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洞悉宇宙,天眼已开

(1)2016年9月25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的日子。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中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2)FAST“藏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3)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差不多,通过抛物面把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4)这只大眼睛是由4450块反射面板拼在一起组成的。与普通的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说得再通俗一些,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是一口 a 大锅

(5)FAST的第二大创新,是为了让这口大锅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首先,这口大锅端起来架在一个周长1600米的环形圈梁上。离开地面的锅底上的每一块反射面板都被一根根钢索迁拉着,形成一张巨大的索网。在上万根钢索的牵拉下,这几千块反射板能够在锅底形成一个300米直径的瞬时抛物面,汇聚来自某一个方向的电磁波,就好像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向令它着迷的远方。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6)只有瞳孔可以转动还不够。光线射入眼睛,需要投射在视网膜上才能被最终处理成眼前的风景。天眼视网膜,就是由6根钢索吊在锅里的馈源舱。

(7)巨型天眼小小馈源舱重达30吨。所谓馈源,就是 b 所有从宇宙中接收到的信号的设备,馈源舱就是用来安放这些设备的地方。要想最大限度的接收大锅采集反射回来的信号,馈源舱就必须像传统的锅式天线一样处在焦点的位置上。这下问题就来了,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吧?天眼瞳孔是会转动的!4450片反射板可以在钢索的牵拉下根据观测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瞬时抛物面的朝向。相应的,“天眼”的“视网膜”也就必须得能跟着瞳孔一起动才行。否则?就是睁眼瞎喽。

(8)想让这个30吨重的大家伙动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看到照片里围在锅边的6座巨大的高塔了吗?他们是馈源支撑塔,高的有168米,最矮的也有128米。每座塔都有一根钢索拉住馈源舱的一个角,把它悬吊在锅里。收放这6根钢索,就能拉着馈源舱在锅里移动,满足收集信号的需要。

(9)收放自如的馈源舱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不论反射面如何变化,通过馈源支撑塔悬挂的轻型索拖动机构的牵拉和并联机器人的二次精调,馈源舱能够随着反射面的变化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准确无误的到达规定的位置。有多精确?30吨重的馈源舱,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

(10)随着天眼睁开,投入使用的FAST将首先进入调试﹣试运行观测阶段的工作。科学家们期望在未来的3﹣5年内能够通过试运行,让整套系统达到期望的观测精度与能力,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进而为人类获取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脉冲星、精准时钟、深空导航,甚至是地外文明探索等更多关于宇宙的新知。

(11)与科学家们同样兴奋的,还有平塘县距离FAST几公里之遥的克度镇。在为天眼选址的时候,这座始建于元朝的小镇上甚至还有人家连电都没有。这也正是天眼落户这里的原因之一﹣﹣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虽然不受天气的影响,但却对无线电干扰非常敏感。电视、电台、手机,所有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天眼的观测造成干扰。没有工业、人口稀少、甚至附近小镇连电都没通的大窝凼简直就是个完美的选择,在天眼周边设立5公里的电磁波宁静区简单可行。

(12)然而,今天的克度镇早没了当年的模样。小镇如今是通往平塘县天眼旅游区的必经之路。不大的小镇到处可以看到探索星空奥秘打造天文小镇的标语。沿路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天文宾馆,崭新的五星级酒店还为每间客房配备了天文望远镜。大家期待的,不仅仅是一睹天眼的风采,更想通过这只眼睛,去亲眼看看那些遥远的幻想与传说。虽然,这些与当初选址的 c 多少都有些背道而驰。

(13)对于FAST团队来说,建设落成其实才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用好这只巨大的天眼,看到渴望的风景,才是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a b c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名不虚传   汇入   初衷B.名副其实   汇聚   初衷
C.名不虚传   汇聚   想法D.名副其实   汇入   想法
2.对“FAST”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是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和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B.让“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远方,是为了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
C.能“收放自如”的馈源仓,不论反射面如何变化,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准确无误的到达规定的位置。
D.由6根钢索吊在“锅里”的馈源仓是“天眼”的“视网膜”。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B.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第⑧段开头中的“这个”是指“FAST”。
D.第⑨第⑫段中出现的词“小于”、“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2016年9月25日,“天眼”竣工,我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探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B.如今,克度镇是通往平塘县“天眼”旅游区的必经之路,沿途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天文宾馆”。
C.“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
D.天气不影响射电望远镜的观测,但是无线电数据的传输会对“天眼”的观测造成干扰。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游说B.说和C.话说D.学说
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
3.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为五言绝句。
C.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4.本文的体裁是(     
A.散文B.议论文C.记叙文D.说明文
5.划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偶
6.请根据释义从文中找出相关成语
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
借指居首位或第一名。(              )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              )
7.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有何作用?
8.本文倒数第三段主要描写了几个赏梅的情境?(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9.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白居易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纣死,武王皇,若天下之未定。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1.对划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B.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C.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D.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2.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皇帝。B.召:召见。C.乌:乌鸦。D.胥余:下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