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贺(790-81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感受,“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悲”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指写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2022-02-26更新 | 250次组卷 | 11卷引用:考点31 诗歌鉴赏综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致酒行

李贺①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②。

主父③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④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⑤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①元和初年,李贺因其父名曰“晋肃”的避讳而被剥夺了科举考试资格,诗人在离开长安的回乡途中创作了这首诗歌。②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③主父:《汉书》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④马周:据《旧唐书》载,马周投宿新丰时被旅店主人轻视对待,仍悠然独酌,后至长安当了中郎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马周代常何条陈二十余事,皆合太宗心意,后被授监察御史。⑤迷魂:宋玉曾作《招魂》招屈原之魂,此处指执迷不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零落栖迟”与“一杯酒”相连,以酒解愁之意。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的情怀。
B.本诗构思别致,采用主客对答形式。前四句写主人敬酒,关心客人飘零在外,祝愿他早日归家,以免家人思念。后面的内容是客人的回答。
C.“马周”句使用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投宿新丰的典故,马周当时处境狼狈,这从“天荒地老无人识”的夸张表达中可推知。
D.“空将”句引用了马周后来代写条陈,令太宗大悦而被破格提拔的典故,言外之意是:政治出路不只一途,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岂足悲观!
2.赏析“雄鸡一声天下白”并分析其作用。
2022-02-0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弟

李贺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中,“今夕酒”与“去时书”对举,通过特定形象委婉抒情,悲喜交加之情溢于言表。
B.“人间底事无”以反问强调人世间充满不公平,直指时弊,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的情怀。
C.尾联以赌博为喻,回答弟弟的问话,表现诗人虽科场失利,但依然豪迈洒脱,自信豁达。
D.整首诗用家常之语,与弟弟倾心交谈。前四句叙说归家后心情,后四句抒发人生感慨。
2.我校语文研讨小组在分享会上评价此诗“如老人语”,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022-01-04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箨落:笋壳落掉。②长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看母笋是龙材”属于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言鸟栖竹枝之景映人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2.竹是诗歌常见意象,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
2021-07-06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21 诗歌鉴赏之赏析形象-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昌谷:李贺家乡福昌县(今河南省宜阳县),这一组诗为诗人任奉礼郎以病辞归昌谷时所作。②箨(tuò)落;笋壳落掉。③长竿:新竹。④母笋:大笋。⑤龙材:成龙之材,比喻不平凡之材的⑥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箨落长竿削玉开”借物咏志,新笋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晶莹如玉,茁壮挺拔,是诗人理想化的形象。
B.“更容一夜抽千尺”,“更容”为“假如容许”之意,表现新笋不甘埋没于园泥,要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暗喻诗人未泯雄心壮志。
C.“茂陵归卧叹清贫”化用典故,诗人以因病免官、归卧茂陵的司马相如自况,慨叹自己家居昌谷时的失意苦闷、贫困潦倒的生活。
D.“鸟重一枝入酒尊”,诗人发挥想象,言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却映入酒樽之中,表现了自己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境。
2.请简要赏析两首诗中“长竿”(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罗浮山父与葛

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注:①罗浮山,山名;与葛:织葛布。②博罗老仙,即罗浮山人,因罗浮山在博罗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善用修辞,生动新奇。“江雨”比喻织葛的经线光丽纤长,“兰台风”,以人的感觉写出了葛布的疏薄凉爽。
B.颔联山人不时走出洞来,把织成的葛布拿给前来求取的人;鬼工都为之啼哭,从侧面烘托出山人织技的巧妙高超。
C.尾联与首联呼应,“湘中一尺天”指的是犹如湘水碧波一般柔软光洁的葛布,面对如此精细光滑的葛布,吴娥也不忍下手裁剪。
D.这首诗一开始写山人织葛的精妙,结尾却吴娥裁葛的难舍,将罗浮山人与吴娥作对比,突出了葛布的精美绝伦。
2.结合全诗赏析颈联的妙处。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歌续短歌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注】①本诗写于李贺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压之后。②秦王:指唐宪宗。李贺在世时,宪宗有一定作为。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予希望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化用乐府诗题,用语新颖奇特,体现李贺诗歌长于炼字的特点。
B.五、六句写内热之因,百姓忍饥挨饿,自己不能面陈“秦王”,只能借酒浇愁。
C.七、八句写夏日之景,草木葱茏,自己却倍感凄凉,乐景写哀情,意味深长。
D.本诗感情深沉,一唱三叹,反复渲染,抒发了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之情。
2.前人评李贺诗“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请结合“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二句谈谈你的理解。
2021-04-12更新 | 672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长郡十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山田中行

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⑴,塘水漻漻虫啧啧⑵。

云根⑶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⑷。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注释】(1)秋风白:古人以白色象征秋天。秋风又称素风,素的意思是白。(2)漻漻:水清而深。啧啧:虫鸣声。(3)云根:云雾升起之处。苔藓:青苔。(4)冷红:秋寒时节开的花。泣露:露珠凝聚,有如泪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借用古代民间歌谣形式,在诗歌的开头三句运用了“三、三、七”的句法,长句连用两个迭音词,使得诗歌富有节奏感。
B.四、五句描写了山中的苔藓和花,山间云绕雾漫,似有轻纱笼罩;六、七句描绘了秋天稻子成熟的特点和萤火虫在田埂低飞的热闹情景。
C.诗歌的最后两句,展示了幽冷凄清甚至有点阴森可怖的境界,如“鬼灯如漆”令人毛骨悚然,不过,“点松花”三字又带有生命的光彩。
D.诗人用富于变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田野图,它明丽、清新、幽冷,使人爱恋,却又叫人忧伤,突出地显示了李贺诗歌独特风格和意境。
2.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园•其六

(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读书

(宋)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前两句描述寂寥的书斋生活,寻章摘句,苦吟不休,至晓月当帘,还没有歇息。
B.辛诗前两句叙写闲来仔细研读古人著作,古书所认定的是非得失,让自己不再迷茫。
C.“玉弓”一词,明喻晓月,暗点兵象,为“辽海”二句伏线,可见诗人文心之细。
D.“摩腹”,摸揉着肚子,形象夸张地写出了古人古书让诗人无法忍受不能认同的情形。
2.李诗“哭”,辛诗“笑”,实则皆为诗人自嘲,请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①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兔和蟾。②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③黄尘清水,有沧海桑田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诗人梦游上天,阴冷雨寒,仿佛在为月宫的兔和蟾悲泣;忽然云开月出,明亮起来。
B.四至六句诗人想象飞人月宫后同仙女谈话,人间沧海桑田,变化很快,感觉“千年如走马”。
C.七、八句诗人遥望人间,感觉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东海如同被打翻了的一杯水。
D.诗人先通过描写天上仙境来表情达意;进而俯视人间,寄寓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2.李贺的诗歌具有变幻奇谲的特色,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