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对下面一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

杜甫【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A.作品开篇写今昔对比,用语平白,削弱了对比感,乏善可陈。
B.诗人对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描绘,极具恢宏的气象。
C.诗人孤舟老病中,看似悲戚,可对时局动荡的忧思尽在其中。
D.作品在表现诗人困顿处境的同时,更彰显他心系天下的胸怀。
2022-03-0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周朴园   (①)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依据剧情发展,揣摩人物的心情与神态,上述文段中①—④所缺的“舞台说明”,填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A.忽然严厉地       愤怒       冷冷地       悲愤
B.冷冷地       愤怒       忽然严厉地       悲愤
C.冷冷地       悲愤       忽然严厉地       愤怨
D.忽然严厉地       悲愤       冷冷地       愤怨
3 . 近日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2公斤土壤。诸多网友十分关注“月球土壤能不能种菜”这一话题。对此在央视新闻中,专家解释称月球土壤中不含任何有机养分,不能种菜。请结合《乡土中国》相关内容,解释网友为何关注“月球土壤能不能种菜”这一话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插梅花醉”,一个“醉”字将词人热爱梅花,为梅花陶醉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
B.“挼”,揉搓。上片三四句透露了词人生活坎坷,屡处忧患,但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不减。
C.“看取”二句:“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应包含深层语义。
D.李清照在词中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2023-10-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红桥区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2023-01-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培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下列关于课文的相关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卫·科波菲尔经过与米考伯夫妇较长时间的交往后,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跟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奇特而平等的友谊。
B.“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妖媚地笑了笑”“讨男人喜欢的媚笑”,玛丝洛娃的这些“笑”是她堕落后的习惯性神态,可以看出她并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耻。
C.《老人与海》可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该文主旨告诉人们,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和厄运难以预料。
D.《百年孤独(节选)》中作者通过“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出了偏远、闭塞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
7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泰山记》的作者登上山巅,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使作者壮怀激烈,意气风发。
B.《赤壁赋》写景充满诗情画意,并采用“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逐层阐述作者的观点,思想认识逐步深化。
C.“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对不同的饮食物产的口感、风味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D.《我与地坛》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2022-03-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下面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疏,从“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角度来分析阐明逐客之害,劝谏秦王撤销逐客令。文章劝谏角度巧妙,站位高远,其中体现的培养人才、立德树人等政治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B.丹青: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C.魏征洞察到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喜好骄奢的思想,犯颜直谏。《谏太宗十思疏》以劝谏太宗“十思”为主要内容,如高山流水,势贯始终,论证环环相连,无懈可击;通篇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D.《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演讲,语言通俗明快;他们所讲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语调庄重,充满力量。
2023-08-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天和城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准确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或新动向的一种实用文体。
B.《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消息,报道香港历经沧桑之后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视角独特,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
C.《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通讯,记述一位“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
D.《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是消息,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2023-01-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咸水沽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琵琶行》是一首长篇抒情诗,作者运用了前后对比和相互映衬的手法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与对身世的感慨结合,详写琵琶女而略写作者,详略结合,有力表现主题。
B.《短歌行》中,“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C.《登高》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在和朋友们一起游历了天姥山之后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表达了自己不屈从于权贵的思想。
2023-01-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