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各句,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代官僚贵族荒淫享乐以致误国,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要以史为鉴,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和朋友在暑期里,乘船沿江而下,祖国壮美的山川深深地打动了我。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即便身处简陋的环境,我们也要拥有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2 . 下面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首七律《咏白海棠》,顺序已打乱,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苔翠盈铺雨后盆   ②倩影三更月有痕   ③玉是精神难比洁   ④多情伴我咏黄昏   ⑤斜阳寒草带重门   ⑥莫谓缟仙能羽化   ⑦芳心一点娇无力   ⑧雪为肌骨易销魂
A.⑥④⑤①③⑧②⑦
B.⑤①⑥④③⑧⑦②
C.⑤①⑦②③⑧⑥④
D.⑤①③⑧⑦②⑥④
2016-11-1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________”。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吟咏起来琅琅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2.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2016-11-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遂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4 . 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项是(     
A.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B.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
C.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D.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如今,有些北京郊区的“地主”靠拆迁得了楼门,得了钱,就大把花钱,号称“土豪”,真够“烧包”的。孩子整天泡网吧也不闻不问,“大撒把了”,甚至搓麻,擦黑儿不回家,简直是茶馆里招手——胡(壶)来,不知将来要奔哪,实在缺少北京的爷们气。过日子,得细水长流不是?做人呐,有精气神,干点儿有意思的事多好哇,把孩子带好喽是一,把事业做大是一,做点儿善事也好哇!你看人家比尔盖茨搞慈善,你看咱们的袁隆平把水稻种到了亩产988公斤!你看我们老街坊翁偶虹,那是大戏剧家,一辈子编了一百多部京剧,也还是那么奔(甲)啊。就说他二十多年前编《红灯记》李玉和夸铁梅的唱段“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乙)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吧,许多人以为他信笔写来,其实这几句唱词是他 丁 ,冥思苦想得来的。这后两句,原来是“有什么土来脱什么坯,刮什么云来下什么雨”。可是总觉着这两句俗语放在这儿缺乏美感。心里起急,年夜饭也吃不到心上。大年初二晚上,他躺在床上冥思苦想这两句词儿,突然听到收音机里一位农民在谈种树的经验,将树苗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树苗,才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他猛然来了灵感,突然想出了“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这两句词儿。中国人要都有这个奔劲儿,那可就没法不火喽!

1.文中甲、乙两处词语加横线字正确注音为
A.(bēn)柴(pī)B.(bēn)柴(pǐ)
C.(bèn)柴(pī)D.(bèn)柴(pǐ)
2.在丁处所填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惨淡经营B.苦心孤诣C.筚路蓝缕D.绞尽脑汁
3.对联所涉及地名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阙名四海,新姿壮三秦。
②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
③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④龙腾正天抓铁留痕,马踏飞燕政出蓟门。
A.西安 绍兴 济南 北京B.北京 济南 绍兴 西安
C.济南 西安 绍兴 北京D.北京 绍兴 济南 西安
2016-11-1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大教育联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9-10高二下·江西鹰潭·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7 . 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发展,某些汉字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比如说“门”,本是指建筑物等的出入口,但时兴的“艳照门”“日记门”“贿赂门”等中的“门”和本义相比已有天壤之别;又如“雷”,本是指闪电时发出的响声,但新兴的“雷人消息”“表现雷人”等中的“雷”和本义相比已是新颜换旧貌;再如“晒”,本是指在太阳光下曝干东西或取暖,但时下有种全新的网民叫“晒客”,其中的“晒”和“阳光”已豪无关系。那么这里的“门”“雷”“晒”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请一一解释。
2016-11-18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
11-12高三·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面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一首五言律诗,填入划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①树色随关迥             ②帝乡明日到             ③犹自梦渔樵             ④河声入海遥。
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2016-11-18更新 | 205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卷
15-16高一上·福建·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猜谜语。
(1)“哑巴说话”打一成语:__________
(2)“不折不扣”打一汉字:_________
(3)“碧空万里彩云飘”打一《红楼梦》中的人物: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省八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4-15高一上·福建福州·阶段练习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 的腰还壮哩! ”
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