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薛居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溪鸟勅鸟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重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告庙。同光二年,帝御文明殿,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皆以谗死,李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李嗣源讨贼,庄宗不许。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李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军变,李嗣源入于魏,与在礼合,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入于汴州。帝自万胜至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皇帝崩。七月,葬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五、六》《旧五代史·唐书八、十》,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B.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C.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D.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坊,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俗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B.刺史,古代职官,初为监察官,后变成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相当于太守、知州等。
C.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农历每月初一,引申为“初生”“开头”等。
D.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存勖实现父愿。李克用在三垂岗设宴,预言李存勖将完成未竟的功业。后来,初袭王位的李存勖果然在三垂岗大败梁军,奠定了晋国崛起的基础。
B.李存勖勇武善战。他曾在先王之丧、叔父之难等不利的情形下果断出击,雾中进军,攻破梁的夹城,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凯旋,祭告太庙。
C.李存勖寄信伶宦。后唐灭梁后,李存勖竟然要让梁之优伶陈俊和储德源做刺史,被郭崇韬劝阻,最终他还是履行了对伶人的这个承诺。
D.李存勖疏忌功臣。在位期间,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郭崇韬、朱友谦等都被他诛杀,李嗣源也因位高权重而被疑忌,最终走投无路被逼造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
(2)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珂,河中人。父重荣,河东节度使,破黄巢有大功,封琅邪郡王。珂本重荣兄重简之子,出继重荣。唐僖宗光启三年,重荣为部将常行儒所害,推重荣弟重盈为蒲帅,以珂为行军司马。及重盈卒,军府推珂为留后。时重盈子珙为陕州节度使,瑶为绛州刺史,由是争为蒲帅,瑶、珙连上章论列,又与太祖[注]书云:“珂非吾兄弟,盖余家之苍头也,小字忠儿,安得继嗣!”珂亦上章云:“亡父有兴复之功。”又遣使求援于太原,李克用为保荐于朝,昭宗可之。既而珙厚结王行瑜、李茂贞、韩建为援,三镇互相表荐,昭宗诏谕之曰:“吾以太原与重荣有再造之功,已俞其奏矣。”及克用驻军于渭北,昭宗以珂为河中节度使,正授旄钺,克用因以女妻珂;珂至太原谢婚成礼,克用令李嗣昭将兵助珂,攻珙于陕焉。光化末,太祖谓张存敬曰:“珂恃太原之势,侮慢邻封,尔为我持一绳以缚之。”天复元年春,存敬兵下晋、绛,令何絪守晋州以扼太原援师。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克用曰:“前途既阻,众寡不敌,救则与尔两亡。可与王郎归朝廷。”珂复求救于李茂贞,茂贞不答。珂势穷蹙,即登城谓存敬曰:“吾与汴王有家世事分,公宜退,俟汴王至,吾自听命。”存敬即日退舍。三月,太祖自洛阳至,先哭于重荣之墓,蒲人闻之感悦。珂欲面缚牵羊以见,太祖曰:“太师阿舅之恩,何时可忘,郎君若以亡国之礼相见,黄泉其谓我何!”及珂出迎于路,握手獻欷,联辔而入。乃以存敬守河中,珂举家徙于汴。后入觐,被杀于华州传舍。

(选自《旧五代史·王珂传》,有删改)


[注]太祖:即后梁太祖朱温,唐末曾依附于王重荣,因母亲姓王,故称王重荣为舅,后篡唐自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
B.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
C.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
D.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B.僖宗,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的名号。
C.旄钺,“旄”是古代的旗子,“钺”是古代的兵器,旄钺常用来借指军权。
D.舍是古时行军计程单位,一舍为十里,退避三舍就是退让三十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珂身担要职。他因养父王重荣平叛黄巢有大功,被封为琅邪郡王;王重荣死后,又做了行军司马;后来又担任留后、河中节度史等官职。
B.王珂求救无果。天复元年,张存敬领兵攻下晋州、绛州,命令何絪守卫晋州以阻扼太原的援军,形势危急,王珂向李茂贞求援,未能成功。
C.王珂巧妙解围。王珂在形势窘迫的时候,登上城墙对张存敬说与汴王有世家的情分,让张存敬后退等汴王过来,张存敬听后当日就后退了。
D.王珂准备请罪。天复元年三月,太祖从洛阳赶到,王珂打算以牵羊礼前去请罪,太祖没有允许;王珂出城到路上迎接太祖,两人握手叹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珂非吾兄弟,盖余家之苍头也,小字忠儿,安得继嗣!
(2)珂恃太原之势,侮慢邻封,尔为我持一绳以缚之。
2021-07-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策,字少逸,敦煌人。父同,仕唐,官至容管经略使。策少聪警好学,尤乐章句。居洛阳敦化里,尝浚甘泉井,得古鼎,耳有篆字曰“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且又制作奇巧,同甚宝之。策时在父旁,徐言曰:“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年为延康,其年十月,文帝受汉禅,始号黄初,则是黄初元年无二月明矣。鼎文何谬欤!”同大惊,亟遣启书室,取《魏志》展读,一不失所启,宗族奇之,时年十三。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及丁家艰,以孝闻。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千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王行瑜帅邠州,辟为观察支使,带水曹员外郎,赐绯。及行瑜反,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伐,行瑜败死,邠州平。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太祖闻而嘉之,奏为郑滑支使,寻以内忧去职。制阕,除国子博士,迁膳部员外郎。不一岁,华帅韩建辟为判官,及建领许州,又为掌记。天复中,策奉其主书币来聘,太祖见而喜曰:“张夫子且至矣。”即奏为掌记,兼赐金紫。天祐初,表其才,拜职方郎中,兼史馆修撰,俄召入为翰林学士,转兵部郎中,知制诰,依前修史。未几,迁中书舍人,职如故。太祖受禅,改工部侍郎,加承旨。其年冬,转礼部侍郎。明年,从征至泽州,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户部,寻迁中书侍郎。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乾化二年秋,卒。所著《典议》三卷、制词歌诗二十卷、笺表三十卷,存于其家。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策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B.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C.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D.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句,章节和句子。也指对古书章节句读进行研究和分析,这里指章句之学。
B.篆字,篆书字体,是汉字字体之一,分为大篆和小篆,汉时多用于庄重场合。
C.广文,唐朝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
D.金紫,指金印紫绶,由皇帝颁赐给朝中的重臣,文中以此表明张策位高权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策聪明好学,博闻强识。他十三岁旧根据历史事实指出古鼎上文字内容的谬误,父亲查阅史书后证实了他的说法,族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惊奇。
B.张策孝顺父母,至情至性。父亲去世,他在守丧期满后隐居郊野,十多年都无心功名;出任郑滑支使不久,又因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为母亲守丧。
C.张策仕途顺畅,屡受提拔。他出仕后因受太祖赏识,晋升很快,先在地方任判官、掌记等官职;后又在兵部、工部、礼部等多个重要部门任要职。
D.张策情致高尚,著述丰厚。他年轻时在雍州慈恩精庐修行,退休后过着情趣高雅的生活;他曾编写国史,平生著有《典议》、诗词、笺表等作品多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
(2)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
2019-06-25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模拟练习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思同,幽州人也。年十六,武皇命为飞腾指挥使。从庄宗平定山东,累典诸军。思同性疏俊,粗有文,性喜为诗什,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明宗在军时,素知之,即位后,用为同州节度使,未几,移镇陇右。思同好文士,无贤不肖,必馆接贿遗,岁费数十万。在泰州累年,边民怀惠,华宁息。长兴元年,入朝,见于中兴殿。明宗问秦州边事,思同手指画秦州山川控扼处,陈其利害。明宗曰:人言思同不管事,岂及此耶!时两川叛,欲用之,且留左右,故授右武卫将军。八月,授西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九月,迁京兆尹、西京留守。伐蜀之役,为先锋指挥使,以曾获剑门之功,移镇山南西道。三年八月,复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时潞王镇凤翔,与之邻境,不禀朝旨,欲起事,乃令小伶安十十以五弦伎见思同,因欢讽动。又令推官郝昭、府吏朱延乂以书檄起兵。思同遣其子入朝言事,朝廷嘉之,乃以思同为凤翔行营都部署,起军营于扶风。应顺元年二月,潞王反凤翔。三月二十二日至昭应,前锋执思同来献。王谓左右曰:思同计乖于事,然尽心于所奉,亦可嘉也思同曰: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衅鼓膏原,缧囚之常分也。潞王为之改容,欲用之,而杨思权之徒耻见其面,屡启刘延朗,言思同不可留,虑失士心。又,潞王入长安时,尹晖尽得思同家财,故尤恶思同,与刘延朗亟言之。属王醉,不待报,杀思同并其子德胜。潞王醒,召思同,左右报已诛之矣。潞王怒延朗,累日嗟惜之。及汉高祖即位,诏侍中。

(节选自《旧五代史·王思同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B.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C.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暝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D.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州,古代的行政区划,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广安门附近。
B.赠,赐给朝中立功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封号,以示奖励。
C.戎,文中指古代我国对西部的少数民族的称呼。
D.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思同屡有战功,很受君王赏识。王思同因功多次主管各军;因攻下剑门有功首次担任京兆尹兼西京留守。
B.王思同性格疏俊,经常与人唱和。王思同性格疏放洒脱,略有文气,喜欢作诗,常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
C.王思同文韬武略,治理百姓有方。王思同在秦州多年,边民感激他的恩惠,汉族与少数民族也能够平安相处。
D.王思同立场坚定,侍君忠心耿耿。潞王起事时想拉拢王思同,他不为所动,派儿子去朝中言事,得到朝廷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同好文士,无贤不肖,必馆接贿遗,岁费数十万。
(2)思同计乖于事,然尽心于所奉,亦可嘉也。
2022-06-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凝式,字景度,华阴人也,父涉为唐宰相。唐昭宗朝,登进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 再迁秘书郎,直史馆。唐末梁初,涉再登台席,太祖之篡唐祚也,涉当送传国玺,时凝式方冠,谏曰: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时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于己,往往阴使人探访群议,搢绅之士及祸甚众,涉常不自保,忽闻凝式言,大骇曰:汝灭吾族。于是神色沮丧者数日。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时人谓之杨风子也。

凝式体虽蕞眇,而精神颖悟,富有文藻,大为时辈所推。凝式长于歌诗,多杂以诙谐, 少从张全义辟,故作诗纪全义之德云:洛阳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 葺理,至今犹自一堆灰。他类若此。张从恩尹洛,凝式自汴还,时飞蝗蔽日,偶与之俱,凝式先以诗寄曰:押引蝗虫到洛京,合消郡守远相迎。从恩弗怪也。凝式诗句自佳,其题壁有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清丽可喜。

凝式虽仕历五代,恣其狂逸,多所干忤,故时人目以风子。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既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或或草,不可原诘。友人赠食,凝式书贴复云: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

其贴传世,名曰《韭花帖》。苏轼尝语: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 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清人李瑞清曰:杨景度为由唐入宋一大枢纽,《韭花帖》笔笔敛锋入纸,兰亭法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等)

【注】①太祖,指后晋太祖石敬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缓/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B.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綬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C.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缓/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D.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綬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席,古代以三台星象征三公之位,“登台席”指杨涉担任了宰相的职位。
B.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唐宋之间的五个中原朝代。
C.真,即真书,也称正书、行书,颜真卿《多宝塔碑》为真书书法代表作品。
D.简翰,书信,“简”本指竹片,后借指信札,“翰”本指羽毛,后借指书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凝式才华聪慧过人。他曾另辟蹊径,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对张全义治理洛阳的政绩进行了赞扬。
B.杨凝式诗作高雅不俗。他写的作品既清丽可喜,又有深刻的禅意,如偶遇张从恩时写给张的赠诗。
C.杨凝式为人率真有趣。他得友人赠食,欣喜之下,写信致谢,一挥而就,竟成传世佳作《韭花帖》。
D.杨凝式书法成就颇高。苏轼盛赞他是二王颜柳之后的大家,清代李瑞清也说他是承 唐启宋的枢纽。
4.杨凝式被时人称为“风(疯)子”的内外原因分别是什么?
2023-06-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少善与槊,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唐乾符中,事于潜镇将董昌为部校。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唐僖宗在蜀,诏董昌讨伐,昌以军政委镠,镠率士进攻越、润州,平江、浙。除董昌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表镠代己为杭州刺史。唐景福中,昌渐骄贵,自言身应符谶,又为妖人王百艺所诳,僭称尊号,乃于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镠为两浙都将。镠不受命,以状闻,唐昭宗命镠讨伐。乾宁四年,镠率浙西将士破越州,朝廷嘉其功,赐镠铁券,又除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

镠于唐昭宗朝,位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梁祖革命,以镠为尚父、吴越国王。同光中,赐玉册、金印。镠在杭州垂四十年,穷奢极贵。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镠学书,好吟咏。江东有罗隐者,有诗名,闻于海内,依镠为参佐。镠尝与隐唱和。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事。镠亦怡然不怒,其通恕也如此。镠虽季年荒恣,然自唐朝,于梁室,庄宗中兴已来,每来扬帆越海,贡奉无阙,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镠以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薨,年八十一。镠初事董昌,时年甫壮室,性尚刚烈。时有儒士谒于主帅,已进刺矣,见镠稍怠,镠怒,投之罗刹江,及典谒者将召,镠诈云:“客已拂衣去矣。”迨于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斯亦近代之名王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世袭列传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B.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C.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D.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是指射箭。《周礼》中记载,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分别为礼、乐、射、弈、书、数。
B.节度使,官职名。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C.铁券,是君主专制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种特别证件。
D.食邑,指我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盛行于周。后随分封制度废弛而意义不断演化,唐宋时作为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镠军事才能突出。他年轻时征战黄巢,后又奉旨讨伐自立为王的董昌,均获得了胜利,
B.钱镠治国有略。他治理钱塘潮造福百姓,但是也极尽奢华之能事,大兴土木,使得百姓颇有微词。
C.钱镠赏识人才。罗隐素有诗名,他委以职务,并同他诗文唱和,即使罗隐出言不逊也一笑了之。
D.钱镠年轻时刚烈任性,会因为小事置人于死地。至晚年逐渐留心处理事情的方法,体爱下士,获得了美誉。
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2)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事。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初事武皇,胆气智数皆过人。久在云中,谙熟边事,望烟尘之警,悬知兵势。以功加检校左仆射。

天复中,汴将氏叔琮来逼晋阳。时诸军未集,城中大恐,德威与李嗣昭选募锐兵出诸门,攻其垒,擒生斩馘,汴人枝梧不暇,乃退。李思安之寇潞州也,筑夹城,围潞州,内外断绝。德威以精骑薄之,进营高河,令游骑邀其汴人。汴军闭壁不出,乃自东南山口筑甬道树栅以通夹城,德威之骑军,倒墙堙堑,日数十战,前后俘,不可胜纪。

初,德威与李嗣昭有私憾,武皇临终谓庄宗曰:“进通忠孝不负我,重围数年,又似与德威有,以吾命谕之,若不解重围,殁有遗恨。”庄宗达遗旨,德威感泣,由是励力坚战,破强敌,与嗣昭欢爱如初。以功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振武节度使。

七年十二月,帝亲征,进薄汴营,营于野河上。汴将韩勍率精兵三万,铠甲皆被缯绮,金银炫曜,望之森然,我军惧形于色。德威谓李存璋曰:“贼结阵而来,观其形势,志不在战,欲以兵甲耀威耳。此时不挫其锐,吾军不振矣!”乃遣存璋谕诸军曰:“尔见此贼军否?是汴州天武健儿,皆屠沽佣贩,纵被精甲,十不当一。”德威自率精骑击其两偏,左驰右决,出没数四。是日,获贼百余人,贼渡河而退。

八年正月,德威率骑军致师于柏乡,令三百骑以压汴营。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古者师行不逾一。今贼远来决战,纵挟糗鞴,亦不遑食。晡晚之后,饥渴内侵,士心既倦,将必求退。乘其劳弊,以生兵制之。以臣所筹,利在晡晚。”诸将皆然之。汴军自至申,阵势稍却,德威麾军呼曰;“汴军走矣!”庄宗等因冲其阵,夹攻之,大败汴军,杀戮殆尽。

十五年,晋军将大举以定汴州。德威自幽州率本军至。庄宗使问战备,德威奏曰:“以我深入之众,抗彼激愤之军,不以方略制之,恐难必胜。”庄宗曰:“河上终日挑战,恨不遇贼,今款门不战,非壮夫也!”乃率亲军成列而出,德威不获已,从之。谓其子曰:“吾不知其死所矣!”汴之游军入晋辎重,众骇,奔入德威军,因纷扰无行列。德威兵少,不能解,父子俱战殁。庄宗恸哭谓诸将曰:“丧我良将,吾之也!”

天成中,诏与李嗣昭、符存审配飨庄宗庙廷。晋高祖即位,追封燕王。

选自《旧五代史(唐)列传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
B.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
C.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
D.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馘:敌人B.隙:隔阂C.竟:最终D.咎:责任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中,古郡名,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有时泛指边关。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一句中,“云中”指的是云中郡。
B.舍,舍本义是简易的居所,给人临时歇息所用。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也可用作谦辞。
C.未,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总结出十二时辰计时法,“未”对应的是十五时至十七时。
D.配飨,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在皇帝的批准下,功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德威骁勇善战,不畏强敌。汴军逼近晋阳、进犯潞州时,他均主动出击,杀敌无数,锐不可当。
B.周德威忠于国家,大义当先。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感念武皇重托,全力以赴,力克强敌,与同侪尽弃前嫌。
C.周德威能谋善断,相机行事。对于炫耀军威的汴将,他伺其气势消退后出兵制胜;对于奔袭而来的汴将,他立即出兵挫其锐气。
D.周德威深为君王倚重。他为庄宗在出战时机和作战方案上出谋划策。可惜在平定汴州时,庄宗逞气使性贸然出击,最终周德威战死。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威以精骑薄之,进营高河,令游骑邀其汴人。
(2)是汴州天武健儿,皆屠沽佣贩,纵被精甲,十不当一。
2021-11-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一〇六中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存进,本姓孙,名重进。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注]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从讨王行瑜,以功授检校常侍,与李嗣昭同破王珙于河中。天复初,破氏叔琮前军于洞涡。庄宗初嗣位,入为步军右都检校司空,师出井陉,破汴军于相乡,论功授邠州刺史,转检校司徒。出师收慈州,授慈、沁二州刺史。十二年,定魏博,授天雄军都巡按使。时魏人初附,强杰难制,存进沈厚果断,犯令者枭首尸于市,诸军无不惕息,靡然向风。

十六年,以本职兼领振武节度使。时王师据德胜渡,汴军据杨村渡在上流。汴人运洛阳竹木,造浮桥以济军。王师以船渡,缓急难济,存进率意欲造浮桥。军吏曰:河桥须竹笮大艑,两岸石仓铁牛以为固,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乃课军造苇笮,维大舰数十艘,作土山,植巨木于岸以缆之。初,军中以为戏,月余桥成,制度条直,人皆服其勤智。庄宗举酒曰:存进,吾之杜预也。赐宝马御衣,进检校太保。

十九年,汴将王瓒率众逼北城,为地穴火车,百道进攻,存进随机拒应,或经日不得食。汴军退,加检校太傅。王师讨张文礼于镇州,阎宝、李嗣昭相次不利而殁。七月,存进代嗣昭为招讨,进营东垣渡,夹滹沲为垒,沙土散恶,垣壁难成。存进斩伐林树,版筑旬日而就,贼不能寇。九月,王处球尽率其众,乘其无备,奄至垒门。存进闻之,得部下数人出斗,驱贼于桥下。俄而贼大至,后军不继,血战而殁,时年六十六。同光时,追赠太尉。存进行军出师,虽无奇迹,然能以法绳其骄放,营垒守战之备,特推精力,议者称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唐书》)


【注】 武皇:李克用谥号为武皇帝,故称武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B.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C.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D.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并非地方官职,后逐渐成为一州最高长官的别称,成为地方官职。
B.赐姓名,一般可分为赐姓、赐名,或两者皆有之。皇帝赐姓名给臣民以示褒宠、安抚或惩罚,以示褒宠的占多数。
C.庄宗,是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早在商朝就已设立。
D.追赠,是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一是帝王加尊称于其父祖,二是朝廷对含冤死去的官员恢复原职或授予新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进军事才能突出。他参加了许多战争,立下一系列军功,担任过刺史、检校太保、检校太傅、太尉等职。
B.李存进有智谋和主见。在不具备造浮桥条件时,他未听从反对意见,而是拿定主意,发挥才智,建成了浮桥。
C.李存进倍受帝王赏识。李克用、李存勖都十分赏识李存进,李克用赐姓名以示恩宠;李存勖把他比作名将杜预。
D.李存进结局悲惨。他在六十六岁时还要领兵作战,在敌人援兵大至后,自己的援军没有赶到,他力战而死。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进沈厚果断,犯令者枭首尸于市,诸军无不惕息,靡然向风。
(2)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乃课军造苇笮,维大舰数十艘,作土山,植巨木于岸以缆之。
2021-11-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夏鲁奇,字邦杰,青州人也。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将士皆释兵纵观。幽州平,鲁奇功居多。晋已下魏博,梁将刘界军于洹水。庄宗以数百骑觇敌,深入致师,郭设伏于魏县西南葭芦中。庄宗不满千骑,汴人伏兵万余,大噪而起,围庄宗数重。鲁奇与王门关、乌德儿等奋命决战,自午至,俄而李存审兵至方解。鲁奇持枪携剑,独卫庄宗,手杀百余人,乌德儿等被擒,鲁奇伤痍遍体,自是庄宗尤怜之,历磁州刺史。中都之战,汴人大败,鲁奇见王彦章,识之,单马追及,枪拟其颈,彦章顾曰:“尔非余故人乎?”即擒之以献。庄宗壮之,赏绢千匹。王彦章守中都,庭隐在其军中。及彦章败,庭隐为庄宗所获,将以就戮,大将夏鲁奇奏曰:“此楚也,其材可用。”遂释之。梁平,授郑州防御使。四年,授河阳节度使,为政有惠爱。天成初,移镇许州,加同平章事。

②鲁奇性忠义,尤通夹道,抚民有术。及移镇许田,孟州之民,万众遮道,断登卧辙,五日不发。父老诣阙请留,明宗令中使谕之,方得离州。明宗讨荆南,鲁奇为副招讨使,顷之,移镇遂州。夏鲁奇禀朝廷之命,缮治甲兵,将图蜀。孟知祥与董璋谋先取鲁奇,令仁罕攻遂州。董璋之叛,与孟知祥攻遂州,蜀师围夏鲁奇于遂州,唐师来援,剑门不守,肇领兵赴普安以拒之,唐师不得进,援路断绝。旬月救兵不至,城中兵尽食穷,鲁奇自刎而卒,时年四十九。帝闻其死也,恸哭之,厚给其家,赠太师、齐国公。

(节选自《旧五代史·后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B.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C.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D.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多为重臣加衔以示恩宠,无实际职权。
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可全权调度。
C.致师,挑战之意;古代战争发生之时,先让勇力之士到敌人阵前挑战决斗。
D.申,十二地支之一;壬寅、丁申、己已,为古时天干地支纪年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时,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鲁奇忠义刚烈,死后君主痛惜。他在遂州失守时自刎而死,年仅四十九岁;庄宗为之痛哭,重赏其家人,追封他为太师、齐国公。
B.夏鲁奇抚民有术,深受百姓爱戴。他奉命调任许田,孟州的百姓拦道挽留,拉住马缰绳躺在路上不让他走,五天都未能离开孟州去赴任。
C.夏鲁奇骁勇善战,忠心保卫君主。他在庄宗误入埋伏被围困之时,与王门关、乌德儿等一起拼死保卫庄宗,坚持到援兵来方才解围。
D.夏鲁奇爱才惜才,积极举荐人才。中都之战王彦章战败后,庭隐被庄宗俘获,将要被杀戮,夏鲁奇上奏赞赏其是人才,最终庭隐被释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鲁奇见王彦章,识之,单马追及,枪拟其颈,彦章顾曰:“尔非余故人乎?”
(2)顷之,移镇遂州。夏鲁奇禀朝廷之命,缮治甲兵,将图蜀。
5.请简要说明夏鲁奇“自刎而卒”的原因。
2021-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高一下·江苏·阶段练习
名校
10 .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凝式,字景度,华阴人也,父涉为唐宰相。唐昭宗朝,登进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迁秘书郎,直史馆。唐末梁初,涉再登台席,太祖之篡唐祚也,涉当送传国玺,时凝式方冠,谏曰:“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时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于已,往往阴使人探访群议,搢绅之士及祸甚众,涉常不自保,忽闻凝式言,大骇曰:“汝灭吾族。”于是神色沮丧者数日。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时人谓之“杨风子”也。

凝式体虽蕞眇,而精神颖悟,富有文藻,大为时辈所推。凝式长于歌诗,多杂以诙谐,少从张全义辟,故作诗纪全义之德云:“洛阳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自一堆灰。”他类若此。张从思尹洛,凝式自汴还,时飞蝗蔽日,偶与之俱,凝式先以诗寄曰:“押引蝗虫到洛京,合消郡守远相迎。”从思弗怪也。凝式诗句自佳,其题壁有“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清丽可喜。

凝式虽仕历五代,恣其狂逸,多所干忤,故时人目以“风子”。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既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或真或草,不可原诘。友人赠食,凝式书贴复云:“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

其贴传世,名曰《韭花帖》。苏轼尝语:“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清人李瑞清曰:“杨景度为由唐入宋一大枢纽,《韭花帖》笔笔敛锋入纸,兰亭法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等)


(注)①太祖,指后晋太祖石敬瑭。
1.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B.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C.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D.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2.对下列课文中句子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子路……侍坐》):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桑林,传说中尧舜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C.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是春秋时期诸侯之长,和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并称“春秋五霸”。
D.距,毋内诸侯(《鸿门宴》):关,就是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是中国历史上建址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杨凝式才华聪慧过人。他曾另辟蹊径,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对张全义治理洛阳的政绩进行了赞扬。
B.杨凝式诗作高雅不俗。他写的作品既清丽可喜,又有深刻的禅意,如偶遇张从思时写给张的赠诗。
C.杨凝式为人率真有趣。他得友人赠食,欣喜之下,写信致谢,一挥而就,竟成传世佳作《韭花帖》。
D.杨凝式书法成就颇高。苏轼盛赞他是二王颜柳之后的大家,清代李瑞清也说他是承唐启宋的枢纽。
4.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5.杨凝式被时人称为“风(疯)子”的内外原因分别是什么?
2021-03-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