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甘肃 高一 期中 2023-05-16 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就是考察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后,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影响和传播。

是否具有跨文化性,是确定跨文化研究对象和衡量其价值的标尺。那些在中外戏剧史上产生了特殊跨文化影响力的经典,是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对象。戏剧跨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个复杂且充满隐微细节的案例,只要涉及语言、国别、文化、文明、媒介等界线的跨越,具有跨文化、跨国族、跨地域的特点,就可进入比较视域的戏剧研究空间。

在中外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最具有文化交互属性、传播效果的戏剧经典,往往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经过剧本翻译或域外舞台表演成为跨文化戏剧史上的高光时刻,产生了广泛的国际传播效应。《赵氏孤儿》不仅是18世纪在欧洲被译、编、演,广为流传的中国戏剧,而且开启了中西戏剧近三百年的交流史。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智能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等深刻改变着21世纪人们的生存方式,也给戏剧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

第一,戏剧舞台层面,早期的多媒体技术将舞台、布景、音效、灯光、影像等不同形式灵活切换和组合,极大丰富了舞台的视、听觉元素。21世纪数字技术的渗透对舞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人工智能植入与应用剧场后,人机互动的舞台创造力和表现力有了更多可能性。与此相应,智能技术与剧场艺术的交叉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第二,观演关系层面,科技不断革新表演手段与观看形式,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剧场改变了舞台的演出空间,逆转了表演与观看的主次关系,颠覆了传统的剧场观念。互联网中涌现的网络虚拟剧场的实践热潮,更是将表演与观看的互动关系推向数字化、虚拟化方向,网络观演引发了关于何为戏剧等核心问题的探讨,戏剧表演的新技术体验与传统剧场的生命力如何延续等问题不断被抛出,中外戏剧经典面临挑战。

第三,资源共享与全球传播层面,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有利于形成中外戏剧的大数据信息,如挪威易卜生中心的易卜生全球舞台数据库,其利弊同时存在:全球用户可分享资源,但网络资源善用者和不善用者的数字鸿沟日益明显。同时,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戏剧数字空间,既拯救了一些剧场,又在全球网络社区形成了戏剧全球传播的新路径。

21世纪的戏剧跨文化研究不仅要关注戏剧的数字人文现象和全球传播路径和方法,揭示其内在规律,更需要加强中外戏剧经典在舞台艺术、虚拟空间和大众媒体文化等多层面的交流互通。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不仅可以召唤深藏于其中的文化记忆,还能沟通中外文化,促进多元文明互鉴,可谓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摘编自陈戎女《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

材料二: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这些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和综合运用,是人类共通的精神和艺术现象。但由于文化的不同,人类的戏剧在形成之初就分成两大类型:其代表是西方文明所孕育的古希腊戏剧和东方文明所孕育的中国古典戏曲。它们的共生和异质提供了人类戏剧内涵的丰富性,在悲剧的表现形态上体现出差异。

古希腊戏剧的诞生,最初萌芽于酒神祭祀,在形成之初就明确地分为悲剧和喜剧。其产生不可避免的带有希腊城邦文化的特色,印上了海洋文明的烙印。古希腊悲剧有一个共同特征:通过神话题材,建立起丰富的主题,包括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作家往往用命运来解释他们无法理解和解决的矛盾和困难,悲剧主题往往建立在人类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冲突之中。命运是不可战胜的,人类无论怎样努力也逃离不了命运的安排,即便如俄狄浦斯一样努力地去摆脱命运,最终还是会失败。

中国古典戏曲所蕴含的悲剧性却刚好相反,大多是社会悲剧。中国古典戏曲作家的立场和出发点是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悲剧主题也往往建立在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上。并且人们往往认为虽然道路曲折,但是前途依旧光明。所以中国人总想要一个心灵的安慰,给悲剧一个抚慰人心的结局,这种独特的悲剧性依然震撼人心。

唐岫敏在《悲剧与现代社会》一文中说,悲剧的主人公从出身高贵的英雄变为平民百姓,但是其使人恐惧、激发人怜悯之心的本质没有变,社会人生本身就具有悲剧性,中国的戏剧往往用一种凄婉悲凉的意境来描述生活的无奈。这也往往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它不像西方传统悲剧那样很生硬地把现实呈现在舞台上,证明命运的不可逆转。

希腊的人们面对的是海洋,他们是要靠征服海洋来获得自身的生存及发展的,而中国古人主要面对的是土地,是要靠征服土地来获得自身的发展的。土地和海洋相比更具有可征服性,即便会遇到自然灾害,但是我们可以运用人类的智慧总结经验,建设基础设施来减弱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打击,面对自然环境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能力来征服它的,所以在中国古人的笔下命运就不再是矛盾的集中点。

(摘编自《上海戏剧·中西方古典戏剧的区别和联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考察一国的戏剧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是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的关键。
B.最具有文化交互属性、传播效果的戏剧经典,往往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如《赵氏孤儿》。
C.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多元文明互鉴,还能召唤深藏于其中的文化记忆。
D.因人们认知的局限,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主题往往建立在人类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冲突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进入比较视域的戏剧研究空间的戏剧应该具有跨文化、跨国族、跨地域的特点。
B.新媒体打开了戏剧数字空间,既拯救了一些剧场,又形成了戏剧全球传播的新路径。
C.戏剧是人类共通的艺术,以古希腊和中国为代表的中西方古典悲剧的“同”大于“异”。
D.中国古典戏曲作家的立场和出发点是现实生活和其中的人,中国古典悲剧有自身特点。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数字技术、VR技术、新媒体等给戏剧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带来新的契机”的一项是(     
A.多媒体技术将舞台、音效、灯光等不同形式灵活切换和组合,丰富了舞台的视、听觉元素。
B.数字技术的运用能使全球用户分享资源,但网络资源善用者和不善用者的数字鸿沟明显。
C.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剧场改变了舞台的演出空间,逆转了表演与观看的主次关系。
D.在人工智能等科技植入与应用剧场后,人机互动的舞台创造力和表现力有了更多可能性。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中国古典戏曲关汉卿《窦娥冤(节选)》的悲剧性。
5.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外戏剧,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勋章

契诃夫

我有事找你商量。军事初级中学教员,十四品文官列甫普斯佳科夫对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说,要不是极其需要,我也就不来麻烦你了。好朋友,请你把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借给我。今天,我要到商人斯皮奇金家里去赴宴。你是知道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他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再者他又有两个女儿……娜斯嘉和齐娜,……我是把你看做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借给我吧,劳你的驾!”普斯佳科夫这些话是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地回过头去看房门而说出口的。

中尉骂了几句,然后同意了。

普斯佳科夫坐上出租马车到斯皮奇金家去。他略微敞开皮大衣,看他的胸口,别人的勋章在他胸口金光闪闪,釉子发亮。

不知怎么,自己都对自己多添了几分敬意呢!教员想着,嗽了嗽喉咙,区区一个小玩意儿,至多也不过值5个卢布,却造成多么大的声势!”

到斯皮奇金的家门口,他敞开皮大衣,开始慢吞吞地把车钱付给赶车的。赶车的,依他看来,一见到他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似乎就愣住了。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胸脯,走进大厅里。

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可是勋章缀得很结实,往后退也已经不可能。他赶紧用右手盖住勋章,拱起背来,很别扭地向大家一鞠躬,同谁也没握手,沉重地在空椅子上坐下,恰好坐在他的法国同事对面。

仆人在普斯佳科夫面前摆下一盆汤。他用左手拿起汤匙来,然而又想起在上流社会不宜于用左手吃东西,就赶紧声明已经吃过饭,不想再吃了。

普斯佳科夫灵魂里充满钻心的苦痛和煎熬般的烦恼,汤盆里腾起馋人的香气,清蒸鲟鱼冒出异常开胃的热气。教员有心放开右手,用左手盖住勋章,可是这显得颇不方便。

天主啊,快点结束这顿饭!我要到饭馆里去吃它一顿!他对自己说。他胆怯地用一只眼睛瞥了一下法国人。发现对方正瞧着他,却也是极其怩不安,也是什么东西都没吃。两个人互相看着,越发慌张,就低下眼睛看面前的空碟子。

他识破了,这个混蛋!普斯佳科夫暗想。

吃第五道菜了,有人提议:为在座的女士们的青春干杯!宴席上的人乱哄哄地站起来,普斯佳科夫也站起来,用左手拿起酒杯。

列甫·普斯佳科夫,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这令普斯佳科夫大为恐慌,他不得不使用右手了。勋章和勋章上那根揉皱的红丝带终于见了天日!教员脸色煞白,低下头去,心虚地往法国人那边瞥一眼——法国人正在看他,眼睛里满是惊讶和疑问,嘴唇却很快露出狡猾的笑意,困窘神情也很快消失了。

尤里·特兰勃良!主人对法国人说,请您把这瓶酒放回原处!

特兰勃良迟疑不定地伸出右手去接那个酒瓶,于是……啊,真是时来运转!普斯佳科夫看见他胸前原来也有一枚勋章。而且是安娜勋章!法国人也在捣鬼!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啊啊,……嗯!……斯皮奇金看见教员胸前的勋章,哼哼哈哈地说。是啊!普斯佳科夫说,真是怪事,尤里·特兰勃良!年前我们那儿呈报上去领勋章的人多么少呀!我们那儿的人那么多,可是领到的却只有您和我!这可真是怪事!

特兰勃良快活地频频点头,亮出他的左边衣领,那上面赫然闪着一枚安娜三级勋章。饭后,普斯佳科夫走遍各处房间,让那些小姐看他的勋章。虽然他饥肠辘辘,可是心里却轻飘飘的,逍遥自在。

要是我早知道这样,他嫉妒地瞧着同斯皮奇金谈勋章的特兰勃良,心里暗想,那我就会戴上一枚符拉季米尔勋章。唉,真没想到啊!

只有这个想法才使得他难过。至于其余方面,他倒是完全幸福的。

(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朱逸森译,有删改)

(注)安娜三级勋章比斯坦尼斯拉夫三级勋章高一个等级,而符拉季米尔勋章又比安娜三级勋章高两个等级。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尤里特兰勃良看到了普斯佳科夫佩戴的勋章后,“眼睛里满是惊讶和疑问,嘴唇却很快露出狡猾的笑意,困窘神情也很快消失了”,表现了对普斯佳科夫追慕虚荣、弄虚作假的不屑与嘲讽。
B.小说《勋章》运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方式,不仅细致地描述了主人公“普斯佳科夫”的心理活动,而且也描述了其他人物在宴会场合内外的不同神态、心理、言行,以及所发生的事情等。
C.“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当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使得“普斯佳科夫”顿时放松了戒心,不再为自己的虚荣心而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写使得小说的结尾有了强烈的升华效果。
D.契诃夫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创作的小说《勋章》同《套中人》一样,意在嘲讽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像“普斯佳科夫”和“别里科夫”这样的“小人物”身上存在的社会问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勋章”为线索,把作品中的各位人物如何看重“勋章”、如何借用“勋章”、如何炫耀“勋章”、如何比较“勋章”、如何幻想更高级别“勋章”等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B.“列甫·普斯佳科夫,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这句对普斯佳科夫的语言描写进一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也让读者对情节会如何发展充满好奇。
C.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有独特的叙述方法,自然质朴的文风,不拖泥带水,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出俄国社会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对社会地位、身份或者显赫的头衔的追求,来揭露和批判当时俄国社会浮华而虚伪的本质。
8.小说对普斯佳科夫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成功,请结合作品内容进行梳理。
9.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契诃夫这篇小说标题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齐。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卫侯郑归于卫。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九月甲午,晋、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太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文中指《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史官左丘明为解释经书《春秋》而作。
B.侯,指爵位。公侯伯子男是西周时期的五等爵位制度,如“晋侯、秦伯围郑”中的晋侯、秦伯,晋侯爵位高,所以放前面。
C.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对自己的谦称。古代讲究“以德配天”,认为君主、诸侯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
D.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己方的谦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营造“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做了背景铺垫。
B.烛之武陈词后,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秦国边界,秦晋联盟瓦解。
C.烛之武的游说陈述是站在秦国的角度看待问题,指出郑国灭亡是“邻之厚,君之薄也”,郑国存在对秦国是“君亦无所害”,且晋国的背信弃义是“君之所知也”。
D.从选文可知,史书《左传》从文学角度也有显著特点,如用简练的语言记载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又如通过外交辞令,刻画了一个富有政治斗争经验而又擅长辞令的人物形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
(3)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2023-05-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②碧桃,又名千叶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诗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和无奈之情。
D.本诗为一首咏物诗,仕途不顺的诗人以碧桃自喻,从中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15.“乱山深处水漂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