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赢粮而景从B.锄櫌棘矜
C.蹑足行伍之间D.非及乡时之士也
2022-02-01更新 | 76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指帝位B.焚百家之,以愚黔首   言:语言
C.收天下之,聚之咸阳   兵:兵器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   池:护城河
2022-02-01更新 | 53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2021-07-30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反馈(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暂代,代理。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放逐,贬谪。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晋升,升任。
2021-03-23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5 .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A.《诗经》 、《尚书》 、《周易》和《春秋》
B.《大学》 、《中庸》 、《论语》和《孟子》
C.《国语》 、《左传》 、《礼记》和《春秋》
D.《诗经》 、《尚书》 、《礼记》和《周易》
20-21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未知 | 较易(0.85) |
6 . 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2021-03-11更新 | 127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北师大连山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的发展与人类整个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这方面,科技也是如此。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一直如影随形,比如,达·芬奇的绘画里就涉及解剖学,他用一种美术的概念让人们对解剖学获得认知;照相机的出现导致了印象派的出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雷诺阿,他的很多创作都参考了照片。这也导致西方的绘画在某一段时期内,一直跟科技的东西有一种反向思维,艺术家们希望绘画艺术离照片尽可能远一些,画家在创作时更多的是从照片里找到他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形成的绘画作品还是希望寻找艺术本体的价值。

AI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知。艺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甚至会是颠覆性的。事实上,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现,都会颠覆人类原来的认知方式。未来AI在艺术创作方面会不会超越人类?精神的东西能不能和人本身分离开?艺术创作和精神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和精神是不能分离的,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后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分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AI的“创作”经验和知识的更新,也必须经由人类对它们的数据更新来完成。

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所以,今天我们关于“AI时代的艺术边界”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无限的讨论,艺术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还会继续发展,我们的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提升。

(摘编自张子康《艺术发展的边界在不断拓展》)

材料二:

艺术与科学,都深入现实,源于现实,超越现实,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艺术、艺术品、艺术家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同样,科学、技术、科学家的概念也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是“提炼”的“神似”,而AI“艺术品”是“模仿”的“形似”,“提炼”与“模仿”有着本质区别。“提炼”是有生命力的,而“模仿”没有生命力。

人乃万物之灵,有与生俱来的直觉、灵感、感情与智慧。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创的拥有最高智慧的艺术品,因此都具有唯一性。如无唯一性,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便无法应用。如此说来,AI颠覆艺术的可能性便不存在,包括生物学上的克隆人,也不是真正的人类。在我看来,凡可被AI取代者,均不能称之为艺术。如今的AI也只是技术上的应用创新,而非科学创新,如今的智能机器人科学理论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提出的。诚然,智能机器人会淘汰大部分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简单重复的、高危的工作。但智能作诗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诗作,高水平的、独创性的、蕴含诗人丰富情感的、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诗作仍然会存在,而且生命力会很强。同样,智能绘画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画作,具有独创性的、蕴含人类创作者丰富情感的画作永远有生命力。纵观艺术史,历史对艺术作品的自然淘汰不也是如此吗?我们能读到的经典诗作、画作,必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诗作、画作,而大部分普通的诗作、画作被历史淘汰了,当然这个淘汰的时间很长。因此,AI的出现,也可以认为是人类主动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淘汰的时间缩短。

我相信,未来,艺术会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样,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会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摘编自韩倚云《AI时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代表的科技高速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同时,这些科技也逐步与艺术融合,作为艺术的辅助手段,供给艺术的需要。AI时代的艺术供给,较传统手段更加多样灵活,贯穿艺术产生的全过程,它能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各类主体的艺术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

AI时代,艺术供给焕发了新活力,也诞生了新形式。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不少科技企业都在持续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如何为艺术供给带来更多可能性。他们依托各自的技术积累以及在人工智能、艺术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数字艺术物联网生态,打造了一些和传统体验完全不一样的数字艺术欣赏与交易平台,并通过与传统艺术机构和艺术创作者合作,提供优质艺术及衍生品的产品与服务,这些AI时代的艺术供给让大众能随时随地接受艺术和美学的熏陶,甚至欣赏到一些原本遥不可及的艺术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AI时代,数字化艺术品标准也亟待确立。数字化艺术品标准的确立,有助于使未来艺术呈现的形式更加丰富,也有助于更多数字艺术馆的打造。让大众的艺术欣赏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可通过标准化的数字化形式呈现,借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

(摘编自罗娇《科技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一直存在并发展,我们的认知会不断提升,AI时代艺术发展的边界将无限拓展。
B.材料二认为,艺术能助力科学,科技手段也能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目前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
C.材料三认为,科技与艺术结合能创造更多创新成果,同时数字化艺术品标准也亟待确立,以期出现更多元的艺术呈现形式。
D.三则材料都认为,AI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它创作的“艺术作品”其实呈现的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体系无疑会受到AI时代非常明显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但艺术自有其产生机制,不会被AI取代。
B.材料一所说的“反向思维”,是指某一时期西方绘画希望能尽量远离科技的影响,而追求艺术本体的价值。
C.艺术与科学都能反映客观世界,但他们也有着本质区别,艺术有生命力,而AI“艺术品”则没有生命力。
D.智能机器人只会淘汰掉那些无独创性、感情贫乏、脱离了时代的艺术作品,他并不会影响艺术史的自然淘汰。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需要超乎寻常地去观察、去发现、去捕捉,去挖掘有价值的瞬间和现象。
B.当今的艺术早已不仅仅承载于纸上、布上或墙上,它还存在于屏幕之中、光电之中、虚拟现实之中。
C.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使得科技有了伦理考量,而且也让科技发现和创新成为无限可能。
D.如果AI艺术突破了既有的艺术边界,那也不是AI艺术的突破,而是人类运用AI的突破与延伸。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给AI时代的“艺术供给”下一个定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C.《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D.声声慢:词牌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要务
B.有䁇……杜赫之为之谋     属:下属                      秦人开关                 延:迎击
C.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绳索                            于九国之师也          抗:抗争
D.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整个            天下之士                 致:招致,招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对诗句所用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寓情于景)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反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