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③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浮云”既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请从手法和情感两个角度比较异同。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 》去。

【注】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该词写于词人闲居期间。①偃蹇:高耸、傲慢。

1.下列对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山”入词,知情晓意,拟人生辉,效果类同辛弃疾《贺新郎》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B.“岁晚太寒生”,着一“寒”字,一语双关,字面极言天气寒冷;深层而论,关涉政治严寒、人生坎坷。
C.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
D.上片“青山招不来”,对我不理不睬,心生埋怨;下片“山头明月来”,对我相亲相近,深情款款。两相对比,爱憎分明。
2.词作结尾一句“夜夜入青溪,听读《 》去”中的空缺处应填入哪一部书名?有人填入《论语》,有人填入《庄子》,还有人填入《离骚》,你觉得应填入哪一种书名合适呢,请结合词作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3-06-0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辛弃疾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注】①这首词是淳熙九年,辛弃疾刚隐居到江西上饶带湖时所作的。②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问“学稼”,被孔子斥责为“小人”。③桓司马,即桓魅,宋国司马。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宋国,桓魅带领人马把孔子赶出宋国。④长沮桀溺,春秋时楚国叶地两名避世隐者,孔子曾经让子路向他们询问渡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是说,自己现在既然不受朝廷重用,那么不妨遵循圣贤的做法,归隐田园,权且做一回“小人”,效法樊须,学种庄稼。
B.上片后两句的意思是,简陋的房舍,只可遮风避雨。“日之夕矣牛羊下”出自《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两句词写出了归隐后的无奈。
C.下片前三句写的是孔子为宣传自己的学说、从事政治活动,四处奔波,到处碰壁的窘境。之所以用孔子的经历,是为了引出后面的内容。
D.下片后两句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意思是与其像孔子那样忙忙碌碌地东奔西走,不如像长沮、桀溺那样隐居起来、自食其力来得逍遥自在。
2.怎样理解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对孔子的嘲讽?
2023-05-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注】①本词为作者晚年闲居时所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探梅为题,写词人年老时钟爱梅,冰清玉洁,独立不阿,也是讥嘲世俗,抒己之悲。
B.文中的“破”,为点破,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一枝早绽的梅花点破玉溪的春天。
C.竹根流水写出梅花生长的环境,突出了梅花的高洁。
D.诗歌以写景为主,营造出优美宏大的意境,体现出词人慷慨豪迈的写作风格。
2.稼轩词中常见梅花,他把梅花当作知己。它既是辛弃疾的朋友,也是词人向往的品格。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梅花有哪些品格。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

辛弃疾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注】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注】解后:邂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谷”表明赵郎中住在山中,“不肯”也并非真的不肯,而是指山中的春天来得迟,所以梅花开得晚。
B.大雁不愿意看到梅花零落而先行离去,也没有人来陪伴孤傲高洁之人。这说明很少有人来拜访赵郎中。
C.诗人来到山中与梅花邂逅,顿时被梅花吸引,于是饮酒赋诗,并认为只有诗酒,才能匹配梅之风流。
D.赵郎中三十年来种了不少梅树,因偏僻无人问津,诗人感慨不已,“更怜”一词饱含诗人的不平情绪。
2.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赵郎中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天·嘲牡丹

辛弃疾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注】①本词作于南宋庆元元年或二年(1195 或 1196 年),附词大阁居带湖。②太真:指杨贵妃。③辇鼓:战鼓,词中指安禄山叛乱。④沉香亭:唐宫亭名,唐明皇与杨贵妃曾在此赏牡丹。⑤解语:唐明皇曾称杨贵妃为“解语花”,词中泛指美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以设问为开头,看似突兀,实则既能制造悬念,也能在问答中自然推进词意。
B.“渔阳鼙鼓”一句写安史之乱,可让读者联系南宋时局,体会本词的写作意图。
C.“池馆”与柳永《望海潮》中的“凤池”一样,都用借代巧妙隐含了作者情思。
D.词人善于用典抒怀,如结句就以西施自况,曲折表达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2.有人评论本词“表面为‘嘲牡丹’,实者讥讽恋花人”,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③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偃蹇谁怜汝?”这一问,写出词人的自怜怜山,自伤伤山,感情合二为一。
B.“岁晚太寒生”表面上写冬天寒气四起,实则是暗示词人悲凉的人生境遇。
C.词人在溪中月影的陪伴下,夜夜诵读《离骚》,流露出内心自在自得的情怀。
D.这首词把词人的心境投射到自然景物中去,情景交融,可称词中妙品。
2.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2023-05-03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我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①绍熙五年(1194年),辛弃疾被再次弹劾罢职,时年55岁,此词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建“停云堂”感怀而作。②授例:依照前例。指以词赋邑中园亭事。③“甚矣我衰矣”语出《论语·述而》,是孔子感慨自己“道不行”之语。④公:诗人自称。⑤二三子:《论语》中屡见,往往指孔门弟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由“甚矣我衰矣”起意,词人感慨自己此时谪居一隅,虽壮志依旧,却已“白发空垂”,英雄迟暮。
B.下阕借饮酒抒怀,想象《停云》诗成时的情状,借渊明自省,感叹世上已无人能如渊明“识浊醪妙理”。
C.结尾“知我者,二三子”照应“只今余几?”更显词人知音难觅、知交零落的情状,言有尽而意无穷。
D.词人采用诸子散文的语汇入词,并且灵活巧妙地运用散文化的句法,使全词语言变化多端,雅俗纷陈。
2.整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请结合全词分析。
2023-04-2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归弊战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陇上,此处泛指田野。②喷霜竹:即吹笛。③安石:即谢安,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肥水之战”长败章秦苻坚,后遭谗被疏。④宝镜:传说中一块能照人肺腑的古铜镜。后于得之者惊而失手之间落入水中,遂不复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直抒胸臆,词人登高望远,“闲愁”是故作轻松之语,“千斛”用夸张手法,化无形之愁为可量之物。
B.四、五句用设问,“虎羁龙蟠”一句暗示建康虽为形胜之地但今不如昔,“兴亡”则饱含兴亡对比而产生的悲慨。
C.上片后五句写建康眼前的余象,柳外夕阳,水边归鸟,风吹乔木,黄叶凋零,片帆西去,渲染出悲凉凄楚的氛围。
D.词的上片吊古伤今,下片前五句用典,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曲折隐晦地表达未见重用、志不得伸的愤懑。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题瓢泉

辛弃疾

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忱,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注释:①本词写于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瓢泉:泉名。②行藏用舍: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舍:不用。③栖栖:忙碌状。④挂瓢:相传隐者许由饮水常以手捧,人赠以瓢。许由瓢饮毕,挂瓢于树。风吹瓢响,许由烦,遂抛。⑤渠:它。⑥何如:哪比得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稼轩”两句是说稼轩怎么会是贫穷的呢,瓢泉就是身边的财富,带反问语气。
B.“古来”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就没有人理解并做到“行藏用舍”,仅作者做到了。
C.“且对”三句是说希望瓢泉之水有青山与浮云相伴,不要匆匆忙忙地流下山去。
D.“绕齿”三句是说先生饮了瓢泉水,既感觉口齿含霜般清凉,又感觉满怀清香。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揽镜自照,容颜已老,于是产生富贵荣华如梦之感。
B.作者因与瓢泉为伴,懂得乐天知命,所以决心远离官场。
C.本词多处化用《论语》章句,并以己意串联,意蕴丰富。
D.本词语言散文化,笔法多姿,议论通俗,抒情言志直白。
2023-04-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