同经验等。
B.文章列举贺享雍的多部作品,目的是论证新乡土文学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之下所取得的成就。
C.文章第四段补充提出要警惕经验的现实性对文学审美性形成挤压的观点,体现了论证的严谨性。
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在志书式创作模式之外,一些新乡土文学出现“乡村寓言”的创作苗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具有农耕文化特性,这一社会特征影响新乡土文学,也对文学作品对劳动的描述等有影响。
B.王跃文的《家山》既能给学者提供历史文化研究素材,也能让普通读者感受到沙湾群众的劳动精神。
C.新乡土文学有效继承了史传和地方志点面交织的叙事传统,从而形成以事实说话的志书式叙事模式。
D.新乡土文学的民族志叙事经验,既可以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存证,也能给乡村决策者带来有益的启发。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南充市西充县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联考5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湖南益阳清溪村和全国乡村阅读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第一篇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清溪村如何将旅游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打造特色农家书屋,促进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第二篇文章则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乡村阅读设施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新形态阅读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美学价值。两篇文章共同强调了阅读设施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具体实践和理论指导。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湖南益阳的清溪村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路径,不断挖掘山乡巨变第一村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知名作家冠名农家书屋新模式,着力打造地方文化名片。清溪书屋就是这一实践的生动写照。

为突出清溪农家书屋集群影响力,清溪集团充分联动新华书店、文学组织、出版社、村集体等主体,通过作家签名、艺术改造等方式,规划在清溪村打造30家以著名作家、出版社冠名的特色农家书屋。按照分工要求,由清溪集团负责前期的选址、设计、装修与后期的运营,新华书店负责书屋书籍的供应及美术陈列。清溪集团选取具有清溪地域特色的民房作为书屋,经与冠名作家、出版社充分沟通,根据冠名作家的出生地、创作风格及作品进行设计装修,呈现出一屋一景、一屋一风格的特色。新华书店则根据作家的作品特色,在书屋的美术陈列等方面下足功夫,保证作家书籍全方位地呈现在各书屋。

为确保书屋建设取得实效和可持续发展,每间书屋都采取了个性化、精细化管理:选择工作热情较高、个人素质好的村民担任管理员,通过专业讲师培训等方式,提高管理员的业务能力与责任意识;制定《管理员岗位职责》《图书借阅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开放时间以方便村民群众借阅。

清溪农家书屋建成后,充分融合传统文化,利用节假日风俗,邀请知名作家、艺术家做客农家书屋,举办清溪大讲堂文学讲座等系列活动,为广大文学名家、文艺工作者与文学爱好者等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

“‘清溪书屋’一推出,就大受欢迎。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介绍,很多游客慕名到书屋打卡,2022年国庆节前半个月,村里的民宿就被订完,国庆节前两天,来村的游客数量同比增加50%。

(摘编自《阅读时代》2023年第06期《湖南清溪村:书香引客来》)

材料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诸多工作中,乡村阅读设施是重要载体和依托。

阅读设施建设要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逐渐释放。农村文化设施、阅读设施的提质增效成为必然。建设乡村阅读设施、开展乡村阅读活动,并不是单纯地供给图书,而是以书为载体提供知识服务与科学普及,进而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能。

当前,我国农村阅读空间已经基本覆盖。农家书屋工程2012年就已覆盖了我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基本解决了农村阅读设施、阅读条件从无到有的问题。

为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地政府整合资源,聚合服务,为农民的文化生活及日常诉求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阅读服务为道德建设、法律普及、政策宣讲、农技服务等提供了支撑,乡村阅读设施的硬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服务内容也不断拓展。

如今,不少乡村不仅环境优美宜居,文化服务设施更是吸引人的艺术空间。如浙江绍兴柯桥区的云松书舍、杭州余杭区的小强公益书屋等,不仅是功能空间,还融合了乡村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美学色彩。空间本身的吸引力和阅读活动的丰富性,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的文化地标,既能满足本地居民阅读需求,也为留住年轻人提供了物理场所和精神空间。

建设新形态阅读空间是乡村振兴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需求,也是服务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的必然产物。什么是新形态的阅读空间?它应具备阅读功能、艺术功能、社交功能、教育功能。阅读是基础性功能,一方面要提供面向不同群体的阅读内容,另一方面要开展经常性的阅读活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加入艺术设计,提升阅读空间的颜值,让书香环境与乡村的绿水青山和历史底蕴、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才能让读者愿意来、经常来。新形态阅读空间还应具有社交功能。不妨将阅读空间打造成乡村的会客厅,既是村民交流的场所,也是乡村文化的展示窗口。同时,阅读在帮助农民向新型农民、职业农民等转型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乡村文化振兴增添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2日《建设新形态乡村阅读空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溪村将当地旅游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挖掘当地文化底蕴,规划打造30家以著名作家、出版社冠名的“清溪书屋”。
B.清溪集团和新华书店两家分工合作建设“清溪书屋”,清溪集团负责前期兴建与后期运营,新华书店负责书籍的供应和陈列。
C.为了让游客在国庆节假期来清溪村旅游,清溪村委会融合传统文化,利用当地风俗,邀请知名作家、艺术家做客农家书屋。
D.随着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逐渐释放,而农家书屋的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溪书屋”成为清溪村的一张名片,这一文化地标对振兴乡村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振兴乡村文化,也体现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B.材料二的作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主要靠乡村阅读设施这一重要载体,而阅读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且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
C.材料一中清溪集团在“清溪书屋”建筑设计上,与材料二第五段中云松书舍、小强公益书屋等建筑的设计都有着美学方面的考量。
D.新形态乡村阅读空间是时代的产物,它与乡村振兴紧密相关,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载体,“清溪书屋”就属于这类设施。
3.某地刚刚兴建了一批乡村“惠农书屋”,请你依据两则材料,就书屋的运营管理给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南充市西充县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联考5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牵风记》节选通过描写一次慰问演出,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多面性和文化的力量。小说以战士们对演出的不满开篇,逐步引出女学生汪可逾的古琴演奏,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齐竞的果断与汪可逾的天真形成对比,突显了战争中的紧张与温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小说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传递了文化艺术在特殊时期的慰藉作用,丰富了战争文学的内涵。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牵风记(节选)

徐怀中

“野政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

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打起了口哨。

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做出重新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嘁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

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以负责地向你们声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坤角儿,绝对没有!”

“有!”“有!”台下齐声揭露。

小分队里确实有两位女演员,可是今晚排定的节目单里没有女角,分派她们俩反串鬼子兵。

团长齐竞接到报告,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有人认出了团长,彼此提醒:“一号!”“一号!”

前面几排观众端端正正坐好了,远处的人似乎觉察出有什么不对头,也都不敢再出声了。齐竞这才开始队前训话:“丢人现眼!给八路军丢人现眼!给‘虎团’全团将士丢人现眼!”

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齐竞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

老乡们叹息说,可惜一台好节目,就这样吹灯拔蜡了。“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

“虎团”团长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个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样子,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

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提出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

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汪可逾。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

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他心想,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着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

“欢迎欢迎!请到台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

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高兴得迫不及待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

“啊哟!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做回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来,等待恢复演出。自然是由齐竞担任了报幕员:“安静!安静!现在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

“好!”

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

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抛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

二十世纪末,军事科学院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根据地。抗战初期许多著名战例,便发生在这一带,日军发起规模空前的一九四二年五月“大扫荡”,此地也正是遭受祸害的中心地区。当地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作为亲历者接受了采访。

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句话了。而要成年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了几支古琴曲,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一个空弦音。

那天独立第九旅举办的军民同乐晩会,远远超出了娱乐的涵义,令战史编写组各位将校难以置信。

而事实上,那个夜晚军情正是十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向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退”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迫敌回援,变被动为主动。敌我双方作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

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来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声招呼,让她终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

转眼之间,台上已经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痕迹。“一号”和他的两名警卫员已经上马了,团民运科科长跑来报告,说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齐竞一听就急了:“你有脑子没有?她拿着边区政府的介绍信,要去太行二中,你半路把人给拐跑了,怎么交代?”远远看见小汪深一脚浅一脚向这边跟跑过来,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她!”

齐竞一抖缰绳飞奔而去,两名骑兵通信员紧随其后,消失在黑暗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慰问演出的演员人数少,都是老面孔,加上没有女角,导致战士对节目失去兴致,在台下起哄乱喊。
B.团长齐竞的出场让慰问现场乱糟糟的局面迅速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齐竞在战士中的巨大影响力。
C.老人们对汪可逾的演奏记忆犹新,而对当年战斗中的细节记忆模糊,其目的是说明他们当时对战事习以为常。
D.齐竞对民运科科长的喝令简短而有力,果断拒绝汪可逾参军,显示了其军人气质,也暗示出军情紧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士的发难,团长的训斥,老乡们的感叹,都为后面女主人公汪可逾的出场及演奏蓄势,情节上跌宕起伏。
B.小说善于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队前训话和吟诵诗句两处,前后形象判若两人,对比鲜明。
C.文中描写汪可逾的音乐演奏很有艺术特色,如“洪亮一如铜钟”等句,运用侧面描写,表现她演奏的精彩。
D.画横线的句子一方面交代小说的故事背景,另一方面开启下文, 由军民同乐的晚会转到讲述严峻的战争局势。
3.小说节选部分人物形象突出。请在齐竞、汪可逾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形象。
4.作者说:“我们的战争文学,当然要写金戈铁马,要写血与火的考验,但不能一味局限于此沦为套路。”据此,你认为《牵风记》为何要写一次差点夭折的慰问演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小说通过一个购买泥塑的故事,揭示了诚信与道德的主题。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安排,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儒雅、技艺精湛且诚实守信的老人“泥人曾”,以及使用假钞购买泥塑的“我”。小说结尾的反转出人意料,揭示了“我”内心的愧疚与自我救赎的过程。通过“赔偿”这一中心事件,作者不仅探讨了商品质量与商德问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良知的觉醒。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赔偿

余显斌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对他深地了一躬。老人愣住了,赶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成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⑤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地方,两次写到了“我”脸红,都是因为我当时内心气愤不已。
B.文中老人是一个典型民间艺人,气质儒雅,技艺精湛,诚实守信,对自己的作品颇有自豪之感。
C.文中第⑨段写“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是“我”内心愧疚的表现。
D.小说中老人的儿子这种以次充好的商人,其实也在作者的批判对象之列。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老人的活动和“我”的活动交织在一起,使文章行文思路严谨。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景物描写,其清新、优美的特点正是“我”使用假钞并成功逃脱的愉悦的心理反映。
C.作者在文中两次借“我”的眼睛,详细描绘泥塑,其选择的描写对象为关公和林冲,这个安排其实富有深意。
D.文章结尾情节突转,出人意料,让读者感觉有些突兀。如果在前文有些伏笔就会让情节显得更加自然。
3.小说围绕“泥塑”展开故事情节,请仔细阅读文本内容,简要梳理情节。
4.“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昨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高县中学校硕翰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班)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描绘了苏东坡在黄州的心路历程。文章从苏东坡的孤独与自省出发,揭示了他在困境中如何通过内心的挣扎和超越,最终实现精神上的突围。余秋雨通过引用苏东坡的书信和诗文,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苏东坡人格魅力的深深敬意。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人文关怀。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他给李常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境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瘘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端叔书)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选自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写苏东坡怕的是麻烦,怕死不出一个道理;不怕的是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
B.一群原本和苏东坡联系紧密的朋友,在他被贬后,由于担心自己受到牵连,没有一个出手帮助,否则苏东坡也不至于会被贬到黄州这个偏远的所在。
C.在孤独中自我反观,自我剖析,苏轼心中原本占据绝对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掺进了佛家的淡泊和宁静,这促使他的内心回归到对自然和生命的关照。
D.杜甫曾说“文章憎命达”,在作者看来,正是坎坷的贬谪经历让年轻气盛的东坡走向了成熟,也正是这种变化才有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杰作——“赤壁”系列作品。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篇就写到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目的是引出自己对苏东坡人生经历的认识。
B.作家余秋雨擅长写历史人物评价,本文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苏轼人生遭遇的观点态度,并借此抒发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因此,文章语言清新明快,读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C.原文中多处引用苏东坡书信与作品,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既丰富了内容,又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中作者的态度鲜明,对苏东坡的人生遭遇的评价有理有据,多处直接抒发充沛的情感,“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等类似的评价,既让情感抒发酣畅淋漓,又紧紧抓住读者的内心。
3.苏东坡突围,他突破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4.苏东坡为什么能够突围成功?请就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学硕翰2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三则材料全面探讨了中医药的历史、贡献及其国际传播的现状与挑战。材料一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及其称谓的演变,强调了中医的独特性和历史渊源。材料二则展示了中医药在防疫和全球健康事业中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显著疗效。材料三分析了中医药国际传播面临的困境,特别是学术地位和翻译问题。整体来看,文章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系统地呈现了中医药的价值和挑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此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天师的岐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文艺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我们现在说的中医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年,当时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医学命名为中医

(摘编自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医文化》)

材料二: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担负着除病济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着中国人认识自然和宇宙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医学在秦汉时期已经认识到疫病病因不同于普通疾病,并论述了疫病的传染性、传染方式以及潜伏期等内容。在疫病防治学方面,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在战国时期就已设有与清洁卫生有关的官职和除害防疫的专职人员,在汉代已经出现了通过消毒来防治疫病传播的方法。中医还创造了疫病预防内服和外用方药,并形成了系统理论,至今仍住临床中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我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中医药显示了明显疗效。据2020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超过7.4万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中医药不仅守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也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的先驱,曾传播到西方,为全球最终消灭天花作出了贡献。青蒿素的发现与使用也为全世界治疗疟疾提供了中国方案,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摘编自李晓红《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日报》)

材料三: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体现之一,中医药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及其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推广中医药文化在传播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当下仍面临着学术研究、翻译实践等层面的问题和困境。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中指出,要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然而,在国际学术界,中医药被称为替代医学、补充医学、整合医学或是健康保健。替代医学在话语上具有模糊性,且具有一种话语隔离性,也就是说,中医药并没有被国际学术界认可,没有被放置于与西方医学对等的地位。

中医药国际传播的过程中,翻译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医名著中很多内容晦涩难懂、内涵复杂,如中医文化中包含经络文化、气一元论文化、五行文化等内容,翻译转化困难、语境复杂,中医药翻译至今缺乏统一的标注,特定语境中词汇的翻译仍面临很多争议。尽管中医名著已经有各种版本的译著,但质量参差不齐。语言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翻译水平影响着中医古籍、中医学术成果对外传播的质量与效果。中医翻译面临的困境制约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进程。

(摘编自任孟山,王琳《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改动)《澎湃新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在古代有多种称谓。有的称谓极具代表性,也有的称谓少有人知,无论哪一个称谓都可以关联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B.中国流传着赞誉中医的故事,如“橘井泉香”歌颂了在瘟疫爆发之年西汉道士苏耽及其母亲用井水泡橘叶救治患者的事。
C.有些病痛,患者无需就医自会痊愈。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节功能,往往可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有些病痛会不药而愈。
D.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在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以前,中国文献中虽然有“中医”二字,但与我们现在说的“中医”含义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强调了要重视人体自身调节功能,但我们生病后也要对症吃药。
B.中医药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防疫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为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C.中医药在国际学术界被称为具有模糊性和话语隔离性的替代医学,可见中医药将不会被纳入国际认可的科学体系中。
D.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受到中医翻译水平的限制,因此解决中医名著的翻译问题是向国际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任务。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中医文化蕴涵着“大医精诚,医乃仁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我国中医药文化总结为“仁和精诚”四字。
B.在有的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以“刮痧”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大量外国人通过影像和语言展示刮痧一周前后自身容貌的变化。
C.在抗击非典疫情时,中医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亡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成效明显。
D.《红楼梦》中贾母因陪刘姥姥逛园子吃喝玩耍,疲劳后汗出伤风,遂患感冒,王太医虽有处方,却说不必服药,好好将息即可痊愈。
4.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谈到中医药的“重要”,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5.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请结合三则材料,提出关于中医药文化向国际传播的办法。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魏晋风度、五石散以及隋炀帝的不同角度的探讨,揭示了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背后的复杂性。材料一强调魏晋风度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材料二则从药物使用的角度解释了魏晋士人的行为,材料三则为隋炀帝正名,指出历史评价的偏颇。整体来看,文章提醒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应保持审慎态度,综合多方面的资料,避免片面和偏见。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

轻名淡利和率真自然是魏晋风度的精神本质与内在追求,潇洒放旷和风流蕴藉是魏晋风度的外化表现,二者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的全面性与深刻性。魏晋风度不仅在魏晋时期具有重要和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无可名状的深远影响。

务实与超脱、入世与出世,皆为人本性的追求,尤其是在那个与魏晋士人的秉性截然相反的社会里,反抗社会,追求真性情在这一群人身上就特别凸显出来。魏晋士人对洒脱率真、放达真情的人生的倡导与追求,为后世文人们展示了人性自由真实的光芒与磅礴。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正是这些,令后世文人在面对浊世与困境时,能够以独特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以及绝对的自信和清醒的思辨去对待人生和社会,寄身尘世之内,逍遥世俗之外,以独特的社会文化行为激浊扬清,救治世弊。从这个意义上说,魏晋风度不仅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正如他们从老庄的身上吸取无为”“逍遥的人格理想一样,造就了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团体。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材料二:

五石散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因此之故,何晏有钱,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现在由隋朝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

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广东提倡,一年以后,穿西装的人就没有了。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或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 那是不大好的。但在那时不要紧,因为习惯不同之故。

又因散发之时,不能肚饿,所以吃冷物,而且要赶快吃,不论时候,一日数次也不可定。因此影响到晋时居丧无礼。本来魏晋时,对于父母之礼是很繁多的。晋礼居丧之时, 不多吃饭,不准喝酒。但在吃药之后,为生命计,不能管得许多,只好大嚼,所以就变成居丧无礼了。

所以,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对于那些权威的史书还是要改变某些固有态度的。

(摘编自鲁迅《魏晋名士与药及酒之关系》)

材料三:

2013413日,江苏扬州爆出重大考古新闻——发现了隋炀帝墓。这个在历史中被塑造成荒淫无度的昏君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扬州大学历史系子虚教授去查阅一些残缺的文献或者是残缺史料的时候,就发现隋炀帝一生当中只有两个妃子,是历史上绯闻最少的一个皇帝。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权威正史《隋书》还记载:隋炀帝有一次做梦,梦见扬州有一种琼花非常漂亮,醒后,为了去扬州欣赏这种花,于是从公元605年起,就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凿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对此,子虚教授拿出大运河的地图说: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扬州在南方,若是为了去扬州看琼花,何必往北修呢?事实上,大运河的开凿为中国古代甚至当代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秦始皇做过的事,隋炀帝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而隋炀帝做过的事呢,唐太宗多半也做了,后世对隋炀帝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唐朝史官编纂的《隋书》。其中,对隋炀帝的暴虐大书特书,对功绩却鲜有提及。历代小说家们为了满足老百姓的猎奇心理,编写了《隋炀帝艳史》《隋唐英雄传》等小说,更是大肆渲染隋炀帝荒淫的私生活。隋炀帝就这样被一步步的妖魔化了。

(节选自王氏编撰《为杨广正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观点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仁”,事实上,中国古代很多文人最终都没有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因为他们都选择了“超脱”。
B.魏晋风度的全面性与深刻性,来自魏晋士人的精神本质、内在追求与他们潇洒放旷和风流蕴藉的外在表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结合。
C.魏晋风度之所以受到后世文人的普遍青睐,与这些文人在自己的人生中理想受挫,想要从古人身上寻求慰藉不无关系。
D.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于魏晋士人的放荡不羁的表现背后原因的揭示有着不同的观点,各有道理,其实这提醒我们,对待历史事实应该抱有审慎的态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扪虱而谈”“居丧无礼”都被后世人记为美谈流传至今,也侧面反映出封建时代是一个颇讲礼制的时代。
B.根据传统史书的观点,魏晋士人的狂放与不羁,和庄子追求的“逍遥”如出一辙。
C.鲁迅先生通过对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研究发现,人吃了五石散以后身体能转弱为强。
D.大运河的开通,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成为一体。运河上的商船往返,沿线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繁荣。
3.下列各项中,与《王氏编撰》中节选的内容所体现的观点一致的一句是
A.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颜回偷食非不敬,圣人亦待事有察。
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魏晋士人之所以有轻名淡利、率真自然、潇洒放旷和风流蕴藉这些与世俗迥然不同的原因。
5.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分析如何才能尽可能探求到历史的真相。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高县中学校硕翰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班)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整体分析:莫言的《大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祖孙二人在大风中的坚韧与勇敢。文章以大风为线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尤其是爷爷在风中的坚定形象,象征着面对困境时的顽强与不屈。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成功塑造了一个坚毅、沉稳的爷爷形象,传递出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            莫言

①走出里把路,黑云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一切都不发声,各种鸟儿贴着草梢飞,但不敢叫唤。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起来了,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跟着这声音而来的是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②我回头看爷爷,爷爷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③我的小心儿缩得很紧,不敢说话,静静地等待着。一只长长的蚂蚱蹦到我的肚皮上,两只五色的复眼仇视地瞪着我。一只拳头大的野兔在堤下的谷子地里出没着。

④“爷爷!”我惊叫一声。

⑤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⑥“爷爷,那是什么?”

⑦“风。”

⑧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⑨我身体前倾,双脚蹬地:把细绳拽得紧紧的。我们钻进了风里。我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风托着我的肚子,像要把我扔出去。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河里的水飞起来,红翅膀的鲤鱼像一道道闪电在空中飘。

⑩“爷爷……”我拼命地喊着。喊出的声音连我自己都没听到。肩头的绳子还是紧紧地绷着,这使我意识到爷爷的存在。爷爷在我就不怕,我把身体尽量伏下去,一只胳膊低下去,连接着胳膊的手死死抓住路边草墩。我觉得自己没有体重,只要一松手,就会化成风消失掉。

⑪爷爷让我拉车,本来是象征性的事儿。那根拉车绳很细,它一下子崩断了。我扑倒在堤上。风把我推得翻筋斗。翻到河堤半腰上,我伸出双手抓住草墩,把自己固定住了。我抬起头看爷爷和车子。车子还挺在河堤上,车子后边是爷爷。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

⑫我揪着野草向着爷爷跟前爬。我看到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⑬“爷爷,把车子扔掉吧!”我趴在地上喊。

⑭爷爷倒退了一步,小车猛然往后一冲,他的脚忙乱起来,连连倒退着。

⑮“爷爷!”我惊叫着,急忙向前爬。小车倒推着爷爷从我面前滑过去。我灵机一动,耸身扑到小车上。借着这股劲,爷爷又把腰煞下去,双腿又像生了根似的定住了。我趴在车梁上,激动地望着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⑯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⑰我从车上跳下来,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⑱爷爷眼里突然盈出了泪水。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⑲“爷爷,你累了吧?”

⑳“不累,孩子。”

㉑“这风真大。”

㉒“唔。”

㉓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㉔“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㉕“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㉖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取材于作者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我”跟爷爷拉草回家的途中遇上大风的经历,“大风”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B.文章第一段通过“我”看到叶子与波浪的变化,闻到各种气味,间接描写大风来临。
C.文中三次写到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运用衬托表现“我”的心理变化。
D.本文语言典雅庄重而富有韵味,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祖孙二人的形象鲜明而传神。
2.请简要分析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如果遇到人生中的“大风”应该怎么做?请你结合以下链接材料谈谈。

【链接材料】

(一)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选自莫言《不被大风吹倒》)

(二)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选自曹文轩《孤独之旅》)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创新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比浅阅读和深阅读,探讨了两种阅读方式的特点、利弊及其流行原因。材料一介绍了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定义及其背景,材料二通过数据展示了浅阅读的普及情况及其原因,材料三则深入分析了深阅读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深阅读方法。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有力,既有理论分析,又有数据支持和实践指导,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现代阅读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9 .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最有效的方式,然而阅读也有”“之分。

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这种阅读方式如今广为流行。

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向、实现精神跨越的过程。

(有删改)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和《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

【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有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今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人们运用数字阅读工具,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获取大量信息,方便快捷。二是由于浅阅读负载的文本信息集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视觉图像脱离了高度抽象的文字编码,人们不需要解码,直接经由视觉感受就可以完成。三是浅阅读不再受阅读者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限制,只需具备一般的视觉感知能力即可,轻松愉快。

浅阅读多是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这种浅显化、碎片化的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弱化,知识难成系统。浅阅读中,读者只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量地占有信息。这种功利性的阅读心态,使读者对外来信息只简单接受,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浅尝辄止。同时数字阅读中各种各样的链接和音像让青少年很难养成集中精力阅读的习惯,弱化了他们的专注力和阅读理解力。浅阅读一旦成为习惯,必导致思考力和文化感受力的萎缩。

(根据王晓敏《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等文章改编)

材料三:

著名心理学家内尔发现,当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这使得读者能通过反思、分析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阅读的内容,看到文字背后的思想意蕴。这是一种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会的阅读。当然深阅读不等于慢阅读。阅读程度的深浅跟阅读速度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看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有思维的深度加工。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本书,只要在阅读中思考深,或者感悟深,都是深阅读。

没有深阅读,阅读的很多内容就会成为过眼云烟。只有深入思考,深度挖掘,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也才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阅读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比起浅阅读来是呈几何增长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一部分人的浮躁情绪,让深阅读变得困难。

怎样才能深阅读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寻找关联

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联想,从本书的其他章节或者其他书籍里面,寻找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二、纵向挖掘

遇到一些重要或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要去深度挖掘它背后的原理和背景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知识融会贯通。

三、精准转化

在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后,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整理和讲述。这是一个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和整理,然后重新阐述的过程。当你进入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迈进了深阅读的门槛。

四、图画批注

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把问题或内在的理解感悟转化成文字。通过思维导图、文字批注等方法,来实现你与所读材料的互动,让阅读向纵深行进。

其实,阅读的可以并行不悖。鲁迅主张读书既要泛览”“多翻,又要专精”“读活。书海无涯,采用何种方式阅读最终取决于个人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目的。

(根据叶峰《阅读的正餐与快餐——深浅阅读的利弊分析》等文章改编)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剧增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没有改变人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介质。
B.2019~2021年,国民图书阅读率逐年增加,说明深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浅阅读的人数逐年减少。
C.利用数字化阅读工具进行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D.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追求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容易浅尝辄止。
2.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浅阅读”流行的原因。
3.请你根据材料三,为小渝解决阅读困惑。

《岳阳楼记》该怎样进行深阅读呢?请你帮我推荐两种方法,并具体说明如何运用。

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创新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磨”这一主题,探讨了人生中的磨砺与成长的关系。作者以龙涎香的形成过程为引子,结合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例子,论证了磨砺对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文章结构清晰,层层递进,论据丰富,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增强了说服力。通过对比论证,作者强调了在艰难和顺境中都需要承受磨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美好。整体而言,文章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富有哲理性。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了“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是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请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经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砂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砺,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B.痛苦、失败是一种磨,“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C.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砺,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D.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B.司马迁受辱后,身处逆境,撰写出“史家之绝唱”—《史记》。
C.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迎来创作高峰。
D.愚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感动上天,天帝助其移走太行、王屋二山。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B.文章第①段写“龙涎香”的产生过程,不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可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有递进关系,困难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蚀,然而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蚀。
D.文章第⑤段中作者所举的练习芭蕾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这一观点。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创新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