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满庭芳·晓色云开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____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注】①金榼:金制的盛酒具。②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指饮酒之地。③分别源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和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校图书馆藏书画线处有脱漏,根据词意与风格,最适合填入的字是 (       
A.蹴B.踏C.践D.蹑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作品原意的一项是 (       
A.本词以长调抒写柔情,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情意绵邈。
B.“舞困”句写串串榆荚犹如酣舞已久、慵自举袂的少女。
C.“多情”两字一顿,蕴含着对往昔行乐情事的留恋与追忆。
D.“疏烟淡日”与起首“晓色云开”相照应,色调自然一致。
3.请结上下阕内容,赏析画线句。
2024-04-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___________

(宋)秦观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乙】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1096年,秦观被贬郴州;1098年,又被贬至离家更远的横州。据地方志记载,一位老书生邀请他来家中做客,第二天词人创作了这首词。②瘴雨:南方还有瘴气的雨。③社瓮:社日祭祀土地神用的酒瓮。④瘿瓢:以瘿木做成的酒瓢。

1.请为甲词补上合适的词牌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B.念奴娇C.醉乡春D.声声慢
2.对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首两句写清晨梦醒,“窗晓”表明词人看到明媚的春光。
B.第三句“瘴雨”双关,暗寓处境,并以“海棠”体现词人心境。
C.下片用倒叙,写老先生用酿好的社酒邀请作者同饮,尽兴畅快。
D.全词以梦醒的愉悦起笔,以赏花共饮后的沉醉收笔,末句点睛。
3.甲乙两首词中,词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2024-04-0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宋)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注】:殢酒(tì):病酒,为酒所困。此为以酒浇愁之意。作者《梦扬州》词云:“滞酒困花,十载因谁淹留。”

1.根据本词词义,可填入方框处的词是(     
A.伤怀B.相知C.多情D.无何
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融情入景,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在层层铺叙、描写中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
B.“增怅望”一句紧密顺承上阕,直接地表达出作者遭到贬谪后的生活历程和情绪。
C.“谩道愁须殢酒”一句是久经苦难的词人的肺腑之言,中间蕴蓄着词人的无限辛酸。
D.从词人发问的语气可以看出,词人无心赏花,也无心把酒,源自作者的愁绪无法排解。
3.本词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划线句具体内容,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2023-07-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日三首

(宋)秦观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荪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注释】①邗沟:即邗江。   ②月团:茶饼名。渝:烹茶或泡茶。花瓷;茶碗。   ③楚词:即《楚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领起,未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首诗都是写秋天时节,都是写夜晚情景,而且地点也都是在家里。
D.两首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
2.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满庭芳·晓色云开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___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1,花困蓬瀛2.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注:(1)金榼:金制的盛酒具 (2)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指饮酒之地。

1.校图书馆藏书划线处有脱漏,根据词意与风格,最适合填入的字是(     
A.蹴B.踏C.践D.蹑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作品原意的一项是(     
A.本词以长调抒写柔情,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情意绵邈。
B.“舞困”句写串串榆荚犹如酣舞已久、慵自举袂的少女。
C.“多情”两字一顿,蕴含着对往昔行乐情事的留恋与追忆。
D.“疏烟淡日”与起首“晓色云开”相照应,色调自然一致。
3.本词情感含蓄曲折,请结合上下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2023-05-2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

【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从格律看,这首词的词牌应该是(     
A.念奴娇B.雨霖铃C.永遇乐D.江城子
2.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中的“弄”字化静为动,营造出春风微拂、万千柔条款款起舞、婀娜多姿之景。
B.上片通过叙写故地重游,忆昔日“碧野朱桥”同游之乐,反衬今日形单影只的悲伤。
C.下片写词人暮春时登楼远眺,见柳絮飞坠,落花飘零,倍增壮志难酬、人生易葬之感。
D.本词善用比兴,上片主要叙事,却以咏柳起兴,下片主要抒情,文情流畅而意味无穷。
3.自选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2023-03-0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西池:作者与诸同僚聚会之地。②鹓鹭同飞盖:指作者和同僚一同乘坐着车辆飞驰于大道。
                                                                        千秋岁
                                                                        宋·黄庭坚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注]①这是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时,追和秦观遗作《千秋岁》的作品。②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③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④虎观英游:虎观,泛指宫廷中讲学处。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1.以下哪首词的风格与秦词完全一致(     
A.《声声慢》B.《念奴娇·过洞庭》
C.《桂枝香·金陵怀古》D.《念奴娇·赤壁怀古》
2.以下关于两首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花影乱”写出了花落之景凌乱凋敝,表达内心的惆怅。
B.秦词表达出沉痛悲苦之情绪。
C.“人不见”“人已去”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相聚分别后的孤独。
D.第二首词是黄庭坚追随秦观,聚会相和的词作。
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少游词寄慨身世,闲情有情思。”又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有人认为下面一首黄词追和之作稍逊于秦词,结合两首词,谈谈你的看法。
2022-11-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各题。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宋·黄庭坚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


[注]①西池:作者与诸同僚聚会之地。②鹓鹭同飞盖:指作者和同僚一同乘坐着车辆飞驰于大道。③这是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时,追和秦观遗作《千秋岁》的作品。④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⑤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⑥虎观英游:虎观,泛指宫廷中讲学处。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1.根据两首词字数的多少,可以判断这两首词都是(     
A.长调B.中调C.小令D.双调
2.以下关于语言风格的评价对两首词都适合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B.沉痛悲苦C.慷慨激昂D.质朴苍劲
3.结合秦词末句“飞红万点愁如海”和黄词末句“波涛万贯珠沈海”,比较两首词的情感异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②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
1.下列对本作品体裁的称呼,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子词B.长短句C.乐府D.散曲
2.对这首宋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初春的景色,显得鲜明生动。
B.“花影乱,莺声碎”描摹百花齐放的春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携手处,今谁在”照应“人不见”、“空相对”,突出作者与恋人不得相见的伤感。
D.全篇语言哀婉幽怨,感情细腻,韵味悠远
3.“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词牌)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本词词牌为_________;按风格本词可以归入________词。
2.以下对本词的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牛郎织女传说歌咏七夕和“乞巧”主题。
B.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C.以乐景写哀,也以哀景写乐,都先哀后乐。
D.“似水”照应“银汉”, 即景设喻写闺怨。
3.本词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请选择两种,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0-09-0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