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不启,不不发。举一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1)请解释“愤”“悱”“隅”。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这句话,有的版本理解为“学生不能举一反三,那就不用再教他了”,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023-01-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英译《论语》相应的原文内容准确翻译默写出来。
Confucius said:“If I have coarse grain to eat,cold water to drink,and my bended arm for a pillow,there is joy to be found in these things。Riches and honors acquired by unrighteous means are like floating clouds to me。”(The Analects)
(2)《论语》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比如“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的人性追寻(即追求人性的和谐完满)等,具有源头性的影响。请从下列《论语》中任选一则,结合其具体内容谈一谈上述相关的文化特质在其中的体现。

①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④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⑤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2023-01-0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1.对上面两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理解了《诗经》中诗句的道理:人有了好的品质,还要致力于更高的精神追求。
B.子夏探寻出《诗经》中诗句的言外之意:人要有美好的品质,礼是建立在美好品质之后的。
C.孔子认为子贡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联想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是举一反三。
D.孔子认为子夏从“绘事后素”联想到“礼后”是能由此及彼,是善于学习的表现。
2.从上面两则材料,我们能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教育观?
2023-01-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东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材料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材料三】季康子问败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思考: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孔子的为政理念。
2023-01-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论语·公冶长》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的学者译为(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有的学者译为老年人得到安顿,朋友间相互信任,年轻人得到关怀爱护


你认为哪一种译法更好?请结合儒家的思想比较这两种译法的不同,并谈谈你的观点。
2022-12-0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按照提示和要求答题。
许多成语源自《论语》,给人以丰富的教益。请将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语(四个字)概括出来。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_____________
2022-12-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几则《论语》中的语录,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为政》)

②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公冶长》)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④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先进》)


注释:【1】愈:胜。
1.因为对“与”的理解不同,文中画线句有两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请用“/”划出这两种断句,同时分别说明两种断句中“与”的含义,并解释全句的意思。
(1)断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词义:与(        
全句意思:_______________
(2)断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词义:与(        
全句意思:_______________
2.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概括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2-12-01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师大二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以下文字,概括说明这两则材料内涵的共性。

材料一: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材料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022-11-20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南洋模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②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以上三则语录,于形象的比喻中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请根据语录的相关内容加以概述。
2022-11-1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考题
10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里仁》)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


注释:【1】几:轻微,婉转。【2】劳:忧愁。
(1)请解释“不敬,何以别乎”与“民德归厚”。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选文中提到的“孝”包括几方面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