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9 道试题
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六国破灭,兵不利                       才能不及中人,有仲尼、墨翟之贤
B.不赂者赂者丧                              洎牧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此言得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际,可谓智力孤危
D.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未易量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光亮

张金凤

小区临街的店铺,可谓五花八门。理发店、电脑维修店、童装店、早餐屋……只有一间店铺还闲着。它比别家的租金略高,但门前环境也最好:地面宽敞,绿化带植被茂盛,还有巨大的合欢树,如同撑着一把大伞。合欢树下是街坊大妈们平日聊天休闲的场所,平时热热闹闹。但今天,这棵树下却静得很——那家空置的店铺终于来了房客。一个年轻妇女一手抱着个可爱的小孩,另一只手拿笤帚在扫地。男人在店铺里清理杂物。这个孩子,叫旺旺。

没多久,大妈们就了解到这家新房客的情况——听说男主人找了家工厂上班,一家人从乡下刚进城,结婚时欠了债,在老家挣不到钱,进城来打工挣钱。

白天,他们家敞着门,几个月大的小孩在一个凉席上玩儿,旺旺妈就在旁边穿手链、剪线头、缝玩具,总也不闲。

没成想,没过多久,就遇到了麻烦。旺旺爸骑摩托车不小心撞断了腿,治疗费用让这个小家难以承受。旺旺爸在医院久住不起,回了家,小夫妻俩夜里的哭声,隔着门都传出很远。

旺旺妈率先振作起来。她把家隔成两半,锅碗瓢盆和简易的木板床塞进小小的隔间,更大的地方放了货架,旺旺超市开张了。

早上,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欢树下,给他们摆上热腾腾的早饭。太阳移,树荫动,旺旺妈便将竹椅小床不断往树荫里挪。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把笑容带给丈夫、孩子和每一位顾客。

小区里的人,渐渐地都愿意来这里买东西,因为旺旺妈乐观,看着喜气,总是笑吟吟的,嗓音甜,说话柔,做事利索。别看店面小,货却备得很全。她娇小的身躯跨上大号摩托,先去批发市场上货,再到蔬菜市场进水果和青菜。好卖就卖,卖不掉的我就吃了。她笑呵呵地说。

这天,旺旺妈操刀削土豆皮,将十几个土豆切丝浸泡着。本是要自己吃的,却被买菜的客人看中了,非要买去,还经常预定。旺旺妈的食材生意,借助土豆丝拓展开。她开始做些加工好的净菜,回家下锅炒炒就能吃,生意愈发红火。虽然腿上有伤,但旺旺爸开始力所能及地给家里帮帮忙,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

合欢树下的老人们说,旺旺家真不容易。小区里分布着好几个超市,三步一户、五步一家的,西门口刚开了个大型超市,生鲜齐全。要不是旺旺一家勤劳能干,这小超市很难支撑下去。

旺旺超市开了一年多后,旺旺爸终于康复了,全心帮妻子打理小超市。买卖虽小,却是一家人的根基。他们家水果蔬菜新鲜好吃,品质有保证。不跟别人硬拼价格,而是拼服务和时间:大清早出门,想买些东西,只有旺旺家早早就开着门,旺旺妈正在整理刚刚批发回的蔬菜,都是最新鲜的食材。晚上,别家超市都是九点关门,只有旺旺超市的灯一直亮到十点半。刚来的时候,她还是满脸羞怯、白白净净的模样,现在已成为面颊黑红的干练店嫂。

丈夫干不了重活儿,旺旺妈一直自己干着上货、搬运等活计。后来有了上门送货的配送车,可她还是自己往批发市场跑。她说,有些居民想买的东西,还得她去淘。只有自己亲自挑,才能上到最好的货。

随着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旺旺超市门口暂存的快递多起来。无论多忙,旺旺妈都将物件保管、交接得非常仔细。她还专门腾出一个大纸箱放快递,旺旺超市成了个小型中转站。

取快递的人说,你收点费吧,要不我们以后不好意思麻烦你。可旺旺妈执意不收,邻居间这么点小事都不能托付吗?我一没花本钱,二没花劳动,哪里能要你们的钱呢?以后也尽管往这里放,我收一件收十件都一样,不耽误多少工夫。

去年夏天,旺旺超市却罕见地关了门,门口一块纸牌上写着:有事外出,歇业一周。旺旺超市自开业以来,几乎没有关过门,实在有事,最多关门半天。这次是怎么了?

再次营业的时候,旺旺妈满脸灿烂的笑容。邻居问,这几天干啥去了?她说:去北京旅游了。旺旺就要上学了,我们两口子也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北京好几天,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

她将招牌和灯盏重新擦拭一遍,到了晚上,旺旺超市那盏灯更加明亮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时热热闹闹的合欢树下变得十分安静,表现了街坊大妈们对店铺新来房客的好奇,引出了对新房客一家的介绍。
B.旺旺爸遭遇车祸后,旺旺妈率先振作,置办货架开小超市,并以儿子的名字“旺旺”命名,寄予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C.旺旺超市是一家人的根基,夫妻二人共同打理超市,水果蔬菜新鲜,价格也比其他超市便宜很多,因而生意红火。
D.“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旺旺妈自豪的语气说明一家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所,而合欢树这一物象与主人公一家的形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有助于表达主题。
B.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感染力,如夫妻俩痛哭,与下文“脸上逐渐有了笑容”“满脸灿烂的笑容”形成对比,塑造了人物形象。
C.“旺旺超市却罕见地关了门”这一情节的设置,既表现了超市的生意好,同时也设置了悬念,使行文有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小说在塑造旺旺妈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手法,还通过合欢树下老人们的评价侧面烘托形象。
3.小说以“幸福的光亮”为题,有哪些内涵?
4.旺旺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8-05更新 | 570次组卷 | 8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阶段达标测评卷(一)
3 . 下列各项,特殊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A.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①并国二十                                 ②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C.①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②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D.①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②戍卒叫,函谷举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4 . 下列各项句中的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①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②思厥先祖父
B.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①汝可以模拟得之                  ②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7-31更新 | 339次组卷 | 56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专项练 小题组合训练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益圣,益愚”中加点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不齿B.而学于师
C.食埃土,饮黄泉D.学而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象——意境——意图(主旨),这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而联想在其中起着统摄的作用。联想的过程一般是从具象信息到抽象信息,从表层含义到深层含义。例如一提到木叶我们就会想到秋意,想到萧瑟苍凉的气氛。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它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是落叶纷飞,秋意正浓,从诗句中我们看到波浪涌起的洞庭湖面秋风飒飒,落叶飘荡,一派萧瑟的景象,这正是语言的符号意义使然。而此情此景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读者的思维一下子便从木叶的清秋气息跳跃到离人的愁情别绪,由具象信息到抽象信息,由感觉到感知,我们体会到了(     ),人生不易,这就是联想的作用。

诗歌欣赏,起始点是意象,着眼点是意境,落脚点是意图。灵魂则在于联想,因此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决于这种联想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的语言形象是,它的暗示性是,因此诗歌只有形神兼备,才会境界全出,才会产生美的效果。反过来说,我们只有抓住了诗歌的形和神,才能更深入地领略诗歌美的精神要义,从而触摸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歌艺术的神圣殿堂。

1.请问画横线处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请问括号处所缺的成语应为“世事无常”还是“岁月不居”?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你结合文段关于联想在诗歌鉴赏中作用的论述,分析《红烛》中意象的“形”与“神”。

红烛

闻一多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

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秋天所作。②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③天真:指促织自然真切的鸣叫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促织声音细微哀婉,不仅触动了诗人悲戚的内心,也衬托了秋夜的寂静。
B.颔联写促织在草丛中叫声不畅,就到诗人床下孤独鸣叫,只觉长夜最亲近。
C.颈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促织让“久客”“放妻”闻声流泪,彻夜难眠。
D.本诗咏物言情,促织声声,但哀情却在诗人内心,真可谓“音在促织,哀在衷肠”。
2.请结合全诗,分析尾联“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的含义及情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伤逝——涓生的手记

鲁迅

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在一年之前,这寂静和空虚是并不这样的,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

我什么也看不见。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

蓦然,她的鞋声近来了,一步响于一步。我的心宁帖了,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我们又谈起她在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亲时,她默想了一会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了出来的话。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也是最为忙碌的时光。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事,起先我们选择得很苛酷,——也非苛酷,因为看去大抵不像是我们的安身之所;后来,便只要能相容了。看了二十多处,这才得到可以暂且敷衍的处所。家具很简单,但已经用去了我筹来的款子的大半;子君还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我拦阻她,她还是定要卖;我知道她不加入一点股份,是住不舒服的。

和她的叔子,早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然而这倒很清静。

子君也逐日活泼起来。她爱动物,不一月,我们的眷属便骤然加得很多,四只小油鸡,还有一只花白的叭儿狗,从庙会买来,记得似乎原有名字,子君却给它另起了一个,叫作阿随。我就叫它阿随,但我不喜欢这名字。

子君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活了,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做菜虽不是子君的特长,然而她于此却倾注着全力,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况且还要饲阿随,饲油鸡,……都是非她不可的工作。

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加以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仍然毫无感触似的大嚼起来。

使她明白了我的作工不能受规定的吃饭的束缚,就费去五星期。她明白之后,大约很不高兴罢,可是没有说。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只是吃饭却依然给我苦恼。菜冷,是无妨的,然而竟不够;有时连饭也不够。这是先去喂了阿随了,有时还并那近来连自己也轻易不吃的羊肉。她说,阿随实在瘦得太可怜,房东太太还因此嗤笑我们了,她受不住这样的奚落。

后来,油鸡们也逐渐成为肴馔,我们和阿随都享用了十多日的鲜肥;可是其实都很瘦,因为它们早已每日只能得到几粒高粱了。从此便清静得多。只有子君很颓唐,似乎常觉得凄苦和无聊,至于不大愿意开口。我想,人是多么容易改变呵!

但是阿随也将留不住了。我们已经不能再希望从什么地方会有收入,子君也早没有一点食物可以引它打拱或直立起来。它的食量,在我们其实早是一个极易觉得的很重的负担。于是连它也留不住了,终于是用包袱蒙着头,由我带到西郊去放掉了,还要追上来,便推在一个并不很深的土坑里。

我一回寓,觉得又清静得多多了;但子君的凄惨的神色,却使我很吃惊。那是没有见过的神色,自然是为阿随。但又何至于此呢?我还没有说起推在土坑里的事。

到夜间,在她的凄惨的神色中,加上冰冷的分子了。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虽然因为骄傲,向来不与世交来往,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然而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便是放掉阿随,也何尝不如此。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

我拣了一个机会,将这些道理暗示她;她领会似的点头。然而看她后来的情形,她是没有懂,或者是并不相信的。

这是冬春之交的事,待到回家,房东太太便到窗外来叫我出去。

今天子君的父亲来到这里,将她接回去了。她很简单地说。

这似乎又不是意料中的事,我便如脑后受了一击,无言地站着。

我已经忘却了怎样辞别她,回到寓所。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像去年那样。

自然,我不能在这里了;但是,哪里去呢?

四围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死于无爱的人们的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见,还听得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毕

(节选自《彷徨》,有删改)

【注释】①伊孛生:通译易卜生,挪威剧作家。其代表作《玩偶之家》主要围绕女主人公娜拉的觉醒展开,最后以娜拉的出走结束全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涓生对子君一开始充满了期待与欣赏,他们有着相似的精神追求,共同冲破了封建专制家庭的束缚。
B.在寻住所时,涓生与子君由最初的“苛酷”变为“敷衍”,体现了他们对现实处境的认识逐渐清醒。
C.子君毅然和旧家庭决裂后,在旧势力的不断迫害下,涓生对子君的爱情迅速从满怀憧憬走向了幻灭。
D.子君离开后,涓生陷入了对前路的迷茫与恐惧,表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理想破灭后无路可走的困境。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寂静”与“空虚”,既首尾呼应,同时也暗示了小说“伤逝”的表达主题。
B.小说借涓生之口传达出作者的心声,叙述者与作者合二为一,与《故乡》《祝福》中的“我”有相似之处。
C.小说以“手记”形式讲述了和子君的爱情故事,感情沉郁真挚,表现了新旧时代交替时期年轻人的彷徨。
D.小说肖像描写简练传神,如“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就形象地写出子君恋爱时内心的喜悦。
3.油鸡与小狗阿随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作为“五四”后受到新思想洗礼的年轻女性,子君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售,成誉清。疾病疕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逸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而不得直,则佛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葛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安,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监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章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者众矣,市道交岂可少耶?或曰:清,非市道人也。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库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选自柳宗元《宋清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分。
岁A终B度不能C报D辄焚E券F终G不H复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指平时、日常,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居则曰”中的“居”意思相同。
B.氏,文中是指在身怀专长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后面加上“氏”以表示尊重。
C.蚩,指痴呆,与《诗经·氓》中的“氓之蚩蚩”中的“蚩”略有差异。
D.塾,指古代家庭或家族内设立的学校,如(礼记)中“古之教者,家有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清是长安商街--位普通的药商,因为善待四方药农,所以来京城售药的药农,定会把药送到他的药店去卖,宋清借此能够多积良药。
B.宋清对不认识的或没有钱的患者一律赊药,因此累积不少债券,但他从不上门索要。若年末还未偿还,他就将不认识的人的债券烧掉。
C.宋清与人交往不计得失,而一般世人所为很少能与宋清相比。世人自己讲“市道交”,却还口唱高调,认为宋清的所作所为是以利相交。
D.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命的官绅,本应是守道之人,却偏行市道之交;宋清所为之事则远胜于这些“正人君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疾病疕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2)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5.宋清说自己“逐利以活妻子”,他的“利”从何而来?请简要概括。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