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薛居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方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天祐中,刘守光号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僚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寻为人所救免。守光败,监军使张承业征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承业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郭常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为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时契丹方盛,素闻道名,欲掠而取之,会边人有备,获免。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联素谙委,甚好宰相。”俄拜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自道始也。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一日,道因上谒既退,明宗顾谓侍臣曰;“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晋少帝即位,加守太尉,进封燕国公。道会问朝中熟客曰:“道之在政事堂,人有何说?”客曰:“是非相半。”道曰:“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昔仲尼圣人也,犹为叔孙武叔所毁,况道之虚薄者乎!”然道之所持,始终不易。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B.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C.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D.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辟”即“微辟”,是汉代报用人才的一种制度,至常征召称“微”,官府征召称“辟”。
B.“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此用“衣冠”指士以上的服装,文中用“衣冠”指代缙绅和士大夫。
C.“太尉”,古代官职名称,是辅佐整市的取向武自,汉孙“大司马”,唐宋时定为最高级武官。
D.“中书”,中书令的简称。隋唐以中书令、特中、简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道喜欢读书,文采斐然。从小以读书为乐,善于写作,特别擅长韵文歌赋,所写文章典雅清丽,被人们传诵。
B.冯道有胆有识,敢于直言。在庄宗发怒时,身为太原掌书记的他能够挺身而出,权衡利弊,使庄宗息怒,也替同僚解了围。
C.冯道身居要职,提携贤良。对有才能、有抱负,向来相识的穷书生也加以重用,对行为浮躁的人一律贬抑不用。
D.冯道正视荣誉,坚守正道。面对人们对他毁誉参半的状况,他以圣人孔子自比,表现出了淡泊名利的胸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2)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
5.选文注重从侧面刻画冯道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敬义,本名延古,太尉卫公李德裕之孙。初随父李炜贬连州,遇赦得还。尝从事浙东,自言遇涿道士,谓之曰:子方厄运,不宜仕进。敬义以为然,乃无心仕宦,退归洛南平泉旧业。为河南尹张全义所和,岁时给遗特厚,出入其门,欲署幕职,坚辞不就。初,德裕之为将相也,大有勋于王室,出藩入辅,绵历累朝。及留守洛阳有终焉之志于平泉置别墅采天下奇花异竹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自为家戒序录志其草木之得处刊于石光化初,中使有监张全义军得此石,置于家园。李敬义知之,泣渭张全义曰:平泉别业,吾祖戒约甚严,子孙不肖,动违先旨。因托张全义请石于监军。昭宗迁都洛阳,以敬义为司勋员外郎。柳璨之陷裴、赵诸族,希梁祖旨奏云:近年浮薄相扇,趋竞成风,乃有卧邀轩冕,视王如土梗者。司空图、李敬义三度除官,养望不至,咸宜屏黜,以劝事君者。翌日,诏曰:司勋史外郎李延古,世荷国恩,两叶相位,幸从筮仕,累忝宠荣,多历岁时,不趋班列。而自迁都卜洛,纪律载张,去明庭而非遥,处别墅而无惧,罔思报效,姑务便安。为臣之节如斯,贻厥之谋何在!须加惩责,以肃朝伦,九寺勾稽,尚谓宽典,可责授卫尉寺主簿。司空图亦追停前诏,任从闲适。时张全义既不能庇护,乃密托杨师厚,令李敬义潜往依之,因挈族客居卫州者累年,师厚给遗周厚。十二年,庄宗定河朔,史建瑭收新乡,李敬义谒见。是岁,上遣使迎至魏州,置北京留守判官,承制拜工部尚书,奉使王镕。敬义以远祖赵郡,见镕展维桑之敬,镕遣判官李翥送《赞皇集》三卷,令谒前代碑垅,使还,归职太原。监军张承业尤不悦本朝宰辅子孙,待敬义甚薄,或面折于公宴,或指言李德裕过恶。敬义不得志,郁愤而卒。

(节选自《旧五代史》后唐列传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留守洛阳/有终焉之志/于平泉置别墅/采天下奇花异竹/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自为家戒序录/志其草木之得处/刊于石/
B.及留守洛阳/有终焉之/志于平泉置别墅/采天下奇花异竹/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自为家戒序录/志其草木之得处/刊于石/
C.及留守洛阳/有终焉之/志于平泉置别墅/采天下奇花异竹/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自为家戒序录志/其草木之得处/刊于石/
D.及留守洛阳/有终焉之志/于平泉置别墅/采天下奇花异竹/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自为家戒序录志/其草木之得处/刊于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
B.爵,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封的等级,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九寺,“寺”官署,“九寺”是包括大理寺、光禄寺、宗正寺等在内的九卿官署。
D.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朔”还可以表示时间,朔日是农历每月月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敬义最初在浙东任职,听完涿州道士的言论,便无心进入仕途,回到平泉旧宅。
B.李敬义恪守孝道,光化初年他恳请张全义,向监军求回祖父采置在平泉别墅的怪石。
C.唐昭宗迁都洛阳,敬义被任命为司勋员外郎,后受到构陷,被降级做卫尉寺主簿。
D.王镕和敬义同乡,对敬义怀有故乡人的敬重,送他《赞皇集》三卷并让他拜祭祖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河南尹张全义所知,岁时给遗特厚,出入其门,欲署幕职,坚辞不就。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5.昭宗“惩责”李敬义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1-12-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李嗣昭,本姓韩氏。太祖[注]出猎,至其家,见其林中郁郁有气,甚异之,召其父问焉。父言家适生儿,太祖因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克柔养以为子。更名嗣昭。天复元年,梁破河中,取晋、绛、慈、隰,大举击晋,围太原。嗣昭日以精骑出击梁兵,会大雨,梁军解去。进攻蒲县。梁朱友宁以兵十万迎击之,嗣昭等败走,友宁追之,晋遣李存信率兵迎嗣昭,存信又败。梁军遂围太原,而慈、隰、汾州复入于梁。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嗣昭昼夜出奇兵击梁军,梁军解去,嗣昭复取汾、燕、隰。于此时,嗣昭力战之功为多。天祐三年与周德威攻梁潞州降丁会以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梁筑夹城以围之。梁太祖尝遣人招降嗣昭,嗣昭斩其使者,闭城拒守,逾年,庄宗始攻破夹城。嗣昭完缉兵民,抚养甚有恩意。梁、晋战胡柳,晋军败。庄宗惧,欲收兵还临濮,嗣昭曰:“梁军已胜,旦暮思归。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出,何以当之?宜以精骑挠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庄宗然之。十九年,从庄宗击契丹于望都。是时,晋遣阎宝攻张文礼于镇州,宝为镇人所败,乃以嗣昭代之。镇兵出掠九门,嗣昭以奇兵击之,镇军尽,馀三人匿破垣中,嗣昭驰马射之,反为贼射中脑,拔矢于脑,还营而卒。

(选自《新五代史·李嗣昭传》,有删改)

文本二:

嗣昭子继韬,少狡捻无赖,及长,谋叛,与梁通盟。及庄宗平河南,继韬惶恐,计无所出。乃贵银数万两,随母杨氏诣阙,冀以赂免。庄宗不听,事泄,斩于天津桥。

史臣曰:嗣昭以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终没于王事,得以为忠。然其后嗣皆不免于刑戮者,何也?盖货殖无穷,多财累愚故也。抑苟能以清白遗子孙,安有斯祸哉?

(选自《旧五代史·李嗣昭传》,有删改)

【注】太祖,指晋王李克用。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A祐B三C年D与E周F德G威H攻I梁J潞K州L降M丁N会O以P嗣Q昭R为S昭T义U军V节W度X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指赠送,与《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的“遗”字意思不相同
B.因,指趁机,与《苏武传》中“欲因此时降武”的“因”字意思相同。
C.且,指将要,与词语“且行且歌”的“且”字意思不相同。
D.不听指不答应,“听”与《陈情表》中“听臣微志”的“听”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嗣昭趁着天降大雨的好时机,趁敌不备出奇兵,昼夜不停地攻打梁军,使梁军落败而逃后,收复汾州、慈州、隰州等地。
B.攻取潞州后,面对梁太祖的招降,李嗣昭毫不动摇,杀了招降使臣,关闭城门守城;这期间,他对潞州的士兵百姓优抚甚佳。
C.胡柳会战,晋军战败后,庄宗害怕,想撤兵返回,李嗣昭分析敌我形势,认为要趁敌军疲乏,出兵袭击,庄宗认可他的建议。
D.李嗣昭虽然精悍勤劳,但没有教育好儿子,其子终因谋逆被斩,故而史臣认为:与其留万贯钱财,不如留清廉的品德给子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出,何以当之?
(2)乃赍银数万两,随母杨氏诣阙,冀以赂免。
5.为什么史臣认为李嗣昭“忠”?请简要说明理由。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道,字可道, 瀛州景城人。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天祐中,刘守光署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徐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寻为人所救免。守光败,监军使张承业征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承业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观,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为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时契丹方盛,素闻道名,欲掠而取之,会边人有备,获免。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甚好宰相。”俄拜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自道始也。凡孤寒士子,抱才业虽素未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一日,道因上谒既退,明宗顾谓侍臣曰:“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晋少帝即位,加守太尉,进封燕国公。道尝问朝中熟客曰:“道之在政事堂人有何说?”客曰:“是非相半。”道曰:“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昔仲尼圣人也,犹为叔孙武叔所毁,况道之虚薄者乎!”然道之所持,始终不易。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B.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C.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D.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辟”即“徵辟”,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B.“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此用“衣冠”指士以上的服装,文中用“衣冠”指代缙绅和士大夫。
C.“太尉”,古代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称“大司马”,唐宋时定为最高级武官。
D.“中书”,中书令的简称。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道喜欢读书,文采斐然。从小以读书为乐,善于写作,特别擅长韵文歌赋,所写文章典雅清丽,被人们传诵。
B.冯道有胆有识,敢于直言。在庄宗发怒时,身为太原掌书记的他能够挺身而出,权衡利弊,使庄宗息怒,也替同僚解了围。
C.冯道身居要职,提携贤良。对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即使素不相识也加以重用,对行为浮躁的人一律贬抑不用。
D.冯道正视荣誉,坚守正道。面对人们对他毁誉参半的状况,他以圣人孔子自比,表现出淡泊名利的胸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2)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
5.选文注重从侧面刻画冯道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彦范慷慨俊爽,少以门荫调补右翊卫。圣历初,累除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寻擢授监察御史。

长安四年,转司刑少卿。时内史李峤等奏称:“往属革命之时,人多逆节,鞫讯决断,刑狱至严,刻薄之吏,恣行酷法。其周兴、来俊臣所劾破家者,并请雪免。”彦范又奏请自文明元年以后得罪人,除扬、豫、博三州及诸谋逆魁首,一切赦之。表疏前后十奏,辞旨激切,至是方见允纳。彦范凡所奏议,若逢人主诘责,则辞色无惧,争之愈厉。又尝谓所亲曰:“今既躬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

是岁冬,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潜图逆乱。张柬之与桓彦范及敬晖等建策将诛之。神龙元年正月,斩易之、昌宗于廊下。明日,太子即位,彦范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拜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郡公。

时韦皇后既干朝政,武三思又居中用事,以则天为彦范等所废,常深愤怨,又虑彦范等渐除武氏,乃先事图之。帝竟用三思计,令罢知政事。

武三思又阴令人疏皇后秽行,榜于天津桥,请加废黜。中宗闻之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推求其人。承嘉希三思旨,奏言:“彦范与敬晖等教人密为此榜。虽托废后为名,实有危君之计,请加族灭。”大理卿裴谈奏云:“敬晖等只合据敕断罪。”中宗纳其议,仍以彦范等五人尝赐铁券,许以不死,乃长流彦范于瀼州。三思俄又讽节愍太子抗表请夷彦范等三族。三思犹虑彦范等重被进用,令周利贞摄右台侍御史,就岭外并矫制杀之。彦范赴流所行至贵州利贞遇之于途乃令左右执缚曳于竹槎之上肉尽至骨然后杖杀时年五十四

建中元年,重赠司徒。

(节选自《旧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彦范赴流所行至贵州/利贞遇之于途/乃令左右/执缚曳于竹槎之上/肉尽至骨/然后杖杀时/年五十四
B.彦范赴流所行至贵州/利贞遇之/于途乃令左右执缚/曳于竹槎之上/肉尽至骨/然后杖杀时/年五十四
C.彦范赴流所/行至贵州/利贞遇之于途/乃令左右执缚/曳于竹槎之上/肉尽至骨/然后杖杀/时年五十四
D.彦范赴流所/行至贵州/利贞遇之/于途乃令左右/执缚曳于竹槎之上/肉尽至骨/然后杖杀/时年五十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历,中国古代年号纪年法,是唐朝武则天称帝后的第十个年号。
B.纳言,古代官名,职责是宣达帝命。唐初为纳言,唐武德四年改为侍中。
C.足下,旧时交际用语,用作上称下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D.上柱国,自春秋起作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后引申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彦范慷慨潇洒,才识过人。少时靠祖荫做官,多次升迁为司卫寺主簿。狄仁杰很赏识他,给予礼遇。不久被提升为监察御史。
B.桓彦范秉公执法,毫不畏惧。前后十次上表请求赦免全部被判罪的人,敢于和皇帝据理力争,尊重事实,不徇私、不苟且。
C.桓彦范为国担忧,赤胆忠心。趁着武则天生病,联合朝中大臣用计诛杀张易之兄弟,为国除奸,被授予上柱国称号,封谯郡公。
D.桓彦范一心为公,受到诬陷。桓彦范等人废除武则天后遭韦皇后、武三思怨恨,韦皇后、武三思又担心自己逐渐被铲除,因此先下手陷害桓彦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既躬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
(2)中宗纳其议,仍以彦范等五人尝赐铁券,许以不死,乃长流彦范于瀼州。
2021-04-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沂,字德润,聊城人,大中时宰相魏公铉之幼子也。广明初,沂举进士第,历监察、补阙。昭宗时,累迁至员外郎、知制诰。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翌日,谒国相诉曰:沂疏浅,不足以供词翰之职。相辅然之,移为谏议大夫。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开平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过天津桥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彦卿白于梁祖,梁祖令其出私财与死者之家,以赎其罪。沂奏刻曰:彦卿位是人臣,无专杀之理。况天津桥御路之要,正对端门,当车驾出入之途,非街使震怒之所。况梁现不时回避,其过止于鞭笞。捽首投驱,深乖朝宪,请论之以法。梁祖惜彦卿,令沂以过失论,沂引斗竞律,以怙势力为罪首,下手者减一等。又斗殴条,不斗故殴伤人者,加伤罪一等。沂表入,责授彦卿游击将军、左卫中郎将。沂刚正守法,人士多之。迁左司侍郎,转礼部尚书。贞明中,带本官充西京副留守。时张全义留守、中书令、魏王,名位之重,冠绝中外。沂至府,客将白以副留守合行廷礼。沂曰:张公官位至重,然尚带府尹之名,不知副留守见尹之仪何如?全义知之,速引见沂,劳曰:彼此有礼,俱老矣,勿相劳烦。庄宗兴复唐室,复用为左丞,判吏部尚书铨选司,坐累谪石州司马。明宗即位,召还,复为左丞。以衰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卒于龙门之别墅,时年七十余。赠太子少傅。

(节选自《旧五代史·崔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A.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开平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过天津桥/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
B.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开平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过天津桥/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
C.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开平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过天津桥/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
D.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开平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过天津桥/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科举考试中第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会试考试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B.补阙,官名。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北宋时改为司谏。
C.中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最初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
D.铨选,选才授官。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至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沂生性刚直守道,有自知之明。他身世显赫,但自认为文采不优美,难以胜任现在的工作,因此被调任为谏议大夫。
B.崔沂纠正谬误违法之事,不避豪强。针对寇彦卿摔死梁现的罪行,崔沂根据法典斗殴一条,不斗而故意打伤人者,加伤罪一等,据理力争,最终使梁太祖又改变了主意。
C.崔沂对人敬重。贞明年中,崔沂以本官职兼任西京副留守,到任后,客将告诉应当对张全义行廷拜礼,张全义知道后,赶快来引见崔沂。
D.崔沂刚正守法,人们都推重他。庄宗复兴唐朝之后,一直受到朝廷的重用。
4.把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
(2)捽首投驱,深乖朝宪,请论之以法。
2022-05-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承嗣,代州雁门人。父佐方。承嗣少仕郡,补右职。中和二年,从武皇讨贼关辅,为前锋。王师之攻华阴,黄巢令伪客省使王汀会军机于黄揆,承嗣擒之以献。贼平,以功授汾州司马,改榆次镇将。光启初,从讨蔡贼于陈、许。上源之难,遣承嗣奉表侦在,陈诉其事,观军容田令孜馆而慰谕,令达情于武皇,姑务叶和,仍授以左散骑常侍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驾还宫,赐号迎銮功臣、检校工部尚书、守岚州刺史,赐犒军钱二万贯。时车驾初还,三辅多盗,承嗣按兵警御。及还屯于及,留别将马嘉福五百骑宿卫。孟方立之袭辽州也,武皇遣承嗣设伏于榆社以待之。邢人既至,承嗣发伏,击其归兵,大败之,获其将奚忠信,以功授洛州刺史。及张浚之加兵于太原也,时凤翔军营霍邑,承嗣率全军攻之,岐人夜遁,追击至赵城,攻平阳,旬有三日而拔。师还,改教练使、检校司徒。乾宁二年,兖、郓为汴人所攻,势渐危蹙,遣使乞师于武皇;武皇遣承嗣率三千骑假道于魏,渡河援之,时李存信屯于莘县,既而罗宏信背盟,掩角王师,因兹隔绝。及瑁、瑾失守,承嗣与朱瑾、史俨同入淮南。承嗣、史俨皆骁将也,淮人得之,军声大振。武皇深惜之,乃遣赵岳间道使于淮南,请归承嗣等。杨行密许之,遣使陈令存修好于武皇。其年九月,汴将庞师古、葛从周出师,将收淮南,朱瑾率淮南军三万,与承嗣设伏于清口,大败汴人,生获庞师古。行密嘉其雄才,留而不遣,仍奏授检校太尉,领镇海军节度使。天祐九年,淮人听闻庄宗有柏乡之捷,乃以承嗣为楚州节度使,以张皆角。十七年七月,卒于楚州,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五十五•唐书列传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
B.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
C.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
D.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年号名,年号是古代新君为区别之前君王的当政标志,新皇登基时才能改换年号。
B.客省,主要负责接待上书言事者或四方使者的官署,因黄巢政权非正统,故称“伪客省”。
C.行在,也称“行在所”,既可指古代君主所在的地方,也可以指古代君王巡行所居之地。
D.掎角,亦作“掩角”,指作战时分出部分兵力,以形成牵制、夹击敌人或互相支援之势。
3.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承嗣少年得志。他早年任职于郡里,并担任武职,后因平乱有功,先被授予汾州 司马,又改任为榆次镇将。
B.李承嗣骁勇善战。辽州遇袭之时,他设伏大破孟方立的军队;张浚出兵太原时,他 又率军一鼓作气攻下平阳。
C.李承嗣曾陷淮南。为解兖、郛两地之困,他受命假装进攻魏地,实则渡河救援,但 因罗宏信背盟而身陷淮南。
D.李承嗣颇具才能。他先前深受武皇赏识重用,之后又受到杨行密的赞赏,并举荐他 担任检校太尉等重要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车驾初还,三辅多盗,承嗣按兵警御。
(2)武皇深惜之,乃遣赵岳间道使于淮南,请归承嗣等。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字元辉,华阴人也。莹风仪美秀,性复纯谨。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车驾入洛,使持聘谢契丹,及还,加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判户部。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缞随幕,人或短之。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开运末,冯玉、李彦韬用事,以桑维翰才望素重,而莹柔而可制,因共称之,乃出维翰,复莹相位,加宏文馆大学士。及李崧、冯玉议出兵应接赵延寿,而以杜威为招讨都部署,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迁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契丹永康王代立,授莹太子太保。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东京旧第本属公家,亦闻优恩特给善价,老夫至死无以报效。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契丹主闵而许之。及卒,遣其子易从、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B.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C.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D.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褐”是古代贫苦人穿的粗布衣,用粗麻或粗毛制成。
B.车驾,帝王坐的车,也用作帝王的代称,文中指高祖皇帝。
C.少帝,称新登基的皇帝,也指被废的皇帝,文中加点的“少帝”指新登基的皇帝。
D.稽首,指古代跪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莹敦厚谦让。等到入阁为相,他把举荐提拔后辈作为自己的责任。
B.赵莹刚直敢言。冯玉、李彦韬拟任杜威为招讨都部署时,他能为国谋划,敢于直言,提出异议。
C.赵莹忠心事主。京城被契丹攻陷,他追随被迫离开中原的少帝前往北方边塞。后遇故人,得知家人仍受皇恩,于是向南叩头致谢。
D.赵莹思念故土。刚染上疾病时,赵莹便派人向契丹国主祈求禀告,希望把他这把老骨头送回故土,契丹国主哀怜并答应了他,并立即派遣大将把他安全护送到京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缞随幕,人或短之。
(2)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2021-02-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字玄辉,华阴人也。祖孺,秘书正字。父居晦,为农。莹风仪美秀,性复纯谨。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觉而骇异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高祖历诸镇皆从之,累使阙下,官至御史大夫。高祖再镇并州,位至节度判官。高祖建号,授莹翰林学士承旨,知太原府事,寻迁门下侍郎,监修国史。车驾入洛,使持聘谢契丹,及还,加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乡,人或短之。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未几,移镇华州,岁余入为开封尹。开运末,冯玉、李彦韬用事,复莹相位。及李崧、冯玉议出兵应接赵延寿,而以杜重威为都督部署,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迁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契丹永康王代立,授莹太子太保。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莹初被疾,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契丹主闵而许之。及卒,遣其子易从护丧而还。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赵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觉而骇异/
B.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觉而骇异/
C.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觉而骇异/
D.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觉而骇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褐”,本义是指粗布或粗布衣服,指贫贱之人;“解褐”,指卸下官职成为平民。
B.阙下,官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处,常借指朝廷,古人常有“献书阙下”之说。
C.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D.节度使,唐代始设的地方军政长官,初仅设于边境,后地方武官亦常署此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莹追随高祖,深受重用。他随高祖镇守各地,曾多次被委派进宫朝见皇上;契丹车驾进入洛阳,他作为高祖的使者,携带书信前去答谢。
B.赵莹勤勉实干,任人唯能。监修国史,他出力最多,因唐代历史残缺,他任命有才能的人担当相关职务,撰修的二百卷正史流传于当时。
C.赵莹体恤民情,颇受好评。少帝时天下蝗虫为害严重,他下令在境内捕杀一斗蝗虫就供给一斗粟米,使饥饿的人得以渡过难关。
D.赵莹见微知著,善于识人。商议派兵对付赵延寿时,他认为杜重威是皇室至亲,所求不曾如愿,心中不快,不能给予兵权,而推荐李守贞担任将领。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乡,人或短之。
5.请把《逍遥游》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2022-04-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2021-200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符习,赵州昭庆县人。少从军,事节度使王镕,积功至列校。自庄宗经略河朔,与镕连衡,常令习率师从庄宗征讨。镕为张文礼所害,时习在德胜寨,文礼上书请习等归镇。习雨泣诉于庄宗曰:“臣本赵人,家世事王氏,故使尝授臣一剑,俾臣平荡凶寇。自闻变故,徒怀冤愤,欲以自刭,无益于营魂。且张文礼乃幽、沧叛将,赵王知人不尽,过意任使,致被反噬。臣虽不武,愿在霸府血战而死,不能委身于凶首。”庄宗曰:“尔既怀旧君之爱,可复仇乎?吾当助尔。”习等举身投地,号恸感激,谢曰:“王必以故使辅翼之劳,雪其冤耻,臣不敢期师旅为助,但悉本军可以诛其逆竖。”庄宗即令阁宝、史建瑭助习讨文礼,乃以习为成德军兵马留后。及文礼诛,将正授节钺,习不敢当其任,辞曰:“臣缘故使未葬,又无嗣息,臣合服斩缞,候臣礼制毕听命!”及庄宗兼领镇州,乃割相、卫二州置义宁军,以习为节度使。习奏曰:“魏博六州,见系霸府,不宜遽有割隶。但授臣河南一镇,臣自攻取。”乃授天平军节度、东南面招讨使。

习有器度,性忠壮,自庄宗十年沿河战守,习常以本军从,心无顾望,诸将服其为人。同光初,以习为邢州节度,明年,移镇青州。四年二月,赵在礼盗据魏州,习受诏以淄、青之师进讨;至则会军乱,习乃退军渡河。明宗即位,加兼侍中,令归本镇。

四年,移汴州节度使。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授太子太师致仕,求归故里,许之,乃归昭庆县。习飞扬痛饮,周游田里,不集朋徒,不过郡邑,如此累年,中风而卒。赠太师。

(节选自《旧五代史·符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
B.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
C.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心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
D.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衡,也作“连横”,本义是秦国采取的离间六国的策略;此处是指“结盟、联合”。
B.庄宗,后唐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帝王死亡之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被尊的名号。
C.节钺,即符节与斧钺的合称,古代由君王授予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D.致仕,指官员辞去官职;本文指符习不再担任太子太师职位之后,请求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A.符习在年轻时跟随王镕,屡立战功,后受王镕之命经常跟随庄宗征战,王镕被害后,他痛哭着向庄宗表达了誓死为其效命的决心。
B.符习首先婉拒了庄宗助其复仇的建议,仅凭自己的军队就诛杀了张文礼,后又以替王镕服丧为由推辞了庄宗对他委以重任的想法。
C.符习有才能度量,性格忠勇,心无旁骛地追随庄宗,将领们都佩服他的为人。他虽在汴州节度使任上因事被罢,但始终得到皇室尊重。
D.符习退休回到故里昭庆后,经常放纵豪饮,闲逛田园,既不招朋聚友,也不结交官绅,持续多年之后,中风而死,被朝廷追赠为太师。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镕为张文礼所害,时习在德胜寨,文礼上书请习等归镇。
(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屈原列传》)
5.北宋诗人夏竦称赞符习“穷达有高情(高尚情怀)”,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2-02-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