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皋陶[gāo yáo],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皋陶又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______的说法。
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 “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
2020-01-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孔于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万章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注】①接淅:捧着已经淘湿的米,指行色匆忙。
1.阅读前两则材料,用一个短语概括孔子的处世态度。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中的孔子言行及弟子评价,对孔子的处世之道作简要评析。
2019-07-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齐人燕,取之            伐:攻打
B.累其子弟                 系:捆缚,拘禁
C.诛其君而其民          吊:慰问,这里指对百姓安抚
D.今又地而不行仁政   倍:违背
2.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B.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C.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D.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②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020-11-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自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所以:用来……的。
B.察于人伦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自者不可与有言也             暴:暴发。
D.身而诚                            反:反省。
2.下列各句中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句读之不知
D.人马烧溺死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都有仁之发端、义之发端、礼之发端、智之发端,所以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并且可以扩展仁、义、礼、智的四种发端。
B.拥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发端不意味着人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关键是必须保存和扩充这四端。
C.人如果晓得扩大充实四种发端,就会像火那样由燃烧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那样由开始流出最终汇聚成大江大河。
D.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成熟的五谷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使它成熟的功夫,就是“扩而充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2018-04-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8课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6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王(齐宣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B.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C.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D.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妇人对丈夫的尊称;特指孔子;后世亦沿称老师为夫子 。这里用第一个意义。
B.“不敏”不明达,不敏捷。《国语·晋语二》:“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于死。”此处用作谦词。
C.“庠序”指古代的贵族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商朝曰庠,周朝曰序。
D.“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简言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这番话有美化士人贬低人民之意。
B.有恒产才有恒心,所以要先足衣食后治礼仪。这就是《管子·牧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道理。
C.文中提到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牲畜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
D.文章最后一段几乎与他在梁惠王那里所展示的一样。从中可以体会到孟子为救世济民而不辞辛劳,周游列国推行主张的积极入世的精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的题目。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教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记·曲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尧舜”是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舜将自己的首领位置传给尧。
C.“大伦”即伦常大道,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
D.《礼记•曲礼》:“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唯”和“诺”都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听到父亲叫,不等说“诺”就要起身。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
B.在景子看,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2)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2020-12-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足以妻子                       蓄:供养
B.明君民之产                       制:限制
C.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耽误
D.乐岁终身苦                           乐岁:丰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民从之也轻        ②鸡、豚、狗、彘
③然后从刑之            ④然后驱之善
A.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而”字也相同
B.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而”字不同
C.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而”字也不同
D.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而”字相同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在文章的这个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20-04-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9 . 翻译《寡人之于国也》中句子。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18-05-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9-10高二上·上海徐汇·期中
10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

海不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六十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则,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心不地则物不必载B.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C.有本者如是D.正善治,事善能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名成于前,德于后                 垂:流传
B.海不水,故能成其大             辞:辞谢
C.科而后进                              盈:注满
D.知者                                 乐:yào喜爱
3.下面对“舍”的一词多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       舍:房子B.退避三舍       舍:房屋
C.以道为舍       舍:归属D.不舍昼夜       舍:停留、止息
4.下列词类活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利:帮助,名词活用为动词
B.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圣:圣人的境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C.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耻:轻视,看不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形容词意动用法
5.下列句子的句式,分析认定不正确的是:(        
A.止,吾止也;进,吾往也。                    判断句
B.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定语后置句
C.何取于水也。                                     疑问代词作宾语,往往前置。
D.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宾语前置,虚词“之”是提宾标志。
6.翻译句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的惑叹会让人产生自然和社会方面的诸多联想。比如:
①自然: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
②社会:生命流逝_______________
2019-12-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