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0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如天河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行的方向。如今,北斗系统闪耀浩瀚星空,织就天网,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我们形成了涵盖上游基础产品、中游终端、下游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的北斗完整产业链,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累计销量已突破80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国内30%90%的市场份额,并输出到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讯系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领域,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彰显了“中国智慧”。

在北斗交通应用方面,600余万辆营运车辆安装北斗,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让交通监管部门有迹可循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危险驾驶、疲劳驾驶。据统计,有了北斗之后,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同时,国内有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

在北斗渔业应用方面,7万余艘渔船和执法船安装北斗终端,北斗成为“海上保护神”,渔民说:“一拜妈祖,二拜北斗。”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发挥突出作用,累计救助1万余人。

在救灾减灾应用方面,4.5万台北斗减灾终端得以推广,建成部、省、市(县)3级平台,实现6级业务应用,受灾地区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及时上报灾害位置、突发灾害信息及灾区救助信息等。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北斗终端进行救灾物资的查询管理和监控,大幅提升全国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水平。未来,北斗系统将持续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更多的应用形式将被创造,深刻影响我们的生产与生活。

(摘编自《波澜壮阔七十载,经天纬地铸北斗》,北斗网2019930日)

材料二: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中国企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其中北斗已先后落地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已经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盟、阿盟、非洲等国家和组织建立了北斗相关合作机制,举办北斗亚太行、北斗东盟行、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建设北斗系统海外中心,推动北斗在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的落地应用。同时,为了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我国还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方捐赠了北斗系统有关设备,用以监测和评估相应地区北斗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共同推动兼容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应用服务亚太地区。以上这些合作,都为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北斗创造了机会。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多边合作机制框架下,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将共同努力,推动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摘编自《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环球网2019515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08年的285亿元到2018年的3016亿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总产值十年间增长了十倍多,总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
B.就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总产值增速来说,2010~2011年呈增长态势,2010~2013年增速变化较大,但行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C.2011年的增速约为39%,之后快速降低,到2012年跌至谷底,这表明2012年国家经济走势下滑,2013年则快速反弹。
D.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已达到较高水平,表明其当前颇具实力,但从增速看,近年呈缓慢增长态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形成了涵盖上游基础产品、中游终端、下游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的北斗完整产业链,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已经无需进口。
B.北斗系统民用优先发展,国内有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
C.北斗系统已经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持续融合,更多的应用形式已经被开发出来,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产与生活。
D.北斗系统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将共同努力,推动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其经济社会发展。
3.北斗卫星系统研制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07-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9-20高一下·湖北武汉·期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科学思想的作用是惊人的。在1718世纪,科学思想的飞跃式发展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等相继出现,带动了社会体系的全面革新。借助强大的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英国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超级帝国。19世纪,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科学规律陆续被发现,新发明层出不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一时期技术突飞猛进,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新兴的超级大国,国家实力大大增强。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以核能、计算机、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推动力量源自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思想,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也愈加深远。

然而,在客观规律和原理的探索、在科学理论的系统研究方面,我国古代并不占先机。科学一词是在近代才从国外传到我国的。虽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但这些发明从本质上说仅限于实用技术层面,并不涉及科学原理科学思想的层面。比如古人制造火药,他们知道什么东西配对可以导致燃烧甚至爆炸,但是为什么会爆炸,爆炸的原理是什么,古人并不作探究。后来火药技术传到西方,西方人深入研究找到了爆炸的原理,形成系统的科学思想理论,促进了西方世界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中国相对落后于正发生科学革命的西方国家,虽然这其中还有文化、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但科学思想不彰无疑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科学思想既指一种创新思维,也指具体科学门类中的理论成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思想以逻辑思维、好奇心、批判性思考、想象力为特征,是对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无穷探索。科学思想的源头是基础研究。如果将技术的发展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基础研究如同地基,地基打得不够坚实深厚,就谈不上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我国在全球科研格局中还没有取得引领地位,究其根本,正在于我们的基础研究水平整体上还未达到领先水平,原创性的科学思想还远远不足。在科技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仍任重道远。

真正的科技复兴应该是领先的、可持续性的,这只能依靠原创性科学思想。放眼世界,科技领先的国家,无一不是科学思想先行。基础研究强的国家,其科技实力一定强。我们基本上找不到基础研究强,而技术实力差的国家。而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源源不断地涌现原创性科学思想,归根结底则要靠人才。从事基础研究是培养富于科学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最佳途径,青年学生从事基础研究,可以接触到科学的前沿理论,这最能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我们不注重基础、深层次的原理性的学习和研究,只关注实效和功利,则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和文化环境,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优秀人才,难以担负起我国科技复兴、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重任。

(摘编自田刚《科学思想的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B.科学思想的飞跃式发展,往往能促进一些新事物的出现,有些国家更是借助这个机会增强了国力,迅速崛起。
C.我国古代已有“四大发明”,但是古人并不探究其科学原理,在科学思想的探索研究方面,我国古代并不占先机。
D.科学思想是以事物运行规律为探索对象,以逻辑思维、好奇心、批判性思考、想象力为特征的创新思维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三次工业革命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科学思想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B.文章把我国与西方在研究火药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论证,论证了我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阐释了科学思想的概念、内涵,并且指出了科学思想的源头─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D.文章最后两段针对前两段提出的话题“科学思想”,论述了“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方科学革命的时代,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导致近代中国科学思想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B.青年学生如果想接触科学的前沿理论,锻炼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就要从事基础研究。
C.只要形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和文化环境,就能够培养出新一代优秀人才,就能引领世界科学发展。
D.要想国家科技领先,就必须依靠原创性的科学思想;要想国家科技实力强大,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2022-07-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谈起老字号,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是“老牌子”“老产品”“老做派”“老顾客”。这“四老”印象整体呈现出来的是后仰式的老字号品牌姿态,缺少创新动能。在新时代,令人欣喜的是不少老字号企业在“新文创+新零售”的推动下,通过创意设计、跨界合作、线上营销等多重举措焕发出全新活力,从而呈现出一种前倾式的,亲近消费者的老字号品牌姿态。

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多元的当代文化品牌资源,是老字号企业跨界融合进行产品形态创新的土壤。内联升在与《国家宝藏》《如懿传》《王者荣耀》等一系列热门内容产品的合作中,完成了朝靴向潮鞋的转型。稻香村在元宵节、中秋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中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推出的糕点套盒,实现了口味与颜值的并重。大白兔与美加净两个不同类别老字号联手推出的奶糖味唇膏,满足了新奇感与怀旧感的双重期待。这些产品创新在成为热门社交话题的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年轻消费者对于老字号“年轻态”的认知。

中国传统审美意趣与当代创意设计美学,是老字号企业进行品牌传达创新的支点。无论是荣宝斋文创提出的“新式文房”,还是瑞蚨祥提出的“原创中国国风潮”,都可归结为“新中式美学”的内核。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老字号产品不仅仅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更是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表达,是中华文化自豪感的外化。

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线上平台营销与带有体验经济特征的线下场景营销,是老字号企业传播创新的基本向度。一方面,有别于带有地域局限性的实体商铺,电商平台凭借便捷性、互动性,已经成为老百姓接触老字号产品的优先渠道。抖音等短视频APP对老字号非遗技艺的创新呈现也有助于消费群体的拓展。不少老字号线上渠道消费者中,“80后”“90后”所占比例都很大。另一方面,在线下场景,融合观光、休闲、科普、手作、购物等为一体的老字号观光工厂或是体验工坊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热点。通过特色空间塑造以及互动体验植入,实体空间功能从“买”老字号产品变为“游”老字号。义利北冰洋的亲子烘焙体验,北京珐琅厂的景泰蓝纹样绘制体验,张裕、红星等酒厂提供的自酿酒体验等,均让老字号的匠心精神在消费者亲身体验中得以有效传播。

不过,老字号的创新要建立在守住品质的基础上,不能通过“脑洞大开”盲目创新,也不能“唯娱乐化”走捷径创新,而应牢牢把握“高文化附加值+高创意附加值”的特色,实现品位与潮流、品质与趣味的有机融合。老字号的创新更意在拥抱新时代的消费者,唯有不断适应代际更迭的美好生活需求,才能完成老字号的文化传承使命。   

(摘编自杨越明《老字号拥抱新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让中华老字号由“后仰式品牌姿态”转向“前倾式品牌姿态”,必须通过创意设计、跨界合作、线上营销等方式推出新产品。
B.老字号企业进行产品形态创新,是建立在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多元的当代文化品牌资源的环境基础上的。
C.作者认为消费者购买老字号产品的文化意义,个性化表达生活追求的意义比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意义更重要
D.体验经济,是老字号借鉴的发展模式,因为通过多种体验,能让老字号的匠心精神在消费者亲身体验中得以有效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采取对比论证的方式,将新旧时期的老字号品牌的不同姿态进行区别。
B.文章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寻找创新主题分析,解决了老字号难于畅销的问题。
C.文章主体部分从创新的土壤创新的支点创新的基本向度方面进行了论证,并且皆有举例论证。
D.文章大量列举诸多企业对老字号品牌的创新改造,目的是为了突出传承中华文化的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80后”“90后”线上渠道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充分体现了老字号借助互联网线上平台营销的成功。
B.观光工厂和体验工坊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热点,是因为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是满足于物质生活层面了。
C.除了文化品质与潮流创新,老字号发展更应该把新时代的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拥有文化。
D.只有强化年轻消费者对于老字号“年轻态”的认知,不断适应他们美好生活需求,才能完成老字号的文化传承使命。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B.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C.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钱工具。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容付费。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B.文章以批判为主,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
C.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
D.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词语。
4.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5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10万》《普通人如何用3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这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
5.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
2022-07-01更新 | 734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新起点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盛赞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这些万物灵长依然有着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在戏剧中犹疑退缩。在曹禺生活的时代,曹禺目睹了封建家族制牢笼禁锢青年的悲剧,痛感于国民痼疾对民族精神的损蚀,所以在其早期剧作中,男主人公常常懦弱犹疑,缺乏自立与自我意识,性格上也存在着类似莎翁笔下人物所具备的缺陷,甚至进一步发展深化了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戏剧主题来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几乎都以复仇作为叙事主线。《李尔王》中的李尔因虚荣偏信,将国土分给奸恶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却使忠心的小女儿流落异国。他失权后被逐,落魄中得与三女儿重逢,最终才除掉了狠毒的大女儿与二女儿。《奥赛罗》中,奥赛罗听信谗言杀害了妻子。真相大白后,他愤怒地杀死了诽谤者并拔剑自刎。莎翁通过这些复仇情节来展示善与恶、美与丑的搏击,最终赞颂了理想状态下高尚与健全的人性。受莎士比亚影响,曹禺也将复仇这一概念渗透在他的剧作中。《雷雨》中虽没有直接出现复仇者形象与复仇行为,但在最后一幕中上演的母子相认、兄妹乱伦的惨剧,实质上也是一种复仇结局。恐怖的轰雷、诡异的闪电,对世界中挣扎生命的打击,正是上天”“命运”“造化对愚昧妄行之人的复仇。

曹禺曾坦言,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技巧给予了他很多启发。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安排的一些超乎人力与自然范畴的景物或意象给戏剧带来了朦胧的色彩,如《哈姆雷特》第一幕中夜色里显现的可怖幽灵。这虽然是作者交待故事缘由的一种技巧,但却因灵异形象的出现而神秘。《李尔王》中的暴风雨,《麦克白》中神秘女巫等等,均是如此。曹禺自小便接触基督教,宗教宣教与表达上的独特方式让其在创作戏剧时驾驭莎翁的这一创作技巧更为得心应手。他曾说:《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的一名好汉。他几乎总在场。

当然,曹禺对这种技巧的借鉴决非皮毛式移植。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设置的幽灵意象,隐喻了当时丹麦国混乱无序、天怒人怨的惨象,并为哈姆雷特的复仇铺设了台阶。曹禺笔下的,如雷雨”“闪电”“鬼魂”“阎罗等物象,是人们特别是东方人观念中信奉并恐惧的物象,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与莎翁的剧作一样,不仅衬托出剧中人物矛盾痛苦的心境,还凸显了当时时代与社会对人民的毒害之重、摧残之紧,既营造出神秘的戏剧氛围,又呼应了五四思想启蒙、人性革新的时代主题,体现出了一位剧作家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

所以曹禺被评论界曾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话剧成就代表了20世纪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摘自胡亮宇、侯业智《试论莎士比亚对曹禺早期戏剧创作的影响》,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莎翁剧作中人物性格存在缺陷,所以曹禺在自己的创作中要深加工这些缺陷性格。
B.“雷雨”这一东方人信奉的物象,让《雷雨》的“复仇”主题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C.李尔和奥赛罗虽然存在着性格缺陷,但是寄托了莎翁对高尚与健全人性的美好期待。
D.曹禺在学习莎翁“借幽灵隐喻时代”的创作技巧后,他的运用水平超越了莎翁本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从人物性格、叙事主题、创作技巧三方面论述了莎翁对曹禺话剧创作的影响。
B.第二段中,李尔、奥赛罗的例子论证了“‘复仇’是莎翁很多剧作主线”的观点。
C.第三段中,曹禺之语说明了“曹禺驾驭莎翁剧作的创作技巧得心应手”这一观点。
D.全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阐述了曹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诸多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析曹禺与莎翁剧作的特点,我们发现:中西方戏剧艺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B.阅读曹禺与莎士比亚的剧作时,读者多角度对比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
C.曹禺创作的一些戏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时代的进步,体现了作家的使命感。
D.透过曹禺的一些话剧作品,我们能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特点和民族精神有所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建筑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中国建筑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由这文法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于是原先虽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文法词汇,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地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还同时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的有利条件。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不仅反映了那个时期梁先生对中国建筑特点的主要认识,也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后代研究者所关注的文法、词汇论。梁先生认为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世界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存在,且基本特征从公元前15世纪一直保留至近代。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说,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认为适用于所有建筑体系的词汇文法的形式构成原理是解析中国建筑特点的基础。梁思成还从形式构成的角度建议,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习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

(摘编自李华《现代性与中国建筑特点的构筑》)

材料三: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提出:中国古建的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梁思成认为:一个民族或文化体系的建筑,如同语言一样,是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文法’与‘语汇’的。它们一旦形成,则成为被大家所接受遵守的方法纲领。在语言中如此,在建筑中也如此。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与城市规模增长速度惊人。同时,大规模建设导致空间秩序混乱和意义丧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大量城市产生特色危机,新时代的建筑与城市文化似乎越来越模糊。因此,如何探寻自己的道路、弘扬中国自身的建筑与城市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词汇、文法所体现出的对中国语境的关注、对国家建筑与城市文化特殊性的重视更值得我们借鉴。

(摘编自王辉《从梁思成先生词汇、文法思想说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法”指中国建筑在修造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式,具有拘束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
B.“词汇”指构成建筑物的构件和因素,中国建筑都是用“词汇”,遵循“文法”建造的。
C.“文法、词汇”的中国建筑特征是世界文化史中的独特存在,起于公元前,一直到近代。
D.“文法、词汇”其实是中国建筑的风格、手法,为匠师遵守的方法和纲领,被群众认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形体的西方建筑物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一定的“文法”建造,以此表达建筑师不同的情感。
B.梁思成用语言中的“文法、词汇”比喻中国建筑中的专业术语,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说明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C.中国建筑与希腊、罗马、埃及等地方的古建筑的建筑体系完全不同,是因为中西方建筑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不同。
D.梁思成的“文法、词汇”论受到了后代学者的关注与推崇,给后代建筑师们很多启示,已运用到当代的中国建筑。
3.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文法、词汇”在中国建筑上的作用。
2022-06-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道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更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这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为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摘编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中国心》)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指出许多国人觉得中国建筑难以与欧洲一较高下,作者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视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022-06-23更新 | 281次组卷 | 66卷引用:甘肃省民乐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周测(四)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观众只能在这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者》是一档以“朗读”为外壳,以分享嘉宾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为内核的谈话类节目,它提醒着我们思念回不去的过去。
B.《朗读者》在网络挤压民众的读书热情,文学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的背景下,树立起文学大旗,旨在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
C.上《朗读者》节目的每一位嘉宾都要先讲“背后的故事”,然后才进行朗读。而讲故事环节易让观众产生过度煽情和教化的感觉。
D.《朗读者》在上海设立带有专业设备的朗读亭,让“朗读者”朗读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三分钟。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和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唤起了父辈们的“文学梦”,因此受到了中老年观众的喜爱。
B.《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掌握对话节奏的能力强,一颦一笑显得真诚,更不会生硬地切换话题,所以更能带动观众情绪。
C.三则新闻的报道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朴实、稳重。
D.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3.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朗读者》节目的优势。
2022-06-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宝贵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是大勇,而非小勇。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是匹夫之勇,是小勇。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在与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据《史记》记载,赵人蔺相如携璧出使强秦,为国家大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秦廷之上理直气壮地斥责秦王;而面对廉颇的鲁莽冒犯之举,蔺相如又能为国家利益计而甘受个人委屈。蔺相如的故事生动演绎着勇者不惧”“义以为上的品格。《礼记》讲: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孔子曾经在门人面前称赞颜回的聪明睿智,一向以勇猛自诩的子路不服气地问老师,如果您行军打仗,将会和谁一起呢?孔子回答道:徒手与虎搏斗、赤脚横涉河滩,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有惧的统一。勇者的无惧有惧应是如此;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在坚守道义的同时,不怕外在艰险,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对道义心怀敬畏,如履薄冰。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

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德时曾提到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与进取锐气呢?应该在困境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锐意进取。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机之下的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孔子珍视这场坎坷遭遇,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材料二

孟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对“勇”进行界定和论述的同时,对“勇”作了有层次的划分。孟子说北宫黝之养男也,不肤挠,不目逃,恶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孟子•公孙丑止》)

孟子列举了三种类型与层次的勇。第一种是北宫黝之。这种勇,是打在身上不躲避,毫不示弱,不畏权贵。对付万乘之君就像对付一个贫贱者一样,只要遭到冒犯就会反击,这种做法在当时孟子所处的那个贫富、贵贱、尊卑有着森严等级的时代也不失为一种“勇”。其次是孟施舍的“勇”,打仗不管能否取胜,都像必胜一样向前冲,此乃“守气”的无惧之勇。第三种是曾子的“反求诸己”之“勇”。通过自反,发现真理如果不在自己这边,即使面对普通百姓,会自觉惭愧而害怕。如果确定自己掌握着真理,纵然面对千军万马,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孟子认为,北宫黝虽勇于对抗权贵,凭过人的气势彰显了果断、坚毅之勇,但却缺乏理性和思考,因而只是血气之勇。相较之下,孟施舍要胜于北宫黝,因为孟施舍能够由心出发,做到内心不畏惧,不过孟施舍养勇的方法又是通过无我或忘我从而达到“无惧”,因而也只是神勇或者说主观上的勇,他与北宫黝之勇一样都缺乏“理”的内涵。只有曾子之勇才是“勇”的最高层次和理想境界,才是真正的德勇,因为他勇中有怯,勇中有思,能够通过道德反省来确定正义与否,进而做出勇与不勇的行为选择。可见,孟子的勇不是动辄而起、不顾效果的匹夫之勇,而是深明大义,能够作出进退选择的“理性”之勇。

(摘编自王翠英《浩然之气与大丈夫之德——孟子“勇”的思想探析》)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都是赞颂“勇”的,“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
B.勇者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不论任何情形都能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C.真正的勇者既能藐视困难、勇往直前,又能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保持镇定。
D.外在的困境成就了勇士,使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忍受小辱的好勇,没有敬畏之心的蛮勇,锐气有余静气不足,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勇者无惧”。
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
C.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
D.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出了“勇者不惧”的大勇。
3.下列各项内容不符合材料二所论述的“理性之勇”的一项是(     
A.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侠客行》)
B.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C.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
D.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娄下》)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勇者不惧”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扁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舟”虽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但并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
B.“扁舟”随着无数中国古代文人跌宕坎坷的命运延伸演化成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C.“扁舟”的基本蕴含是“漂泊”,它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又是其羁旅愁思的寄托。
D.“扁舟”意象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为后世树立了多种形象的光辉典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扁舟”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的蕴含。
B.第三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述了“漂泊”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的观点。
C.第四段中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表明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
D.苏轼和李白的诗句都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愿望,证明“扁舟”有失意隐居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
B.范蠡和李白萌生隐居念头的原因一样,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意象。
C.“扁舟”意象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愿望,具有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意识。
D.“扁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2022-06-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