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二:

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 立足山区实际 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报》20201224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0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C.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朐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B.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
C.“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朐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特点,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
D.村干部主动作为,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利用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推动江下村农民持续增收、稳步脱贫的有效举措。
3.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花与麦香

祁云枝

一场春雪后,田野里熟睡一冬的麦苗被唤醒,身上暗旧的衣裳焕然一新,泛出葳蕤的光。叶子们不再有气无力地匍匐在地上,像生了筋骨,一片片支棱起来,开始在春风里舒展拳脚,与头顶的白云、太阳絮语。

此时,说麦苗起身似乎有点早,但它们确实返青了,是肉眼可以看得见的改变。肉眼看不到的变化,是麦苗的根在地下正蓬勃分蘖。后来知道,麦种下地后遇水膨胀,最先拱出体内的,是纤细的根,因为麦子懂得先站稳脚跟,再长出第一片叶子。当第二第三片叶子相继长出来的时候,节根显现,继而开始分蘖,一级、二级、三级……分蘖,是个特别的词,它让我想起了凤凰涅槃,想起母亲的分娩。有人用一粒麦种,培育出上百个分蘖,抽出了一百多个麦穗。小小麦种的生命潜力,大到奢华。

开春,麦子起身,投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舞蹈。田野里,高矮,胖瘦整齐划一的麦苗,在风儿的指挥下,舞动拳脚,荡出好看的麦浪。站在麦垄上,听得到麦子拔节的声音,这轻微的毕剥声,是麦子自己用力的声音,是万千麦苗用生命进行的小提琴般的合奏。

小时候一直不懂,大人们种下麦子后,为什么要用两头细中间粗的笨重碌碡碾压?刚刚躺进土层里的麦粒,能够承受这千钧重压吗?重压下的麦种,没有理会我当时对它们的担心,来年,却用绿油油的麦苗,给了我关于重压与成长的答案。

麦子拔节后,逐渐抽穗开花。麦子的花朵,是我见过的最朴素的花,也是极简的花朵,它们甚至不愿让人和动物为它们倾注目光。麦花摒弃了花瓣,摒弃了色彩,只保留雄蕊和雌蕊,像一粒粒细碎的虫卵,淡绿乳黄,半悬半挂地飘浮在麦穗上,让人忍不住为它们担心,担心一阵微风就能把花朵吹掉。

呵,麦子可不这么认为。扬花期间,麦穗正翘首期盼风儿的到来。它们要借助风,赴约一场天地间盛大的爱情,走入雌雄花儿间短促的洞房花烛季。麦子的雌雄花朵,都是喜爱风儿的风媒花。煦日和风里,麦子甜甜蜜蜜的婚期,会持续十天左右。经历自花或它花授粉,麦子们昂首走向六月的金黄。

春天的麦田真热闹啊,田野里进行着无数喜气洋洋的婚礼。麦子的邻居,乡亲们厌恶地称之为杂草的打碗花和麦瓶花也粉墨登场。和麦花不同,这些虫媒花有着靓丽的长相,它们擅长招蜂引蝶。看见它们,我会毫不犹豫地连根拔起。我怕它们挡了雌雄麦花约会的道儿,也不愿意它们日后和麦子争抢地盘。

此时的田野和村庄,空气中氤氲着麦花的清香,这气味,让所有的呼吸变得平缓舒畅,使所有从麦田旁边经过的乡亲脚步踏实,也会使一个村庄,一座山坡,抑或一条河流,变得从容……

花后,麦子开始灌浆。阳光寸寸抚摸,雨水滴滴滋润,热风阵阵拥抱,此后,麦穗由翠绿转为黄绿;内外稃包裹着的小小麦粒,也逐渐鼓胀起来。

我曾经尝过青麦粒的味道。上初中时,从家到学校的小路,要穿过一片麦田。每每穿过那片麦田时,青麦粒的甜香,就像一只只小手,不停地拽动我的衣襟。我摘下一支麦穗,拔掉长长的麦芒,放到掌心里揉搓,一颗颗嫩麦粒渐渐脱去外套。深吸一口气,的一声吹向掌心,轻飘的麦糠飞走。余下的,是珍珠般圆润的麦粒。

我是吃麦面长大的。童年的主食馍馍,面条,面糊糊,后来的面包,糕点,馅饼等,这些形状不同,口感各异的吃食,全都离不开麦子。麦子扎根大地,吸收养分,把太阳光加工成可口的食物,然后在我们的胃里散发光芒,温暖滋养着我们。

大学毕业后,我落脚城市,像一粒麦子一样,扎根、分蘖、起身、出苗、拔节、抽穗、开花、灌浆……在季节的更替里,享受着成长的快乐,也承受着成长的阵痛。

这个初春的周末,当我驱车来到城郊,看到绿油油的麦田时,思绪呼啦啦生出翅膀,带我飞回童年,和麦浪、荠荠菜们握手言欢。老槐苍苍嫩槐绿,小麦青青大麦黄”“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诗里的画卷连同曾经熟悉的场景,一齐扑面而来,眼睛瞬间湿润。

心,开始热热的噗通跳,和麦苗一样,怀了满满向上的心思。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段落承上启下,“扎根……灌浆”总结上文麦子生长过程,“在季节的更替里,……阵痛”引起下文写作者在城市的奋斗历程。
B.“刚刚躺进土层里的麦粒,能够承受这千钧重压吗?”一句,通过作者对麦粒是否能够承受“千钧重压”的疑虑写出了麦子强大的生命力。
C.外表美丽但招摇张扬的打碗花、麦瓶花,不被乡亲们喜爱,被称为杂草;“粉墨登场”“毫不犹豫”等词显示了作者也不喜欢打碗花、麦瓶花。
D.文章描写麦苗生长时,是按照“一场春雪后”麦苗各个生长阶段的顺序进行的,与麦苗曾经的亲密接触是作者喜欢它的重要原因。
2.文章描写“麦子”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三种,并结合文中语句简要分析。
3.文章中的“麦子”蕴含了作者的双重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
B.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神、思想及其生活。
C.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倾向。
D.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三方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
B.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
C.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B.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
C.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D.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
2021-03-26更新 | 262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