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注:①选自《诗经·魏风》。②泄泄:和乐的样子。③逝:回。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采桑养蚕的工作多由女子承担。她们在采桑之中,收工之时,都要唱着歌儿,这首诗就是她们在收工前所唱的一首歌。
B.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短短几句就勾勒出一幅清新的劳动图景,抒写了采桑人轻松愉快的劳动心情。
C.这首诗不仅写了桑园之大,桑树之多和女子们采桑归来时的悠闲快乐的情景,还具体描写了采桑的劳动,宛然一幅怡然悦目的图画。
D.这首诗内容简短朴素,语言明白如话,富有民歌风味,但又言浅意深,触及了普通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一面,自然的生活气息浓厚。
2.本诗无一“乐”字,却处处透露了“桑者”的欢乐,结合文本分析诗歌是如何艺术地表现“桑者”之乐的。
2021-02-04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节选)

岑参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注】①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通过描写秋季边地独有的景象,表现边塞的苦寒荒凉,衬托送别的悲凉心境。
B.三、四句写诗人看到昆仑山南的斜月,听到胡人吹响的胡笳,视听结合,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C.第六句写诗人遥望目送友人,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惆怅之情。
D.萧关、天山、昆仑山用来泛指边关,构成诗歌广阔的地域空间,显示出边塞诗浑阔的意境。
2.“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
2021-01-14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第六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琴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释】①广陵客:古琴曲有《广陵散》,“广陵客”指琴师。②乌半飞:乌鹊纷飞。③渌水,著名古琴曲,清空淡雅。楚妃,当时流行的古琴曲,深情绵邀。④清淮:淮水。时李颀即将赴任新乡尉,新乡临近淮水,故称清淮。⑤敢告:敬告。云山:代指归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二句交代了作者在宴会听琴,“欢”字,突出了宴会的热闹气氛。
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冷的深秋月夜图,表现作者将要离开的悲伤心情。
C.五六两句写广陵客在华丽的氛围中登场,为大家演奏了著名的古琴曲。
D.本诗结构严谨,如“鸣琴”点题,提挈全篇;第五句扣首句“欢今夕”。
2.《诗筏》中评价这首诗时说:本诗只第二句点出“琴”字,“其余无一字及琴,却无非琴声”。请问这首诗的后四句是怎样表现琴声之美的?
2021-01-14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第七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奉呈广平公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政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注)①本诗写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的冬天,黄庭坚正于京城担任著作佐郎,当时他虽然生活寒索俭淡但仕途顺利,文学创作比较频繁。广平公,是诗人的朋友宋盈祖。②政使:纵使。③用:享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雪抒怀的诗。诗的前六句是写景,于景中见情;后二句是言志抒情。
B.首联诗人从大处着墨,表现大雪的壮观场面。一个“忽”字,写出季节更替的猝不及防,也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C.“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颔联对仗工整,八个叠字,字字工切,层层加深,极富神韵,不仅琅琅上口,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形象地描摹了夜间大雪。
D.“风回共作婆娑舞”,动态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美丽场景。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佛让人感觉到雪就是天地精灵。
2.请从手法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赏析尾联。
2021-01-13更新 | 54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第五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5 . 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颔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宦海生涯所经历的是非曲直无处分辩的心酸。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2021-01-09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第五单元(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

刘过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衮珮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注】①宋高宗时,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后孝宗为其平反昭雪。宁宗嘉泰四年(1204),岳飞被追封为鄂王,同年,刘过西游汉沔(今武汉),途经岳飞庙,作此词凭吊岳飞。②卤簿:本指帝王外出时扈从的仪仗队。词中指每年三月在庙前迎神赛会。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忆故将军,泪如倾”,指词人与荆鄂地区存活下来的百姓,每当忆及将军,无不泪流如倾。
B.“臣有罪”四句是说,臣子抗旨,是有罪还是一片丹心,只要皇上圣明,完全可以鉴察清楚。
C.“衮珮冕圭百拜”三句,是实写岳飞在九泉下身着王侯礼服接受百姓祭拜并感念君恩的场景。
D.“看年年三月”三句想象百姓对岳飞的祭奠场景,寄予了百姓对岳飞的无限爱戴与无比景仰之情。
2.这首词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1-01-07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第四单元(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7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蟾宫曲·箕山感怀

卢挚

巢由①后隐者谁何?试屈指高人,却也无多。渔父严陵②,农夫陶令,尽会婆娑。五柳庄瓷瓯瓦钵,七里滩雨笠烟蓑。好处如何?三径秋香,万古苍波。


【注】①巢由:巢父、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②严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会稽人。少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光变姓名隐遁。刘秀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严光不受,退隐于富春山。下文“七里滩”相传为严光隐居垂钓之地。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巢由”三句以问答方式入题,写出作者对隐者人品境界的要求之高。
B.巢由之外,历史上只有严光、陶渊明两位隐者是作者眼中的“高人”。
C.“婆娑”引申为逍遥自在,这一句用白描手法写两位隐者的闲适形象。
D.“五柳”二句用典,分别写严光、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表达了羡慕之情。
2.这首元曲的最后三句较有特色,试简要赏析。
2021-01-02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2 第二单元(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春日五门西望①

唐王建

百官朝下五门②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③,红罗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注】①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五门”,又称午门。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南墙有丹凤门、建福门、望仙门等五个门,故云。③马,指舞马。唐玄宗时,斗鸡、舞马、歌舞、百戏等成为宫廷不可或缺的享乐活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写百官退朝,侧身西望,但见春风阵阵,股股灰尘吹过御堤,使整个西内之地显得迷迷漾漾;第二句虽为写景,却暗含消逝的岁月无数史实已记忆不清印象模糊。
B.颔联很自然地就从首联的望西内而过渡到对玄宗往事的追忆,选取玄宗最喜欢的玩法舞马和斗鸡,不露声色地展示出来,而让知道这段历史的读者去想象更多诗外之境。
C.颈联描写在春风的拂动下,馆松茂密,御柳堆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今之物同昔之事类比,郁郁葱葱的馆松御柳,和已经逝去的玄宗的生活,相互映照,别有情致。
D.尾联中“教坊”已不再是歌舞繁华之地,其南则荒草古苔,一派阴暗凄冷之象。诗中“阴”和“冷凄凄”数语,既是景语,又饱蘸作者浓烈之情,达到景和情相融。
2.本诗由“望”所引,望中有感。请结合全诗,分析由望而感的具体内容。
2020-12-26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第四单元(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小桥旅夜

吴敬梓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正面点题,一个“始”字写出了内心的无限伤痛,正因为内心伤痛,即将离乡漂泊的诗人躺在这小桥边的茅店里思绪万千,辗转难眠。
B.颔联写景虚实结合,将落月、萤火、夜色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作者悲苦的情怀。
C.后两联言事抒悲,承首联“梦不成”进一步生发,追想从前,涕泪纵横;目及当下,事事伤情。“集”字写出艰危之多,“横”字写出伤痛之深。
D.这首诗寓有深沉的忧伤哀痛,吐露了落拓者的悲苦辛酸。全诗语言简练质朴,笔力凝重,格调苍凉,颇有建安诗人慷慨悲凉的风格。
2.全诗反复抒写一个“悲”字,请联系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悲”的原因。
2020-12-22更新 | 157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四单元测试卷(基础过关+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①本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这一年回纥南侵,百姓流亡。②仙掌:汉代建章宫内有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③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④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回纥挽弓射猎,又指发动军事侵略活动。
B.三、四句绝佳,承“四散”而来,描绘出一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飞图。
C.前四句写雁之南飞,接下来遥想雁之北归,寄托作者情感,引人深思。
D.本诗风格婉曲细腻,语言清丽而含蓄,代表着诗人的整体创作风格。
2.曾国藩在《求阙斋读书录》中评价本诗说:“雁为虏弦所惊而来,落想奇警,辞亦是以达人。”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赏析。
2020-12-20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第三单元(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