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4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使人召而问之曰:子何击磬之悲也?答曰:臣之父不幸而杀人,不得生;臣之母得生,而为公家为酒;臣之身得生,而为公家击磬。臣不睹臣之母三年矣。昔为舍氏睹臣之母量所以赎之则无有而身固公家之财也是故悲也钟子期叹嗟曰:悲夫,悲夫!心非臂也,臂非椎非石也。悲存乎心而木石应之,故君子乎此而谕乎彼,感乎己而发乎人,岂必强说乎哉?周有申喜者,亡其母,闻乞人歌于门下而悲之,动于颜色,谓门者乞人之歌者,自觉而问焉,曰:何故而乞?与之语,盖其母也。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

(节选自《吕氏春秋·精通》)

[注]:①舍氏:一作舍市,街市。

材料二:

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异人音。少进,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愿闻三失。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绝,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则自而死。孔子曰:弟子记之,此足以为戒也。于是弟子归养亲者十三人。

(节选自《说苑·敬慎》)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昔为舍氏睹臣A之母B量所以赎之则C无有D而身固E公家之财也F是G故悲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心志专一,感情真挚。与《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愍愚诚”的“诚”意思相同。
B.内,同“纳”,接纳。与《鸿门宴》中“毋内诸侯”的“内”意思相同。
C.志,心意。与《屈原列传》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志”意思不同。
D.辟,离开。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辟邪说,难壬人”的“辟”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击磬者悲伤的原因是父亲去世,自己和母亲沦为官府的奴隶,三年不曾相见,想赎买母亲自己又没有能力。
B.钟子期听出击磬者磬声中的悲哀,申喜能感受行乞者歌声里的哀伤,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本来就存有悲伤。
C.骨肉之亲虽身处异地却能彼此感应,感受到对方的欢心与忧思,是因他们彼此之间同气一体,精诚相通。
D.孔子听闻丘吾子哭声就催促赶紧前往探视,是因为他从哭声里听出这个人的内心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觉而问焉,曰:“何故而乞?”与之语,盖其母也。
(2)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
5.从材料一、二可以得出哪些相同的观点?请简要概括出两点。
2024-05-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高三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情之所发,才之所利,皆于理有当焉。而特有所止以戒其流,则才情皆以广道之用。止才情之流者,性之贞也。故先王之情深矣,其才大矣,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而一顺乎道。武帝曰: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也。有是心,为是言,而岂不贤乎?戒后世以为情,立大法、谨大防以为才,固通志成务者所不废也。然而终以丧德而危天下者,才利而遂无所择,情动而因溢于他也。因是而慕神仙、营宫室、侈行游,若将见为游刃有余之资,可以唯吾意而无伤;而淫侈妖巫之气,暗引之而流。无他,才无所诎而忘其于道,情无所定而不知定以性也。固其得于天者,偏于长而即有所短。而方其崇儒访道,董仲舒、倪宽之流,言道言性,抑皆性道之郛郭,而味其精核,无能做所不逮,而引之深思以自乐其天也。虽然,武帝之能及此也,故昭帝、霍光承之,可以布宽大之政,而无改道之嫌。宋神宗唯不知此,而司马君实被三年改政之讥,为小人假绍述以行私之口实。则武帝之为此言也,其贤矣乎!

(选自《读通鉴论·卷三武帝》,有删改)

材料二:

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阏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选自《汉书·武帝纪》)

【注】郛郭:fúguō,意思是外城。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断句正确的字母依次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括号中。
朕不变更A制度B后世C无法D不出E师F征伐G天下H不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迹,本义是痕迹,这里引申为“覆辙”,与《伶官传序》中“抑本其成败之迹”的“迹”词义相同。
B.诎,通“屈”,在文中是指委屈,与《核舟记》中“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中的“诎”词义不相同。
C.百家,指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
D.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典礼。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坚贞的性格,才能让情感的抒发和才能的运用有所节制。作者肯定了汉武帝情感深沉,才能卓越,而且能与正道一致。
B.在作者看来,董仲舒等人虽然所谈论的都是本性与正道的表层含义,但是能够用他们所理解到的真谛来警醒、告诫汉武帝。
C.汉昭帝、霍光继承汉武帝的事业后,施行宽大的政令却没有被怀疑改变先人之道,得益于汉武帝的理智清醒和正确判断。
D.在班固看来,汉高祖拨乱反正,文帝和景帝致力于用休养生息来治理国家,但是对于考证古代礼制文治的事情,还缺乏建树。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神宗唯不知此,而司马君实被三年改政之讥,为小人假绍述以行私之口实。
(2)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5.两则材料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5-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口实验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有事总不免麻烦(节选)

沈从文

会长想起亲家长顺委托的事情,转到下河街伏波宫保安队去拜会队长。

队长见来客是会长,便说:“会长,你这个忙人,忙得真紧,我昨天请你吃狗肉也不来!我们一共六个人,一人喝了十二两汾酒,见底干。”队长一面形容一面说,不由得为过去的事捧起腹来。

会长虽别有心事,却装作满有兴致的神气,随声附和打哈哈。

队长又说:“会长,我听说你买了一船橘子,是不是预备运到武汉去发财?橘子在这里不值钱,到了武汉可就是宝贝!”

会长笑着说:“哪里发什么财?我看今年我们这里橘子格外好,跟萝卜溪姓滕的打商量,匀了半船,趁顺水船带下去送亲戚朋友湿湿口!这东西吕家坪要多少有多少,不值钱的,带下去恐怕也不值钱吧。”

队长说:“可不是!橘子这东西值多少钱,有多少赚头?有件事我正要同你说说,萝卜溪姓滕的,听说是你干亲家,有几个钱,颈板硬硬的像个水牛一样。人太不识相,惹我生气!我上回也想送点礼给下河朋友,想不出送什么好。师爷说萝卜溪橘子好,因此特意到那里去看看,办个交涉,要他卖一船橘子把我。现钱买现货,公平交易,谁知老家伙要理不理,好像我是要抢他橘子神气。先问我要多少,告他一船,又说大船小船得明白,不明白不好下橘子。告他大船小船总之要一船。一百石三百石价钱照算。又说不用买,我派人送十挑来吧。还当我姓宗的是划干龙船的,只图打发我出门了事。惹得我生了气,就告他:‘姓滕的,放清楚些!你不卖橘子吧,好,我明天派人来砍了你的树,你到南京告我去。’……”

队长说的正是会长要说的,既自己先提起这问题,就顺猫毛理了一理:“队长,这是乡愚无知,你不要多心,不必在意!我这干亲家上了年纪,耳朵有点背,吃生米饭长大的,话说得生硬,得罪了队长,自己还不明白!这人真像你说的颈板硬硬的,人可是个好人。肠子笔直,不会转弯。”

队长说:“不相信,你们这地方人都差不多——会长,除你在外——剩下这些人,找了几个钱,有点小势力,成了土豪,动不动就说凡事有个理字,用理压人,可是对我们武装同志,就真不大讲理了。以为我们是外来人,不敢怎么样。这种土豪劣绅,也是在这个小地方能够听他称王作霸,若到省里去……不打倒才怪!什么理?蚌壳李,珍珠李,酸得多久!”

会长听过这种不三不四的议论后,依然按捺住性子,做成和颜悦色:“大人不见小人过,我知道你说的是笑话。乡下人懂什么理不理?哪有资格做土豪,来让队长打倒他?姓滕的已明白他的过错了,话说得不大接榫,得罪了队长,所以特意要我来这里说句好话。我和他说:‘亲家,这是你的不是。可是不用急,不用怕,队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革命军人,(说到这里时两人都笑笑,笑的意思却不大相同。)气量大,宰相肚中好撑船,决不会这样子摧残我们地方风水的!我去说一声看,队长不看金面看佛面,会一笑置之。’队长,你不知道,大家都说萝卜溪的风水,就全靠那一片橘子树撑住。”

会长提起风水,却触动了队长一点心事,想起夭夭那个黑而俏的后影子,不禁微笑起来。会长不明白就里,还说:“队长看我巴掌大的脸,体恤这个乡下人,饶了他吧。”

队长说:“是的,是的,就看会长的面子,这事不用提了。”等等又说:“会长,我且问你,那姓滕的有几个女儿?”

问话比较轻,会长虽听得分明却装作不曾听到,还继续谈原来那件事情。因为“得罪官长”事虽不用提,橘子是要一船还是要几担,终得讲个清楚。委实说,队长自从打听明白一只小船两个舱装橘子送下常德去,得花个四百块钱左右时,就对于这种事不大发生兴趣,以为师爷出的计策并不十分高明了。只因为和长顺闹僵了,话转不过口,如今会长一来,做好做歹,总说乡下人不敢有意得罪官长,错处出于无心。队长也乐得借此收帆转舵,以为这事既由会长来解释,就算过去了。

会长因队长说买橘子只是送礼,就说长顺已摘下十挑老树“大开刀”,要队长肯赏脸收下,才敢送来。

这么一来,队长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聊以解嘲地说:“他不肯卖把我,我们革命军人自然不能强买民间东西。卖十挑把我也成,要多少钱开个数目来,我一定照价付款。”

会长说:“队长,你真是……这值几个钱?”并说曾将干亲家骂了一回,以为不懂是非好坏。且在这件事上把队长身份品性绰掇得高高的,等于用言语当成一把梳子,在这个官长心头上痒处一一梳去,使他无话可说。

谈到末了,队长不能不承认十担橘子送礼已足够用。会长见交涉办成功,就说号上来了几只船,要去照看照看,预备抽身走路。队长这时节却拉住了会长,眯笑眯笑,像有什么话待说,却有点碍于习惯,不便开口。许久方迟迟疑疑地问:“会长,我有句话问你,萝卜溪那滕家小姑娘,有了对手没有?”

会长体会得出这个问话的意思,却把问题岔开,故意相左:“队长,是不是你有什么好朋友看中了那个小毛丫头?可惜早有了人,在省里第三中学读书!”

队长心有所愿,不大好意思,便随口说:“喔,那真可惜。我有个好朋友,军校老同学,是你们湘西人,父亲做过三任知事,家道富有,人材出众,托我做个媒,看一房亲事。我那天无意中看到你亲家那个女儿,心想和那朋友配在一处,真是郎才女貌……”

会长明白这不过是谈白话,信口乱说,就对队长应酬了几句不相干的闲话,不再耽延,走出了伏波宫。这一来总算解决了一件事情,心里觉得还痛快。到正街上碰着了号上一个小伙计,就要那人下萝卜溪,传语给长顺亲家,砍橘子树破风水事情,调停结果已解决了,不用再担心。明天一早送十担橘子到伏波宫来,一切了当。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长与保安队长比较熟悉,所以在亲家长顺得罪了保安队长后,才能替他去说情。
B.队长口说买一船橘子是为给朋友送礼,其实另有所图,长顺对他的意图有所觉察。
C.队长认为乡民动辄以理压人,可自己是“武装同志”,只相信武力,而不大讲理。
D.经会长调解,队长同意接受十挑橘子,表示愿“照价付款”,但这话并非发自真心。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虽为节选,但从二人的对话中可以推测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语言的某些“潜台词”则需仔细品味方知其意。
B.会长劝说队长接受十担橘子、放弃一船橘子的内容,与开头会长说橘子“带下去恐怕也不值钱吧”形成呼应。
C.文本运用了不少湘西方言,如“划干龙船”“大开刀”“对手”等,虽古拙朴讷却新鲜别致,较好地凸显了地域色彩。
D.“依然按捺住性子,做成和颜悦色”,运用了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手法表现出作为说客的会长的克制和无奈。
3.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说:“在短短的语言中,藏有丰富的智慧。”请据此赏析画横线段落中会长的语言之妙。
4.文本刻画了保安队长丑恶的嘴脸,其丑恶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5-2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口实验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名人传

中岛敦

赵国都城邯郸有一男子名曰纪昌,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他遍寻值得拜师之人,最终认为论射术当今天下恐无人能及名射手飞卫。传说那飞卫技艺精湛,能于百步之外射穿柳叶,箭无虚发。纪昌于是不畏劳苦找到飞卫,拜入其门下。

飞卫对新进弟子纪昌说,想学射术,必须先学会不眨眼。纪昌回家就钻到妻子的织机下,翻身仰面躺于地上。两年后,他甚至已经忘记该如何闭眼。直到最后,竟有小蜘蛛在他睫毛之间结网做巢,他才终于有了自信,禀告老师飞卫此功已成。

飞卫听后说:“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纪昌用发丝将虱子绑住,挂在朝南的窗户上终日观察。日复一日,吊着虱子的窗外景色更迭变化,从春光和暖到夏日炎炎,转而秋高气爽北雁南渡,紧跟着冬寒凛凛飞英蔽日。某日纪昌猛然发觉,窗前的虱子看在眼里竟有马那么大。他一拍大腿道是大功告成,随即走至屋外。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中的人如高塔,马似峻峰,猪看似山丘,鸡有如城楼。纪昌大喜,当即拜见老师,禀报此事。飞卫听后首次肯定了这名弟子:“汝得之矣!”当即开始将射术奥秘倾囊相授于纪昌。

纪昌的射术进步之快令人惊叹,老师开始传授秘技,一个月后,他尝试速射箭矢百支,发发相及,矢矢相属,绝无一矢坠地。飞卫在旁观看,不觉脱口道:“善!”

纪昌在老师那里已无艺可学,某日竟心生歹念。若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非得将飞卫铲除不可。他暗中等待机会,终于某日在郊外等到了独行的飞卫。纪昌心意已决,当即取箭引弓,飞卫察觉到杀意,也执弓相迎。二人互射,箭矢每每在半途相撞,应声同时坠地。箭矢落地而不扬起半点尘埃,当是二人技艺皆出神入化之故。且说互射之际,飞卫箭矢已尽,而纪昌仍余一矢。纪昌心喜,取箭就射,飞卫则慌忙折取路旁棘刺之端扦之,正中箭镞。纪昌心知非分之念终难实现,一股出于道义的惭愧悔恨油然而生。反观飞卫,死里逃生之后如释重负,同时又对自身技艺颇为满意,全然没有半点对敌人的憎恨。二人冲向对方,在原野中拥抱,当场洒下师徒情深的泪水。

飞卫与弟子相拥而泣,心想弟子若杀心再起则凶险至极,于是打算给纪昌指明新的目标,以转移其注意力。他告诉这名危险的弟子,若还想在这条路上精益求精,则要不畏太行群山险峻,往西登上霍山之巅。彼处有甘蝇老师,乃旷古绝今之箭术奇人。

纪昌当即踏上西行之路。老师说二人技艺在甘蝇面前如同儿戏,这刺激了他的自尊。如若此言属实,那就代表他距离天下第一的目标还路途遥远。他一心赶路,攀险峰,过栈道,磨破脚底,双腿尽是擦伤,一个月后,终于抵达目的地,登上山顶。

彼时纪昌锋芒毕露,迎接他的则是一名目光如绵羊般温顺、步履蹒跚的老者。老者或已不止百岁,他弯腰驼背,行走时白胡须都拖在地上。

纪昌赶忙道明来意,他说得很大声,生怕对方耳背。他说此次前来主要为请老者对自己的射术评价一番,只听得弓弦作响,这技艺精湛的一箭竟让碧蓝空中五只大乌齐齐应声而落。

老者含笑首肯,道纪昌还算有些本事——不过此终究只是射之射,看来好汉尚未习得“不射之射”。见纪昌心头火起,老者便领他至两百步开外一峭壁处。下方绝壁笔直如屏风,正可谓壁立千仞,溪流在下面遥远如细丝,仅是俯瞰一眼便令人晕眩,可见地势之高。纪昌心想此时怎能退缩,站上去时那石头还轻微摇晃了一下。他硬着头皮搭箭开弓,岂料正碰上一颗小石子由悬崖边滚落。纪昌被石子的去向吸引了注意,不禁脚底发软,遍身冷汗,只能俯身趴在石面上。老者微笑着伸手搀扶纪昌下来,自己又站上去,请纪昌看他射箭。纪昌脸色苍白,心中惊惶尚未平复,不过还是很快意识到了问题——老者没有弓如何射箭?弓呢?老者是两手空空。弓?——老者笑了。用弓箭的那还是射之射。这不射之射,用不上乌漆之弓,也无需肃慎之箭。上空盘旋的鹰,连翅膀都没扇动一下,竟直直朝岩石之上坠落而来。

纪昌不寒而栗。他感觉直到今日才总算得以一窥射术登峰造极之境界。

在这位年长的神射手身边,纪昌修行了整整九年。无人知晓这期间他经历了怎样的磨炼。九年后纪昌下山归来,众人皆因他面相大变而震惊。曾经那不服输的倔强面庞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木偶一般的愚者相貌。他去拜访阔别已久的老师飞卫,而飞卫一见他便大声感慨——这才是天下第一神射手。诸如我辈实在望尘莫及。

纪昌归来后,连弓都不再碰了。有人问此中缘由,纪昌答曰:“至为为无为,至言为无言,至射为无射。”实际上,他的晚年已全然进入无为自化的境界,苍老的纪昌甚至已认不出弓,也忘掉了它的用途。

据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邯郸城内的画家都藏起画笔,乐师都扯断琴弦,工匠们则耻于手执规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昌想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拜师名射手飞卫,练习不眨眼和视微如著的基本功,可以看出纪昌训练勤奋刻苦。
B.学有小成后,纪昌心生歹念,不惜狠心伤害飞卫,可见,比起射箭技艺,当时的纪昌更在意“天下第一神射手”的名声。
C.甘蝇是旷古绝今之箭术奇人,但其外表普通,纪昌说话大声、心头火起正是因为纪昌心里并不相信甘蝇有过人之技。
D.纪昌拜师甘蝇,修炼九年后下山,却道“至射为无射”,呈现出对老庄“无为之境”的哲学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昌射杀飞卫不成之后,一股出于道义的惭愧悔恨油然而生,这种惭愧与悔恨是纪昌内心的“善”的体现,这一细节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立体。
B.纪昌学成归来后引导了各行业对“无之境”的追求,飞卫的盛赞,邯郸城内的画家、乐师、工匠的行为变化都从侧面烘托出纪昌的成就。
C.小说语言细腻、优雅,能准确挖掘和描述人物内心隐秘角落,注重对人性的探寻,从而引起读者对人生追求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D.小说的叙述详略得当。详细叙述了纪昌射杀飞卫以及悬崖试射术等情节;但对于纪昌在山上修炼的九年一笔带过,为小说后续发展蓄势。
3.尼采以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类精神的三个阶段,意思是人的精神是由坚忍负重转向勇猛搏斗,最后回归生命本真。请结合文中纪昌人生经历,解读其精神蜕变的历程。
4.《名人传》取材于《列子·汤问》篇中“纪昌学射”一节,作者中岛敦增添了纪昌西行拜师甘蝇、学成归乡练就“不射之射”等新情节,这样的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永倅周敦颐虞部

赵扑

君去濂溪湖外行,伴藩仍喜便乡程。

九疑南向参空碧,二水秋临彻底清。

诗笔不闲真吏隐,讼庭无事洽民情。

霜鸿已到衡阳转,远绪凭谁数寄声。

【注】①“永倅”即永州通判,周敦颐以虞部员外郎的身份调任永州通判,永州与周敦颐的故乡道州紧邻。②九疑:指九嶷山,在道州。③二水:指潇水与湘水,二水会合于永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因周敦颐即将到永州任职而替他感到高兴,可见二人关系亲厚。
B.诗人认为道州九嶷山虽风景秀美,却远不敌永州潇水、湘水那般美丽。
C.诗人与友人分别,表现出浓浓的不舍,他希望周敦颐到任后能频寄书信。
D.尾联以“霜鸿已到”巧妙点明时节已为深秋,与上文“二水秋临”相呼应。
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笔下周敦颐的形象特点。
2024-05-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语文试题与答案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成公十六年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公还,待于郓,使子叔声伯请季孙于晋。欲曰:“苟去仲孙蔑而止季孙行父,吾子国,亲于公室。”对曰:“若去蔑与行父,是大弃鲁国而罪寡君也。若犹不弃,而惠微周公之福,使寡君得事晋君。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若朝亡之,鲁必夕亡。以鲁之密迩仇雠,亡而为雠,治之何及?”欲曰:“吾为子请邑。”对曰:“婴齐,鲁之常隶也,敢介大国以求厚焉!承寡君之命以请若得所请吾子之赐多矣又何求?”范文子谓栾武子曰:“季孙于鲁,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谓忠乎?信谗而弃忠良,若诸侯何?子叔婴齐奉君命无私,谋国家不贰,图其身不忘其君。若虚其请,是弃善人也。子其图之!”乃许鲁平,赦季孙。

(节选自《左传·成公》)

材料二:

子叔声伯如晋季文子,欲欲予之邑,弗受也。归,鲍国谓之曰:“子何辞苦成叔之邑,欲信让耶?抑知其不可乎?”对曰:“吾闻之,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夫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譬之如疾,余恐易焉。苦成氏有三亡,少德而多宠,位下而欲上政,无大功而欲大禄,皆怨府也。其君骄而多私,胜敌而归,必立新家。立新家,不因民不能去旧;因民,非多怨民无所始。为怨三府,可谓多矣。其身之不能定,焉能予人之邑!”鲍国曰:“我信不若子,若鲍氏有,吾不图矣。今子图远以让邑,必常立矣。”

(节选自《国语·鲁语》)

【注】①季文子:季孙行父,与后文的仲孙蔑,均为鲁国重臣。②子叔声伯:鲁国大夫,又称仲婴齐。③欲:又称苦成叔,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后文出现的范文子与栾武子,均为晋国重臣。④家:卿大夫的采地食邑,这里指卿大夫。新家,即封新大夫。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承寡君之命A以请B若得C所D请E吾子F之赐G多矣H又何求?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文中指给予,与《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的“与”意思相同。
B.相,文中指辅助,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的“相”意思不同。
C.谢,文中指谢罪,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意思相同。
D.衅,文中指征兆、事端,与《齐桓晋文之事》“将以衅钟”的“衅”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叔声伯认为仲孙蔑和季孙行父都是关乎鲁国兴亡的重臣,失去二人鲁国势必灭亡,一旦鲁国灭亡,对于晋国而言就增加了外部仇敌的力量。
B.范文子认为应该释放季孙行父,是因为季孙行父是鲁国重臣,对于这样地位尊贵的人,应该放他走,以维护晋国“重义”的名声。
C.子叔声伯认为郤很快就会败亡,其原因有:缺少德行却多受晋君宠爱,地位不高却想干预国政,没有大功却要丰厚的俸禄。
D.鲍国反思自身,为声伯的见识所折服,他表示自己不能像声伯一样见微知著,深谋远虑,也相信声伯可以保持住尊贵的地位。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叔婴齐奉君命无私,谋国家不贰,图其身不忘其君。
(2)鲍国谓之曰:“子何辞苦成叔之邑,欲信让耶?抑知其不可乎?”
5.季文子最后能够重新回到鲁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2024-05-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语文试题与答案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山上的夜莺

关仁山

他像一只夜莺,走到哪里哪里就亮起来。

周合伟出生在保定市阜平县吴王口村,笔名冷山。冷山个头不高,白白的脸庞,大大的眼睛,自带微卷的黑发,朴素中透着贵气,孤独中透着文气,厚实,庄重,飘逸。

他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后在景德镇创办了陶艺公司。冷山虽然不是纯粹的油画家,但是他有文化情怀,回故乡搞文化扶贫的想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应该抓住的机遇。

几年前他在景德镇聚餐,从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的家乡阜平,去看望骆驼湾和顾家台的困难群众,冷山激动了好几天:“阜平要变了,我应该为老家做点事。”他并不匆匆,而是细细准备,虽然艺术乡建自己是个新兵,但时代的条件和机遇不可错过。

二○一九年正月,雪花飞扬,龙泉关镇刘俊亮书记带冷山到了黑崖沟。看见这高山、这村庄、这山坡上的樱桃园、这高耸的大桥,他眼睛一亮,双手有些颤抖,仿佛未来激动人心的日子已经在眼前展开。这一刻,他想承担点什么,既是黑崖沟需要自己,也是自己需要黑崖沟。妻子常常责怪他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难道不好吗?尽管理想主义时代结束了,但是阜平红色的文化滋养了他,用他的知识回报故乡,是他心中永久的理想。

回到家,冷山把这个想法一说,家里即刻炸了锅。父亲差点儿栽倒,大声吼:“你个大学生,毕业以后在外混得好好的,回黑崖沟扶贫?你的前途不就完了吗?”

冷山梗着脖子犟:“你说啥是前途?”

父亲喊道:“啥叫前途?前途就是有钱就图。啥叫理想?理想就是有利就想!”他的声音里有杂音,呼噜呼噜的。冷山对父亲的话失望至极,他的脑袋像撞上了什么东西,顿时一阵迷糊。

母亲深深叹息一声,坐在炕沿儿上,默默无语。丈夫的意见,她也有同感,毕竟贫困之家培养个大学生不容易。既然在城市里已经安家生子,就过一种世俗而幸福的生活。听说他回到黑崖沟文化扶贫,母亲的心也彻底乱套了。扶贫,当娘的没有意见,为人行善,是他们祖上的家风,如今家里过上了好日子,不就是靠党和政府扶贫吗?土地流转、菌菇大棚,这可是政府干的事,你一个个人怎么扶贫?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儿子的选择,在她看来不可思议。

冷山脸色慌慌地站在屋里,懵了。

父亲喊:“咱把丑话说前头,你要是任性胡来可不行!”他呼呼喘着,内心是心疼的、难过的。

一瞬间,冷山心中是孤单的,孤单不是寂寞,而是无奈的寂寥。其实,景德镇那里有许多让他牵肠挂肚的事,公司怎样继续经营?家庭怎么处理?女儿培养怎么办?这些都是他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人生有得就有失。

屋里沉默了,房间弥漫着看不清的白气。冷山望着纠结的母亲,母亲的脸又幻化出奶奶的模样。他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村里一户邻居,常常找奶奶借盐吃,奶奶从来没有让人家空过手。那人前脚刚走,小冷山仰着脖子问:“奶奶,他家为啥老借盐?借了也不还!以后不能再借他们啦!”奶奶训斥他:“你不懂,人家不到穷得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张嘴借盐呢?”小冷山接着问:“她为啥不管别人家借?我家也不富裕啊!”奶奶微笑着说:“傻孩子,也就奶奶心眼儿好,别人不会借给她!”此时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奶奶就像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小山村的人心。奶奶去世的时候,乡亲们都来参加葬礼。奶奶留给自己的是一笔精神财富:自强,悲悯,助人。对弱者的体恤和帮助,不正是你今天要追求的吗?

山里天黑得早,这些折磨、狂热、犹豫使冷山彻夜难眠。他一骨碌爬起来,独自沿着村子走了几圈儿,两眼迷迷瞪瞪。表面来看,村里人以为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看破红尘、自命不凡的家伙!其实不然,他只是要完成一种精神的还乡。在南京读大学的时候,冷山读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虽然出身贫穷,平凡却不平庸,不甘受命运摆布,在苦难中奋起,即使失败了,也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担当,获得了劳动者的尊严。自己虽然也是草根,生活的路有困难,有坎坷,但不绝望,不气馁。虽然开了公司,也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从小到大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跟着父母,唯一不缺的一样东西,就是爱,爱让他充实,让他富有。他到黑崖沟文化扶贫,带给乡亲们的不是钱,是人的精神,是美好情怀,是爱心!

风停在唇边,突然没有安全感,需要大山的拥抱,但冷山有了莫名的兴奋。他不要那一套泛泛之谈,他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做一个创造历史的人!

天亮了,村里最后一遍鸡叫,冷山回家了,见到父亲,他不再与父亲争吵。父亲是勤劳的,他敬重父亲。如果他是一棵成材的树,父亲就是土壤、铺路石,是泥土里的根,他慢慢就会想通的。

冷山内心已经决定:回到阜平,回到黑崖沟。

因孩子老婆都在南京,春节一过,冷山就准备开车回南京了。母亲向前偻着腰望他,他摇下车窗向母亲招手,汽车缓缓离开,他远远地看见母亲头顶飘着一柱灰白的炊烟。炊烟缓缓散到空中,消失在山顶,一股说不出来的温暖和甜蜜,刹那间涌上他的心头,忍不住鼻子一酸,几乎要哭了。

永远叫我动情依恋的太行山啊!等着我,我很快就回来啦!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把冷山比作夜莺,蕴含颂扬之意,“亮起来”暗示他的文化扶贫工作将取得成效,有助于家乡人民摆脱文化贫穷。
B.曾经的理想主义时代结束了,但冷山把用知识回报故乡作为自己的理想,赋予了“理想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C.父亲对“前途”“理想”两个词语的解释充满了现实意味,他对冷山的决定是不理解的,也是坚决反对的。
D.冷山准备开车回南京时看到炊烟,几乎要哭了,因为他感动于家乡的温暖和甜蜜,也因家人的反对内心充满委屈。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对冷山的外貌描写,彰显了冷山独特的气质,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展现了人物执着坚定的性格特征。
B.冷山扶贫的想法遭到父亲和母亲的反对,这里通过外在冲突的描写强化了冷山内心的矛盾,反映了他做决定的艰难。
C.文中将奶奶比作照亮了小山村人心的蜡烛,体现奶奶为人行善、甘于奉献的精神,而这也是冷山决定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尽力的原因之一。
D.本文的语言具有写实性和抒情性的特点,将叙事、抒情结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好地彰显了精神扶贫这一主题。
3.本文第四段写冷山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去他的家乡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本结尾写冷山离开故乡的场景,体现了他对太行山的一片深情。学校“光影翰墨”社团想将这场面拍成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填写以下表格。
分镜头脚本时长20秒
背景音乐特点(4个字)______________
远镜头苍山起伏,村庄错落,白云悠悠,炊烟袅袅
特写镜头:人物神情(1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
画外音(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语文试题与答案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文化的意义,在于总结人类生活实践的历史经验、引导实践主体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改变世界和改易人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类新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文化人”,造就新时代的实践主体。马克思认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个人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就必须培养兼具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素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常与变;“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我们要在具体实践中把“两个结合”的思想内化,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转化为现实主体的德性,形成新时代实践主体的浩然正气、崇高境界和思想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化成天下”,体现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过程。人类社会有机体是一定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与文化形态相互交织、互动的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体现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之中,渗透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中,引导中华民族创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创新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等问题的普遍智慧和生机活力,是“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的文化表达。从人类文明史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扬弃人类在“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等历史阶段的文明成果,不断创造“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提供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精神危机等尖锐挑战的中国方案,回答人类走出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摘编自杜运辉《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在中华文明基础上思考问题,就理解了中国道路的必然性,明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华文明这一观点。
B.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来源不同,二者又在理论色彩、深度诸方面存在差异,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提供了可能。
C.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可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生产力关系的论断,从历史角度把握中国的常与变,去造就新时代实践主体。
D.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指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现代文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结合”是一种规律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理解。
B.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这是二者“结合”的必然性的结果。
C.“人”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化形态的重要内容,事关文化创新创造。
D.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要扬弃人类一些文明成果,体现出人与物的辩证统一。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对“两个结合”的具体内容展开论证,条理清晰。
B.材料一第四段运用排比,既突出中华文明全面、跨越式发展,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C.材料二引用马克思、习近平相关论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进行了深入论证。
D.材料二第四段在论证时侧重人类文明史角度,揭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意义。
4.材料一第四段使用“拼盘”“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等词语,请整体分析其作用。
5.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二者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分别通过哪些内容来表明有关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5-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语文试题与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

鲍照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注】①窅窅:遥远的样子。②轗轲:不得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为乐府诗歌旧题,《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为作者仿写古乐府之作,具有古乐府语言朴实的特点。
B.本诗“君不见”一语与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表达效果相近,以倾诉、提醒的口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C.“故乡”两句,诗歌主人公遥想日夜相隔的故乡、近看尘沙扑面阻绝行人的的边关,作者借此表达征人的思乡之切。
D.“朔风”两句,作者采用极具边关特色的意象描绘边关环境,同时借用“萧条”“哀急”等词对环境气氛进行渲染。
2.结合全诗,探究诗歌结尾“长叹”一词的丰富意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学路

沈从文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

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

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

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

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

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每天上学时,我照例手肘上挂了那个竹书篮,里面放十多本破书。在家中虽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

若从西城走去,在那边就可看到牢狱,大清早若干犯人带了脚镣从牢中出来,派过衙门去挖土。

到了溪边,有时候溪中涨了小小的水,就把裤管高卷,书篮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照料裤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齐膝处为止。

学校在北门,我出的是西门,又进南门,再绕从城里大街一直走去。在南门河滩方面我还可以看一阵杀牛,机会好时恰好正看到那老实可怜畜牲放倒的情形。

因为每天可以看一点点,杀牛的手续同牛内脏的位置,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

再过去一点就是边街,有织簟子的铺子,每天任何时节皆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钢刀破篾,有两个小孩子蹲在地上织簟子。

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

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

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铁里去。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

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

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但最使人开心事,还是落过大雨以后,街上许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没,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在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过身,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

若河中涨了大水,照例上游会漂流得有木头、家具、南瓜同其他东西,就赶快到横跨大河的桥上去看热闹。桥上必已经有人用长绳系定了自己的腰身,在桥头上呆着,注目水中,有所等待。

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东西浮来时,就踊身一跃,骑到那树上,或傍近物边,把绳子缚定,自己便快快的向下游岸边泅去。

另外几个在岸边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绳子拉着,或缠绕到大石上大树上去,于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来在桥头上等候。我欢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鲫鱼在网中蹦跳。

一涨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这种有趣味的事情。照家中规矩,一落雨就得穿上钉鞋,我可真不愿意穿那种笨重钉鞋。虽然在半夜时有人从街巷里过身,钉鞋声音实在好听,大白天对于钉鞋,我依然毫无兴味。

材料二:

我写出的又不是他们预定的形式,真无办法。你们多知道要作品有“思想”,有“血”,有“泪”;且要求一个作品具体表现这些东西到故事发展上,人物言语上。你们要的事多容易办!可是我不能给你们这个。

(摘自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上学路上所见到的都是跟自己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吃、用、喝方面的场景。
B.皮靴店里大胖子皮匠总腆出“上面有一撮毛”的大而黑的肚皮,这让人忍俊不禁。
C.虽然作者觉得因涨水而漂来上游的东西很热闹,但隐约让人感受到大水的无情。
D.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读者可以发现,沈从文在有意识地实践自己的创作主张。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照应了文章的标题,也点明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上学路上的景物。
B.句子②从外貌、动作等方面生动地写出了两代苗人的生活,画面温馨甜美。
C.句子③中“常常停顿下来”“看”“一站许久”一连串动作,体现儿童的好奇心。
D.句子④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干鱼同酸菜”的诱人可口。
3.作者通过观看“杀牛”“打铁”“雨后捞东西”的场景明白了哪些“事情”?请梳理概括。
4.材料二说“我写出的又不是他们预定的形式”,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这一创作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