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金陵。②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
2.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2020-12-08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第二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蟠木:弯曲的树。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颔联中的措辞可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诗人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2020-11-19更新 | 564次组卷 | 67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3
3 .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小题。

外家南寺

元好问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问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注]①外家:作者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父的岳丈家。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末时期沦为亡国奴,矢志不任,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乡不久。“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衣冠”,士大夫、官绅,元氏家族曾几代为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梧桐繁盛丰茂,但满园的瑟瑟秋风、滴滴秋露依然让诗人感觉到深秋已悄然来临;描写前扬后抑,视觉与触觉相结合,谊染一种悲秋氛围。
B.颔联先用自然界地理上高下易位的变化暗指国破家亡;然后与后一句眼前萧瑟秋景相映衬,虚实相生,沧桑之感中更增沉郁之情。
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从“衣冠”到“布衣”地位悬殊;从少年到白头,岁月漫长,时空强烈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巨大的悲痛。
D.这首诗既善于运用富有内蕴的意象呈露内心情感世界的震颤,又善于在慷慨悲昂的叙述中寓含深刻丰富的议论,使人强烈感受到诗人内心强烈而复杂的情感。
2.尾联“依旧”二字看似等闲,却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020-11-19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七单元测试卷(基础过关+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吴中书事

杨乘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十万人家天堑东”点明吴中的地理位置及当年的繁华富庶,与首联第二句同属想象之景。
B.颔联“国破西施一笑中”说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吴国被灭的历史。
C.尾联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意思相近,表现了诗人渴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这首七律,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2.颈联“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2020-11-15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单元(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
5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2.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0-11-10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第三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才华很高,后被诬陷,下狱致死。“澄江静如练”是他的
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凉风发”与第三句形成照应。
B.第二句写诗人独上金陵城西楼,举目四望,整个吴越的原野都被月光笼罩,境界阔大。
C.第三句写仰观之景,城墙上白云摇曳;第四句俯视秋月下露珠晶莹欲滴。
D.七、八两句诗人想起诗风“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的谢朓,暗含以谢朓自比之意。
2.请简要分析本诗五、六两句的作用。
20-21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②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绹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绹时任中书舍人。③霜栽:指野菊。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诗人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诗人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向朝廷引荐自己。
2.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在艺术技巧上的妙处。
2020-11-02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单元 (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2)《单元测试定心卷》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

刘过

安远楼小集,佑脑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号龙洲道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但屡试不第,布衣终身。本词作于1204或1206年,当时韩伉胃掌握实权,意欲伐金。而当时的南宋军备废驰,国库空虚,将才难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两句写纵目远眺之所见,用“芦叶”、“寒沙”、“浅流”等季节性意象,营造出一种迷蒙、萧瑟、凄寒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B.本词用词精当,讲究炼字。“满”、“浅”、“寒”既抓住了景物特点,又把萧条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景中含情,富有表现力:
C.下片“欲买”三句,写作者想要强打精神,苦中求乐,但因为年老体衰、有心无力,终究不能再像少年时代那样纵情豪游了。
D.作者虽为辛派词人,但本词却没有一般辛派词人的豪纵患肆之风,而是言简意丰,情志哀婉,表达曲折含蓄,耐人咀嚼。
2.“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作者因何而愁?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0-10-30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七单元 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关

吴兆骞

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

敢望馀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

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

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


【注】 ①诗人流放宁古塔县途经山海关时所作。②筚篥(bì lì):军中乐器。③黄龙:边塞名,借指宁古塔。④紫塞:此指山海关。⑤姜女石:清朝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出关数里有姜女祠,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海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行至此处回望,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B.首联中的“边楼”“嶙峋”“筚篥”写出了山海关崇山峻岭、有戍边的将士把守的情况。
C.第三句写出了诗人虽遭流放,但相信自己一定能在有生之年回到故乡。
D.第四句写作者因连累双亲而自责,抒发了不忍离开故土,挂念双亲的情感。
2.诗歌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陈与义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

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注]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陈与义离衡岳,去邵阳(今湖南宝庆)妻族周氏处,道中所作。是年,陈与义年41岁,自靖康元年(1126年)避乱南奔已有五个年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雨子”二字新颖别致,描绘出春初雨点刚住又急剧落下的山中景象;路边曲折的溪水默默伴随行人,引人注目。
B.颔联是宏观,是远景。山边的驿路,无穷无尽地向前伸展去。桃李盛开,山村笼罩在一片春色中。“迢迢”是远望情景,却能使人产生“长路悠悠,何处才是尽头”的惆怅不堪之情。
C.颈联是微观,是近景。雨后,一对对轻鸥掠水而过,泥土松软,草芽破土而出,表现出无限生机。
D.尾联继续描写眼前近景。高下起伏的河川、原野,处处可见的人家烟火,描绘出一幅宁静、安谧的画卷。
2.纪昀评此诗“夷犹有致”。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面力避前代诗人山水行旅诗的惯常蹊径,它落笔淡远,寄兴深微。请结合全诗对此特点做简要分析。
2020-10-23更新 | 273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单元 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