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9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 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 亿人。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希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有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CRISPR/C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从它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spacers”(间隔)。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 ”。总是位于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基因,它们会产生与CRISPR共同进化的酶。在激活状态下,这些Cas酶能够充当切割DNA分子剪刀。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分子进行切割。CRISPR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向导RNACas酶来定位和破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有“基因魔剪”的美称。它在切割DNA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spacers ”。自2012 8 月“擎旗”以来,它经常登上生物科技领域的“今日头条”。从修改植物基因,到改变蝴蝶翅膀的图案,从编辑蚊子抗疟基因,到精确剪切艾滋病病毒……它高效、稳定、廉价的修改和设计能力受到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热捧,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界炙手可热的“大将军”。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CRISPR/Cas9 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急功近利。但毋庸置疑,以此为重要核心技术的生命科学,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的大时代。2015 年,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时,还在考虑是否限制将之用于修改人类胚胎;2017 年初,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需要限制用于增强人类功能的胚胎基因修改与设计。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在食品、医药、农业等多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相关产品也逐步投入使用。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多种类型,譬如基因删除、基因插入、突变等,如何做到检测准确、高效且多样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各行各业应给出符合自身行业要求的、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检测标准,以便监管的高效展开。

“基因魔剪”已小试牛刀,但还远没有达到雄霸天下的程度,刚刚起步5 年的CRISPR/Cas9 技术,还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阻断遗传病、消灭肿瘤、延长寿命乃至物种升级,才是人们的希望之巅。因此,在变成“双刃剑”之前,“基因魔剪”还可以大胆地攻城略地。

(取材于房琳琳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电影《蜘蛛侠》中,主人公彼得·帕克被一只神奇的蜘蛛叮咬后,他的DNA发生变异,成为了一个运动和感知能力超乎常人的存在。在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感召下,帕克化身为拯救世界的蜘蛛侠。当然,这样的变种人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但当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日益成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时候,人类将迎来怎样的挑战,是每个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18119日,国内首份《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正式公布。这项调查揭示了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为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如何理性、健康地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以上图表取材于《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被调查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持积极态度,但较少与家人或朋友谈论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科技议题,也较少接触相关的信息,因而,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被调查公众认为自己需要补充和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信息,且有较高意愿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

201811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爆了一轮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实际上,早在基因编辑技术诞生不久,此项技术在改造人类基因上的应用就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C教授提醒人们别低估了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即使是严重疾病背后的基因也可能拥有预计不到的功能。无论我们能多么精确地编辑基因,有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能一编了之的,更别提这项技术本身的安全性了。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亟需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作出突破。

对于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R教授指出:“体细胞改造是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他强调,个人无权决定应该对性细胞中的哪个基因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清楚一个基因突变到底会引发哪些疾病,又会带来什么好处。而且,疾病或缺陷的定义也是在改变的,今天大家觉得不好叫疾病,但再过两百年可能又觉得是好事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W教授则认为一项有颠覆意义的新技术引发争论是非常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公众一起参与,会综合考量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些所谓危险因素。W教授还认为人们对于所谓的缺陷基因的定义是非常模糊和不确定的,未来很有可能会随着认识的深入而改变看法,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是否可以编辑生殖细胞的基因是无解的”。

尽管科学家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讨论莫衷一是,但是不可否认,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这项技术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产品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

(取材于陈晓雪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CRISPR”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
B.是DNA分子中存在“间隔”的重复序列。
C.可以将入侵病毒的DNA替换为自己原有的DNA。
D.可以发送向导RNA和Cas酶来发挥其防御作用。
2.根据图一和图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过80%的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持乐观支持态度。
B.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C.在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上支持者更多。
D.在中国进行基因编辑研究比较符合公众的意愿和需求。
3.对材料二中三位科学家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看法,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C教授认为,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时应该关注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
B.R教授认为,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因此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
C.W教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将会消失。
D.三位教授都认为,认识的局限性会给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带来不确定的结果。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CRISPR/Cas9”技术具有切割并修改动植物基因的“魔力”。
B.基因魔剪“CRISPR/Cas9”技术被禁止用来修改与设计人类胚胎基因。
C.科学界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伦理和安全方面。
D.基因编辑技术推动了遗传学发展,同时也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新产品。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回答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应如何做到理性、健康发展。
7日内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苏格兰的风

①一直很喜欢宗白华的一句话,他说晋人在山水中,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对我而言,每一次旅行就是向内发现自己的深情的过程。被各种文字图像规训过的现代人,其实最难唤起的是感动,因为有些美景来得太容易,那些旅程太流水线。也许只有决然地将自己放置在一个有意无意的困境中,才能唤醒原初的遇见的感动。

②今年夏天去了苏格兰,比北更北的地方。提及最早工业化的英国,一般都会想起伦敦这样的大都市,或是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城,可我心中念念的却是苏格兰。在牛津的古老学院里坐久了,觉得那些历史似乎都化在骨子里,懒得抬眼从迷思中醒来。似乎英国从来都是如此这般温文尔雅,带着古旧的华丽印记。英国中产阶级休闲时最爱的温德米尔湖区,有最纯正的英国乡村范儿。漫步湖区小路,到处是苍苔冷冷,绿意朴拙,偶尔可见一人一狗安静走过。英国的乡村就是这样带着【       】和尊严慢条斯理地存在着,但都太符合想象,一种【       】不禁从心底蔓延开来。

③苏格兰高地则迥然不同,剥离华美的历史和文明的外壳,那种粗粝雄浑,让人一见就说不出话来。眼前的风景似乎早已见过,前世今生,有一种心心相印的熟悉感;但又在某个节点无穷惊喜,刷新了原先的想象。计划自驾去苏格兰高地之前,其实没有料到旅程会那么漫长辛苦。

④在沉默的无边无际的公路上,看到了苏格兰高地最美的一部分风景。高山,深林,疾风,劲草,大海,平原;云层那么低,那么厚,几乎压在山峦和平原之上,带着海洋饱满的水分,丰盈流动,变幻万端。前方的路延伸得无穷无尽,虽然是八月,草地已然尽是黄色。感觉自己像被包裹在天地之间的一个大玻璃盒里,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场景,才能理解英国风景画家笔下的云层为何那样丰富;只有亲眼见到苏格兰的风景,才能理解这个民族为何那样坚忍强悍。

⑤一路向北,温度很低,八月里,穿着薄羽绒服还是觉得冷,这是比漠河还要北的地方。路过的因弗里斯小城像停留在17世纪,整个城市清冷,冷清。市中心桥边的古堡和尖顶教堂,朴素安静。因为靠近北海和尼斯湖,城中盘旋着无数体形硕大的海鸥,锐利地鸣叫。因为太冷,这里行人稀少,抄着手走过方正低矮的街道,暮色中浓厚的云影投在穿城而过的河里,感觉自己像置身于一个荒谬的时间节点

⑥听说苏格兰的城堡最值得看,于是千里迢迢去看斯通黑文城堡。在全球旅游旺季的八月,这里游人寥寥。城堡位于悬崖边的海岸上,早已沧桑遍体。还未走近它,就被海风吹得站不住脚。海边的峭石上,城堡孤零零的,脚下是北海的惊涛,一拍拍地咬噬着岩石。屋顶和墙壁早已倾颓,千疮百孔,城堡虽形销骨立,却坚忍、傲慢。据说这个城堡曾经挡住了英格兰军队十个月的围攻,保障了苏格兰的王权。多少金戈铁马远去了,眼前海鸥悲鸣、断壁残垣,视野尽处是幽深的苍黑的北海,漫天漫地,让人突然觉得,这才是从茫茫的历史深处吹来的悲风。可怜的现代人,太久地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那些更深的感受,似乎根本进入不到心里。说起肃穆凛然的古堡,人们脑海中掠过的都是电影和小说的片段:一个中世纪的女子,凭海临风,衣袂飘飘……

⑦经过的其他城堡,几乎都是一样的破败。那些已经被时间磨损得形状模糊的兽首和神灵、武士的面容,那无处不在的八月的寒风,那些黑暗的冰冷的石墙垒出来的幽深的房间,都在提示我,这是一个苦寒之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并不占有地缘或气候上的先机,但在他们并不漫长的历史中,却出现了无数扭转人类文明进程的风流人物。

⑧直到在暮色中抵达爱丁堡,连绵的壮丽高大的古建筑之城缓缓地铺陈在我面前的那一刻,我联想到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曾有的一句话,那个意大利人在初见昆明的时候,形容它是一座壮丽的大城。我的感受跟那位13世纪的意大利人是一样的,被一种璀璨的文明的他者的光芒震慑了。爱丁堡无愧是北方的雅典,它气象阔大,仪态万方,丝毫不容轻亵。在任何一个角落,爱丁堡都是典雅与得体的表率。它的城堡和大学,保存完好的古典建筑和街道,满眼的苏格兰格子和满耳的风笛声,都带着苏格兰人的骄傲和文化印记。朋友说,你一定要去酒吧,叫上一杯烈性黑啤,听他们唱歌,那才是苏格兰。不由想起了自金雀花王朝以来英格兰对苏格兰的不断征服与蚕食,想起了因《勇敢的心》而为世人熟知的苏格兰勇士的形象……

⑨结束苏格兰之旅,回到湿热的南京,回到桂子香气里,回到嗅觉和味觉都无比亲切熟悉的江南,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那些在苏格兰吹过的风,心中顿时一虚一紧,觉得这样出离现实的片刻,正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取材于朱丽丽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迥然不同:相差很大。B.粗粝:粗犷。
C.铺陈:有层次地展现。D.仪态万方:姿态特别大方。
2.依据上下文,填入第②段【   】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纯正     诗意B.华丽     满足C.朴实     厌恶D.优雅     倦怠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借用宗白华的话意在强调,现代人面对山水自然要用心品味、感悟,努力找寻内心深处的情感。
B.第④段画线的一组短句,勾勒出冷暖相谐的画面,描绘了苏格兰高地清新自然、辽阔壮丽的独特景象。
C.第⑤段“荒谬的时间节点”的意思:时值八月,却仿佛置身于寒冬;身处现代,却好像置身于17世纪。
D.结尾处写南京的环境气候与苏格兰不同,“一虚一紧”反映出苏格兰之行给作者带来了深切的感受与思考。
4.根据文意,说说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5.文章叙写了苏格兰诸多自然与人文景观,而标题却是“苏格兰的风”,请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从自卑亭往上走

①岳麓山脚有自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自卑”二字典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说君子修身立德,好比长途跋涉,必须由近及远;又好比登临高山,必须自下而上。自卑亭原处登山要道,欲上岳麓必过此亭。

②世人知有岳麓山的,必知岳麓书院;知有岳麓书院的,必知书院门联。湘人历来也颇好以此联夸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从自卑亭的谦恭笃实,到岳麓书院的踌躇满志,相距不过一箭之遥。湘人的狂傲,似乎不屑掩饰。又因外人对门联中的发语词“惟”字误读,似乎湘人真是自大。

③湘楚自古固多狂士,而真狂士应是狂而不妄。那位“凤歌笑孔丘”的楚狂接舆藉贯本无详考,不妨把他认作湖湘第一位狂士。如此攀附先古颇有些牵强,听凭冬烘先生们笑骂去。不管是孔门圣经《论语》,还是颇有些抑孔的《庄子》,里面写到的这位狂人都可敬可爱。他看破世道沦落,方才隐而不仕,佯作狂狷,笑讽夫子。这位狂士孤高超尘,一直被有些史乘奥典尊为神仙。

④楚狂接舆之后,湘楚大地代有狂士。只不过后来的狂士们,多不甘于林泉寂寞,而是抱负鸿鹄青云之志。同为楚地狂士,风骨襟怀颇为异殊,与自卑亭西的岳麓书院大概深有渊源。岳麓书院草创于唐而盛大于宋,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当年与之齐名的白鹿洞书院、嵩山书院、应天书院如今仅存残垣,只有岳麓书院仍薪火相承。一座文脉千年不绝的书院,自会出狷介高古的狂士。遍访岳麓书院旧联古碑,自会知晓历代诸多狂士的掌故。晚清与岳麓书院有关的狂士尤多,从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到王先谦、郭嵩焘,他们身上无不带有狂狷之风。孔子有道:“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这些狂狷湘人,虽讲究用行舍藏,可他们最重的心念却是行而不是藏。晚清以来家国天下多危难,容不得湖湘的真学子们扮隐士。近代登高振臂多湘人,应者影从遍天下。

⑤岳麓书院虽地处湖湘一隅,而其学统流布超越三湘四水,气接华夏九州。正如清代山长罗典亲撰长联所言: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王闿运虽无岳麓书院游学经历,而此处与他曾经主持过的衡山书院实为气脉相通。岳麓书院有一名联趣闻,后人多把它附会在王闿运身上。说的是王闿运曾去江浙讲学,颇受当地读书人轻慢。江浙千古繁华,文人骚客向来自负。王闿运恰恰其貌不扬,苏杭士人仙裾飘逸,对他很有些不敬。于是,王闿运撰联高挂堂上: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江浙士子见了,再也不敢孟浪。咸丰年间,王闿运曾为权臣肃顺幕宾。一日咸丰读到肃顺的折子,惊叹其文采,问是何人所草。肃顺奏对:“湖南举人王闿运。”咸丰问:“为何不给他官做?”肃顺说:“此人非衣貂不肯仕。”咸丰说:“可以赏貂!”王闿运因会试不第仍是布衣,而依制只有入了翰林方可衣貂。只因皇上偶然宠幸而赐官,王闿运仍耻于出仕,傲骨可见一斑。袁世凯做了民国大总统,王闿运应邀出任国史馆长兼总统顾问,不久他便看出自己尴尬之境,作联道:顾我则笑,问道于盲。联嵌“顾问”二字,明里自嘲,实则狂傲。他调侃袁世凯的对联更是有趣:民犹此也,国犹此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袁世凯为独夫,而将“民国总统”暗嵌于联讥讽之,非王闿运这等狂士不敢为。后人多以王闿运助袁世凯称帝而诟病之,自然无人敢替他辩白。然而狂士谋国心鲁性直,书生用世难免迂阔,终不能笼统以一己之私而论之。

⑥自岳麓书院援木依藤而上,沿路可见许多高冢大墓。从黄兴、蔡锷到陈天华、禹之谟,许多近代仁人志士都长眠于此。累累墓葬装订成册,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湘人之狂,狂在遇事多不惧死。埋葬于此的陈天华愤恨蹈海,只为警醒国人自救自强。陈天华之前欲以身死醒国人,还有葬在浏阳的谭嗣同。谭嗣同、陈天华他们在俗人看来,不但是狂,几近于癫和傻。禹之谟墓不太起眼,位于半山腰之小径旁,几乎快要没于芜草。这位湘人竟敢在清廷眼皮底下聚集长沙民众公祭反清志士陈天华,今人观之简直胆大包天!禹之谟之不畏死亦近于狂,而当时的长沙民众更是义薄云天。蔡锷之墓规模宏大,庄严肃穆,配享墓庐。蔡锷将军为了讨袁拔剑南天,以一隅而抗天下,自言明知无望,亦不为争胜利,只为争四万万同胞之人格。这等义举,非有狂气,断不敢为。

⑦登岳麓山必经自卑亭,而自卑亭的精神实为岳麓山的根柢。岳麓书院固然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联语,也更有诸如“实事求是”等朴真致性的箴言。自古湖湘狂士无不从“自卑”而入门径,又以“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而纵横天地。没有狂气,不成湘人;只知狂傲,亦非真湘人。

(选自王跃文散文集《拍手笑沙鸥》,有删改)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满志: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文中指从岳麓书院学成后胸怀大志的样子。
B.青云之志:语出《滕王阁序》,指远大的志向。文中指狂士们不甘于隐居,以解救国家的危难为远大志向。
C.薪火相承:语出《庄子·养生主》,也作“薪尽火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文中指岳麓书院建筑与格局至今保存完整。
D.用行舍藏: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文中指狂狷湘人既有隐居生活的准备,更有为国家赴难的行动。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岳麓书院的门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一方面彰显了岳麓书院对湘楚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看出了湘人不加掩饰的狂傲。
B.第⑥段写自岳麓山沿路而上所见的高冢大墓,赞颂黄兴、蔡锷、陈天华、禹之谟等志士的警醒国人、自救自强、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
C.本文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如“凤歌笑孔丘”“濂溪一脉”和蔡锷拔剑南天讨袁等就具有人文气息或历史的厚重。
D.③到⑥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借助湖南籍历史名人写出了湘楚狂士深厚的学问、孤高超尘和狷介狂妄的气质以及身死醒国的精神。
3.文章第⑤段描写了王闿运的轶闻趣事,这些轶闻趣事写出了王闿运哪些特点?写这些轶闻趣事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以“从自卑亭往上走”为题。
2024-06-1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高高的兴安岭

罗伟章

①在漠河北极村,与几个朋友相聚于茶馆,听当地人唱歌,唱的是《高高的兴安岭》。我心想,与我老家的山相比,兴安岭几乎是躺着的,只见起伏,不见耸峙,更不见孤峰耸峙,因此,兴安岭的美不在高,而在辽阔。

②早在八年前,我就应《中国国家地理》的约请,书写中国地形第三级阶梯从北到南的秋天。那次带着任务,行程仓促,对这片广袤的森林始终是陌生的。这次和几个朋友再次前来,感触深了许多,对那种单纯而专注的生命充满敬意。汽车在林间行驶,透过车窗,只见落叶松和樟子松筑成绿墙,白桦树宛如从绿墙上流下的白色液体。某些白桦弯曲了,想必是被风吹的,弯曲得俯身于地,破裂的地方发黑,但依旧顽强地活着。

③要走进一片森林的内心,最好的方式,是仔细观察一棵棵树。所谓“仔细”,其实只需要“看见”。“看”是一个词,“看见”是另一个词——把看的对象放到心里。哪怕它很不起眼,可是当你看见它,它就变得高大起来,它生命的光华就展现出来,照耀着你。每到一地,我都倍感珍惜。我能做的,或许只是“看见”,而后“记住”,记住某座桥梁、某块石头、某片庄稼……到了大兴安岭,就是要记住那一棵棵树——它们的名字、大小、样貌、色彩。

④我的老家也有森林,但都是碎片化的,要么被山石割开,要么被深谷切断,像大兴安岭这般林木如海,实在令我震撼。可它并不打算震撼你,它只是本真地存在着,尽管辽阔无边,却不张扬,很有节制地起伏着,思想者一般静穆着,在节制和静穆当中,孕育万千生灵,并以此阐释“辽阔”的内涵。或许,深刻容易,辽阔很难,深刻不一定辽阔,辽阔却必定深刻——这是大兴安岭给予我的启示。

⑤从漠河县城到北极村,每一处都是风景,用手机随意拍下,便是一张可用作电脑桌面的照片。林子里没有风,鸟儿们也正歇息,却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声响在林间流淌。那是森林的呼吸,舒缓,安详,恬静。

⑥那一刻,我心里突然没有了边界感:经验的边界、想象的边界、修辞的边界、认识的边界……当然,地域不是没有边界的。一路前行,越靠近北极村,就越靠近中国的边界。事实上,俄罗斯的狍子,常会来到中国,中国的狍子,也会去往俄罗斯。这是当地人常见的景象。我一直认为,边界以及边界感,是好东西,它们让人们对事物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而国家、自然也需要边界。可如果立在边界上的,是如大兴安岭一般的绿色屏障,那么边界的意义,就不是阻隔,而是沟通。

⑦作为中国的主要林区,在初中地理课上,我就知道了大兴安岭。然而真正把它记在心里,是1987年的夏天。这年的56日,大兴安岭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远在山城念书的我和同学们,天天收听新闻,天天为这事揪心。将近四十年过去了,这个初秋的夜晚,我和几个朋友相聚于北极村的一家茶馆,其中的老郑,当年就是一名奔赴大兴安岭救火的解放军战士。旁边有三位当地的女子,听到我们谈及这段往事,竟齐刷刷地起立,过来向老郑鞠躬、敬茶。1987年,她们还很小。此情此景,令人动容。深沉的感恩,缘于深沉的爱,她们爱这片土地,也正因此,大学毕业后她们又回到了故乡。其中一个女子的爷爷是护林员,几十年来每天翻山越岭,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夏天忍受蚊虫叮咬,冬天忍受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但他从不懈怠。人与自然,成了真正的生命共同体。

浴火重生的大兴安岭始终在变化,休说四十年,就是与八年前相比,也大不相同。记得上一次来,我住的民宿一天的房费只要几十块钱,却仍有许多房间空着。而今的北极村,一家家民宿无不干净、整洁、敞亮,一房难求。除了众多旅行者,还有来自各地的摄影家。旅行者用脚步延伸视野,摄影家用镜头讲述故事——这是时光的故事、森林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

⑨东北是个令人心生敬意的地方:为反对侵略打响雅克萨之战、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敌、重工业对共和国作出巨大贡献……每宗历史事件,都气势磅礴、顶天立地。近年来,大兴安岭又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阵痛之后成功转型,建立起严密的生态保护网,绿色成了这里鲜明的底色,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吸引着八方来客。而今,这里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他们的坚毅、勤劳和智慧,绘就了一幅辽阔而壮美的画卷。

⑩每个人认识祖国的辽阔土地,都始于自己出生的地方,始于自己挥洒汗水和热血的地方。因此,每一寸土地都是大地,每一寸土地都令人想到祖国。也就是说,每个具体而细微的事物,包括一株草、一棵树都会让我们深刻地理解“祖国”和“大地”的概念。面对无边无际的大兴安岭和热情善良的当地人,我突然想到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似乎明白了,大兴安岭地区何以能够浴火重生,也理解了为什么是“高高”的兴安岭。

高高的兴安岭,那高,是情感的饱满,是精神的伟岸。

(取材于罗伟章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都是碎片化                       碎片化:指森林呈现出不成片的状态
B.却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声响          神秘莫测:指根本无法理解或猜测
C.浴火重生的大兴安岭                 浴火重生:指经历烈火的煎熬获得重生
D.每宗历史事件,都气势磅礴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到“兴安岭的美不在高,而在辽阔”,与文章结尾相矛盾。
B.第②段对白桦的描写,运用拟人手法,体现了白桦树顽强的生命力。
C.第⑨段引入一系列历史事件,体现东北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D.全文语言流畅,娓娓道来,表达了作者对东北大地深深的敬畏之情。
3.文章第四段写作者老家的森林,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4.题目“高高的兴安岭”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高”有哪些意蕴。
2024-06-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44月,“2024中关村论坛空间科学论坛”在京召开,会上,爱因斯坦探针(Einstein ProbeEP)卫星任务公布了第一批在轨探测图像。自19日发射以来,两台有效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和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于在轨测试和仪器定标期间获取了多组宇宙天体的X射线科学观测数据,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微孔X射线聚焦成像技术的大规模空间探测应用,首次实现了在软X射线波段对宇宙天体活动的高灵敏度、系统性探测。

截至目前,WXTFXT状态良好,卫星平台和各载荷经过测试,其功能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在轨测试期间,EP卫星按照既定计划,开展了在轨测试和科学仪器定标观测。WXT已探测到1400多个X射线源,充分验证了其独一无二的大视场、高灵敏度、快速时域巡天监测能力。FXT已在轨验证了其探测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和源定位精度,并验证了各个观测模式(全帧、开窗和时变等),能够满足EP卫星科学观测需求。特别是对开窗和时变观测模式的创新性开发,使得EP卫星能够有效地观测亮源。

EP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立项并实施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任务之一,是面向时域天文学的X射线天文探测空间天文台。EP2024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EP将在软X射线这一新的监测窗口,开展高灵敏度实时动态巡天监测,旨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X射线暂现和爆发天体,并发布预警以引导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EP卫星项目为中国科学院主导,欧洲空间局、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以国际合作形式参与了该项目。

(取材于袁为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自古以来,苍穹之下,无数天文学家仰望星辰。在无垠夜空中,暂现天体瞬息万变,引领一段段探索之旅。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时域天文学应运而生,成为了天文学领域的新灯塔。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国自主研发了EP卫星,开启了对暂现天体快速观测与精准定位的新篇章。

宇宙除了有宁静的一面,其偶现的活动,甚至是狂暴的一面,更显示出本该有的绚烂多姿。就像那一闪即逝的璀璨流星,虽然只在夜空中留下瞬间的光影,却总能比明亮的金星或满月更吸引众人的目光。这种短时间内出现,持续一段时间后又消失的天体,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暂现天体。

暂现天体主要源自两类天体过程:一是自身的突变过程,如恒星的坍缩,黑洞或中子星等致密天体之间的并合等;另一类产生于极端物理环境,如黑洞和中子星周围的超强引力场及磁场。对这类现象进行研究的领域被称为时域天文学,对于理解前沿物理理论,揭秘宇宙奥秘都至关重要。由中国科学院部署实施的EP卫星成功发射,其具备超大视场、高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自主后随和快速机动能力,以及多链路实时通信能力等,就是为了捕获暂现天体而量身定制的,我国在时域天文学领域的研究也将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EP卫星的科学目标主要有为种子黑洞、黑洞和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观测数据和限制,还有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探测,这两个目标都聚焦于广义相对论,这也是以爱因斯坦对其命名的原因。但EP的科学能力不止于此,天文学研究可以通过深度观测透视到宇宙的曾经。因为光的传播是有速度的,遥远天体的辐射经过漫长的跋涉才能被我们所触及,因而此时此刻所探测到的暂现天体的信号,可能来自遥远天体几万甚至几亿年前的辐射,携带的是过去宇宙所产生的信息,这些暂现的遥远的天体往往携带有更为早期宇宙的信息。同时,遥远天体也需要足够明亮,才有可能被探测到。EP的大视场高灵敏度,正适合于高红移伽马射线暴的捕获,因此EP的科学目标不仅跨越了空间,更追溯了时间。

(取材于潘海武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EP卫星搭载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在轨应用的大视场“龙虾眼”望远镜。它如同龙虾般的大眼睛,能够捕捉黑洞、引力波等高能天体释放的X射线信号。

WXT望远镜的设计与技术中蕴含着许多至关重要的细节。为了实现3600平方度的大视场,WXT望远镜的光机主体由12个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都有独立的“龙虾眼”镜头,单个镜头包含36片微通道光学镜片。此外,12WXT子模块在卫星上同时工作需要的能源非常大,为了节省整星资源,项目组设计了巧妙的热控系统。同时,工作在软X射线波段,使得WXT望远镜有了近乎苛刻的防污染要求,项目组需保障研制、试验、转运过程中的环境要求。针对MPO镜片、“龙虾眼”镜头、探测器和研制完成的子模块分别设计包装箱,通过高纯氮气隔绝空气中的污染物颗粒。装调过程中,实验室环境始终控制在万级甚至是千级洁净度等。

EP卫星的每一步进展都凝聚了研制团队的心血与汗水,十载光阴铸新星,今朝化龙入云海。遨游太虚探奥秘,为国争光耀苍穹!

(取材于孙小进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EP卫星任务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国际合作参与实施。
B.我国EP卫星任务实现了多个国际领先的科技突破。
C.FXT已验证了其强大的灵敏度、源定位精度和视场。
D.EP卫星对观测模式的创新使其能有效地观测亮源。
2.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自主研发的EP卫星在暂现天体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
B.对流星这类暂现天体的研究比金星或满月的相关研究更有价值。
C.伽马射线暴作为已知的明亮天体现象,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
D.黑洞的并合及其周围的磁场都是时域天文学所关注的前沿问题。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EP卫星能够兼备大视场和高灵敏度。
B.EP卫星能在发现暂现源后发布预警。
C.EP科学目标能横跨时间和空间维度。
D.EP所有科学目标均聚焦广义相对论。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WXT捕捉黑洞释放的X射线以达到EP卫星的科学目标。
B.黑洞周围的强引力场主要源自暂现天体自身的突变过程。
C.在我国自主研发了EP卫星之后,时域天文学应运而生。
D.12个具独立“龙虾眼”的子模块组成整个WXT望远镜。
5.阅读上面三则材料时,有同学针对EP卫星所载荷的WXT及FXT望远镜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纲,请你填写①—⑤处,帮他补充完整。要求简要概括。


技术优势

技术难题

解决方案

科技成就

WXT

大视场、高灵敏度、快速时域巡天监测子模块能源需求大

(1)⑤
(2)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软X射线波段对宇宙天体活动的高灵敏度、系统性探测。
(3)开启了对暂现天体快速观测与精准定位的新篇章。

FXT



2024-06-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眺望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这首诗,我记住了重阳节,一个吃重阳糕、登高祈福以及敬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因为重阳节,每年这一天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这首诗,也会在中秋、春节等时刻挂怀远方的亲人时默念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他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然后有一天,我发现:身居盛唐时期,王维写下这首广为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诗作时才17岁,而他在15岁时已写下了英雄气概四溢的《少年行》。

此诗名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当时王维独自一人旅居在外,以朴素、晓畅而又意韵十足的语句倾倒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前两句与后两句连接中,视线的切换连起异乡与故乡,作品的空间感立刻显得立体、开阔又形象,整首诗呈现出电影的流动画面。

《少年行》共四首。主人公为少年游侠。抒写了他们的豪爽、侠骨、骁勇、不计功名,相逢意气为君饮”“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少年们的意气风发振动人心,同样触动人心的还有作者酣畅淋漓的笔调。

忍不住,眺望这位遥远的奇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王维的《相思》,别名江上赠李龟年。当年,名闻遐迩的音乐家李龟年流落他乡时演唱此诗,在座听者无不潸然泪下。《渭城曲》即《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赠予或者送别友人的诗可谓一封封书翰,见字如面,它们不是写给我的,但我依然在此中感受到书写者的恳挚,一颗重情谊的心,为之感动并庆幸所相逢的阅读。

漫游王维的诗歌,深入心扉的是清明、丰富、极简之深透、趣味、坦诚。他的作品弥散着本真的生活之气,涌动着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力量。

他曾奉命出使边塞,因此有了《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老将行》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描写昔日盛年的勇士威震四方,遭弃置后流落民间,只得门前学种先生柳。但在国难当头之际,已白发苍苍仍一心报国: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他的《戏题盘石》: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在《终南别业》中他写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辋川一景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另一景辛夷坞中的辛夷花: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从随这些言词,有如身临其境,我闻到山林的气息,静观花开花落,听到琴声;仿佛看到那位老将军,眼神坚毅,依然目光如炬;仿佛瞧见诗人与林中偶遇的老农谈笑甚欢……我也笑逐颜开。

王维用文字描绘的世间之景,是一幅幅图画,是音符在跳跃,在飘游。

他真的也擅长用笔作画。《袁安卧雪图》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他的两幅画竹图在北宋时期(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被摹刻为石刻线画,如今收存于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里;《辋川图》为壁画,现只有历代临摹本存世。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明代画家董其昌于《画禅室随笔》中赞叹,在山水画论著《画旨》中又写: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将王维视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他也真的通晓音乐,还弹得一手好琵琶。他与音乐的缘分还有古琴曲:《阳关三叠》取材于他的七言绝句《渭城曲》,歌曲分三大段,即三次叠唱,另取诗中阳关一词而得名,至今仍在演奏及传唱。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代苏轼的评价深入人心已近千年。明人王鏊说: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

他的诗作融合了才情、文化底蕴、绘画、音乐等众多元素,包括自身的生命状态。

路在脚下,不管有意无意、主动被动,每个人都迈出自己的脚步,陶养自身理念,以此与时光相融。王维亦如此。他年少时父亲去世,母亲将他与弟弟妹妹拉扯大,他自然地携起长子长兄之任。犹如今人寻求一条上学、毕业、工作之路,他也走着相仿的路途;也同今人,有时去游历大川,抑或屏居胜地一段时日,修身养性也如无数人,成长中有苦闷,有犹疑,有悲伤。向往田园的恬淡,流连忘返于山光水色,又自然而然地回到岗位。当友人们登车上马,倏忽云散后,也会感幽独而吁叹。生于尘寰,主导着他的心灵空间的是诗文、佛学、悟道,以及报国之志。

四十出头时,王维在长安蓝田县辋川山谷中购得别业,以便慈母持戒安禅,而他在长安城供事闲暇时也有了草堂可归。他也跟友人们同享这些大自然赋予的胜境,徜徉其间,弹琴赋诗,还与同样居住辋川的多年道友裴迪以每一景点为题各赋绝句二十首,汇编成一部《辋川集》,除此,他又将二十景创作为画作《辋川图》,绘于墙面。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王维上表请施庄为寺,辋川别业因此成清源寺。三年后王维去世。清源寺消逝于唐末的战乱。

每个人的路都必由自己走。选择是个人的事情。苏轼品赏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何止陶渊明,王维、苏轼都是,他们自觉地面对自己的心灵,终其一生开辟各自的成长空间。王维的人生合上了。他的诗文和艺术梦想在今天——在我的眼前——闪射着裴迪诗句中描述辋川金屑泉水的光景:萦渟澹不流,金碧如可拾

(取材于张洁的同名散文)

注释:①萦渟:水流回旋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倾倒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倾倒:倾吐心意
B.漫游王维的诗歌                                                          漫游:仔细品味
C.作品弥散着本真的生活之气                                        弥散:弥漫消散
D.清源寺消逝于唐末的战乱                                             消逝:逐渐消失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相思》一诗,为赠李龟年而做,诗人亲自演唱此诗,让在场听者潸然泪下。
B.王维将生活中的苦闷与悲伤融入恬淡的田园生活中,流连山光水色,让心灵栖息。
C.作者穿越历史的时空,通过阅读王维的诗歌,去体察、理解诗人一生的“心路”。
D.作者品味分析王维诗句与人生的同时,亦在对诗文与艺术的真谛进行深入的思考。
3.文章的题目是“眺望王维”,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在眺望中,看到了怎样的王维形象。
4.文章引用裴迪“萦渟澹不流,金碧如可拾”的诗句作结,请简要分析这句诗在全文中的作用。
2024-05-1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Art)这个词在西文里本义是人为人工造作。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就认识观点说,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实践观点说,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 自然也有人性的意思,并不全是外在于人的,也包括人自己和他的内心生活。人对自然为什么要加工改造呢?这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要劳动生产的问题。答案也很简单,劳动生产是为着适应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并且不断地日益改善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就既要有人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例如:木、石、纸、帛、金属、塑料之类材料,造形艺术中的线条和颜色,音乐中的声音和乐器,文学中的语言之类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艺术和社会都在不断变化和改革中,经历着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关于艺术的这些基本道理我们此前在学习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中已略见一斑了。

(取材于朱光潜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真实是文学的第一天性,是文学创作的出发点。

文学的对象是人性和人的生存条件。因此,文学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见证与呈现人性的真实性和生存条件的真实性。伟大的作品总是深刻展示人性的复杂性与人生的巨大困境。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东方的曹雪芹这两位伟大作家都无与伦比地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复杂,和拥有对人类生存环境最深刻的认知。他们笔下的人物,其性情性格,全都具有多重暗示、绝无简单化现象。人物所处的环境,也都是复杂的多重冲突,父与子、母与子、丈夫与妻子、兄弟与姐妹、恋人与恋人等,他们在生存历程中所产生的自然悲剧(生老病死)、人为悲剧(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冲突)、个体悲剧(情与欲、义与利等),相互交织,把人性的各个层面,展示得极为真实动人。文学的真实性除了表现为展示于作品中的人性真实与环境真实之外,还特别表现在作家主体写作态度的真诚。不欺骗读者,这对于作家来说,不仅是创作的思路,而且是创作的道德。古往今来,一切不朽的经典,其生命力的密码就在这里。

(取材于刘再复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文学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在于前者被灌注了生气生命。真正的艺术家不在于复制原物和画出生命的外表,而要让人看到人物形象的内在,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要创造出这样的艺术真实,就必须通过艺术的典型化手段,创造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因为唯有这种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出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灵魂和精神,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艺术认识和把握生活的根本手段。这里的困难在于对象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有生命的人。文学不能满足于个别事实、个别现象,特别是局限于事物和现象自身,文学的真实比个别事实、现象更多。高尔基说,在文学中,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的描绘,不能把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艺术真实性、并能令读者信服的现象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犹如一块砖头不过是房子的组成部分,不能用它来建成墙和楼房。同时,文学又要写单个的事,但它不同于某种真实情形,而是经过选择、取舍、概括、集中的事物。选择、集中后的单个事物,或某种非常现象,概括了同类事物的特征,它的本质面,它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这是典型化了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是高度的艺术真实。由于它具备了事物的精神、灵魂和特征,所以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

把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它们的矛盾和冲突改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塑造典型人物,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这是作家对生活混乱状态的一个克服过程。有的同志说他写他所见到的,实际上他只是记录了生活的混乱状态,而没有克服。情节的选择对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十分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情节的安排,把人物的冲突写得非常尖锐,甚至动刀动枪,做到这点还是容易的。但要使这些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变为人物性格的完整体的组成部分就不容易了;而要在特定的人物身上找出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必须理解他的行动的最深刻意义选取最有普遍意义的、最有人性的东西,从而构造某种令人信服的、不可摇撼的东西,就更加困难。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完整的人物性格。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人物,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既体现某个阶级、集团、人群的倾向,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但又富有个人特征的人性,成为最具稳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可以称典型是一种时代现象,人们通过它们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也可以从中感知现实。

(取材于钱中文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世界脱离于现实世界,二者是对立关系。
B.人们为了提升物质与精神生活,而改造自然。
C.物的条件既包括社会生活,又包括改造工具。
D.艺术创作主体和客体相统一,且在不断改变。
2.根据材料二,不能证明文中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的是(     
A.沈从文的《边城》用清新优美的语言,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般的世界。
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彷徨软弱性格的背后,是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C.曹禺《雷雨》中的主人公周朴园身上交织着痴情与无情、温柔与冷酷等矛盾。
D.托尔斯泰的《复活》中男主人公最终通过忏悔与救赎实现精神解脱走向复活。
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表现了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所以它可以改变现实。
B.创造出高度的艺术真实,需要选择、集中单个事物或现象,概括其本质特征。
C.对生活混乱状态的克服是指作家如实记录所见的生活,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D.只要情节充满尖锐对立和冲突,就能创造完整的人物性格,塑造出典型人物。
4.根据材料二、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应把展示人性的真实与人类生存条件的真实作为出发点。
B.经典作品的生命力密码是以不欺骗读者为创作的思路和道德追求。
C.文学要想准确表现极其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有生命的人是很困难的。
D.砖头和楼房分别比喻为文学作品中单个事实真实和单个艺术真实。
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一部成功的文艺作品应具有哪些特点。
2024-05-1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山外青山

“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1961年,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古考察之后,在文章中写到了这座“群鹰搏击,万马奔腾”的塞外名山。

踞于北纬40°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交会处的大青山,是一道分开南北的天然屏障。关于这道屏障的重要性,能够罗列出许多资料性、概念性的定义:中国重要的地理分水岭,北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农牧业经济形态的自然分界线,草原文化的摇篮,众多游牧民族的融汇地,边塞文化的地标……

然而,事实上,我对这座山一无所知。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座山呢,这座山像是一直伫立在历史中,而不是现实中。长期置身于中国几千年宏大历史叙事之中的大青山,更像是一个边塞美学意象,无处不在的繁杂历史固化着人们对山的感受。重重叠叠的历史之下,如何才能看见一座山的自然形貌,体会山自身的生机和情感呢?七月,我从呼和浩特出发,由大青山南麓到北麓,从武川深入到山中,探访了一个叫榆树店的古老村庄。

一路上,不仅仅是山本身,更多的是人与山古老深刻的依存关系让我感受颇深。

1575年,富有远见卓识的阿拉坦汗在大青山脚下的敕勒川上建起了“库库和屯”,常年游牧的人们从此逐渐定居下来。“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青色的城”。用颜色来命名一座城,只有生长在天地之间的民族才有这样长在身体里的诗意。轻轻念着这个名字,磅礴的草原文化意象和流动的自然气息瞬间被激活,大地和天空直接进入一个人的心。城里的建筑在岁月中会发生诸多变化,但名字中那些诗意的东西却会保存延续下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仅仅用了27个字,就几乎成了草原美学的至境,敕勒川也因此被人们赋予了文化上的意义和价值。许多人来这座城寻找敕勒川,他们寻找的是一种诗学意象和文学想象:青色的草原,青色的天空,青色的高山,还有青草一般生长的牛羊和人们。人会离去,时代会结束,但美不朽,美造就的语言不朽。

告别呼和浩特,我们来到了山北麓的武川。立刻感觉温度低了下来。这是一个凉爽安静的小城,街道很干净,街面上到处是莜面馆子,不用走进去,就感觉莜面的味道满街流淌。武川是著名的莜面之乡,也是世界燕麦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燕麦故乡”。燕麦一般生长在山区冷凉旱地,《本草纲目》记载,“燕雀所食,故名”。在武川这样的高寒干旱地带,大风吹着,大雪落着,如果没有燕麦,那些燕雀,那些燕雀一样的人们,如何存活下去呢?莜麦、燕麦不怕冷,不怕旱,也不怕土质的贫瘠,它们是武川的一部分,带着坚不可摧的力量,带着血肉温度,在空寂无人的荒凉空间里呼吸,蓄力,生长,与武川的人们相依为命。

农作物是被驯化的自然,也是完成的自然,它们的美,是天地大美,是农民们自己作的一幅巨大抽象画。这些美,让这荒凉的苦寒之地,有了颜色,有了温暖,有了生命的依恋。农作物开花的时候,整个武川都是热闹的、鲜艳的。金黄色的菜籽花铺展成一张金色的大地毯:胡麻籽开着活泼的小蓝花,像是天空的影子、蓝色的湖泊;还有荞麦花在风里摇动着身姿,大片大片的白如细雪一样。荒寒与鲜艳,在其他地方无法共存的特质,在武川,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农作物的花朵开得盛,人的心就多了期待,多了盼望。

来到榆树店村,我站在一棵老榆树跟前。老榆树的正面,有一张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制的“身份证”,上书:树龄840年。国家一级古树,编号15012500007。比起两百多公里长、几十公里宽的大青山,一棵深山缝隙中的树太微小了,简直是微不足道。但是,这棵老榆树不一样。这是一棵被火焚烧过的树。树的主干基本被烧毁了,空洞一样的身体里,浇灌着满满的水泥。如果不是用水泥这样坚硬的东西来固定,也许仅仅是一阵风,老榆树的身体就会化为齑粉。老榆树四处延伸的枝干现在都用一根根长而结实的钢架支撑着,外围也用围墙围了起来。这样一棵被损毁得不成样子的老榆树,居然生出那么多的枝干、那么多的绿叶、在空中张开庞大的绿色树冠。有一截长长的枝干已经完全干枯、低低地探向大地,像是已经没有力气再支撑自己的身体。但向着天空的一面,依然长着那么多细嫩的枝子,绿色的树叶,一片一片,在风中欢快地拍着小手。

我抬头看向远处,无数云朵,一次又一次,从山后涌起、消失。那是千万年前的云朵,它们让人看到未来会如何消失。这世间总还是有一些永恒的事物,这让我拥有了某种信心。老榆树的存在,足以安稳和维护住一些古老的秩序,古老的人心。我跨越了那么远的距离,从大青山的一侧到达另一侧,然后站在一棵树面前。就是这样一棵树,这大青山里最微小的事物,却如此牢固,支撑起我对整个大青山甚至整个人世的感觉。

(取材于刘惠春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磅礴的草原文化意象             磅礴:气势盛大
B.就几乎成了草原美学的至境   至境:最高境界
C.农作物是被驯化的自然          驯化:使之顺从
D.整个武川都是热闹            热闹:充满生机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翦伯赞的话,交代了大青山的地理位置。
B.第六段描写农作物开花的景象,旨在表明武川土地并不贫瘠。
C.第七段中写老榆树“身份证”的详细信息,突出了其独特地位。
D.本文文笔优美,意蕴深厚,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十分耐人寻味。
3.请简要分析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4.作者在第三段提到“人与山古老深刻的依存关系”。请结合文章,分析这种关系包含哪些内容。
2024-05-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
2024·北京·模拟预测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灯下白头人

袁 鹰

①“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②近年常常吟味司空曙这两句诗。它曾被诗评家赞誉为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10个字烘托出飘零的感喟和老境的凄清,看似淡淡写来却经过精雕细刻凝成一幅画面:窗外潇潇秋雨,吹打着黄叶纷纷脱落的枯树,窗内一灯如豆,静坐着一个或一双白发苍苍的老人,咀嚼如烟如梦的年华。

③在欣赏者眼中,这里也许蕴含着几分宁静,几分寂寞,也许还有几分温馨。但是从历史风雨中走过来的人,坐在灯下沉思,几十年岁月的步履,如此低迷而沉重。世事沧桑,是非成败,都像江水缓缓流逝;人情冷暖,酸甜苦辣,一次次涌上心头。

④多少堪称英才俊彦的师友,多少曾经朝夕过从的故人,一个个远去了。近些年来,每当收到一份讣告,听到一个噩耗,先是惊愕,接着就引起一番感慨,有时竟抑制不住潸然泪下。他们之中许多人是我同辈、同龄人,有的比我年轻,还是满头青丝黑发,满腔壮志豪情,突然竟成为折断了凌空羽翮的雄鹰。

⑤如果他们不曾在一次次风暴中遭逢厄运,戴着一顶顶荆冠,流徙江湖,辗转沟壑,以致弄得心劳神瘁,百病缠身,他们不是完全可以干自己的事业,在书斋里潜心著述,直到从容安详地远行吗?如果没有那应该诅咒的黑色的10年,许多人会抛却钟情的一切,抛却家庭儿女,毅然决然地匆忙离去吗?恶风刚起时,我的师友中,就有儒雅温文、才华横溢的老报人、历史学家邓拓,风华正茂、下笔如神的文艺评论家、杂文家陈笑雨(马铁丁),因横遭诬陷凌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那10年,许多正直、善良的人绝不会在突如其来的狂风恶浪中无可抗拒地被淹没的。

⑥自然,历史绝不可能有“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是不存在的。如果每一个“如果”都是事实,那还成为历史吗?

⑦人都有一种惰性或劣根性,不仅不愿意正视过去,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做一些粉饰和回避,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总爱定格在最美好的一刻,而不敢去看一看那些苦涩的、难堪的、甚至血淋淋的情景。其实,那是回避不了的,粉饰更是徒劳。20年前,巴金老人就在我们前面做出表率,他凭着正义和良知,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冷峻地正视现实,也无情地剖析自己。在150篇《随想录》里,他一次又一次拷问自己已经受到严重创伤的灵魂,大声疾呼要从那黑色的10年中吸取教训,千万不能让那旷世悲剧重演。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情意殷殷,几乎是垂涕而道,痛切陈词。我们报社的老上级李庄几年前曾经对我说过,退下来的这些年,他一直在“闭门思过”。所谓“过”,一是过失的“过”,二是过去的“过”。他说,很需要冷静想想自己几十年中有些什么过失和失误,说过些什么昧心之论,干过些什么违心之事,而这些“过”又是从何而来?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古人说:“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我也早过了“知非”之年。“闭门思过”,回顾来时路,需要想、值得思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⑧反思并不完全是轻松愉快的事。严肃的、深刻的反思,必定伴随自责的痛楚。审视、剖析自己灵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经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抛弃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不可能的。然而,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驱使着的心灵,无法拒绝这种痛楚。青年女作家叶弥的中篇小说《成长如蜕》,她细致地写了一个满腔抱负而又不合时宜的青年如何从理想主义还原为务实而世俗的缓慢、沉重的过程。作家写道:“阻碍他成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他的成长就不可能是某时某刻的‘顿悟’,必定如动物蜕壳一般难受而迟缓。”比起女作家笔下80年代的青年人,我们这些进入老年的人蜕壳过程更加难受,更加沉重,更加迟缓。有的人蜕掉了一层层的壳,得到了解脱,得到了自由;有的人正处于蜕壳的过程中,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一直在努力蜕壳,努力革除思想观念和灵魂深处那些同历史过程不相适应的旧意识残余,绝不愿像有的人那样至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紧裹在壳内,不愿意丢掉那裹了几十年的硬壳,成为20世纪的套中人,或许还将带着它走入新的世纪。

⑨雨中黄叶,腐烂了又复渗进泥土,成为来年新枝新叶的丰富营养,它的生命以新的形式循环延续。白头老人灯下怀旧反思,如春蚕吐丝,化为锦绣,给人以启迪、智慧和美感。这样看来,“灯下白头人”未尝不可以说是人生长途上一道别致的风景,一番清新的境界。从青春年少到鬓发如霜,人生百年间,“从俗浮沉,与时俯仰”,转眼都成明日黄花。尽管已经到黄昏时分,漫漫长路,还得继续上下求索。我不敢奢言什么“超越自我”之类的话头,只求能够多保持几分清醒。“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也是一种清醒。感受着古代哲人这种执着豁达的襟怀,推窗遥望浩渺幽邃的星空,顿觉心平如水。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喟: “喟”读kuì ,这里的意思“感慨、叹息”。
B.潸然泪下:文中指眼泪无法控制,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C.表率:“率”为“楷模”,这里的意思“榜样、模范”。
D.闭门思过:这里的意思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诗开头,不仅创设情境点题,还引出下文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B.司徒空的这两句诗总会给欣赏者几分宁静、几分寂寞,还有几分温馨,哪怕经历了沧桑的变幻和风雨的洗礼。
C.第⑤段中用“风暴”“荆冠”“江湖”“沟壑”等形象性的语言,写师友们在那黑色的10年中的不幸遭遇。
D.作者指出,如不做新世纪的套中人就要努力革除思想观念和灵魂深处那些同历史过程不相适应的旧意识残余。
3.文中第⑧段中说:“反思并不完全是轻松愉快的事。”请结合文章的内容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4.作者在文中说:“这样看来,‘灯下白头人’未尝不可以说是人生长途上一道别致的风景,一番清新的境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2024-05-1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北京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赠予

作战参谋背着一双靴子到了一线的坑道里。本来不准备在前方开什么授靴会议,只想找一个正要向射击位置走去的小伙子,瞧瞧他穿的是不是虎头鞋(破棉鞋),走路的架势可有什么异样,是的话就一把把他拦住,命令他换了这长统靴去!

“没有这么简单呀,参谋同志!你知道这是我们军长的靴子!”指导员恳切地说。

“可是军长自己的意思……”参谋正准备来一段描叙。

“我知道,”指导员会意地笑着接下去,“军长只会说,瞧哪个需要就给哪个,快去,快去!他把我们战士看成一个样,也没打量自己拿出来的是什么靴子。”

这双黄澄澄的靴子,正挂在支柱上,马灯照亮了它纯粹的牛皮面,足有一尺四寸左右的长统,靴口露着绒绒的卷羊毛,它正告诉拥坐在一起的战士们,自己是什么样子。

其实指导员的安排倒也简单:让大伙儿评定谁是最勇敢也是最需要靴子的战士。

一下子推出了张满方。他是从四川志愿入朝的新兵,几天前第一次参加战斗,就把自己的新棉鞋轻轻地跟个准备抬回后方的伤员换了。在他打响第一枪以后,指导员就满有信心地肯定,他准是山区的猎手,就是连长也爱看他射击时的安静劲儿。

正式举行授靴仪式是相当困难的。小张像钉在一只小凳上,把头埋在两腿之间,眼睛高低不离他面前的一排参差不齐的虎头鞋,也许他在默默地表示异议,为什么就该他穿那擦亮的靴子?

在鼓掌声中,作战参谋只好把系成一双的靴子,一面一只挂在张满方的肩膀上。

坑道里静了,小张却显得分外着急起来,他捧着沉甸甸的靴子,想着他刚好有机会见过军长,他的堂哥满月是军长的警卫员,他到第一线以前,去瞧他堂哥时见过军长。军长的模样,他至今也还记得,中等身材,肩宽体圆,好像一棵树似的,四方脸上有两道宝剑出鞘似的眼光,【甲】一霎间,它又像山间流泉似的清澈柔和。那时军长也穿着靴子,就是他现在手里捧着的一双。此刻他又仿佛看到满月愠怒的脸色,分明责怪他不该就这么收下首长过冬的皮靴。

“怎么给军长捎回去呢?”想来想去,张满方只剩下这个念头。他只好叹口气,把靴子挂在自己的床头——仍然是坑道的支柱上。就着灯光,他决心先补起那双虎头鞋来。

静悄悄的,只听得风呼啦,呼啦……长长的拐着弯的坑道里,每盏灯前都有几只手在拾掇着张嘴的棉鞋——今冬第一回战斗的纪念。

军长的靴子一天天地还挂在支柱上。

像所有重点培养的射击手那样,张满方可以在衣服上缝一个放子弹的荷包。他掂着七九步枪,一面按着沉甸甸的荷包,向靴子告别,跑向自己的射击位置去。每天给他狙击的机会不少于三四次,每次大约有十五分钟的时间。这不是到伙房里去取一盘馒头,也不是在操场上打靶,阵地前面被三十六挺五O机枪和一百二十门各种各样的炮封锁着,【乙】敌我两山相峙,几乎看到彼此的眉眼,双方炊房里的水都是挑的山下同一条涧里的。

只要从坑道口一个箭步出去,战士就把自己交给了祖国,他细微的动作都代表两国交战之间我方的仪态。这时他一个人面对着几百倍于他的敌人,要尽量击中他们的要害:上坡瞄头,下坡瞄腿,敌人要跑,子弹要超他三步,要是还有别的花样,枪口反正盯着他转,看稳了才抠火……这不是背出来的射击要领,十五分钟当中的每一秒,都是孤胆英雄酣战搏斗的最严峻的时光。这时只有观测所里的记录员(有时也许就是连长)与他共一个境界

每十五分钟以后的战况,值得全坑道的人欢呼十分钟。小张的乐趣是悄悄地数他的子弹壳子,并把它投入靴子里去。他爱听铜壳相击的声音,虽然在深统靴子里闷响,也还是清脆悦耳的。靴子里的每一颗弹壳,都的的确确是弹无虚发的战绩。当弹壳和靴口露出的卷毛掺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一共是一百六十八个。

指导员早已留神靴子没有装满,他也几回梦见没穿靴子的将军,偏偏坐在迎风的马上。后来的半个多月,虽然谁也没有明说,投进那靴里去的却是全连每天的战绩。每双诚实的手都激动地投进去一分前方战士的心意,正如他们在灯下补鞋时所想到的,多么纯良而倔强的战士啊!

【丙】这次小张才肯当真正的代表,去完成带一点神圣意味的任务——担着两只靴子去见军长。途中他把披衣遮了靴筒,所以当他跨进指挥所以前,他不得不大声把满月嚷出来,让他接过靴子,自己就使劲跺脚甩头,扑打全身,抖掉一寸厚的雪花,尽量不拖泥带水走进军长的房子。

军长一眼看见这双似曾相识的靴子,还摸不清它是打前方还是后方来的,但是一摸到靴里的弹壳,又看到一个满身有坑道气味的小伙子,他就完全猜出是怎么回事了。军长的眼睛此刻是那样清清亮亮的,他霍地把靴底朝上,在摊地图的大桌上,倒出那丁当作响的弹壳一五一十地数了个够,嚷着一百六十八这个数字。问明了情况,几乎把张满方抱了起来,然后就搂着他大踏步朝门外走去。满月也惊喜地跟着,所以当军长叫了一声:“警卫员!”满月早出去找摄影记者去了。

先是张满方穿上长统靴子照了一张,第二张是军长和小张并排坐着,肩上各挂着一只靴子。当满方做了一个眼色,那憨憨的满月居然跑步过去,大哥似的望着满方,被摄影师注意到了,完成了第三张。细心的军长也在这时顺便打听一下,知道了两个小伙子之间的亲属关系。

到胜利回国的时候,这件事也没有被人遗忘,军长还带着自己的靴子。自从它装过一百六十八个弹壳以后,它已是属于全军的宝贵的纪念物了,现在跟在他后面的不是满月而是满方了。满月在一次空袭中牺牲了,他想扑救军长,自己身中五弹。【丁】军长从第一天起就把满方叫做“满子”,甚至是学着他们家乡的口音,他听见满月这么叫过的

19611029日午夜

(取材于菡子【l】的同名文章)

注释:【1】菡子(19212003),原名罗涵之,我国著名女作家,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拾掇着张嘴的棉鞋                 拾掇:缝补
B.看稳了才抠火                       抠火:扣动扳机
C.与他共一个境界                      境界:思想觉悟
D.出去找摄影记者                  射:飞奔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通过张满方的视角,将军长的眼神比作山泉,使得坚毅英武的军长形象增加了纯净与可亲。
B.【乙】处写出了战场的危险及敌我双方对峙形势的严峻,也为张满方作为射击手发挥作用 做了铺垫。
C.【丙】处突出了张满方此刻对自己能力与功绩的自信,与之前授靴仪式时的局促不安形成鲜明对比。
D.【丁】处含蓄表现了军长对满方的关切以及对满月的喜爱和怀念,以这一细节作为结尾,情味深长。
3.在军长、满方和指导员的心里,“靴子”的意义有所不同。请根据全文简要说明。
4.小说对警卫员张满月着墨不多,但这个人物却在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2024-05-16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