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材料二:

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

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神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是在一种自己酿造的怪圈里玩弄所谓的诗歌艺术,诗人们照亮的只是自己,其结果是人们把他们遗忘。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

(摘编自刘晓平《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崇高美是多姿多彩,诸多优秀作品为新时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B.当下某些诗人鼓吹欲望性“个人写作”,把自己缩进了自我的狭小天地,远离了社会人民。
C.当前一些诗人的诗歌创作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D.诗人应该对新时代有深刻的认知,超越“小我”,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只要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一定具有崇高美。
B.崇高美的诗歌不仅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而且让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
C.当前的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D.诗歌创作既要关注社会生活表象,也要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二者同等重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在新时代,我们要写出更多敢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对艺术风骨负责的好诗。
B.伟大的诗人一定有伟大的抱负,即使遇到人生逆境,也会勇敢地去搏击。
C.新时代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是诗歌不断打开自我空间、走进百姓生活的新路径。
D.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任选两种,进行分析。
5.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新时代伟大诗人要具备哪些必需素养。
2021-12-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靓丽、造型时尚、为人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传播渠道、审美标准的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差别。然而,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摘编自杨洪涛《文艺界需要真正的优质偶像》)

材料二:

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有的不仅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等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

材料三:

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

而当下,受商业炒作等影响,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一些“小鲜肉”“花美男”充斥屏幕,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阳刚之气,却被扭曲的“眼球经济”推波助澜。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应该有昂扬雄健之气概,有敢于开拓之勇力,有青春勃发之精神。如果放任“阴柔之风”劲吹,让不良文化侵蚀人们的思想,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就会消退。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摘编自王宁《用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

材料四: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了,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美育实施的生态。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不少学生更多沾染的是经济意识、“小我”考量和感官愉悦,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的自觉精神日趋稀薄。“走偏”的文化消费与“病态”的审美创造互为因果,值得忧思。

(摘编自潘涌《美育为何难落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不同审美选择,但不能变审美为“审丑”。
B.放任“阴柔之风”劲吹,会导致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的消退,不利于大众群体文化品格的提升。
C.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
D.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育要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偶像具有时代差异性是正常社会现象,每一代青少年经历倾慕偶像的心理体验也属正常。
B.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就是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C.病态审美现象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的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存在密切联系。
D.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可以作为当前社会另一个审美维度,引领时代潮流。
3.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11-27更新 | 185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八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艺精品是一个时代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成果,它滋润人们的心灵世界。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重新塑造着文艺的创意创作、生产消费、传播接受和鉴赏评论,为文艺精品的诞生创造了全新的环境和条件。

数字时代的来临,赋予传统文艺精品新的呈现形式,让我们在数字化情景下与之再次相逢,并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比如,前段时间,央视老版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以弹幕版形式亮相视频网站,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了观剧热潮。视频网站、弹幕观剧的加入为数字时代文艺精品传播提供了范例。再如近年来持续开展的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让荣获文华大奖”“梅花奖等重要奖项的优秀之作以及各剧种的保留剧目,借助网络平台赢得更加广泛的受众。更不用说,数字敦煌”“云端国博等项目为民族艺术瑰宝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各地美术馆举办的网络美术展书法展,无不展示着传统文艺精品在数字化时代的持久生命力。一言以蔽之,真正的精品不会过时,数字技术赋予文艺精品更多样的打开方式,为大众走近文艺精品搭建新的桥梁。

数字时代特有的技术和艺术手段、传播和欣赏方式、审美和接受心理,更孕育和催生着新的文艺精品。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创作者的重要使命在于以时代的方式捕捉、表现和丰富属于自己时代的美。数字时代的文艺精品应符合这个时代的技术特性,更应契合这个时代的美学要求,从形式到内容全方位反映和呈现社会生活,遵循当代语言语法,彰显时代精神气质,让人领略到人类文明行进到数字时代的新风景。

新媒介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艺精品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网络文学是新媒介推动下产生并迅速崛起的文艺新类型。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7亿,形成了20余个大类型,200余种小分类。文学之外,短视频、竖屏剧、互动剧等视频新品类层出不穷,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屡成网红数字舞台剧等时有新作。而全息影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为数字时代文艺创作提供无限可能。虚拟歌手、虚拟演员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人机共演的银幕、人机共舞的舞台正在出现,这些文艺现象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充满生气和新机,必将成为孕育文艺精品的沃土。

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美学变革。数字技术在带给人新奇审美感受的同时,也给数字时代文艺精品的产生准备着美学基础。央视春晚节目《蜀绣》,把全息投影技术运用于舞美,令人耳目一新。数字技术赋能舞台美术,使之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舞台美学提供了新经验。同样,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影视作品画面更加清晰精致、音响效果更加立体震撼、视觉特效更加逼真华丽;相比于演员表演、实景拍摄等而言,影视后期制作的地位也得到大幅提升,极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内容和手法,拓展了美学空间。而依托数字平台观看造型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自由放大某个局部,也可以任意缩小整幅作品,同样推动着欣赏趣味和审美诉求的变化。总而言之,在逼真感”“即时感”“互动感”“沉浸感等数字时代耳熟能详、亲身体验的新感受背后,是一种喷薄欲出的新美学。

数字时代的文艺创作应该跟上艺术观念和审美追求前进的步伐。在充分发挥新媒介新技术优势的同时,把数字技术所给予人们的独特感受,变成艺术灵感和创意,融入作品内部,体现到叙事逻辑、情节冲突、人物塑造、场景营构等各个方面,将奉献出受众喜闻乐见、又具有长久价值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胡一峰《新技术与新美学造就新精品》)

材料二:

文艺精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那就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经得起历史检验。

思想精深,不是简单的、图解式地表述政治倾向和标语口号,它是艺术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古传诵,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台词被人牢记,就是因为它们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给人健康向上的力量。

放眼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作品,都弥漫着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精神。在美国的文艺作品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就深刻折射了美国的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关爱生命、恐惧与厌恶战争等。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精品创作的最强音,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艺术精湛一般要看三个要素:人物、故事和细节。充满独特个性的人物是文艺创作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作品的得失成败。电视剧《亮剑》深受老百姓喜爱是因为李云龙式的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敢于亮剑的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故事是决定文艺创作成败的关键因素。细节比故事更难找,而它又是更能反映真实生活的。

制作精良,要精益求精,绝不能胡编乱造:要讲究,绝不能将就。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演员表演要到位,场景、服饰、道具、灯光、音乐等也要用心制作,精美耐看。精品还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否则,那只能是昙花一现。真正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多少年后还能反复播放,才能称得上经典。

(摘编自朱虹《文艺精品十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数字技术赋予人们的独特感受转化成艺术灵感和创意,融入作品内容,是可以打造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的。
B.当今时代的数字技术可以赋予传统文艺精品更多的呈现形式、传播方式,使之更契合当代人的审美和接受心理。
C.网络文学作为新媒介推动下崛起的文艺新类型,用户规模大,品类丰富多样,因善于融合新技术,充满生气和新机,必将成为孕育文艺精品的沃土。
D.文艺精品能启迪思想、滋润心灵、陶冶情操,需要有精良的制作,如一部好的电视剧,要讲究演员表演、后期制作等,是一个时代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人们注重“逼真感”“即时感”等种种感受,反映出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奇的审美感受,也为文艺精品的诞生奠定了美学基础。
B.年轻观众追捧以弹幕版形式亮相的央视老版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反映文艺精品始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重新塑造文艺的传播接受。
C.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折射的美国价值观,是文艺作品制作精良的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艺作品会弥漫着该国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精神”的文化现象。
D.电视剧《士兵突击》和《亮剑》没有简单、图解式地表述政治倾向和标语口号,所以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刻画出有血有肉的形象。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艺术精湛”这一文艺精品评判标准的一项是(     
A.小说《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为中心,生动鲜明地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是一曲普通劳动者的赞歌。
B.电视剧《大江大河》:呈现了以宋运辉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跌宕起伏,叙事宏大。
C.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重视细节的严谨和专业,其中《夺冠》部分高度还原了八十年代的元素,比如带室外天线的电视机、连环画等。
D.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后期制作突出清晰精致的画面、空灵婉转的音效和娉婷袅娜的视觉特效,呈现出“难以置信的美”。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数字时代,某些流量明星人气旺盛,粉丝众多,号召力强,但往往因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乱象频发。请结合材料简析流量明星该如何打造文艺精品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走红,与纪录片一起走红的还有主人公——故宫文物修复师。55岁的王津师傅是他们的代表,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

人们尊崇工匠精神,更多的是钦佩其所蕴含的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艺。其实,这些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刻苦学习、甘于寂寞、坚守如一,才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

自古而今,在工匠精神的光芒下,诞生无数工匠大师。如在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李春、李冰等,他们几乎全靠手工制作,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如果其没有儿时就开始从师学艺,没有汗水擦亮前路,没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当然就难以成为一名巨匠之师。

像过去,一个学徒工,要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学上十多年才能出师。此中之艰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种安静如初的心态和坚守不懈的精神,学艺而成,青出于蓝,就很难做到。

即使到了当代,像瑞士的钟表工业,一些意大利的制鞋业,仍然在沿用手工工艺,就是因为机器的流水线上,很难达到工匠手艺之精致的程度。像故宫钟表修复师,至今仍默默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行业,他们因此成了另类“网红”。这其实正是人们对其于时光的静中不惧寂寞、无声坚守之工匠精神的推崇与尊敬。

当下时代,社会嬗变,人心浮躁,人们的脚步匆匆。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我们更需要有时能静下来、慢一些,让步伐走得更稳些;在耐心中更多些深入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来得更为礼实、有力些。

在生活中,一些看似“慢”的行为,其实正寻育着快速提升的质变;在看似静无声息的环境里,其实正磨炼和生成着动若脱兔的飞跃;在看似无言而寂寥的坚守中,其实也正昭示着成功目标的一步步逼近……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这种不惮于寂寞、不畏于静默、不躁于坚守中,让技艺超凡脱俗,令手中精品选出,成就更多传世经典,并让这种技艺与精神代代传承不息。

就像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所言:“干这一行要坐得住,必须安静、安静、再安静。”是的,当我们从纪录片中,看着这些故宫工匠那种宁静致远、坚韧不拔、精益求精、有条不紊、禅意十足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时,便能真切地感受和体会到,如果大家都多了些安静中坚守的工匠精神之底色,就能更多地修复那些尘世间的浮躁心态,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为从容淡定、执着内敛;让我们的工作,更为细致入微、飞得更高更远……

(摘编自陈怀瑜《“安静与坚守”是工匠精神的底色》)

材料二: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我们由此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住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幕,而要学其神的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水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摘编自刘根生《匠心之道“守破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有出神入化技艺的工匠,能够赢得人们的尊崇,这体现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
B.从容淡定、执着内敛的人生,更细致入微更高更远的工作,都要在安静中坚守工匠精神,这证明工匠精神贵在淡泊。
C.跟着师傅修业,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并开创自己新境界,也能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可见“守破离”的重要意义
D.齐白石认为,仅仅模仿别人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才能迎来事业的灿烂春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炉火纯青的工匠技术,天赋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后天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难补天赋不足。
B.现实生活中,快节奏是常态,面一些想静下来、慢一点、走稳点的,却一念之间,就再赶不上了。
C.匠心之道“守”很重要,讲究不忘初心、久久为功,还要能超常吃苦,文中法拉第的例子很典型。
D.匠心之道的“守破离”中,“守”是关键,没有“守”,“破”就是无源之水,“离”就是空中楼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守,意味着长久的等待和超常吃苦”观点的一项是(     
A.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风霜雨雪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饥饿贫寒没有扑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B.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执抛”返工。
C.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饭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D.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4.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作用?
5.我们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归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1】一直以来,中方积极支持并参与新冠疫苗实施计划,致力于推动新冠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今年上半年,中国医药集团、科兴公司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后,相关企业第一时间组织协调生产保障,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积极洽谈供苗事宜,并于今年7月列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采购库。根据双方签署的采购协议,两家企业将于10月底前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提供1.1亿剂疫苗,由新冠疫苗实施计划综合考虑各国采购意愿后确定具体分配方案。同时,双方已就未来长期供苗达成意向,目前正就后续供货的具体时间和方案进行商谈。据悉,首批约900万剂疫苗已于8月上旬运抵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8月底,由中国科兴公司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供应的首批近57万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运抵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这批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采购的新冠疫苗也是阿尔及利亚在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框架下收到的首批中国疫苗。由于新冠疫苗全球分配不均,阿尔及利亚长期面临新冠疫苗供应不足。今年7月,中国同阿尔及利亚达成疫苗供应协议后,情况逐渐改善。今年初,中方向阿方提供了20万剂疫苗援助,成为最早向阿捐赠疫苗的国家。当前,中国是向阿方提供疫苗数量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2】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不仅对外提供疫苗成品,还积极推动实现疫苗在其他国家的本地化生产。中国疫苗企业已在阿联酋、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启动合作生产。

9月9日,欧洲地区首家中国疫苗工厂的奠基仪式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在中国和阿联酋伙伴的帮助下,塞尔维亚将建设一家现代化疫苗工厂,这对塞尔维亚乃至本地区的抗疫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此前,中国医药集团、塞尔维亚政府、阿联酋G42集团签署新冠疫苗合作生产备忘录,就疫苗本土化生产达成共识。生产中国国药新冠疫苗所需的设备和原料已运抵贝尔格莱德。根据塞尔维亚总统府发表的声明,这家工厂将于明年4月开始生产中国国药新冠疫苗,除保证塞尔维亚需求外,还将供应巴尔干及欧洲地区其他国家。

9月7日,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穆萨耶夫在有关新冠疫苗接种的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新冠疫苗安全有效,在乌抗击疫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乌卫生部统计,目前在乌接种的新冠疫苗绝大部分是中国重组蛋白疫苗。今年8月,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乌制药企业祖拉贝克实验室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乌联合生产中国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在初期阶段,该款疫苗原料药由中方合作伙伴提供。8月中下旬,乌政府批准祖拉贝克实验室有限公司生产的这款疫苗在乌兹别克斯坦注册。

日前,在本土化生产中国新冠疫苗的埃及工厂视察时,埃及卫生部部长哈拉·扎耶德对媒体表示,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2亿剂,已能满足埃及当地的疫苗需求。今年5月,埃及从中国采购的首批科兴疫苗原液运抵开罗。今年7月,埃及完成首批中国科兴疫苗的生产,埃及总理马德布利表示,埃方对中国帮助埃及进行疫苗本土化生产表示感谢。世卫组织驻埃及代表纳伊玛·加西尔也发表声明说,中国与埃及合作生产新冠疫苗,世卫组织对此表示赞赏。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3】意大利和中国位于古丝绸之路两端,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这让两国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必然性。

新冠肺炎疫情让意大利经济社会受到严重影响。关键时刻,中国向意大利提供巨大帮助,彰显了两国之间的伟大友谊。2020年3月,中国连续向意大利派出三批抗疫医疗专家组,专家组在罗马、米兰和贝加莫等多个城市,分享抗疫经验,为全球抗疫合作树立了典范。中国对意大利抗疫的支持,充分表明中国致力于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解决全球性挑战的意愿和决心。

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向沿线国家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并向不少国家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使一带一路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丝绸之路。作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的七国集团国家,意大利正在公共卫生领域与中国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早在2017年1月18日,中国政府就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旨在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这其中包括沿线国家加强卫生体制和政策、卫生领域相关国际标准和规范的磋商和沟通,增强重点传染病防控、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卫生医疗合作,造福沿线国家人民。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各国共同应对疫情,也点亮了世界经济复苏之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合作伙伴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经济政策协调,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将在贸易、投资等领域朝着可持续的多边合作方向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打造重要的沟通对话平台,促进全球均衡发展。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十四五规划为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不仅努力振兴国内市场,而且不断向世界敞开怀抱。巨大的中国市场对全球商业贸易格局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合作伙伴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获得了喜人的红利,并看到了未来巨大的增长前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数据有力证实了这些趋势。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8年。8年来,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硕果累累,向世界证明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和意义。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释放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大的发展潜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医药集团、科兴公司相关企业第一时间组织协调生产保障,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积极洽谈供苗事宜,获得了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B.阿尔及利亚之所以长期面临新冠疫苗供应不足的局面,是因为新冠疫苗全球分配不均。
C.中方向阿方提供了20万剂疫苗援助,成为最早最多向阿方捐赠疫苗的国家之一。
D.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穆萨耶夫表示,中国新冠疫苗安全有效,目前在乌接种的新冠疫苗就是中国的重组蛋白疫苗。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了重要的沟通对话平台,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
B.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对疫情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必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沉重负担。
C.材料2重在介绍中国推动实现疫苗在其它国家的本土化生产。
D.由中国科兴公司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的近57万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运抵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极大地缓解了阿尔及利亚的抗疫压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所以向意大利提供抗疫支持,是因为意大利与中国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两端,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友谊源远流长。
B.第一则材料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记叙,第三则材料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两则材料展现了中国对世界抗疫工作的巨大贡献,阐明了抗疫与“一带一路”建设密不可分的关系。
C.中国积极推动实现疫苗在其他国家的本土化生产,虽然有利于全世界的抗疫工作,但是会损害中国医药企业的经济利益。
D.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敞开怀抱,然而人员的流动将导致疫情的不可控制。所以,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应为紧锁国门,斩断外来的传播源。
4.分析材料3的论述思路。
5.根据材料和你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全球新冠疫情?
2021-11-1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在权力、资本与眼球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国内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体遮蔽、忽略之后。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坚持“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我们要相应地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顽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就前者而言,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置”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观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从讲述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做到多方协作,一起来讲。讲述主体是最能动、最重要的要素。在讲述主体层面,有两个并行的趋势:一个是多主体多元化,一个是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从多主体多元化角度看,政府不是国际传播中的唯一主体,非官方的传播主体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民间立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若要扩大主导话语权,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可替代。所以,从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角度看,国家需要高度整合内政外交、对外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等资源,联动合作。“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发挥非官方传播主体的作用,还要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便发挥国家统筹协调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摘编自李成《抓住三个主体,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传播给世界,争取文化上的主导权。但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力度很大,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基本停留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层面。要实现中国故事从“讲述”到“讲好”的转变,就必须认清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当今国际舆论格局呈现“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是从西方主流媒体获得。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昔日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辉煌已成遥远的过去,当前中国文化传播缺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此外,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外国民众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不多,加上西方媒体给外国受众造成的先入印象,使得他们即使看到我们的报道也很难相信。

(摘编自李子祥《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材料三:

拍好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是这个时代的使命,也是一个行业的全新发展机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史诗电影《长津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深刻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是对这个国庆节最好的献礼。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长津湖》“讲好中国故事”做到了多方协作,一起来讲:剧本达13万字,筹备期有两年多,三位导演率领三大组人马投入拍摄,超7万人次群众演员参演,近百家后期特效制作公司支持。该剧在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传承了中国战争电影一贯史诗风格传统的同时,在技术层面也取得突破,达到了国产战争题材影片的新水平。

长达3小时的《长津湖》能够引燃观影热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激发了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让观众看到属于不同时代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每一位英雄都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爱国情怀,每一个生动的中国故事都迸发出震撼人心,超越时代的力量。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伟大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也与世界达成共情的情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电影要坚定走自己的路,不断以历史真相的力量、传递中国故事的力量,助力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世界选择正确方向。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拍好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主体多元化格局存在不平衡现象,国内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和存在感都很弱,西方媒体的遮蔽与忽略是其重要原因。
B.《长津湖》作为战争题材电影能够在票房上取得成功是因为讲述的中国故事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
C.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国民众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中国。
D.与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相比,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面向他们的宣传效果会更好。
2.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应更多地让弱势群体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体现我国对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担当,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B.舆论格局的不均衡、某些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对中国成见很深,这些都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客观困难。
C.为顺应讲述主体的多主体多元化趋势,政府应当以非官方的身份出现,以便更好地在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D.《长津湖》真实地再现历史,用中国故事展现民族精神,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体现了电影人对于时代使命的担当。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采取总分结构,先点明“讲好故事”的三大主体,再提出具体策略。
B.材料立足时代背景,基于大国立场,强调国家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C.材料通过比较,论证中国故事的接受主体应该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西方精英。
D.材料在论述讲述主体的策略转变时使用因果论证,阐明了多方协作的重要性。
4.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我国还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
5.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请据此分析材料三中《长津湖》案例值得借鉴之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非遗法》的加持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从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从对物的保护上升到对人的保护,从对物件的保护过渡到对物件制作技艺的保护。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成对”保护已经成为共识。这种共识有效地阻止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断流。

但在《非遗法》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混淆非遗概念的问题。有人误将刚创造出来的“现产”当成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误将被改编、改造过的,甚至被西化、被娱乐化的东西当成遗产。其次是保护理念的问题。《非遗法》重点强调了“原真性”保护原则。所谓“原真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汁原味”,目的是确保每个项目的真实。如果经过我们的保护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保护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历史价值。传承人的底线就是不能传递“假情报”。要严把传承人“入口关”,并将那些伪传承人及早“踢”出传承队伍,不能因为他们影响有序传承。活态传承是非遗的最大特点,但活态传承的本义并不是让非遗改变,而是让非遗通过一个个泥人的制作、一首首山歌的演唱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下去。活态传承理念的提出也是在告诫人们要礼敬传统,而不是对传承人所传文明随意改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非遗的“原真性”。

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未来修订《非遗法》时还会涉及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从理论上讲,真正的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共同遗产,而不是留给某个人的私人遗产,这一点与文创产品不同。但从传承规律上讲,其知识产权的界定比较复杂,比如一些以家族为传承线的项目,其本身就有不外传的规定;比如经过再次创作的具体作品,因为作品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创作者应该拥有知识产权,如传承者翻唱的非遗民歌具有个人声音。

(摘编自刘海红《有法可依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报》20215月)

材料二: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的一个最大困扰就是原本乡村属地的非遗传承主体流失或者缺乏稳定性,导致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提升非遗在城市的共享度,实际上就是扩大非遗传播的范围,让城市居民能够感知、共享乡村非遗的魅力。如果从保护非遗本真性的角度看,似乎这样的共享并不适宜,但要破解传承的困局,通过提高共享度,进而扩大非遗的受众范围,受众的增加可能潜在地提高其中少数人成为传承人的可能性,从而营造非遗传承的条件与环境。如今的城市人口结构中,属于第一代进城的人群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这一群体中,大多数人无论在情感上、记忆上,还是文化认同上仍然与乡土社会保持着高频度、深层次的联系,因此,涵盖了民俗在内的诸多非遗成为连接城乡、沟通新市民和乡村社会的纽带,而他们作为乡村文化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既了解乡村文化的过去,又肩负着将其传递给下代的使命,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乡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我们也知道,随着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乡村非遗的城市共享既可以丰富公共文化一体化的内容,又可能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带来机遇。

从这个意义上说,非遗的适度进城。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共享,而且与政府的“送文化下乡”,共同构成了城乡文化双向互动的景观,改变了以往从城到乡的单向文化输入模式,客观上也拓展了非遗未来可能的传承发展空间。

(摘编自杨旭东《提升共享度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两部文化遗产基本法,到有关遗产保护利用创新的一系列特定领域的专项发展条例、指导意见、管理办法,我国形成了各种专项政策和法律法规互补兼容、相互推进的制度化网络,构建了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三条主线的保障体系,为高效率、高质量的遗产保护发展事业提供了制度支撑。

我国的遗产保护发展实践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遗产的概念、范畴和价值的理解日益开放包容,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充实。我们所理解的文化遗产已经超越“架子上的文物”和静态的遗址、建筑的传统范畴,走向更宽泛意义上的包括景观空间、生活方式在内的“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不断深化,“大遗产”发展思维更加成熟稳健。

我国的遗产保护发展并非局限于单一的、专业领域实践探索,而是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总体性、时代性的战略部署。国家宏观设计越来越突显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一步强化与遗产领域的交集和互动。多重国家政策的交织共力、相互呼应,体现了遗产保护发展的“大战略”理念。

(摘编自林秀琴《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非遗法》的加持,使得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成对”保护成为共识。
B.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遵守“原真性”保护原则,确保每个项目的真实,保护才不会失去其应有的历史价值。
C.非遗传承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但由于非遗传承规律的复杂和特殊,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的界定也会变得复杂。
D.城乡文化共享或许不适宜保护非遗本真性,但却能扩大非遗受众范围,增加传承的可能性,营造传承条件和环境,从而打破传承困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传承者的代代相传,因此在非遗传承过程中能否吸纳优秀传承人进行传承至关重要。
B.文化遗产基本法的颁布、各项条例法规的出台,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C.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造成非遗传承主体流失或不稳定,势必对非遗传承乃至城市化进程造成不利影响。
D.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对遗产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充实,“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3.下列不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或保护的一项是(     
A.秦礼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他多次进入校园宣传皮影戏的表演艺术。
B.鼎鼎大名的岳麓书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被完整保存下来。
C.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参加北京文博会,进行银饰加工现场演示等活动。
D.“薄施淡染: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形成与发展”文化展览在湖北博物馆隆重举办,展览引人入胜。
4.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是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请根据材料三进行要点提炼,每个要点不超过20个字。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有很大不同,请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首先,《论语》是知识体系。《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有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读《论语》一年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差距有多大,不用考试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

其次,《论语》是价值体系。《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第二个体系,是教会孩子做价值的判断,比第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

今天讲素质教育,搞素质教育那么多年,为什么搞得不理想?因为把增长知识误解为提高素质了,把技能教育误解为素质教育了。会弹钢琴,会写书法,会跳舞表演,是素质高吗?不是。把孩子累死了,素质也提不高。因为素质不是技能,不是知识性的考分,不是卷子上的标准答案。素质,是价值判断力。懂得判断是非,能够做价值的选择,才是素质。

《论语》还是文化体系。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既然读《圣经》也可以成为好人,为什么一定要读《论语》?我当时有点生气。我说,读《论语》读《圣经》都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好人,区别在于,学《论语》认同的是中国文化。

一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让这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然后才有民族的凝聚力。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民族?国家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差距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长久的统一?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文明,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

(选自《东方文化周刊》,有删改)

材料二: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宣扬,能学仁、守仁、成仁则是志士,则为君子。在常人眼中,君子的思想觉悟是远高于俗人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们的高大形象屹立于山巅熠熠生辉,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呢?《礼记·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发展之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孔子推崇仁爱、培养君子的教育思想。

首先,要做好自己,从身边事做起。仁道宽广,不易把握;若能从浅近处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收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爱人,其逻辑起点在于自然的人伦之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后来将其发展为具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然后,推己及人,才能影响他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必然自带光芒,德不孤,必有邻。而一个仁爱的人,还须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选自《诸子智慧》,有删改)

材料三:

先秦时期,御——驾车是一种重要的技能。赵襄子拜驾车高手王子期学驾车。学成后与王子期比赛,可是他换了好几匹马都依然比不过王子期。于是赵襄子怀疑王子期没有倾心尽力教他。王子期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该教的都教了,你的问题在于没有正确使用这些技巧。王子期所言指的是赵襄子在驾车过程中输赢的杂念占据内心,以至于忽略了人、车、马三者的协调,而这一点恰是驾车最关键最需要用心揣摩体悟的因素,所以他无论换多少匹骏马,都赢不了王子期。生活中许多人也常犯赵襄子的错误。在做一件事之前不是思考着如何把事情做好,而首先考虑的是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是否带来利益。假如确定能带来利益,又会想这个利益有多大,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生活……当诸如此类外在的顾虑充斥内心时,我们又有多少心思去做事情?不能专注于事情本身,又怎么可能取得做事的成效?

庆封走越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寓言故事。齐国庆封在自己的国家遇到麻烦,要到其他诸侯国避难。本来晋国离齐国比较近,逃难较为便利,但是庆封却选了距齐国较远的越国。他的理由是越远越安全。他的族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改变你不安分、总想制造混乱的心思,到晋国就可以获得安全。不改变你的心,即使跑到遥远的越国,危险一样存在。这就像现在社会上动辄跳槽的年轻人,当工作不顺心,出现问题时,总喜欢从外部找原因,以为换个单位或可以一切顺利,万事大吉。实际上,不从思想、能力上提升自己,无论到哪里问题都依然存在,因为自身才是问题的根源。这一根源不消除,问题永远存在。

(选自《韩非子寓言故事赏析》,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与今天的教材很大的不同在于它特有的知识体系
B.一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认同感,才能使这个民族具有凝聚力
C.君子的思想觉悟是远高于俗人的,是凡夫俗子无法轻易达到的
D.做一件事要想成功,应先考虑这件事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学习效果的优劣需要通过考试进行评价。
B.真正的素质不仅是单纯的技能与分数,更是价值判断力。
C.如果能从做好自己,入孝出悌等方面入手,更容易接近志士君子的标准。
D.《韩非子》寓言告诉我们:只要从自身找问题,就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己欲立而立人”观点的一项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先秦诸子思想共本同源,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在不同之中又有相同之处。请分析儒家“君子务本”思想在韩非子寓言中的体现。
2021-11-0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旅游的火热,是消费升级不断加快的生动体现。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某旅游出行服务平台数据上的乡村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68%。某旅行玩乐平台数据显示,由于需求旺盛,当前国内民宿客单价较去年同期提高32%,“当地游”的客单价也较去年同期提高31%。这些年,随着人们观念转变,旅游已从单一的观光行为,转变为集欣赏风景、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型度假服务。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凸显,自驾游、自助游、家庭定制游等旅游产品受到欢迎,为个性特点鲜明、体验互动感强、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还处在发展初期,存在规模偏小、缺乏特色、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有的地方乡村旅游季节性比较明显,旅游内容大多局限在采摘、钓鱼、烧烤等,旅游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吸引回头客;有的地方缺少品牌意识,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为此,亟须加强引导协调,统筹安排,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休闲游。各地应从全域视角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推动解决好乡村旅游中存在的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培育核心竞争力,优化乡村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

各地乡村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乡土风貌、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地方特色,培育特色产品。还要针对消费升级特点,运用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延伸乡村旅游内涵,提升竞争力。比如,现在南京、成都等城市周边的一些乡村挖掘夜经济潜力,发力乡村夜游,适时推出美食节、灯光节等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新鲜的旅游体验。

多姿多彩的乡村田园与现代繁华都市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期待相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产品供给,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推动乡村旅游持续较快发展。

(摘编自杜海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人民日报》20201028日)

材料二:

乡村旅游具有行程少、时间短、方式灵活等特点。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已超越传统农家乐形式,逐渐向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变。

乡村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点,自然观光、亲子陪伴、健康养生、休闲度假、身心放松等需求不断增长,催生了特色民宿、夜间游览、文化体验、主题研学、康养旅居等产品和项目的开发。

乡村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经常性的休闲活动,涌现出一批特色民俗村、田园休闲农庄、农业科技园、传统古村落、艺术小镇等。有的地方推行“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深挖内涵,精心设计,打造精品。

乡村旅游正从过去的一个个点、一个个村,扩展为一个个片区、一条条特色旅游带。如今,乡村旅游发展往往以一个重点村为核心,联合周边景区、行政村、自然村,打造集考察研学、参观游览、休闲娱乐、商务会议、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从农家乐、采摘园等单一业态,转向多业态全产业链经营,实现创意设计、资源开发、餐饮住宿、文创商品、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络社交互动等全产业链运营。投资主体也日趋多元,既有农户个体或合伙经营,也有村集体投资经营,一些较有实力的企业也积极介入乡村旅游开发。

当前,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不断增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给游客带来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提升了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摘编自王珂《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人民日报》20201028日)

材料三:

近些年,乡村旅游伴随着深化农村改革的步伐开始兴旺起来,领略田园风光、品尝农家美味、感受自然归真变成了一种时尚。然而更多的人在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之下,却开始慢慢淡忘乡村旅游背后乡村文化的低速跟进。我们应该看到乡村旅游的基础在乡村文化,不能忽视乡村文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要远远比单纯的构造产业链更值得重视和关注。因此,二者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土壤。即使现在有的地方互相争抢与历史名人相关的景点、文物等,甚至恶意去修改历史进行包装宣传以博眼球,即使现代化夸张元素的添加和以市场盈利为目的的装点,已经让名满天下的徽居淡去了太多的文化气息,我们也要看到有乡村文化的基础才有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无论是在乡村旅游的物质载体上,如文物、建筑等等,还是在乡村旅游的精神载体上,又如回归自然、淳朴厚重等都无不起源于文化自身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

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相互影响。虽然在现实中,过于追求片面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关系断裂的问题,但是政府应当承担起乡村文化的保护责任,认识到乡村旅游背后乡村文化的价值,实现乡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的“双节”期间,国内民宿客单价同比增长约三分之一,这使得我国当下的乡村旅游市场火爆,需求旺盛。
B.单一的旅游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现在人们更喜欢自助游、家庭定制游等富有特色、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C.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充分注意到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两者间的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双方各自具有的反作用。
D.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政府要引起重视,只要政府措施得当,就可以彻底解决乡村旅游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生产方式,为发展个性特点鲜明、体验互动感强、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契机。
B.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旅游资源遭破坏、规模偏小、缺乏特色等。
C.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和复合型旅游产品的打造。
D.目前,有的地方过分注重盈利,恶意修改历史,过度包装宣传,或是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夸张元素,损害了当地的文化气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复合型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的一项是(     
A.王先生一家人到采摘园摘瓜果蔬菜,体验丰富多彩的农家生活乐趣。
B.刘大姐向游客展示传统民族工艺产品制作过程,提升游客体验感。
C.张大哥既提供餐饮住宿,又销售地方特产,还与顾客进行网络互动。
D.某乡村店铺林立,有面坊、茶坊、豆腐坊等,让人们能感受到明清以来的乡村生活。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某乡村小镇为脱贫致富,特开辟乡村旅游产业,请结合材料向该镇政府提出你的建议。
2021-11-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枣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久前,已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SARS”病毒。尽管它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世卫组织发言人明确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世卫组织在声明中称,自从2012年发现这种新病毒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未知的是这种新型病毒是怎么出现,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大等问题。

瑞士科学家的报告指出:“目前,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更易于侵入人体,其复制能力高于曾造成极大恐慌的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目前多个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只是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中的一个,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些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在于其宿主细胞内,且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而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由于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往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病毒,2009年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以及这次高致死率的新型冠状病毒,无一例外都是动物宿主体内的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虽然与2003年报告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都能够引起严重疾病,且呈现出高病死率,但SARS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似乎不太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

(摘编自李颖《SARS”病毒到底有多厉害》)

1.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型冠状病毒又叫“类SARS”病毒,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二者有明显区别。
B.新型冠状病毒复制能力高于SARS病毒,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
C.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甲型HIN1病毒一样,都是近年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之一。
D.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相比,前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后者更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病毒感染者都表现出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肾功能衰竭和死亡。
B.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C.谭文杰指出: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D.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于其宿主细胞内,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一旦传染给人类,往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卫组织在声明中表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出现的、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大等问题还是未知。
B.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不会使宿主患病,但当其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时,人类由于对其缺少免疫力,便会因此而患病。
C.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人传播的可能,各地均有病毒输入后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不防控则容易在人类中引发大规模感染流行。
D.目前尚未证实新型冠状病毒具备持续稳定的人际传播能力,由于病源明确,能诊断能防控,病例接触者及普通公众感染的风险较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