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0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是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还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已经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第⑤段划线句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请写出第一段的论证思路。
2023-08-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是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这一群体,历代正史皆相沿设有“儒林传”,记述各朝有学问,有品德的大儒,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却与此不同,刻画的是“儒林”的另一些为正史官所不载的面相,故称为“外史”。
B.简·爱无显赫的家世、傲人的财富、出众的容貌,在当时物欲横流的社会,世俗有足够的理由鄙视她。而这并没使她自卑,反更突显其性格的光芒。
C.罗彻斯特虽富有而显赫,却因自身的痛苦经历是一个精神上的苦闷者、情感上的渴求者。同时外表奇特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丑陋的他又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D.简·爱离开罗彻斯特后,圣约翰曾向她求婚,要求简·爱同他去印度传教,简·爱拒绝了。因为她知道罗彻斯特的妻子已死,所以她赶回了桑菲尔德庄园,回到自己爱的人身边。
2023-08-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辞》中的苍耳

椒瑛兮湟污,葈耳兮充房。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

——《九思·哀岁》

[注释]椒瑛:香椒和玉英。湟污:染黑污浊。葈()耳:即苍耳。摄衣:提起衣襟。缓带:宽缓衣带。墨阳:宝剑名。四荒:四方荒远之地。

[翻译]花椒美石被污染,恶草葈耳堆满房。提起衣服放宽带,墨阳利剑拿手上。登上马车喊车夫,准备奔驰到四方。

[解析]《哀岁》描写了岁末的凄凉,表达了诗人代言屈原对于奸邪当道、贤者被贬的黑白颠倒社会的愤懑和控诉,抒发了诗人对于报国无门的忧郁和自身遭受迫害的忧伤。

材料二:

苍耳又名葈耳”“胡葈”“羊带来”“耳珰草《诗经》称为卷耳,《神农本草经》就已称为葈耳。苍耳原不产于中国,史前时代,经由羊毛或牛羊交易从边疆传入中国。每年春季结实,夏秋成熟。果实外被倒钩刺,形如妇人装饰用的耳珰。植株常结实无数,成熟籽实数量繁多,经常黏附在牲畜皮毛上,随着动物迁移而传播。

苍耳易于成活,不择土性,干燥和潮湿地区均可随处生长,因此传入中国后即大量在各地滋长繁衍,成为难以根除的杂草。果实密布钩刺,形态凶恶;又常附着于衣物,难以清理,所以人多憎恶之。《离骚》《九思》中用苍耳比喻小人。

苍耳到处可见,常生长在开阔的荒地上,也是古代野菜。古人采集其嫩叶幼苗,煮熟换水多次,除去苦味后再调油盐食用。不过明代姚可成在《食物本草》中说:苍耳草,如耳珠,挑莱女儿好孤凄。妾家令年绝谷种,耳珠卖尽典寒衣。由此可知苍耳是荒年才不得不食的救荒本草。除可食用外,苍耳也是重要的药材,《神农百草经》中被列入中品,入药的部分为果实。

材料三:(植物小档案)

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rtrin

科别:菊料

一年生草本,被短毛。叶三角状卵形,长9厘米~20厘米,基浅心形至阔截形,两面密被毛;常3浅裂,叶缘呈不规则锯齿状。雄花序腋生,内层总包盘状。果无柄,由硬化的总苞所包被,长椭圆形至卵形,长1厘米~1.8厘米,径0.5厘米~1.2厘米,密被毛,并疏生具钩的苞刺,先端2长喙。分布于中国、俄罗斯、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等国。

1.阅读上面材料,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A.苍耳可以入食,而且是上好的美味佳肴;果实又是重要的药材。
B.苍耳是史前时代经由羊毛或牛羊交易从边疆传入中国的。
C.苍耳的果实像妇人装饰用的“耳珰”,因此又被称为“耳珰草”。
D.苍耳在《诗经》中称为“卷耳”,《神农本草经》和《楚辞》称为“葈耳”。
2.联系材料一、二内容,材料中引用的《楚辞》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8-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乙】

秋词

【元】萨都剌

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

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作者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②嗾(sǒu):口中发出声音使唤狗。这里是“使” 的意思。③汉代的宫殿名,诗里泛指宫廷。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前两句写夜色之下,山明水静,诗人真实地勾勒秋天的景象,显示其特色,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
B.乙诗前两句写出了宫廷中人来人往,各色人等欣赏宫内美丽风光、热闹非凡的景象。
C.乙诗后两句从细节“银灯照霜”着手,动中见静,给人一种清丽之感。
D.在写作顺序上,甲诗先写秋景,再写人的活动,乙诗则与之相反。
2.两首诗都写到了秋色,但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023-08-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倔三爷与二维码

许福元

①倔三爷面前的青菜,新鲜水灵琐碎丰厚。旁边卖梨卖栗子卖猕猴桃的外村人都用二维码收钱了。三蹦子车上放一块木板,上面贴着一张纸,纸上印有豆腐块豆腐块上是豆腐渣或者像是一群蚂蚁窝。买的人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嘟的一声,就算付钱了。

②倔三爷见了,觉得新鲜又怀疑,用老树根似的手,指着木板上的豆腐块问:那叫什么玩意?

③二维码。

④倔三爷用鼻子哼一声。

⑤话音刚落,来一个二百五,黄毛,公鸡头,脖子上吊着金链子,臂上文着龙,土豪范儿。骑一辆大摩托,呜地停在车槽帮前,车也不灭火,也不问价,嚷一声,来一百块钱的!

⑥卖主很高兴,赶紧将称好的猕猴桃用塑料袋装了,放到他摩托车前边小筐里。那买主掏出手机,划拉几下,照二维码一扫,说了声:看好了,钱给了。一踩油门,屁股冒烟就颠了。

⑦那卖主看一眼手机,摩托车都跑没影了,还扬手扯着嗓子喊:没扫上,没扫上!

倔三爷见了,嘿嘿一笑。

⑨一个留着大胡子,脑后梳个马尾头,人长得圆咕隆咚像胖冬瓜,很有艺术家暴发范儿的老男人蹲在倔三爷面前,指着象鼻倭瓜问,多少钱?

⑩两块五。

⑪大胡子又指长青瓠子问:多少钱?

⑫两块五。

⑬那好。一共五块。大胡子掏出手机问:是我扫你,还是你扫我?

⑭倔三爷哈哈笑:我没有扫帚。我不扫你,你也甭扫我。做买卖讲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面银子对面钱。

⑮你不会用二维码。也好。大胡子很大气,从腰兜成沓的百元大票中抽出一张,捏住往空中一抖,递过去。

⑯倔三爷没接,说:对不起,买卖刚开张,没零钱。麻烦你跟别人换一下。

⑰旁边人很热心,立刻将整钱兑换成零钱。

⑱大胡子左手递过去五块钱,右手要抄倭瓜和瓠子。

⑲倔三爷没接五块钱,两只手却拢住倭瓜和瓠子。一手钱,一手货,你给我两块五毛钱,我给你一根象鼻倭瓜;你再给我两块五毛钱,我再给你一根青瓠子。这不是挺整齐的账吗?

⑳噢!噢!大胡子给弄得哭笑不得,好!好!只好就范。

㉑大胡子走后,旁人问:倔三爷,您干嘛犯倔?

㉒倔三爷低头眯眯眼咂滋味乐,我就瞅这小子别扭:老爷们梳个娘们头,要是我的儿子,我得给他个大脖拐;我就是没学扫二维码。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㉓但很快,用现钞买菜付款的人越来越少了。倔三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压抑。

㉔不认识倔三爷的买菜人态度很干脆,同质同价谁有二维码就扫谁的;和倔三爷半熟脸的人为了照顾一下他的面子,也间或用现钱意思意思;当庄姑奶奶尚存老礼,不怕麻烦,坚持与倔三爷现钱交易。而那些新娶的媳妇,新一茬的姑娘、小子可不论这些。只要方便快捷,亲爸亲妈都不论。

㉕倔三爷搓着木锉般双手,无奈地摇头轻声叹息。

㉖远房侄女快言快语,当面数落:三叔,只有我能当面说您,您的菜挺好,价不高,为什么卖不动?现在谁不用手机扫码,就是老土;再说,您收钞票,怕收假钱,还要举着让阳光照一照;您数钱的时候,抠抠索索,票子揉成苦麻菜了,多耽误工夫;您找钱时,黑手指,灰指甲,蘸唾沫……

㉗一连三天,倔三爷没出摊。

㉘第四天,倔三爷清清爽爽,隆重出摊了。摊位上摆着三块木板,贴有三张二维码。

㉙旁人逗他,倔三爷,您怎么不犯倔了?是不是觉得谁不紧跟时代,时代把谁淘汰

㉚倔三爷用大手搔着花白粗硬的短发,眼神有点软,腼腆害羞般苦笑着,厚嘴唇说出掏心窝的话:为了这二维码,乡亲们都迁就我,这是人情啊!人情重于山。我不愿欠人情债。

(选自《光明日报》2020120414版,有删改)

1.结合第⑧段内容,请用第一人称,说说倔三爷当时的心理。
2.文章写倔三爷和“大胡子”交易的情节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谈谈“二维码”丰富的内涵。
2023-08-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

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梁君与田侯不欲。犀首曰:请国出五万人,不过五月而赵破。田盼曰:夫轻用其兵者,其国易危;易用其计者,其身易。公今言破赵大易,恐有后咎。犀首曰: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难以惧之,是赵不伐而二士之谋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夫难构而兵结,田侯、梁君见其危,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田盼曰:善。遂劝两君听犀首。犀首、田盼遂得齐、魏之兵。兵未出境,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犀首,即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曾任魏国犀首。②梁君,魏国国君魏惠王。田侯,齐国国君齐威王。③难构,即“构难”,结怨,交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B.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C.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D.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犀首谢陈轸”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其身易穷”的“穷”意为陷入困境,与“图穷匕首见”中的“穷”意思不同。
D.“公之不慧也”与“士之耽兮”(《氓》)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轸在出使齐国时途径魏国,趁机求见了魏国的公孙衍,并告诉公孙衍,不能只吃吃喝喝,而应该把天下的政事承担起来。
B.楚国起初和李从有约定,要把政事交由李从,但后来在燕、赵两国的劝说下,楚国改变主意,又把政事交给了公孙衍。
C.公孙衍主张攻打赵国,而田盼认为公孙衍说得太容易,攻打赵国可能会有后患,田盼的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公孙衍的认同。
D.公孙衍和田盼率军攻打赵国,军队还未出国境,魏王和齐王担心他们吃败仗就又给他们增加了兵力,结果击败了赵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
(2)夫难构而兵结,田侯、梁君见其危,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
2023-08-1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东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注],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注】梠:山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B.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C.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D.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不第”指科举考试应试未中选,也叫落第、下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布衣”顾名思义是布做的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是旧时朝官的服饰。唐朝规定,五品以上佩鱼符袋。“绯衣”指紫色衣服。
D.“床”早在神农时期就已出现,当时的床兼有卧具和坐具双重功能。此处的“床”指坐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时,极力上疏救助。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2)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
5.这篇文章中的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023-08-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词最早开始于民间,所以在语言上有些粗糙,但是语言上也很直白、大胆,而文人写词就比较典雅、含蓄。在中唐或晚唐,大多数情况下,文人写词仅是游戏的态度,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用来写诗和写文章。词在当时属于艳科,小道,是业余的时候创作的。文人词的创作长期处于尊前”“花间的环境中,带有鲜明的娱乐消遣功能,所以就形成了作闺音”“为艳科的特色。到了李煜,他创作后期的词的内容变得很真实,他用词写一个亡国之君内心真实的、深刻的、深远的痛苦。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词帝,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为宋词开启了抒情言志的大门。

宋人以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词作,除了延续宫体、花间风格之外,还有一些是写歌妓与文人之间存在感情上的联系,甚至有些歌妓在词人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譬如,著名词人晏几道,早年过惯了富贵公子的生活,后来家道中落,生活一落千丈。黄庭坚曾评价晏儿道: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一句话,晏几道实在、单纯、重情义。正是这样的人,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大家熟知的《临江仙》,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小苹即是一位歌女。晏几道在写这首情深意长的感伤之词时,背后寄予的是自己身世的巨变与个人的切肤之病。虽为艳词,但真挚深婉,表达了士大夫的仕途沉沦浮荡。

词,不仅是在歌舞升平、瓦栏歌肆之间,与歌妓之间推杯换盏的文学创作,更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文学。我们知道,宋代的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北宋都城汴京,南宋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宋代还逐渐取消了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为商业和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词人将眼光投向更为开阔的生活汤景,用词来表现生活着的城市。著名的白衣卿相柳永,对北宋的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用描绘过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当时许多著名的城市。如《倾杯乐·禁漏花深》就是柳永为宋仁宗在元宵佳节之夜与民同乐时所作。这首词重在渲染上元节的节日气氛,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柳永笔下的汴京富丽堂皇而又繁荣昌盛,为我们展示了有宋以物富民康的社会生活风貌。

除了城市,还有描写乡村。相对于城市的富庶、繁华,乡村词的重点在于勾勒农家之乐,展现出怡然自得的、缓慢的、富有诗意的生活节奏。譬如苏轼笔下的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皆是难得的、富有诗意的、文人化的乡村景色。他们亦曾在乡村的丽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苏轼在乡村中,获得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洒脱与惬意,辛弃疾在乡村中经历了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恍惚与惊喜。苏轼曾写作《浣溪沙》组词,展现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热闹场景,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则是描述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其乐融融的生活,让我们看到大文豪笔下的乡村世界依然让我们心旷神怡。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和光同尘、与时俯仰。他们一方面承担社会的责任,一方面注重个人生活。他们试图将都市生活与乡村野趣融为一体,在闲暇之余喜欢山水形胜,在登临游览中恣意抒怀。词这种不太严肃,可长可短、随即可歌的文学样式,特别满足了宋人想要表达丰富内心感受的需要,也特别适合表现宋代文人的世俗娱乐,以及生活中的闲情逸致。如果我们说,宋人在诗文当中表达他们的治国情怀,有壮志的情怀,那么在宋词中,他们对于自身生活的热爱,对于宋代的边边角角细致入微地描述,就在词当中充分地表达了出来。由此来讲,宋词当得起宋代文学的主要代表。

——节选自康震《都市燕乐中的宋词》

材料二: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这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词,也叫做长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从形式上看,词是比诗更多变化,更精微的,更纤巧的,更曲折的。

词大都是写男女的爱情相思离别,为了配合这种歌唱的场合和歌唱的人物的歌女,自然写的是比较柔婉的细腻的女性的美。所以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很多在诗里边不能表达的感情,能在词里边表达。词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篇幅一般是比较短小的,所以它天生来注定就不能写长篇巨制的内容,这是词在内容上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的缘故。诗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发议论,可以抒情,可以纪事,什么都可以包括。而词一般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说是诗之境阔

可是,我们还要注意后一句:词之言长。这不是说词的篇幅长,不是说词的句子长,而是说词给人的回味,词的韵味悠长。写爱情的小词,表现了人的心理感情的一种本质,可以引起人丰富的联想,所以说词之言长

——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以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这些歌妓在词人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B.黄庭坚认为晏几道这样实在、单纯、重情义的人,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
C.叶嘉莹认为宋词的“要眇宜修”之美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D.诗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而词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说是“诗之境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唐后主李煜继承了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创作前期处于“尊前”“花间”的环境中,带有鲜明的娱乐消遣功能。
B.为了满足宋人想要表达丰富内心感受的需要,适应宋代文人的世俗娱乐,以及生活中的闲情逸致,词这种文学样式应运而生。
C.苏轼的《浣溪沙》组词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体现了二者随遇而安、和光同尘、与时俯仰的生活态度。
D.宋词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拥有一批非常杰出的创作者。他们的词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更反映了自己的人生。
3.宋代词人用词来表现生活着的城市,下面不属于这类作品的一项是(     
A.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B.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C.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D.姜夔《扬州慢》
4.结合材料一,分析李清照《醉花阴》体现的文人词作的特点。

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结合材料二,谈一谈词在宋代比诗歌更受市民大众的欢迎喜爱的原因。
2023-08-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水孤舟

梁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舟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①梁栋,咸淳四年进士。宋亡,归杭州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着重写水的“乱”,以切合诗题的“野”。“迷漫”写出了水的漫无边际;“间断”则写出了因地势的高低不平,被淹没的路时隐时现。
B.颔联由溪流、行路的全景写到孤舟小船的特写镜头,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此两句写景,但景中有情。
C.颈联的“空”即“白白地”。诗人有心渡河,可门前水势浩大,无法渡过。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的壮志难酬和失落之情。
D.尾联写诗人袖手归来,栖居茅屋,不惊鸥鸟,任其沉浮,恬淡闲适。此句“鸥鸟”典故,与杜甫《旅夜抒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用法相同。
2.诗贵含蓄,有人说此诗“比兴深婉,颇具特色”。请从“比”的角度说说诗歌几处景象的意蕴。
2023-08-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影子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地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
C.九、十句乐景写哀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2.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出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2023-08-12更新 | 35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