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6 道试题
1 .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1.请分别概括第一、二则材料中孔子察人的方法。
2.有人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察人观与前两则材料中的察人观相悖,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2022-02-1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理解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2-02-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悉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室者。”(《论语·阳货》)

1.“称人之恶者”是指___________的人;“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___________的人。
2.近日,习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02-1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4 .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篇》)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

1.孔子认为,一个人说话若不合道义,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样的人____;古代的君子话不轻易说出口,他们以___为耻。
2.概括孔子和墨子言语观的相同点,对此,你是否同意?请简要陈述理由。
相同点:
你的观点:
2022-02-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阅读时不要把各章节割裂开,而要把《论语》当作整本书来读。请谈谈下面这两句共同体现出了怎样的主张,并举例说说这一主张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有何作用。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22-02-1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两则《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材料二: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注]①狷:性情耿介,不肯同流合污。②师: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③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2022-02-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言忠信,行笃,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子罕》)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之。”(《宪问》)


(1)请解释加点字“敬”和“犯”的含义。
(2)请翻译划线句子。
(3)“忠”是修己、待友、事君治民的重要原则。请根据材料概括“忠”的思想内涵,并选择其中一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②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③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④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1.解释第四则《论语》中的画线句子。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结合以上四则《论语》,简要概括如何成就君子人格。
2022-02-0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材料二: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

(《荀子·性恶》)

1.《论语》先进篇将孔子弟子分为“四科”,其中子路属于_______科,“暴虎冯河”比喻________
2.结合材料分析孔子与荀子关于“勇”的论述。
2022-02-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10 .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

材料三:

事君尽礼行忠,不正爵禄,不用则去而不议;其交友也,论身义行,不为苟戚,不同则疏而不诽,此正士之行也。事君苟进不道忠,交友苟合不道行,不任上则轻议,不笃于友则好诽,此邪人之行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1.第一则材料中,“礼”是儒家用以区别       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        
2.儒家认为“礼”亦是人际交往的法则。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为什么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022-02-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