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1-03更新 | 266次组卷 | 5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十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7-31更新 | 326次组卷 | 56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4-08更新 | 550次组卷 | 5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沈约体弱多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连用“压”“贴”“飞”三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
B.次句将时空交织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
C.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虽弱不禁风,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
D.“沙上”二句,“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
2.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________,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________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     )。其实,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与葫芦文化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________的葫芦种植历史。历史文献________,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   包含   源远流长   表明
B.浑然天成   包含   博大精深   标明
C.一脉相承   蕴含   博大精深   标明
D.浑然天成   蕴含   源远流长   表明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在葫芦身上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葫芦代表了
C.葫芦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D.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B.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C.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与葫芦文化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D.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还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的葫芦文化深有感情。
2023-01-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之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书简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样突出,一批批传世书简已成为重要典籍,记载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人与人之间,每当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了或长或短的分离,书简总能及时派上用场。古时,书简是重要通信方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及至时下,通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便捷,音频视频瞬间抵达,书简似不再有_____。然而,疫情     ,“隔离”骤然闯入我们的生活。“隔离”状态下的亲情、友情、爱情、乡土情、家国情,来得浓烈、来得澎湃。(B)除了手机上的音频、视频,书简又一度登场,共同表达情感的浓烈与澎湃。

《战“疫”书简》共5辑。所列各篇,并非____,而是你中有我,相互包涵。亲情中含家国之思,成长中有笃志之愿。不论信出何人,谁在阅信,都是_____。每一封书简,都是一次深情的目送。每一次捧信阅读,都会感觉到身后站着很多很多的人:(C)你为这身后许许多多人的岁月静好奔赴前线,逆行战疫,他为身后许许多多人的平安健康坚守后方,深情守望。(D)一封书信,串连起前方和后方,凸显出满满的家国情怀、家国祈愿。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立锥之地       突如其来       泾渭分明       如沐春风
B.一席之地       突如其来       泾渭分明       见字如面
C.一席之地       不期而至       自成一格       如沐春风
D.立锥之地       不期而至       自成一格       见字如面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书简是人类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B.人类通过书简传递情感,表达信息。
C.书简是人类传递情感、表达信息的重要载体。
D.人类通过书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3.依据上下文内容及标点符号,选出文段中ABCD四处划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AB.BC.CD.D

7 .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省察。
B.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刻。
D.用心躁也            躁:急躁。
2.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正面鼓励学习的一项是(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1)(3)(4)(5)B.(2)(3)(5)(6)
C.(1)(2)(3)(6)D.(2)(3)(4)(5)
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022-07-2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欧洲有关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四点内在原因。(每点不超过8个字)

欧洲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更多依赖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发达国家看齐,导致政府巨额的预算赤字。20XX年美国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对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些国家逐渐失去继续借贷的资本。加上欧元区国家实行统一发行货币政策,每个成员国无权使用货币政策,通过新发债务弥补赤字。于是,主权债务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2022-07-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新通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9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想象刘裕北伐时雄壮气势。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同舍诸生衣着华丽,如同神人,与自己“______________”的服饰和心理构成对比,突出了自己一心向学的精神。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山则山崖散乱,高插云霄,写水则“__________”,这种奇伟的景观为下文的写人抒情做好了铺垫。
(4)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
2022-07-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新通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10 . 名句默写。
(1)《短歌行》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登高》中用来描绘秋天草木摇落,江水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乐曲的激越和雄壮的是: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周瑜自信乐观,从容破敌的是: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道出古时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
2022-07-23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