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一会儿出现在水边,一会儿又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即。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诗人矢志不渝地追求,强烈地感受到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023-01-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初高中衔接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2 .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够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以“礼义”来引导民众。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秦晋因“利”联合共伐郑国,盟约在前,但秦军又因郑国“利”诱而单方面撤军,违背了“礼”。由此可见,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在逐“利”之时已完全不受“礼”的约束。
D.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请求先“辞”后“许”,虽有对自己有才华而不被重用的埋怨,但也表明了他在重兵压境、国家危难的情况下,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
2023-04-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 ① 张孝祥:南宋词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径洞庭湖时作此词。② 挹:舀。
A.“扁舟”多承载着漂泊思乡的意绪,这里的“扁舟”却充溢着诗人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
B.“素月”即皓月,写出了月色澄澈之美。古代诗词中的“月”,幽美、凄凉,意蕴丰富。
C.“北斗”指的是北斗星,不仅是方向的指引,还常被喻为理想,本词包含了这两种含义。
D.“沧浪”常常指青苍色的水,作者借助它写出了洞庭茫茫、烟波浩渺,给人以空旷之感。
2022-02-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4 . 《长征胜利万岁》中是如何描写我军部队到吴起镇的欢乐热烈场面的?有什么作用?
2021-10-25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上文中三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孟尝君、左右之人、冯谖的心态。请阅读全文,仔细推敲,分别说明三者的心态。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此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战国笼·齐策》)

6 . 小说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情节运行的动力,请你从小说《祝福》《促织》中任选一篇,概述其中的两个“突发事件”,每点不超过15个字。
2021-05-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鲁迅用“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及“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四种组成部分?并指出比喻论证的作用。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2021-07-22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8 . 下面对相关诗句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画龙点睛,明确主题:运用了比喻、典故,突出表现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B.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寄寓了诗人的美好情操和快慰心情。
C.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起到了正面突出和侧面烘托的作用。
D.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穿”字,化静为动,写乱石陡峭;以“惊”“拍”“卷”字及“千堆雪”写浪涛,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
2021-11-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花淀》采用纵剖面的方法,按照时间的顺序,重点描写了夫妻话别、敌我遭遇、助夫杀敌三个片断。
B.《包身工》采用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主线以时间为序,描写包身工一整天的生产劳动画面,副线综述包身工制度。全文结构清晰,把包身工的生活也写得有点有面,详略得当。
C.中国剧作家夏衍作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左翼戏剧运动的先驱者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对中国现代话剧事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D.《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立场和态度鲜明,控诉军阀政府屠戮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无耻文人的卑劣言论,悼念并赞颂革命青年的英勇精神,激励人们在勇敢请愿反抗的路上继续前行。
2022-12-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声声慢》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采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寻觅”的行为表现空虚怅惘的心态。词人想抓住点什么作为寄托,但结果却是空虚和冷清。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词人直接抒写了寂寞难耐的苦楚,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
C.上阕营造了清冷异常的凄楚气氛,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D.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2021-12-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四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