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白(701-76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堂:古代对父母的敬称B.会须:应当
C.钟鼓馔玉:代指富贵生活D.将出:牵出,拿出
2.全诗大起大落,由悲转乐,由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于“万古愁”。请你结合诗句分析“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2023-10-19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挥手:指弹琴。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这位琴师怀抱名琴“绿绮”从峨眉山下来,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B.颔联描写蜀僧弹琴,“为我”二字写出了弹者与听者的友情,此联描写了万壑松涛之声,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弹琴者高超的演奏技巧。
C.颈联运用了两个典故,“流水”一典写的是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伯牙乃许为知音。“霜钟”取自“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D.尾联两句写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翠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这是以感觉时间过得快来表现听者沉浸于琴声达到入神的状态,衬托出弹者技艺高超。
2.结合诗歌内容,请你谈谈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朱凤行

杜甫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

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

下愍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注释:李邕,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李白游渝州时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李白临别即赠《上李邕》,以抒心志。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两句意为世人见我没什么特别之处,听到我大言不惭都冷笑。
B.“宣父”两句意为孔子尚觉后生可畏,您李邕不可轻视我年少。
C.“君不”两句写朱凤立于高高的衡山巅,因为冻饿而嗷嗷哀号。
D.“下愍”两句写朱凤怜悯百鸟身处罗网,尤其同情最小的黄雀。
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鹏”两句虚实结合,融情于景,营造了一种阔大高远的氛围。
B.“假令”两句极尽夸张,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迈奔放的风格。
C.“侧身”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朱凤形象,生动具体,有感染力。
D.“愿分”两句用鸱枭怒号来衬托朱凤的精神,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3.同样写鸟,李白与杜甫分别借“大鹏”“凤鸟”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其三十三)

李白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凌随海运,烜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古风(其四十二)

李白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喷”两句描绘了北溟巨鱼喷水吞川的磅礴气势。
B.“凭凌”两句写大鹏在海动之时,乘风而起,声势浩大。
C.“摇裔”两句写白鸥身姿摇曳,盘旋鸣叫于江流之上。
D.“宜与”两句写海鸥不愿与海客狎戏,只愿与白鹤为伍。
2.这两首《古风》都借物抒怀,但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1】,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2】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注释:【1】流霞:美酒名。【2】落帽:用的是东晋孟嘉登龙山,风吹帽落的典故,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天高气爽、山明水绿的绚丽秋景,令人赏心悦目。
B.“携”“酌”“搴”“泛”生动地写出诗人洒脱畅饮、采花赏菊的情景。
C.第七八句写诗人独自登高,面对美景强颜欢笑,抒发了孤独无奈之情。
D.诗尾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歌声收束全篇,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2.下列诗句中“水”的意象,与“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中的“水”意蕴不同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这首诗写诗人重阳节登高的所见所感,请结合诗句内容,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镇西将军谢尚。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邀请他彻夜长谈,从此袁宏名声大振。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的诗意明朗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2.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022-11-03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师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寄东鲁二稚子(1)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和他们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诗仙李白作为父亲这一角色的现实情思。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因南风吹来引发对故乡酒楼的思念,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3.诗歌注重通过意象表情达意。试从以上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说说诗人借助怎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2-10-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三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古风(其三十三)

李白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凌随海运,烜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古风(其四十二)

李白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1),岂伊云鹤俦(2)

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注释】(1)亲密,亲近。(2)伴侣。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喷”两句描绘了北溟巨鱼喷水吞川的磅礴气势。
B.“凭凌”两句写大鹏在海动之时,乘风而起,声势浩大。
C.“摇裔”两句写白鸥身姿摇曳,盘旋鸣叫于江流之上。
D.“宜与”两句写海鸥不愿与海客狎戏,只愿与白鹤为伍。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溟”等句化用了《庄子·逍遥游》的“鲲鹏”典故。
B.“寄影”句融情于景,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
C.两首诗想象丰富,都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两首诗语言自然,体现了李白诗歌飘逸浪漫的诗风。
9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古风(其一)

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注:①《古风(其一)》是李白复古诗学的总纲领,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论诗诗。②大雅、王风:泛指以《诗经》为代表的正声。“吾衰”句:传说古代天子命太师搜集诗歌,献给天子,以观民风。此句谓孔子衰老,还有谁能编集“大雅”这样的诗歌向天子陈述?③扬马;汉代辞赋家扬雄、司马相如。④宪章:诗歌的法度。⑤休明:政治清明。⑥旻:天空。⑦删述:指孔子删诗和述而不作。⑧获麟:《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传说当时孔子正在修订《春秋》,他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不是好兆,至此搁笔不复述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肯定了《诗经》对现实的关注,他认为直至唐代以前,雅正之声渐趋衰微。
B.李白指出扬马辞赋带来的变化仍不足,批评了建安后诗歌创作绮丽浮华的风气。
C.李白认为正是杰出的文人们对复古的追求,造就了唐代政治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D.李白自比孔子,希望达到同样彪炳千秋的成就,体现出他在文学领域的使命感。
2.下列诗文创作理念,与李白的主张不符的一项是(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汉书·艺文志》)
B.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C.《诗》可以群,可以怨(锺嵘《诗品序》)
D.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3.朱熹认为:李太白诗不专是豪放,如首篇“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中“和缓”的理解,并结合诗句作简要阐释。
10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独不见

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注】①莎鸡:虫名,俗称纺织娘。②寒棕:谓织布梭。一说“寒梭”。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写“白马”“三丈雪”,是以实景来烘托戍边英雄和戍边环境的特点。
B.诗中借蕙草衰败、莎鸡鸣叫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突出彼此不见时间之久。
C.诗中用“风摧寒棕”“月入霜闺”,反映出闺中女子内心沉重的伤悲之情。
D.诗中“流泪空自知”与“塞上长城空自许”句中的“空”含意大体相同。
2.诗中写到“种桃”的经历与感受,这传递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2022-07-10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