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8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昨天刚握过世界女子壁球冠军的手,她把她的微生物组传给我,现在我又把它传给了你。”吉尔伯特一边说,一边和我握手。

“凭借这双手我就能变成壁球‘高手’了吗?”我问道。

“只是右手而已,”他说,“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话,我只好说声抱歉啦。”

我们与猎狗、大象和獾一样,会把细菌的气味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其实我们也释放了细菌本身。我们所有人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播撒自己的微生物。坐在吉尔伯特的车上,我会把微生物留在车座上。现在我靠在他的厨房料理台上,在上面留下了微生物,其中写满了我的信息。为了分析这些信息,吉尔伯特最近擦拭了家里的开关、把手、厨房料理台、卧室地板。他的研究团队招募并培训了六组家庭。这项名为“家庭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表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微生物组,这些微生物来自其家庭中的每个人。人们手上的微生物会附着在开关和把手上,脚上的微生物会覆满地板,皮肤里的微生物则蹭上了厨房台面。所有这一切都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其中三名志愿者在研究过程中变更了住处,而他们的新住所也迅速有了老房子里的微生物特征,即使换到了酒店房间也是如此。在进入新地方的24小时内我们自己的微生物便覆盖了这个地方,使其成为自身的映射。当别人试图让你觉得“宾至如归”时,人们真的都没有什么自主权,因为微生物会首先帮我们制造一个“家”

我们也会改变室友身上的微生物。吉尔伯特的团队发现,同居一室的不同人,彼此之间所分享的微生物要多于分开居住的人,而一对夫妇在微生物层面也更相似。如果家里养狗的话,微生物之间的连接还会增强。狗把微生物从户外带入室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物种库,丰富了家庭微生物组。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些与狗相关的尘埃中的微生物喂给小鼠,发现这些啮齿动物变得对各种过敏源都不那么敏感。这些灰尘大餐让小鼠的肠道增加了一百多种细菌,且其中至少有一种可以保护小鼠免受过敏源侵害。

团队中的生态学家杰西卡·格林对漂浮在医院普通病房内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我原本以为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气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他说,“然而真相让我大吃一惊。二者之间很少甚至没有重叠的部分。室外空气中充满了来自植物和土地的无害微生物,室内空气中则含有大量不成比例的潜在病原体,主要来自患者的口腔和皮肤。”可以说,患者把自己浸泡在了“自己的有害微生物汤”里,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很简单:开窗通风。新鲜空气会带来无害的环境微生物,占据病原体的生存空间。但是医院特意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与我们惯常认为的保持医院卫生存在矛盾。

我们一直试图从建筑物和公共空间中排除微生物,但也许是时候欢迎它们光临了。2014年,格林的团队参观了一栋闪亮而崭新的大学建筑,他们从教室、办公室、卫生间等300个场所收集灰尘样本。分析表明,许多设计会影响灰尘中的微生物,比如房间的大小、房间之间的联通关系、被占用的频率、通风方式等。几乎每种建筑系统设计选择都会影响建筑物中的微生物生态,从而影响居住者的微生物生态。或者正如温斯顿·丘吉尔说过的:“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也塑造了我们。”格林认为,通过“生物信息化设计”可以控制这个过程。同样,我们可以在其他领域看到类似的实践。农民可以在田垄边缘种一排野花,从而增加授粉昆虫的数量。格林希望找到类似的建筑设计窍门,从而提高有益微生物的多样性。

吉尔伯特同意格林的想法,而他有着更宏伟的计划。他想在建筑物内“播种”细菌,而不是直接喷洒或涂抹在墙壁上。他在建筑师赞助的几件作品中精心设计了新风系统,使流经它们的空气会穿过一面种满绿植的墙壁,绿植捆满了微生物小球,小球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微小的裂缝和凹点。这些小球在充满有益细菌并能滋养细菌的营养液内浸泡过:这不仅是一道养眼的景观,同时也可以过滤空气。

另外最重要的是,他还组织了地球微生物组计划。该团队正在接触研究海洋、草原、洪泛区的科学家,试图说服他们共享样本和数据。团队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给定温度、植被、风速和光照条件等基本变量来预测生活在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他们最近甚至到白宫请愿,希望推动各方的协调,促成不同领域间科学家的合作,能开发出用于微生物组研究的更好的工具。

是时候思考微生物应用的更大的图景了!参与研究的家庭已经同意让研究人员擦拭他们的房子;水族馆的经理能够像关心他们的宝贝海豚一样,关心水族箱中的隐形生命;医院也在认真考虑往墙壁上添加,而不是消灭微生物……人们迎来了新时代的开端,大家终于准备好去拥抱这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生物会首先帮我们制造一个‘家’”,指的是在我们的心理适应新住所之前,我们携带的微生物已经先行占领了这个新的住所。
B.“狗把微生物从户外带入室内”,意味着一个家庭在养宠物之后,可能会因为宠物而拥有更多的微生物物种,丰富微生物组。
C.“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气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指户外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包含了医院普通病房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D.“他想在建筑物内‘播种’细菌”,指的是让空气穿过微生物小球,利用小球上密密麻麻的微小的裂缝和凹点来吸附污染物,过滤空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拥有与其他成员相同的微生物组。
B.医院特意设法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C.接触更广泛的微生物可以有效抑制人体自身过敏性炎症。
D.养宠物的家庭比不养宠物的家庭拥有更多的微生物物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应用更大的图景”的一项是(       
A.应用于生活领域:通过开窗通风来减少教室内的潜在病原体,保障师生健康。
B.应用于司法领域:通过提取嫌疑人留下的微生物痕迹对他们进行追踪和抓捕。
C.应用于医疗领域:通过增加或者减少体内的微生物种类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D.应用于建筑领域:通过改变建筑物的设计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微生物生态。
4.下面的图表梳理了吉尔伯特研究团队的研究计划及其目的,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图表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家庭微生物组计划;②将无害微生物引入普通病房,助力患者康复;③通过建筑设计,提高有益微生物多样性;④促成科学家合作,预测生态系统微生物。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②③
5.为保证知识传播的准确科学,表达应做到严谨客观。而本文以对话开篇,以抒情笔调结尾,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请简要分析。
2024-06-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民族没有一种精神,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依据,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可以用两句儒家经典中的话来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学经典中蕴含的常理、常道,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源泉、思想准则,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做圣人,不过在达到圣人境界之前,要做好两种人:在家做孝子,在外做君子。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在于有道德、讲礼义,否则与禽兽无别。阅读儒学经典,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主要的在于认识生命的本质,明白做人的道理,提升精神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与精神生活、风俗习惯的准则与根基,正如古人所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东亚各国,甚至远及欧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集以往思想文化之大成,开后世儒家学说之先声,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汉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将身为布衣的孔子与历代王侯并列,作《孔子世家赞》,饱含深情给予孔子极高的评价:“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读它的经典。之所以经典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因为它关注的是社会最本质、最深层的话题,即价值体系问题。所以经典的话语历久而弥新,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经典是思想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自从孔子删定“六经”,奠定了儒家经典的规模,经过历代儒者的不断传承、阐释和发挥,形成了完整的经典体系。儒家注重德性修养,崇尚君子人格,提倡德治仁政,追求社会和谐,向往大同理想。儒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崇礼重义,和而不同。儒家经典中的思想精华,无疑值得我们今天去挖掘、学习和传承。

天人合一。季羡林先生曾说过,“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周易·说卦传》中有这样几句话:“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合称“三才”。天地之道,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和规律。人类社会应当效法天地之道,服从普遍规律。天、地、人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联系的。

刚健有为。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孔子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孟子更强调“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家这种刚强不屈的精神,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使儒学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

中庸和谐。《尚书》《周易》都有“尚中”的哲学思想。孔子将“中”与“庸”连用,并把它提到了“至德”的高度,将前人“执中”的思想观念发展为中庸理论。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提倡“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强调“执中”之道,故孔子既反对过于激进,也反对过于退缩,认为“过犹不及”。“中庸”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不能把“中庸”理解成折中主义。“中和”“太和”是中庸的最高境界。

家国情怀。入孝出悌,敬长爱民,是中国家教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行为操守。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根本理念的家国情怀,被后世儒家不断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传道济民的宏伟抱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濡染、浸润着历代中华儿女。

大同理想。儒家所向往的美好社会是“天下有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形成“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和谐社会。而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统治者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礼乐制度、宽松的政策法令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修己以安百姓”。儒学经典《礼记·礼运》规划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奋斗。

阅读儒学经典,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谓之夏。”生活在华夏大地上,“我们是中国人”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我们不禁会问: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肤色、语言、服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固然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与其他国家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受到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文化的养育和浸润。中华文化塑造了我们的内在规定性,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观察世界、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智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才是最根本的不同。明白我们是从哪个文化走来的,才能真正意识到自我,面向未来而不迷失方向。尽管儒学经典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太过于遥远,而且数量庞大,汗牛充栋。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仍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由《四书》以通《五经》”,只要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融会贯通,势必受用无穷。

(摘编自《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一个民族就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强调了孔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国,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因为经典具有永恒的魅力,经典的话语历久而弥新,所以经典能关注到社会最本质、最深层的话题,经典是思想的载体。
D.我们与其他国家民族最大的不同不在于肤色、语言、服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而在于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在家做孝子,在外做君子”,那么他就能达到圣人境界了。做圣人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B.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读这个民族的经典,经典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和精华,经典值得学习。
C.孔子在前人“执中”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庸思想,但“中庸”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也不是折中主义。
D.儒家追求社会和谐,包括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大同”理想社会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奋斗。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儒家“刚健有为”的思想的一项是(       
A.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B.我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材料引用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儒家经典?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6-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

木叶是什么呢?按字面解释,就是木叶也就是树叶。可为何古诗中少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这当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然而一遇见木叶,情况就显然不同,诗人们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无人过问呢?自从屈原在《九歌》里吟唱出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从木叶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字。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那么,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高树多悲风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寒风扫高木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在这里要比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诗人们将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作为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而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都带有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圜,这里的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由此可见,树叶并不比一个单独的字多带来些什么,而木叶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不但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了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也比较相近。至于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如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等。这种关于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使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着疏朗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还显得空阔,它连字所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曲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的相看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

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意象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

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诗的境界也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便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作为欣赏者,我必须要使用心灵综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从词句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我既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诗与其他艺术作品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了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能够让人想到树干,同时因其在视觉和触觉方面具有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性,为“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干燥之感。
B.“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而诗人们为了追求文字的洗练,常常将“叶”字独用,所以古诗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一意象。
C.情趣需附丽于意象方能具体可见,意象需由情趣贯注才能拥有生命和完整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诗文的妙处由此而生。
D.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存在个体差异且生生不息,故读同一首诗,每个人所见的意象与作者和其他读者都不完全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首创了“木叶”,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这种做法和朱光潜所说的“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的观点矛盾。
B.“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傲”是诗人凝神注视菊花残枝时,人的感情与菊花残枝的特点互相融合之后所产生的移情的效果。
C.朱光潜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情景契合,是因为他读诗时先从自然中见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
D.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固定的,精神方面却时刻都在“创化”,这是因为读者既在欣赏也在创造。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能充分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观点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其五》)
C.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写内容都与“意象”有关,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5.林庚在比较“高树多悲风”与“寒风扫高木”两句诗时,获得了“高树”饱满、“高木”空阔的感知,这给我们欣赏诗歌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6-10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民勤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小区遇见谁

范小青

我在一家代理公司上班。

现在我手里的这单活,是去代望老人。不过单子不是我本人接的,我接到的已经是我公司自己制定印刷的十分规范的访问单,等我完成了看望任务,被看望者在访问单上签上名字表示认同,我的任务就算完成。

说心里话,接到这单活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地想起我的父亲母亲,我和我父母不在同一个地方生活,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和他们联系了。但是千万别以为我会动一点儿恻隐之心,千万别以为我会赶回家去看望他们,或者也让别的代理公司代我去看望他们。

决不!

我父亲是小镇上的小学老师,我母亲是小镇医院的护士,他们退休以后的工作,就是一起关心除了我的内心想法以外的所有关于我的一切。

最后一次和他们通电话大约是两个月前,或者是一年前,也或者是其他什么时间,反正内容都是一样的,时间就显得不重要了。他们威胁我说,如果我再不能踏踏实实地稳定下来,他们就要搬来我所在这所城市来指导我、监督我。我也严词威胁,他们立刻服软了,哀求我说:你明明知道我们来不了,大城市的生活我们不能适应,生活成本那么高,我们还要省下钱来供你买房结婚生子。

和天下许多成年未婚子女一样,他们不来纠缠我,已是上上大吉,难道我还会送上门去引颈受戮?

我还是赶紧代表客户去看望他家的老人吧。

我先看了看单子上的情况介绍,这才发现,委托人没有名,只有姓,王先生,恰好和我同姓;委托我们去看望的人,也一样,王先生。

我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单子上填写的地址,是一个年代已经很久远的住宅小区。

我先照着访问单上留的客户电话打过去。电话响了两声,有人接了,我说:请问是王先生吗?对方说你打错了就挂断了电话。

我走到小区的门口,上前把访问单递给小区保安,请教他说:麻烦你帮我看一看,这个地址到底有没有问题。他一看:没问题呀,就是你刚才进去又出来的那幢楼嘛。

我在外面随便吃了点儿东西应付一下肚子,耗掉些时间。我越想越不能甘心,再次拨打了那个电话,电话铃只响了一声,就有人接电话了。我赶紧问:是王先生吗?对方说:是。终于找到王先生了,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但很快我又问道:王先生,为什么我中午打电话时你不承认?他说:中午不是我接的。我更觉不可思议,说:难道你家里的人不知道你姓王?他说:他才不是我家里人,一间朝北的小屋收我八百块租金。

废话少说,我直奔主题,不仅确认他姓王,还确认了他们确实知道儿子委托了人去探望他们,他们正在家翘首等待呢。我心想,这回看你再往哪儿跑。

我赶紧上楼进门,果然是一对老人在一间朝北的小屋里,屋子很小,光线很暗。我乍一眼看过去,怎么觉得他们有点儿眼熟,我奇怪地说:咦,我在哪里见过你们?他们对我竟然也有同感,说:嘿,你好面熟啊。

明明是熟的,却又想不起来,明明就在眼前,却又觉得遥远。我有些沮丧,只好玩老一套的把戏,套近乎说:老人家,原来你们是租房子住的,你们不是本地人啊?那老人说:我们原来一直是住在一个小镇上,离这里很远,我们的儿子很有出息,大学毕业后就留这里工作了,是公司白领。我觉得这下对上号了,赶紧说:这就对了,你们的儿子很孝顺,他工作忙,抽不出时间,何况最近又出差了,所以委托我们代理公司来看望你们。

老两口很高兴,除了不停地感谢我,还主动跟我聊了他们的情况。那老先生说:我在小镇上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我一听,心里居然瞎跳了一下。那老太太又来戳我心惊,说:我从前是镇上医院的护士,后来退休了。

我感觉有点儿不对劲,随便应付了几句,就想提前结束任务了。我拿出访问单请老先生签名,老先生爽快地签上名,我接过来一看,竟然和我父亲同名。我心里忽然有一点儿异常的敏感,赶紧编造说:这访问单需要老夫妻双方都签名。他们也信了,老太太也麻利地签上名。我再一看,竟是我母亲的名字。这回我彻底惊呆了,再仔细看他们,我认出来了,怎么不是我父母亲呢,他们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呀。他们难道不认得我了吗?我也在访问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其实这名可以回公司结算时再签的,但我提前签了。我把访问单递过去给他们看,他们一看我的名字,笑了起来,说:这不就我们儿子的名字吗?你不就是我们的儿子吗?

我和我的父亲母亲互留了新的联系方式,就和他们道别了。

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告诉老板说:今天巧了,我上门代看的居然是我的父亲母亲。

我老板看了看访问单,跟我说:你父母的名字是你签的吧?我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我老板说:你自己看看,跟你的笔迹一模一样的嘛。

我老板见我紧蹙眉头,过来拍了拍我的肩,鼓励我说:这就对啦,当初我看中你的,不是你的工作能力,而是你的想象能力,我果然没看走眼,你编得很赞。

我不服呀,我冤大了呀,我说:老板,你凭什么说我是编的?我老板笑道:那个小区本来是一个无人区嘛。

原来,我去的那个小区,早几年就准备改造了,住户全迁走了,资金却掉链了,就成了无人区。

但是,那张委托单是哪来的呢?

这太好解释了,是我自己填写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很长时间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了,“我”虽然不会赶回家去看望父母,但想着让代理公司代“我”去看望他们。
B.父母希望“我”工作稳定,生活稳定,而忽视“我”的内心想法,这与父母在小镇的工作性质和经历有一定关系。
C.父亲生性吝啬,所以在“我”的想象中,父亲会因为“一间朝北的小屋”收八百块租金而对房东心生不满。
D.老先生签名很爽快,老太太签名也很麻利,此细节既体现他们对“我”服务的满意,也暗示他们已经认出“我”。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介绍了“我”的工作流程,提到“被看望者在访问单上签上名字表示认同”这一细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委托人和委托“我们”看望的人都不具名,只写了姓,且“恰好和我同姓”,这让后文的情节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
C.本文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语言风格相同,多用口语,生动传神,幽默风趣,如“引颈受戮”“编得很赞”等。
D.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便于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抒发“我”内心的情感,直接展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
3.“我”为什么要自己填写“委托单”?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4.在阅读本文后,有同学列出了两个关键词:“无人区”和“荒诞”。请结合本文,对这两个关键词作简要解说。
2024-05-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沿着荀子的思路,势必要引导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呢?既然人生来就有恶端,那善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首先,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若没有在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互相支持,人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荀子认为,从个人生存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靠各种行业的物品供养,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兼通各种技艺,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管理各种事物,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会陷入困境。荀子还从人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角度指出,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由于这两种原因,人们需要社会组织。为了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儒家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则特别强调礼。是由何而来的呢?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就是说,先王制定礼,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

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在这里,荀子指出人类社会各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所爱的和所恨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假如有一个人喜欢征服别人,而另一个人喜欢被征服,那么这两个人和睦共处便不成问题;或者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十分丰富,如同空气那么多,那也就不成问题;又或者人们在生活中隔得很远,互不相干,彼此之间的问题也会简单得多。但是,世界并不是如此理想。人们必须在一起生活,又无法避免竞争,于是对每个人的欲望都不能不加以节制。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有礼,才有道德。遵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违而行的人就是没有道德的人。

荀子还提出了另一方面的论证。他认为禽兽有父子,有雌雄,这是自然。在人类社会里,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这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的精神成就。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的道德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于人的需要。

在儒家思想中,的含义十分广泛,它可以指仪式、礼节,也可以指社会行为准则。在荀子的有关论证中,更多的是指后者。这时,所起的是规范作用,在人满足欲望时,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而在用于礼节、礼仪时,有另一种作用,就是文化教养,即净化人的情感,使它纯洁、典雅。在这一方面,荀子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对人性评价很高。
B.荀子虽然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秉持相反的主张,但是同意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
C.荀子认为,人的各项能力都远不及动物,所以人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动物,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D.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荀子进行过论证,他指出人类由于异于禽兽,所以需要道德来加以约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将天、地、人视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三者各有作用,其中人的作用就是运用天时地利创造文化。
B.在孟子看来,人成为圣人的必要条件是人具有善的本性,而其充分条件是人充分发展仁、义、礼、智“四善端”。
C.荀子认为,物质匮乏是人类社会出现问题的根源,当物质极大丰富,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时,很多社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在儒家思想中,“礼”可以指仪式、礼节,也可以指社会行为准则,荀子的有关论证主要侧重于作为社会行为准则的“礼”。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论述荀子的人恶论,再进一步阐述荀子关于“礼”的观点,逐层深入。
B.文章在引用荀子原文后,常会加以解说,使读者能清楚地理解荀子的观点。
C.第八段用假设论证法,借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从反面论证“礼”存在的必要性。
D.文章通篇都将孟子的相关观点作为对比,来论述荀子的观点,使之更加鲜明。
4.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荀子对人性看法的一项是(     
A.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B.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C.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D.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非独染丝然也,士亦有染。
5.自孔子开始,儒家就非常重视“礼”,荀子对“礼”做过很多阐述,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荀子关于“礼”的论述。
2024-05-1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将游牧草原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进程,因中国雄心的不断增长和贸易的发展而加快。在汉朝,扩张的浪潮将中国的边界推进到更为广阔的疆土,并逐渐抵达西域。这地方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条将中国腹地和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洲敦煌郡连接在一起600英里长的通道——以西。

此前,前往西域曾受到匈奴人的阻碍。匈奴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一些历史学家将这些部落人群描述为蒙昧无知、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是汉朝重要的牲畜贸易伙伴,汉朝每年要从草原民族购买成千上万头牲口,同时,也要应对他们的进攻和偷袭。汉人常常派大使造访这些从小就擅长捕捉耗子、小鸟甚至狐狸和兔子的游牧民;皇帝还会恭敬地问候匈奴大单于“无恙”。在一套正式的朝贡体系下,汉人要给游牧部落送去许多奢侈的礼品——包括大米、美酒和纺织品——只求换得和平。中国最重要的贡品是丝绸,因为它质地好、分量轻,铺床做衣都用得上。丝绸同时是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为换取和平而付出的物资总量十分巨大,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显出政治上的软弱。所以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结束于公元前119年),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

然而,对于戈壁滩边缘的通道,特别是玉门关以西通道的开拓并不顺利。从一个绿洲到下一个绿洲,极端的高温、致命性沙漠风暴,让路途异常艰辛。在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巴克特里亚骆驼变得弥足珍贵:这些动物能忍受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对致命性沙漠风暴的到来非常敏感。它们在预感到风暴来临时会“立即嚎叫着聚成一团”,商人和商队见到后会马上用毡布将自己的鼻口包裹起来。骆驼的使用让商旅跨越沙漠成为可能。

在艰难的环境下,必须有丰厚的回报才值得人们去冒巨大的风险。尽管四川的竹子和布匹可以出现在几千英里以外的巴克特里亚市场,但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价格高昂的珍贵物品丝绸。丝绸在古代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铸造足够数量的钱币是个难题,在饱受战火的边疆地区铜钱一文不值,而粮食也会随着时间腐烂。于是,成匹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了一种国际货币。

中国还为来自域外的商人制定了贸易规则,创立了一套正规的管理体系。进入中国的客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走,他们将拿到通关文牒,也常常会被官员询问。像当代旅店的顾客注册制度一样,这些来客的信息均被仔细记录: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什么身份,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特别是(考虑到关税)他们所携带的货物及其价值。所有这些复杂的行政措施都为我们展示出都城长安是如何面对一个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我们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经是事实,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也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

(节选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材料二: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不论是欧亚大陆公元前两千纪印欧民族的南下与东进,还是以斯基泰人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民族的迁徙,都带来了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公元前一千纪中期在伊朗高原崛起的波斯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西起埃及、爱琴海和多瑙河,东至中亚、印度河,北抵黑海、里海、威海,南濒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几乎将古代除中国和西地中海地区之外的所有古代文明都联系在了一起。随后的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取代了波斯帝国的全部领土,还增加了巴尔干半岛的希腊本土,其中就包括其发祥地——马其顿王国。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他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却奠定了未来丝绸之路西段的基础。希腊化世界的主体就是亚历山大的部将们瓜分其帝国遗产后形成的三大希腊化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安提柯王朝统治下的马其顿王国和亚洲的塞琉古王国。后者的地盘最大,也最难控制。塞琉古王国前三任国王与亚历山大一样,致力于希腊式城市的建立,以此来巩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同时加强对交通要道的掌控,这就无形中拓展了波斯帝国留下的道路系统,从而使得张骞一旦进入中亚,也就意味着踏上了通往地中海和印度的道路。那些分布于印度西北部、中亚、伊朗高原和两河——叙利亚地区的希腊化城市,后来之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丝路重镇,它们之间的路线能够成为后来丝路的主干道或支线,正是由于此前希腊化世界的存在以及这个世界内外各地之间联系的扩大与深入。

(节选自杨巨平《文明互动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皇帝对待匈奴的态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认为匈奴蒙昧无知,一方面恭敬地问候大单于,缴纳贡品。
B.丝绸是丝路贸易的主要产品,除具有实用价值外,还象征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并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C.汉朝对进入中国的客商实施了旅店顾客注册制度,在面对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时显示出了从容与自信。
D.两千年前,丝路贸易就实现了事实上的“全球化”,提供了更多机遇,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得·弗兰科潘在记述汉朝和匈奴关系时,对汉朝的表述,与一些史书上“天朝大国”形象有所不同,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历史。
B.汉朝对匈奴展开军事行动,目的之一是减轻贡品带来的经济负担,这印证了恩格斯“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观点。
C.丝绸与竹子、布匹等物品相比,分量轻、易于携带,更适合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运输,因此成为丝路贸易的主要产品。
D.丝绸之路开通前,民族的扩张与迁徙让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之间产生了碰撞与交融,这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前提与基础。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A.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汉武帝时西域都护府对过境的中外客商,给予安全保护和生活上的照顾;对一般商品货物检验后,发给许可证。
B.据汉代《九章算术》记载,如有商人将大米出口西域,出三关(内关、中关、外关)后的累进关税税率为三关税率之和,关税税率达到68%。
C.据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朝在阳关、玉门等丝绸之路主要城市设置关都尉或关令尹及下属官吏,负责稽查商旅和通关文牒,征收关税和市租。
D.在敦煌附近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汉简记载:公元前52年3月6日驿站安置康居王使团从使者、贵人到随从商人,一共76人,随行大牲畜78头。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波斯帝国→(崛起于)→伊朗高原→(联系)→诸多古代文明
B.亚历山大帝国→(取代)→波斯帝国→(增加)→希腊本土
C.亚历山大部将→(瓜分)→帝国土地→(形成)→三大希腊化王国
D.塞琉古王国→(开创)→希腊式城市→(转化为)→丝路重镇
5.丝绸之路是怎样打通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4-05-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拓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地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儿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①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②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③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④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他用。

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十八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后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一九九四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表明胡同与作者有紧密的生命联系,读者徜徉其间的胡同是作者一个人的胡同。
B.史铁生借用感性的画面和典型细节来描述事件,以此展示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如用具有画面感的话语来述说“我”的出生。
C.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史铁生的胡同生活明朗了起来:“我”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并开始写作和恋爱,去顺应人世的变迁。
D.生活中的希望支撑着“心魂从轮椅中站起来”,这只是史铁生在痛苦中的幻想和自欺欺人,现实生活的残酷依然使作者无法完全解脱困境。
2.对文中画线句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可能是一回事”指随着我的长大,走过的胡同“不断地漫展”;“不断地漫展”的胡同也见证了我的生命、我的成长。
B.句子②,连用“拉住”“挣脱”与“笑闹”“哭喊”两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在离开“襁褓”时的怨恨,具有象征意味。
C.句子③,心理感受细腻,“漫漫”一词真切地表现出幼小的“我”在亲人不在身边陪伴时的寂寞和无助。
D.句子④,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既有听觉又有视觉,诗意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3.第二段末提到的“阳光与温情”“难以抹去的忧郁”分别指作者对哪些事情的感受?请结合全文概括。
4.作者在结尾说,“看一条条胡同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命运的构造?”。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胡同”和“命运”关系的理解。
2024-05-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如是我见我闻

茅盾

一到兰州,这才觉得生活的味儿大不相同。

一九三九年的正月,兰州还没有遭过轰炸,唯一漂亮的旅馆是中国旅行社办的“兰州招待所”。三星期之内“招待所”的大厅内,有过七八次的大宴会,做过五次的喜事,其中最热闹的一次喜事,还把“招待所”的空客房全部租下。新郎是一个空军将士,据说是请准了三天假来办这场喜事,假期一满,就要出发,于是“招待所”的一间最大的客房,就权充作三天的洞房。“招待所”是旧式房屋,可是有新式门窗,绿油的窗,红油的柱子,真辉煌!有一口自流井,抽水筒成天ka-ta-ka-ta地叫着。在上海受过训练的南方籍茶房,给旅客端进了洗脸水和茶水来了;嘿,清的倒是洗脸的,浑的倒是喝的么?不错!清的是井水,是苦水,别说喝,光是洗脸也叫你的皮肤涩巴巴地难受;不用肥皂倒还好,一用了肥皂,你脸上的尘土就腻住了毛孔,越发弄不下。这是含有多量碱质的苦水,虽清,却不中使。

浑的却是河水。那是甜水。一玻璃杯的水,回头沉淀下来,倒有小半杯的泥浆,然而这是“甜”水,这是花五毛钱一担从城外黄河里挑来的。

不过苦水也还是水。甘肃省有许多地方,据说,连苦水也是宝贝,一个人独用一盆洗脸水,那简直是“骇人听闻”的奢侈!吃完了面条,伸出舌头来舔干那碗上的浓厚的浆汁算是懂得礼节。用水洗碗——这是从来没有的。呜呼,生在水乡的人们哪里想得到水竟是这样宝贵?正如不自由的人,才知道自由之可贵。

然而在洪荒之世,甘肃省大部分恐怕还是一个内海呢!今之高原,昔为海底。单看兰州附近一带山壁的断面,像夹肉面包似的一层夹着一层的,隐约还见有贝壳的残余。但也许是古代河床的遗迹,因为黄河就在兰州身边过去。

正当腊月,黄河有半边是冻结的,人、牲畜、车子,在覆盖着一层薄雪的冰上走。但那半边,滔滔滚滚的急流,从不知何处的远远的上游,挟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冰块,作雷鸣而去,日夜不休。冰块都戴着雪帽,浩浩荡荡下来,经过黄河铁桥时互相碰击,也碰着桥墩,于是隆隆之中杂以訇豁的尖音。这里的河面不算窄,十丈宽是有的,站在铁桥上遥望上游,冰块拥挤而来,那上面的积雪反映日光,耀眩夺目,实在奇伟。但可惜,黄河铁桥上是不许站立的,因为是非常时期,因为黄河铁桥是有关国防的。

兰州城外的河水那样湍急,所以没有鱼。不过,在冬天,兰州人也可以吃到鱼,那是青海湟水的产物,冰冻如石。一九三九年的正月,兰州的生活程度在全国说来,算是高的,这样的“湟鱼”,较大者约三块钱一尾。一九三九年三月以前,兰州虽常有警报,却未被炸;兰州城不大,城内防空洞不多,城垣下有之。但入口奇窄而向下,俯瞰宛如鼠穴。警报来时,居民大都跑避城外;城外群山环绕,但皆童山,人们坐山坡下,蚂蚁似的一堆一堆,老远就看见。旧历除夕前一日,城外飞机场被炸,投弹百余,但据说仅死一狗。这是兰州的“处女炸”。越三日,是为旧历新年初二,日机又来“拜年”,这回在城内投弹了,可是空战结果,被我方击落七架(或云九架),这是“新年的礼物”。从此以后,恼羞成怒的滥炸便开始了,几乎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中过炸弹。一九四〇年春季的一个旅客,在浮土寸许厚、软如地毡的兰州城内外走一趟,便往往看见有许多房子,大门还好好的,从门隙窥视,内部却是一片瓦砾。

但是,请你千万不要误会兰州就此荒凉了。依着“中国人自有办法”的规律,一九四〇年春季的兰州比一年前更加“繁荣”,更加飘飘然。不说俏皮话,经过多次滥炸后的兰州,确有了若干“建设”:物证就是有几条烂马路是放宽了,铺平了,路两旁排列着簇新的平房,等候商人们去繁荣市面;而尤其令人感谢的,电灯也居然像“电”灯了。

但所谓“繁荣”,却也有它的另一方面。比方说,一九三九年的春天,要买一块肥皂,一条毛巾,或者其他的化妆品,当然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可是货色之缺乏,却也显而易见。至于其他“洋货”,凡是带点奢侈性的,只有几家“百货店”方有存储,而且你要是嫌他们“货色不齐全”时,店员就宣告道:“再也没有了。这还是从前进来的货呢,新货来不了!”但是隔了一年工夫,景象完全不同,新开张的洋货铺子三三两两地在从前没有此类店铺的马路上出现了,新奇的美术字的招牌异常触目,货物的陈列式样也宛然是“上海气派”;陌生牌子的化妆品,人造丝袜、棉毛衫裤、吊袜带、手帕、小镜子、西装领带,应有尽有,非常充足。特别是玻璃杯,一年以前几乎少见的,这时也每家杂货铺里都有了。而且有步哨似的地摊,则洋货之中,间或也有些土货。手电筒和劣质的自来水笔、自动铅笔,在地摊上也常常看到。战争和封锁,并没有影响到西北大后方兰州的洋货商——不,他们的货物的来源,倒是愈“战”愈畅旺了!何以故?因为“中国人自有办法”。

为了谋战争时的自给,中国早就有了工合运动。工合在西北大概其组织了些手工业。但是今天充斥了西北大小城市(不但是兰州)里的工业品,有多少是工合的出品呢?真是天晓得。大多数商人不知道有所谓工合,你如果问他们货从哪里来的,他们毫不犹豫地答着:天津或上海。这意思就是:上海和天津的租界里还有中国人办的工厂,所以这些工业品也就是中国货了。偶尔也有一二非常干练的老板,则在上上下下打量你一番之后,便幽默地笑道:咱们是批来的,人家说什么,咱们信什么;反正是那么一回事,非常时期吗,可不是?一个在特种机关里混事的小家伙发牢骚说:“这是一个极大的组织,有包运的,也有包销的。在路上时,有武装保护,到了地头,又有虎头牌撑腰。值一块钱的东西,脱出手去便成为十块二十块,真是国难财!然而,这是一种特权,差不多的人,休想染指。全部的缉私机构在他们的手里。有些不知死活的老百姓,穷昏了,居然也走这一道,肩挑背驮的,老鼠似的抄小路硬走个十站八站路,居然也会弄进些来;可是,沿途碰到零星的队伍,哪一处能够白放过,总得点缀点缀。要是最后一关碰到正主儿的检查,那就完了蛋,货充公,人也押起来。前些时,查出一个巧法儿:女人们把洋布缠在身上,装作大肚子混进来。现在凡是大肚子女人,都要检验……嘿,你这该明白了罢——一句话,一方面是大量的化公为私,又一方面则是涓滴归‘公’呵!”

这问题,决非限于一隅,是有全国性的,不过,据说也划有势力范围,各守防地,不相侵犯。这也属于所谓“中国人自有办法”。

地大物博的中国,理应事事不会没有“办法”,而且打仗亦既三年多,有些事也应早有点“办法”。西北一带的根本问题是“水”。有一位水利专家指点那些秃顶的黄土山说:“土质并不坏,只要有水!”又有一位农业家看中了兰州的水果,幻想着如何装罐头输出。皋兰县是出产好水果的,有名的“醉瓜”,甜而多汁,入口即化,又带着香蕉味一般的酒香。这种醉瓜,不知到底是哈密瓜的变种呢,或由它一变而为哈密瓜,但总之,并不比哈密瓜差。苹果、沙果、梨子,也都不坏。皋兰县是有发展果园的前途的。不过,在此“非常时期”,大事正多,自然谈不到。

(有删改)

材料二

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段文字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反映时事,也就是《秦中吟序》所谓“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也就是《与元九书》所谓“裨补时阙”。反映的事情不一定是时事,但目的是为了现实。杜甫一生写了许多面对现实、讽谕时事的作品,但他没有提出为时事而作的主张。白居易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中唐的社会现实出发,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是对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一大贡献。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漂亮的旅馆“兰州招待所”办喜事,与全文反映的时代背景似不协调,却为当时沉重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B.从井中打出的清水苦涩,从黄河里挑来的浑水却是“甜”的,富有西北地方特色,也反映出兰州存在严重的饮水问题。
C.文章写防空洞“入口奇窄而向下”“宛如鼠穴”,所以当警报来临时,百姓多跑出城外,可见当时防空洞形同虚设。
D.文中虽然三次写到“中国人自有办法”,但这并不是作者对中国人在战时求生存的勤劳和智慧的赞扬,而是持否定态度。这一人物形象语言的表达效果。
2.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语言风格十分鲜明,文中大量正话反说,讽刺十足而又诙谐幽默,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丑恶。
B.“特种机关里混事的小家伙”的大段牢骚、表现了老百姓在当时背景下的生存智慧,暗含作者的政治见解。
C.特权者谋私利时“自有办法”,轮到百姓问题时却又迟迟没有办法,两者对比鲜明,可见作者对此的批判。
D.文中“巧法儿”“涓滴归‘公’”两个词语运用了反语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小家伙”的语言表达效果。
3.根据材料二中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请概述这一原则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某班级读书小组在阅读完《如是我见我闻》一文后,认为末段“在此‘非常时期’,大事正多,自然谈不到”一句蕴含深意,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请你为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的提纲。
2024-05-0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从世界文明视域来看,经学兴起的环境,相当于沃格林所谓的“天下时代”,上古文明“治出于一”的宇宙论王制式微,以礼乐而达成的“仪式化一致”不再有效,“治出于二”状况下各大轴心文明逐渐确立了“文本性一致”。六经构建了一个作为中华文明之正典的“文本世界”,此一“文本世界”的建立在古代以色列、古印度和古希腊等各大文明中构成平行性的事件。就起源而言,六经皆史,其涉及的字面内容以三代政教实践为主体,上及尧舜时代,下至孔子所在的鲁国。真正的问题是,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何以被视为承载作为大经大法的常道?孔子及其门人构建六经的方式是删削王官之旧史,使之由“史”而“经”,但这一转换,如何可能?

六经构建了一个作为中华文明之正典的“文本世界”。六艺之所以能由史而被符号化为“六经”,与孔子被符号化为“圣”者,是同步化过程。六经虽然记述的是历代君主的治理实践,但其隐性主体则是圣人。《春秋》之所以被符号化为经,并不是因为它以鲁国视角所记载的事件或人物,而是因为记者。史官书写的《春秋》与孔子所作之《春狄》,所载之事并无本质区别,经之所以为经,并不在于所记之事。在“文”上,史官所记者为史,孔子所作者为经,其关键在于孔子通过鲁史所记之事确立了“义”,这“义”并非一般性的道义。《春秋》所立之义,与“王者之迹”关系甚大:《诗》之所以为《诗》,在于它是王化之踪迹,而《春秋》则是天子失官、王化之迹熄灭后,圣人所立之义。

春秋时代,统治者不再是垄断通天权力的君巫合一者,而是作为“人爵”的世俗君主;同时,一个“精神性的天下”出现并与“政治性的天下”区别开来,“圣”被归属于“天爵”,成为精神性天下的担纲主体。“圣”者是有德而无位的“无冕之王”、精神领域的“王者”。《郭店楚简五行》谓“闻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也”,圣的根本特征是知天道,因为知天道,所以对秩序具有开创性能力,“作者之谓圣”(《礼记乐记》)。“圣”虽具有立法者(“作者”)的定位,但其所确立的不再是某一具体社会内部的礼法,而是一方面以其自身生命存在挺立人极,其生命存在成为人之所以为人之原理的饱满性展现;另一方面,圣人基于人性的理解而确立文明秩序的基本原理,落实到“六经”所构筑的文本世界,后者内蕴超越具体社会和特定时代的普遍道义和秩序原理,其核心仍然是天下秩序,只不过它是以圣人为担纲者的“精神性天下”,它一方面回应人的安身立命问题,另一方面提供检讨“政治性天下”的尺度和判准。以六经的圣者之法检讨、反思具体社会的一王一代之法,这才有《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史记太史公自序》)所据之“义”,这恰恰是王官旧史所不具备的。

王官之六艺经由被符号化为圣人的孔子的改造,发生了由史而经的转化。孔子被符号化为圣人,其人格被视为“天地之德”的充分体现。如果说“圣”之“德”与天相通,那么,“经”则是“圣”之“文”,“文”则是“德”的客观化表现。由此,六艺成为六经,孔子构筑的六经文本世界,被视为一种神圣性空间,它超越了具体社会和特定时代,是百世之法,而非一代之法。正如王夫之说:“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

在天子失官、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失序状况下,孔子及其后学致力于从精神与教化领域确立秩序。六经所记载的虽是一个民族及其代表人物探寻秩序和意义的历史,但经由“圣”的解释转化,则成为超越具体社会与具体历史的形上之“道”,这“道”意味着文明与秩序之原理和方向。由于“圣”与“经”两大符号是共构的,这使得“经”成为“众言淆乱”“百家异说”状况下可以有所折中的“共识性中心”。六经的文本世界也因此不再被视为表达个体思想和情感心志的子学言说,而是被视为向着历代圣贤人格开放的神圣文本空间。“经”的成立借助了“史”的外壳,在“政治性的天下”业已被缩减为膨胀了的“国”的失序状况下,《春秋》以一国之史为基础,以“属辞比事”的象征性方式,承载“天下”之规范性和普遍性的“义法”。而六经作为对王官史学的转化,就是孔子通过创造性解释在开创新的秩序纪元。六经所记载之人与事,虽在过去,但“圣”者之所志,则在未来。

六经在历史中总是通过不断地解释而开放自身,六经之前,并非无道;六经之后,也并非意味着道仅仅存在于六经的文本世界之内,每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以自身方式探寻秩序和意义,都是参与道的方式,在每一个时代,六经总是通过新的解释者引入其体道经验而开显的新六经,六经在每个时代和社会的“生面”总是不尽相同,而对六经的解释本身,就构筑了中华文明在精神层面的连续性,它关联着对世界和人性的整体性理解,关联着对人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层解释,关联着对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之根据的理解。即便六经与经学博士制度和科举制度结合,获得了体制化支撑,但六经所提供的上述整体性解释也无法被化约为一套现成的具体结论,而总是在不同解释和争论的张力之中;甚至连经学文本自身就出现了从五经到四书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六经总是被解释的六经,总是通过解释被重新激活的六经。

在当今各大文明碰撞的世界历史时代,对六经的创造性转化必须立足于中国实践、世界秩序和人类未来。六经作为中华文明的历史性精神的表达和延续,在今天面对跨文化的处境,它必须在与其他文明的经学文本的互鉴中辨识自己的位置,重新认识自己。作为秩序原理与文明根基的六经,必须在应对个体问题、中国问题、人类问题和世界问题上显现自己的活力。这样的时代意识为六经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可能回到一个封闭的与世隔绝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所界定的世界,而是以开放性姿态、在不同文明的互鉴中提升自身、走向开放的世界和人类未来。因而,六经的研究也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训诂考辨,而是在承继千年传统而开启的统合古今之大视野中,走向思想的创造,唯其如此,六经才能成为我们时代的六经,才能成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六经。

(摘编自陈赟《经学的“返本”与“开新”》,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皆史,其史料主体是从尧舜至春秋鲁国的政教实践,后经由被符号化为圣人的孔子的改造,六艺也由史而被符号化为“六经”。
B.六经并非封闭而一成不变,它在历史中总是通过不断解释而开放自身,每个时代的解释者都可以引入其体道经验而开显新的六经。
C.六经记载了汉民族及其代表人物探寻秩序和意义的历史,但经由孔子的创造性解释转化成意味着文明与秩序之原理和方向的“道”。
D.圣人之所以被视为“圣”,是因为他“知天道”,不仅确立了具体社会内部的礼法,而且确立了文明秩序的基本原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作为中华文明正典的文本世界,不仅有王者之史,更有圣人之义,而六经之所以能成“经”,关键在于后者。
B.六经是中华文明的根基,蕴涵着中国人的秩序原理,但只有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在应对当今众多问题上彰显活力。
C.“圣”与“经”两大符号的共构使“经”成为“共识性中心”,也使六经的文本世界被视为向历代圣贤人格开放的神圣文本空间。
D.春秋时代的人君不仅拥有一个“政治性的天下”,还拥有一个“精神性的天下”,后者可以用来评判和检讨前者。
3.下列名言中可引证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战国末学者韩非子
B.固贵约六经之旨,而随时撰述以究大道也。——清代史学家章学诚
C.经名始自孔子,经学传于孔门。——中国近代经学家皮锡瑞
D.道非一家之私,圣贤之血路,散殊于百家。——明末清初经学家黄宗羲
4.全文对两个核心问题依次阐释,试概括这两个问题。
5.有同学认为六经只是先秦的文化,距今数千年,在今天已没有学习的必要。读了本文,你将用文中的哪些观点反驳他?
2024-05-0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雄浑”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

②“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重要表达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我们知道,“风”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骨”则决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风”为诗文之命意,“骨”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俊”,标举和倡导明朗、洗练、爽直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③唐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与归纳,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汉魏风骨、盛唐气象,尽管宋元以降空灵淡远成为文人的审美风尚,司空图所标举的雄浑、悲慨、豪放、劲健等品格,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学的美学追求,宋代诗学“兴趣”与“妙悟”说的倡导者严羽,赞赏盛唐之诗“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④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和描述。如清人姚鼐指出:“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这里,“阳刚”之美作为刚健美学的新表达,进入文论话语之中。

⑤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引入后,有人认为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刚健、雄浑、阳刚之美等都可包括在“崇高”范畴之中。实际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

⑥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西方近代美学家们认为,“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西方美学家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认为“崇高”是一种由病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起源于人们面临危险时所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恐怖和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只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才活跃起来。

⑦与西方美学范畴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宇宙雄浑劲健、运行不息,中华民族的先人从宇宙伟力中感悟永恒而又深邃的启示,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自信和理性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人的最大自由。在这和谐的壮美之中,没有偏颇、极端、分裂与毁灭,更无恐怖和惨厉。同时,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包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尚书》中就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易传》认为“刚柔相摩,八封相荡”;姚鼐说“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刘熙载也说“书,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中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伟、劲健,同时要有内在蕴藉,不能锋芒毕露。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两种美的完美结合。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岱年先生认为“刚健有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
B.“风骨”“雄浑”“阳刚”等美学风格都与“刚健”的美学精神一脉相承。
C.宋代严羽非常赞赏盛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刚健品格,由此提出了“兴趣”与“妙悟”说。
D.司空图提出的“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诗歌美学风格类型都是“刚健”美学风格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和描述,“阳刚”之美开始进入文论话语之中。
B.从汉魏至盛唐,以及宋元以降,“刚健”美学一直都是中国文人的主体美学追求。
C.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包含的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和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
D.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引用姚鼐的言论,论证“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的美学原则。
3.下列诗文名句中,最不符合文中“刚健”之美的一项是(     
A.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作者是如何论证“刚健”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的?
5.西方美学的“崇高”与中华美学的“刚健”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27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