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0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群居性动物与人类社交行为的对比,探讨了生物学上的社会性与人类语言特性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虽然人类具备一定的社会性,但其语言和文化活动是自主且灵活的,不像昆虫的行为受遗传指令驱动。文章运用了丰富的类比和科学观察,突出了人类语言的独特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强调了人类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种比较深入、生动,有助于读者思考人类行为的本质。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群居性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会性。有些种类,其成员彼此联系在一起,互相依赖,就像一个组织内接合松散的一些细胞。群居性昆虫就是这样。它们一生中都在集群中行动和生存,一个蜂窠就是一个球形的动物。有的种类,群居性不这么严格,其成员一起建立家庭,集合资金,结成团体成群出游,分享食物,但任何个体离群独居都能存活下来。还有一些种类,时时利用社交聚会进行进食和繁殖等特别活动。

②谁也不愿认为,迅速膨胀、黑鸦鸦盖遍地球表面的人群,跟一个蚂蚁窝或一个蜂窠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相似之处。我们不是没有头脑,日常行为也不是由基因组详细地编码好的,也不像是强制性地联系在一起,在干着一种类似昆虫筑巢那样单一的、统一的、一成不变的工作。群居性动物倾向于专心致志地干一件特别的事,通常是对它们的个头来说很庞大的工程,它们按照遗传指令和遗传驱力不停地干,用它来作群体的住房和保护所,保证自己的永久性。

③当然,在我们一起做的一些事情中,有表面上类似蚂蚁的地方,比如,在整个大地上营造玻璃和塑料的城市,在海底耕耘,组建军队,或把我们自身的标本送上月球,或向邻近的星系送去一份备忘录。不过,只要愿意,我们随时可以停下一件事转而干另一件,不像黄蜂那样被基因制约着永远埋头于一项活动。那么,在生物学的意义上,12世纪倾城出动在欧洲大陆到处建造大教堂,那种活动是不能算作社会性行为的。如果我们能随意干、随意停,那就不大可能是我们的基因编码了详细的指令。

④实际上,从长远看来,我们大概还是不要在生物学意义上成为社会性的好。如果有谁告诉我们,从智力方面说,我们自己是被用绳子拴成一串儿的,在遗传因素的驱动下,懒洋洋地在干着某种毫无特色的集体性工作,建造着一种庞大的东西,大得让我们永远见不到它的轮廓;那么,我们不会把这当成好消息的。我们这一个会说话、会辩论的独特物种,如果竟也有这样的负担,那岂不特别残酷、特别危险吗?然而,我们人类的语言没想到恰恰就是这么回事。

⑤有一件事越来越令人不安:似乎语言的天赋是人类的唯一特征,是它在遗传上把我们大家标记为人,把我们跟其他的生命形式区别开来。语言,像鸟作窝、蜂筑巢一样,乃是人类普遍的、生物学上特有的行为。我们进行这种活动的方式是集体的、强制性的、自动的。没有它,我们就不成其为人;我们若与之分离,我们的头脑就会死灭,就会像离开蜂窠迷路的蜜蜂一样。

⑥我们生来就知道如何运用语言。辨认句法的能力,把字词组织、配置成可解的语句的能力,是人的大脑生来固有的,我们生来就能从一串词里辨认出语法的意义。乔姆斯基像生物学家观察活组织一样观察了语言,在他看来,语言“肯定是人类大脑的生物学特性”。语言的这些普遍属性是遗传决定的;这些属性并不是我们学到的,也不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创造的。

⑦语言一旦有了生命,就会像一个活泼会动的生物一样活动。由于我们大家全都从事于其中的、永不停息的活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无时不在变化。新词被造出而加进来,旧词改变或抛弃了原有的意思。连词成句、联句成章的新方法兴而又灭,但是,内在的结构只是生长着,丰富着,扩大着。单个的语言也衰老,并且似乎死灭,但却在周围的大地上留下了子裔。独立的几种语言可以并列生长,保持各自的独立完整;有时,两种语言又可能凑到一起,融合,复制,生出几胎新语言。

⑧如果说,语言处在我们社会存在的核心,把我们聚拢在一起,用意义的大厦覆蔽着我们;那么,也可以同样有把握地说,美术和音乐乃是那同一个遗传决定的普遍机制的作用。大家一起做做这些也算不得坏事。如果因此我们就成了群居性生物,就跟蚂蚁一样,那么,至少我是不会介意的。

(摘编自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群居性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会性,但都会在遗传因素的驱动下专心致志地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B.人类建造城市、海底耕耘、组建军队、高速运输、着陆火星、研究太阳能这些都是如同蚂蚁专心致志于一件事。
C.在作者看来,人类作为会说话、会辩论的独特物种,是不愿意把自己等同于蚂蚁或蜜蜂这些低等生物的。
D.乔姆斯基像观察活组织一样观察语言,发现语言是人类大脑的生物学特性。语言一旦有了生命,就会像一个活泼会动的生物一样活动。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说明群居性动物的社会性特点,作者在文章开头采用了分类别和举例子的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B.第②段在说明人类与其他群居性动物不同时,运用了下定义、作比较的方法,使表达严谨、明白晓畅。
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⑤段的中心论点:我们生来就知道如何运用语言;没有语言,人类就会死灭。
D.作者认为,语言、音乐、美术都处在我们社会存在的核心,把我们聚拢在一起,使我们活得有意义。
3.作者为什么说人类不要在生物学意义上成为社会性?请根据文本概括说明。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包头市中心的一块原始草原,突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美。作者梁衡不仅赞美了草原之美,还强调其在紧凑的城市中成为一片净土的难得与珍贵。文章对比了国内外其他城市的自然景观,并进一步畅想未来的草原应有的改进和保护。通过抒情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希望人们重视和维护这一城市绿洲的情感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中草原畅想

梁衡

物以稀为贵,景以奇为绝。一个平常的日子,我在内蒙古包头市遇到了一个极不平常的奇绝之景。

包头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包钢而号称“钢城”,一个有着近300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居然在市中心留有一块10680亩的原始草原。我估计这在全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就是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罕见的奇观。听说德国柏林的城中有一大片森林,乘车进入市区真的是在森林中穿行。这是冰冷的水泥与绿色生命的反差。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存不住半点雨水,但是普定县有一个万亩大草原。驱车盘上海拔1600米的猴场乡时,我惊呆了,眼前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深齐腰,绿浪翻滚。当地人骄傲地称之为“云中草原”。这是死亡之石灰岩与生命之绿草的反差。如果不是偶然的相遇,到哪里去寻找这种让人惊艳的美呢?

大凡奇迹的形成总有偶然因素。贵州的喀斯特草原是大自然的偶然,那里山高人稀,大风吹尘为土,飞鸟落籽生草,渐成草原。而包头的城中草原则是人为的偶然。新中国成立之初,请苏联专家设计这座城市,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三个城区遥相呼应却互不相连,中间空出了一片茫茫的荒原,这让当年的人们工作生活很不方便。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恶化,这些荒地倒成了舒缓城市危机的清凉剂。历任的地方官员抓住当年偶然留下的这个“尾巴”,顺应时势巧发展,锲而不舍做文章。他们敬畏上天的赐予,冷静地维护着她的尊严。任凭东西南北风;这些西北汉子敞开身上的老羊皮袄把这一片软软的草原搂在怀里。这是一块卞和之玉啊,既不敢切割,更不能轻抛,耐心等待,总会有一天大放异彩。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保卫战。暗中角力,目标不变,一步一步连续奋斗了40年。今天在包头,我们看到:当我们恭敬地向自然作出让步时,大自然就慷慨地回赠了我们一万亩草原!在寸土寸金的市区,在机声隆隆的“钢城”,这是难以形容的无价之宝。

站在观景台上,我遥望这万亩草原:一汪绿海,风过草面,层层起浪;杂花生树,水流潺潺。而绿海之岸则是鳞次栉比的楼房。住户推开窗户或步入阳台就可以看到茫茫的草原,那是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或者在新疆的天山牧场才能看到的宏阔场景啊!陈毅曾说:“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今我借其言:“愿做包头人,不愿做神仙。”我要大声地告诉朋友们:来这里吧,这里有一块净土,有一片城中草原,一块离城市、离铁路干线最近的诗意的远方。

但爱之愈深,责之愈严。这块卞和之玉还有待细细加工雕琢。草种尚需改良,要有齐腰之深,风吹草低见牛羊;水系尚待完善,要湿地见水,旱地见干;要引来几匹“汗血宝马”,“鬃红风吹火,蹄轻翻细尘”;要有羊群,引进澳洲良种,像草地滚过雪白的毛团;还要有野生动物,草原兔、草原狐、梅花鹿;要有白色的蒙古包、淡淡的炊烟和反复播放的牧歌、蒙古长调;要有半个世纪前的美景,“晨风吹动着草浪,羊儿低吻着草香”。

当然,草原上还可以星星点点地布置一些穹庐式的不许使用明火的酒吧、奶茶店、多功能厅。要修上木栈道,不得践踏草场。人们可以来这里欣赏草原音乐会,让蒙古长调带着草香飘上夜空,飞到天外。如逢节日之夜,环草海之岸的城市阳台上都亮起蜡烛,万人合唱一首《天边》,那是怎样的浪漫?

那天,主客在城中草原边流连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月出于“钢城”之上,徘徊于草海之边,夜色中草海成了一座美丽的港湾,分不清是天上还是地上,是星光还是灯光。我突然想起那首经典老歌《草原夜色美》,更何况这是身处城中、被百万人环绕的夜色中的草原!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她,如曹植之告别洛神,“足往神留”。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一句俗语说起,引出“景以奇为绝”,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交代在内蒙古包头遇到奇绝之景,领起下文叙写的内容。
B.文中将德国柏林的城中森林和包头的城中草原进行对比,说明外国人的城市规划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C.作者说“愿做包头人,不愿做神仙”,主要是赞叹包头的城中草原之宏阔,认为那里适宜诗意地栖居。
D.文章后半部分运用引用、比喻等艺术手法,生动地写出作者对包头城中草原未来如何打造的畅想。
2.作者为何称包头的城中草原为“卞和之玉”?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本文写的是包头的“城中草原”,却用了不少笔墨写贵州的“云中草原”。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探讨了古代诗歌中“诗缘情”的创作理念,强调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共情,与物象如风景的互动,抒发内心的情感。文中引用咏物诗和风景诗的例子,论证了情景交融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文章批评了当代创作中情感缺失的现象,呼吁重新关注情感的表达,倡导文学作品应真诚描绘现实情感,从而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常说“诗言志,词言情”。的确,古代诗人善于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凝视和把握,充分表达内心的充沛情感。诗人从心灵深处涌出对人性的困惑、执拗和爱恋,借助诗句得以抒发。

日常生活的诗学建构中,对“物”的情感饱含着丰沛的能量。咏物诗如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等,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创作者与日常物象有效互动的“对象化过程”,相互之间有一种共情力,朝着共同的世界前行。

风景是另一重意义上的“物”。风景在古时诗人的笔下,无论是安宁还是静默,都显示出沉思的力量,闪烁着微光的美感,执行着重要的抒情功能,象征着诗人的主体能动性,对作品的情感结构产生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曾经这样总结:“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是二者“妙合无垠”,大体又可以分为“情中景”和“景中情”两类。“景中情”是在比较客观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生活景象的过程中,能相对隐蔽地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方法,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类诗句。“情中景”以深切写情为主,是诗人创造鲜明的“抒情人”形象,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抹上一层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甚至掩盖客观物象本来的面貌,如贾岛的“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等。

古时诗人的咏物诗和风景诗中,物象都是吟咏的重心。这种对生活中随处所见“物”的关爱,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在日常生活的诗性范畴里,诗人以圆熟的写作技巧与饱满的诗性感悟,把生活价值、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叠合在一起。

我们简单梳理“诗缘情”创作理念的萌发,以及在文学发展进程中不断激起的回响,旨在期待当下创作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及时纠偏,以开掘更为饱满、丰盈的情感世界。

有些作家关闭了文学与现实火热生活、广大世界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人民群众的情感通道,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或者干脆背向情感世界,放弃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从而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

正如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所说:“文学最终是处理人的情感事务的,如果不在人的情感领域深入探索,如果对人的情感没有诚恳的体会,技术无论怎样先进或奇异,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主张重提“诗缘情”的创作理念,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基本规律,充分描摹现实世界中的情感脉动,不煽情,不滥情,更不冷酷无情,而是以激情面对时代,以深情面对人民,以热情面对生活,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文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米彦青《开掘更为饱满的情感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凝视和把握日常的生活,借助诗句抒发对人性的困惑、执拗和爱恋。
B.咏物诗其实是诗人与所咏物象有效互动的结果,二者之间有一种共情力。
C.咏物诗以及风景诗中对物象的吟咏,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D.文学创作追求技术的先进或奇异毫无意义,也不能煽情、滥情与无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咏物诗等为例阐述了“诗缘情”的理念,期待当下创作表达饱满的情感。
B.文章第三段例证与引证结合,着重论证“情景交融”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C.文章指出当下创作有关闭“情感通道”的现象,提出文学创作的正确态度。
D.文章旗帜鲜明,在思想感情和表现技巧二者之间更青睐情感的充沛诚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景进入古代诗人笔下,就不再是自然的风景,而是有着抒情功能和美感的风景。
B.“情中景”以写情为主,使诗中物象抹上浓厚的感情色彩,掩盖了客观物象本来面貌。
C.开掘饱满、丰盈的情感世界,是为了当下创作充分汲取传统文化滋养,及时纠偏。
D.如果避开“技术意义”和“零度情感写作”,就能使文学创作有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大运河的修建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难关。文章通过具体实例,如截直就曲、船闸系统、滚水坝和减水闸等,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结构上,文章先总述大运河的基本情况,再逐一介绍解决技术难题的具体措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简洁明了,既有历史背景的交代,又有技术细节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大运河的科技成就。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并在2014622日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样浩大的工程,要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就必须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关。

在大运河修建过程中,会碰到河道距离短但落差大的情况。例如,扬州城南门二里桥一带的运河河道过于顺直,地势落差较大,水势直泄长江,难以蓄积。在这种情况下,直线河道无法保障水流平稳,过往船只难以安全通行。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时任扬州知府的郭光废弃了原来用以保持运河水位的水堰,依当地地理、地势状况截直就曲,用回湾(使原有河道发生较大拐弯)降低水的流速。这样,截直就曲,河线延长,就降低了水位落差,减缓了河水下泄速度,抬高了上游水位,保持大运河水面平缓,避免了船只搁浅之患。

大运河全长约2700千米,河道漫长,常经过湖区、天然河、河运交汇等复杂的地形和水域。这种复杂的水域存在动态水位差,为了保障河道畅通,大运河工程需要具备水位调节功能,古人建造了梯级船闸系统来控制水位升降,使船只能够翻山越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船闸的国家,也是最早建造多级船闸的国家。423年,扬州最先建造了两个斗门——运河上的第一闸门。船闸的前身被称作堰域,它是横拦运河的坝。最初的闸是一种单闸(相当于现在的节制闸),是古代常用的闸型,沿用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京杭大运河上已出现成系列的单闸。

随着航运发展,单闸的弊端逐渐显现,为方便行船和节约水资源,运河上出现了复式船闸。北宋时期(984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复式船闸——真州闸。复式船闸由两个闸门、一个闸室组成。没有船只通行时,两个闸门均为关闭状态。当有船只通行时,一侧闸门打开,另一侧闸门依然关闭。船只驶入闸室后,打开的闸门再次关闭,并在两闸之间充水或放水,用以确保稳定两闸门之间的水位差(水面平稳)。之后,打开另一侧闸门,让船只通行。

随着复式船闸在北宋时期的创建与普及,至元明时期,复式船闸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梯级船闸,使得浩荡的运输船队得以平稳地翻山越岭,是古代航运技术发展的一大重要成就。

北宋时期复式船闸的创建是航运工程技术的一大进步,但是在大运河某些水源匮乏的河段,船只过闸时,需要大量的水进入闸室;此外,船闸反复开启会造成运河内本就匮乏的水源进一步减少,为了保障航运水源的稳定性,古人发明了澳闸。

澳闸是在复闸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其附加的水澳具有向运河补水和重复利用船只过闸用水的双重功效。澳闸由澳、复式船闸和建在船闸一侧的水闸组成,水闸与澳相通。澳闸指的是在船闸旁边建上、下两个叫作水澳的小型水库,用以蓄积流水、雨水或接纳江河水;再开凿小渠通向船闸,并以闸门控制。澳闸所需的水取自水澳,并非运河,不仅可以反复利用还可以向运河补水。澳、澳闸和复式船闸组成了可泄、可引、可蓄的完整工作枢纽。澳闸这个巧妙的设计,大大节约了运船过闸的耗水量,当时迅速在淮扬运河、江南运河中缺水的河段普及。

黄河汛期时,经常出现河内水位过高、水势过大的情况,为避免洪水满溢威胁船只和航道安全,古人修建了滚水坝,确保大运河汛期安全。

滚水坝最早建于秦朝,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在明代时已经有了规范的设计建造要求。滚水坝是一种拦水建筑物,其主要作用为抬高上游水位,拦蓄泥沙,限制水位高低。例如大运河之上的戴村坝系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水利枢纽,由玲珑坝、乱世坝、滚水坝组成。滚水坝的作用是汶水开始上涨,小汶河水位超过安全界限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决口。

减水闸同样是重要的分洪设施,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建造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的扬州市宝应县刘堡减水闸。刘堡减水闸的西侧是宝应湖,宝应湖风急浪高,水流湍急,但作为漕运(古代由官方督管的水道运输)要道,大量的船只需要由此通过。为了保障漕运安全,刘堡减水闸应运而生。该闸可以在水流过大时开启泄洪,使河内多余的河水经里河、排河东向入海,沿途还可以灌溉农田,造福百姓。

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大运河从设计,施工到管理,涉及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大运河的修建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至今仍带给我们无限的启发。

(摘编自张思晨《大运河里的科技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将我国海河、黄河、淮河等五大水系连通起来,其发展也是经过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建设才逐渐完善的。
B.在大运河修建过程中,人们碰到了许多难题,其中如何解决河道距离短但落差大导致船难以平稳运行是最重要的。
C.船闸系统在船只“翻山越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船闸有单闸和复式船闸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船闸的国家。
D.滚水坝和减水闸是分洪设施,前者主要作用是抬高上游水位、拦蓄泥沙、限制水位高低,后者可以在水流过大时开启泄洪。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这样浩大的工程,要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就必须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关”来总领下文所写内容。
B.文章中括号内的文字,如“(水面平稳)”,说明了前面的“水位差”,方便读者清楚地理解前面所述的内容。
C.文章列举事例来说明事物,既准确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又使文章明白晓畅,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说服力强。
D.文章条理清晰,既按照历史顺序,又按照解决问题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介绍修建大运河所遇到的科学难关。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用来说明“大运河的修建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的一项是(     
A.依当地地理、地势状况截直就曲,用回湾降低水的流速,抬高上游水位,保持大运河水面平缓,避免了船只搁浅之患。
B.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C.在大运河修建过程中,会碰到河道距离短但落差大的情况,如,扬州城南门二里桥一带的运河,地势落差较大,水势直泄长江。
D.大运河全长约2700千米,河道漫长,常经过湖区、天然河、河运交汇等地形和水域,跨越地球的10多个纬度。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方式。
5.我国的大运河怎样解决了一系列科技上的难关?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散文通过对故乡花开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文章以一篇英语小散文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作者对故乡花树的回忆,情感真挚,画面感强。作者通过对梨树、枣树、李树、桃树等不同树种的花开花落的描写,展现了故乡的自然美景和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情感细腻,既有对故乡的热爱,也有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令人感动。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花开

刘汉俊

读过一篇英语小散文。大意是,作者幼时父亲送他一棵樱桃树,灼灼的花、灿灿的果,结在他童年的记忆树上。若干年过去了,迟暮之年的他考虑再三,决定和妻子到郊区买一处房子。他们举着伞,在雨中踽行了多时,找不到家的感觉,渐感失望。突然,在一处庭院前,他一下子顿住了:院里立着一棵开着密密花儿的樱桃树!老两口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处房子,从此住在了这里。

我能够理解这位外国老人的心情。他流浪辗转了大半辈子,童年的某个情结一直潜植在他的心底。暮之将至,心灵的翅翼渴望回栖在初春的枝头。那棵树,树上的花,拴住了他。一旦情思被具化,思路被连通,心灵的底片便即刻清晰起来。于是,简单而丰富、曲折而笔直的人生路上,呼啸的高铁就戛然停住,下车。

外国老人的樱桃树,催生了我心地上那一片的李树、梨树、桃树、枣树、棠棣树,那一树的花开,一片的花香……

我的老家是鄂东南赤壁市大田畈的莲花塘刘家。莲花塘的桃花涧山腰上,有一片竹林围着的菜园。①园中央一棵梨树,长势雄健茂盛,枝干根根向上。晚春时节,梨树开花,风吹梨花雨,落地一片白。菜园是我家的,梨树当然也是我家的。由于怕孩子们等不及果实成熟就糟蹋它,大人早早地用刺蓬围住了主干。直到阔叶间成熟的梨儿肚皮撑白了,早馋得不行了的孩子们掂起脚,用长竹篙东一个西一个地敲得差不多了。

枣树是没人爬的。赭色的尖刺坚硬而锋利,扎进肉里,有一种彻心彻骨的痛。因此,枣们在没成熟的时候逃避了许多蹂躏。只有鸽子不怕它,还敢在树冠里做窝,这件神奇的事一直困惑着童年的我。后来有人说,鸽子是为了躲避人的侵犯,才在荆棘丛中寻找安乐窝的,这叫最危险处最安全。黄黄的枣花在密密的荆棘中灿灿地开着,谁也不敢惹它。花多而果少,枣儿们总是等不到脸儿红就给打光了。

莲花塘水草丰沛,果子树成片成林,最多的当数李树。②山冲屋后,婀娜的李树依依丛丛,素净的李花挤挤密密,黑色的树干粗糙皲裂如网,虬枝离奇,枝丫交叠。抓住某根粗枝一顿狂摇,便下起了李花雨,天上一阵雨,地上一片白;真正果实累累的李树,多生在港汊泽畔、塘边井口;青的绿的红的黄的李子们成串,满枝,点缀在茂密的枝叶之间,把枝条都压弯了。

莲花塘的桃树数量不多,几乎生长在最好的位置。树态有些矜持,枝干精致光洁如同打了一层防护蜡。与梨树的团叶、李树的短叶相比,桃树的叶儿略长略窄。茂密的树冠,像少妇顶着刚烫的发。花期一到,枝放艳丽,蕊吐芬芳,满枝的桃花放肆地开,难见几片绿叶了。满溪满沟地簇拥,漫山漫坡地绽放,是穷山僻壤间的霓裳少女,用粉红点燃了春天的风情。桃花多而密,果儿却不多,但只要有果,就一定是绿叶不掩丹霞。有一年天热了,我和小伙伴窜进谁家的院墙,吱溜溜地爬上桃树冠,突然吱呀呀一声,木门开了,谁家老奶奶搬了竹椅在树荫下歇着。这可苦了我们,不敢下树,摘的几个毛桃塞在短裤背心里,毛茸茸的奇痒难耐。终于等到老太眯着了,赶紧如猿猴探涧般蹑手蹑脚地溜之大吉。跳进莲花塘,衣裤一褪,醮着塘水啃青桃,嘻嘻哈哈,得意忘形。

桃红李白梨儿青,幼时贪恋的是果,记忆里留存的却是花,尤其是雨中的花。第一次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才七八岁。记得是一大早走过岭上,前夜走过的梨树下一夜之间变成一片白,白得像老师的白粉笔,雨意迷迷蒙蒙地浸渍着,感觉空气都是梨花味,像是明清的一幅写意画。有时一场夜雨,大人会说,睡吧,明儿早起看桃雨。果然,第二天清早上学的路上,村口、山坳里花粉潇潇,落红一片,踩着的,是一脚春泥。

年复一年,花开花落,果熟果落,村里没人在意,没有林妹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叹。没有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就像村里的庄稼、村里的毛头小子,一茬又一茬在成长,留下显迹,走无涟漪。我应该也算是其中的一茬,只不过移栽到了北方的京城,但根须依然连着水草肥美的南方,枝丫依然向着遥远的山冲,仍然是莲花塘的味道。

我奢望着,什么时候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院落,像那对外国老人一样。院里亭立着几株桃李梨枣树、一丛的兰草花、一树的栀子花,让我在静谧中,听那夜夜的花开声。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语小散文中老两口毫不犹豫买下只见过一面的房子,是因为院中开花的樱桃树让他找到了家的感觉。
B.“树上的花,拴住了他”,花“拴”住人,实质上是童年的某个情结潜植内心,在漫长人生中给予人安慰。
C.老家的树种类多样,树的花开花落都印刻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每一帧画面清晰而亲切,细节真实。
D.村里无人在意树上花开果落的过程,也没有文人的感叹和惆怅,这是一种遗憾,也是“我”对乡村文化的反思。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故乡的花开”高度概括文章内容。这是一篇借故乡“花开”的美景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的散文。
B.文章以自己读过的一篇英语小散文开篇,引出自己心地上的花开与花香,行文构思巧妙,易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C.“让我在静谧中,听那夜夜的花开声”借助通感,将“听”“看”两种感官结合,激发读者对画面的联想与想象。
D.文章描写花开美景和人物情态时形象、生动,情味浓郁;将描写、议论。抒情有机融合,表达生动,情感真挚。
3.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可从用词、句式等方面细细品味,请从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中任选一处,简要写几句用词、句式方面的赏析。
4.本文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选材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这两篇文章做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小分队在一个偏远边防哨所的经历。哨所仅有一名哨长呼日勒,他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养鸡解寂寞。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呼日勒哨长的孤独与坚韧,表达了对默默奉献的戍边英雄的敬意。结尾处,呼日勒哨长守护国旗的形象升华了主题,突显了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文章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岛

何君华

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我们叫队长给骗了。队长说,还有最后一个哨所,最后一个边防连队,演完这场大家就能回家了。

我们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小分队出来巡回演出已经一个多月了,所有人早已经疲惫不堪,听队长这么说,我们一下雀跃起来。去边防哨所的路程虽然漫长——听说有整整五十公里,但好歹有了盼头,大家脸上的倦容也都舒展开来,一路上有说有笑。

可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这哪是什么哨所呀?总共只有三间屋子,面积不过四十平方米。更主要的是,这哪能称得上是边防连队啊?总共只有一个人,一个人!

我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真存在只有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吗?我们队里最活泼的舞蹈演员那日松在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这个哨所除了几只鸡以外,当真只有一个人,就是这位站在我们跟前的哨长呼日勒,一个体格健硕、脸庞黑黢黢的蒙古族汉子。他是这个哨所的哨长,也是这里唯一的哨兵。说白了,他是这个哨所的光杆司令

呼日勒哨长已经提前接到了我们要来慰问演出的通知。我们的汽车离得还有几里地呢,就看见他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拼命挥手。一下车,呼日勒哨长就激动地向我们敬礼,并跟我们一一握手,边握边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不是,我从没见过我们哨所来这么多人!过年了,过年了!

我们都很吃惊:目下正是盛夏,呼日勒哨长嘴里的过年了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每年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上面才会派人来哨所慰问。说是慰问,也就是三五个人来送慰问信和一些慰问物资,从来没有像我们慰问演出小分队一样,一下子扎进来十几个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我们问: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呀?

呼日勒哨长沉默了一会儿,说:能不寂寞吗?寂寞,我就养鸡。

给哨所运送给养的卡车每七天左右才来一次。之所以用一个模糊的时间七天左右,是因为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譬如暴风雪之类,那就不一定能准时了。那样的话,边防哨所就成了茫茫雪原中的一座孤岛,但也不能断炊呀。人是铁,饭是钢!于是呼日勒哨长就想到了养鸡。养鸡就可以吃鸡蛋。呼日勒哨长说干就干,当真养起鸡来。刚才那日松在屋后发现的那几只鸡就是呼日勒哨长养的。一提到鸡,呼日勒哨长兴奋了:都说老鹰捉小鸡,你们听说过小鸡捉老鹰吗?在我们哨所,个个都是捉老鹰的鸡!

捉老鹰的鸡?我们满脸狐疑。

原来呀,打小在这哨所长大的鸡们哪里知道老鹰是自己的天敌呢?别处的鸡一旦发觉老鹰在头顶盘旋躲都来不及,这里的鸡非但不躲避,竟然还敢于张开翅膀反击。老鹰哪见过胆敢反抗的鸡啊?有一次,一只老鹰俯冲而下,群鸡一跃而起,展翅伸爪迎击。老鹰一下慌了神,反而真的被鸡啄伤了。后来,几只鸡群起而上,当真把老鹰活活啄死了,你说是不是天下奇闻!

这可真是天下奇闻!我们都惊掉了下巴。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古人柳宗元《临江之麋》里至死不悟的麋来。我想,那只老鹰大概也是至死不悟自己如何会被鸡啄死吧。

不过那都是以前了,呼日勒哨长接着说,现在,极端天气都有预警,因此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上级就会安排将补给提前送来,断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但我仍然养鸡。寂寞的时候,我听见鸡们咯咯咯咯地叫,想到还有它们陪着我,我就不寂寞了。

呼日勒说着就沉默了,我们也都沉默了。还是我们队长出来打了圆场:呼日勒哨长(我们都这么称呼他,起初有些调侃的意思,此时此刻分明多了几分尊重),那我们开始演出吧!

我们连忙站起身来,一个个挺胸抬头,清喉润嗓,纷纷认认真真地准备起来。我们的表情都很庄重。哨所前院空地上除了一杆国旗,分明空无一物,但此时此刻这里仿佛一座极华丽的剧院。我们摩拳擦掌,准备为这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奉献一场尽我们所能的精彩演出。

演出正式开始,我们队长亲自报幕。有人独舞,有人合唱,有人朗诵诗歌……大家都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没有人懈怠,跟以往我们在首府剧院演出时没有差别。最后一个节目,是我们的台柱子娜仁花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听着听着,呼日勒哨长流泪了,全连官兵也就都流泪了,娜仁花也流泪了,我们也都流泪了。

尽管极不舍,但分别的时刻还是到了。我们的汽车开出好远,还看见呼日勒哨长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摆手。

天色已晚,我们的汽车在美丽的草原公路上疾驰,回身望去,呼日勒哨长的身影渐渐变小,最后完全看不到了,只隐隐约约能看见一抹红色,一抹高高飘扬的红——呼日勒哨长正是为了守护它,一个人守在了那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边防哨所的路程“整整五十公里”,写出了这个哨所的偏远,也为后文写这个哨所物资补给困难作了铺垫。
B.从小生长在哨所的鸡竟然能斗败威猛的老鹰,使文本增添了传奇色彩,对鸡的描写也烘托了呼日勒的形象。
C.呼日勒哨长听到娜仁花的歌声流下泪来,突出了这个体格健硕、脸庞黑黢黢的蒙古族汉子脆弱的一面。
D.呼日勒哨长一个人坚守在条件艰苦的边防哨所,文章通过刻画他的形象,表达了对默默奉献的戍边英雄的颂扬。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的题目和沈从文的《边城》的题目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孤”和“边”点明了该地的主要特征,暗含作者的情感。
B.“总共只有一个人,一个人!”“过年了,过年了!”等句,使用反复修辞,强调了表达的内容,强化了人物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C.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样,这篇文章擅长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如那日松在屋里屋外到处找的细节,意在表现他的好奇心和认真的态度。
D.文章最后写“我们”离开的时候,只隐约看到呼日勒哨长守卫着的那“一抹高高飘扬的红”,画龙点睛,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3.这篇文章中“我们”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文章主要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呼日勒哨长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陕西省汉中市汉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木犁和石犁的历史演变进行详细描述,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历程。材料一侧重于木犁的起源、结构和演变,强调其在传统农具中的重要地位;材料二则探讨了石犁的使用及其与木犁的关系,指出了犁架的进步性。文章通过引用古籍文献和考古发现,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论述了犁具的多样化发展,体现了古代农业技术的复杂性和适应性。整体结构清晰,内容详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木犁耕作的记载。木犁是传统农具中的重器。首先,木犁是传统土地耕作的主要工具,就农业而言,栽培作物是第一位,紧接着就是翻耕土壤的犁具了;其次,木犁体量大、形制和结构多样、制作技术复杂,代表了传统农具发展的最高水平;再次,木犁可以人力牵引,而主要使用畜力牵引,牲畜的驯化与利用,使犁耕增加了更多的文化技术内涵。

②在传统农具中,相对而言木犁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由此又引出了一个问题,木犁是由某种简单的工具演变而来,还是一开始便具备了现有的基本的形制?国内专家在这个问题上意见比较统一,认为木犁是由掘土棒发展演变而来的。王静如《论中国古代犁耕和田亩的发展》有:在原始农业时期,先民不过折断树枝用作刺土下种的工具。以后,因利用的方面不同,便有了习于使用枝杈或习于使用树干的分歧。后来,树杈变成了鹤头锄,枝干变成了掘土杖。更后,鹤头锄的制造变为两木相接,而掘土杖的尖端则曲度加大变成了钝角。它们的功用,不仅可以刺土,而且可以划沟……这是犁耕发展的第一阶段。

③根据对古籍文献的研究,我国木犁的源头名为耒耜。《说文》释字为:耒,耕曲木也,从木推丰。关于耒耜的形制和用途,有唐代陆龟蒙《耒耜经》、元代王祯《农书》等记载,当代学者也多有考证。《耒耜经》所言是当时使用的曲辕犁,由于此类犁形成于江南一带,所以被称为江东犁。江东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犁辕短曲,操作灵巧省力;第二,具有使犁箭升降、借以调节深浅的犁评;第三,犁梢与犁底分开,可以根据犁梢摆动的幅度,调节耕垡的宽窄;第四,犁辕前面有能转动的犁槃,便于耕畜牵引时犁身自由摆动或改变方向;第五,犁壁竖于犁铧之上,两者不成连续曲面,既便于碎土,又便于形成窜垡。江东犁形制复杂,结构基本定型,此后再无发展变化,因此被认为是我国木犁发展的最后阶段。先有耒,耒发展为耜,耜再发展为犁,最早的犁为直辕犁,直辕犁继而进化为曲辕犁,曲辕犁最后定型为江东犁,这个耒—耜—直辕犁—曲辕犁—江东犁的排序,即为我国学界很多学者认定的木犁结构和形态历史进化的模式。

1 江东犁示意图

④中国木犁的形制演变其实并不止于历史文献的记载,也并非完全遵循东部或者江南的进化模式,而是呈现出多种形制并行的演变,是在悠久历史时空中多样化共存的状态。

(摘编自尹绍亭《我国犁耕、牛耕的起源和演变》)

材料二:

①石犁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即已使用,良渚文化出现了较为轻便的三角形分体石犁,发现数量较多。学术界对于石犁的作用多有怀疑。谢仲礼认为,三角形石器难以胜任犁地的功能,只有发明了冶铁术之后,才能制造出器形轻薄又能承受巨大阻力的犁,人们还是相信春秋时期首先在中原地区发明犁的观点。现在看来,铁犁不能成为牛耕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早期人们还可能使用木犁耕种。木犁较石犁轻便,有些硬木不见得比石犁脆弱。可见,犁头的材质与是否使用牛耕没有关系,关键还要看有无犁架。

②框形犁架便于犁辕与整个犁架更加稳固地结合,也有利于畜力的套驾,目前所见的汉代画像中的犁架多是框形结构。框形犁由犁梢(扶把)、犁底、犁箭和犁辕组合形成牢固的框形结构,犁底前端套装犁头、安放犁壁。梢、底、箭、辕是犁架的基本要素,但早期的犁架并没有这样齐备。框形结构的犁不是牛耕的起点,它是在牛耕过程中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至于其利于调节入土深浅等优点,又是远在牛耕出现以后才考虑的事。框形犁已比较完善和成熟,原始犁架的形成应在更远的时期。

2 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石犁

③良渚文化的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了安装在犁底板上的石犁,三角形分体石犁贴附在一较宽厚的木板上,木板的后端正中连一短的细柄。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带底石犁。根据图片所显示的出土情况,似可有以下两种理解:第一,短木柄直连木板,后端大部残缺,长度不明。第二,木板后端的短柄作为凸出的卯头,与竖向或斜的犁柄(扶手)通过榫卯接合。第一种情况显然不能称为犁,使用这样的尖头工具似乎便于刺土,但石片附在木板上连同木板一起竖向或直向或斜向入土实在是无法想象的事,并且其后展的两翼更不便于插土和起土,操作起来还不如尖头木耒和木耜来得方便和有效,所以这样的工具形式是不存在的。第二种情况则具有合理性。将犁底后端与犁柄相连处做适当抬高(或由扶犁人提柄来实现),使犁底形成一定的斜度,便于石犁斜刺入土,将绳索或用木杆连在犁柄的下部位置,就可以牵引前行了,当然不一定是畜力。成熟的犁架便是以犁底板或具有犁底功用的部件的出现为标志的,我国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柄、底组合的犁架,反映出了犁架的进步性。

④在由犁底和犁柄两部分组装形成犁架以前,还应有一种借助自然形态的树木加工的底、柄一体的犁架。耒耜头斜度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第二阶段上,可能使用了一端略有弯曲的木材。这种柄、底一体或者说底还没有完全分离的犁架直至汉代仍然存在,不过汉代一体犁从犁底位置向上有了犁箭,固定犁辕,形同框形犁。但一体犁不是汉代犁的主流形式,在与两种犁架并存的地方,一体犁架往往表现出的是一种简单和落后的特点。

⑤总的看来,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石犁头装在木犁架上,可以拖拉向前。商周时期,流行曲柄犁,并且出现铜犁,套装在犁底上,造就了较为成熟的犁架。到汉代流行稳固的框形犁,已进入犁架更加完善的时期。

(摘编自刘兴林《牛耕起源和早期的牛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犁耕作在春秋战国时便有了记载,木犁代表了传统农具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在汉代流行的框形犁,其犁架较为完善。
B.江东犁有操作灵巧省力、能调节深浅等多种优点,因其形制复杂、结构基本定型不再变化,被认为是我国木犁发展的最后阶段。
C.良渚出土了三角形分体石犁,学术界对石犁作用方面的怀疑主要集中在它是否能使用牛耕的问题上。
D.借助自然形态的树木加工的底、柄一体的犁架,尽管有犁箭、犁辕而形同框形犁,但也不是汉代犁的主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的耒、耜是早期耕地时使用的工具,因人工参与成分不足而不能体现传统农耕时代的文化和技术内涵。
B.作为中国传统农具中制式成熟的江东犁设计合理,在使用上更能满足耕作者的耕作需求。
C.由梢、底、箭和辕构成的框形犁架结构稳固,便于畜力套驾,这种牛耕方式随着犁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
D.良渚文化时期的犁架由犁底和犁柄组合而成,由于造型简单而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犁架。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④段观点的一项是(     
A.我国研究传统木犁的著作多以《耒耜经》等书所述所绘木犁为基础。
B.汉晋时代画像砖和莫高窟壁画中的牛耕图中,所画的犁都大致相同。
C.从汉朝开始,汉族陆续移民至滇中,使得滇中地区也有江东犁存在。
D.中国土地广袤,自然环境复杂,土地类型不同,所使用的耕具也有差异。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犁”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显著的适应性,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陕西省汉中市汉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一位退休大学教授与一名高中生的偶遇,展现了两代人之间的温暖互动。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男孩“王六郎”的阳光、聪慧和助人为乐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我”对新事物的陌生和对年轻人的欣赏。对话自然流畅,情节温馨感人,结尾的遗憾更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的可贵。整篇文章充满了人情味,令人感动。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遭遇王六郎(节选)

梁晓声

第一次见到那孩子,大约在四年前的夏季。我在北京南站附近一条马路上拦出租。我不会网约,何况手机上并没下载网约软件。

正犯难,见前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大男孩。

大男孩有一张单纯又阳光的脸,气质聪慧,顿时使我联想到了《聊斋志异》中那些善良而才情内敛的小书生,他们是蒲松龄笔下追求起美好爱情来不管不顾的狐仙鬼妹们喜欢的类型。

我识人的经验告诉我,向这样一个大男孩寻求帮助是会被耐心对待的,便问:如果我让家人帮我约车,应该告诉家人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他反问:您自己不会?

我不好意思地说:是啊,落伍了。

他笑道:许多老同志都不会,这是你们不必在乎的短板。但您不能将自己定位在这儿,网约车的导航器是导不过来的……”

他说时,眉目间一直呈现着笑意。分明的,助人对他是件愉快的事。他的口吻和他脸上的表情,使他看起来像一位负有监护责任的大人在向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做解释。

在立交桥的阴影下,他的脸看上去似乎更阳光了。

……”

虽然我特受用他对我的善待,内心里却不免焦躁。

他左看看,右看看,指着一处有明显的拱形大门的小区说:告诉您的家人,让网约车到那儿接您。

于是我与儿子通手机,之后谢过大男孩,与他聊起来。

我以为他是初三生,他说他已经高二了。我猜他是偏文科的学生,他说恰恰相反,他的理科成绩更优些,考大学也会选择理科专业。

他的话使我这个在大学教了十五六年中文的人颇窘。

他看出来了,笑问:您是大学老师?

我说:曾经是,教中文的,退休了。

哈,请原谅,希望没伤害到您的尊严!

他笑出了声。一种开心的笑,其声不高,却爽朗。

我受他那笑的感染,也笑了。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说只提供一个小区的名称约不到车,还须提供什么街或什么路。

我不知南站属于什么区,而我站在什么街或什么路的立交桥下,大男孩竟也不知道。

老师别急,我立刻就能替您查到,分分钟的事儿。您穿得也太多了啊,起码可以将西服脱下搭手臂上吧?您这样,我看着心疼!

他掏出一包纸巾递向我,我擦汗脱西服那会儿,他快速地在手机上查出我们所处的位置。我因为遇到了他,庆幸不已。

儿子用短信告知我,已替我约好车了。

大男孩说:您应该转移到小区大门那儿去,您儿子替您定的准确位置肯定是那里。

我说:不急,还有五六分钟呢,陪你说会儿话,你怎么对我您、您’的?

他笑道:您是长辈嘛。

我说:可你还开始叫我老师了。

他说:您曾是大学教授,我是高二学生,称您老师太应该了呀。

脱下西服后我身上不那么热了,约好了车心里也不焦躁了,于是我们之间进行了以下愉快的对话。看得出,有个人陪他说话,也正符合他的心愿。

你根据什么认为我是教授?

您自己说您曾在大学教书嘛。到了您这种年龄,普遍而言,退休前都会熬成教授了。

字由一个大男孩口中说出,使我脸上有点儿挂不住。

他看出了我的窘态,立刻道歉:对不起,用词不当,应该怎么说好?修成’,还是进步成’?

我也看出,他那种一本正经的虚心请教的样子是装的。那会儿,这阳光大男孩表现出了他调皮的一面。

我没正面回答他的话,而是问:一个陌生人对你自称曾是教授,你一点儿都不怀疑?从小到大,没人告诫你别和陌生人说话吗?

他郑重地回答:您问的是两个问题,我先回答第一个。小时候,我爸妈都告诫过我,千万别和陌生人说话。小时候姑且不论,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朗朗乾坤,光明世界,一名高二男生居然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他将来的人生还有什么出息呢?如果中国这样的青年越来越多,中国的将来岂不堪忧了?再回答第二个问题。我是很有一些识人经验的,我对自己的经验也很自信。从面相学来看,您绝不会是一个可能对他人构成危害的人。

我也笑了,如同当面受表扬。我虽老了,对于表扬还是挺开心的。

和这样一个大男孩说话,不但愉快,简直还十分有趣,我享受。

然而他的手机响了。

大男孩通完话,向我伸出了一只手:那么……”

倏忽间,我觉得我已喜欢上了他,竟有点儿不愿握过手一走了之。

先别……我的意思是,咱俩加上微信怎么样?

我这么说时,脸红了。自从我也开通了微信,还是第一次向人提出这种请求。

他收回手,意外地张大了嘴,仿佛是在无声地说:有必要吗?多此一举了吧?

我希望交你这个小朋友……”

我自己都觉得我的话几近于倚老卖老。但话已出口,之后我冲他耳边小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哈,哈,太像小说了吧?让您高兴一下,我看过您的作品!

他的上身旋转了一下,那是许多人高兴时的肢体语言。

我见自己的手机上显示他的网名是王六郎,不禁再问:《聊斋》中那个王六郎?

他说:对!我特喜欢那一篇。《聊斋》中关于男人之间的情义故事很少,《王六郎》那篇可视为佳作!不多说了,您约的车也该到了,您快到马路那边去吧!要走斑马线,老师别闯红灯哈!

结果我俩并没握一下手。

(选自《人民文学》20239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在得知“我”曾是大学老师后,他的态度变得愈加恭敬,称呼“我”为“您”,且因怕伤“我”自尊而道歉。
C.“我”想跟他加个微信,便先报出了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揭示了“我”怕被他拒绝而尽显真诚的心理。
D.选文以“结果我俩并没握一下手”作结,独句成段,语气表达更加强烈,使“我”的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2.小说中“我”两次提及《聊斋志异》,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请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简要分析“王六郎”的人物形象。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详细描述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三种表生地质灾害,揭示了自然与人为因素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文章运用了比喻、举例、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使复杂的地质现象变得生动易懂。引用《易经》中的语句,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深度。整体而言,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既有科学性又具文学性,成功引发读者对地质灾害及其治理的关注和思考。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表生地质灾害,就是在地球表层(主要为第四系物质)形成的不良地质现象或作用。地球表层(简称“地表”)是岩石(土)圈与大气圈的交汇地带,天地相交、阴阳转化,自然赋予了地面太多的美好——人类也是这种变化的产物。同样地,地面也时刻变化着,或沉、或塌、或裂。随着人类活动加强,人为因素已愈加成为地面变形灾害的重要原因。

地面沉降是一种“慢性病”,慢到人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当我们把几十年来监测的资料放在一起、做成曲线图的时候,就会发现,脚下的大地明显在下沉。世界各地争先恐后“低调”起来,上海沉降2.6米,日本东京沉降4.6米,美国加州沉降8.5米;长三角某些地区海拔为-2米,这意味着海水可以轻易将其淹没;华北地区大于20厘米沉降量的地区超过7万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60%以上。

地面沉降可造成地基下沉、港口失效、海水倒灌、管线错断等问题。这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脚下的大地,它并不是铁板一块——它是含有水及各种资源的地层,取走了资源,就要填补那一份空间。地面沉降的原因有构造因素和人为因素。构造作用造成的每年沉降量只有几毫米,而地面沉降已经达到十几到几十厘米。可见,人为的采煤、抽水作用对沉降的“贡献”是占绝大部分的。

现在,我国已经出台许多控沉措施,如禁采地下水、回灌地下水、加强重点监测等。所谓“病去如抽丝”,这种地面慢性病“治疗”起来也是个“慢”过程。

地面塌陷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造成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根据发育条件和作用因素,可以划分为岩溶塌陷、第四系塌陷和采空塌陷等。

岩溶塌陷是岩溶作用的“剧烈化”,是指在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因自身洞体扩大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顶板失稳产生塌落或沉陷的现象。它的实质是大气层与岩石圈假借水的力量而发生的“战争”——是大气圈(水圈)向岩石圈的“进军”。岩溶塌陷,无疑造成了大气圈的局部扩张。

可溶性岩包括碳酸盐、硫酸盐和卤素岩(如石盐),分布广泛,但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华南大部分地区以及华北零星地区。这是因为可溶性岩见之于地表,就成了地上岩溶;埋之于地下,才能形成塌陷。塌陷不仅出现于陆地,也会出现在海洋中。如中国广西乐业“天坑群”,在2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密集排列着28个天坑,其中的“大石围”天坑,直径为420—600米,垂直深度613米,坑底还有原始森林、地下暗河,堪称超级“世外桃源”。

第四系塌陷是地面水动力条件改变,而诱发地表土层塌陷的现象。这是因为“第四系”是最近地质时期(第四纪)期间形成的堆积物,如黄土、河道冲积土等,它们往往具有多孔结构,松散而软弱,极易被水侵蚀(如黄土陷穴、古河道塌陷等)。

采空塌陷则是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一种灾害,由于地下矿体(煤、石膏矿等)被采出,悬空的上覆地层发生弯曲变形、破坏,从而导致地表陷落。

地面塌陷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影响着区域内的建(构)筑物,造成房屋、道路、矿山、水库、堤防等工程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损毁。治理它们,就像“排雷”工作,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地裂缝是一种地表破裂,但是并非所有的地上裂缝都叫“地裂缝”,因它要求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定的形态。它能够造成断裂(即破裂)、错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和塌陷,使地表变得崎岖破碎,使地基变得不稳当。论其成因,既有地质作用因素,又有人为活动因素。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影响在加大,构造只是告诉地表在哪里“裂”,而人类活动却让这数百年、数千年的过程,几乎变成了“一瞬间”。

面对上述介绍三种表生地质灾害,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主导着大地?如何才能让地表“安稳”下来?《易经》“否”卦中说,“有命,无咎,畴离祉。”这就是告诫人类,从自然中取之一分,也要还之一分。人类与自然是一对共生关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要以“感恩者”和“照看者”的态度对待自然,这样才能实现“人--地”共长安。

(摘编自徐继山 彭建兵 卢全中《谁主沉浮大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面沉降是一个发展缓慢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研究几十年的监测资料,并将其做成曲线图的时候才能发现。
B.表生地质灾害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人为因素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控制。
C.岩溶塌陷的本质是大气层与岩石圈在水的力量下进行的较量,如果发生岩溶塌陷,就会造成大气圈的局部扩张。
D.具有一定规模和特定形态的地表破裂才会被称为地裂缝,人类活动使这原本需要数百年或数千年的过程变得极短。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地面沉降比作一种慢性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面沉降是一种形成过程很慢的地质灾害。
B.文章第七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了乐业天坑群密度大、生态资源丰富等特点。
C.文章引用《易经》中的语句,意在说明人类从自然中获取一分,也要还自然一分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D.作者把人的采煤、抽水等行为对地表造成的危害说成是“贡献”,是用了反语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这些行为的愤恨。
3.地面塌陷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如何产生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探讨了数字生态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指出数字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数据滥用、隐私泄露等负面效应。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数字生态失控的危害,并提出了从制度建设、监管原则和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治理的建议。文章逻辑清晰,论证有力,语言生动,强调了多主体共治的重要性,为数字生态的优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技术带来无限想象空间的同时,数字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不容忽视。数字技术应用的典型特点是高度依赖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依托的数字生态,数字生态的不平等、不健康和不安全,导致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治理面临数据滥用、算法乱象、隐私泄露等问题。

当下,一些互联网企业奉行“赢者通吃”的规则,在资本无序扩张的裹挟下展开恶性竞争,导致“大树底下寸草不生”的数字生态灾难。无论是某些外卖平台企业对外卖骑手的算法剥削,还是电商平台强制要求网店“二选一”,抑或是一些社区团购企业所采取的不正当竞争,都使我们看到数字生态失去控制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消费者个人数据的非法交易和批量泄露,庸俗低俗媚俗的网络内容甚嚣尘上,以及基于算法的大数据“杀熟”,也让人们对数字生态变坏而感到担忧。

数字生态就好比自然生态,有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树,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数字生态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治理的依存环境和根基所在,如果数字生态受到污染和扭曲,那么数字中国建设就难以有效推进。对此,“十四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良好数字生态。

良好的数字生态,如何建设?

首先,规则先行,加快推动数字生态的制度建设。目前在面对数字生态的问题时,数字治理往往处于尴尬的“守势”,不得不见招拆招,无法做到前瞻性布防。过去,数字生态治理更多表现为一事一策的应急式应对,没有从规则层面扎紧制度牢笼。2020年5月,中央文件提出,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要推动数据要素的流动和交易,并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在数字生态领域,应探索建立更多类似的制度,通过制度型治理来规范数字生态。

其次,继续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使数字技术在发展中不断规范,在规范中健康发展。数字生态遇到的问题,既有数字技术及其在产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的问题,也有当前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亟待调整和完善的不足。因此,要平衡好监管和发展、规范和成长之间的关系,既要加强对数字生态的有效监管,避免放之任之,又要为数字生态的自愈和自治提供足够的空间,使“成长的烦恼”可以平稳过渡。

再次,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为数字生态筑起牢固的“防火墙”。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渗透越广越深,我们对网络安全的依赖性就越强。目前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已有法律可循,但是如何做到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避免人们在互联网上“裸奔”和因隐私泄露而导致“社会性死亡”,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要守住网络安全这条底线,使人们对网络空间的各类活动特别是数字交易充满信心。

数字生态由互联网平台企业、各类市场主体、用户、政府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数字生态治理需要多主体参与。要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聚焦当前数字生态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共治,实质性推进数字生态优化。

(摘编自马亮《快拯救数字生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生态离不开数字技术应用,数字生态状况的优劣影响到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能否健康发展。
B.“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形象描述了一些互联网企业进行恶性竞争而导致的数字生态灾难。
C.电子平台垄断、个人数据泄露、网络内容低劣及大数据“杀熟”等现象都是数字生态变坏的表现。
D.数字生态涉及多方主体,需各类主体参与共治,聚焦当前突出问题,实质性推进数字生态优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指出数字生态存在的问题以及危害性,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B.文章第三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论证了数字生态和数字中国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
C.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譬如“守势”“见招拆招”“成长的烦恼”“裸奔”等,使道理浅显易懂。
D.文章基于数字生态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治理的关系,探讨了拯救数字生态的急迫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这样可以使数字治理由尴尬的“守势”转为“攻势”。
B.解决数字生态遇到的数字技术自身与外部政策问题,要兼顾数字生态的自愈、自治和对其的有效监管。
C.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为避免人们在互联网上“裸奔”和保护个人隐私等提供了足够的依据和保障。
D.为了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我国从制度建设、监管原则、安全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划和落实。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