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0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文本一通过描写簸箕这一乡土农具,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怀念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簸箕的筛选功能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乡村妇女的坚韧与智慧。文本二则揭示了作者的写作理念,强调低姿态高视角的写作方法,力求在平凡事物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文风。两则材料共同展现了作者对乡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文学表达。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簸箕

张金凤

簸,簸,簸簸箕,米过来,糠过去。一首遥远的童谣穿越时空而来,久远的乡村往事汹涌而至。突然强烈地想念簸箕,想念那些粗衣大襟的乡村女人。

簸箕是大腹便便并不美观的农具,就像那些被困苦遮掩了光芒的乡下妇女,粗陋简单但心性刚烈。簸箕的职责是筛选。与筛和箩不同,筛和箩是从眼睛上筛选,看表面,谁大谁小,尺度恒常,谁也蹬不了浑水,小的就让你过去,大的留下来,可簸箕不这样看,一张文凭就能糊弄得了我吗?冠冕堂皇的外表不是我审视的尺度,我是簸箕,专门挑内核、选品质。于是,簸箕凭空制造了风,将那些混迹在粮食中外表靓丽的虚空的伪君子们吹出了原形、干瘪的种子、徒有其表的壳子、假冒的草籽,簸箕将它们一一擒拿出来,吹出自己的视线,将体系庞大的杂草摘除,将内心坚硬恶劣的石块剔除,最后,只留下最根本、最诚实的粮食。

北方的簸箕是用匀称的细柳条编成,脱了皮的柳条雪白,一张新的簸箕便雪盈盈的。那些柳条刚刚定格的青春还有些生涩,纯洁的梦想还没有经过雨露风霜的打磨,它们意气风发地面对粮食和草糠。温润的枝条在层层打磨之后,才具有了柔软的筋骨、阔大的承载胸襟。一扇专事筛选的簸箕,成长是一帧月光里的史书。一根经过了多次磨砺的柳条,柔软如线若丝,左插右穿,见缝插针一般,经纬缜密,变格匀称。经烈日刺痛,历风霜浸润、火光映烤、时光腌渍的柳条,从芬芳水泽转身走进村庄,走进一户户农家,走成一个个腰身阔大的婆娘,去完成一个新赋予的使命。

一扇簸箕用久了就有了这家女人的气质,它饱经了谷物的打磨、草糠的挑衅、石块和土坷垃的进攻,甚至蒺藜种子的匕首,光鲜逐渐褪去,硬度变成韧性。一扇在农家驻守过的簸箕,连把手上都是被劳作的手抚摸得光滑可人的光芒。

土里寻食的母亲,硬要儿女学习簸簸箕。现在都什么世道了,还要这些老规矩!世道不管怎么变,理是不变的,簸簸箕的时候,心要沉下来,只有沉到底,你才能像一颗丰满莹润的粮食或者种子,永远不被生活的风扇到边缘。生活的路有千万条,你选择走哪一条呢?每一条都有不同的风景和坎坷,你选好了就一条道走到黑,可别这山望着那山高,把人生荒废了。

端正一颗心,该去的都会去,该留的一定会留下来.簸箕是送种子出征的地方,也是验收种子的后代回归的地方,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轮回,日子就是在庞杂里选择丰盈、丢弃荒芜。

打满补丁的簸箕最后挂在墙上,闲下来的簸箕感觉到筋骨都松散了,补丁再硬也掏不住时光的散沙,老了就是老了。那个端了它一辈子的女人也被手术刀缝缝补补打满了补丁,她说,一只满身是裂纹的破陶罐,说不定哪一天就哗啦碎了。当有一天,那个簸箕思念了好久的女人终于回来,和它一样挂在墙上,簸箕默默合上了眼睛,一朵泪花包在一片脱落的碎屑里落在地上。

(节选自《空碗朝天》)

文本二:

写作时我尽量做到低姿态高视角写作。每一篇文章我都是伏在大地上观察、体验、思考,我常常自我定位:我是大地虔诚的朝拜者,在它面前,我只有俯身甚至跪拜的姿势。只有把自己放在大地上,与它零距离,才能感受到它真实的脉动。写作的时候却是采用高视角的写作角度.我可以仰望一株庄稼,一朵微不足道的野花,一只瓢虫的低空飞翔。但是,我的视野不是只有这么短的距离,而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拉开,像从云端里看它一样去审视,去把要描述的事物放在最客观的宏观坐标上。

我固执地去写已经拉上帷幔的农耕时代的故乡,是因为我不想让我们的后人,在看不到具体的那个时代的风物的时候,连文字库里也没有它们具体的影子。我常常有种使命感,认为,我这一代人不去记录,就没有人能真实呈现它们了。我就像一位史官,枯坐在书房里,一点点梳理,写下锅灶木纪,碗本纪,窗世家,门世家,镰刀列传,瓦列传,犁铧列传……

……

我的写作对象没有新异的物象,都是司空见惯的也是被别人多次写过的题材。我所说的独特性就是力求在这些旧题材上写出新意,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即把寻常事物开挖出新的高度、广度和亮度。具体是,在写作上,我着重开挖这些平凡事物的内涵,不流于生活表面,将它们写出自己的特色。用一位文学前辈的话说,写某物就要把它写穷、写尽、写死,写得一般人再也没办法写。还有就是距离的弹性,我笔下的乡土风物看起来都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但它们却与当下的生活一脉承接,距离上看起来既远在童年,又近在眼前。它们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具有当下的深度思考。

(节选自于国鹏《张金凤:乡土文学是民族的根文学》)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叙童谣,引出写作对象“簸箕”,借此表达了对乡村的思念,奠定全篇情感基调。
B.作者将“簸箕”和“筛、箩”作对比,表达了对“簸箕”的偏爱,对“筛、箩”的不满。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形象地描绘出“簸箕”牢记自身职责,严格把好筛选关的这一功能。
D.文章构思巧妙,从叙写“簸箕”一生的经历中,发掘生活哲理,以小见大,有启示意义。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时我尽量做到低姿态”,是说作者在描写对象面前,采取俯身甚至跪拜的姿势。文本一中说簸箕“大腹便便并不美观”,就体现了这种写作态度。
B.“像从云端里看它一样去审视”,体现的是作者写作时的“高视角”,如对将要消失的“簸箕”,作者既历史又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了这一事物。
C.文本一第5段画横线的部分叙写母亲要求儿女学习簸簸箕一事,不仅是怀旧,还体现了作者的写作使命感和对当下人们行为的深度思考。
D.作为普通的乡土农具,“簸箕”却被作者写出了特色,体现了作者“把寻常事物开挖出新的高度、广度和亮度”的写作实践。
3.文本一是怎样围绕“簸箕”来组织全文的,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4.文本二指出,作者力求在写作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请从语言角度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现这一主张的。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艺术和策略智慧。材料一侧重于刘勰的观点,强调说辞的技巧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认为烛之武的成功在于其巧妙的语言运用和事实佐证。材料二则从战略和实力的角度出发,认为烛之武的成功不仅在于口才,更在于其对形势的深刻理解和战略眼光。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有助于全面理解经典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顺情入机,动言中务

(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材料二:

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有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为前提。这就把论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益。

为了回避与秦对抗,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有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疆土,对于晋国有益,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处呢?

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且与郑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

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

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引过去的事实做证,其目的是劝说秦穆公认清晋国的本来面目,进一步佐证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B.烛之武说秦穆公采用了一纵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擒”“收”上强调了秦晋围城一定会取得成功。
C.烛之武认识到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只着眼于郑国与秦国的关系是难以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径。
D.烛之武的说辞,从逻辑上看具有雄辩的色彩,但烛之武认识到,只停留在口才上还不够,还得靠事实说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站在秦国一方思考问题,没有逞一时之勇,图口舌之快,这是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的正确选择。
B.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
C.外交谈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
D.两则材料均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其作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的主观认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刘勰“披肝胆以献主”观点的一项是(     
A.韩愈《师说》阐述人们如何对待老师。
B.苏洵《六国论》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
C.李斯《谏逐客书》劝说秦王停止逐客。
D.庄子在《庖丁解牛》中强调依乎天理。
4.对刘勰的观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不同对你阅读经典作品有何启示?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展现了故乡四月的繁忙与美丽。作者以怀旧的笔触,描绘了农人们在田间劳作的辛勤景象,以及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真实。文章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还有对农人辛劳的深切体会,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对农人生活的理解与同情。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作者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四月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在三十年前当小孩子的时候,这个季节,我一天至少将这十四个字哼上十几遍。于今,我山窗里的小书案上,供着一瓶自采的山花,红色的杜鹃,火杂杂地像一团血。窗子外池塘里,三五头青蛙,敲着小卜咚鼓儿,和那菜地里的新虫声,吱吱儿和唱。我搁笔悠然神往,青灯有味忆儿时憧憬着我故乡的四月。

这个日子,正是四月南风大麦黄了。麦陇上风吹过去,将麦丛吹着一层盖下,一层涌起,造成了我们诗人所谓的麦浪。农人们戴着斗笠,穿着捉襟露肘的蓝布褂儿,一挑挑的金黄色麦捆,不断地向大麦场上送。那里有无数农家妇,高举着竹连枷棍子,摇撼着上面竹拍子劈拍劈拍打着场上铺着的麦穗。当我穿了蓝竹布长衫,站在冬青树下看她们时,一位十七八岁的村姑,放下了竹拍,扯下她头上的花布帕儿,撩着短发下的汗珠,转了大眼睛,向我露着白牙齿一笑,大先生,你也来试一下?这短镜头,我三十年来,未曾忘却。

绿树阴里,布谷鸟叫着割麦栽禾溜亮而又清亮。尤其是下毛毛雨的天,麦子收割光了,稻田里全放满了水,田缺口里,有剩余的水流出去,淙淙作响。这种响声,农人听到之后的那一分愉快,决非公子哥儿听唱片所能比拟于万一。你可以看到许多斗笠之下,一袭蓑衣,在水田里活动。陪着他们的,是伸着两只大角的牛。雨水和泥浆,终日在牛身上淋着。诗人又说了:雨后有人耕绿野。他以为是一种风景,可是让他来试一下,也许就不会有什么风趣了。

天晴了,村庄后的大山,换了一件碧绿的新袍子,实在好看。山上有时有一条垂直的白带子,界破了绿色,那是瀑布。村庄上的树,也格外地绿,人站在树下,凉阴阴的。墙头上的黄瓜蔓儿,结了许多淡黄色的花。水塘里飘着碗口大的嫩荷叶。我们来乡下的城市少年,又耳目一新。但这在农人所感觉的,却是忙,忙,忙。老祖父凭着经验,料着天气要大热,秧田里的青秧太老,不好插田,就四处找村子里的小伙子,明天请到我家吃插田饭。老大老二,被邻村人约去插田,天不亮出去,天黑未回。不如此,自家插田,人家是不卖力的。大嫂二嫂打了麦回来,点着油灯,煮咸蛋,磨糯米粉,预备明天绝早的插田饭。半大的男孩狗儿带了半天星斗的微光,牵牛到塘里,洗掉它身上的泥。还有大些的小三叔,下午被老祖父带着在秧田里拔秧,陆续地捆着秧把。老祖母在灶下生柴火,蒸着过年留下来的最后一方腊肉。小女孩也别闲着,一面带两三岁的小弟妹玩,一面摘豆荚。豆藤儿正堆了半个屋角,还没有清理出来呢。

插田日到了,鸡一啼,全家人就起来。灯火照耀中,交换插田工的村友,成群来到草堂里坐下。大盘子盛着的腊肉、豆腐、糯米粑,向桌子上送。天不亮,大家就吃第一餐插田饭。东方微明时,平原水田里,一簇一簇的农人,已在分群工作。挑秧担子的,撒秧把的,往来在田埂上。插田的农人,三四个一排,弯着腰在泥水里插秧,泥水被插着哗唧哗唧的响。这样,一直到太阳落下山去为止。但那布谷鸟还不肯罢休,绿阴里面,兀自唱着催耕曲,割麦栽禾

农家乐,在外表上看,也许如此。乡人最忙的时候,我常是站在大路上的树阴下看。农夫们戴着灰色的草帽,赤膊上披一块蓝布遮着太阳,两只光腿,深插入泥浆里。手拨泥水,将秧一行行插着,口里大声唱着山歌。到了中午,插秧累了,满水田里是山歌声。

我曾叨扰过第二顿插田饭,颇也别有风趣。韭菜炒鸡蛋,糯米粑,上面堆着红糖,红烧肉像拳大一块,不加作料,新黄瓜片煮豆腐,汤是白色的,都用大盘子盛着,摆满了一桌。照例还有一壶烧刀子,每人可喝三杯。有时,主人多加一盘下酒之物,如咸鸭蛋之类,那就太令人鼓舞了。除非说这就是他们的乐。

不过,由我想,农人是不怎么乐的。太阳那样晒人,我看他们工作,自己却缩在树阴里呢。田里的泥浆水,中午有点像温泉。插秧的人,太阳晒着背,泥浆气又蒸着鼻孔,汗珠子把披的那块蓝布透湿得像浸了盐水,皮肤晒得像红油抹了,泥浆斑斑点点贴满了胸脯和两腿。于是我了解他们为什么唱山歌,为什么中午的山歌,唱得最酣了。

在灯下陆续地想,我们仿佛已站在天柱山脚的水田中间,及绿树村前合,清泉石上流的环境里。山歌涌起,我正玩味着这是苦还是乐,一只灯蛾,将灯光扑了两扑,打断我的幽思。七旬的老母,十六岁的大儿子,正在这个场合眼看农忙。而那里距前线,只七十华里而已。我不能再想,我也就不忍再写了。

(取材于张恨水1943年于重庆创作的同名散文)

【注】①割麦栽禾:布谷鸟的叫声听起来像在说割麦栽禾。②天柱山:在安徽省潜山市。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憧憬着我故乡的四月       憧憬:怀思、向往
B.溜亮而又清亮             溜亮:明朗流畅
C.决非公子哥儿听唱片所能比拟于万一       比拟:比较
D.也许就不会有什么风趣       风趣:诙谐有趣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作者从视觉、听觉与嗅觉等方面描写回忆中的故乡,生动隽永。
B.文中对准备“插田饭”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乡村四月闲人少”。
C.末段关于“灯光”的描写既呼应了首段,又是回忆与现实的分界点。
D.在文中作者多是作为旁观者,这有助于文章在抒情中兼有理性思考。
3.文章描写了“故乡的四月”的景象,其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情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分析。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整体分析:文章通过对天坛建筑的“高、圆、清”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并通过与故宫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天坛建筑的宁静深远和开放式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敬天的思想。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圆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2.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3.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迟子建的《发现大地的星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极北地区四季更替中的人情风物。文章以回忆的方式,捕捉了故乡的贫穷与变革、自然与人性、悲欢与希望。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家乡人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题目“发现大地的星星”象征着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好与希望,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发现大地的星星

迟子建

我出生在正月,是和着风雪的节拍来到人世的,这个季节对极北地区来说天黑得早,人们做晚饭时,得点油灯或蜡烛。但这样的光明是耗钱的,所以为着节省,一般的人家会把炉火当灯。可是春夏秋时,我们在屋内无需炉火,拉开窗帘,月亮就来屋子投胎了,无论吃饭、洗衣还是铺被子,都可借上它大度的光。而冬天里为抵御寒风,双层窗格塞了厚厚的锯末,再加上一早一晚气温低,霜花就像玻璃窗娶的俏媳妇似的,紧密贴合着,浓得化不开,住屋与月亮仿佛隔了两世,炉火便是主要光源了。

但冬夜的光明依然是辽阔的,只要不是瘦得伶仃的上弦月和下弦月,月亮都是顶呱呱的天灯,而雪花铺就的大地,就是一个天然的反光板,天地间因之焕发着乳白的光晕。你可以穿得暖暖和和的,在月亮地里劈柴挑水,给牲口棚的牛马加草料。女人们串门子不用带手电筒,男人们凑一堆喝酒也不怕回来晚,月亮给他们照着路呢。

屋檐结了冰溜子,说明春天张开翅膀了。屋顶的积雪被暖阳融化后,屋檐白天滴答滴答地淌水,但随着夜晚温度持续走低,它们就被冻成螺旋状,雪亮参差地站成一排,恰如竖琴。有时我们一夜醒来,见晨曦将冰溜子镀上一层乳黄的微光,晶莹剔透得像棒棒糖,便跳起来摘下一根,咯嘣咯嘣地嚼,嚼得透心地凉。冰溜子落地碎成几段,看家狗也是馋嘴的,以为主人吃过的必定甘美,欢天喜地跑来舔舐,一尝就缩回舌头呜呜叫,满脸冤屈的模样。

春天里家家烧荒草、翻地、上粪肥、打垄,做着播种的准备了。我很吃惊那些小小的种子埋进土里,隔不多久,会长出绿苗。菠菜、生菜、水萝卜,要不了多久,就水灵灵地上了餐桌,菜窖剩下的萎靡的冬储菜,只能烀猪食了。

到了夏天,我们会在院子临时搭灶,把餐桌搬到灶旁。这时菜园的茄子豆角和西红柿都下来了,姹紫嫣红的它们进了油锅,若是再有几片肉加持,炖煮时满院子都是香味了。吃过饭,蚊烟缭绕时,常有串门子的来,人们喝茶聊着家长里短、婚丧嫁娶、雷公发怒、河神镇妖等天上人间的事,听得我们这些小孩子一惊一乍的。蚊烟散了,月亮和星星也出来了,极北的星空四季都是花园,而星星花儿是开不败的。

秋天一到,风又硬了,人们抓紧时间秋收,因为天这时变得小心眼,说变脸就变脸,常常是庄稼没收完,雪就来了。这时节的女人最忙碌,给家人做棉袄棉裤,大人的通常翻新一下,再加一层棉絮,小孩子长得快,几乎年年都得接裤腿和袖管,不然会冻手脖子和脚脖子。收了秋,把土豆萝卜白菜下到地窖,腌上咸菜,再腌上一大缸酸菜,趁着正午的太阳还是热心肠,赶紧打了襁糊,裁好窗纸,把窗户缝溜了。不然寒风的小舌头三九天伸进来,你就会有被咬的感觉。此时在菜园角落自由了半年的鸡,就不能成溜达鸡了,鸡架被抬进灶房一角,鸡被圈了起来。

冬天一拉开帷幕,就是一出长达半年的大剧,我们偎在火炉旁吃东西听故事的时候,山林的狍子野兔正努力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干枯的浆果和蘑菇,留鸟在树缝中探寻僵死的虫子果腹。一场又一场壮丽的日落染红了西边天,一场又一场辉煌的日出,让我们懂得黑暗不是没有尽头的。人们进入腊月就忙年了,买春联年画蜡烛爆竹,买烟酒糖茶和罐头,宰年猪,蒸年干粮,洗被扫尘。当然还得惦记死去的人,只要小年一过,就可以带着烧纸和供品去山上祭奠。上坟人挂着泪痕从坟场回来,洗把脸,叹上一口气,又忙年去了。这让我打小就懂得,死是必然的平凡的,从未有死者远离过我们,就像从未有生者会长生一样。

过一冬,向阳山坡的积雪开始消融时,蓝紫色毛茸茸的耗子尾巴花就顶着冰凌开了。体恤我们的春天,想着这地方的人被寒风吹打了半年,怪不容易的,便把羽翼伸向这里了。它所到之处,冰雪作古,碧草萌发,糊了一冬的窗纸和毛毡拆卸下来,屋子陡然明亮起来,鸡架被挪回园田,我们买来猪仔,了无生气的猪圈又有生气了。

我们的日子就在这四季中,随日月和流水,艰辛而踏实、朴素而温暖地缓缓流转。发生在山镇的每一个变革和进步,都令我们欣喜和激动。记得电灯取代了蜡烛的那天,全家人盘腿坐在炕上,简直不能相信头顶这颗小小的玻璃圆脑袋,发出的光比蜡烛要亮上几百倍,能照清人脸上的雀斑,照亮地板上的蜘蛛。而镇子首户买了电视的那年,我们一拨拨拥入这家,炕上地上站满了人,但见一个灰白的四方盒子通上电后,雪花点闪烁,随着主人拨动旋钮,黑白的画面出现了,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人能说话,鸟能飞翔,跟看电影一样,却不知放映员藏身何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更忘不了铁轨铺到山镇,第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时,一帮人追着火车啧啧惊叹,这可不就是森林的神龙么。

我在小镇抢过婚礼的喜糖,也跟着大人吃过丧饭。我喜悦地看着姐姐穿着鲜艳的嫁衣出嫁,也悲伤欲绝地看着父亲在阴冷的冬天吐出最后一口气。母亲寡居的那年,我非常担忧她,但父亲去世一个月后的除夕,她依然在灶上为我们煮饺子。永远记得饺子将熟时,她拉开沉沉屋门,朝寒风凛冽的户外撇了一勺饺子汤,召唤父亲吃饺子的情景。所以去年初春,我爱人二十周年忌日时,我一个人在哈尔滨的家中,也包了他生前爱吃的饺子,煮熟前也往门外撇一勺饺子汤,叫着他的名字,召唤他吃饺子。两个画面相隔近四十载,真是生死契闺,天上人间!

我最初走上文学之路,采撷的正是那片土地现世与隔世的花朵。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动物植物,生灵的欢欣与悲苦,万物的雨露与寒霜,都是我下笔的动力。我很难定义文学是什么,只能说天地间有两个星空,一个是澄明上苍赐予的,要抬头仰望:一个是悲欢人间赐予的,需低头拾取。一个作家不断深入地挖掘自然与人性之光,就是发现大地的星星,一块顽石会发光,一条河流会唱歌,一朵花会讲前世今生的故事,一只鸟会把人间消息传遍四方。浩瀚宇宙中,所有房屋都是陆地的船,载着芸芸众生,朝着星光的灯塔,远航。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过去家乡人冬天只能以炉火为主要光源,表现了家乡昔日的贫穷落后。
B.文章第九段家乡人初次接触电灯、电视、火车时的表现,反映家乡的变革和进步。
C.文章细节描绘栩栩如生,无论摹景还是写人,能收到杨枝净水、点石成金的效果。
D.文章以回忆性视角捕捉故乡人和事,而这故乡人和事是作者获得写作力量的全部。
2.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发现大地的星星”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3.迟子建说自己很喜欢弘一法师临终手书的“悲欣交集”,它道出了人生的真相,也道出了艺术的真谛。请说说本文是如何呈现这种“悲欣交集”的。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伦理和社会挑战。材料一侧重于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伦理学问题,强调智能增强技术的潜力和风险。材料二从竞速学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的速度优势及其导致的“人工非智能”现象,揭示了人类对智能机器依赖的潜在危害。整体来看,文章深刻反思了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的双重影响。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控制论之父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谈到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机器时,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这些机器的趋势是要在所有层面上取代人类,而非只是用机器能源和力量取代人类能源和力量。

虽然维纳的激进言辞和今天普通人对人工智能的担心都有夸张的成分,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确给未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这催生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学和跨人类主义的伦理学问题。准确来说,这种伦理学不同于传统的伦理学,它讨论的不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是人类与自己所发明的一种产品构成的关联,这种特殊的产品一旦超过了某个奇点,就存在彻底压倒人类的可能性。

实际上,对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伦理关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讨论。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依从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来进行的。

首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的路径。1956年,在美国召开了人工智能夏季研讨会,与会者探讨的是,如何将我们人类的各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以及大脑的思考都变成信息,并加以控制和应用,即将人类的各种感觉和思维转化为可以量化的信息数据。

然而,在这个阶段中,所谓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让一种更像人的思维机器能够诞生。

之后,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即智能增强。人工智能能否发展出一种纯粹机器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并以机器本身的方式来进行这就出现了机器学习的概念,它通过海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让机器提炼出自己的抽象观念。例如,在给机器浏览了上万张猫的图片之后,让机器自己提炼出关于猫的概念。一旦机器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概念和观念,这些抽象的概念和观念就将成为机器自身的思考方式的基础,机器将会形成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思考模式。一个不再像人一样思维的机器,或许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恐慌。毕竟,模拟人类大脑和思维的人工智能,尚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基于机器思维的人工智能,我们显然不能得出上述简单的结论。

不过,说智能增强技术是对人类的取代,似乎也言之尚早。智能增强技术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智能机器来弥补人类思维上的不足。智能增强技术带来了两个平面,一方面是人类思维的平面,另一方面是机器的平面,这两个平面之间需要一种接口技术,它让人与智能机器的沟通成为可能。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就是掌握智能机器与人类交流的接口技术。从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的伦理学角度来看,人类与智能机器的关系,应是一种共生的伙伴关系。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无论是一线的生产,还是对那些因衰老而无法行动的老人的照料,或许都会面对人与智能机器的接口技术问题,这是一种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新伦理学。或许,我们从这种景象中看到的不一定是伦理的灾难,而是一种新的希望。

(摘编自蓝江《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

材料二:

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提出竞速学概念,提议要把速度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在维利里奥看来,人类文明的变化,根本上是速度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挑战,恰恰缘于速度提升: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上的速度、对大数据的处理速度,完败人的生物算法。这轮速度变化的结果是:人们正在把越来越多的决断权交给人工智能算法。

从竞速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在当下主权性的民族国家格局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速度变化,正在使它实质性地拿到越来越多的决断权。

法国当代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曾提出人工非智能这个概念。在他看来,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自身恰恰会进入人工非智能状态——一种人为导致的系统性愚蠢。在这个人工智能声称比你更了解你的时代,你不再耗费精力去了解恋爱对象,而是通过约会APP算法帮你定位到最适合的TA”;决策者不再耗费精力去深入了解伙伴与对手,而是依赖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这才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的真正挑战。

(摘编自吴冠军《人工智能的人工非智能效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人工智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最大挑战。
B.“控制论之父”维纳认为智能机器会在所有层面上取代人类,这一观点虽然夸张,却有一定伦理学依据。
C.只要掌握连接人类思维和智能机器的接口技术,就能利用智能增强技术来弥补人类思维上的不足。
D.从竞速学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缘于智能机器的速度提升,也缘于人类的“系统性愚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让人工智能模拟人类大脑思维这个阶段中,如果我们补齐了人类思维所有的短板,就会使不可控的智能机器诞生。
B.要讨论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就不能忽略人工智能究竟是模拟人类思维,还是纯粹机器的学习和思维。
C.机器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概念和观念后,以此为基础,能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但它究竟能否脱离人类的掌控,目前还未可知。
D.智能增强技术未必会取代人类,如果我们能够让人类和智能机器形成共生的伙伴关系,或许就可以突破老龄化社会的困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智能增强技术的一项是(     
A.谷歌围棋机器人AlphaGo以3:0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柯洁。
B.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已服务乘客,它会综合判断路况做决策。
C.海底捞送餐机器人接到工作指令后,把菜肴送往指定的餐桌。
D.OpenAI公司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做到与人几乎无障碍聊天。
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人工智能和智能增强的区别。
5.从竞速学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怎样成为“人工非智能”的?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整体分析:《坟场救人》通过关大妈在乱坟场救助革命者倪老虎的故事,展现了普通百姓在革命斗争中的智慧与勇气。小说以紧张的情节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关大妈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觉醒,勇敢面对敌人的形象。环境描写如“穷鬼滩”的荒凉和阴沉天气,烘托了紧张的氛围,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作品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反映了革命年代的艰辛与希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共鸣。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坟场救人

茹志鹃

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三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这就是有名的“穷鬼滩”,后来这里又成了清剿队的刑场;不过那时被杀害的人也都是穷人,所以大家还是叫它“穷鬼滩”。

这里的坟堆大都只有二三尺高,四周稀稀散散地站着几株秃树。来上坟的人很少,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离大路较远,有一座坟,坟上还按了个定胜糕似的坟帽,土色是新的。坟前插着一炷香,放着一碗饭,那饭早已凉了。新烧的一堆纸灰,给风一吹,夹杂着枯叶,一起旋转着直升起来。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也没唉声叹气,也没号哭,只是发愣。

她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敞开了怀,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

“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

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关大妈眼睁睁地瞪着远处,耳朵里嗡嗡地响着儿子说的那句话:

“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啊……”

自从大军北撤以后,儿子一直好像背着自己在做些什么事。常常深更半夜的在外跑。去年年底,一天晚上,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提了一个硬小包来找他,那小伙子住了半宿,就悄悄地走了。哪知天刚放亮,清剿队下乡来清乡了,她急忙起来,脚还没跨出房门,就看见桂平高高地爬在屋梁上,正在把那硬包里的纸片,往屋顶上二梁木里塞。

关大妈一想起这事,又把儿子临死前的那句话,跟他临死时那不慌不忙的样子一对,心里好像明白了许多。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像打在耳朵跟前似的,吓得关大妈急忙站起。可四周静悄悄的,不见个人影,风仍在摆弄那一片野草。掉头望望通到镇上去的那条大路,连个过路人也没有,只是在远处扬起了尘土。

关大妈放下心,正要坐下来,忽又听到“砰砰”两下,接着就看到靠近大路那边的草,乱纷纷地朝两边倒。关大妈不由自主地走上几步去看,只见一个人,脸朝下,趴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蓝布褂子都渗透了。关大妈给怔住了。那人听到响动,就一跃站起来想走,却正好和关大妈打了个照面。那人呆住了,关大妈也抽了一口冷气。

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的吗?……唉!这孩子顶多比桂平大两三岁,看他淌的这些血,淌得脸都变了色……

砰砰,枪声又在大路那头响起来,关大妈眯起眼朝大路上一望,隐约地看见跑来了十多个人。回头一看,那小伙子,一弯腰正想走。突然,关大妈自己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力气,一伸手,拉住他就朝桂平坟前跑。

清剿大队上的两个家伙,满身臭汗,吆五喝六地跑进坟场,只见两个老太婆,一个趴在坟上,一个正在一边哭嚷:

“好了!哭两声就算了,你总算也对得起他了…….”

“喂!老太婆,看见有人朝这里跑没有?”

“啊?人哪?——喏!死了呀!是她的小儿子,死了两个月了。”关大妈大声说着,连自己听着,也觉得这不像自己的喉音了。

敌人跺着脚,又对着关大妈的耳朵叫了一遍。

“人?……”关大妈恐怖地叫了一声,说道:

“啊呀!老总啊!你把我的汗毛都说得竖起来了,你们难道不知道,这里是个多年的乱坟场,有名的‘穷鬼滩’。到了月初月半,碰到天阴下雨,连大白天都会出来游魂的,我们上坟的都不敢单身来,老总,你可不能这么吓我这个老太婆呀!……”

天色更黯淡,更阴沉了,枯草瑟瑟地摇摆着。

叭的一声枪响,划破了死般的沉寂,敌人对空放了一枪,壮了壮胆,又对准趴在坟上的老太婆,踢了一脚,正要开口,关大妈就接口道:

“她哭得晕过去好几回,恨不得跟了她儿子去呢!还管什么人跑不跑的。”

这时,天上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两个贼兵向四周瞅了两眼,走了几步,又紧走了几步,就慌慌张张地跑起来,活像后面有人在追似的,一直跑出了坟场。

关大妈看他们走远了,赶紧拉着那个戴着她的头巾草帽,穿着她的大褂的小伙子说道:“孩子,我们快回吧……”

关大妈活了五十多岁,很少这样喜欢过,原来自己救的这个小伙子,就是倪老虎。

(选自《关大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子桂平曾说“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正是这朴素的阶级觉悟,成了关大妈临危救助革命者倪老虎的直接动力。
B.关大妈第一眼见到受伤的倪老虎,“那人呆住了,关大妈也抽了一口冷气”,这是因为倪老虎的伤势太严重了,让关大妈手足无措。
C.关大妈说“穷鬼滩”连大白天都会出来游魂,意在吓唬贼兵,希望他们快些离开,不要仔细搜查。
D.“她哭得晕过去好几回,恨不得跟了她儿子去呢!还管什么人跑不跑的”一句含有“她都伤心糊涂了,可能又晕过去了”的潜台词。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坟场救人》为题,直接点明作品叙写的中心事件,这样拟题,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又能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B.“穷鬼滩”是关大妈与倪老虎的交汇点,小说通过关大妈智救革命者的故事,着力展示她与清剿大队斗智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的品质。
C.小说引人入胜,先后四次用拟声词“叭”“砰砰”“砰砰”“叭”描写清剿大队追兵的枪声,营造越来越紧张的故事氛围,使读者的心越揪越紧。
D.小说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关大妈祭坟、关大妈忆儿、关大妈救人、关大妈与倪老虎回家分别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小说中写关大妈应付清剿大队盘问时,“关大妈大声说着,连自己听着,也觉得这不像自己的喉音了”,这表现了关大妈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小说开头和情节展开后有多次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材料一主要论述《红楼梦》“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出场为例,展示了这种方法如何在人物亮相瞬间使其形象鲜明。材料二主要探讨《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对照方法,强调高级的性格对照应从外部转向内部,通过性格内部的美丑对照和二重组合形成复杂的性格系统。材料三分析《红楼梦》运用反复皴染法塑造人物,指出作者通过反复皴染和生活细节的精雕细凿,成功刻画了主要人物的复杂性格。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写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深意。

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具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两首《西江月》,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似贬实褒、明贬暗褒、寓褒于贬,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不合时宜的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

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总写只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似蹙非蹙状之,现出其多愁善感: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而闲静等词语意在突出她的气质的独特性。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节选自关四平、陈默《谈〈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

材料二:

不同人物之间性格的对照可以使彼此之间的性格区别得更加鲜明,相互起衬托作用,而带有较高审美意义的人物性格的外部对照,应当是《红楼梦》式的对照,对照的双方都应当具备丰富的性格内涵,只有这种对照才是高级的对照方式。那么这种高级的性格外部对照方式怎样才能实现呢?关键是必须从外转入内,即依赖性格内部的美丑对照和美丑的二重组合,并且,典型性格内部的对照,很少只是单纯的一组对照关系,它往往形成多组对照关系,并形成性格内部的对照系统。在这个对照系统中,杂多的性格元素,通过一定的中介,分别形成一组一组的对立统一联系,这就是性格整体中的二重组合单元,这些二重组合单元,在性格内部积极运动,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形成丰富复杂的性格。以项羽为例,他的性格就是一个复杂的对照系统。钱锺书先生汇集《史记》中其他人物对项羽的评价,找出项羽多种性格元素的两极对照,他说:“‘恭敬慈爱’与剽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项羽丰富复杂性格系统包括善与恶、残暴与仁爱等多种性格的二重组合单元,由于两极对照中又有心理中介与感情中介的联系,因而形成犁然有当的性格运动。

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主要人物可以形成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次要人物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例如《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具有自己复杂的性格对照系统,而次要人物晴雯、袭人等,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以袭人为例,她既恪守奴才的本分,全心全意地尽奴仆之职,但也流露出对自己奴才命的不满。她对主子极其温顺,似有逢迎之嫌,但她又同情刘姥姥,惜老爱贫,似无势利之心。她对宝玉既有也有,既有奴仆对主子卑微的恭顺,也有青春少女对恋人真实的痴情。袭人性格内里包含着美丑、善恶的对照,这种对照是由很多二重组合单元互相交叉构成的,因此,袭人的性格也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袭人的性格塑造与晴雯的性格塑造,都是非常成功的。她们两人形成一种性格对照,让人感到她们的性格虽然清晰,但又不是一览无余,没有人为的对照痕迹。这因为她们自身的性格是丰富的,其内部也有对照,也有联结,也有统一,深层结构中蕴涵着许多一家独有的内容。这些内容既确定又不确定,既复杂又深邃。这样,她们的性格外部对照,由于自身性格内涵的丰富,而获得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一部作品的形象体系,尽管作家可采取多种对照手段,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物性格内部的对照和组合。

(节选自刘再复《红楼梦悟》)

材料三:

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只这个简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出来了。

(节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场定型”是指人物一出场,就从总体上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的一种方法,可以使人物在亮相瞬间形象鲜明。
B.塑造贾宝玉这一形象时,作者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借林黛玉的眼,从服饰、容貌、内心之情等方面为贾宝玉“定型”。
C.在人物性格内部的对照系统中,“杂多”的性格元素可以分别形成多组对立统一联系,即性格整体中的二重组合单元。
D.《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描写渲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更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反复刻画出来的。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塑造人物善于以形写神,如对林黛玉“眉”“心”的描写就写出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的“神”。
B.材料二通过袭人和晴雯形象间性格差异的分析,论证了次要人物的塑造成功主要来自外部的对照和比较。
C.材料三运用了举例论证,选取《红楼梦》中的典型例子将两种塑造人物的方式进行比较阐述,增强了说服力。
D.材料三论述了《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几种方式,这些方式虽有所不同,但都能让所刻画的人物活灵活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宝玉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呈现了外表英俊、眉目含情、喜怒无常的不合时宜的整体形象。
B.“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林黛玉眼里王熙凤的出场定型。
C.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正派和反派性格单一又鲜明对立,这种塑造方法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高级人物性格对照方式。
D.《鸿门宴》中,项羽的英勇霸气、天真轻信与刘邦的能屈能伸、虚情假意形成对比,这属于高级的对照方式。
4.请结合材料二分析《祝福》中“我”的形象是如何体现“性格对照”的。
5.请在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或刘姥姥中选择一人,结合材料三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反复皴染法塑造人物的。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原味》通过奶奶对童年好友麦花的回忆,展现了纯真年代的友情和对往昔的怀念。樟木箱和木质文具盒作为重要意象,象征着珍贵的记忆和情感。奶奶与麦花共用文具盒的细节,体现了那个年代的质朴与真挚。故事结尾奶奶对麦花的思念与清明时节的播种相呼应,增添了情感的厚度。《哦,香雪》则通过香雪在学校的经历,反映了城乡差异和人性的复杂。两篇文章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铺陈,打动读者,引发共鸣。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原味

柴亚娟

奶奶佝偻着身子在她的樟木箱子里翻找半天,据说这箱子是她的陪嫁品,建了新房有很多旧东西都被母亲扔了,唯有这个用了六十年的箱子保留了下来。尽管母亲给奶奶的卧室打了一溜吊柜,可奶奶依然坚持用她的箱子。

在箱盖和箱壁的连接处有一把黄铜锁,因年久失修,锁其实只是个摆设,而钥匙早不见了。奶奶从里面拿出一个木质文具盒,那是干净的,但奶奶还是用手不断摩挲。半个世纪过去了,文具盒上的花纹依稀可见。奶奶双手捧着文具盒,表情平淡,像是看惯了春月秋风,人世间的事物再也引不起她的兴趣,她明明知道我在她身边看着她,可她的目光里自始至终都没有我……

我知道她又想起了她的童年好友麦花,那个和她共用一个文具盒的小女孩。也许我这样说不够准确,她是梦见了麦花。

你没看见过吧?你肯定没看见过,其实呢,麦子也开花,你想想整片麦田一片黄,铺天盖地的,把你的眼睛都遮住了,你想不哭都不行。这是奶奶给我重复了无数次的一个画面,在她有限的审美意识里,没有比麦花更好看的花了。奶奶说完她的梦境,依然拿着木质文具盒来回地晃动。

麦花父亲是附近有名的木匠,会雕工,会画,至于软桌儿活,那更不用说了。这个文具盒就出自他的手。麦花喜欢,我奶奶更喜欢。据我奶奶说,麦花——开始想把这个文具盒送给她,被她拒绝了。这么贵重的礼物她怎么好意思要?那时候别说文具盒,有人上学连书包都没有,只用包袱皮包。文具盒可算奢侈品了。但奶奶太喜欢这个文具盒了,她和麦花同桌,只要麦花把文具盒放在桌上,她便忍不住拿在手里看。

后来麦花的文具盒丢了,看来不只是奶奶喜欢这个文具盒,大家都喜欢。那天应该是奶奶童年时代的高光时刻,她说,不论你们谁拿的,只要放学前偷偷把文具盒还回来,那就不算偷。要不然我去告诉二叔,让他来学校破案。所有的同学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奶奶的这个二叔是公安,专门抓小偷,很有名气。

奶奶给麦花找回了文具盒,麦花自然对奶奶十分感激,接下来她又想把文具盒送给奶奶。她说,咱俩这么好,我本来是要送给你的。现在丢了又被你找回来,如果你再不要,那我可生气了。奶奶说,好玩意儿谁不想要,说不要那是假的,可你把文具盒给我,你也没啥使。

那时候同学们的文具大部分都用一块布或者手绢什么的包着,用了打开,不用再包上,其实也挺方便的。奶奶没有文具盒,她的文具一直是用手绢包着的。麦花看着奶奶说,要不然这样,咱俩共使一个文具盒,反正这个盒子大,能装。

奶奶说,你不知道两人用一个文具盒也有好处,不像你们现在一人一个笔袋,自己使自己的,我们,得在一起做作业,因为文具都在一个盒子里装着嘛!时间长了我们也分不清你的笔我的笔,拿过来就使,我的也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我们不但作业完成得好,关系也比以前更好了。当然也有不便的时候,麦花心粗,那天轮到她带文具盒了,她居然没来上学,我只好跟同学借了半截铅笔将就着把课上完。我本来是要兴师问罪的,可她把一条红丝带扎在我的辫子上,然后搂住我一个劲儿地笑。

麦花家搬走得很突然,眼看她们小学要毕业了,麦花忽然对奶奶说她家要回辽宁老家。奶奶说,你能不走吗?说完这句话奶奶的泪水就流了出来。麦花说,你当我愿意跟你分开?说完她也跟奶奶一起哭。奶奶说,要不你在我家住……这太不现实了,两个孩子临别难舍难分的,奶奶一直跟着马车送到镇上。麦花说,我还会回来,两座山到不了一起,人要见面还不容易吗?

奶奶说,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一辈子,本来说好写信,可她一封也没写,我想写又不知道地址。我说,奶奶你怎么知道她没写?也可能她写了很多但都没寄到……

奶奶说,她是怕我惦记啊……这人也真是的,怎么不为人家想想?

我说,这不挺好吗?你想着她,她肯定也想着你,要是你们频繁走动,有了物质关系,那就变味了。

奶奶像是没有听见我的话,把文具盒放在木箱里,扣上锁,然后看着春风恣意地拍打窗棂。她喃喃地说,又到清明,该播麦了。

不知为什么,这个故事我听了无数遍,以至于有的细节我比奶奶讲得还要好,可只有这次入心了。我似乎真的看到了麦花,一朵一朵地在我眼前飘拂晃动。

(有删改)

文本二: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尽管不爱说话是她的天性,但和台儿沟的姐妹们总是有话可说的。公社中学可就没那么多姐妹了,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地回答:“两顿。”然后又友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

“三顿!”她们每次都理直气壮地回答。之后,又对香雪在这方面的迟钝感到说不出的怜悯和气恼。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

“那不是吗。”香雪指指桌角。

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嗒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的小木盒,尽管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嗒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妈妈知道樟木箱里有奶奶收藏了50年的文具盒,所以建了新房仍然把它留了下来。
B.作者有意回避时代特征而专心讲述个人的记忆,使作品情感更细腻,更能打动读者。
C.麦子开花时“铺天盖地”“一片黄”,既表达奶奶对麦花的思念,也与最后一段相照应。
D.麦花与奶奶分别后,从此音讯皆无,给读者留下不尽的想象,也使小说主题变得沉重。
2.关于文本二中香雪和同学们关于一天几顿饭的对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明知香雪来自于贫困地区,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却仍然向她发问,带有嘲讽的意味。
B.香雪并未觉察同学们的真实用意,每次都认真作答并友好地反问,体现了她的单纯和质朴。
C.“故意”“友好”“理直气壮”等词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直接呈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D.这段对话运用对比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的善良与丑陋,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3.文本二“它在一阵嗒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赏析。
4.斜升反转是微型小说情节结构的主要类型之一,即抓住一个核心细节,先反复渲染,再进行反转,形成意外结局,作家刘海涛认为《原味》就属于这种结构。请结合文本一加以阐释。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小说通过描写薛立宵与美国货币学家D•安德森的交流,展现了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中如何通过科学的货币政策稳定根据地经济。小说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刻画了薛立宵学识渊博、视野开阔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中美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相互尊重。环境描写如四合院的月色和夜来香,营造了温馨融洽的氛围,突显了中美学术交流的友好氛围。张佳欣的角色则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烽火银花(节选)

宋文盛

那是一个春天的午后,张佳欣离开薛立宵居住的四合院,走了有二三百米的距离,看到村口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在比比画画地向路边放哨的儿童团打听着什么,张佳欣觉得这个外国人好像在哪儿见过,连忙走过去自报家门。看到D•安德森那因为惊奇而睁大的眼睛,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怎么会是你,小欣!”D•安德森吃惊地问道。

怎么不会是我,尊敬的美国货币学家。张佳欣调皮地反问道。

D•安德森高兴地张开双臂,和张佳欣拥抱在一起。

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见面,我们得好好聊一聊。

嗯,我也这么想。

你也知道我要会一会贵党的货币理论专家薛立宵先生,听说你刚从他那里过来,你得领着我去。

这也没有问题。张佳欣笑了,我正想听听您这位著名的美国货币学家的货币学说,好好地学习学习呢。美国纽约的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中心,从那里走出来的货币学家可是一个大宝贝。以后我还得要求我们北海银行总行的领导,请您来给我们讲讲课呢!

薛立宵正在东厢房的炕上盘着腿写东西呢,此时传来了敲门声。薛立宵趿拉着鞋走到门口打开门一看,愣了:小欣,你才走了多大一会儿,怎么又跑回来了?

薛老师,我在回培训班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来自美国的洋教授,他正在打听您呢,正好让我给碰上了,我就把他领到您这儿来了。

薛立宵往外探了一下头,不由得一怔,果然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带着他的翻译站在门外等着呢。薛立宵立即请他们进了屋里。可是到东厢房一看,炕上、桌子上到处都摆满了书籍。薛立宵有点儿尴尬地说道:你看看,你看看!屋子里乱得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D•安德森道: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薛先生是做学问的。没有想到,薛先生就是在这样的农家土炕上做学问的。

要不这样,我们到屋外院子里谈吧,那里比这里宽敞。薛立宵看着D•安德森和张佳欣,有点儿尴尬地建议道。

一场关于货币理论的高峰论坛,就这样在没有任何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在沂蒙山区的一个普通而僻静的农家小院子里开始了。

听了张佳欣对D•安德森先生的介绍以后,薛立宵笑了:先生的大作我曾经拜读过,就是那篇《货币价值理论的比较研究》。真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能一睹先生的风采,真是三生有幸。

这可真是想不到,薛先生是在哪里读的?薛立宵的话一下子拉近了他和D•安德森先生这位远道而来的著名美国货币学家的心理距离。

那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后,我在上海被捕入狱,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蹲了三年。在那里,我看了很多中外学者的政治经济学论著,也曾经读了您的论著,感到受益匪浅呀!

“1927年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薛先生的记忆力可真是非同常人呀!”D•安德森不由得感叹道。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先生的著作激发了我探讨货币理论的兴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您也是我的老师。

哦,那太有趣了。”D•安德森一耸肩膀,笑了起来,我总认为你们共产党人是不懂经济的,更不懂金融和货币。

那先生您是把我们共产党人的胸怀、视野和境界看得太狭窄了。薛立宵接着说道,我们共产党人是以建立世界上最完美、最理想的社会为目标的,要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就应该汲取世界上所有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开阔自己的视野,指导自己的实践,否则,岂不将南辕北辙,贻笑大方?

张佳欣提起茶壶给D•安德森和薛立宵等人先后续上水,就又跑到隔壁院落,安排人去北海银行总行通知一下:D•安德森先生和他的翻译现在薛立宵的住处,让他们不要找不到人的时候着急;再就是过一会儿派人牵着马来接D•安德森先生及翻译,但是不要进到院落里,就在隔壁院子里等着,什么时候他们谈完了,什么时候张佳欣来通知他们接回客人。

薛立宵先生,本人长期以来以货币研究为己任。这些年来,我去过许多国家,发现在战争期间的通货膨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但是在同样的情况下,北海币却保持了币值的基本稳定。在一段时间里,我注意到在贵方的根据地北海币和法币的比价由12变成了16,使得人们纷纷抛出法币,北海币逐渐占据了市场,根据地的物价也出现了大幅回落。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我对此现象已经关注了一个不短的时期了,在此我想请教薛先生,贵方是怎样创造这一奇迹的?”D•安德森问道。

薛立宵道:谢谢D•安德森先生的关注,这说明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货币科学同样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在这里我要补充一点,那就是近期为了防止根据地物价的继续下跌,损害生产厂家和供货方的利益,我们加大了北海币的市场投放量,大力购进物资,从而扭转了物价持续下跌的局面,保持了根据地物价的稳定。

据我所知,贵党在山东发行的北海币一无金银做保证,二无外汇储备,三无美元、英镑等强势货币的支持,这可是和世界各国的货币都不一样的。这样的货币是怎样在动荡的战争环境中保持了币值的稳定的?太不可思议了!”D•安德森继续发问道。

我们根据地的货币是有物资做储备的,而在根据地,物资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黄金、外汇。我们每发行一万元北海币,至少要用五千元来购买粮食、棉花、棉布、花生等重要物资。如果物价上升,我们就出售物资,回笼货币;反之则增加货币的投放量,收购物资。

月亮升起来了,小小的四合院里洒满了一片月色,既明亮,又清新,夜来香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香气。

薛立宵和D•安德森的谈话还在进行,张佳欣早就把摆在小桌子上的餐具撤下,重新给他们续上茶水。

交谈不知进行了多久,此时看来已进入了尾声。

D•安德森看看手腕上的手表,有些依依不舍。

薛立宵概括地说道:总之,我们北海币发行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条:第一,货币发行的数量要适度;第二,货币发行要有重要的物资支持和保障;第三,要依据市场的情况来吞吐货币,实现货币和物资间的良性互动。

D•安德森说道:薛先生的货币理论,我是第一次听到,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这一趟不虚此行呀,谢谢薛先生。同时,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请教先生。

请问薛先生,在我们美国能否也采用你们这个办法?”D•安德森诡异地笑着问道。

哈哈哈哈!薛立宵也笑了起来,这个问题我暂时回答不了。美国是金融帝国,纽约的华尔街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D•安德森先生,你可是给了我一个世界性的顶级课题呀!

D•安德森也大笑了起来,他站起身来,握着薛立宵的手,和他一起来到四合院的门外。北海银行总行派来的人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D•安德森回过头对薛立宵说道:薛先生,今天的交谈令我感到特别愉快。回去后,我要把贵党的这个货币学说向我的同行进行介绍。下一次国际货币理论研讨会,我将邀请您来参加。

D•安德森和薛立宵、张佳欣紧紧握手、拥抱,然后跨到北海银行总行同志牵来的马背上,策马而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张佳欣看到正比比画画地向路边放哨的儿童团打听消息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连忙自报家门,可见她是一个警惕性很高的革命青年。
B.“薛立宵趿拉着鞋走到门口”“炕上、桌子上到处都摆满了书籍”两句凸显出薛立宵是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生活邋遢、虚有其名的人。
C.D•安德森诡异地笑着问薛立宵,在美国是否也能照搬北海币发行的方法,“诡异”一词说明D•安德森的笑暗含着美国的货币政策阴谋。
D.从薛立宵对北海币发行原则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在发展根据地经济、保障民生、维护人民政权的稳定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佳欣说“美国纽约的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向往之意,薛立宵说的“纽约的华尔街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则暗含不以为然,前后形成对比。
B.小说对张佳欣和D•安德森两人的性格刻画得生动又鲜活、丰满充实,有力地衬托了主人公薛立宵视野开阔、专业知识过硬、精神崇高的形象。
C.D•安德森对共产党在动荡的战争环境中能保持根据地币值稳定感到不可思议,侧面反映出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货币战争中取得的辉煌胜利。
D.小说中四合院里明亮清新的月色、散发淡淡香气的夜来香等环境描写,暗示了此时谈话氛围融洽,为下文D•安德森向薛立宵发出邀请作铺垫。
3.张佳欣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薛立宵这一人物形象的。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