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2022519日,人民网安徽频道报道:在今年的毕业生群体中,安徽医科大学有62个毕业生宿舍全员考取研究生(含推荐免试生),该校共578名同学考取“双一流”高校研究生。一位同学回忆考研过程说,一个人也许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宿舍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每个人都脚踏实地,无论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都认真对待,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合作学习”。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终于此!

酒味甘辛,大热有毒,虽可忘忧,复能作疾,所谓腐肠烂胃、浸髓、蒸筋。而刘训《养生论》:酒所以醉人者,曲蘖之气故尔。曲蘖之气,消化为水。昔先王诰:庶帮庶士,无彝酒,又曰:祀兹酒,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六彝有舟,所以戒其覆;六尊有罍,所以戒其淫。陶侃剧饮,亦自制其限。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岂知百味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

大晋人嗜酒,孔群作书与族人曰:今得秫七百,不了曲蘖事﹔王忱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至于刘、殷、簪、阮之徒,尤不可一日无此,要之,酣放自肆,托于曲蘖,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古之所谓得全于酒者,正不如是。是知狂药自有妙理,岂特洗其磊块邪!五斗先生弃官而归耕于东皋之野浪身醉乡没身不返以谓结绳之政已薄矣虽黄帝华胥之游殆未有以过之。由是观之,酒之境界,岂铺饮者所能与哉!儒学之士如韩愈者,犹不足以知此,返悲醉乡之徒为不遇。

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父,无一可以缺此。投闲自放、怀襟露腹,便酣然臥于江湖之上;扶头解醒,忽而睡醒,虽道术之士,炼阳消阴,饥肠如筋,而熟谷之液,亦不能去,惟胡人禅律,以此为戒。恐至于濡首败兴,失理伤生,往往屏爵弃卮,焚罍折榼,终身不复知其味者。酒复何过邪?

平居无事,汙樽斗酒,发狂荡之思,助江湖之兴,亦未足以知曲蘖之力、稻米之功。至于流离放逐,秋声暮雨,朝登糟丘,暮游曲封,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彼饥饿其身,焦劳其思,牛衣发儿女之感,泽客现可怜之色,又乌足以议此哉!鸱夷丈人,以酒为名,含垢受侮,与世浮沉。而彼骚人,高自标持,分别黑白,且不足于全身远害,犹以为惟我独醒。

(节选自朱肱《北山酒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五斗先生弃官而归/耕于东皋之野浪/身醉乡没/身不返/以谓结绳之政/已薄矣/虽黄帝华胥之游/殆未有以过之
B.五斗先生弃官而归/耕于东皋之野/浪身醉乡/没身不返/以谓结绳之政已薄矣/虽黄帝华胥之游殆未有以过之
C.五斗先生弃官而归耕/于东皋之野/浪身醉乡没身不返以/谓结绳之政已薄矣/虽黄帝华胥之游殆未有以过之
D.五斗先生弃官而归耕/于东皋之野浪/身醉乡没/身不返/以谓结绳之政已薄矣/虽黄帝华胥之游殆/未有以过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蘖,曲为发霉谷物,孽为发芽谷物,用蘖和曲酿制的酒分别称为酒和醴。
B.斛,唐朝之前,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0斗;从宋朝开始,改为1斛=5斗。
C.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D.魑魅,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鬼怪,引申为各式各样的坏人。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前周文王发布诰令,不许臣民饮酒,只有祭祀求上天降福时才能用酒。
B.晋人喜欢纵酒,但他们放纵饮酒,是借醉酒逃避现实,未必真正得到了饮酒的趣味。
C.那种对着布衣发出儿女之悲,行吟泽畔露出可怜神色的人,是不足以谈论酒的趣味的。
D.一些骚人高士,看似明辨黑白,但不会保全自身、远避祸害,却以为唯我独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岂知百味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
(2)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
5.作者在论述“酒复何过邪”这一论点时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气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风范、态度、气质、气度,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散发出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大气是一种___①___、心怀日月的气概,一种从容大方、___②____的气量,一种成熟宽厚、宁静和谐的气度。

对人要宽容,不斤斤计较。待人豁达大度、胸怀宽广,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曰:“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在沟通中,经过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的磨合过程,人与人之间才能形成合力。

事无论大小,不管好坏,都不要太在意,太当回事儿。切莫一见好事就___③___,兴奋得不得了;一遇坏事就愁眉苦脸,霜打茄子一样蔫头耷脑。遇事不敢担当,怎么能成大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句子中“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③吾翁即若翁。
④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⑤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⑥若入前为寿。
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A.①②⑥B.②③⑦C.④⑤D.⑦⑧
2022-10-24更新 | 7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与例句的“何”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地震者何?动地也。
A.景公谓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师仲尼。”
B.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
C.曰:“夫子何哂由也?”
D.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2022-10-2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对“为”的意义或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北冥有鱼,……化而鸟,其名为鹏。
②庖丁文惠君解牛。
③天行有常,不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下熙熙,皆利来,皆为利往。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
⑥此可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⑦秦知之,必不救也。
⑧天之亡我,我何渡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022-10-24更新 | 7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句中“因”的意义、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A.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
C.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D.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2022-10-24更新 | 7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战于长勺。
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⑥于是田忌进孙膑于威王。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⑧盘庚迁于殷。
A.②④/⑤⑦/①⑧/④/⑥B.①③/⑤⑦/②⑥/④/⑧
C.①③/⑤⑦/②⑧/④/⑥D.①④/⑤⑦/②⑥/④/⑧
2022-10-24更新 | 7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对“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④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⑤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⑥(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A.①和④意思相同,词性却不同B.②和③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C.③和④意思不同,词性却相同D.⑤和⑥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2022-10-2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②宋人执而问其
刀劈狼首
④域民不封疆之界
⑤余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⑥不物喜,不以己悲
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⑧属予作文记之
⑨士大大终不肯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A.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2022-10-24更新 | 7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