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1 . 下列文言现象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之(     
A.人非生而知之者(代,指知识和道理)
B.句读之不知(助,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C.蚓无爪牙之利(助,状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D.辍耕之陇上(动词,可译为“到”、“往”。)
2021-09-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文言现象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于(     
A.不拘于时(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引出动作的对象,对于)
C.火焱昆岗,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介词,表比较,比)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于是,在这件事情上)
2021-09-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文言现象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通“熟”,熟悉)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表疑问,孰与:与……比,那一个更……,哪里比得上)
D.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
2021-09-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戏剧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B.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C.剧本由人物自身的台词组成,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D.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演一完整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情节发展的段落。
2021-09-0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5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2021-07-30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反馈(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继五国迁灭,五国既是韩、赵、魏、楚、燕,历史上我们把韩、赵、魏、燕、齐合称山东诸国,这里的山东指崤山以东。
B.秦在统一的过程中用连横对抗合纵,所谓连横是指远交近攻的战略,代表是张仪;所谓合纵是指六国联合抗秦,代表是苏秦。
C.六国中韩赵燕三国又称三晋。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燕三家列卿瓜分,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
D.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文学史上“三苏”既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021-07-0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句中重点字活用现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楼下殿,来于秦       辇:名词作动词,驾车。
B.李牧连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C.             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D.后人哀之而不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2021-07-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
B.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同时赐以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C.《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D.《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2021-07-01更新 | 110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跪拜礼有九种,其中表示礼节最重的是顿首。
B.丁口,即人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
C.豫游,即出游。帝王春天出巡为“豫”,帝王秋天出巡为“游”。
D.秀才,又叫生员,是对通过科举考试乡试参考人员的称谓。
2021-06-20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经首》之会   中:合乎B.批大卻,大窾   导:指导
C.庖月更刀    族:众,一般D.然已解,如土        委:卸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