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42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代化属性和文化性质,既是相对世界文明、外国文明而言的,也是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处理好一些关系。

物质文明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对不断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财富提出了新要求。精神文明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对不断发展先进文化、丰富精神财富提出了新要求。要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二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必须并驾齐驱,比翼双飞,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是硬道理,要一以贯之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打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求物质文明的丰富,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核心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应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文化是软实力,要一以贯之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的是理想信念,弘扬的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是文明风尚,促进的是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此,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筑起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高地,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完全独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

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现代文明因素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让中华文明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在真空中生成的,而是在世界文明的万花筒中、在与其他文明的互动过程中、在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生长的。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在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独立自主的基点塑造中华文明的现代形象,从民族的走向世界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进程中又焕发出新的光辉。中华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又是现代文明史的亲历者,有着鲜明和普遍的世界意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要求我们在体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性的同时,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在精髓发扬光大,挖掘中华文明蕴含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智慧,阐释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同时,要加快构建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打破有理说不清的传播藩篱,将中国的故事在国际社会中讲好、传播好,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

以开放包容的气度构建现代文明的中国形式,以世界的滋养民族的。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与其他文明相互借鉴,才造就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底蕴。我们要主动融入世界发展浪潮之中,寻找发展道路的契合点、价值理念的共同点、文化建构的接合点,创造出融通中外、汇通古今的现代文明新成果。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建构自身的同时也为全世界展示了民族文明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在确立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强化着各国人民对自身文明的信心。

(摘编自何虎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进路》)

材料二: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强大的文明韧性、不竭的文明活力和深厚的文明智慧,为人类文明的生存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了文明间交流互鉴、平等相待与和谐共存。

近代以来,西方在全球推行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生活习俗,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文化、传统习俗和语言被逐渐边缘化,文明的独立性和多元性受到冲击。中华文明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容开放的文明张力和创新的现代文明发展路径,保持了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塑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维护和丰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绵延五千年而未中断的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性的社会主义文明样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和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优势,克服了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弊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人民为中心,西方文明以资本为中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西方文明强调发展经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追求和平发展,西方文明追求掠夺扩张。这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论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选择。

近千年来,人类文明在战争冲突与矛盾对抗中跌宕走过,探索一种和平与平等的文明互动方式至关重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所有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世界各文明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和社会生活习惯,从不试图改造或取代其他文明,也不会将自身文明理念强加给其他文明,这破解了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

(摘编自吕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物质文明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以物质文明建设比精神文明建设更重要。
B.精神文明建设指的就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实现人在精神上的完全独立自主。
C.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从未中断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D.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B.我们在体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性的同时,也要挖掘中华文明蕴含的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智慧,阐释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
C.近代以来,文明的独立性和多元性受到冲击。中华文明保持了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塑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D.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所有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注重自我发展、独立发展。
3.下列关于两则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二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运用了比喻论证,使说理非常生动、形象。
B.材料一采用总一分式结构,先总说,提出观点,再分层深入论证,层层递进,论证有说服力。
C.材料一引用“有理说不清”的俗语,论证了要加快构建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D.材料二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西方文明进行了对比,阐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优势。
4.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世界意义”范畴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丰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B.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其他国家的现代文明建设提供选择。
C.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D.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了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
5.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上传者开始解读严肃文学。从鲁迅到沈从文,从路遥到汪曾祺,从莫言到余华,文学大家的作品被一遍遍解读,很多年轻人沉浸其中。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小课堂式的解读拉近了严肃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严肃文学不再如想象中那么遥远。就这样,一本本严肃文学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复活。文学与生活的链接,并不因历史演进而断。好的文学作品诠释的生活、刻画的人性、描摹的精神图腾,在任何时代都会引发共鸣。数据显示,在某些年轻人活跃的社交平台上,提倡共读和互相打卡鼓励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手段。

而严肃文学的年轻化,也说明历经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和网文零食的投喂后,年轻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构建。他们渴望用严肃文学中极具情境性的画面,对抗现实中的功利和浮躁。同时,走进严肃文学,与文学中的人物对话,与时代对话,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屏蔽嘈杂、抵抗焦虑、回归自我。比如沈从文的《边城》。既有潇湘烟雨的人间醉梦,也有生活中的淡定从容,这些都可以抚平躁郁的情绪,重抬一份心灵的宁静。

让严肃文学回归年轻人。其中有短视频平台强大社交属性的一份功劳,此外,也离不开影视作品对严肃文学的改编。

借助短视频平台强大的社交属性。一些短视频平台依靠博主的个性化展现,将严肃文学重新演绎,生动解读,再到影视化改编,让迥异于当下生活的文学背景与时代叙事有了切实可感可知的互动与交流,严肃文学的面孔在年轻人心中变得越来越和蔼可亲。

近年来大火的《人世间》《平凡的世界》《觉醒年代》等作品都改编自文学作品。很多年轻人在追完剧后。回归文学阅读本身,在导演编剧叙事和原作者叙事的双重构架下,体悟文学本身的穿透力、感染力,进而构建起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

伟大的文学,兼具思想性和时代性。相较于内容浅显的网络小说,严肃文学的优质内容是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当下的年轻人从原著中思考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状态。于是,作品越是贴近生活,就越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当然,这种贴近并非一味地迎合,因为,人性是相通的,那些有生命张力的人物放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引发当下人的共鸣。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严肃文学常常能触碰到人们的痛处、全社会敏感的神经,网络文学,特别是幻想、奇幻类文学,就像是给伤口上裹隔离霜。之所以经典的严肃文学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当下年轻人的内心,就是因为它们可以给予人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和苦恼,也有机遇和挑战。人的成长之路天然是曲折的。比如路遥,他对年轻人遭遇坎坷境遇的同情和激励,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再如鲁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亦如他的思想,成为年轻人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支柱。即便一个世纪过去了,他笔下的孔乙己、狂人、阿Q、假洋鬼子在当下依旧能找到原型,这不得不让人心服口服。

阅读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这说明,青年越来越重视内心精神世界的构建,期待更有营养更有力量的文学作品的滋养,继而在更高纬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含义。当然,当下扁平单一的网络流行语,让年轻人集体陷入语言表达匮乏的困境,他们希望从严肃文学中找寻更多元的表达。比如鲁迅的犀利、沈从文的诗意、汪曾祺的气韵、路遥的平实、老舍的通俗等。

(摘编自《严肃文学,用阅历与青春握手》)

材料二:

严肃文学俗称雅文学。它起源于近代的哲学思潮。一般是指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的文学。严肃文学讲求作品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在题材方面,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近几年影视剧可谓是格外青睐严肃文学。

首先,在现实主义作品复归的当下,严肃文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现实性契合了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相较于反映思想浅显的网络小说,《人世闻》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刻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理所当然为主流价值观所倡导支持。

其次,严肃文学影视化的复归反映了现在年轻观众对高质量影视作品的需求。虽然严肃性时代剧很难吸引大部分的年轻观众。但是像《觉醒年代》和《山海情》都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不仅电视剧的创作基于大量历史,十分契合时代背景,而且电视剧本身的剧情内容也极具艺术性,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即使有以上诸多有利因素的加持,面对雄霸天下已久的网络文学,严肃文学有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可否认,严肃文学影视化曾经有一段黄金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影视迎来严肃文学改编热。四大名著先后进行了改编,至今都是国产剧难以超越的经典。如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即使这样,严肃文学影视化还是没有逃过网络文学影视化的冲击。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网络文学以其通俗化”“娱乐化的优势,又略胜严肃文学一筹。

打铁还需自身硬,严肃文学改编本身难度大也是严肃文学影视化支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为要兼顾改编后的文学性和市场性。一部好的严肃文学影视作品从筹备,开拍,再到播出,通常要经历多年时间。王蒙在写作《这边风景》时,不愿意安排太多的戏剧化的情节,更多是抒情思考的文字描述,这给这部小说影视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更好地还原原著的精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使之具有时代吸引力,这也给编剧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摘编自《看腻了网文,严肃文学成年轻人新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上传者开始借助短视频平台解读严肃文学,这拉近了严肃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严肃文学在年轻人中“复活”了。
B.在经历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和网文零食的投喂后,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构建,他们希望用严肃文学来重拾心灵的宁静。
C.伟大的文学,往往兼具思想性和时代性,严肃文学理应讲求作品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不必顾及读者的需求。
D.严肃文学起源于近代的哲学思潮,在现实主义作品复归的当下,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现实性契合了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剧《人世间》在导演编剧叙事和原作者叙事的双重构架下,让年轻人对迥异于当下生活的文学背景与时代叙事有了切实可感的互动与交流。
B.阅读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表明他们希望在更高纬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含义。
C.严肃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极具挑战性,它不仅需要考虑文学性,也要兼顾市场性,还要考虑当下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之具有时代吸引力。
D.材料二中加点处“雄霸天下”之所以加上引号,是为了表达作着对网络文学侵占严肃文学空间的不满态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话阐明了经典的严肃文学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当下年轻人内心的原因。
B.材料二将严肃文学影视化与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现状进行对比,意在批评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功利和浮躁。
C.材料二以王蒙的《这边风景》为例,论证了严肃文学改编本身难度大是严肃文学影视化支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D.材料一侧重于分析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的原因,材料二侧重于分析影视剧青睐严肃文学的原因。
4.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严肃文学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的一项是(     
A.电影《长津湖》改编自兰晓龙的《冬与狮》,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展现了志愿军战士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B.电视剧《围城》改编自钱钟书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凭其深邃的哲理思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C.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好莱坞搬上了荧屏,电影主要演绎了娜塔莎和安德烈、彼埃尔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
D.小说《简·爱》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电影《简·爱》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里面对女性地位和思想价值的表达,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5.影视作品对严肃文学的改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对此,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昨日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传统文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审美风范。

传统文论对文艺的本质进行了广泛深刻的讨论。例如,就诗歌的本质而言,传统文论从伦理、教化、情感与心理等角度提出不同观点。如西汉司马迁的发愤说,即《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西晋陆机的缘情说,即诗缘情而绮靡。这些都是基于扎实的文艺实践和研究得出的理论成果。这和西方文论中的类似思想,如柏拉图的模仿说、华兹华斯的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等,可谓各有千秋,二者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对话、互补与交融。

传统文论在总结文艺创作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比如,王国维指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主张诗人要对宇宙人生了然于胸,感悟透彻,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歌。

传统文论还对文艺批评提出许多重要而深刻的见解。比如,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强调文艺批评要知人论世,把作品与作家的人品、所处时代联系起来理解。这与恩格斯提出的文艺批评方法十分契合。刘勰提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坚持文艺批评需通过广泛阅读作品来提高鉴赏力。

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蕴含着中国人的认知方式、哲学观念、价值取向与审美风尚。它是深深扎根于我们这片土地,生长出来的一束束花朵,在当下依然是鲜活的。不能将传统文论束之高阁,也不能照搬挪用,而应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掘传统文论的当代意义,使之更好地作用于当代文艺实践。摆脱近现代以来中国文论文化失语症的困扰,打破西方中心论的神话,亟待重新认识和激活传统文论不可替代的优势。杨义在《中国叙事学》里写道:中西文化是两个虽然有所相交……但依然是不同心的圆。倘若不加消化和变通地把另一个圆所引导出来的理论体系,硬套在这一个圆上,就有可能失去这个圆心附近属于精华,或属于自身特色的一些东西。他坚持不能简单地运用西方文论来衡量与评估中国传统文论,主张返回中国传统叙事本身。

坚持守正创新,以开放性视野加强与西方文论的对话、沟通,从而全面、深刻地发掘传统文论的理论资源与当代价值。在整理、发掘、保护、传承与创新传统文论方面,一大批学者系统地总结与阐释了传统文论的精华,但重建传统文论话语体系是一场持久的接力赛。如何突破西方文论的迷雾、融汇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传统文论,建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骨的中国文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明确目标,统筹与培养专门的人才队伍,从课题规划、学科建设与科研攻关等方面展开行动,逐步取得成效。

(摘编自吴道毅、吴行健《传统文论照亮当代文艺实践》)

材料二

中国当代文论在结合到具体文体时,关注比较多的是戏剧和小说这两个文体,而中国传统文论则主要是关于诗歌和散文这两个文体的理论。中国传统文论难以在今天直接照搬沿用,这种文体的错位是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中国传统文论本来就没有把戏剧、小说看成文艺理论研究的对象。

中国传统文论主要是关于传统诗歌和散文的理论。这与古代人多重视诗歌散文创作,忽视戏剧小说创作这一传统有关。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指出: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之文学史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过全书之十一,故与小说仍不详。而在当代文艺领域,戏剧、小说的地位已由边缘进入到中心。时代赋予了知识分子启蒙民众的历史重任。正是因为这种诉求,小说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进入了中心地位。小说由补史的工具演变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工具。

中国文论由以诗文中心转到以小说中心,这使得我们在今天必须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传统文论。当我们面对今天的文艺现实时,我们必须转换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中国传统文论并不重视叙事文学,只是把叙事问题作为历史讲述的一个方面,譬如旧的《红楼梦》研究,主要精力和关注焦点是影射问题,较少对小说中所写的人和事进行研究。所以当文学研究重点转到叙事时,中国传统文论确实有些关注不够,不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启迪。

(摘编自张荣翼《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文论相比较,中国传统文论在思想上更显厚重,更为关注对文艺功能的深入研究。
B.华兹华斯认为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流露,这一观点和陆机所认为的“缘情说”观点相同。
C.与小说在文学上的贡献相比,古人更看重其在史学上的价值,常将其视为对正史的补充。
D.传统文论在探讨文章叙事方面关注不高,因此在评价文章的叙事技巧时,无法发挥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引用刘勰的观点,以此证明阅读是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
B.材料一从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创作和文艺批评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特点。
C.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属于不同的体系,杨义用“不同心的圆”对此进行了生动的解释。
D.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文论在当今难以继续沿用,这和当前小说地位发生重要变化有关。
3.下列选项,最适合放入材料一第二段中的一项是(     
A.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钟嵘《诗品序》)
B.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
C.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袁枚《随园诗话》)
D.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严羽《沧浪诗话》)
4.材料二中,作者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论难以在今天直接照搬沿用?请简要回答。
5.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文论照亮当代文艺实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语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而言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所以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今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从先秦到明清,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因此,自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纸(文献)上,或干脆说实物等同于零,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呼应,继而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洪流。迄今为止,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大规模使用?梁思成曾经给出了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中国人为什么“不着意于原物长存”,这依然是个问题。要接近最终答案,还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②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存在着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理石。大理石原指产于云南大理的白底黑纹的石灰岩,剖面类似水墨山水画,古代常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岩,连西方建筑和雕塑常用的白色石灰石也被称作大理石。大理石质感柔美,格调高雅,花色繁多,是建筑、装饰的理想材料,也是雕刻艺术的传统材料。我国大理石矿产资源品种众多,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初步查明国产大理石品种近400个,其中按花色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纯白的有北京房山汉白玉、安徽怀宁白大理石、云南苍山白大理石等,纯黑的有广西桂林桂林黑、河南安阳墨豫黑、山东苍山墨玉、湖南邵阳黑大理石等,红色的有安徽灵璧红皖螺、四川南江南江红、河北涞水涞水红和阜平阜平红等,绿色的有辽宁丹东丹东绿、山东莱阳莱阳绿和安徽怀宁碧波等,彩色的则有云南的春花、秋花、水墨花以及浙江衢州的雪夜梅花等等。

③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可轻易取得。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秦代修建阿房宫,木材就是从四川运到陕西的。随着木材的不断砍伐,优良的大木也日渐稀少,后世华北主要地区很难找到可用之材,以至于要从长江流域搬运大量木材到北方。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非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木材的使用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大木建造房子。

④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观念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的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要容易加工得多,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时更少。既然如此,花费大力气去建造石头房屋就没有多大必要。《礼记·檀弓上》记载,宋国司马桓魋命人为自己制造石棺,加工三年尚未完成,这充分说明石材加工之不易。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和咒骂,说他这样奢侈浪费,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为好。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大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接受。但在西方古代社会,建筑既然服务于“神”,自当与神一样永恒,因此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无法满足西方人对建筑永恒纪念性的追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⑤中国传统哲学也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真正永恒的只有变化。这种“常变”和“循环”的观念,使得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成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并非严重的问题。建筑服务的主体是人,而人处在不断的繁衍更替之中。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对建筑有不同的需求,建筑也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恒不变。建筑物破旧了,后代自会修缮,倒塌了,后代自会重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推陈出新的自然过程。我们实在不必考虑过于久远的未来,能更好、更便利地满足当时人的需求更为重要。一条常见的禅宗偈语,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固有的中国观念:“佛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人生短暂,只有死亡才是永恒的。所以,陵墓建筑在功能上提出了耐久的需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这里便成了中国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之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是十分理性的。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很多学者无视古代文献中有关建筑的精彩论述,以致认可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看法。
B.作者引用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的语句,是为了证明古代建筑营造并不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
C.虽然在耐久性方面木材远不及石材,但中国传统建筑依然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这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念有关。
D.中国传统哲学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这最终会对古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大地上虽然少见“伟大的建筑”,但绝不能忽略古代深藏于内的建筑思想。
B.古人对木材的执着,并非对石头硬度无可奈何,而是出于独到的自然观念。
C.两汉时期很少有石砌建筑,实在是因为石头过于厚重,难以产生飘逸之感。
D.《墨子·辞过篇》中写道:“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
3.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李沆担任宰相时,有人说厅堂太窄,李沆认为,居第要转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的厅堂确实狭窄了些,但作为太祝、奉礼(常由功臣子孙担任的两个小官)的厅堂已经很宽了。请结合本文,简要评析上述历史故事中李沆对于建筑的看法蕴含着哪些观念。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不重细密的分析,而重总体的品鉴。把握的方式是直观的、印象的、顿悟的。例如郊寒岛瘦中,何谓?何谓?说这话的苏东坡本人也未必能作出精确的回答。他只是把自己对孟郊、贾岛这两位诗人的总体感受说了出来,其中的意味要靠读者自己去体会。

那么诗歌的艺术分析依据什么呢?我想首先就是诗歌语言。当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种文学体裁都离不开语言。但小说、戏曲还有故事和人物,诗歌(抒情诗)连故事、人物也没有,它唯一给予读者的就是语言。所以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如果从语言学角度给诗歌一个定义,不妨说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书面语言,成为了特异的语言形式。诗歌另有一套属于诗歌王国的语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音方面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各种变形都打破了人们所习惯的语言常规,取得新、巧、奇、警的效果;增加了语言的容量和弹性,取得多义的效果;强化了语言的启示性,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甲】

词语是构建诗句的材料,也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分析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得意忘言是诗歌鉴赏的法门。中国诗歌艺术的奥妙,从意象上可以寻到不少。其一是词语的精炼与意象的密集。中国诗歌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乙】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显著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中国诗歌艺术的另一个奥妙在于意象组合的灵活性。在这方面,汉语语法的特点给诗人以极大的方便。汉语句子的组织常常靠意合而不靠形合,中国诗歌充分利用了这个特点,连词、介词往往省略。词和词,句和句,几乎不需要任何中介而直接组合在一起。这不仅增加了意象的密度,而且增强了多义的效果,使诗更含蓄,更有跳跃性,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想像补充进行再创造的余地。

由语言和意象的研究再进一步就是意境和风格的研究。词语的组合构成诗篇,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揭示意境的形成,既可看到诗人的构思过程,又可窥察读者的鉴赏心理。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风格也有密切的关系,诗中经常出现某一种意境,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某一种风格。诗歌艺术研究的最高层次就是风格研究。对诗人风格的描述,只能是一种近似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很自然的。

诗歌的艺术理论、艺术分析、艺术鉴赏,单从诗歌本身入手,就诗论诗,难以得其三昧。诗歌艺术和哲学、宗教、绘画、音乐有密切关系。诗的思维离哲学思维是很远的,但又是很近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既深入到言、意、象、境和风格的范畴,又旁涉哲学、宗教、绘画、音乐等领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遂能充分展示中国诗歌艺术的完美与晶莹。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

材料二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丙】

当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像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这一首诗只有20个字: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显现。这是想像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由于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者的困难。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天女散花般想像的自由。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也是欣赏诗歌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或者叫做训练。【丁】要善于寻找并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欣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掌握上。

(节选自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讨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阐释了如何依据其特点欣赏中国古代诗歌。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如何欣赏诗歌,材料一认为分析语言最重要,材料二认为想像最重要。
C.材料一认为欣赏中国古代诗歌,不需要细密分析,而应注重直观的感受,靠的是欣赏者的悟性。
D.材料二认为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读者读诗时的想像活动。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屈原诗中的“木叶”到杜甫诗中的“落木”可以看到古诗中自然景物意象内涵的传承与丰富。
B.诗歌语言含蓄,内容跳跃,有不少的留白,因此读者欣赏诗歌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C.风格是古代诗人最高追求,读者对某一诗人诗歌的总体感受不同,对其风格描述也就不同。
D.要真正领悟诗中“三昧”,读者不仅需要丰富诗歌鉴赏知识,还需要提高哲学等领域的修养。
3.下列诗句不能印证材料一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4.下面一段文字,在原文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     )或者

当读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

A.甲B.乙C.丙D.丁
5.请你以下面两句诗为例,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向同学们分享你对中国古代诗歌语言艺术特点的认识。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120字。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记者:要在守正创新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李敬泽:传统文化深入人民生活,与人民是一种如盐在水的关系。我们虽不一定深读古籍,但孔子的教诲、庄子的风姿已潜移默化影响我们。传统文化的真正活力不仅仅在书柜里,也在人的心里、人的生活中,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的骨子里、灵魂里。

当代之传承发展,就是守着我们文化的根基,对新的问题作出解答和回应。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在看待世界与人生的重大问题上有着独特的关切和独特的方向。我们随时准备着迎接新的考验,并在不断地回应中,把道路走得更宽广、空间更宏大。

守正,就是不要忘记我们的来时路。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记忆,更是一个人生和文化的方向。传承文化,不管怎样,都不要失去这个内在的方向感,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就像河水会遇到高山、高原一样,记住自己的方向感,每一代人做出自己的创造,去冲开一切,去往新的空间。

记者:文学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文化的沉淀和传承。作为一位文学工作者,您觉得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李敬泽:文学在中华文明构建中起到基础性作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中文里文明这个词,指的是光,是照亮四野的。指文字、文章,用文字来书写世界,是文明的根基和起始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建立意义,就是从对世界的书写开始的。

中国人的道、中国文化的道在文理里。这个是广义的,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文学。韩愈说文以载道,正是这个意义。文学在我们的文明中,对建构我们的情感、认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有人不常读文学作品,但文学的影响仍在,它丰富我们的底蕴、增添我们的色彩。

记者:站在作家的立场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家何为?

李敬泽:新时代,文学肩负着神圣的责任,正在迎来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时代作家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当代审美追求进行创作。要守正创新,捕捉新的语言、人物和形象。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人类文明,学习借鉴优秀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作,展现中华民族特色和精神。

(摘编自肖姗姗、李志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文学有关——专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

材料二: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精髓,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既有历史的纵深,还充分彰显了当今的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视经世致用。《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朱熹注释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无形的道和理不是虚无,而是通过一定的器物来表达和承载。道器不离,是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文以载道,实际上讲的就是道器不离的关系。体用关系是与此相关的另一对基本范畴。道和体都是根本的东西,是经世而不能改的始终如一的根本道统,但是都必须通过现实的具体的器和用的方式来承载和彰显以致用。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得以延续,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从来没有背离或抛弃道统,这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根脉。而这个道统的基本特点就在于经世致用。经世的东西能够经世,在于它能够变通、与时偕行,能够面对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为我们的存在提供文化智慧,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就是中华民族道统的一个返本开新的过程。我们的文化事业不能够脱离这个道统,又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形态。

我们要续写中华文明的旧邦新命,就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而要担负这个使命,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格,也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充满青春活力,永葆真理的力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之道同样如此。体用贯通,告诉大家理论和实践不能脱节、道理和现实不能分离,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和马克思的真理在当代中国就成了我们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遵循。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就是把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和唯物辩证法的逻辑,在革命性实践中不断改变着主客观世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从而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摘编自董振华《深刻理解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独特视角,让我们能够以独特的关切和方向看待世界与人生的重大问题。
B.文学承载着文化积淀,它可以影响人的情感与认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有重要作用。
C.道统可以经世致用,所以它能够变通,能够灵活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持续为现实世界提供指导。
D.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密切相关,它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书本里,也在人民的生活、生命里。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代人敢于创造,冲开一切传统,去往新空间,追求全新的文化形态。
C.坚持体用贯通的道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根脉,能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延续。
D.只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事业不脱离道器不离的道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返本开新。
3.下列选项不属于“两个结合”具体体现的一项是(     
A.央广总台响应党的号召,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打造了一批展现城市历史面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作品。
B.郑州歌舞剧院从隋代乐舞俑获得创作灵感,编导了表现盛唐时期审美风格的古典舞《唐宫夜宴》。
C.陕西安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风民俗、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中,重塑乡村文化价值体系。
D.上海市在城市治理中坚持“以民为本”,把昔日的“工业锈带”杨浦滨江改造成了“生活秀带”。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恰当的一项是(     
内容        思想理念特征之一具体含义二者关系
中华民族文化理念道器不离道:抽象的道理道、体是根本,通过器、用来承载、彰显以致用。
器:具体的器物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贯通体:世界观方法论
用:实践生活
A.道器不离是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中最基本的特征。
B.“文以载道”中的“道”很大一部分指的是文学。
C.道器不离与体用贯通分属两种思想,相关性较小。
D.脱离了器、用的道、体是无法彰显以致用的。
5.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该如何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请结合两则材料概述。
昨日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成为研究热点。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1所示问题。

表1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存在问题人数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193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125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55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421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摘编自《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

(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

(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构建新教育新生态》,《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学旅行是校内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活动,它把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相结合,不等同于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
B.目前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有一定的随意性。
C.研学旅行课程重讲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某市超过60%的学生认为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D.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都需要配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没有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这是对研学旅行课程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B.要满足现如今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旅行课程的指导教师在数量上应当有所保证,在专业水平上也应当有所提升。
C.教师采用质性评价以外的方法,可以做到既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D.如果研学旅行的主题没有明确,学生就不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还会影响教育性,也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表1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的一项是(     
A.研学旅行几乎等同于春游、秋游及夏令营活动。
B.有的研学旅行就是到此一游、拍照打卡,浮光掠影,跑马观花。
C.现在普遍的研学变成了景点+课本,景点+作业。
D.我国的研学旅行是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方式,起步较晚。
4.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B.课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C.课程实施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D.课程实施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5.当疫情慢慢消去后,各地研学旅行逐渐重启。学校准备组织高二学生到延安某革命老区开展研学旅行,为了避免出现材料一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就研学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提出你的具体建议。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兴技术一般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点,非专业人士往往难以对技术应用后果作出准确判断。因此,在应用初始阶段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和法治缺失。如果科技工作者缺乏应有的科技伦理操守,就容易被资本力量、商业行为所裹挟。比如,一些网上商家滥用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差异定价的大数据杀熟,使市场伦理、商业伦理受到冲击。再如,滥用信息传播中的算法推荐,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判定其喜好,投其所好推送特定种类信息,制造信息茧房效应。又如,基于人工智能的“AI换脸”“深度伪造等技术应用,可能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和金融安全。诸如此类的新兴技术滥用,突破了伦理边界、道德底线,甚至游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加强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将价值权衡与伦理考量纳入科技活动全过程,进一步明晰科技创新活动的伦理边界,引导科技工作者增强伦理意识、提升自律能力、坚守道德底线,警惕和防范技术滥用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

(取材于杨明《守好科技伦理底线》)

材料二:

公众对规范智慧城市中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看法(%)

(取材于《智慧城市中的刷脸应用:公众的认知与评价》)

材料三:   

从本质上来说,人工智能伦理问题虽然是因技术而产生的,但是它却无法仅仅依靠技术来解决,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必须受到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可行的方案是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审查委员会以对人工智能伦理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监管。伦理源于情感,比如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就是基于情感的伦理意识,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虽然有了较多的理性反思,但或多或少地与情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人工智能的道德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更多的是一个情感过程而非技术过程,因而很难程序化,这就使得人类对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监管更为困难。人工智能伦理的关键是将人工智能这种技术物提升到人所处的道德地征,从而使人工智能成为受到伦理规范约束的道德能动者。

(取材于李传军《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探究》)

材料四:   

人工智能原则也应包含非对抗与非失控的理念。非对抗意味着不应将人工智能视作人类社会的对抗性存在,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构成性要素,我们必须持更为开放的态度去面对人工智能。非失控意味着不应放弃对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应以智能的方式去规范加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如果以上述理念为前提,也就是说,在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下,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中就变得极为重要。此处的在国家治理层面即指向善治,而当人工智能的发展从国家范围扩展到全球范围,善治就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拥有了更贴近现实的内涵。

(取材于《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与科学应对》)

1.下列关于科技伦理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处于科技活动的初始阶段,所以新兴技术研发时可以暂时不考虑科技伦理。
B.对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看法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监管、引领的期盼。
C.本质上说,人工智能的道德学习不是技术过程,而是情感过程,所以难以监管。
D.人工智能作为社会的构成性要素,已经推动科技向善落实在国家“善治”上了。
2.下列对四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现实生活新兴技术被滥用的现象中,提出了“科技伦理治理”的问题。
B.材料二从完善法律、健全监管渠道等角度来设计调查选项,以征求公众的意见。
C.材料三给出监管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方案,并从伦理起源的角度进行因果论证。
D.材料四立足人工智能原则,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决于科技向善理念的普及。
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新兴技术产生的伦理问题已被人们认识到的时候,着手解决它就变得十分困难了,所以要尽早加强“科技向善”宣传。
B.完善人脸信息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人脸识别行业的全方位监管,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满意程度。
C.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的伦理边界,引导科技工作者守住伦理底线,人工智能就能成为受伦理约束的道德能动者。
D.始终心系人民福祉,才能有效避免技术滥用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保障科技创新行稳致远。
7日内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丘2》中用耳朵喝水的“沙鼠”是真的吗?

电影《沙丘》中出现的萌系“跳跳鼠”,有一对大耳朵,不仅能探听风吹草动,耳朵内面还能凝结水分,两只小爪子一抓就能喝到嘴里。它的设计灵感其实来自现实世界中的长耳跳鼠。这是一种小型啮齿类动物,以其出色的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而闻名。

长耳跳鼠真的可以用耳朵收集水吗?当然不能,在现实世界中,长耳跳鼠几乎不需要直接饮水,它们能从食物中摄取几乎所有必需的水分。

这种能力来自它们极其高效的肾脏,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水分通过尿液的损失。它们的新陈代谢特别适应干旱,产生的尿液浓缩度非常高,粪便也非常干燥,这进一步减少了水分的损失。

长耳跳鼠主要在夜间活动,这有助于避免白天极端的高温,减少水分蒸发。夜间的活动也使它们能够利用稍微凉爽的温度来寻找食物。它们会收集种子等食物,并将其储存在它们的洞穴中。不仅为它们提供了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食物来源,还减少了在寻食时对高温的暴露。

既然长耳跳鼠的大耳朵不能收集水分,那有没有生物可以主动收集水分呢?

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非洲南部的纳米布沙漠,每年降雨量仅为1.4厘米。在这里生存着一种甲虫——纳米布沙漠甲虫,在收集水分方面就展示了独特的适应性。

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生存策略非常巧妙:它会爬到沙丘上,面对微风,身体保持45度角利用硬质的鞘翅捕捉空气中的水珠。鞘翅表面拥有特殊的结构,能有效收集水分。这么神奇?这就要说一说基于它的身体表面特殊结构收集水分的原理。

甲虫的头部对准风向,其鞘翅表面凹凸不平的设计帮助其捕获雾中的水珠。雾气中的微小水滴,直径约15~20微米,会凝聚在其翅膀上。这些水滴首先会粘附在亲水性的凸起部位,凸起部分的周围是疏水的凹槽。

当水珠与亲水表面接触时,它们会扩散开,形成较大的水滴,这样就不易被风吹走,还可以吸附更多的水珠。在每小时30公里的风力作用下,水滴会增长到直径5毫米,并沿着甲壳虫的背部滑落至口部,供甲壳虫摄取。

纳米布沙漠甲虫背部小水滴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这种独特的水分收集方法使纳米布沙漠甲虫能够在几乎没有可见水源的环境中生存。科学家们还从这种甲虫的水收集机制中获取灵感,发展出了新型的水收集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干旱地区收集大气中的水分,用于人类和农业的用水需求。

东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了一种亲水——超疏水图案化织物,通过简单的纺织设备和简便的编织方法制成。这种织物采用亲水性粘胶和疏水性丙纶丝与一些试剂生产混合可湿性表面,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为未来大规模生产集水材料提供了可能。

澳大利亚工程师Edward Linacre受到纳米布沙漠甲虫水收集机制的启发,开发了一种自供能的灌溉泵系统,名为“Airdrop”。这个系统通过地下管道网络将空气引入并冷却至水分凝结的温度,然后将水分输送到植物的根部,旨在为干旱地区的农作物提供灌溉。

NBD Nano这家美国创业公司研究如何将甲虫的功能模仿到水瓶表面上,创建一种自填充水瓶。这种原型瓶据说能根据当地环境每小时收集0.53升水。

设计师Arturo VittoriAndrea Vogler创造的Warka Water是一种高9米的竹塔,内置塑料两格,在夜间收集湿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储存在底部的水箱中。这种设计能够为干旱地区提供成本低廉的水资源。

通过模仿纳来布沙漠甲虫等生物的水收集策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为干旱地区提供创新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促进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发展,也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我们期待这些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缺水的地区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沙丘》中的“跳跳鼠”用耳朵收集水供自己饮用是电影制作者们超现实的设计。
B.现实世界中的长耳跳鼠由于拥有极其高效的肾脏使得他们根本不需要去直接饮用水。
C.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长耳跳鼠能够利用温度稍微凉爽的夜间去寻找并且储存食物。
D.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许多生物会采用各种方式以获得适应恶劣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布沙漠甲虫依靠收集水分的独特适应能力成为非洲南部沙漠中最具抗旱能力的生物。
B.纳米布沙漠甲虫独特的水分收集方式使得该物种能够不惧怕在任何干旱的环境而生存下去。
C.纳米布沙漠甲虫从风中收集水分,给科学家们从干旱地区的天气中收集水分提供了灵感。
D.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生存策略给解决全球范围内缺水地区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3.下列选项中,对示意图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布沙漠甲虫背部有坚硬的鞘翅,其凸凹不平的设计为获取水分提供了条件。
B.纳米布沙漠甲虫迎着风向,利用鞘翅中亲水性的凸起来捕捉雾气中的微小水滴。
C.纳米布沙漠甲虫一接触到水珠,就会自动留下小水滴,而选择出大的水滴喝掉。
D.纳米布沙漠甲虫能够用口喝到从自己背部滑落下来的从风中捕获并凝聚的水滴。
4.下列选项,不符合“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技术”的一项是(       
A.武汉黄鹤楼景区推出的黄鹤楼雪糕异常火爆,其外观完全复刻缩小版的黄鹤楼。
B.受到鲨鱼皮肤上微小鳞片的启发,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船用减阻涂层。
C.日本工程师中津英治仿照翠鸟喙设计出能降低噪音、能耗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
D.瑞士工程师乔治用带刺的苍耳能够牢牢粘附在动物皮毛的原理发明了尼龙搭扣。
5.从自然现象中获取科技创新灵感,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节俗的描写,如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这里说的似乎是芒种节气的风俗,但从后文对芒种节风俗的描写来看,却是与江南地区的“花朝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花朝”与“月夕”相对映(“月夕”一般指八月十五,为中秋),当为中春,一般认为是二月十五。唐人有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柳宗元谪居柳州时曾写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的诗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中春时节百花凋尽而致赏花无处的凄凉之情。将二月十五即中春称为“花朝”,大约源于江南风俗。宋元时期的《事林广记》称“二月十五为花朝。《风土记》云言浙闽风俗,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为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之所常言”。

南宋的《梦梁录》也如此记载,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大约到明清时,这花朝节变成了二月十二日,江苏一带至今仍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风俗通史》也记载了吴中一带“二月十二日花朝,儿女裂彩绡,遍系花木树,日百花生日”。这些内容与《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描写“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件。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相似。此外,花朝节还有扑蝶、戏蝶之类的活动,小说中也有宝钗执扇扑蝶的情节。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古代文献中的芒种节气“多言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那这个节气是否与“花神”有关呢?古人大抵认为“花神”就是春神,又叫青神。春神掌管春天的花木,所以到春末夏初开的荼蘼(醾)花期结束,便认为“花事”完结。宋人诗曰“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所以,如要饯花神,按常理推断的话应当是告别春天,即在春夏之交进行,拖到芒种节气似乎太晚了。而《红楼梦》关于芒种节的相关活动,不似作者的笔误,更像是作者有意为之,至于其中有何特殊寓意,尚待进一步考证。

(摘编自韩冬冰《阅读〈红楼梦〉》)

材料二:

曹雪芹似乎把花朝节要做的事,比如赏花、扑蝶等活动,都移到了芒种节气,虚构了一个芒种节。那么,他的用心又是什么呢?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花朝节是二月十二日,而那一天,恰恰是黛玉的生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作者借袭人之口道出了这一点。那天是宝玉的生日,众人前来给宝玉拜寿,议论起各人的生日。有人说“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袭人的这句话,交代了黛玉的生日是花朝节,而黛玉的前世正是“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由绛珠草修炼而成的绛珠仙子。

问题还不止于此。作者于潜在的叙事层面上交代了这一天是花朝节(黛玉生日),而在其表层叙述中这一天却是芒种节,细考下来芒种节又是男主人公贾宝玉的生日(详见周汝昌著《红楼梦新证》)。

可见,作者是把花朝节(黛玉生日)这天的风俗,拿到芒种节(宝玉生日)去写。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作者在宝玉和黛玉故事构思上的综合考虑。如前所述,花朝节的“赏红”,不仅是赏花,更是爱花、惜花。而贾宝玉是“绛洞花主”,是“怡红公子”,是爱花、惜花的代表。把黛玉生日“花朝节”的“赏红”与宝玉生日“芒种节”的时令糅合在一起,正是通过民俗化的场景,艺术化地凸显了贾宝玉形象的角色地位及其与群芳的关系。

同时,第二十七回的“饯花会”,作者把原本是在花朝节那天迎接花神的习俗,写成了是芒种节花神即将退位的时候给她饯行。是否在强调“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是否在暗示:林黛玉的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

花朝节伤春、感怀的节俗内蕴被作者巧妙融入黛玉的形象塑造中,与她作为“花神”的身份融为一体。在这一回里,林黛玉泪眼对落花,伤心地吟唱《葬花吟》。作者苦心设计,既安排她的生日与花神相同,又借花神的退位,以及与民俗风情交融的生活场景,象征了林黛玉的生命历程。

(摘编自赵云芳《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关于芒种节俗的描述与古代文献中“芒种节气”的内容有所不同。
B.文中引用柳宗元的诗句意在说明“花朝”是个因百花凋零而感伤的节日。
C.《风土记》和《风俗通史》中,都包含了对“花朝节”风俗的相关记载。
D.《葬花吟》中黛玉以花自喻,体现其个性的同时,具有强烈的隐喻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献中多记载芒种节气农作物的抢收与播种相关内容。
B.《红楼梦》关于芒种节风俗的描写,其中寓意尚待进一步考证。
C.材料一结尾段作者借用宋人诗句,意在说明芒种时“花事”完结,饯花神似乎太晚了。
D.将庆祝百花生日与送别花神的仪式掺杂在一起,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失误。
3.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花朝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名中春节,一般认为时间是农历二月十二日早晨。
B.是流行在江南地区的与祭祀花神有关的节日。
C.“花朝”与“月夕”皆为节日,两两对映。
D.此时浙闽地区百花盛开,极适合出游赏玩。
4.《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提及了芒种节的哪些节俗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
5.曹雪芹“虚构了一个芒种节”,他的“用心”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