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56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1-03更新 | 274次组卷 | 54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语文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开创了儒家学派,被尊称为“圣人”,其后继者孟子被尊称为“亚圣”。《论语》共三十篇,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其编辑者是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
B.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上《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了早期儒学形成的轨迹,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
C.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表达常有突破俗见之处。比如老子看到“有”依赖于“无”起作用,庄子看到“无用”与“有用”之间的转化,都体现出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
D.墨子,名翟,创立了墨家学派。他基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指出世道混乱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兼爱”,这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家的兼爱不同于儒家的仁爱,它是一种不讲血缘亲疏与等级贵贱的无差别的爱。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已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去年诗人在皇家御园曲江杏园边赏月,今年就被贬到江州,境遇改变,令人感慨。
B.颈联“西北望乡”“东南见月”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
C.“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
D.该诗中慨叹物是人非。今昔殊异,表达了诗人谪居生活的愁闷。
2.本诗中“月”这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3-10-19更新 | 311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剑门古道

肖复兴

①我特别欣赏我国的一句古话:橘易地而成枳。

②真的是这样的。同样的东西,放在不同的地方,意味迥然不同。同样的亭台楼阁,放在自家的庭院里,只不过是摆设;放在皇家园林里,只不过是(诗情画意/柔情蜜意)中色彩明艳的一笔。但是,放在山川之上,特别是高拔入云的山峰之间,那意思就大不一样了。如同一位女人,出现在自己庭院里或皇家园林里,是小家碧玉,尽可以婀娜多姿;倘若是出现在战火纷飞的关隘险峰之上,那就必须是花木兰、穆桂英之类的巾帼英雄。有着关山度若飞,或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劲头。

③川北的剑门关,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门。远远地看去,如果省略掉四周层云涤胸的起伏山峦,它和一般的山门或城门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就是我国仿明代亭台楼阁建筑中的一种。尤其它是前几年地震之后新修的建筑,尽管石头的底座和木制的凌空飞檐都十分考究,但毕竟是新的,像树木没有多少年轮,沧桑是如何也化妆不出来的。

④但是,簇拥着它的是四围山色,一鞭残阳,却不是新的,而是上千年前就在这里了。站在剑门关上,望七十二峰,峰峰如剑,直刺云霄,云来云去,穿梭在峰峰之间,不是游龙戏凤,而是如水长流,如风尽吹,顿觉气脉贯通,血脉偾张。一下子,站在这里,再弱小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气势,这和站在一池桃花水边或一道黄土坡前的感觉大不相同。

⑤我是从剑门关的后面上去的,这样的逆行,走的是当年出川人的行动路线,相比较而言,一路平坦,当年,李白和杜甫从陕西入川时,是从山底一步步爬上来的,这才会有李白____________的感叹,才会有杜甫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的描写。站在剑门关上,往北望,如今有一阶阶的台阶,想当年,那陡峭的山岭,一步步,该是多么地难攀,在险之间,人如蚂蚁一样渺小,却又如蚂蚁搬山一样地伟大,在这里演绎了多少悲壮的故事。

⑥新中国成立后修的108国道,就是蜿蜒盘上这些山峦过剑门关的。如今,高速公路穿山而过,108国道,铺上仿旧的石板,再现了当年的壮观,成了游人游览的路径。只有把剑门关放在这样壮观的历史与大自然的背景中,才会彰显其气势和无可替代的位置,在险峻一线天的两山之间,在乱峰如阵的群山之上,剑门关显得很小,就意味旷世绝代的好汉,其实往往都是不显山露水的,只有在沧海横流时,方显英雄本色。

⑦离剑门关不远,依然是原108国道上,便是当地人称的翠云廊。其实,它是一个古代的驿道,最早修自秦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要说驿道,在我国到处都有,并不新鲜。它的新奇之处在于两侧有古柏参天,最早的植于秦朝,然后到明清两代,延续至今。如此上千年和几百年的古柏浓荫夹道,在各地驿道中(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历史最为兴旺时期,这里号称是三百里程十万树,浩浩荡荡,分外壮观。遭遇了历代战火和自然灾害,如今的古柏已经远远没有这么多了,但是,依然可以让我们想象当时的壮观,古柏森森,绵延百里,遮天蔽日,一派浓荫匝地,满树鸟鸣啾啾。如此壮观的古柏,才配得上险峻的剑门关,过剑门关,进入这条驿道,看到道两旁这样列阵的古柏,像是列队迎接凯旋英雄的仪仗队,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神气十足)。想象当年108国道盘上剑门关,然后就在古驿道边穿过时,尽管已经没有三百里程十万树,却一样是古柏夹道,真的是有一种在历史隧道穿越的感觉。

⑧徜徉在古柏夹荫的道上,阳光从浓荫之间筛下,也变成丝丝缕缕绿色了。如果赶上细雨飘飘,就更宜于瞎想悠悠,雨丝中夹带着古柏的清香扑面,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在你的脸颊上轻拂了。

⑨入川来,要想看水之秀美,当然要去九寨沟;要看山之险峻,必须要来剑门关;要想看树之壮观,得要到古驿道。前者,有阴柔之美;中者,有阳刚之奇;后者,有历史之幽。

(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关(ài)        然不同(jiǒnɡ)
B.拥(cù)        娜多姿(ē)
C.蜿(yán)     英雄(ɡuó)
D.脸(xiá)     沧海流(hénɡ)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柔情蜜意      空前绝后     心旷神怡
B.柔情蜜意      绝无仅有     神气十足
C.诗情画意      空前绝后     神气十足
D.诗情画意      绝无仅有     心旷神怡
3.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诗句是(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D.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树木没有多少年轮”来比喻新修的剑门关十分考究却难有沧桑之感。
B.作者以站在桃花水边或黄土坡前与站在剑门关山的感觉对比,突出游人在剑门关上的不同感受。
C.古驿道最早建于秦朝,曾经绵延三百里,浩荡十万树,至今依然古柏参天,遮天蔽日,特别壮观。
D.末段语言简洁,句式整齐,总结了全文内容,突出了剑门关和古驿道的主要特点。
5.文章以“橘易地而成枳”开篇,有何用意?
6.文章如何表现剑门关的特点?请结合④⑤段概括作答。
2023-10-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的夜

阿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
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
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不再参与其中,处于次要地位。
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
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
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3.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0-15更新 | 415次组卷 | 72卷引用: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新起点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游东山记

[明]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无已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两人坐     延:邀请B.降跽过       谢:感谢
C.立恭宿别     过:拜访D.而乐无乎此       加:超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的是(     
A.遂扫石坐               正襟危坐问客曰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              积土成山,风雨兴
C.乐无已乎               皆出于此乎
D.遂李及道士别               子之所共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金砺则利(靠近)          举酒客(劝酒)                                   舆马者(借助)
B.七月既(阴历十六)       之不传也久矣(道理)                      ,济水东流(山北)
C.心一也(因为)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一毫而莫取(虽然)
D.纵一苇之所(到)          而吾与子之所共 (到)                       千里(到达)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纵一苇所如                            士大夫
B.自不变者而观之                   可怪也欤
C.不拘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D.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舟师捣胶西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B.蚓无爪牙之利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C.而耻学于师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吾从而师之          与子颍坐日观亭                    生石罅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今之众人      (3)小学而大遗     (4)白露横江
(5)凌万顷之茫然            (6)杯盘狼藉     (7)多平方         (8)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9) 蚓无爪牙之利            (10)筋骨之强(11)吾从而师之(12)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A.(2)(3)(6)(7)(10)(11)B.(1)(2)(4)(5)(8) (9)
C.(2)(3)(4)(5)(9) (11)D.(2)(4)(8)(9)(10)(1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