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裴十四

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无题二首(其一)

秦观

世事如浮云,飘忽不相待。

欻然化苍狗,俄顷成章盖。

达观听两行,昧者乃多态。

舍旃勿重陈,百年等销坏。

【注】①裴叔则:裴楷,字叔则,西晋名士、官员。②玉山:语出《世说新语·容止》,言嵇康“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③身骑白鼋:语出《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首联连续使用两个晋人典故,意在颂赞裴十四具有晋人名士风姿。
B.裴十四为了将万里写入胸怀间,骑着白鼋游历,引得人用金买其一顾。
C.“俄顷”指时间极短,基于诗句的对称性及语境,可推测“欻然”与其同义。
D.秦观认为智者不执着于争论是非,而只有愚者才会纠结于多种观点态度。
2.林庚《说“木叶”》中提到“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两首诗都使用了“浮云”的意象,但其暗示性明显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注]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B.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
C.“斜阳暮”三字,加重了本词的感情色彩,“暮”,为日沉之时,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
D.下片“砌成此恨无重数”中的“砌”字将无形的怨恨形象化,直接表达出词人非常怨恨皇帝和朝廷官员之意。
2.“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以曲折的形式寄托压抑下的迷惘与困顿。古代文人评此句为“无理之问”。而苏东坡最欣赏这两句。这两句好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2024-05-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此词系秦观贬谪郴州于除夕所作。②丽谯:华丽的高楼。③小单于:唐代曲名,其音呜咽悲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漫天风雨冲破了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
B.“丽谯”二句意思是说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可见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
C.“乡梦断,旅魂孤”,自贬谪以来,日日夜夜盼回乡,可自己仍像游魂一样,孑然一身,漂泊在外。
D.词中两处写到“雁”这一意象,其表达的内涵与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雁”相同,表达了因家乡音讯全无的失望之情。

(2)“峥嵘岁又除”一句中“又”字看似平常,但极富表现力,试分析其妙处。
(3)虽为“苏门学士”,同是被贬后抒怀,但秦观的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词作风格和表达的情感上却有很大区别,请简要分析。
2024-05-09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满庭芳·晓色云开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____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注】①金榼:金制的盛酒具。②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指饮酒之地。③分别源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和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校图书馆藏书画线处有脱漏,根据词意与风格,最适合填入的字是 (       
A.蹴B.踏C.践D.蹑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作品原意的一项是 (       
A.本词以长调抒写柔情,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情意绵邈。
B.“舞困”句写串串榆荚犹如酣舞已久、慵自举袂的少女。
C.“多情”两字一顿,蕴含着对往昔行乐情事的留恋与追忆。
D.“疏烟淡日”与起首“晓色云开”相照应,色调自然一致。
3.请结上下阕内容,赏析画线句。
2024-04-2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艇斋

秦观

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

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

闻君城郭居,左右群书环,

有斋亦名艇,何时许追攀。

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

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钓”“江湖”与“城郭”“书环”代表不同的生活方式,比较之中可见诗人的偏好。
B.“兀兀”二字显示出一种独来独往的行为特点,“不忧”二字则道出了内心的淡定从容。
C.艇,轻快小船,将书斋命名为“艇斋”,寄寓着奋楫争先之意,说明友人有追附攀比之心。
D.点出友人的家世,表明诗人与之关系亲近,以“尔祖”风范相勉,具有直入人心的说服力。
2.诗中写到“孔与颜”,又希望友人“跨鹤出云寰”,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4-04-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本词大约写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因党争被贬,初抵郴州、寄居旅舍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语双关,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月色暮霭的凄婉迷茫,更写出了词人的失意怅惘。
B.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前面用“可堪”二字领起,表现了词人虽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坚毅。
C.“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词人在被贬途中收到亲友的问讯,不仅没有得到慰藉,反而增加了他的离恨别愁。
D.“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寄托了词人不愿流落异乡、想有所作为的愿望。
2.词中说“此恨无重数”,请结合全词,分析其主要蕴含了哪几重“恨”。
2024-04-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小题。

点绛唇·桃源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章惇被起用为相,大肆打击元祐旧党。秦观接连被贬杭州、处州、郴州等地。这首词可能作于词人被贬郴州之时。据传郴州以北有桃花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漾”一句中的“醉”字一语双关,既指词人喝醉酒,也指词人陶醉于眼前美景。
B.“烟水”两句勾勒出一幅壮阔而迷蒙的黄昏景象,“茫茫”“千里”给人天涯漂泊之感。
C.“山无数”“烟水茫茫”构成“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这致使词人“无计花间住”。
D.“乱红”句运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花纷纷飘落的唯美画面,烘托出凄凉的氛围。
2.这首词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写了“桃源”,但抒发的情感有同更有异。请结合两首诗歌对其情感的异同进行简要分析。
2024-04-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①绍圣四年(1097),朝廷再度贬谪元祐党人,苏轼被流放惠州,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也被贬郴州,停留约一年,又被贬横州(今广西横县)。秦观在离开郴州前写作本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两句描写当时的郴州景色。天空弥漫着浓浓的雾气,楼台在雾里消失了:月影朦胧,夜色昏暗,渡口一片凄迷。
B.“桃源”一语双关,既指桃源县,也指美好的政治理想。所谓“桃源望断”实际是说自己理想的失落,是对当时政治形势感到迷茫。
C.“驿寄梅花”三句连用两则典故,写自己漂泊在外,渴望得到亲友的慰问和消息,但地僻路遥,全无音信,更增离愁别恨。
D.最后两句词人似无理而问,郴江之水已经注入了词人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间接表达了词人对不幸命运及现实政治的不满。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变而凄厉矣。”请赏析这两句词的凄厉意境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4-04-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___________

(宋)秦观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乙】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1096年,秦观被贬郴州;1098年,又被贬至离家更远的横州。据地方志记载,一位老书生邀请他来家中做客,第二天词人创作了这首词。②瘴雨:南方还有瘴气的雨。③社瓮:社日祭祀土地神用的酒瓮。④瘿瓢:以瘿木做成的酒瓢。

1.请为甲词补上合适的词牌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B.念奴娇C.醉乡春D.声声慢
2.对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首两句写清晨梦醒,“窗晓”表明词人看到明媚的春光。
B.第三句“瘴雨”双关,暗寓处境,并以“海棠”体现词人心境。
C.下片用倒叙,写老先生用酿好的社酒邀请作者同饮,尽兴畅快。
D.全词以梦醒的愉悦起笔,以赏花共饮后的沉醉收笔,末句点睛。
3.甲乙两首词中,词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2024-04-0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亦景亦情,虚实兼顾,表现了词人对蓬莱仙境的向往。
B.“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白描写景,用语平实,意境极美,让人神驰情往,如入画中。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上片的“帐饮”相呼应,借“酒醒”设问,倍增惆怅。
D.秦观、柳永两位词人都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多写儿女之情,工于遣词酌句,词作深婉绵密。
2.这两首词都是送别之作,并且在抒发离愁别绪的方法上也有诸多相同之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4-03-16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