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0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上述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理论指导,是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提出的重大任务。

在2013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者杰出代表,既包含体力劳动者,又包含脑力劳动者;既包含简单劳动者,又包含复杂劳动者;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者,又包含精神生产劳动者。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对劳动的性质规定,前者是强调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后者则是强调劳动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发展性。

(摘编自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材料二: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

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等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大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认识不足。推动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就要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格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意见》同时提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有序安排学生集体劳动,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可以开放实践场所,工青妇、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可以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

在推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更应倡导创造性劳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注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锤炼,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就是着眼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就能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更能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国家发展的广阔天地。

马克思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广大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他们从小接受劳动教育、感受劳动之美,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从而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

(摘编自吕文利《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

材料三:

人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方方面面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教育中,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让学生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主动分担家务,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参与社区治理。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丰富职业体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育人价值。

(摘编自陈云龙《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实劳动是就劳动性质而言的,它强调了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因而党和国家非常重视。
B.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由春秋时期儒学的倡导而开始的。
C.对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起到主导作用,家庭基础作用也重要,社会可以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
D.劳动者要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要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的天地,就要树立肯学肯干肯钻研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并高度评价劳动者。
B.马克思认为,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使人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需要借助教育或训练。
C.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重点都是为了强化劳动教育。
D.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存在不足有关。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
B.“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C.“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D.“当劳动是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为什么要在大中小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 . 下列关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精神是他毕生的追求。
B.“匠”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指木匠,意义变得更加深远和广泛。
C.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同世界脱节,用自己的技能和手艺却能改变世界。
D.工匠精神尽管不以成功为目的,但是却能走上成功之路。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黄亚果

①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②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天、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③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④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节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人就已经通过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被世界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B.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需的,是更应该追求的内容。
C.墨子认为,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先秦各国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D.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天下百姓的幸福念念不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物质享受和精神快乐两个方面来审视幸福,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精神快乐这一方面。
B.文章在论证中大量运用了例证法,先后列举了先秦诸子中的孔子、老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庄子、荀子等名言,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引用了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并由此指向了当今社会的幸福观。
D.对于幸福真谛的探寻,文章先从先秦诸子的典籍中列举了幸福有着的内涵,再到结合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幸福关系,最后得到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高度赞赏安贫乐道的弟子,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
B.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他主张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C.在先秦诸子看来,只有不因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因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
D.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所以,先秦诸子才有了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2022-10-12更新 | 236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自开通西域后,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当然,这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使丝绸之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

(取材于肖小勇、傅梦孜、高建新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交流早于张骞开通西域时期。
B.汉唐政府重视丝绸之路有军事目的。
C.包容的心态造就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D.丝绸之路使中华文明得到广远传播。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的兴盛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
B.安史之乱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
C.明朝西域政策与汉唐不尽相同。
D.它的衰落与奥斯曼的崛起有关。
3.根据材料一,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项是(     
A.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C.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
D.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材料二

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通道。一般认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兴盛于元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国家实行海禁政策导致其逐渐衰弱。“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受多种时代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航海技术。

汉代中国人之所以能踏开“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在于掌握了帆舵配合的季风航海术。到了隋唐,随着中外交往的繁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航海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当时航海者的远洋地文知识和具有航路指南性质的记载都更加丰富,对远洋季风规律的掌握与应用,也愈趋娴熟

宋元发达的航海技术,促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宋元航海术最重要的突破体现在全天候磁罗盘导航和大洋天文定位技术方面。随着航迹推算对测向定量化的要求,单纯的“南北”的“指南浮针”与由天干地支组成的二十四向方位盘组合起来,演进成“磁罗盘”。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从一地航行到另一地的转向针位点集合技术,形成了“定向行船”所依赖的航路指南。海员们还掌握了通过观测天体(特别是北极星)的高度,来判定船的地理位置(主要是南北位移)的天文定位技术,从而使航迹推算的船位误差得到了关键性的修正。

明初,郑和航海术将“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到一个空前辉煌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盛景。郑和航海术主要体现在集航用海图与航路指南于一身的《郑和航海图》上。《郑和航海图》不但对广大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航区标注了具体的地理位置,还对沿途景物进行了写实性的描绘,而且对沿途的导航物与碍航物,如山峰、岛屿、浅滩、礁岩、港口等进行了标识。图中还出现了具有航迹推算与修正技术意义的针路系统,并吸收运用了其他航海者的先进仪器与导航方法,将之与中国传统的量天尺观测技术结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横渡印度洋的过洋牵星系统。

(取材于孙光圻的相关文章)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消弭”:“弭”的读音为mí
B.材料二的“娴熟”:“娴”为形声字,从女,闲声
C.材料二的“揆南北”:“揆”在文中是测定(方向)的意思
D.材料二的“天干、地支”:“天干、地支”此处用来表示方位
5.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航海者已经掌握了帆舵配合的季风航海术
B.隋唐时期,具有航路指南性质的记载更加丰富
C.宋元时期,航迹推算的船位误差得到关键性修正
D.明朝郑和的过洋牵星系统是中国传统技术的结晶
6.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影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因素的一项是(     
A.国家海禁政策B.认识自然水平
C.天体星辰星座D.航海导航技术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我国继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结合时代背景和世界大趋势,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合作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创造了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模式。“一带一路”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建立了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性新兴大市场。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取得明显成效。

贸易投资合作继续深化。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2.1%,进口3.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8%;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东非铁路网起始段肯尼亚蒙内铁路竣工通车,中老铁路首条隧道全线贯通,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匈塞铁路、卡拉奇高速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典范。

自贸区建设取得突破。我国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签署自贸协定,与摩尔多瓦、毛里求斯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对外援助效应提升。我国启动“共筑援助之桥,畅通‘一带一路’”行动,落实了多项重大援助举措,积极为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开办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助力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合作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必将超越某一国家、某一区域,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造成深刻影响。

(取材于高峰、王晓易的相关文章)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一带一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承发扬了古丝绸之路精神
B.广大发达国家是合作的主体
C.有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D.产生了多个方面的辐射效应
8.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2-10-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说过,“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如果我们要谈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遗址能拿得出来”。良渚申遗成功后,故宫博物院举办了良渚玉器展,汇集了良渚玉器以及商周、汉代等后世仿良渚风格玉器260件。

良渚文化考古发现区域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明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处于同一时代。

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个位于长江下游的古老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发达的文明现象,如完善的城池、稻作农业、水利工程、玉文化等。

其中玉器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物质成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其中仅反山、瑶山两地就出土玉器2000多组,若以单件计则超过6000件。

20世纪80年代,在良渚古城西北部,考古发现了一处完整的墓地——反山墓地,现发现有11座大墓,出土随葬品达1200件之多,其中陶器37件,石器54件,玉器1100余件,玉器占随葬品总数的90%以上。反山墓地是一座人工营建的高土墩,高约7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面积为2700余平方米,方量约2万立方米,需要大量劳动力才能完成,这个巨大的工程,被誉为“土筑的金字塔”,是良渚部族显贵者的专用墓地。近年大量纹样精细的陶鼎、玉琮等多种随葬品被考古发现,雕有神人兽面纹的玉器通常位于高等级墓葬中,这也意味着神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人也因此具有极强的统治力。其中最为人赞叹的“玉琮王”,也就是那尊神秘的人面神兽、半人半兽的玉琮神徽,就在反山12号墓坑出土,墓主人就是当时最高的统治者——良渚王。

城外北偏东5公里处发掘的瑶山墓地相继出土了完整的成组玉礼器,品种各异。瑶山的年代早于反山,距今5000年以上。也就是说,持续发展约一千年的良渚文化,距今已有5300—4300年。良渚遗址因此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无可争议的凿凿实证和注释。

(取材于网络)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良渚玉器展汇集良渚玉器及其仿制品250件。
B.考古发现证明,良渚文明和世界最早的文明同处一个时期。
C.完善的城池、稻作农业、玉文化等代表了良渚发达的文明。
D.良渚遗址中的反山、瑶山两地出土的玉器数量大,种类多。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反山墓地”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工程巨大,为人工营建的高土墩、被称为“土筑的金字塔”。
B.墓地出土的大量不同种类玉器,占随葬品总数的90%以上。
C.半人半兽的“玉琮王”出土于反山墓地最高等级的墓坑中。
D.反山年代比瑶山较晚,墓地陆续出土了完整的成组玉礼器。

材料二

1986年,在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琮王”令人惊叹。“玉琮王”体形硕大,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重约6500克,龙其是雕刻有复杂的兽面神人图像,学者称其为“神徽”。其人脸呈倒梯形,圆眼,宽鼻,阔口,露齿,表情威严,人头上的“介”字形羽冠由22组呈放射状的羽翎组成。雕刻线条纤细如发丝,最精绝的一处是在一毫米的宽度内刻出了四五条线;兽面有巨大的圆形眼睛,两眼之间以数凸的短桥联结,獠牙外撇,鸟足形的利爪,有一种凶猛逼人的气势。人臂、兽肢上都密布着卷云纹……

“玉琮王”上面的神人头戴的大羽冠代表天,下面的神兽融合了早期龙与猪等动物的特点,是多种动物的抽象,其中的圆形大眼是太阳的象征,学者认为,这个组合很可能象征着太阳神。对于这种带羽冠的兽面人像图纹,还有巫师说、蚩尤战神说、祖先神像说等等,但很多专家都认为,良渚玉器上的羽冠神,不应该理解为某种神祇,而是应该理解为像女娲、伏羲那样的始祖神这对良渚古人有着非凡的意义。

资料显示,良渚玉琮的器面上,大多都雕刻有这种神人兽面纹,可以肯定,这种雕刻极为纤细繁密的神人兽面像均已超出了单纯的装饰意义,而是一种有着极强文化意义的器物,成为了规范人们行为、即良渚人的始祖,是他们所崇拜的神徽或族徽,反映出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宗教信仰。另外,通过良渚玉器还可以看出来,中国最早的礼制是在良渚时期形成的,已经产生了以礼治国的内涵。

(取材于网络)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玉琮王”人像表情十分威严,头戴“介”字形羽冠,雕工精细。
B.“玉琮王”兽像的獠牙外撇,利爪呈现鸟足形,兽肢密布卷云纹。
C.对神人兽面像图纹的象征意义,学者曾有许多不同的推测。
D.据资料显示,在良渚玉琮的器面上刻有很多神人兽面像图纹。

材料三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玉琮王”上的神人兽面纹的实际宽度不足4厘米,高仅3厘米,良渚工匠却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刻出非常精细繁密的图案,刀工出神入化,被世人誉为鬼斧神工。

玉是一种坚硬的矿石,而良渚文化所处的新石器时期,还不会冶炼硬金属,良渚工匠主要采用了两种技术:片切割与线切割。无论是哪种方式,切割玉石的材料都是高硬度、颗粒细小的解玉砂。片切割是用竹片一类的片状硬物粘上解玉砂来回纵向切割,而线切割则是以绳子带动解玉砂运动来切割。一定体量的玉料被制成坯体后才能进行雕刻。

考古证明,在良渚文化的玉器生产中明显存在金子塔式分层,从原料的获取到搬运,从切割成形到最后的精加工,是通过流水线实现的。民间的一般玉工可以参与采集玉料、初步加工或者制作简单玉器,贵族以至王室则控制着高级玉器的制作,特别是玉器表面的微刻技术,包括那些代表神权的象征性的符号制作,应该都由统治阶层垄断。这也告诉我们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我国“官营”手工业的传统,在长江之畔至少可上溯至五千年前。

良渚的玉无论是做工还是反映出的宗教、等级等社会文化意义,在新石器时代文化中都有极高的地位。良渚文化玉器以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丰,雕琢之精,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文化的巅峰。良渚国王和权贵通过一整套标识身份的成组玉礼器以及背后的礼仪制度,达到对神权的控制。

(取材于网络)

4.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渚工匠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了精湛的玉雕工艺。
B.不论是采用片切制还是线切割方法,都以绳子为主要载体。
C.良渚玉器从原料获取到最后精加工,是通过流水线实现的。
D.民间的普通玉工一般可以参与简单、初级的玉器制作流程。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良渚玉器所反映出的良渚时期的宗教、等级等社会规范。
2022-10-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德生态指的是社会道德各形态之间以及社会道德与其他社会资源之间平衡的、稳定的、有序的、和合的联系。建立良性的道德生态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根植于农耕文明和宗法制社会基础之上,它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形成了以儒家、道家道德学说为主干,以法家、阴阳家等学说为辅翼的基本格局。后来,佛教、伊斯兰教乃至基督教文化传入中土,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兼容并包,形成了一个趋于良性的道德生态系统。

儒家、道家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主干呢?主要原因在于儒家、道家学说立足于农耕文明与宗法社会,回答了中国人生与死的问题,而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间或涉及生与死的问题,但都没有儒、道两家说得全面、复杂和深刻。儒家、道家学说在生与死的问题上路径是迥然相反的,儒家是由生入死,道家则是由死入生。具体说来,儒家重生,以仁义为中心,以生为目的。儒家对死的问题则较为回避,讲究厚葬,强调慎终追远,把祖先神化,把人生神化,以生来事死,让生人感悟死亡,或者说赋予死亡以意义。道家的基点是无,他们的学说从无展开,又复归于无。而生命的过程则是从无开始,而死(无)则是其母、其根,只有复守其母”“复归其根,才能达到死而不亡者寿”“没身不殆的境界。在儒道生死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能够正视死亡,不回避死亡,并赋予死亡以道德意义。

其实,从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层面而言,人生于世,每个人都面临吃、穿、住、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追求,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时机、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人们会去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功名利禄;在时机、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放弃,学会舍得。这样,人们总会在进与退、取与舍间徘徊挣扎。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有了崇有与贵无的不同。儒家崇有,道家贵无,儒家、道家学说其实是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两个层面,它们契合人心、鼓舞人心而又安抚人心,自然会有强大的地气

中国古代儒、道二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从表面上看,儒、道两家仿佛水火不相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与阴阳、乾坤一样,虽是对立的两面,但又同源互补,是阴阳、乾坤、儒道追求的一个根本性的目标,是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精髓。儒道互补即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一样,阴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实现一种阴阳的和合。在善的原则指导下,儒家所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人性中积极的、正面的响应,所以说,儒家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要求,或者说一种束缚。而道家则采用的是一种道德减法,主张绝仁弃义,批判儒家礼法,追求自然天成。中国古代士人所坚持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是在儒道互补格局下的一种微妙的平衡。

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形成后,一方面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强大的约束力,对道德个体、家庭乃至族群产生制约。儒家三纲五常观念产生以后,所谓的纲常伦理就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力;而道家的真的原则,则让人们努力去伪存真,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这同样也是一种约束。

(摘编自张洪兴《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浅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生态一般情况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各形态之间的联系,二是社会道德与其他思想学说之间的联系。
B.社会进步需要建立良性的道德生态系统,中国古代道德生态以农耕文明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
C.中国古代道德生态以儒家、道家道德学说为主干,兼容法家、阴阳家、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成熟于汉武帝时期。
D.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精髓是“和”,“和”是儒道追求的一个根本性目标,它体现了儒道在激烈矛盾冲突下实现的平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首先明确道德生态的概念,然后指出建立良性的道德生态的意义,最后简要介绍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形成过程、基本格局及其特点。
B.文章从儒家、道家学说对中国人生与死的问题的回答和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层面两方面来分析儒家、道家成为中国古代道德生态主干的原因。
C.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儒、道二者的关系,儒家采用“道德加法”以善为原则来要求,道家则采用“道德减法”批判儒家礼法,从而实现儒道互补。
D.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在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同时,儒家用纲常伦理、道家用真的原则约束道德个体、家庭乃至族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是一种良性的道德生态系统,它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平等地对待各种学说、思潮。
B.儒家重生,道家强调无,儒家、道家学说在生与死问题上路径相反,这些生死观念引导中国人正视死亡,赋予死亡道德意义。
C.儒家、道家学说具有强大的“地气”,它们分别崇有、贵无,指导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地进退、取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D.“达则兼济天下”体现儒家道德弘扬人性中积极的因素;“穷则独善其身”体现道家对儒家礼法的批判,对自然天成的追求。
2022-10-04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第三次教学质量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球近视人口比例快速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美国《眼科》杂志发文称,2000年全世界约14.06亿人近视,占世界人口的22.9%,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47.58亿,占世界人口的49.8%,50年间将增长约2倍,其中1025岁亚洲近视人口增长最快。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也越发严重,20186月国家卫健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近视比例分别为45.7%、74.4%、83.3%和87.7%。北京市20162017学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8.6%,上海同期为57.7%。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摘编自《近视人口增加已成全球公共卫生难题》)

材料二:

近视率的升高对国家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青少年高近视率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军事、航天、精密制造业等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近年来,我国对征兵视力要求曾多次降低标准,从历年征兵眼科体检来看,大多数人都卡在了视力不合格这一关。此外,视力缺陷将对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调查显示,中国有3.2亿视力有缺陷的劳动力,每年将导致650亿美元经济损失,高于北美和欧洲。同时,近视作为一种疾病状态,轻则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严重近视导致的近视性黄斑病变、视力障碍、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也是视力致盲的第一病因,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多项研究证实高度近视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对我国出生人口质量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摘编自《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堪忧,应引起高度重视》)

材料三: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摘编自《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材料四:

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儿童青少年学习压力过大、阅读时间延长。研究证实,亚洲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上课时间比欧美多2小时。上海15岁中学生每周做作业的时间约14小时,而英国仅为5小时,高强度的学习负荷造成儿童青少年用眼过度,势必挤占了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从而引起近视率上升。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增加也是导致近视率上升的又一诱因。长期以来社区和家庭公共视力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近视率上升的另一重要原因。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近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是一种疾病。另一方面,家长的模范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家长一边担心子女的视力问题,一边自己不停地玩着手机,这些行为对子女的视力健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不良饮食习惯与近视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如不良饮食导致的血糖升高降低了体液渗透压,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导致晶状体形状发生变化,屈光度增加,进一步加重近视的发生。另外,视力健康医疗保障体系缺位、视光行业监管不力、眼科与视光人才队伍培养脱节等也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

澳大利亚一项跟踪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每天坚持1小时的锻炼,近视率从23.3%降低至8.3%。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接受阳光刺激会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对眼球的发育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眼球被拉长,从而起到对视力的保护作用。

(摘编自《如何降低居高不下的近视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眼科》杂志预测,2050年世界近视人口将比2000年增长约2倍,超过47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
B.儿童青少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近视率一直在升高,而北京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全国首位。
C.应试教育增加了儿童青少年的学业负担,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D.虽然我国逐年降低征兵视力要求,但视力缺陷仍然是大多数人无法通过征兵体检的最重要的因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高近视率给许多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国家健康发展。
B.近视是一种疾病,甚至可能会导致失明,而高度近视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将降低我国出生人口质量。
C.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关注,不重视近视防控的地方政府与学校将被依法问责。
D.学习负荷过重、视屏时间的增加、公共视力教育的缺失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
3.遏制近视率上升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请结合材料,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2022-10-0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第三次教学质量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文化的主体是儒家与道家。儒家思想有两个基本点,其一是家庭文化本位。家庭是儒家文化的生发点。儒家将整个社会、国家当成一个家来治理。儒家文化具有一个重要的管点:和合性。这种和合充满家庭的温馨。儒家文化既讲和,又讲礼。礼是制度,制度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有所区别的基础上。这个区别最重要的是上下等级区别。在家庭,有上下嫡庶的区别,在社会上有尊卑贵贱的区别。

儒家的这种思想在园林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的园林总是营造出浓浓的家庭意味。园林中的厅堂,是家庭人员聚会的场所,也是会客的地方。这里宽敞、明亮,适宜议事。家庭中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士如父母、祖父母的房,除卧室外还有会客厅,便于儿孙辈探视、问礼。天井、后花园是家庭人员公用的游戏之所,这里相对显得自由、活泼,稍多变化。园林中的回廊曲径是家庭人员相互往来、交通之途,也是欣赏园林景致的地方,它就显得变化多端,摇曳多姿。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儒家的等级思想以及由礼仪体现出来的井然法度,也从园林中处处见出。私家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物为堂,它集中呈现出宗法的森严。园林中各色人等的身份与住房的方位、大小是相应的。

其二是人生价值本位。儒家重视人生的价值。它分两个方面:一是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一番重要贡献,其体现为做官。这一方面的价值,儒家叫“外王”;另一方面,儒家很重视个人的品德的修养,称之为“内圣”。儒家认为,修身与事功是统一的。修身是事功的基础。儒家是尚事功的,但未必任何一个儒家知识分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种种原因,不少儒家知识分子不得一售其志,只得退而养其身,园林则是他们暂时退隐修身的好地方。为了励志,园林的风物总是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怀。松、竹、梅、兰、菊等植物,由傲岸的假石构成的风景,还有各种励志的楹联匾额都体现儒家特有的清高。

虽然园林处处透出儒家的气息,但主流方面还是道家崇尚自然的意味。道家崇尚的“自然”有两个含义,一是自然而然,另一是自然界。就自然而然来说,它更多地体现在造园法则上,强调“虽是人作,宛自天成”。道家多为隐士,为了体现这种隐的意味,在园林中不仅有意制造“山中无所有,岭上多白云”的意境,而且还人为地制造田园风光,取东晋大隐士陶渊明躬耕田园的意象。此外,还多从道家或具道家意味的著作中创造出一些特殊的景点,如取庄子的“濠梁观鱼”典,无锡的寄畅园有知鱼槛,颐和园有知鱼桥,苏州留因有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事。从王羲之《兰亭集序》取意,北京紫禁城的宁寿宫和承德避暑山庄都有曲水流觞亭。

从整体来看,中国园林的文化精神是儒道释兼得,而重在“道”意。这个“道”意主要是道家的“自然之道”。从本质上看,园林是退隐的精神寄托物,尽管主人不一定是道家。从儒家的审美趣味来说,园林宜雅,雅而脱俗;从道家的审美趣味来说,园林宜清,清而出尘。两者结合,当得上“清雅”二字。“清雅”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品格。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将整个社会、国家当成一个家来治理,而礼是儒家用来治理社会、国家的一种制度。
B.中国园林通常具有浓郁的家庭意味,这与儒家文化的“和合性”这一重要特点有密切关系。
C.“内圣”“外王”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两个方面,前者与后者是统一的,两者同时实现。
D.中国园林文化精神兼具儒释道的意味,而以“道”意为重,体现为道家崇尚的“自然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从儒家、道家思想基本内涵的角度阐释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精神,纲举目张,解说具体。
B.文章在论说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时,区分了家庭文化本位与人生价值本位,条理明晰。
C.文章论述中国园林崇尚自然的特点,授引名句、实例等来佐证,这些论据确凿、典型,有较强的说服力。
D.文章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精神,采用逐层深入、正反对比的手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建筑格局与布置既体现儒家鲜明的等级思想与森严的礼仪法度,也彰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B.中国园林建造法则强调取法自然,这是受园林主人崇“道”好“隐”,渴望出世,回归自然的理想的影响。
C.中国园林往往栽植松、竹、梅、兰、菊等植物,这是园林主人因为仕途失意而借以自励的清高精神的寄托。
D.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品格是“清雅”,它融合了道家与儒家的审美趣味,前者重“雅”,后者尚“清”。
2022-10-0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二模(第二次教学质量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端午节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岁月,可谓历史悠久,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环境中,如何深入发掘端午文化,坚持守护端午传统,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题。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影响最为广泛的说法是发轫于纪念战国时期忧国忧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汉儒刘安称他志洁行廉,宋儒朱熹赞誉他仁至义尽”。千百年来,古人每年在五月初五这天纪念和感恩屈原,周而复始、从未间断,形成一系列民俗习惯,如包粽子、戴香包、赛龙舟等。这些民俗习惯皆能人人参与、实践和感悟,因而有助于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变成每个个体小生命的重要节点,凝聚成中华民族大生命的重要传统。

然而,时与世易,俗与世变。当今中国加速由传统农耕社会迈入现代工商社会,许多基于农耕生活形成的端午习俗日渐淡化甚至彻底消失。比如,在城镇里,人们或许还会吃粽子、戴香包,但很少有人再亲手包粽子、做香包,就连赛龙舟、祭屈原等最重要的纪念活动,也开始变得注重表演性甚至商业化。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发生碰撞,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外来节日文化竞争,端午节也不例外。比如,明天是端午节,后天则是由西方传来的父亲节。许多赶时髦、爱热闹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过带有异地域情调的父亲节,而不是最具本土风情的端午节。在古今断裂中西竞争多维文化生态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端午节作为一个旅游、休闲、娱乐以及购物的日子来过,甚至有人戏称端午小长假是屈原投江留给今人的福利——因为在四大法定传统节日之中,唯有端午节为纪念古代人物而设。进而言之,今天的人们虽仍在过端午节,但却越来越远离甚至是遗忘了端午节的真正精神及其文化传统。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端午节的尴尬境遇而过度焦虑,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所说:重建过去生活方式虽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传统依然是人们依恋的对象之一,也是生活和思索的出发点之一。有些端午传统习俗流失固然可惜,需要抢救,但更需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让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能更加现代化、人性化地与我们的生命发生紧密的联系,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就此而言,端午节仍然路上,而我们需要重新学过端午节。

(摘选自2018年5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由传统农耕社会加速向现代工商社会过渡,是端午习俗日渐淡化甚至彻底消失的内在原因。
B.在城镇里,已很少有人亲手包粽子、做香包,甚至连赛龙舟、祭屈原等活动也非常注重表演性甚至商业化。
C.世界多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外来节日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竞争,是造成端午节尴尬遭遇的外在因素。
D.与最具本土风情的端午节相比,许多赶时髦的年轻人,似乎更钟情于带有异域情调的“父亲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表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端午节所面临的尴尬遭遇。
B.关于端午节习俗,作者认为既应坚守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这种认识具有理性辩证色彩。
C.文中引用爱德华·希尔斯的话,论证了端午节习俗更需要适应现代生活的重要性。
D.文章从端午节的起源谈起,再到端午节的尴尬遭遇,最后提出解决办法,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端午节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可以看出,古人对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是推崇和颂扬的。
B.端午“小长假”是屈原留给今人“福利”的看法,是当前社会遗忘端午节真正精神和传统的集中表现。
C.因为传统依然是人们依恋的对象,是生活和思索的出发点,所以端午节的精神和传统不会走向消亡。
D.只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就能让端午节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更好地融入生活。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农耕文明催生了数以万计的乡村聚落。在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约束下,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这些保留至今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就是乡村遗产,也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因此,乡村遗产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包含了山体、水体、建筑、植被等有形的物质层面,也蕴含了哲学观、生产技术、生活智慧等无形的精神层面。

在遗产保护领域,价值认定是保护的前提。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通常被理解为历史、审美和科学价值。所以,对乡村遗产的认知与保护首先应以价值为导向。作为乡村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乡土建筑是乡土文明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其建筑形态和建筑装饰等更为多样复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中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乡村遗产视野下审视乡土建筑的价值时,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建筑自身的历史久远度,与重要事件、人物或文化的关联度,某一地域或民族建筑类型的代表性,或者艺术审美上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编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乡村遗产视野下的乡土建筑》)

材料二:

在乡村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中,应尝试在原生土壤中理解、尊重当地居民关于遗产的种种认知和实践行为,协助他们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保护道路。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的永泰庄寨与不同家族的迁徙繁衍有关。诸多家族搬迁到永泰后,开始建造居所。一些家族在营建过程中更注重安全性,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共有的聚居防御空间。由此可见,永泰庄寨正是“家文化”的社区凝聚力的外在表现。而面对部分庄寨倒塌损毁等现象,所采取的保护手段要重在通过现代的组织方式,强化庄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传承,增强当地居民对乡土的归属感和对乡村遗产保护的参与感。所以,对庄寨的修缮既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也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

另外,运用文化景观的方法和视角重新认知乡村遗产的价值,注重挖掘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土地利用模式、景观内涵和文化观念,是近年来乡村保护的一个重要突破。

对当地居民来说,乡村文化景观是他们悉心培育的结果,蕴含着他们在和自然共处中摸索出的生存智慧与相处模式。在西南地区的一些村落中,可以看到当地居民对各类自然要素的灵活运用,包括气候、土壤、水体、石材、动植物等,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石阡楼上村古建筑群等。与之互为表里的是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观念,这是他们所秉持的遗产观念,或者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保护乡村遗产,我们还需要将其放在城乡关系的视角下进行定位。明清时期,商业氛围有所改善,江南市镇经济发达,不少乡村集市朝着市镇方向发展。同样,在现代频繁的城乡往来中,乡村向城镇“破界”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比如位于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村,历史上诸葛村村民凭借水运条件,在勃兴的兰溪药业中脱颖而出。中药业、商业和农业的并行,塑造了诸葛村的文化面貌,使城乡间互动更加频繁。从其古建筑与村落格局可见,业态的更新与诸葛村乡村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后,诸葛村逐步走出了一条旅游利用、文物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融合之路。2018年,诸葛村带动400余位当地村民直接从事旅游业,年接待量达60余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突破亿元人民币。通过对家园的共同维护和旅游产业的开发,诸葛村的集体经济和社区凝聚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乡土文化的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乡村遗产价值转化,这在中国众多乡村遗产保护案例中是较为难得的。

(摘编自刘邵远、杜晓帆《乡村遗产:田野中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过发展的“外源型”和“内源型”的争论。最典型的是,联合国大会决定以60年代为“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并制定了《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采取“外源型”发展模式,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复制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仍然进步缓慢。到20世纪90年代,“内源型”发展模式逐渐成为联合国向国际社会推介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内源型”发展模式指的是“基于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方式”。“内源型”发展战略否定了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唯一性,否定了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

历史文化资源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物化形式与现实载体。在各个村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单是各个村落独特的文化资本,也是各个村落内源性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挖掘、有效利用乡村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乡村成百上千年积淀下来的“静态”历史文化遗产,转变成与乡村现代化进程有机嫁接起来的“活态遗产”和“动态遗产”,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编自李宇军《用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遗产是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改造周边自然环境形成的结果。
B.在对乡土建筑进行保护时,应在乡村遗产的视野下重点对其建筑本体的价值进行审视。
C.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灵活运用自然要素的智慧和敬畏、亲近自然的理念。
D.诸葛村成为乡村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其根源是发展了集体经济、提升了社区凝聚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注乡土建筑的本体价值,研究其背后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以价值为导向的乡村遗产保护理念。
B.永泰庄寨保护过程中强化当地居民对乡土的归属感和对乡村遗产保护的参与感,给如何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乡村遗产保护道路提供了思路。
C.“内源型”发展模式以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为基础,它不只注重发展经济,更注重发展社会文化。
D.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源性生产要素,使其由“静态遗产”转变为“动态遗产”,能够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3.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乡村过去留下的“老房旧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包袱,所以对此必须破旧立新,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
B.有必要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价值,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C.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所拥有的民族文化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D.传统村落孕育出的乡贤文化具有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作用,应使其再度成为农村靓丽的文化风景,促进乡村社会进步。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某地规划兴建一座古城,以重现历史繁华,改善旅游生态,提升城市形象。请你结合材料,对这一规划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