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3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的乡村

萧军

天空恬静,附近豆丛和高粱地里有蝈蝈叫,林子里也有鸟叫,鸟叫的韵节很不齐一。

土围墙残缺得不成样子。自从李七哥死了以后,什么土墙啦,房上的茅草啦,也全像死了一样。在生着丛草的墙角里,有一只犁杖被埋没地瘫卧着,仅还能看到那被雨水淋白了的柄手。房檐下钩曲的锄头和镰刀,也全锈得没有了光亮。

透视过窗口,当前的就是鸡冠山。要到龙爪岗集合,就必须要爬过那带山梁。李三弟嘴里咬碎一片草叶,滋味很涩,很苦。一种近乎苦痛的渴燥在嘴里燃烧。梁兴要睡过去,一只手附在枪握把上,有轻微的鼻声响动。——太阳在天空炙灼人。

大路上看去似乎很平静,一切也全似乎很平静。如果不是提示着当前就埋着血的斗争……人许忘掉这是什么世纪,人趴伏在这草丛里做什么。

不要睡——这里是做梦的地方?

李三弟扯动梁兴的一只耳朵:听!有炮响呢!

茫然的,孩子由梦里被拖回来,起始眼睛蒙眬着,什么也不了解一样看着李三弟。李三弟用手向前面指指,他又顺了李三弟手指的方向,蒙眬而茫然地看过去。

有敌人哩?他近乎惊愕要跳起来,李三弟止住他。

不要动——敌人还很早,放炮的地方离这里,起码要有十里地哩!

我们该怎办呢?是趴在这里,还是爬上去看看?

炮弹在半空炸了,那叫开花弹——看那白烟像云彩一样的小团,就是开花的地方。底下的高粱至少要坏一亩地——你没打过大前敌,这东西才讨人厌呢!

李三弟用着有经验的说话,梁兴变得更幼稚,看着前方——距离这里有五里地上面的天空,那团团近乎白色云一样,缓缓游动的弹烟。他满怀着新奇说:这老远放炮,打谁?

他们不是真的想打人,——这里面也有我们的同志,一定的——日本兵在后面,前面是中国兵!他们放炮是吓唬我们——

司令那家伙,为什么偏要退却呢?干一下多么好!梁兴扭开自己的枪大栓,轻轻地拉下看,又无意识地看了看睡在弹巢里的子弹——一共是五颗,一颗被推上去,推进弹仓里面。下面的扳机用手指一触,便可以发射!

他的手指却只是附在护手圈的外面,嘴唇不经意地在颤动,他期待地看着李三弟说:怎样?还趴在这里?这多没意思!

扭好你的保险机——李三弟短促地命令着梁兴,同时他的眼睛一直盯紧着那只拉枪栓的手说,干吗?总是这样孩子气!枪走火是危险的,我们这是在做警戒——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总要注意枪走火!不放的时候,就要扭死保险机——我们还得留在这里一会儿。

一刻炮弹轰鸣声由远而近。

怎样?我们还是这样?梁兴看着前面,怀着希望一般。

前进——李三弟提起自己的步枪。

前进?梁兴疑惑着,心脏马上增加跳动,机械地随在李三弟的左面。他们抛开大路在高粱地里穿走。高粱叶子常常要割到人的脖子,活似一柄玩笑的小刀。附在高粱秸秆上的蝈蝈,听到有人走动便停止了吟唱。人走去不多远,它会重新再吟唱起来。

在家你常捉蝈蝈吗?小孩的时候。”“捉——你呢?说话的梁兴不经意踢折了一棵高粱,那穗头是深深地躺下去。

小心绊倒——我小时候也捉过,后来就没有工夫了!

李三弟他也许毫没有兴致说到他的童年。童年犹如一条曾咬过他的蛇,他近乎恐惧和愤怒,只要一想到或是提到他的童年,他一直这样想着:将来总是光明的,只要死一般地干下去,过去的叫他过去吧!

豆子地里穿走比较困难。他们还需要隐蔽着身子。顶空上有飞机威胁的声音了,他们暂时停止住,顺了垄空向大道方面观看。——一会儿是似马的嘶鸣,蹄音在不甚远的地方嘚嘚着地。

注意,这一定是敌人的骑兵侦探!两个人如两只山兔,柔弱地顺了垄沟伏倒。枪口探向大道的旁边。

射击吧?李三弟不理他,只是侧起耳朵,眼睛不转动地望着……马走得并不急速,同时听声音也不繁多。马刀鞘发光,马枪在人的肩头上不稳当地蹿动。帽子扣到脑后,在下面招展着一条毛巾。每人全这样,那是为了遮蔽阳光、擦汗和企图招来一点凉风。军官走在前面,他显着疑虑、畏缩,同时是怀着不可知的灾害样,大声地催斥着自己的马。四个乘马的骑兵走在他身后。他们没有什么踟蹰。马全很膘肥,皮毛起着光泽,全是有汗的。

怎样?放吧?梁兴的枪担到垄台上,不可掩的枪身显着颤动了。

李三弟看到这一点,他笑着说:不要慌,孩子——扭开保险机呀!哎哎!向上一推,向右——对了……铁鹰队长无顾虑地走在队的前面。道路熟悉,前进是迅速。一直到拐上另一个山梁。

小队爬过山梁看不见了,这里开始听到炮声的轰鸣。除开铁鹰队长另外还有两个队员。他把腕子上的手枪插起来,肩头上挂着唐老疙瘩的步枪,只有一袋子弹。听见吗?炮——应该赶快迎上去——拣小路走。小路曲折得够艰难!野藤萝纠绞人的脚胫,非常刺痛。一刻有很新鲜的血流出来。遥远是炮的轰鸣声,这里的山壁全蒙到震动。

沿着一带高粱地前进。工夫不多大,听到顺着那面大路有杂乱马蹄的骚动,和马刀鞘交组的声音飞跑过来。卧倒——枪瞄准好——听口令——放接连是一并排嘭……嘭……第一个是铁鹰队长先跑出来,步枪抓在左手里,右手抓紧手枪,脚踏到正在地上抽搐,受着苦难的,还没有死掉的一个人的前胸,手枪逼住他,问着:你们共来了多少人?”“……他眼睛翻绞着,牙齿击打着,有团团血的泡沫从嘴向外,向地上飘转。

队长同志,卧倒吧!对面又有人前进哪!

很快就认出那是李三弟和梁兴。他们正在追赶才死掉的三个逃跑的敌人侦探。每人的脸色全是焦急和兴奋,红红的,背上又多了一支枪和两袋子弹。梁兴显着很吃力。

铁鹰队长沉思了一下,说:我们不能再停留在这里,也不能再到堡子里去——我们是主张‘兵不打兵’,不独不打本国兵,外国兵也不打,只是和那些统治东西们算账!现在实在是讲不了!

爬过一座山岗,又是一座山岗,爬过一条谷底,又是一条谷底。一切全是安宁的、和谐的,不安宁、不和谐的只有冲锋的人们的心脏和血流。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并未直接点明李七哥死亡的原因,而是通过对其家园环境的描写侧面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战争摧毁了人们美好安稳的生活。
B.“一切也全似乎很平静”与“埋着血的斗争”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渲染出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强调了乡村的不平静。
C.李三弟对敌经验丰富,梁兴则较为稚嫩,埋伏途中睡着、听闻敌人后惊愕地要跳起来、急于交战等行为都是其稚嫩的表现。
D.李三弟没有任何谈起童年的兴致,甚至对童年近乎恐惧和愤怒,是因为他童年时期家庭困窘,天天劳动,没有时间捉蝈蝈。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乡村田间、树林的虫鸣鸟叫,紧接着写到了“土围墙残缺得不成样子”,两处形成鲜明对比,引出后文对战争的描写。
B.小说多处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用“跑”“抓”“踏”“逼”等描写铁鹰队长抓住敌军的动作,突出其行动的敏捷。
C.小说语言粗犷朴实,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时代性,反映了战况的发展变化,给读者以历史的厚重感,引人深思。
D.本文与《长征胜利万岁》都是写战争,前者压抑沉闷、看不到希望,后者饱含胜利后的喜悦,说明长征虽然艰辛但终将胜利。
3.小说多次写到前进过程中环境的艰难,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4.鲁迅曾为《八月的乡村》撰写序言,他评价此书:“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热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奇遇

汤素兰

村庄在大山的怀抱里,村民的房屋就散落在山脚下,依傍在山坡上,彼此之间能够鸡犬相闻。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

小林医生又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给父亲扫墓。小林发现,每年清明节总是有人比他更早,在父亲的坟头上放一个杨柳枝编的花环,今年也不例外。

父亲老林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爿小小的“林氏诊所”。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外墙上。风吹雨淋,铜牌虽然有锈斑,却仍旧锃亮着。

小林记得,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家里的中药柜,一格一格的小抽屉里放着各种中草药,房子里还有一股淡淡的药草香。西厢里间的门常关着,父亲也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对此小林又害怕,又好奇,越是不敢看、看不到的地方,他越是想看。

父亲去世后,小林终于将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里面竟然装了手术用的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父亲是中医,看病基本上是中医的“望、闻、问、切”,难道父亲曾在这里做过手术?

奇怪的事还不止这一桩。父亲在世时,朝南的院门从不上门闩,更不上锁。因为父亲说,也许随时会有病人来,人命关天,一刻也不能耽搁。父亲还在西边的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门上装了一个铜铃,系着一根拉铃的棕绳,绳子又细又结实,一直拖到地上。

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小林曾奇怪地问过父亲:

“爸,你为什么要在后院装个门铃呢?”

“万一有人从后院来找我看病呢?他一拉铃,我就能听到。”

“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

“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父亲说。

小时候,小林有好几回仿佛在夜里听到过门铃声。可他总是困极了,睁不开眼睛,以为自己只是在做梦。也有那么一两回,小林明明感到父亲在诊室里忙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却看不到病人,真是奇怪极了。

如今后院门上的铜铃在阳光下依然闪亮。那根长长的棕绳只是颜色深了一些,依然结实。小林家的院墙,一年四季有开不败的花,依然像父亲在世时一样茂盛。

小林来到父亲的墓地,果然又看见——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一个花环挂在父亲的墓碑上。

下山时,天空噼里啪啦下起了大雨。小林只好留在山坡下的表叔家吃了晚饭,喝了好几壶米酒才晕乎乎地回家。

半边新月挂在瓦蓝的天幕上,月色下的山村静谧安详,只有村道旁的水田里间或响起一两声蛙鸣。回到老屋,小林倒头就睡了。半夜里,他好像听到了“丁零零、丁零零”的门铃声。他起先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侧耳细听了一会儿——声音一直响个不停,还越来越急,正是后院门口那只铜铃发出来的声音。

小林迷迷糊糊地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眼睛里流着泪,长长的嘴翕动着。那只小穿山甲受了很重的伤,已经奄奄一息。

小林立即从车子的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在手术台上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一直紧张地搓着两只前爪,在手术台边上流泪。给小穿山甲注射完抗生素,又用纱布和绷带把创伤面保护好,这场手术才算完成了。接受完手术的小穿山甲醒了过来,精神也好了许多。穿山甲妈妈转悲为喜,又把两只爪子抱在胸前,不断地朝小林医生作揖。

穿山甲妈妈背着小穿山甲,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中。

第二天早晨,酒醒后的小林医生完全不记得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了。他发现西厢里间的无影灯一直亮着,自己的急救箱竟然打开着放在手术台上。手术台上的白色搪瓷盘里,有一团团带血的消毒棉球。

正在纳闷,又听到后院门口响起“丁零零、丁零零”的门铃声。

他打开后院的小门,看到两只穿山甲抬着一只柳条篮,里面装着满满一篮野山菌。大一点的那只穿山甲把小小的爪子抱在胸前,朝小林医生恭恭敬敬地鞠一躬。小林医生一个激灵,仿佛一股神奇的电流,激活了昨夜的记忆。

几天后的清晨,小林驾驶着汽车,慢慢驶下山坡。他已决定以后每周回家一次。春风从车窗吹进来,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锃亮的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装草药的小抽屉,淡淡的药草香,合乎小林父亲的医者身份;“人命关天,一刻也不能耽误”,体现小林父亲的医者仁心。
B.“林氏诊所”在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又特意开了朝西的院门,并在门铃上系棕绳,这些都为动物前来求医提供了便利。
C.父亲特意设置手术室,并多次为动物们做手术,却不让小林知道真相,其实是希望用身教而非言传的方式来影响小林。
D.通过救治小穿山甲,小林揭开父亲隐藏的秘密,最后他决定每周回来一次,表明他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成为新的守护者。
2.小说中插入的小林与父亲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3.汤素兰的创作以童话故事见长。童话故事的幻想既是超现实的,又渗透着现实生活的哲理和情感。请据此对这篇作品中的“幻想”成分进行分析。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语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而言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所以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今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从先秦到明清,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因此,自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纸(文献)上,或干脆说实物等同于零,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呼应,继而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洪流。迄今为止,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大规模使用?梁思成曾经给出了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中国人为什么“不着意于原物长存”,这依然是个问题。要接近最终答案,还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②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存在着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理石。大理石原指产于云南大理的白底黑纹的石灰岩,剖面类似水墨山水画,古代常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岩,连西方建筑和雕塑常用的白色石灰石也被称作大理石。大理石质感柔美,格调高雅,花色繁多,是建筑、装饰的理想材料,也是雕刻艺术的传统材料。我国大理石矿产资源品种众多,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初步查明国产大理石品种近400个,其中按花色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纯白的有北京房山汉白玉、安徽怀宁白大理石、云南苍山白大理石等,纯黑的有广西桂林桂林黑、河南安阳墨豫黑、山东苍山墨玉、湖南邵阳黑大理石等,红色的有安徽灵璧红皖螺、四川南江南江红、河北涞水涞水红和阜平阜平红等,绿色的有辽宁丹东丹东绿、山东莱阳莱阳绿和安徽怀宁碧波等,彩色的则有云南的春花、秋花、水墨花以及浙江衢州的雪夜梅花等等。

③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可轻易取得。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秦代修建阿房宫,木材就是从四川运到陕西的。随着木材的不断砍伐,优良的大木也日渐稀少,后世华北主要地区很难找到可用之材,以至于要从长江流域搬运大量木材到北方。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非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木材的使用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大木建造房子。

④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观念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的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要容易加工得多,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时更少。既然如此,花费大力气去建造石头房屋就没有多大必要。《礼记·檀弓上》记载,宋国司马桓魋命人为自己制造石棺,加工三年尚未完成,这充分说明石材加工之不易。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和咒骂,说他这样奢侈浪费,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为好。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大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接受。但在西方古代社会,建筑既然服务于“神”,自当与神一样永恒,因此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无法满足西方人对建筑永恒纪念性的追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⑤中国传统哲学也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真正永恒的只有变化。这种“常变”和“循环”的观念,使得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成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并非严重的问题。建筑服务的主体是人,而人处在不断的繁衍更替之中。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对建筑有不同的需求,建筑也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恒不变。建筑物破旧了,后代自会修缮,倒塌了,后代自会重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推陈出新的自然过程。我们实在不必考虑过于久远的未来,能更好、更便利地满足当时人的需求更为重要。一条常见的禅宗偈语,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固有的中国观念:“佛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人生短暂,只有死亡才是永恒的。所以,陵墓建筑在功能上提出了耐久的需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这里便成了中国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之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是十分理性的。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很多学者无视古代文献中有关建筑的精彩论述,以致认可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看法。
B.作者引用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的语句,是为了证明古代建筑营造并不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
C.虽然在耐久性方面木材远不及石材,但中国传统建筑依然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这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念有关。
D.中国传统哲学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这最终会对古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大地上虽然少见“伟大的建筑”,但绝不能忽略古代深藏于内的建筑思想。
B.古人对木材的执着,并非对石头硬度无可奈何,而是出于独到的自然观念。
C.两汉时期很少有石砌建筑,实在是因为石头过于厚重,难以产生飘逸之感。
D.《墨子·辞过篇》中写道:“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
3.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李沆担任宰相时,有人说厅堂太窄,李沆认为,居第要转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的厅堂确实狭窄了些,但作为太祝、奉礼(常由功臣子孙担任的两个小官)的厅堂已经很宽了。请结合本文,简要评析上述历史故事中李沆对于建筑的看法蕴含着哪些观念。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叙事的概念本是从文学研究的领域产生的。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指出“叙事”是“此人讲述某事(从叙述行为本身考虑)的事件”。叙事是叙述者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受述者感受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教育叙事则是叙事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是叙事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范例。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育叙事的热潮,这股热潮于90年代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现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丁钢认为“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叙事本身所揭示的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以及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与感受,便成了教育学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邱瑜指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教育叙事一直存在,《论语》就是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从传统的学术认知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其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在师者孔子与弟子的互动事例叙述中,孔子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鲜明生动地印刻于故事诠释中,简短浅显的教育叙事之下却蕴含着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摘编自苏婷婷《孔子教育叙事研究——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为例》)

材料二:

《论语》是对孔子教育活动的再现,也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述,故而我们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其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论语·侍坐》章)堪称孔门教育叙事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孔子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借鉴之处。《论语·侍坐》章是一次比较完整的教学活动,整场教学从孔子“问志”切入,以众学生各自“言志”为展开,最后以孔子“评志”答疑为结束。

在教育目的上,孔子强调经邦济世,即希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拯救人世,治理国家。《论语·侍坐》章秉承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的目的观,在孔子询问其弟子理想时,教学目的清晰明确,使学生各言其志。“言志”,即学生的理想教育课。讨论由孔子“问志”引出。在整场讨论活动中,孔子让学生各言其志、畅谈理想,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见解,在“评志”中态度明晰,肯定曾点,其实也是将孔子的道德观传播给学生,最后完成一堂以“各言其志”为教育目的的高效课堂。

“侍坐”指学生陪坐在老师近旁,这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师生平等,氛围轻松。孔子在讨论开始之前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轻松导入,鼓励众人打消身份顾虑,大胆言说。师生平等的课堂环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倾诉、辩论、质疑,养成思辨思维。

孔门弟子三千,性格、资质各有不同,《论语·侍坐》章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就是志趣不同、性情各异的典型代表。子路轻率急躁,冉有谦虚谨慎,公西华委婉曲致,曾皙高雅宁静,孔子都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四人的“言志”,孔子充分尊重学生的理想,“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并不失分寸地赞扬、鼓励。对于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孔子的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子路才华超群,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可是莽撞冲动,孔子回以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哂之”,既肯定学生的才能和实力,又含蓄地批评了他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论语·侍坐》章中,孔子秉承组织、引导的原则,巧妙提问,循循善诱。讨论开始前,将问题以简洁明了的形式抛给学生,并且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角度与立足点。在子路回答后,孔子没有急于评价,干扰其他学生思维,而是引导、组织其余学生各言其志。在讨论中,孔子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抓住时机,循循善诱,既对课堂节奏充分把控,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摘编自张静《<论语·侍坐>章教育叙事特点及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叙事中的叙事概念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叙事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具体的教育目的。
B.教育叙事是叙事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尽管这股潮流源于国外,但在中国早就存在教育叙事的文本。
C.教育叙事研究不涉及教育“是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对教育的理解需要读者自己从故事中体验。
D.孔子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因此在提出问题后,就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叙事到教育叙事,再到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材料一第一段中对概念的解释层层深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B.《论语·侍坐》章呈现了一次较为完整的教学活动,以“问志”为问题导入、“言志”为讨论内容、“评志”为活动小结。
C.《论语·侍坐》章可看作一次理想教育课,课上学生曾点的看法符合孔子经邦济世的思想,因此得到肯定。
D.孔子充分尊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理想,每听完一个人的见解,就会认真地进行评价。
3.为什么《论语》被看作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请结合材料分析。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麻涌,塘厦,七中,济川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材料二:

戏剧冲突作为戏剧中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按照冲突的具体表现形态,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性格与环境的冲突、性格与性格的冲突以及性格内部的冲突。这三类冲突侧重的方向有所不同,但在交代背景、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彰明主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环境指的是剧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某个横截面的具象化。剧中人物都有各自所处的独特环境,当人物的性格与主流大环境发生某种奇妙的碰撞时,冲突才得以产生,戏剧情节也随之不断向前运动、发展。因而剧中的人物必定会在不同程度上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发生冲突,冲突的激烈程度则取决于人物性格和环境之间的具体关系。

如曹禺先生的剧作《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其源头在于周二十年前对鲁的抛弃。这一抛弃的行动是在家族的压迫下做出的,是源于当时社会上门当户对的主流思想观念,个人的力量在时代背景的浪潮下显得无比渺小,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抛弃,鲁侍萍另嫁鲁贵,才有了四凤的出生和后面的那一场不伦之恋,并在最终酿成了悲情的苦果。

若只从这一点来进行分析,则《雷雨》中悲剧的根源在于大环境对个体的压迫与裹挟,这一论断显然失之偏颇——只重视对社会大环境的分析而忽略了剧本之中的人性塑造,而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对剧中人性的挖掘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恰恰是一个剧本成功的关键所在。性格与性格的冲突是戏剧冲突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式,性格与性格的冲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是刻画人物性格、勾勒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手段。同样是《雷雨》之中,周朴园逼蘩漪喝药的一段戏,通过人物短短的几句对话和几个戏剧动作,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周朴园与蘩漪两个人之间爆发的矛盾看似简单,只是喝药与否的问题,实际上是周朴园借着喝药这一件事在树立他在整个周家的权威,他要蘩漪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咄咄逼人,最后甚至逼迫周萍用下跪的方式劝蘩漪吃药,蘩漪只好步步后退,最终在喝了药之后哭着跑下,而周冲之前想把学费分出一半的想法也被立即掐灭,在这一段兔起鹘落的冲突中,周朴园作为一家之主的独断、周萍的软弱、蘩漪的辛酸无助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

性格内部的冲突实际可以理解为人物内心的思想斗争,如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中复仇的王子哈姆莱特一角,当他证实了叔父杀父仇人的身份、决心复仇之后,却因为对方正在祈祷的行为而犹豫不决,最终与仇人同归于尽。那段有关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昭示了人物性格内部的激烈斗争,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莎翁设计的这种人物的延宕,站在今天的现实角度是不合理的,但站在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剧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来看,却又是最合理不过的。

(摘编自纪超《从人物与冲突看戏剧的本质——以〈雷雨〉〈哈姆莱特〉为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净化”作用,是指受众观看悲剧后得到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环境是剧中人物所处社会的某个横截面的具象化,当人物与大环境发生碰撞就产生了冲突。
C.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对立冲突是悲剧审美价值的最大体现。
D.戏剧的冲突是多元的,但在交代背景、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彰明主题都有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冲突,不过两则材料就冲突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在论证观点时,材料一主要是运用道理论证,材料二主要是运用事例论证。
C.材料二中周朴园逼蘩漪喝药一段意在强调冲突是勾勒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D.材料二认为环境与人物必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冲突,而且会变得很激烈。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为人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但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最终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西厢记》, 其中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后,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4.为什么说《窦娥冤》是中国著名古典悲剧之一,请依据材料一进行分析。
2024-06-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观流星

林清玄

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治平元年,常州日禹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所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兴趣,并不是像有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判断正确早在西方天文学家九百年之前,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流星陨落的相似经验。

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夜晚,就没有人留在屋内,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聊天,或谈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孩子就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追逐萤火虫。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文故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他没有儿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年夏天夜里,我们都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幕低垂才肯散去。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听到精彩的地方,我们甚至舍不得离开去捉跳到身边的大蟋蟀。

有一天玉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我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里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画出一条优美的长线,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声大叫,玉豹伯说:“流星!流星!”然后我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床。

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们跑到的时候却完全不见流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后来找到一颗巨大的黑褐色石头,因为我们日日在河床游戏,几乎可以确定那颗新石头就是昨夜的流星,但是天上的明星落到地上怎么会变成石头呢?是我们不敢肯定的谜题。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流星,在那之前,虽听大人说起过流星,知道天上的每个星星就对应着地上的一个人,只要看见天上的流星陨落就知道地上死去了一个人。可是我常自问,地上时常有人去世,为什么流星是那么地罕见呢?

还有人说,当你看见一颗流星落下的一刻,闭上眼睛专心许愿,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当时我们还是孩子,心中没有什么大愿,看到奔射如箭的流星,张看之不暇,谁还顾得许愿呢?

后来我还在庭院里看过几次流星,但都远在天外,稍纵即逝,不像第一次的感受那么深刻,心中只是无端的茫然,若是天空中的星星都对应着一个人,那一刻落下的又是谁呢?不管是谁,人世里不是行者就是过客,流星落下不免令人感触殊深。

如果流星是一个人的陨落,那么浩渺的天空就对应着广阔的大地,人的群落就是星的聚散,这样想时,我们的离恨别情便淡泊了许多——光灿的星落到地上只是一个无光的石头,还有什么是永远的光明呢?

我总觉得不管有多少天文学家,尽管人类登陆了月球,我们对天空的了解都还是浅薄无知的,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多少天空的事物,而是它给了我们什么样心灵的启示。

从很年幼的时候我就爱独自坐着看天空,并借着天空冥想,一直到现在,我出门时第一眼都要看看天色,这或许是看天吃饭的农家子弟本性,然而这种本性也使我在大旱的时候想着渴望雨水的禾苗;在连日豪雨之际思念着农田里还未收割、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在巨风狂吼之时忧心着那些出海捕鱼的渔夫。

天空的冥思是可以让我们更关切着生活的大地,这样站在地上仰望天际,就觉得天空和星月离我们不远,也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心情。

我最担心的是,在我认识的都市儿童中,大部分失去了天空的敏感,有的甚至没有好好地看过天色,更不要说是流星了。现在如果我看见流星,我想许的愿望是:“孩子们,抬头看看那一颗马上要失去的流星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夜观流星”总括全文内容,即记述与“夜观流星”有关的故事与内心感慨。
B.孩子们出于对流星的强烈好奇,寻一夜后“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
C.与儿时关注自然的缘由不同,长大后的“我”表现出对生计的关心和劳动者的牵挂。
D.文章最后作者的担心与希望,揭示出现代人只贪图物质享受,丧失精神追求的现状。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沈括《梦溪笔谈》的相关记载开篇,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可读性,也引出了“我”儿时第一次看到流星的经历。
B.文中⑧⑨两段讲述关于流星的传说,为文章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也为下文的哲思张本,进一步丰富了“流星”的意蕴。
C.“渴望雨水的禾苗”“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巨风狂吼”三处都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旨在突出天地万物的神奇壮美。
D.作者善于从平凡琐事中取材,立意深远。语言清新隽永,情感自然真挚,呈现出一种质朴通达、宁静清欢的独特审美旨趣。
3.玉豹伯讲故事的那部分内容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本文中的“流星”早已超越天文学领域的基础概念,被赋予更深厚的内涵,请你结合全文探究“流星”的多重意蕴。
2024-06-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金雅美学思想评论集》。该书作者包括90多位学者和各界人士,他们以我国当代人生论美学的代表学者金雅为聚焦点,对其思想成果、理论创构、话语命题、学术道路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生动的展示。

金雅将美学研究定位在引领人类的“人文精神前行”的坐标上,定位在“共同推进人类美学发展”的目标上,定位在不断升华民族美学精神的追求上,必将带来中国当代美学新的通变、新的革命。20世纪80年代,具有哲学特点的美学风靡全国,成为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为什么呢?从中国文化传统看,我们一直有泛艺术、泛审美的诗性传统,艺术和审美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重要理想寄托。艺术和美学作为载体,可以寄寓种种人生问题,包括生命价值、情感体认、人生选择、自我个性、人格塑造等,可以熔铸关于时代、社会、个体的丰富深刻的意蕴。中国近现代美学家对真率、生动、热情、完整、创造、自由、和谐等艺术化生命品格的倡扬,对机械、冰冷、庸俗、实利、雷同、分裂等种种异化的生命情状的反思批判,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够返回精神的家园。金雅主张中国美学最终要走向人,落到人的生命涵育上,贯通于主体的生命、生活、生存实践中,这就是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使生命重归于深情、高尚、生动与诗意,使生命复归于它的本真、从容与和谐”。金雅以深沉、诗意、富有辨识度的语言,呈示了其美学不同于西方理论美学纯粹思辨样态的一种民族气韵和当代风范。金雅在美学上的努力既是一种学术的建构和学理的建设,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摘编自孙伟科、张明明《激活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美学——评<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

材料二: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美学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范畴体系,集中表达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

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不是“美”,不是“艺术”,而是“道”。“道”的特征是“自然”,与之相对的是具有“人为”特征的“技”。“道”与“技”、“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差异,与西方美学模仿与被模仿之间的区别完全不同。前者是境界上的区别,后者则是实体上的区别。

中国美学描述审美对象的范畴是“象”。“象”不同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美的概念,它不是指某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事物,而是指事物的一种特殊的显现样子。“象”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意象”“意境”,“意象”“意境”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根据王夫之等人的认识,在审美活动中,“意象”“意境”是审美主体与对象遭遇时所自然生成的情态,是事物向审美主体直接呈现的样子,同时也是事物最真实的样子。

中国美学描述审美经验的范畴是“兴”,后来发展为“感兴”。“兴”不同于西方美学中的“直觉”概念,它不是指主体一种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是指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它既不同于主体用概念来理解事物,也不同于主体由欲念来对事物采取实践行为。中国美学常常把“感兴”状态称为主体的本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主体只是听凭自己的感受来同事物打交道,让事物在不受概念和目的局限的感觉中自由地显现。因此可以说,如果作为审美对象的“象”是事物的本来样子的话,那么作为审美经验的“兴”则是主体的本来样子。

中国美学还有一个特殊的范畴,既可以用来描述审美对象,也可以用来描述审美主体,那就是“气”。“气”是中国哲学中一个独特的范畴,它既可以指有形物质的一种基本元素,也可以指无形精神的一种可感形式,总之是某种介于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东西,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可以借此进行沟通和交流。中国古典美学的理想,就是试图以“气”为中介,冲破僵硬的物质外壳,达到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更深层次上的交往与理解。

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不是发现形式美的规律或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问题,而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审美境界中,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处于自由的交往之中,这里没有任何外在的限制,而生成自然的条理和节奏,用儒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用道家的话来说,是“以天合天”的境界;用禅宗的话来说,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这是古代中国人理想的人生境界。一个有着高远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反过来,正是在有意识地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人们能不断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

(摘编自彭锋《什么是中国美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80年代美学风靡全国,与我国具有以审美寄托理想的文化传统有关,人们借美学以思考人生、时代、社会等问题。
B.金雅美学研究的语言深沉而有诗意,其美学研究成为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C.“道”与“技”存在“自然”与“人为”的境界的差异,与西方美学的模仿与被模仿之间实体上的区别是截然相反的。
D.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借助作为中介的“气”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交往与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在评论金雅的研究定位与美学主张,材料二重在阐释中国美学的特点。
B.金雅的美学思想主张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重视对于人的生命的涵育。
C.“直觉”观与“感兴”观的重要区别在于审美对象能否独立于审美主体而存在。
D.魏晋南北朝的美学家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从中可见中国美学对“气”的重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朱光潜:“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自然美可以转化为艺术意义上的
丑。”
B.李泽厚:审美“是生理性的感情和官能,却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
C.蔡仪:“美的事物就是典型的事物,就是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显现者。”
D.叶朗:“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中国美学关于人的发展的主张有怎样的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6-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注]

迟子建

这年冬天,一个叫何宝林的男人骑着驯鹿来到我们营地,他是来请妮浩的。他十岁的儿子得了重病,高烧不退,不能进食,何宝林让妮浩去救救他的孩子。一般来说,萨满是乐意去帮助人除病的,妮浩嘴上答应着去,可她的眉头却是蹙着的。鲁尼以为她担心孩子,就安慰她,说他一定能把果格力和交库托坎照应好。妮浩带着她的神衣和法器上路前,没有理睬在火塘边玩耍的交库托坎,而是把果格力抱在怀里,亲了又亲,眼里泪光闪闪的。她离开营地很远了,还回头张望着果格力,很舍不得的样子。

自从果格力出生后,妮浩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开始的两天,他还不太想念妮浩,他跟着鲁尼在雪地上学熊斗舞,快乐极了。后两天的时候,他就开始朝鲁尼要额尼(妈妈)了,他说额尼是他的,为什么要被别人给领走?鲁尼告诉她,额尼是给小孩子看病去了,她很快就会回来。果格力开始像山猫一样地上树,说是要爬到上面看看路上有没有额尼的影子。就在妮浩要回到我们乌力楞(营地)的那个时刻,果格力爬上了营地附近最高的一棵松树。他刚在一簇大枝桠上坐定,一只乌鸦幽灵般地出现,扑棱棱地飞向他,果格力伸出手去捉乌鸦,乌鸦一耸身向着天空去了,而他则倾着身子跌落下来。那是上午的时光,我正站在营地上,迎候着归来的驯鹿。果格力坠地的过程我看得真真切切的。他看上去就像被箭射中的一只大鸟,从上面张着臂膀呼喊着掉了下来。他留给人间的最后呼唤是:额尼啊——。

血肉模糊的果格力被抱回希楞柱的时候,妮浩回来了。她一进来就打了一个激灵。她看了看果格力,平静地对我们说,我知道,他是从树上摔下来的。妮浩哭着告诉我们,她离开营地的时候,就知道她如果救活了那个孩子,她自己就要失去一个孩子。我问她这是为什么?妮浩说,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

那你可以不去救他啊,我哭着说。

妮浩凄凉地说,我是萨满,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妮浩亲手缝了一个白布口袋,把果格力扔在向阳的山坡上了。她在那里为果格力唱着最后的歌谣

孩子呀,孩子,

你千万不要到地层中去呀,

那里没有阳光,是那么的寒冷。

孩子呀,孩子,

你要去就到天上去呀,

那里有光明,

和闪亮的银河,

让你饲养着神鹿。

凿冰化水,是冬天必不可少的一件活。我们用冰钎凿开河面上的冰,把它们装到桦皮桶或者口袋里。如果营地离水源近,就直接提回驻地。如果离得远,就需要驯鹿把冰驮运回来。那个冬天,鲁尼和妮浩就像疯了一样,每天都要去水源地凿冰,不管多远的路,他们也不用驯鹿驮冰,而是凭自己的力气把它们运回来。他们喜欢晚饭后出去凿冰,一趟,两趟,三趟地去,一直到月亮向西了,他们才精疲力竭地回到希楞柱,倒头便睡。他们似乎想在凿冰中把漫长的夜晚给消磨掉。营地前堆着高高的冰垛,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这冰垛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好像无数宝石在闪闪发光。我常见妮浩呆立在冰垛前垂泪。

……

一九九八年初春,山中发生了大火。火是从大兴安岭北部的山脉蔓延而来的。那些年春季干燥,风大,草干,常有火灾。有的是雷击火,还有的是人吸烟时乱丢烟头引发的。很久以来,为了防止烟头可能会毁掉森林,我们发明了一种烟:口烟。它是用碾碎的烟丝、茶以及碳灰三样东西调和而成的。这样的烟不用火,把它们捏出一点,塞到牙床上,口中一样有烟味,也能起到提神的作用。每到春夏时节,我们就用口烟代替香烟。

那场大火是由两个林业工人吸烟时乱扔烟头引发的。那时我们刚好搬迁到额尔古纳河畔,火龙席卷而下,森林中烟雾腾腾,从北部逃难过来的鸟儿一群群地飞过,它们惊叫着,身体已被烟火熏成了灰黑色,可见火势的凶猛。

妮浩就是在这个时候最后一次披挂上神衣、神帽、神裙,手持神鼓,开始了跳神求雨的。她的腰已经弯了,脸颊和眼窝都塌陷了。她用两只啄木鸟作为祈雨的道具,一只是身灰尾红的,另一只是身黑额红的。她把它们放在额尔古纳河畔的浅水中,让它们的身子浸在水中,嘴朝天上张着,然后开始跳神了。

妮浩跳神的时候,空中浓烟滚滚,驯鹿群在额尔古纳河畔垂立着。鼓声激昂,可妮浩的双脚却不像过去那么灵活了,她跳着跳着,就会咳嗽一阵。本来她的腰就是弯的,一咳嗽,就更弯了。神裙拖到了林地上,沾满了灰尘。我们不忍心看她祈雨时艰难的样子,于是陆陆续续来到驯鹿群中央。除了依莲娜和鲁尼,谁也没有勇气把祈雨的仪式看完。妮浩跳了一个小时后,空中开始出现阴云;又跳了一个小时后,浓云密布;再一个小时过去后,闪电出现了。

妮浩停止了舞蹈,她摇晃着走到额尔古纳河畔,提起那两只湿漉漉的啄木鸟,把它们挂到一棵茁壮的松树上。她刚做完这一切,雷声和闪电交替出现,大雨倾盆而下。妮浩在雨中唱起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她没有唱完那支歌,就倒在了雨水中。

额尔古纳河啊,

流到银河去吧,

干旱的人间……

山火熄灭了,妮浩走了。她这一生,主持了很多葬礼,但她却不能为自己送别了。

妮浩祈雨的情景,让依莲娜难以忘怀。她对我说,在那个瞬间,她看见的是我们鄂温克人一百年的风雨,激荡人心。她说一定要把那种情景用画展现出来。她先是用皮毛画来表现,但做到一半的时候,她说皮毛太轻佻了,还是油彩凝重。于是,她又把画布固定在木板上,开始用画笔蘸着油彩作画了。她画得很慢,很动情,常常画着画着就要哭出声来。

依莲娜的那幅画,一画就是两年。

那幅画很有气魄,上部是翻卷着浓云的天空和被烟雾笼罩着的黛绿的青山,中部是跳神的妮浩和环绕着她的驯鹿群。妮浩的脸是模糊的,但她所穿的神衣和神裙却是那么逼真,好像风儿轻轻一吹,那些闪光的金属饰片就会发出响声。画的底部,是苍凉的额尔古纳河和垂立在岸边的祈雨的人们。

(节选自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删改)

[注]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妻子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希楞柱,鄂温克族人过流动性狩猎生活时住的房子。妮浩,鲁尼妻子,最后一位萨满(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果格力和交库托坎是妮浩与鲁尼的两个儿子,依莲娜是的外孙女。文中的是鲁尼的姐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妮浩临行前“把果格力抱在怀里,亲了又亲,眼里泪光闪闪”,百般不舍,暗示着妮浩已预知不祥。
B.鲁尼和妮浩晚餐后一趟趟地去凿冰,这不仅是生活所需,更是他们排遣悲伤、缓解丧子之痛的方法。
C.“我们”用口烟代替香烟,这与林业工人乱扔烟头形成对比,表现出鄂温克人对森林的珍惜与热爱。
D.妮浩以啄木鸟为道具祈雨,作者以此说明鄂温克人有氏族部落宗教特点,并与现代文明有较大差距。
2.有人评价妮浩萨满“用生命,唱响神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小说用依莲娜的画作为结尾有何艺术效果。
2024-06-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麻涌,塘厦,七中,济川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2110月,瑞典人安特生与中央地质调查研究所袁复礼等人,在仰韶村开始正式发掘。根据出土文物,安特生判断此地为中国远古文化遗存,并依照国际考古学惯例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发掘,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尤其是石器时代的空白。安特生虽然在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上有开山之功,推翻了西方考古界关于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断,但他毕竟不是考古学科班出身,在发掘过程中没能采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的分析方法,他错误地判断仰韶村只有仰韶文化一种类型。另外,受制于当时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他在判断仰韶文化起源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仰韶文化以彩陶为重要特色,在对仰韶村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前,安特生在查找彩陶考古资料时,注意到美国考古学者庞贝利1904年在中亚发掘安诺遗址的报告。安特生发现,安诺遗址出土的彩陶与自己在仰韶村发现的彩陶的花纹样式十分相像,于是有了仰韶文化从中亚传播而来的假说,但他又一时无法打通仰韶遗址与安诺遗址在文化传播上的地理链条关系。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从1923年起,安特生开始赴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考察。他发现,甘肃、青海地区出土的彩陶,比仰韶出土彩陶工艺技术更为先进,却很少见到代表中原文化的陶鬲、陶鼎等器物,且当时中国并没有比仰韶彩陶更早的彩陶出土,而欧洲、中亚多有史前彩陶发掘。

安特生由此推断出一条文化传播路线:以彩陶制作为代表的早期人类文明,是先从西亚、中亚传播到新疆、青海、甘肃地区,再逐渐传播到仰韶等中原地区,与中原既有的鬲、鼎制作技术相结合,最终发展出既有陶鬲、陶鼎又有彩陶的仰韶文化。安特生据此完成了仰韶文化西来说的理论推断和实物验证,随后公开发表了他的观点,在世界上产生极大反响。

由于仰韶遗址是当时中国发现的最早文化遗存,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观点进一步引申就会得出中国文化西来的结论。于是,论证仰韶文化为中国本土原创,弄清其发展流变过程,成为考古学者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深入推进的一个重要的内在驱动。

1931年,梁思永主持挖掘河南安阳后冈遗址,不再使用安特生依照探测深度区分地层的地质学方法,而是采用以土色区分地层的考古学方法,发现后冈遗址包含殷商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距今45004000年前)三个文化层,互相之间有着清晰的地层叠压和先后承继关系,1937年,中国自己培养的现代考古专家尹达经过分类研究,发现仰韶村遗址实际上包含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类型。更重要的发现在19441945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夏鼐,在发掘当年安特生发现的甘肃齐家坪遗址时,发现了以齐家坪遗址为代表的齐家文化(距今40003900年左右)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学证据。

19541957年,夏鼐的学生石兴邦主持对陕西省西安市沪河东岸的半坡遗址进行发掘,区分出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类型的半坡文化(距今68006300年左右),提示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能在陕西渭河流域一带。

1958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农民在深翻土地时发现石陶器物,经鉴定为史前文物。考古学者随即于19601961年跟进发掘,在李家村发现大量远古石器、彩陶。后经过碳—14检测,李家村文化年代早于仰韶文化,考古学者终于在中国大地找到了比仰韶文化更早的文化遗存。

(摘编自《中国考古学者百年追寻:仰韶文化从哪来》)

材料二:

截至目前,仰韶村遗址先后经历了四次考古发掘。在第四次发掘中,仰韶村遗址的多个发现展现了仰韶人全新的生产生活样貌。

第四次考古发掘发现结论
青灰色混凝土房屋、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房屋建筑遗存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的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之一
大型人工壕沟反映出仰韶村遗址防御设施完备、聚落发展繁盛
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墓葬人骨土样中,检测出丝蛋白微痕迹说明墓葬中存在过丝绸实物
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器,人们从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
首次发现象牙镯形器、玉环、玉璜、玉钺、玛瑙、彩绘陶器、炭化果核等一大批文化遗物

与此前三次针对仰韶村遗址历史年代考古不同,第四次考古发掘主要是围绕聚落内容,而这正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代表。如何进一步发掘仰韶文化,一开始,考古学者们便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勘探,对于遗址的具体布局、功能分区等均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详细的考古计划。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考古信息,此次发掘更是充分运用考古勘探发掘系统,实现考古发掘记录资料的数字化,通过数据采集、绘图照相、三维建模、扫描记录等做法,定期更新考古日志,以方便实现数据的永久保存和研究分析。学科方面,则联合启动了动植物学科、环境学科、DNA、残留物分析等超过二十项学科。

第四次发掘,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发掘考古工作的进步和高水平发展。

(摘编自《广州日报》《大河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仰韶文化发掘上,安特生准确判断其为中国远古文化遗存,并为之规范命名,但有功也有过,在发掘工作中他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B.仰韶文化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的空白,推翻了西方考古界关于中国无石器时代的错误“论断”。
C.安特生提出仰韶文化从中亚传播而来的假说,依据有仰韶文化以彩陶为重要特色,也有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彩陶花纹样式与仰韶彩陶很像。
D.安特生发现甘肃、青海出土的彩陶比仰韶的更先进,且在此地没有发现陶鬲、陶鼎等,据此安特生完成了“仰韶文化西来说”的理论推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防止“仰韶文化西来说”进一步引申,中国考古学者把论证仰韶文化为中国本土原创作为首要任务,这驱动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深入推进。
B.梁思永主持考古挖掘时采用以土色区分地层的考古学方法,安特生则使用依照探测深度区分地层的地质学方法,前者才是考古学的有效方法。
C.碳—14检测,助力考古学者在中国大地找到比仰韶文化更早的文化遗存,可见考古技术不仅关乎考古科技含量,还影响结论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D.仰韶村遗址开展了四次考古发掘,前三次是针对遗址历史年代,第四次主要围绕仰韶村聚落内容,因为聚落内容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代表。
3.下列选项,关于中国现代考古学者以考古成果推翻安特生对仰韶文化的论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37年,中国本土考古专家尹达发现仰韶村遗址包含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类型,推翻了安特生“仰韶村只有仰韶文化一种类型”的判断。
B.1931年,梁思永发现殷商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之间有清晰的地层叠压和先后承继关系,有助于推翻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论断。
C.1944-1945年,夏鼐发现了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学证据,推翻了安特生关于彩陶工艺从西亚、中亚先传播到甘肃等地再传播到仰韶的推断。
D.1960-1961年,考古学者在李家村发现大量彩陶,经检测确定李家村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推翻了安特生“中国不会有比仰韶更早的彩陶”的说法。
4.结合材料二内容,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发现”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现大型人工壕沟,说明仰韶村经常遭到野兽袭击,或者来自其他部落与外来力量的侵犯,因此需要防御,同时也显示出村落振兴。
B.发现丝绸、涂朱草茎泥墙壁、彩绘陶器等物件,说明仰韶村民已学会植桑养蚕、建造房屋,并在烧制的陶器上绘制花纹,文化兴盛。
C.在小口尖底瓶内研究人员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表格中①处可以得出“仰韶村村民已懂饮酒,发明了中国最早的酿酒技术”的结论。
D.由发现象牙镯形器、多种玉器等遗物,表格中②处可以得出“仰韶村村民已能利用象牙制成装饰品,能打造玉制饰物、礼器等”的结论。
5.为什么说仰韶村第四次发掘体现了新时代发掘考古工作的进步和高水平发展?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2024-06-1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三)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上传者开始解读严肃文学。从鲁迅到沈从文,从路遥到汪曾祺,从莫言到余华,文学大家的作品被一遍遍解读,很多年轻人沉浸其中。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小课堂式的解读拉近了严肃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严肃文学不再如想象中那么遥远。就这样,一本本严肃文学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复活。文学与生活的链接,并不因历史演进而断。好的文学作品诠释的生活、刻画的人性、描摹的精神图腾,在任何时代都会引发共鸣。数据显示,在某些年轻人活跃的社交平台上,提倡共读和互相打卡鼓励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手段。

而严肃文学的年轻化,也说明历经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和网文零食的投喂后,年轻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构建。他们渴望用严肃文学中极具情境性的画面,对抗现实中的功利和浮躁。同时,走进严肃文学,与文学中的人物对话,与时代对话,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屏蔽嘈杂、抵抗焦虑、回归自我。比如沈从文的《边城》。既有潇湘烟雨的人间醉梦,也有生活中的淡定从容,这些都可以抚平躁郁的情绪,重抬一份心灵的宁静。

让严肃文学回归年轻人。其中有短视频平台强大社交属性的一份功劳,此外,也离不开影视作品对严肃文学的改编。

借助短视频平台强大的社交属性。一些短视频平台依靠博主的个性化展现,将严肃文学重新演绎,生动解读,再到影视化改编,让迥异于当下生活的文学背景与时代叙事有了切实可感可知的互动与交流,严肃文学的面孔在年轻人心中变得越来越和蔼可亲。

近年来大火的《人世间》《平凡的世界》《觉醒年代》等作品都改编自文学作品。很多年轻人在追完剧后。回归文学阅读本身,在导演编剧叙事和原作者叙事的双重构架下,体悟文学本身的穿透力、感染力,进而构建起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

伟大的文学,兼具思想性和时代性。相较于内容浅显的网络小说,严肃文学的优质内容是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当下的年轻人从原著中思考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状态。于是,作品越是贴近生活,就越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当然,这种贴近并非一味地迎合,因为,人性是相通的,那些有生命张力的人物放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引发当下人的共鸣。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严肃文学常常能触碰到人们的痛处、全社会敏感的神经,网络文学,特别是幻想、奇幻类文学,就像是给伤口上裹隔离霜。之所以经典的严肃文学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当下年轻人的内心,就是因为它们可以给予人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和苦恼,也有机遇和挑战。人的成长之路天然是曲折的。比如路遥,他对年轻人遭遇坎坷境遇的同情和激励,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再如鲁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亦如他的思想,成为年轻人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支柱。即便一个世纪过去了,他笔下的孔乙己、狂人、阿Q、假洋鬼子在当下依旧能找到原型,这不得不让人心服口服。

阅读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这说明,青年越来越重视内心精神世界的构建,期待更有营养更有力量的文学作品的滋养,继而在更高纬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含义。当然,当下扁平单一的网络流行语,让年轻人集体陷入语言表达匮乏的困境,他们希望从严肃文学中找寻更多元的表达。比如鲁迅的犀利、沈从文的诗意、汪曾祺的气韵、路遥的平实、老舍的通俗等。

(摘编自《严肃文学,用阅历与青春握手》)

材料二:

严肃文学俗称雅文学。它起源于近代的哲学思潮。一般是指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的文学。严肃文学讲求作品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在题材方面,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近几年影视剧可谓是格外青睐严肃文学。

首先,在现实主义作品复归的当下,严肃文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现实性契合了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相较于反映思想浅显的网络小说,《人世闻》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刻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理所当然为主流价值观所倡导支持。

其次,严肃文学影视化的复归反映了现在年轻观众对高质量影视作品的需求。虽然严肃性时代剧很难吸引大部分的年轻观众。但是像《觉醒年代》和《山海情》都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不仅电视剧的创作基于大量历史,十分契合时代背景,而且电视剧本身的剧情内容也极具艺术性,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即使有以上诸多有利因素的加持,面对雄霸天下已久的网络文学,严肃文学有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可否认,严肃文学影视化曾经有一段黄金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影视迎来严肃文学改编热。四大名著先后进行了改编,至今都是国产剧难以超越的经典。如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即使这样,严肃文学影视化还是没有逃过网络文学影视化的冲击。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网络文学以其通俗化”“娱乐化的优势,又略胜严肃文学一筹。

打铁还需自身硬,严肃文学改编本身难度大也是严肃文学影视化支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为要兼顾改编后的文学性和市场性。一部好的严肃文学影视作品从筹备,开拍,再到播出,通常要经历多年时间。王蒙在写作《这边风景》时,不愿意安排太多的戏剧化的情节,更多是抒情思考的文字描述,这给这部小说影视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更好地还原原著的精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使之具有时代吸引力,这也给编剧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摘编自《看腻了网文,严肃文学成年轻人新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上传者开始借助短视频平台解读严肃文学,这拉近了严肃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严肃文学在年轻人中“复活”了。
B.在经历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和网文零食的投喂后,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构建,他们希望用严肃文学来重拾心灵的宁静。
C.伟大的文学,往往兼具思想性和时代性,严肃文学理应讲求作品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不必顾及读者的需求。
D.严肃文学起源于近代的哲学思潮,在现实主义作品复归的当下,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现实性契合了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剧《人世间》在导演编剧叙事和原作者叙事的双重构架下,让年轻人对迥异于当下生活的文学背景与时代叙事有了切实可感的互动与交流。
B.阅读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表明他们希望在更高纬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含义。
C.严肃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极具挑战性,它不仅需要考虑文学性,也要兼顾市场性,还要考虑当下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之具有时代吸引力。
D.材料二中加点处“雄霸天下”之所以加上引号,是为了表达作着对网络文学侵占严肃文学空间的不满态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话阐明了经典的严肃文学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当下年轻人内心的原因。
B.材料二将严肃文学影视化与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现状进行对比,意在批评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功利和浮躁。
C.材料二以王蒙的《这边风景》为例,论证了严肃文学改编本身难度大是严肃文学影视化支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D.材料一侧重于分析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的原因,材料二侧重于分析影视剧青睐严肃文学的原因。
4.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严肃文学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的一项是(     
A.电影《长津湖》改编自兰晓龙的《冬与狮》,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展现了志愿军战士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B.电视剧《围城》改编自钱钟书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凭其深邃的哲理思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C.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好莱坞搬上了荧屏,电影主要演绎了娜塔莎和安德烈、彼埃尔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
D.小说《简·爱》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电影《简·爱》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里面对女性地位和思想价值的表达,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5.影视作品对严肃文学的改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对此,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4-06-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