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六子·倚危亭

秦观(宋)

倚危亭、恨如芳草①,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②公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③,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①恨如芳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②袂(mèi)红:红袖,指女子,情人。③娉(pīng)婷:美貌,指美人。
1.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景起,出笔突兀。“恨如芳草”两句,兼有写景与比喻两意,意象很美,思巧语也巧。
B.“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是虚写,“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实写。
C.下片无端怨天,看似无理,实则有情,而且正是作者那种不能自制的痴呆之情。
D.本词是一首离别相思之情的词,语言清新自然,情辞相称,精工而无斧凿之痕。
2.这首词的意境蕴藉含蓄,情致悠长,耐人寻味。词的下片创设了三个情景体现这一点,请简要赏析。
2021-07-20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语文试题

2 .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鹤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1.下列对本课《鹊桥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几句写出了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对男女主人公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C.本词的内容是歌咏牛郎、织女的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D.这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2.《鹊桥仙》这首词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②碧桃,又名千叶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诗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和无奈之情。
D.本诗为一首咏物诗,仕途不顺的诗人以碧桃自喻,从中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2.“乱山深处水漂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鹓(yuā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飘零”两句,写远谪索居,形体瘦损,不再有以往对酒当歌之情,转折有致,从中可知此时词人内心的哀怨。
B.“碧云暮合空相对”说明词人所待之人(事)迟迟不来。这所待之人(事)既可指女子,又可以理解成君主的赏识。
C.“春去也”两句,由眼前想到今后。“飞红万点”是春归的自然写照,“愁如海”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以虚入实,既有惜春之情,又有对前途的无望。
D.此词由春景春情引发,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以景结情,蕴藉含蓄,感人肺腑,集中抒发了贬徙之痛,飘零之苦。
2.请简要描述本词开头四句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2019-06-2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此词当作于词人坐党籍屡遭贬谪的晚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首两句从总体上写出了词人夜宿驿舍的气氛和感受。“遥夜”即长夜,不仅讲出是夜深,而且表现出一种客舍之夜漫长难度的情味。
B.“梦破鼠窥灯”中的“窥”字得神,一方面表现了老鼠偷油时那种胆小警惕的神态,一方面也表现了驿舍的环境气氛和词人的主观心境。
C.“门外马嘶人起”,结得余意不尽。一夜的清净冷寂,到此方显示出暖意和生气。这意味着词人即将踏上充满希望、前途光明的旅程。
D.这首词很短,却十分精练生动地勾出了一个完整的时间流程,由沉沉遥夜,到梦破难眠,再到马嘶人起,而在这流程中自然地展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2.冯煦称:“少游之词,词心也。”(《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词心”?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如梦令春景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诗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②红溜:形容花朵娇红。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④《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D.“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诗人借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E.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鸡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