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弃甲兵而走                                   曳:拖着。
B.直不百步耳                                      直:只是,不过。
C.罟不入洿池                                   数:读作cù,数量多。
D.王无                                          罪:归罪,归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而已                 ②不入虎穴,得虎子
B.①斧斤时入山林                                   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C.①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②以其无礼
D.①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②朝济昔设版焉
3.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七十者帛食肉
C.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序八州而同列
4.与“是何异刺人而杀之”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默写出文中横线上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1.“社”“稷”二字的本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孔子和孟子在君臣关系上的观念有何不同?请根据材料评述。
2019-12-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11-12高二下·福建福州·期末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2015-06-02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期调研考试(一)语文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增加)少
C.填然之(代词,代“鼓”)D.弃甲(拖着)兵而走
2.下面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        春心莫共花争
B.弃甲曳而走               斩木为
C.五十步而后止人        固有一死,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亦走也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下列句中“于”作“比”讲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谨庠序之教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出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编成。《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B.荀子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故又称孙卿。春秋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C.贾谊的《过秦论》开中国史论的先河,在西汉一代政论中是压卷之作。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世称韩昌黎。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016-11-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大名县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