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59 道试题

1 . 根据要求作文。

下图是《永玉六记·汗珠里的沙溪》中的一幅漫画。那个坐在青石板上,仰望星空,充满遐想的少年是否让你产生共鸣?

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

根据这幅漫画,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4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和地名。

2024-01-24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3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容易(0.94) |
2 .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024-01-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2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3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孔子“①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做学问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②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探寻问题要追究事物根源;曹操“老骥伏枥,③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有远大志向。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④____________”的奋斗精神,范仲淹“⑤____________,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⑥____________”的实践态度,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⑦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都给予我们精神指引。探索路上我们终会收获“⑧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2024-01-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3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4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猿以其独特性博得诗人的青睐,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和杜甫《登高》中的“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打开阁门可以看到房屋遍地,有不少“______”,船只停满渡口,许多是“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他回家途中因摆脱束缚、重返自然而心情欢快舒畅。
2024-01-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5 . 小语发现诗文中记载了不少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他罗列的遗产名录,请帮他补充完整。
遗产名录诗文出处评价
三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水经注》奇绝山水,地理要地。
西湖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意西湖,_______
富春江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富春江水,清澈见底。
赤壁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历史遗迹,醒世哲思。
2024-01-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___①___的效果。

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一个人的言论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___②___,有说服力。

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表达出来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投机者,纵然___③___,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如李密的《陈情表》言辞恳切,情感真挚,能用准确生动、贴切得体的语言传情达意,堪称语言说服的经典。《古文观止》对《陈情表》的语言大加赞赏,评论说:“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李密的这篇至性至情的文章,不仅感动了晋武帝,更为后世留下了___④___的绝妙好辞。

反过来看,切忌忽视沟通的艺术、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容易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所以我们要重视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

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流畅准确。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01-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释】①北梁:《楚辞·九怀》中有“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西候”“北梁”两个典故,点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两句都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尾联写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2.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2024-01-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为郡吏,后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以俭约先下。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

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拖绅。使者入户,西行南面立,致诏付玺书,迁延再拜奉印绶,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万分。”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使者每五日与太守俱问起居,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朝廷虚心待君以茅土之封,虽疾病,宜动移至传舍,示有行意,必为子孙遗大业。”晖等使者语,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B.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C.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D.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著名节”与“屈节辱命”(《苏武传》)两句中的“节”字含义不同。
B.“胜称病笃”与“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C.“无益万分”与“穷且益坚”(《滕王阁序》)两句中的“益”字含义不同。
D.“晖等白使者语”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白”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胜勤奋好学,颇受中央和地方官员器重。他先后担任过郡吏、重泉令、谏大夫、丞相司直、光禄大夫、右扶风等职务。
B.龚胜直言敢谏,多次论政。他多次上书直言世态炎凉,用度宽奢,刑法严苛,赋敛苛重,建议哀帝应该节俭约束自己,给部下做好表率。
C.龚胜坚守节操,面对王莽派来的使者不留情面。使者想让龚胜起身迎接,长时间地站在门外,龚胜推说病重,卧在床上。
D.龚胜忠于汉朝,忠诚正直。他一再拒绝王莽的授官,在知道自己的话无人听从后绝食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
(2)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
2024-01-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国潮数据浅析——下一个十年国潮还能引领趋势吗?》,搜狐网)

材料二:

东方浮雕工艺融入彩妆产品,敦煌壁画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运动鞋上,大白兔奶糖开发出了潮流香水……这些过去与现代时尚难以搭上边的元素,如今出现在各类消费场景中,成为新潮流。

“引领这股新消费潮流的就是国潮力量。”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看来,国潮就是以国有品牌为载体、以优良品质为内涵,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强劲营销下,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张扬以及对时尚的追求,又有助于传统文化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潮流。

“国潮是中国产品、中国品牌、中国美学、中国文化的综合呈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王昕总结说。他认为,国潮是多种符号的统一和再现,其中包含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层面的符号,比如民族图腾式标记的民族符号;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融合的符号;以及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符号,比如中国、中华字样等激发中华民族群体性认同的符号。“冰墩墩和雪容融就是中国形象的情感对应物,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如此高,正是看重它们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价值。”王昕说。

(摘编自邹晓菁《年轻人为何热衷国潮》,《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以动漫、美剧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受众市场,而中国的流行文化却很难突破中西方的文化壁垒。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潮立足青年群体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旨趣,不仅为未来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新的中国特色的符号中介,同时也切中全世界青年人共同的“潮”“酷”等个性化诉求,为超越国家层面的文化再生产开辟出潜在空间,比如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已经引起海外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国潮在操作层面也通过激活青年群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青年主导的国际传播模式探索了可行的路径。

国潮激发作为传播主体的青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自信。青年人是国潮的核心用户群,更是未来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也是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的一代,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青年群体共享数字信息技术,因此更加有能力也有动力进行积极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

国潮有助于在海外青年群体中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让海外青年人真正认可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有助于建构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国潮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于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国潮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社会思潮和审美取向,虽然附着于一定的商品,却不依赖于特定的商品。因而,即使国潮的产品种类相对有限和小众,品牌的更新换代也难以预期,但它们所传递的民族文化价值并不会随之削弱。反而在产业延续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正向积累,促进更多的海外青年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海外感召力。

(摘编自刘黎明《国潮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显示,2016年中国品牌与境外品牌的关注度相差不多,而2021年人们更关注中国品牌,手机、服饰等六大品类的关注度都有大幅提升。
B.王昕认为国潮是多种符号的统一和再现,冰墩墩和雪容融作为中国形象的情感对应物,其情感内涵和象征价值使得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高涨。
C.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引起海外市场的广泛关注,说明国潮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的符号中介,满足全世界青年人的个性化诉求。
D.国潮产品具有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因而在向海外青年人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构建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Z世代是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的一代,有能力也有动力进行积极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
B.从中西方之间存在文化壁垒、中国流行文化无法打入西方受众市场的角度来说,国潮基于青年群体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旨趣,能够开辟文化再生产的潜在空间。
C.在国潮力量引领下,当下各类消费场景中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融合成为新潮流,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劲营销,迅速占领大部分市场。
D.国潮附着于一定的商品,国潮产品能传递出民族文化价值并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正向积累,因而产品种类需要多种多样、更新换代要快。
3.请阅读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说明国潮流行有何现实意义。
2024-01-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鹅很美,但它并不是体形最大的鸟,不是毛色最绚丽的鸟,不是歌喉最悦耳的鸟……①______。我们所谓的无瑕,仅是在狭小局部达到的自我满足,其实它只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谐调关系,实现了优点对缺点的最大比值,表现出美对丑的顽强克服愿望——说到底,只是把缺点放置到观察者的盲区上。

绝对意义的美是非真的,正如高大辉煌的凤凰,是幻想中的杰作。如果天鹅拥有引人注目的体形,那么它也许会像驼鸟样失去飞行能力。②______,有时一个优点竟会成为另一个优点发展的阻碍。原来,删减技巧的运用有时要大于增叠,正是众多的舍弃成就了天鹅。它在飞行高度上独占鳌头,可以在八九千米的高空连续飞行十余个小时,而普通的鸟只能达到四五十米的高度。有时候,谦虚并不取决于品德,③______。如果你所看到的范围足够宽广,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骄傲。高远的视线使它明白,骄傲仅是鼓励自信的方式,而非对比别人的自得——我由是理解天鹅的谦和。

1.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使用第二人称“你”,而不是用第一人称“我们”?请简要说明。
2.请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语段开头写到“天鹅很美,但它并不是体形最大的鸟,不是毛色最绚丽的鸟,不是歌喉最悦耳的鸟……”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1-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