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刘向(约前77-前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 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材料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毋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范、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

材料三:

马周,博州荏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度敦。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A写B忠C诚D亲E附F于G朕H实I藉J此K人L共M康N时O政P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不肖”意思相同,都是指对父母不孝顺的人。
B.材料二中两个“而”都是连词,但用法不同,前者表示转折关系,后者表示并列关系。
C.材料三“遣使者四度敦趣”中的“趣”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的“趣”用法不同。
D.材料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中的“摄”表示代理官职,这说明马周深受重用。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荀子以“耀蝉”作比,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的道理。
B.针对齐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虽然远不是值得重视的行为,但并不妨害君主的霸业。
C.材料二中,孔子认为假如范氏、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也就不会灭亡了。
D.材料三中,唐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政事的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二十多件事情,这些事都合唐太宗的心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

(2)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

5.材料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
2024-03-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语文卷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王孙绁以报。

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王遂胡服。

赵造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非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谚曰:‘以书为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选自《战国策·赵策二》,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循法之功A不足B以高C世D法古之学E不足F以制G今H吾计决I子其勿反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指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跪拜礼,作为臣子的公子成见赵武灵王时当行稽首之礼。
B.两处加点的“中国”意思一致,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
C.“先君丑之”的“丑”为意动用法,与下文“忘鄗事之丑”的“丑”用法不相同。
D.“以书为御者”的“御”与古时“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意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对国情、人情的洞察准确透彻,知道推行胡服骑射一定会招来各类非议,但对国家有好处,事实也验证了他的想法。
B.甲文详写赵武灵王与公子成的对话,体现了赵武灵王的政治才能,展现了《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功用。
C.赵武灵王借用三王之例表明法令制度要因时制宜,一味效法古人的做法,就不能够管理好现在的国家,以此来驳斥赵造。
D.同是说服反对者,赵武灵王的方法不同。对叔父从国家往事说起,用词委婉,侧重动之以情;对来劝谏的臣子则晓之以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2)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
5.选文中赵武灵王施行胡服骑射之策展现其怎样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2024-03-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有。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盖起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着明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问孔篇》)

材料二:

子夏问仲尼曰:颜渊之为人也,何若?曰:回之信,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也,何若?曰:赐之敏,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也,何若?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也,何若?曰:师之庄,贤于丘也。于是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者何为事先生?曰:坐,吾语汝。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屈,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此四子者,丘不为也。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东郭子惠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隐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诗云:‘苑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莞苇淠淠。'言大者之旁,无所不容。

(节选自刘向《说苑·杂言》)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彼见A孔子B为师C圣人D传E道F必授G异才H故谓之殊。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指认为(古人)正确,“吾从而师之”的“师”表示把(他)当做老师,两者用法相同。
B.卒,通“猝”,指突然、匆忙,与《赤壁赋》“而卒莫消长也”的“卒”含义不同。
C.伐,指抵触、矛盾,与现代词语“口诛笔伐”和“党同伐异”中的“伐”词义相同。
D.避席,指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材料中指子夏因疑惑而虚心向孔子请教。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的评论家认为孔子是至贤之人,他的七十多位弟子的才华远远超过了当今的才士,对这种观点,王充表示怀疑甚至否定。
B.世人之所以推崇古代圣贤是因为他们缺乏质疑问难的精神,不敢向权威挑战,且听且从,具有盲从意味,这是王充不能苟同的。
C.子夏询问孔子对其他四位弟子的看法并请孔子进一步释疑,孔子的回答体现出较为典型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而又能各取其所长。
D.子贡面对东郭子惠的质疑,据理力争,认为孔子是因为不拒绝任何前来求学之人,才学识渊博、胸襟广阔,能做到了礼贤下士。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
(2)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5.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对古代圣贤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昭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王乃使应侯往见武安君,责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君前率数万众入楚,拔鄢、郢,焚其庙,至竟陵,楚人震恐,东徙而不敢西向。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与之战于伊阙,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此君之功,天下莫不闻。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虑弱是以寡人大发军人数倍于赵国之众,愿使君将,必欲灭之矣。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武安君曰: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故起得引兵深入,多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民,掠于郊野,以足军食。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以是之故能立功。今秦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振惧而灭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兵甲以益其强,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睹其利。又病,未能行。

(节选自《战国策·卷三十三》)

[注]①武安君:古代封号名,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文中指秦国名将白起。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赵卒之死A于长平者B已十七C八D其国虚弱E是F以寡人大发军G人H数倍于赵国之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至竟陵”中的“东”和“乘胜逐北”的“北”,用法不相同。
B.旋踵,文中指退缩,与“旋踵即逝”“义不旋踵”中的“旋踵”意思不同。
C.之属,文中指这一类人,与《过秦论》中“之徒”“之伦”意思相同。
D.列城,与前文的“国都”相对,指远离国都的城邑,具体指赵国边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校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战败,损失了许多士兵,因此秦昭王想派有显赫战绩的武安君出战,但武安君托言生病不能前去。
B.武安君曾率数万兵马击败楚国的百万雄兵,使楚国人害怕得只敢东迁不敢迎战,建立了卓绝功勋,秦昭王不解他如今为何不愿领兵伐赵。
C.武安君认为秦国能大败楚国,原因在于楚王骄恃自大,楚臣为争功相互嫉妒,且楚国士兵因为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军心涣散,没有斗志。
D.伊阙之战中,韩魏两军争利,不能同心协力,武安君因此能够设置迷惑敌人的军队攻打韩军,并出其不意攻打魏国,最终取得了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
(2)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
5.武安君认为此时不宜攻打赵国的原因是什么?
2024-03-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①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节选自《战国策·东周策一》)

材料二:

秦伐宜阳。楚王谓陈轸曰:“寡人闻韩侈巧士也,习诸侯事,能自免也。为其必免,吾欲先据之以加德焉。”陈轸对曰:“舍之,王勿据也。以韩侈之知,于此困矣。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猎者知其诈伪举罔而进之,麋因得矣。今诸侯明知此多诈,伪举罔而进者必众矣。舍之,王勿据也。韩侈之知,于此困矣。”楚王听之,宜阳果拔,陈轸先知之也。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三》)

材料三:

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将有尉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挫我于内,而公仲以韩穷我于外,是无伐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公仲:韩国相国,又称公仲侈、韩公仲。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因A还走B而冒C人D至数E猎者F知G其H诈I伪J举K罔L而进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羁,文中指寄居在外,与《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的“羁”意思不同。
B.殆,文中指大概,与《六国论》中“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的“殆”意思相同。
C.三鼓,文中指击三次鼓,与《曹刿论战》中“齐人三鼓”的“三鼓”意思相同。
D.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后来城郭多指城邑和城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东周国君认为宜阳内有英勇的士兵、充足的粮草,外有依山扎寨相机援救的楚军,秦国一定会无功而返。
B.秦韩宜阳之战,楚王意欲先为韩据守宜阳以施恩于韩,陈轸却劝说楚王放弃这一打算,事实证明了陈轸的先知。
C.赵累劝说楚国大将景翠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恰当时机出兵宜阳,既令秦国害怕,又得韩国感激,最终从两国获利。
D.甘茂作为宜阳之役的秦军主帅,面对困境,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拿出自己的钱财加在公家的赏金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
(2)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挫我于内,而公仲以韩穷我于外。
5.如果事件还没有发展到“明日鼓之,宜阳拔”的时候,韩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请阐明理由或给出合理化建议。
2024-03-2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王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乃召昌国君乐间而问曰:何如?对曰: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王曰:吾以倍攻之,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遂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乐间入赵。

燕王以书且谢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竭其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望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天下莫不闻,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谚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以故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也;教人之者,仁者之道也。世有掩寡人之邪、救寡人之过,非君恶所望之?昔者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柳下惠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柳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今寡人之罪,国人未知,而议寡人者遍天下。语曰:‘论不循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绝,知不简功。’弃大功者,辍也;绝厚利者,怨也。辍而弃之,怨而累之,宜在远者,不望之乎君也。今以寡人无罪,君岂怨之乎愿君捐怨追唯先王复以教寡人乐间怨不用其计,卒留赵不报。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A岂怨B之乎C愿君D捐怨E追唯F先王G复以教H寡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通“返”,返回,与《归园田居(其一)》“复得返自然”中的“返”意思相同。
B.“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与《师说》“不拘于时”两句中“于”的意思相同。
C.“救人之过者”与《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两句中“过”的意思相同。
D.“轻绝厚利者”与《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两句中“轻”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间用三个“不可”回绝燕王,认为燕国不能与赵国开战,而群臣却认为可以攻打赵国。
B.燕王写信给乐间道歉,并传达了希望他回国的想法,但乐间回信表示要继续留在赵国。
C.燕王引用“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委婉赞扬乐间是仁者、智者,希望他继续为自己效命。
D.在鲁国做官的柳下惠多次被撤职却不离开鲁国,燕王想要乐间效仿柳下惠不离开燕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2)辍而弃之,怨而累之,宜在远者,不望之乎君也。
5.请简要概括燕王的形象特征。
2024-03-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宓子贱为单父宰,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禄少,粥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禄虽少,粥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

(节选自《说苑·政理》)


【注】①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②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③阳桥:一种白色的鱼。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B.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C.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D.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兄事者五人”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两句中“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B.“过于阳昼”与“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
C.冠盖,泛指古代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文中指在大道上迎接宓子贱的官吏很多。
D.君子,指人格高尚的人,广见于先秦典籍,历代儒客文人以君子之道自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宓子贱治理单父教导人们恪守孝道、敬爱兄长、互相学习,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使平民亲附,但孔子认为这还不够。
B.宓子贱在去单父上任之前拜访阳昼,阳昼将自己钓鱼的两点感悟送给宓子贱,启示宓子贱为官要善于识人、用人。
C.宓子贱对在大道上来往不断地迎接他的官员避之不及,等到了单父,他却亲自请来德高望重的老者贤人,并与他们共同治理单父。
D.同时为官,孔蔑认为自己有三失,宓子贱却认为自己有三得,在了解到孔蔑和宓子贱做官以来的不同得失后,孔子夸赞了宓子贱的君子品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
(2)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
5.孔蔑与宓子贱在对公务与学习之间关系的认识上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说明。
2024-03-1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卷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朋谓韩王曰:“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儆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弊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弊邑将以楚殉韩。”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韩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兵为秦禽,智为楚笑,过听于陈轸,失计于韩朋也。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二:

韩君弗听。公仲怒而归,十日不朝。宜阳益急,韩君令使者趣卒于楚冠盖相望而卒无至者宜阳果拔为诸侯笑。故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者,则国削之患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韩君令使者A趣B卒C于楚D冠盖相望E而卒F无至者G宜阳果拔H为诸侯笑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指结交、交好,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中的“与”词义不相同。
B.名都,意即著名城邑,往往指大城市,与《过秦论》“隳名城,杀豪杰”一句中“名城”的意思相同。
C.“重其币”中“币”泛指车马皮帛玉器等礼物,与《屈原列传》中“厚币委质”的“币”意义不同。
D.“韩必德王也”中的“德”是感激、感恩之意,与成语“歌功颂德”中的 “德”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韩两国交战,韩国告急,公仲为韩王分析形势后出谋划策,提出向秦割地求和并联合伐楚的主张,以化解韩国危机。
B.陈轸则从利楚的角度,指出秦想要伐楚已久,现在又得韩国相助,楚已危极,他建议采取多种手段,来瓦解秦韩联盟。
C.楚王在国内实行戒严,挑选军队前往援救韩国,还派遣使者告知韩王,希望韩国放心大胆抵抗秦国,楚将与韩共存亡。
D.陈轸之策为公仲所识破, 公仲反对韩王与楚交好而绝和于秦,认为秦国之患是实,楚国之援是虚,且楚韩向来无交情。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
(2)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
5.对于“韩氏大败”的原因,《战国策》与《韩非子》的分析并不相同,请分别阐释。
2024-03-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景公燕赏于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公不说。晏子见,公谓晏子曰: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利之,恶人则能疏之。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

晏子曰: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赏谗谀之民而令吏必从则是使君失其道臣失其守也。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平,百姓和集。及其衰也,行安简易,身安逸乐,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已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离散百姓,危覆社稷。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公曰: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国内之禄,所收者三也。

(摘编自《晏子春秋·内篇》)

材料二:

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寡人欲从夫子而善齐国之政。对曰:婴闻之,国具官而后政可善。景公作色曰:齐国虽小,则何为不具官乎?对曰:此非臣之所复也。昔先君桓公,身体堕懈,辞会不给,则隰朋侍;左右多过,刑罚不中,则弦章侍;居处肆纵,左右慑畏,则东郭牙侍;田野不修,人民不安,则宁戚侍;军吏怠,戎士偷,则王子成父侍;德义不中,信行衰微,则管子侍;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顿;是故诸侯朝其德而天子致其胙。今君之失多矣,未有一士以者也,故曰未具。景公曰:善。吾闻高缭与夫子,寡人请见之。晏子曰:臣闻为地战者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若高缭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进仕之臣也。何足以补君!

(摘编自刘向《说苑·君道》)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君赏B谗谀之民C而令吏D必从E则是使君F失其道G臣失H其守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国都或京城,与《六国论》中“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的“国”意义不相同。
B.治,治理、整治,与《大学之道》中“欲治其国者”的“治”的意义完全相同。
C.闻,让知道,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臣闻求木之长者”的“闻”意义不相同。
D.游,交际、交往,与《归去来兮辞》中“请息交以绝游”的“游”的意义相同。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景公多次下令把优厚俸禄赏赐给自己喜欢的人,可是职计官不听从命令;当他发怒要免除职计官职时,臣下士师又不听从命令。
B.齐景公在晏子朝见时向他抱怨臣子们不听话,晏子却直言不讳地指出他赏赐不当,并深刻阐述了君主爱恶关系到社稷安危的道理。
C.齐景公向晏子请教改善政治的方法,晏子说前提是配备好应有的官员,并指出齐景公犯错很多却无人进谏,应该是身边缺乏诤臣。
D.齐景公听到先君齐桓公得到诸多贤臣辅佐的故事,马上要求晏子引见高缭,晏子先客观介绍高缭优点,后指出他不适合辅佐君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
(2)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进仕之臣也。
5.晏子治国理政有哪些重要思想?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2024-03-1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曰:不能甘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庭,七日七夜,哭不绝声,遂以存楚。不甘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缊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饱,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恬贫穷,安能行此?比干将死而谏逾忠,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而志逾彰。不轻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诗》曰:彼其之子,硕大且笃。非良笃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

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尾生杀身以作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也。《诗》云:我心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节选自《说苑·立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B.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C.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D.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士之耻也”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中的“耻”字含义相同。
B.“举信而士不与焉”与“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中的“信”字含义不同。
C.“大圣之操也”与“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的“操”字含义不同。
D.“我心匪石”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中的“匪”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认为,一个人只有甘于辛勤劳苦,安于贫穷困乏,看轻死亡,才能实行仁义,申包胥、曾子、比干等就是这样的人。
B.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用牺牲生命来表明自身的廉洁,他们不是不爱惜生命,而是认为正义不树立,名声不显著,是士人的耻辱。
C.古代士人修身厉行、厌恶富贵、乐于贫贱,甘愿为正义赴死,他们追求的是传名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其气节操守令人钦佩。
D.曾子坚持不接受鲁国国君的赏赐,认为接受赏赐,自己便会因此惧怕国君,孔子听闻这件事后,称赞曾子能保全气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
(2)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5.曾子、伯夷、叔齐等人皆能“不失己”,故能“全其节”。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不失己”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请简要例举。
2024-03-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G7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