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5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对联涉及的文化名人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孔子)
B.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孟子)
C.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庄子)
D.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司马迁)
2024-04-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选择 | 较易(0.85) |
名校
2 . 《红楼梦》下列判词对应的分别是(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子系山中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③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门侯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A.贾探春   贾迎春   贾惜春   贾元春B.贾迎春  贾惜春  贾探春  贾元春
C.贾探春   贾惜春   贾迎春   贾元春D.贾元春  贾探春  贾惜春  贾迎春
2024-04-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3 .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乡土社会的人是靠着“欲望”去行事,比如说我想吃大蒜,想吃辣子,那么我就去吃。(     )
(2)“长老权利”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或者说是爸爸式的,在由上一代人把经验传给下一代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威。(     )
2024-04-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生石罅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024-04-0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A.一表三千里。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024-02-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下乡》一章中指出,在乡土社会,人们“眉目传情”“指石相证”,不仅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B.《礼治秩序》一章中指出,礼治社会是文质彬彬的,像《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一般,礼治社会拒绝穷凶极恶,不允许有残酷野蛮的事情发生。
C.《差序格局》一章中指出,乡土社会的格局像是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个人处在不同的团体中。
D.《长老统治》一章中指出,乡土社会的权力格局中,既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又有教化权力,但是没有民主的同意权力。
2024-02-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填空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请根据《红楼梦》中的语句写出对应的人物。
(1)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
(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
(4)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2024-02-12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8 . 学习论述类作品,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下列对作品论证特色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劝学》善用比喻论证。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同一角度反复说明问题;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师说》善用对比论证。如以“圣人”“众人”对比表明人生来有天赋差异,以“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表明通过从师学习能消除这种差异。
C.《拿来主义》作为一篇驳论文,主体结构是先破后立。开篇先指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的危害,再提出“拿来主义”,极富现实针对性。
D.《读书:目的与前提》逻辑严密,思辩性强。文章先界定概念与阐释道理,再从切身体会出发阐释自己对读书的思考,最后结合阅读现象强调阅读杰作的重要意义。
2024-02-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写景抒情散文,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提升文学欣赏品味。下列对经典散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故都的秋》善于从寻常景物中发现诗意。作者将陶然亭等著名景点一带而过,却从秋槐、秋蝉、秋雨等日常景物中品出了浓浓的秋味。
B.《荷塘月色》写景细腻生动,手法多样。如描写月光下的荷塘时,用博喻和拟人从多个侧面表现荷花之美,用通感激发读者对荷香的美好想象。
C.《我与地坛》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作者记述人生经历,怀念早逝母亲,写景融入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充满哲理意味。
D.《听听那冷雨》虽是散文,却有诗的神韵。作者有意撷取中国古典意象,尤其是农业时代意象入文,回避了西方意象和现代意象。
2024-02-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义不同以及古代常用而现代不常用的词。下列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学习、研究
B.壬戌之秋,七月既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劝客饮酒
D.泰山之,汶水西流       阳:山的南面
2024-02-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