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3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
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芣莒》《氓》《静女》《插秧歌》均选自《诗经》。
B.《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文章采用破立结合的写法,将不同现象进行归类,善于运用比喻来证明观点,蕴含着强烈的批判力量。
C.老舍,原名舒庆春,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D.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叙议结合、直抒胸臆,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
2023-04-26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士不敢弓而报怨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
C.同死生,去就D.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2023-01-12更新 | 52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咸水沽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③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
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乾隆三十九年”等都是古代通用的“纪年法”,前者是干支纪年,是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B.“笠是兜鍪蓑是甲”,出自北宋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辛弃疾有词句“年少万兜鍪”。
C.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所谓“一饭三吐哺”。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5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仁        而:连词,表转折,却。
B.文胜质       则:连词,表承接,就,那么。
C.仁不忧,勇者不惧     者:代词,……的人。
D.“恕”乎       其:副词,大概,也许。
20-21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一夫B.梁君臣之首
C.仓皇D.负而
2021-03-11更新 | 93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线上调研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7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023-02-04更新 | 57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1-22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9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为“十三经”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衅钟”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冠者”指的是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全书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叙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选项中,从文言句式的角度考虑,全都属于一个类型的一项是(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②皆好辞赋而以赋见称            ③铸以为金人十二
④外欺于张仪                    ⑤秦,虎狼之国                      ⑥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⑦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⑧信而见疑        ⑨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⑩蹑足行伍之间                 触柱折辕,劾大不敬            此不知人之祸也
A.②⑤B.⑥⑧⑩C.①④D.③⑦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