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对教材中有关内容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言志”为主线,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进行了简洁传神的描写,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各自不同的人生志向。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设喻,明确犀利的语言,围绕“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逐层展开,最终说动了齐宣王。
C.《庖丁解牛》中,庄子借助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梁惠王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达到“保身”“养生”的目的,得到梁惠王的称赞。
D.《烛之武退秦师》出自编年体史书《左传》,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表现了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2021-08-03更新 | 1195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 .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人道是”说明作者知晓此地并非三国古战场,但要借赤壁地名抒发内心情感。
B.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C.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D.“乱石”三句描写了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波涛猛烈地拍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白雪这一令人惊骇的景象。
3 .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滴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仍给人一定的颓废消沉之感。
4 . 以下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人两次提及谢公,是对谢灵运的仰慕,表达远离现实寄情山水,寻得精神解脱之情。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回忆《登高》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登高》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
B.“万里”指远离故乡,“百年”在诗中指的是一百年。“艰难”既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
C.杜甫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观照现实的结果,这样的诗句很能感染读者。
D.这首诗每联对仗,句法严谨,体现了诗人圆熟的创作技巧,历来为人称赞,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2023-10-15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三句即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遥想公谨当年”三句,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羽扇纶巾”三句,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7 . 下列各项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太宗十思疏》主要阐明的是君王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劝唐太宗“善始”以后仍要“克终”,以“积其德义”,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局面。因此文中的“垂拱而治”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积极的求治。
B.《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使用先破后立的手法,在反驳司马光“侵官”“生事”等指责之后,得出“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指出二人的分歧在于思想和政治路线的不同。
C.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大量使用口语,并灵活运用诗词文句和历史故事,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其兼具活泼之美与庄重之致。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齐桓晋文之事》两篇文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如都重视安养民众;也有因论说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如孔子重视“礼”,孟子强调发政施仁。
2021-04-29更新 | 6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下面对《登高》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B.本诗第一二句写诗人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C.有人认为本诗第三四句“无边”“不尽”两词多余,其实正是有了这两个词,诗的意境才显得更为广阔深远,气象万千。
D.诗的最后两句,写外界环境带给作者的艰难苦恨和自身随着年龄增长而白了的头发,使得自己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
9 . 下面对《劝学》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2021-12-03更新 | 532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四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10 . 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本词情感率真自然,突出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浓厚的人生感慨。
B.开篇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物是人非之感。
C.“问君”两句直抒胸臆,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D.本词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诵读语调要急速、高亢。
2023-06-18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