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化常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傅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阁门吏赍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就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语,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神宗在藩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肤自视妙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肤,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磋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B.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C.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D.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之称,殿试是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也是中央政府(朝廷)的考试。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这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C.敕,可以指帝王的诏书、命令。也有告诫的意思,作为一种文书,在古代常用于帝王训斥、贬黝甚至处死臣僚。
D.翰林学士,官名,始设于南北朝,唐玄宗时,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掌制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爱好读书,文采出众。从小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才,王安石文思敏捷,文章精妙,深受曾巩和欧阳修的推崇。
B.王安石不求腾达,不恋官场。朝廷多次想提拔他,给他美差,但王安石多次拒绝,还曾经为了逃避任职,躲藏到厕所里。
C.王安石广受赞誉,声名远扬。不俗的文才、品行和见识,为王安石引来广泛的赞誉,很多士人,甚至皇帝都很想结识他。
D.王安石曾受器重,终被冷落。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委以参知政事之职,但是由于王安石招致了天下大旱,最终遭到贬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
(2)帝忧形于色,对朝磋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2020-11-22更新 | 4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诚,君实,太原阳曲人。气宇和粹,性好学,从邓文原、虞集游,文辞日进。泰定元年,试礼部第一,延对赐同进士出身,授秘书郎。拜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参议中书省事。调燕南廉访使。至正五年,帝遣使宣抚四方,守诚河南行省参知政事,与大都留守答尔麻失里使四川,首荐云南都元帅述律铎尔直有文武材。初,川廉访使某与行省平章某不相能,诬宣使苏伯延行贿于平章某,瘐死狱中。至是,伯延亲属有诉,会茶盐转运司官亦讼廉访使累受金,廉访使仓皇去官,至扬州死。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文德斩其首,得怀中帛旗,书曰南朝赵王。贼党闻之,遂焚劫双山,文德捕杀百余人。重庆府官以私怨使县吏诬之,乃议文德罪,比不即捕强盗例加四等。遇赦免,犹拟杖一百。守诚至,为直其事,他如以赃罪诬人,动至数千缗,与夫小民田婚之讼,殆百十计,守诚皆辨析详谳,辞穷吐实,为之平反,州县官多取职田者,累十有四人,悉厘正之,言:“仕于蜀者,地僻路遥,俸给之薄,何以自养。请以户绝及屯田之荒者,召人耕种,收其入以增禄秩。”宜宾县尹杨济亨欲于蟠龙山建宪宗神御殿,儒学提举谢晋贤请复文翁石室为书院,皆采以上闻成之,风采耸动天下,论功居诸道最。进资政大夫、河南行省左丞。未上,母刘氏殁于京师,闻丧亟归,遂遘疾,以至正九年正月卒,年五十有四。帝赐钞万缗,谥文昭。

(节选自《元史王守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
B.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
C.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
D.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擢,指提升官职,与“除”意思同,表示官职变动的还有迁、调等,“迁”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升级叫右迁,降级叫左迁。
C.至正: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之后每个朝代的新君即位都要改年号。
D.疏,古代臣下向帝王进呈奏章的一种文书,用以向帝王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进行某些说明,也可以用来陈情,但与对经书作注释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诚气度和蔼,好学有才。他曾与邓文原、虞集交游,文辞每天都在进步;在礼部考试中名列第一,经过廷对赐同进士出身,参与修纂辽、金、宋三史。
B.王守诚是非分明,力主正义。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杀贼党,重庆府官员因发泄私怨而唆使县吏诬陷张文德,王守诚于是重罚教唆者和诬陷者,为张文德平反。
C.王守诚办事认真,一丝不苟。他对一百多件诉讼案件都详细审问,认真分析,辨明事实,使被审人无法掩盖事实真相,州县官中有十四人多领了职田,均予以更正。
D.王守诚尽职献策,颇具孝心,蜀地官员收入微薄不能自养,他上疏朝廷提出解决办法;他还未上任资政大夫、河南行省左丞之职,母亲就去世了,他闻讯后急忙赶回家中。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川廉访使某与行省平章某不相能,诬宣使苏伯延行贿于平章某,瘐死狱中。
(2)因疏言:“仕于蜀者,地僻路遥,俸给之薄,何以自养。
5.四川廉访使为何而死?请简要说明。
2020-11-22更新 | 4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资徙平陵。父宾明法令,为御史,事贡公,名公直。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久之,上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崇谏曰:“孝成皇帝封亲舅五侯,天为赤黄昼昏,日中有黑气。今祖母从昆弟二人已侯。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臣闻师曰:‘逆阳者厥极弱,逆阴者厥极凶短折,犯人者有乱亡之患,犯神者有疾夭之祸。’故周公著戒曰:‘惟王不知艰难,唯耽乐是从,时亦罔有克寿。’故衰世之君夭折蚤没,此皆犯阴之害也。臣愿以身命当国咎。”崇因持诏书案起。傅太后大怒曰:“何有为天子乃反为一臣所专制邪!”上遂下诏曰:“朕幼而,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导以礼,至于成人,惠泽茂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前追号皇太太后父为崇祖侯,惟念德报未殊,朕甚愧焉。侍中光禄大夫商,皇太太后父同产子,小自保大,恩义最亲。其封商为汝昌侯,为崇祖侯后,更号崇祖侯为汝昌哀侯。”

崇又以董贤贵宠过度谏,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尚书令赵昌佞谄,素害崇,知其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狱,穷治,死狱中。

(选自《汉书·七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框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B.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C.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D.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B.“擢”,提升官职。古代表官职调动的词还有“拜”“除”“迁”“谪”“黜”等。
C.“孤”,古代指幼年父母双亡,也可用于王侯自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崇家与当时的望族王家世代通婚,家世显赫。后来,郑崇因与大司马傅喜有同门之谊,被推荐做了官。
B.郑崇在做尚书仆射时,经常进谏,以至皇上对他的脚步声都很熟悉,说明开始时皇上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
C.哀帝欲封皇太太后的从弟光禄大夫傅商爵位,郑崇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得罪了傅太后,最终也没有说服皇上。
D.尚书令赵昌知道郑崇被皇上疏远,就诬陷他与本族的人相勾结,行为不轨,要求皇上治他的罪。最终郑崇获罪,死在狱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
(2)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
2020-10-10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史治。他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贸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B.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C.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D.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封地。
B.待诏,汉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金马门,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
C.甘露,是皇帝所用年号。年号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用来纪年。历史上每个皇帝的年号只能有一个。
D.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与上官桀父子有旧交,引起霍光不满。后来霍光上奏朝廷,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宣帝令他只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人朝,尊称他为祭酒。
C.由于卫将军张安世的推荐和昭帝遗言对苏武的肯定,宣帝又让苏武官复原职。
D.苏武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就让苏武在匈奴生的儿子通国回到汉朝做了郎官。
4.翻译下列句子。
(1)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2)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6 . 下列各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祭十二郎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2020-06-19更新 | 28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十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使用一种干支纪年法比如“岁在癸丑”、“壬戌之秋”中的“癸丑”和“壬戌”,其中的“癸、戌”取自十天干,“丑、壬”取自十二地支。
B.巴金的《爱情三部曲》之一《家》写的是高家三兄弟美好的青春和爱情婚姻受到封建家庭迫害的故事,其主题与《孔雀东南飞》有异曲同工之处。
C.《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对爱斯梅拉达有着一种自私、偏执和阴暗的心理及占有欲,这与《囚绿记》中“我”对“绿”生出占有的“魔念”的情况是相似的。
D.我们现在对人员名单排序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以姓氏笔画”为序的排列方法;其实在夏商周时代,姓氏是区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2019-03-1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