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游(1125-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时诗人被免官移居成都。②本诗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诗人时年六十有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表明诗人病后身体的消瘦,又暗含诗人被贬后心情的落寞。
B.“位卑未敢忘忧国”表明诗人虽职位低微,但从未忘记忧国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C.“早岁那知世事艰”写自己少不更事,不知世事艰险,表达诗人对理想破灭的悲观。
D.一“空”与一“已”互为映衬,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已老、功业难成的伤感和愤懑。
2.这两首诗的尾联都借用《出师表》这一典故抒发情感,请简要分析两者的异同。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

【宋】陆游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

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原无恙。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注释】①韔:弓袋。②纩:丝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玉帐”指主帅所居营帐,“开玉帐”意谓宋军于彼安营扎寨;“玉花”指雪,“盼玉花”这一细节侧面写出了将士的精神面貌。
B.“将军枥上汗血马”及以下三句,极写宋军装备精良、军容整齐,表现了宋军将士高昂的战斗热情,间接反映了诗人的报国心志。
C.“谁言铁衣冷彻骨”反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护铁衣冷难着”句意,热情歌颂了宋军将士同心报国不畏艰险的精神。
D.诗歌最后四句表明本诗作于宋军经过艰苦作战收复太行、北岳之后,诗人在表达喜悦之情的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收复疆土的希望。
2.本诗风格豪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风格形成的原因。
2023-11-30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9-11更新 | 283次组卷 | 4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7-31更新 | 326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江山市江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

【宋】陆游

官闲身自得,客至眼殊明。

静算棋生死,闲分酒浊清。

悠然剧谈罢,偶尔小诗成。

但恨桑麻事,无人与共评。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以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信笔写来,语言亲切自然,平白如话,质朴流畅。
B.杜诗颈联为“转”,描写主人待客之简;陆诗则颔联为“转”,写宾主相处之欢。
C.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杜诗主要写前后行为的对比,陆诗主要写心情的对比。
D.两首诗都有富于情趣的细节描写,极富画面感,表现了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
2.同是客至,两位诗人分别是怎样招待朋友的?除了客至之喜,还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托物起兴,晨见桐叶飘落,夜闻蟋蟀鸣叫,表明从朝至夕,终日触目盈耳的只有凄清萧瑟的景象。
B.“黯黯长安路”一句用长安借指京城临安,“黯黯”不仅是写实,也象征着作者难以实现报国理想。
C.下阕首句承上启下,“江海轻舟”暗含归隐之意,词人终于在现实的打击面前选择释然离去。
D.全词共四个层次,第一层抚今,第二层思昔,第三层再回到现实,第四层又回顾以往。今昔交织,回环往复。
2.前人评价这首词,认为最后一句的“悔”字为全词的精要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节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五羖:此指百里奚。羖,羊皮。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赎回。

材料二: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已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已大坏,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材料三: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

治生非必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1.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游于此切有惧       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B.仕而至公卿,命       其在道,日余食赘行
C.俭不可忽也若是夫       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D.市道营利       圣人治天下为事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B.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C.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D.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人常以公、卿、大夫等位第序官僚。其中,大夫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它和后来成为行医者称呼的“大夫”不是同一个概念。
B.“孝悌”“忠信”,儒家德行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孝顺父母。
C.“先君”指的是陆游的父亲。“先”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称,古人在称呼前加“先”字,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如“先父”“先哲”等。
D.“昏耄”,亦作“昏髦”,意思是衰老,老迈,糊涂。“昏耄”一词,与古人对年龄称谓的习惯有关,古人称八九十岁为“耄耋”。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尚贤是我国优良传统。秦穆公知贤重用百里奚,称霸诸侯的这一段历史,表明贤才是国家之重宝。
B.陆游借祖先的实例缅怀了旧时家风,针对当时有族人贪图享乐的现象,表达了对家风难继的忧虑。
C.叶氏家训一方面点出治生的手段,鼓励子弟积极治生;另一方面又告诫族人治生不得利己妨人。
D.陆氏家族与时俱兴,文儒继出是缘于坚守家风;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士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楚公已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
(2)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3)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6.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
2022-10-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xiè):一种美酒的名称。②《黄庭》:是道家著作,论养生之道。③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④造物:创造万物的上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两句赞美自己住地的环境极优美,把大自然所赋予的美融入其中,暗示纷繁的人世所无法比拟。
B.上阕写词人饮美酒,逛竹林,读道经,赏山中美景,动静行止无不惬意,生活环境高洁而极令人向往。
C.下阕开头三句表明生活态度:就要理直气壮地贪图这种自在的生活,即使身体衰残也要尽情畅快一番。
D.全词尽写作者的闲情逸致,笔触潇洒豁达,语言简洁平易,基调清新明快,堪称隐居闲适诗作的典范。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如何理解?它在词中有何作用?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冲雪至余庆觉林雪连日不止

宋·陆游

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美银河泛客槎


【注】①策蹇:同策蹇驴,乘跛足驴。喻工具不利,行动迟慢。②若耶: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③彴:zhuó,独木桥或山间溪流中用以渡人的踏脚石。④槎:chá,木筏。客槎指升天所乘之槎。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诗人在山中漫步吟诗,颇为自得,又暗含未能远离京城的些许遗憾,为下联遇见雪中美景做铺垫。
B.第二联一问一答,着重描写雪落之景。整联未提及一个“雪”字,却以巧妙的笔法将雪景跃然纸上,浮在眼前,妙不可言。
C.诗人以作画般的手笔简单勾勒了“林雀”“溪彴”“炊烟”“竹篱”几个意象,置于上联描绘的雪景之中,颇有水墨画之意境。
D.诗歌尾联表达了眼前所见雪景不比银河之景逊色之意,抒发了对此情此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体现了雄浑豪放的诗风。
2.请结合中间两联分析本诗在雪景描写上的妙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南宋绍兴年间,主和派当政,陆游被调福建宁德任主簿,与好友县尉朱景参同游闽江边的北岭时,做此词。②黄茅瘴:南方八九月间茅草枯黄时节所发的瘴气。③齐得丧:齐同得失。④凌烟像:唐太宗曾建凌烟阁,绘开国功臣肖像于阁中,以纪念褒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有风狂雨骤,便有之后的天清气爽,作者以旷达心态惯看自然人世的变化。
B.“千岩高卧”三句多处用典,设想自己的归隐生活情状,表达了厌弃功名之心。
C.酒酣之际畅叙将来,在期待中构想友人腰佩羽箭、驻守军帐的豪壮将军形象。
D.词以场景描写收尾,与好友江边对酌、品尝荔枝的美好聚会,未分别已怀恋。
2.作者时年35岁,却在词中两次写到“老”,这两处“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词句分析。
2022-01-18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